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國大片還是得看90年代的
本片挺像“亡命天涯”——俺最早看的幾個美國大片之一。雙核的片子,李察吉爾真有點老福特的影子,只是太心慈手軟,哪像愛爾蘭共和軍啊。老布難得不演拯救世界的英雄!看著還挺得心應手的,怎么沒再挖掘一下自己演反派的潛力呢?
美國大片還是得看90年代的。扎實的制作,緊張嚴肅的風格,不惜成本卻不是用在花哨的特技上,老硬漢們道行也深。細節認真節奏快,半分鐘沒看的話一般就不知道這殺手準備干什么。新片里我看也只有“諜影重重”系列能達到當年的水平,007、碟中諜都不過癮。關鍵是現在的拉燈們氣候和冷戰沒法比,拍成電影氣氛自然就差了一截。
2 ) 《狙擊職業殺手》:模式化的人物與劇情
1995年,一部《盜火線》讓艾爾?帕西諾與羅伯特?德尼羅站在了對立面,1997年,李查?基爾與布魯斯?威利斯在《狙擊職業殺手》一片中復制了兩位老家伙的對決,同樣是好人與壞人,同樣是兩場對手戲份,但很顯然,《狙》片遠沒有達到《盜》的水準,拋開演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劇情與人物都并不是十分地豐滿,這也就注定了《狙》片成為《盜》片的偽劣復制品。
《狙擊職業殺手》一片的劇情十分地簡單,布魯斯?威利斯扮演一名綽號叫“豺狼”的職業殺手,受到俄羅斯黑手黨頭目的委托要干掉美國第一夫人,由于“豺狼”的行蹤詭秘,所以美國中央情報局只能把與豺狼有過接觸的愛爾蘭共和軍槍手莫昆找來協助對付豺狼,于是殺手與槍手便一同演繹出一段驚心動魄的對決。
雖然名義上是對決,但豺狼與莫昆的對手戲只有兩場,第一場是兩個人無意中見面,由于莫昆并沒有持槍,所以倉促之間便跳入了水中,所以這場遭遇戲幾乎沒有任何演繹的成份,倒是由于豺狼見到莫昆并沒有感到意外的情節將故事向下發展了許多,換句話說,這場戲最主要的作用是將故事延續,而并非要滿足觀眾心目中的那種對手戲效果。導演將這個情節做了這么簡單的處理不免讓觀眾失望,這也是此片遠不及《盜火線》的原因所在。
而第二場對手戲顯然是模式化的,兩個主人公一定要進行一次最后的了斷,于是地鐵被清空了,豺狼挾持著一名無辜女性與莫昆對峙。這里面按照常規的做法,莫昆要超越自己,要能夠保護女人,這個理由在影片中其實是主線。因為莫昆雖然是一名犯人,但他卻執意要協助中情局抓住豺狼,與他是否為美國第一夫人的安全著想并沒有太大關系,而是由于豺狼的原因,莫昆被捕,前女友與他的孩子也沒了,新搭擋那個俄羅斯女探員也死掉了,這所有的一切給他一個動力,就是阻止豺狼的行動。
這樣看來,莫昆的行為其實是相當單一的,他的動力僅僅是報仇而已,影片中這個人物便顯得蒼白了許多,雖然他在協助破案的過程中幫了中情局不少的忙,但這些情節都不足以豐滿這個人物,于是,他變得很模式了。本來莫昆的動機就相當單一,更主要的是,導演在設定這個人物的時候,其背景也相當值得商榷,一名罪犯,雖然在幫助中情局,但他處處受制,于是,這個人物的能動性就變得蒼白了,沒有主動性的主角絕不會太引起別人關注的,尤其是在這種商業片,所以,李查?基爾在此片中更象是一個擺設。
比較起來,豺狼這個角色是具有能動性的。但很可惜,導演對他采取了大量的獨角戲過程,表現他是如何準備武器,又是如何來到目的地的,在與別人交流的過程中,豺狼只表現出兩個特點,冷靜與冷血。這是一種常規的殺手特點,并沒有賦與豺狼其它有關人性的特點,所以,布魯斯?威利斯雖然表演得十分賣力,但事實上卻根本沒有魅力,只是一個平板的人物。
當影片兩個主角都以一種單一的形象出現,成為劇情中的擺設的時候,我們對商業片的要求只能存在于劇情中了。對于這種簡單的故事,所謂的劇情無非是許多情節或細節的積累,但事實上,此片幾乎所有的情節與細節都是與主線相脫節的。
此片的主線是阻止暗殺行動,但無論是找到莫昆的前女友還是分析豺狼這個人物,全劇只有三處有了真正的交鋒,第一處是碼頭,莫昆跳水,豺狼逃走,第二處是豺狼殺死三名探員。這處交鋒十分有問題,作為一名理智的殺手,他此時絕不會去殺一名其實并不以阻止他行動的人,這反倒象對莫昆的故意挑釁。所以,這段戲顯然是導演故意安排的,但這種交鋒與主線卻沒有任何聯系也沒有起到推進劇情的作用。第三段當然是結尾,這自不必說了。
阻止暗殺的行動僅僅有這三段交手戲,剩下的時間,幾乎中情局與豺狼都在各自從事著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涉,所以影片緊張感被大打折扣,同樣的,我們也很難看到莫昆對豺狼的真正了解,那種智力相搏的情節并沒有出現。所以說,此片給人一種強烈的斷裂感,而這種斷裂感只能說是編劇的水平低下,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冗長的影片,沒有環環相扣,也沒有任何巔峰對決的感受,更無法看到影片中人物的個性。
這是一部標準的模式化影片,人物模式,劇情模式,甚至細節所賦與的人物感情也是模式的。當然,此片最后那段保護第一夫人與地鐵中對決還是比較可看的,但基本上也屬于美國影片中的常規之舉,沒有任何突破的地方。
韓兮
2007-6-8于通州
3 ) 爛片
我真不知道這爛片有什么好的 整部電影都是豺狼在算計怎么殺人 一點別的都沒有 最后還來個邪不勝正 這破電影 我真是服了當初推薦我的人 一點價值都沒有 看了就等于浪費時間 外加心情不爽
4 ) 狠布咋滴啊~~~~
為什么射殺做槍基的小混混后不處理現場?為什么三個人追蹤汽車,其中一個中毒死,另外兩個就人間蒸發了?為什么多年未開槍的愛爾蘭人暴露在鐵道中還能命中隱藏在墻后的世界頂級職業殺手?為什么對決時被釋放的人質小女孩還要給個跑開的長鏡頭?基友有啥利用價值,難道就是為了一部車嗎?為什么在碼頭排查,能讓殺手這么從容的逃走?
5 ) 幾點印象
1、老布千載不變的表情。夸張點說,他在片中換假發的次數比他換表情的次數還多;如果這也算好演技的話,只能理解為劇情需要老布刻意為之,或者是觀眾個人對老布的偏好。我這么說不代表我不喜歡這家伙,事實上,從純娛樂的角度看,他的片子很具觀賞性,比如虎膽龍威系列,我都忘了看過多少遍……
2、劇情比較粗糙。A.黑手黨頭目將暗殺對象的照片背著觀眾給老布看完后直接放入碎紙機,這情節等于告訴觀眾,暗殺對象絕對出人意料;知道這一點后,不難推測被“點名”的中情局長不過是個幌子…我懶得再往下推理了,否則,觀賞影片的興致會全沒了,唉。B.黑手黨居然會放過直接的仇人疤痕女警?C.警察何以對老李如此信任,須知他也是有名有姓的恐怖分子啊,難道老早知道他人品好?救第一夫人的時候,黑人警官居然把對付老布的任務單獨付托給了囚犯老李,然后,除了爆車的狙擊手外,其他警察全部玩失蹤,成全了兩大巨星在地鐵站內玩追逐槍戰。D、黑人警官和老李發現不妥后如果打個電話,疤痕女警或許就不會死,可惜,他們當時有直升機沒手機。E.穿著警察制服就能大搖大擺混入安保等級很高的會場?不但沒人懷疑,還能坐著輕松玩遙控裝置?真希望現實中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阿彌陀佛……
3、1997年的片子,但故事背景年代應該更早,否則,彼時彼地,拎著水壺大哥大,絕對算得上雷人;那挺機關炮例外,就算擱此時此地,也絕對算得上震憾。
4、見識一下早期的互聯網,珍惜現在的大好生活。
5、話說回來,挑刺真是很無聊的事情……
6 ) 布魯斯威利斯個人變裝秀
1997年的動作片,情節是和《勇闖奪命島》一個路數的,即為了對付某個絕世高手,當局被迫釋放了另一個危險分子來協助行動。如果角色對應起來,本片的理查·基爾顯然氣場無法和《勇闖奪命島》的肖恩·康納利相比,因此很多拉風的任務要交給壞蛋布魯斯·威利斯來辦。
可以說本片是布魯斯·威利斯的個人變裝片,他在其中的變裝數十次,表情卻基本沒變過。裝扮成留辮子的阿根廷大佬已經不算什么,布魯斯同學還親力親為的混進gay酒吧,和另一男的卿卿我我----當然這是計劃的一部分,他的表情也依舊沒變。
總體講是個基本合格的動作片。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7 ) 李察基爾好像方中信
言出必行背負民族仇恨感情專一眼神溫柔的愛國者是要有多么萌啊`
心狠手辣計劃周詳專業素質過硬的冷血殺手也太賺人眼球了.
心懷慈悲的好警察放被俗世法律不容的英雄一條生路是必然的結局.
劇情方面看, 基本上亮點還是在殺手縝密的準備上, 各種身份切換,變裝,準備武器及工具,冷血無情.....處處都顯示出了一個殺手過硬的專業素質.
相比而言, 李察基爾那邊就弱了一些, 最后根據殺手的一句"他保護不了他的女人們" 來推斷殺手目標也太牽強了,萬一女警察在說這個之前死掉了呢?不過好歹人長得帥, 又勝在情深感人,也算勉強勢均力敵.
其他還好.
8 ) 美國方中信的笑容溫暖
幾點印象∶1.美國方中信的笑容和眼神很溫暖,與女友的感情也很唏噓;2.女少校的重諾與事情的處理,讓人很舒服,很喜歡這個角色;3.豺狼的發型和顏色都很好看,安排也很精密,但還是留下很多破綻,比如殺那個技師太大動靜,還把藍圖留下了!4.大槍太強悍了!5.雖然后半部分有點爛尾,刻意安排兩個人對決,有點虎頭蛇尾!6.Fbi副局長把制高點的槍交給李察基爾,這樣的危險性太大,這是不可能的!李察只是提供思路上的支持,具體的操作有大把專業人士,不可能更沒必要交給他!
比較規范的動作片
銀發方中信!!
這片還不錯啊,劇情稍微冗長了點,但是也不至于分數這么低。可以拍前傳,也可以拍續集。
FBI找在押的愛爾蘭共和軍的特工去對付一個受雇于俄羅斯黑幫來殺美國第一夫人的殺手,總之很復雜。
bug太多!
DVD時代看得,都忘的差不多了,只記得那挺遙控槍,重看才發現被老布當靶子打的那位是杰克·布萊克,太囧了
挺不錯的~~長得像方中信
人物塑造不行,理查德·基爾人物塑造太夸張!
兩個主角沒有很明顯的交集,故事比較散亂,除了地鐵站里的高潮部分,其余內容剪輯連貫性不強。
片中殺手暗殺總統夫人的方法很精妙,機槍藏在商務車里,通過手動搖桿來操作,話說這樣的機槍實在是太酷了。
結尾又被俺猜中了,不行啊!這個殺手為什么把拉蒙打成碎片也不知道清理現場啊,這么奇怪的死法,太惹人注意了,這事專業殺手做的事嗎?
電影印象良好,也許沒看過老布演的反面角色,更重要的是對電影中的俄羅斯鐵娘子印象太好,很喜歡這個角色,女強人不茍言笑,卻也有另一面。
建議只看胖子被滅那段
雖然我也很喜歡bruce..不過如果我說我是沖著jack black看得會被鄙視么
很一般的片子,高中時候看的.但是片頭Massive Attack制作的那首Superpredators (Metal Postcard)混合著背景新聞報道的強大音效,堪稱是我電子樂的啟蒙
布魯斯韋利收七千萬美元,殺一人.即第一夫人.買了高級沖鋒槍,定做了遙控槍座,2KM光學瞄準,使用筆記本,手機,原珠筆作鼠標.裝在汽車中.李察基爾小白臉,作為恐怖分子,被從獄中放出,協助抓布.整片劇情,導演一塌糊涂.只有一把槍比較酷.布如看過斷箭行動,決計不會失敗.至少可以逃走.
追捕罪犯變成了每一段都遠超耐心的劇情敘述,用到的特寫和近景也非常多,有點為角色著傳的感覺……靜不夠靜,動也不夠動,威利斯投入這個反派的程度也是遠超他所扮演的正派。李察基爾差不多就是賣帥。磨磨蹭蹭半天找到反派再磨磨蹭蹭殺掉。神棍了好幾把。這個類型真的是很難創新。
豺狼還是有點自大,倘若他不自大也不會惹是生非,還會活得自由自在。豺狼的各種年紀身份的變形很出色,有多情浪蕩漢的,有波斯商人小胡子的,還有那個警察大伯,很出色。另外不難看出他喜歡與自己合作的人誠實可靠沒有貪念,這也就是為何他沒有殺幫他做護照的女士還多給了1/3的酬金卻殺了機械師的原因
緊張有余,激烈不足。兩位男星對自己傳統類型角色的突破也相當失敗,基爾想硬根本就硬不起來,到哪里都是那么柔情蜜意。兩位女角的設計有點錯位,不該死的早早就死了,該死的卻變成了英雄。不是為了做節目根本不會看這種平庸之作。
給理查基爾。里面那個基友是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