[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質線路,可優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芥子氣賺的錢反思而建的實驗室,由于人口過剩成為人類長期存在(人道且兼具包容性)面臨的問題之一,從而研究縮小技術。 我同意這件事就是讓你開心,我應該多為自己考慮的。我太過分了,但我一想到要剃光所有毛,離開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就很難過,我不能做縮小手術。(男主原妻) 人等比例縮小,資產等比例擴大,而迷你人耗費資源極小,在為環境保護貢獻的同時,也讓生產和消費不斷縮小,經濟下行,甚至還有些對反對派或者囚犯強制執行縮小手術,而作為迷你人的權利也被要求切割。 在原來的世界中,享受不到的富人的生活,在迷你社區中都可以享受得到,除非你本來就特別窮。(迷你款的奢侈品交易與消費,法外之地) 名人不是應該演講會,或者寫寫書? 出名之后我從醫院也出來,換了三戶人家,那里的人自私,醫生也就混口飯吃(在原來世界中不行),還不如自己賺錢自在,做清潔工也能賺錢吃飯。
從保護環境由頭,原本探討的是一項技術上成熟的科技對社會和人性不同方面的影響,卻從法外之地的擦邊球又說到自由人干清潔工(不過那幾座在邊緣的廢舊九龍城寨尤其是穿梭樓道間以及圍院中的投影幕有那么幾分集體宿舍的感覺),突然又有世界末日(不用通知不是迷你人的人)講到生死面前應更關心周圍人而不是躲避去到地下世界強行扭轉了男主那不堅定的意志,挺好的設定,但啥都想說,最后啥都沒說,不過小人世界以及遇到的問題確實都值得探討,即使可能一直會有新問題出現
縮小是一個挺有意思的主題。盡管這個主題并不新穎,早有無數的作品使用或詮釋過這個。但這個電影把縮小用科幻包裝了一下,再賦予環境保護的意義,這一點挺有新意,也挺讓人期待的。但觀景下來卻很讓人失望。
電影想講的東西似乎挺多,中年危機、反烏托邦、貧富差距、環境保護、生命意義,但都沒有講好。可能就是想表達的東西太多,所以交織在一起反而都淡了,結果就是哪樣都是淺嘗輒止,清湯寡味。
前面的鋪墊也挺長的,從博士的實驗到演講,再到男主看到報道,以及和病痛的母親交談。這一段其實內容也挺充實的,特別是母親抱怨科技如此進步卻無法讓她避免病痛也確實引人唏噓。然后后面一轉場就是男主的柴米油鹽了,這么回頭看來前面的鋪墊有點過長且沒有必要了。
相對最完整的一條線應該是男主的中年危機或是房子危機了。雖然有著一套房,我也不理解住在母親遺留的房子里有什么問題,總之就是沒錢換好房子,最后就兜兜轉轉去縮小了。這里的設定挺有意思的,縮小之后由于資源消耗小,所以財產就相當于變多。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只要縮小過去基本都是富翁。這里其實可以展開的點很多。
老婆跑了之后就是頹廢加放縱,不過也就放縱了一場派對,就遇到了越南女。緊接著就是去挪威參觀地下火種計劃。除了越南女的橋段有點輕松的笑點外,整個節奏其實又快又挺亂。男主的選擇也是莫名奇妙,想要去地下這個想法就很莫名奇妙,突然又不去了就更莫名奇妙了。他和越南女的關系,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一個沒有人生目標沒有人生理想的人被一個高執行力的人推著走而已。所以說從最后來看,某種角度上來說,男主還是得到了救贖。至少他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就是跟著女主的指揮走唄。
OK,中年危機這條線勉強算是通了。那縮小的作用是什么呢?整個后半段的劇情,從老婆跑了開始,就和縮小沒有任何關系了。頹廢放縱遇到一個歷經生死仍滿懷希望熱情的女子,想要拯救世界卻發現拯救身邊的點點滴滴也很有意義。還算不錯的主題,但是大家不是奔這個來的啊。而且如果是這個主題,那前半段電影是干嘛的呢?
其實縮小這個主題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大,電影里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比如正常人和縮小人之間是否是平等關系,比如縮小是不是真正能節省資源保護環境拯救人類,比如縮小是不是反而會形成新的剝削關系,比如這背后是不是其實有什么陰謀。這些故事也許俗套,但都可以講得很精彩。但電影就是巧妙地把這些都繞開了,偏偏去講中年危機。關鍵是中年危機講得也不好啊。結論就是去當義工嗎?當義工當然是好事,但中年危機的我們至少知道當義工解決不了這個啊。
把人縮小,并不是什么新鮮的科幻創意了,畢竟我們都是看著多啦A夢長大的人。且近來也有《蟻人》、《借物少女艾莉緹》等相似的電影。不過話說回來,《縮小人生》雖然沒有這兩部好看,豆瓣也只有5.4分,但在我這里還是及格的,沒有網友說的那么不堪。
影片的主演馬特達蒙,主演過《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諜影重重》系列,絕對的好萊塢一線大卡司。不過近些年來,作品有些差強人意,詬病最多的有我們最熟知的張藝謀導演的《長城》,還有去年的這部《縮小人生》了。
該片的官方劇情簡介是這樣的:講述了一對中年夫妻為了節省開支,他們自愿加入縮身計劃中把自己變小,結果只有丈夫變小了,妻子并沒有,于是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
所以,如果你以為電影只是想通過對比不同的世界,折射小兩口的中年危機,一部單純而又有看點的喜劇愛情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為何?且聽我慢慢道來,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故事。
面對日益嚴重的資源短缺和人口增長,科學家研發出了2744:1的人體縮小術,只需若干小時,一個1.8米的大高個就可以轉化為12.9厘米。就這樣過了十年,技術已然非常成熟,微身社區里面生活配套也日臻完善,甚至遠遠好于現實世界,越來越多人進入了微身世界。
保羅是美國普通的一個中年男人,奮斗半生,夢想是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夫妻兩存款加起來就15萬多,銀行貸款又審批不下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于那些選擇了縮身的人兒來說,住豪宅、不用工作、有花不完的錢,男生的日常就是轟趴、打網球、按摩,女生的日常就是泡澡、美食、買買買。比如有人買了一條鉆石手環,一對鉆石耳環,以及鉆石項鏈,一共只花了83美元。
是的,金錢在縮小的世界里,被放大了1000倍,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別墅、游艇、富人生活都變得觸手可得。保羅心動了,他說服了妻子跟他一起進行縮身手術,他們變賣了所有的家產,跟親朋好友告別...
由于手術是男女分開進行的,在保羅不知情情況下,他老婆臨陣退縮了,結果保羅一個人做了縮身手術。這就是影片的前50分鐘,科技感十足,妙趣橫生,心里還納悶,這么好看的電影,不像大家說的那么爛啊?
滿懷期待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會是荒誕又有趣的吧,畢竟尺寸不一,該如何解決婚后和諧性福,呵呵。但事實證明想多了,保羅只跟妻子通了一下電話,罵咧兩句,連面都沒見,就簽字離婚了,說好的兩人之間矛盾越來越多呢?
就這樣,保羅不僅婚姻失敗了,且經過財產分割,保羅只享受了一年的富人生活,就從別墅搬進了公寓,外加理療師執照過期,只好找了個電話客服的工作,過著消極避世的日子。
是的,十幾年相濡以沫的愛情就是這么脆弱,脆弱的連導演都不想拍了,一筆代過。影片至此,最精彩,最有看點的部分就結束了。電影中后部分圍繞保羅展開,講述他在微身社區的各種生活經歷,人生成長。因為跟成人世界沒有了關系,也就沒有了大跟小這樣有趣的視覺視效,開啟了電影平庸之旅,作死之旅。
導演是很有野心的人,說白了就是貪,他想通過縮小人生來反映各種問題,但都只開了個頭,然后無疾而終,看的觀眾莫名其妙的,花一部電影的錢,看了好幾個故事。最好的例子就是保羅跟她妻子的中年危機了,拍著拍著突然就沒了。當然,這樣的例子,后面還有太多了。
酒吧里有人反對縮身技術,慷慨激昂,言辭激動,說不用工作不用繳稅,就占用了社會公共資源,享受跟大人一樣的權利義務,選民權什么的,太不公平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在微身社區里,保羅孤單寂寞冷,開始約會單身母親,在酒吧挑逗少女,嗑藥,爛醉,似乎劇情走向是保羅要開始沉淪了,然后沒有然后了。
保羅的鄰居杜贊,天才商人,洞悉人心高手。他知道人們來到“小人國”,就是因為太懶了,不想工作又能一夜暴富,心存女人和派對,都是一群社會的低素質人群。盡管,他們來到這里都實現了夢想,但帶著暴發戶的劣根性,追求奢侈品,于是杜贊就從事這種暴利的奢侈品走私,從大人世界走私。所以你以為要抨擊社會問題,人性問題,商業犯罪問題,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至此,影片時間過半,一個政治正確上完美到不能更完美人設出現了——女人、亞裔、殘疾人、難民。她就是陳玉蘭,因為組織抗議越南政府修建水壩,啷當入獄,還被強行縮身。后來,陳和她的伙伴18人偷偷裝在電視機盒偷渡到美國,由于運輸環境問題,導致只有她一人幸存,還失去了一條腿,引起各國政府廣泛討論。所以你以為要開始講倫理、人權、難民、移民問題了,然后沒有然后了。
后來機緣巧合,保羅認識了做清潔工的陳玉蘭,而且執意要修理陳玉蘭的假肢,還TM給修壞了。于是不得不替陳玉蘭完成她的清潔工作,正是如此讓保羅發現了,縮身社區一樣有工人階級,一樣有貧民窟,一樣有人沒飯吃,一樣有人沒錢看病,于是陳和保羅成了圣父圣母,無償自發幫助照顧大家。于是電影似乎要講述社會階級、貧富差異問題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陳玉蘭這個角色很不討喜,對貧民窟的所有人都很好,就是對保羅吆喝來吆喝去的,指使他干清潔的活,連跟朋友聊下天都不行,樣子兇巴巴,說話fffff的,有點無理取鬧。于是,鄰居杜贊看不下去了,決定幫保羅脫身,借口說需要保羅幫忙,非去挪威一趟不可。陳一聽,老淚縱橫,她是女主,她需要出鏡,她也想去挪威,就莫名其妙4人出發去挪威了。
哦喔,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在船上,保羅跟陳發生了羞羞的事情,這愛情來的猝不及防,杜贊驚呆了,我也驚呆了。但是很快就有更讓人驚呆的事情發生了。
保羅一覺醒來,發現船上來了兩個客人,縮身術的創始人喬根和他老婆。6個人聊的很嗨,聊到了氣候變暖,南極冰融化,更是斷定了很快世界將末日,于是喬根在地下深處建造了人類最后諾亞方舟,號召了一群追尋者一起到地下隱居,躲避世界末日8000年,為人類留種子。
保羅被成功洗腦,決定跟隨喬根到地下隱居,做人類的英雄,當然也可能是怕死而已。杜贊和陳都認為保羅瘋了,但是又說服不了保羅,就任由保羅選擇。就這樣,在地底大門即將永久封閉之際,保羅隨便問了一下,知道需要徒步11個小時才能到下面,這也要走太久了吧,想想還是算了吧,最終臨陣退縮,跟大伙重新回到微身社區。
電影想表達的內容太多了,我能說清楚已經不容易了。回頭梳理,這些看似面面俱到的觀點,實則如蜻蜓點水般帶過,停留在隔靴搔癢的表面階段,顯得膚淺雜亂無章。這就是被大伙最詬病的地方,為政治正確而正確。
zzzq,政治正確對好萊塢的侵蝕,無異于洪水猛獸,從近來的《水形物語》《黑豹》就能看出來了,相比較我們國內的“廣電總局”算小巫見大巫了。
影片覆蓋廣,有很多東西可以寫。正是如此,反而不知道該寫什么了,那就不寫了吧,跟影片一樣,問題很多,思考也很多,但我不說,你自由發揮去吧。
最后引用李誕在《宇宙超度指南》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大部分人都有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幻覺,認為只要換換環境,自己的人生就會有起色”
首發于騰訊娛樂,題為:威尼斯開幕片,我打了X!科幻片?佩恩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有刪節
胤祥發自威尼斯 評分:X(場刊體系,4星滿分)
74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前一天我閑著沒事刷知乎,恰好看了一個問題“政治正確最終會發展到什么程度?”當時只覺得好笑,不曾想開幕片《縮身》就結結實實給了我一個大耳光。是的這部亞歷山大·佩恩導演的科幻片,除了政治正確,簡直什么都沒講。
影片有個非常有趣的設定,挪威科學家發現了細胞縮小技術,可以將生物體縮小至原來的2744分之一,一方面“環境友好”,一方面還能極大地縮減生活開支——比如幾乎人人都可以住進夢想的豪宅,包含手鐲、項鏈和耳環的全套鉆石首飾只要80多美元,中產階級之家一周的食物開支也不過是這個價錢。于是不少人趨之若鶩地將自己變小,馬特·達蒙扮演的男主角保羅也因為“仍然住在自己出生時的房子里”而困擾不已,最后決定與妻子一同縮身。誰知妻子臨陣退縮,保羅必須獨自面對縮小后的人生。
公允來說這個設定(或者說劇情提要……)確實不錯,它隱含著各種社會性科幻的發展方向。比如片中提到的納稅問題,公民權問題等等,包括保羅和臨陣脫逃的妻子之間也是頗有文章可做的。但是……在還算不錯的第一幕之后,劇情的走向簡直令人目瞪口呆。若說第一幕還講到了諸如中年危機、中產困局之類的社會問題,把“縮身”處理成某種意義上的“移民”/開發新大陸(甚至還有個告別派對),劇作還算中規中矩。從第二幕一開始,劇作就朝著政治正確掛帥的方向徹底崩壞。還記得知乎那個問題底下的答案里有人提到要美國不少觀眾拒絕看《敦刻爾克》是因為沒有任何黑人演員,于是如今美國影視一定要安排各種少數族裔演員,必須包括的有黑人、女黑人、MSL、墨西哥及拉美裔、亞裔、殘疾人、性少數(如今叫LGBTQIA+,看不懂的自己去補課……),而且一定要按比例出現。盡管多數時候是陪襯但是絕對不能沒有。知乎里面不少人抖機靈說可以拍一部“跨性女黑人殘疾MSL”做主角的片子然后去拿奧斯卡……而《縮身》就幾乎做到了!且不說它的各種場面中簡直如配菜一般把各個族裔的群眾演員擺上,同時還擺上了各種肥胖的(據說最新的詞兒已經不能叫超重了,要叫“水平方向不同的”)、不夠漂亮的(我已經政治不正確了……要叫“美容方面不同的”)等等演員,特別典型的身體外觀政治正確。然后……
按照任何意義上的劇作法來說,這部片的重點都應該是“縮身世界”和原生世界的沖突,保羅與妻子的關系,然后是縮身世界作為烏托邦的存續或崩壞或異化,縮身后的人類如何面對原生世界等等。但是佩恩毫不在意這些東西,首先保羅的妻子自從在機場給保羅打了個電話之后就不見了!到影片結尾都根本沒有被提及!!!!然后保羅離婚、搬出豪宅搬進小公寓、不能從事原來的康復治療師職業只好去做接線員——雖然完全不懂這是什么原因(僅僅提到外面的執照過期辦不下來……)。然后他樓上住了一個熱愛轟趴的前南斯拉夫土豪(由著名的克里斯托弗·瓦爾茨扮演),房子超大(并不知道為什么他和保羅在一棟公寓里且房型差異如此之大),保羅的約會被樓上的趴體攪黃,以尷尬告終,于是他只好上樓加入趴體,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磕了藥(大概是LSD之類),莫名其妙地在第二天醒來遇到了來打掃房間的越南難民——是的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就是影片的女主角,一個政治正確上完美到不要更完美的人:女人、亞裔、殘疾人、難民,而且她是因為抗議越南政府在她的家鄉修建水壩,導致村莊被淹沒而被投入監獄,并且被不人道的越南政府強行縮身以示懲罰。并不知道她如何逃難到美國的(據說是乘坐一個電視盒子來的——問題在于,報道這件事的新聞其實本來在探討的是縮身人會不會成為恐怖分子啊,怎么又跑偏了?)然后她就以一種“我弱我有理”的邏輯,開始各種命令保羅幫助她——是的,命令,甚至是強迫,然后保羅竟然……從命了……
是的我理解保羅的一部分邏輯,他教養很好,樂于助人、他生活很不如意,他缺女人,他活得很無聊,甚至因為這個越南殘疾女難民是著名新聞人物(是噠保羅一見名人就激動)……但是,這并不能成為他斯德哥爾摩的原因啊——是的后來保羅不僅睡了她,而且愛上了她……
越南殘疾女難民問保羅,你給我的是哪種Fxxk(據她說有8種哈哈哈)。照我說要回答也很簡單。就是WTF。
影片的第三幕保羅跟著這個政治無比正確的女主角穿越了整個“leisure land”,穿過那堵墻就來到了墻外的世界(是的這顯然是川普在美墨邊境修得那堵墻),一個基本就是墨西哥的地方,這里有無數的(非法?)移民和窮人,西班牙語是通行語言,而越南殘疾女難民在這個“community”里面簡直是樂于助人的小天使。然后保羅弄壞了越南殘疾女難民(當然我不是記不住她的名字我就是為了強調這個符號因為她就是一個符號)的假肢,導致他必須進一步被她使喚——然后就斯德哥爾摩了。
第四幕的劇情更是神展開,前南土豪杜尚為了幫助保羅擺脫這個她弱她有理的主人,提出帶他去挪威,誰知越南殘疾女難民卻也要同行,因為發明縮身技術的挪威科學家對她的遭遇心懷愧疚(看到了吧多么典型的白左圣母邏輯……)所以讓她隨時去挪威。然后……因為環境危機,第一個縮身人的社區決定集體搬入地下,保羅又動心了,跟著隊伍去了地下,卻因為愛情在最后一分鐘放棄了跟隨先知而回到了愛人身邊(又是WTF的最后一分鐘營救啊),他們坐飛機回美國。然后,影片就……結束了!
這部影片簡直是集政治正確之大成,從開頭的北歐和環境主義,到所有的選角和修辭,再到難民和(非法)移民,簡直堪稱樣板戲。當然它并不是一無是處,起碼它有個好設定,有對美國社會結構的政治經濟學角度的觀察,有對移民話題極為有創意的寫法(導演本人就是移民二代),對無比政治正確的女主角的臺詞(越南口音語法亂七八糟的英語)寫得真是出神入化,很多小段子確實不錯,現場效果也很好。可是,這片子四幕之間……真的沒什么關系啊,簡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對了,我還沒掰扯設定呢,這片子連稀飯科幻都算不上,最多是個豆漿科幻吧。生態系統怎么維持?縮身人遇到下雨怎么辦(片中下了雨但是完全沒當回事兒!)?如何防止生物入侵?細菌呢?病毒呢?如何防止原生世界的Hate Crime?這還沒去談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問題呢……
據傳扮演政治無比正確的越南殘疾女難民的越南裔演員周洪(Hong Chau)已經有媒體開始吹風奧斯卡女配提名了。且看往后怎么吹(當然并不是周洪演得不夠好。去年奧斯卡被批“太白了”之后,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在頒獎典禮開場就講“但是我們總不能專門設一個黑人獎項(category)吧?”(當然先不批他場上歧視華裔這個事兒)。誰能想到一年多來,昨天廁所法案和BLM,今天推雕像,據說現在連鼓掌和數學都政治不正確了。說句刻薄的話,佩恩自以為把政治正確做到沒毛病了,要上綱上線的話,首先能不能通過女權主義們的貝克德爾測驗就不好說(我感覺是通不過的),且看會不會被罵直男癌;然后再拿黑人的標準、LGBTQIA+的標準,等等等等的標準挑一遍,估計這片就不剩什么能看的了。說真的,別蹭熱點,好好講故事,對一個兩屆奧斯卡最佳編劇得主而言,真的那么難嗎?還是說美國社會已經變得讓人實在看不懂了?
電影縮小人生中,縮小人原住民集體搬到地下的洞穴中,完全與地上隔絕,根本就是一種自殺行為。
1、搬到地下的決定是科學家喬根基于一個科學家團體的分析結論而定的,而科學家的預測年年都有。這個分析團體有著26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由細菌學家,環境學家等科學家們組成,由于南極甲烷導致冰山融化事件,他們得出人類即將滅絕的結論,也就是他們說的物種大重啟,他們要把所有的原住民都遷移到地下,以便繼續進行研究和保留未來的人種。搬到底下是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的計劃,由于甲烷事件,他們覺得時機成熟了可以行動了。科學家喬根說這話的時候是包含著感情的,并且它的妻子非常堅定地支持他。但是對于船上的幾個人來說,這科學家夫婦的話似乎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波瀾,保羅除外。
2、在原住民當中小羅尼多次亮相,在原住民晚飯上小羅尼的嘴角傷口表明他已經患有某種疾病。而這在之前的片段當中有所預示。鄰居杜尚說小羅尼全世界把妹,遲早有一天會得md而死。若這真的是md之類的病癥,對于封閉在地底下的一小群人來說,傳染和爆發將是致命的。
3、最后在飛機上,玉蘭和保羅的對話,玉蘭說,“現在你知道從電視機中幸存是什么樣的感覺了?當死亡即將來臨的時候,你會更加注意的觀察周圍的世界。”這句話的意思,玉蘭直接把進入底下等于成死亡。
4、從一個避難所、保留物種的項目來說,準備并不完善和嚴謹。怎么能連回到地面的出口都不留?縮小人原住民全體進入到地下,然后封鎖入口,有去無回,這并不是一個科研項目的常規操作。他們并沒有在地面上留下聯絡人員,沒有給自己留退路,就算再完美的系統也應該有補救措施。這群人是否對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生存能力太自信了,行為確實非常瘋狂。并且這個項目的啟動,世界上并沒有媒體或者機構知道,縮小人原住民相當于是從世界上靜悄悄消失了。不過可以想象到世界滅絕的言論一旦傳播,會有非常多的人向保羅一樣想要加入他們,這一小部分人與其說是想要去世界的火種,還不如說是他們只是想要給自己留一條求生之路。從人員配置和動植物樣本來看,這并不是諾亞方舟,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是精心挑選了各種各樣的物種,是確實為延續物種來考慮的,而原住民們憑什么認為自己是能夠成為繁衍出全世界人類的火種呢,此時的縮小人原住民已經不同于當初的那個科研力量團隊了,當年他們正值壯年,是縮小實驗當中幸運的成功品,但是現在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已經到了中年甚至老年,年輕人只占少數。并且年輕人中有個像小羅尼這樣的,生活習慣并不是很好的年輕人。地底下的醫療條件、資源儲備是否真的能夠支撐他們的生活?單從可見的狀況看來是不行的。
保羅最終放棄進入地下是明智的。保羅想跟著原住民一起到地下是因為,吃飯時原住民們we are ready的齊聲呼喊,受了大家氣氛的感染,所以想跟著到地下去。保羅有一種渴望實現自我的強烈愿望,因為他到目前為止的人生經歷都比較離奇,離了婚,縮小了,然后遇到了一些他之前根本接觸不到的名人,所以他覺得這是冥冥之中命運在推動他要去加入這么一項計劃。保羅想跟著原住民到地下去。其實只是一種情感的沖動,而為了這個沖動他要做出的代價是放棄他的朋友和愛人陳玉蘭。當保羅告訴其他三個人他的決定時,反應都是反對,并且他的鄰居還有康德拉,都稍有諷刺地告訴他,不該跟著那些人去,那些人都是瘋狂的人。而保羅最后放棄的直接原因是,他發現到底下的旅途不會那么輕松。一個小細節是在保羅詢問的那個哥們友好地告訴了他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之后,那個哥們就大踏步的往前走了。保羅還并沒有在原住民當中建立起親友小團體,也就意味著保羅在原住民當中不會獲得像現在的鄰居現在的愛人這樣的幫助,并且進入底下的許多細節他并不清楚,他很莽撞地沒做準備就決定加入了。他將會是孤獨的,他要靠著自己去面對拯救世界那一切。
其他的三個人為什么不想進入洞穴?首先玉蘭是一個表達非常直接的人,她的理由是她想照顧真實的生活中的朋友,比如說在貧民窟里那些朋友,才是真正需要關心的人。玉蘭不會不經告別就拋下老朋友,她還會回到他的那些朋友當中去。而杜尚,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杜尚的價值觀很明確,他認為人縮小是為了獲得物質,是為了享樂的,他從一開始就沒有覺得把自己縮小是為了保護世界保護地球。他還有著一套跟他家人合伙倒賣奢侈品的商業計劃,所以他怎么可能進到一個封閉的洞穴中,沒有高價值的物質需求,也沒有大人世界的供給,地底下的烏托邦和絕對風奉獻精神是不適合他的。康德拉和杜尚是同一類人,康德拉沒有很明確的表態他自己的觀點,但是可以確信的是他絕不會離開他的船,他不會去一個沒有海洋的地方。這三個人對自己的定位,還有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是非常明確的。
而保羅就是這么一個,沒有定位好自己人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所以才會容易從眾。剛開始時候由大變小很大概率原因是因為他老婆想換大房子而手頭拮據,老婆的需求就是他奮斗的方向。在變小并且離婚之后,他一下子失去自我了,直到遇到玉蘭。玉蘭,非常堅定的,態度和信念感染了他,也許這就是她愛上玉蘭的原因。那么在遇到了這一群狂熱的原住民之后,他又被吸引住了,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讓他實現自我的渠道。玉蘭問他你有沒有想清楚自己是什么人的時候,他有明顯的猶豫。他只是有一種沖動的心理,就是看到大家想這么做,那么他也想去做,他覺得跟著這樣一群人就能找到自己該走的路。
保羅剛開始能夠被玉蘭吸引,就是因為他有一顆想幫助人的心。他看到了玉蘭的腿很不靈活,就很自然的想要提供幫助,這是他們認識的一個起點。就像玉蘭說的,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好人,而保羅他自己剛開始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保羅之前只是像個咸魚一樣過日子,玉蘭一眼就看出了他普通且樂于助人的內在屬性,保羅直到在走入底下洞穴的時候才意識到。保羅是沖動的。他都沒有明確自己適不適合做這么一項有挑戰性的工作,他其實并不了解原住民,那只是他認識原住民的第二天,然后他其實也并不知道,到地底下去與世隔絕到到底需要付出什么?這些他之前都沒有考慮過。最后他堅定的回到了玉蘭的身邊,回到了現實世界當中。在飛機他會慶幸自己站在了地球大多數人一方,他后來在最后為貧民窟的人服務的過程當中,他也明白了,自己做的選擇是對的。
其實,全世界一起縮小身體,才算是拯救了世界。當縮小身體只是個人的行為,或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為時,只不過是自救罷了。上圖是在保羅和妻子沒做出縮小決定之前,他先一步縮小的鄰居說的話。那么已經遷入地底下的縮小人原住民就成了薛定諤的貓了,生死都尚且未知,更別說拯救世界了。就算要實施遷入地下也為時過早,世界根本就還沒到毀滅的那一步。
都沒法打上科幻的標簽……比起SF里的文,這部簡直像野心勃勃卻沒發揮好的稀飯科幻。
先是人生在世不稱意,不如縮小來試試!接著沒想到老婆那么在乎剃眉毛,剃了一半跑了?? 馬特達蒙的變身財務自由夢想破滅,又失去了行醫執照,只能苦逼d接電話為生。
字幕飛一般到了一年后,頭發眉毛重新長了出來。我還以為他得大變身了,畢竟人民也想看看這個微縮世界里的新生活啊(」゜ロ゜)」 結果又TMD起了新變化,南極乙烷泄露了,世界就快毀滅啦!大家這下忙著縮小也來不及了,只有1/3的人口能縮成功,不知道當中有沒有他前妻?
回來說小世界,中年失意男認識夜夜笙歌的新鄰居,本以為會有醉生夢死或其他變化,結果NO!套路是認識了鄰居家的清潔工,由于ZZ異議被強行縮小的越南女。話說三金可不能得到這技術啊,否則真不敢想象南邊會變成啥樣?? 越南女用一口BABY ENGLISH趾高氣昂d吩咐呆蒙干這干那,理由就跟查理布朗似的,U're A good man~ 這種話只有SNOOPY有資格說吧!然后莫名其妙的呆蒙打算為了人類存續去地下生活了,越南女BLABLA了一通后,這人走進地下隧道,發現得徒步上坡11個小時,馬上崩潰了?? 真像他鄰居說的,啥事也做不好的頹廢中年……在最后一秒逃回熟悉的小世界,和越南女去發揚人道主義精神,關懷當下各族人民去了……哦,HOLY SH*T!這故事真TM峰回路轉,絕不套路!
你TM就不能好好講個小世界對大世界的影響,比如失去選*權,從人類變成錫兵娃娃之類的!再不然,光拍拍預告片里的小世界轟趴也好啊!在可樂瓶上開個酒龍頭,大家抱著塊橡皮墊沖浪???? 有那么多方向可供暢想,結果給我拍出來這個?就像一段作者寫著寫著,中途拍了三次腦袋的世情公號!最后還強行升華了一剛……只能說,呆蒙以供哀思,洋蔥以供哭泣??
#tiff#前半部和后半部完全是兩部電影,后半部完全浪費了前面那么有趣的設定,講了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又強行固化亞洲人形象。笑點倒是多,但是都是些插科打諢,大多數時候笑不出來
專門把主角縮小講了一個不·用·縮·小·也可以講的故事
披著一副偽善的面具,隔靴搔癢了兩個小時。一會氣候問題,一會少數族裔問題,導演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以為你貼一臉的政治正確的標簽你就真的正確嗎?
這片子就當個喜劇看看就完了,劇情什么玩意兒,白浪費這個設定。完全沒有宣傳的夫妻關系什么事,前面還在講人到底應該過什么樣的人生這種問題,后面突然上升到人類平等和諧和未來發展,不如閱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抗消費主義的縮水小人國計劃,科技難以改變階級固化;一事無成的中產赤腳醫生在新世界與舊世界的交界,尋找人生意義。What kind of f#ck you gave me? 真是左右不討好的切入點,但科幻世界觀其實建立得蠻有趣。對大多數中產知識分子來說,這可能才是世界末日的樣子: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感覺剪進了別的片子
在近未來科幻的構架(人類體積縮小而減少地球消耗)中,佩恩探討的仍是人類社會的終極弊病:階級、貧窮、存在危機,不會隨著社群的整體遷移而改變。一個神奇的概念,見微知著。
奇觀是如此切題的重要和顯著,給佩恩電影帶來前所未有且高潮迭起的幽默,也就不可能讓觀眾去有意忽視。讓人擔心離開了特效就將沉悶下去的小人國故事,也成功變身成另一則精彩的“北京折疊“。本著某種環境政治正確原則,佩恩有些簡單化和臉譜化的把越南女帶領的第三世界窮苦”小人“,塑造成正直英雄。
其實特別無聊的片子 開頭格局鋪的挺大 感覺會很有戲 從商品社會 烏托邦式 反烏托邦 反反烏托邦 嬉皮士的環境轉變 但是越往后越往小了收越流于不知所云的平淡 所以應該給2星 但是亞裔女配的表演實在可以加1星!(另 8種炮兒 ni打過幾種?:).。
7.9/10 周小姐搶光嗮戲!!
并未因縮小,而改變一切! 人類的問題,不是尺寸的問題!
#Venice2017# 恭喜恭喜,終于找了個越南女殘疾人當女主。這就是為了政治正確臉都不要了的片子,全片就講了政治正確四個大字,白白糟蹋這么個設定,連基本的故事線和情節線都不顧了,就靠小段子逗觀眾笑。負分滾粗都不為過。
2小時我以為我看了4小時 全程WTF 命題作文下指點江山大談世界大事 結果無任何深入 第一第二幕完全無關 轉折崩潰 劇情全線崩潰
前半段挺搞笑挺新奇的 后面越來越 “這他媽在講啥”“這他媽又在講啥” 尤其是感情線 嗯估計也可以作為笑點吧... 關于各國家的人的性格設定太太太cliche了...
屁政治正確啊?罵之前你們看懂了嗎?最后不就正是倒過來諷刺baizuo們一天想著拯救世界拯救人類,而不去幫助真正實打實身邊正在受難的人嗎?越南女性設置刻板我承認,鏡頭和故事講的也很一般,所以給3星,但是別以為你懂那四個字就什么大制作都往上扣,這片子算是已經在努力往外跳了。請認真看
【FantasticFest】腦洞大是大,但是人文關懷一點沒少。說政治正確的沒事兒找事兒呢吧。
馬特達蒙雖然中年油膩但仍然憨厚可愛,周洪元素豐富但是角色扁平。佩恩借著荒誕的劇情和全世界各民族的嘴,假裝自己已經不再反復重復美國價值,但其實骨子里還是一個異性戀白人男性的故事,最后回歸到了一個自我認同的主題,也沒錯,佩恩還是那個異性戀白人男性。
1.顯微鏡拿來,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你的丁丁!2.高仿版馬特·達蒙去演了《黑鏡》第4季第1集,然后馬特·達蒙去演了一部高仿版《黑鏡》。3.馬特·達蒙在《雷神3》里當了一回洛基,這次又當了一回蟻人。.
3.6分吧,雖然劇情很離譜,但是人物很好玩,很值得看一看
其實進入縮小世界后還是挺有趣的。本來糾結的中產,縮身是助推,讓他們踏入上流社會;而對于第三世界的人來說,縮身是懲罰,是偷渡的手段,是無論身子多大都要給人刷馬桶的宿命。這個故事要是從越南女的角度來說應該會更好吧。可惜,佩恩或許也知道自己沒有那個視角,于是也只能拍成白男自我救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