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質線路,可優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哈莉的紅黑造型來源于2011年的游戲《蝙蝠俠:阿卡姆之城》的形象。
她的皮夾克背面還有關于小丑的小彩蛋——"Live Fast Die Clown"。
哈莉后背的紋身也是她離開小丑后走出情傷的標志,上面寫著"Property of No One",而在2016年阿耶版《自殺小隊》中,這個紋身寫的是"Property of Joker"。
哈莉殺死Luna時,她談到過去的教訓,就是留意對方會否做出越界行為(像濫殺小孩),這明顯是從與小丑的交往中學會的道理。
電影中血腥運動的造型主要改編自該角色在DC重啟后的形象,酷似異形的頭盔格外亮眼。
漫畫中,血腥運動本名為羅伯特·杜布瓦(Robert DuBois),在越戰時被政府征召服役,但出于恐懼而成了逃兵,而他的弟弟卻頂替了他奮勇出征,結果受了重傷失去四肢。羅伯特得知噩耗后精神徹底崩潰,在很長時間里輾轉于多家精神病院。
后來他被萊克斯·盧瑟看上,利用萊克斯集團的空間傳送技術,羅伯特可以把任何武器從秘密地點傳送到自己手上,并自稱血腥運動(Bloodsport),來到大都會報復社會。
在與超人的交手中,羅伯特利用氪石武器重傷了超人,于是我們便看到了超人被送進重癥室的奇景。(電影中阿曼達也講述了血腥運動這個高光事跡)
最后幸得超人的好友吉米·奧爾森找到羅伯特的弟弟,把他帶到了現場。當這個四肢癱瘓的人懇求他的哥哥停止暴力行為時,羅伯特內疚不已,跪在地上投降了。
羅伯特后來在監獄呆了好幾年,直到有一次引起了另一個囚犯的敵意。對方正是第二代血腥運動——亞歷山大·特倫特,一個狂熱的種族主義者,對羅伯特的黑人身份表現出極度鄙視。由于監獄里犯人們的鼓動,兩代血腥運動進行了一場拳擊比賽。
結果事情很快失去控制,引發了整個監獄的騷亂,混亂中羅伯特在墻上炸了個洞逃出生天。但正當他奔向自由之際,就被瞭望塔的亂槍打死了。
而二代最終也沒能成功逃獄,被獄友認為是廢物,活活被放火燒死。
伊德里斯·艾爾巴原定接替威爾·史密斯飾演死射,但華納兄弟和詹導決定將他的角色改為血腥運動,以便史皇能在未來的電影中回歸。
和平使者,本名克里斯托弗?史密斯(Christopher Smith),最初是查爾頓漫畫(Charlton Comics)在60年代推出的超級英雄,后來被收購后并入DC宇宙。
在DC的起源故事中,克里斯托弗是出生于紐約,在奧地利長大的富二代,看似富裕無憂的童年生活,卻突然發生了巨大變化,他的父親因被揭露曾擔任納粹軍官而自殺,這使得克里斯托弗幼小的心靈大受打擊,自此對追求和平的理念產生了病態執著。
18歲時,克里斯托弗應征入伍,但在一次任務中由于情報錯誤,以及腦海里揮之不去的父親的聲音,他無意中屠殺一個滿是無辜民眾的村落,被判刑20年。出獄后的他繼承家業很快成為了百萬富翁,并成立照顧戰爭受害者的慈善機構,借此重新啟動“和平使者計劃”。依靠自家研發的高科技武器,以企業家和蒙面英雄的雙重身份,實現自己的和平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守望者》中的知名角色笑匠(Comedian), 正是以和平使者為藍本設計的。
鯊魚王在牢房里看書的鏡頭,致敬了該角色在漫畫中的名場面。
影片中提到鯊魚王是古代鯊魚神的后代,呼應了在漫畫中的設定。
鯊魚王本名納努威(Nanaue),是一個出生于夏威夷的人形鯊魚。一開始他只是《超級男孩》漫畫中的惡棍角色,后來加入了超級惡棍秘密會社、秘密六人組和自殺小隊等組織,成為與DC眾多英雄角色對抗的經典反派。
鯊魚王的形象在漫畫里經歷過數次變遷,曾以噬人鯊和鼬鯊的形象登場,直到新52中換成了雙髻鯊的造型。原本詹導決定在電影中使用他最愛的雙髻鯊造型,但拍攝卻遇到了難題,由于鯊魚王的眼睛距離太遠,與其它演員拍攝互動會很滑稽,他的眼睛總是不像在看著對方。
近年有一則關于鯊魚王比較勁爆的花邊,在動畫電影《黑暗正義聯盟:天啟星戰爭》中,鯊魚王曾與康斯坦丁有過一腿,你沒看錯,他們不僅是同性戀,還是跨物種戀。
最后劃重點,鯊魚王的配音演員是史泰龍!
波點人是蝙蝠俠系列的一個小反派,又稱波點先生(Mr. Polka Dot),本名阿布納·柯瑞爾(Abner Krill),身穿五彩繽紛的圓點戰服,這些圓點可以被摘下來,變成不同的物體,用作武器或飛行器等等。
波點人初次登場于《偵探漫畫》第1卷第300期(1962),在個人首秀中綁架了羅賓,當然最后逃不出蝙蝠俠的制裁,被送進了監獄。
在最終危機時期,波點人加入了不朽將軍手下的二流惡棍團隊,在戰斗中被井蓋爆頭而死。
電影中,波點人提到他的母親在星城實驗室(Star Lab)工作,這也是《正義聯盟》中斯通博士將兒子改造成鋼骨的地方。
二代捕鼠者是電影中的原創角色,她的父親則是有漫畫原型的。
漫畫中,捕鼠者本名奧蒂斯·弗萊尼根(Otis Flannegan)來自哥譚,日常在下水道和居民家中清理老鼠。奧蒂斯在一次街頭斗毆中被冤入獄10年,從此他的思想變得偏激,認為真正困擾哥譚市的不是老鼠,而是居住在這里的人類。
出獄后的奧蒂斯自稱捕鼠者(Ratcatcher),穿上一身防護裝備,運用他與老鼠溝通的技能,向當年參與審判的官員進行了報復。但他沒有殺死他們,而是對他們每個人進行了長達五年的心理和身體折磨。后來戈登局長找到了蝙蝠俠幫忙,才擊敗了捕鼠者,阻止了他計劃用老鼠傳播致命瘟疫的陰謀。
無限危機時期,奧蒂斯與一群流浪漢共同生活,依靠救濟和老鼠朋友為生。當他被警官發現并被帶走時,一名流浪漢試圖幫助奧蒂斯,但被警官推到了一邊而受了傷,誰知這個男子竟是隱藏的OMAC機器人,覺醒后認為捕鼠者是伽馬級威脅,便把他一擊抹殺了。
電影中,初代捕鼠者的扮演者是塔伊加·維迪提,一個熱愛表演的鬼才導演,曾在自己導演的《雷神3》扮演過石頭人Krog。
黃鼠狼本名約翰·門羅(John Monroe),原是斯坦斯大學一個孤獨的高材生,常被同學欺凌,因身體瘦弱而被稱為“黃鼠狼”。多年的壓抑讓門羅的心靈扭曲,成為了一名變態殺人狂。
后來門羅遇到了馬丁·斯坦因博士,試圖將其殺害,卻不知道對方是火風暴(Firestorm)的組成者之一,最終火風暴揭露了蒙面的門羅,并把他送進了監獄。
在獄中,黃鼠狼被招募到自殺小隊,但在執行任務期間瘋狂鯊人,并設法造成了思考者(Thinker)的死亡。瑞克·弗萊格戴上思考者的頭盔試圖挽救任務,但思考者臨終的思想影響了弗萊格,最終使他殺死了黃鼠狼。
瑞克·弗萊克身穿的黃色T恤,致敬了這個角色在漫畫中的經典形象。
這個角色可能是性轉版的胡安·索里亞(Juan Soria)。在漫畫中,胡安的夢想是成為超級英雄,希望有一天能加入正義聯盟。在一次事故中他的手受了傷,但他卻很高興,心想這是成為超級英雄的好機會。他在手上注射了納米機器人,使他獲得解開任何鎖的能力。
后來他參加了正義聯盟的海選,卻被拒絕了,心煩意亂又缺錢的他決定去搶劫銀行,結果被正義聯盟阻止,并被送進了監獄。后來他被招募到自殺小隊,但并沒有一個團隊成員關心他,殺手鱷甚至想吃掉他。
因此他心如死灰,就算被迫成為外星女王的誘餌也沒有反抗。意外的是,由于外星人以積極的情緒為食,胡安大量的消極情緒反而令女王開始萎縮,直至胡安一腳踩扁了她。
任務結束后胡安和阿曼達對線,后者給他安排了豐厚的補償,那就是與殺手鱷共享一個牢房。
黑色守衛本名Richard "Dick" Hertz,名字聽起來就很diao,初次登場于Booster Gold #1 (1986)。這個角色在漫畫中只是一個十八線罪犯,曾被一個名為The 1000的反派組織招募,得到了創造能量護盾和流星錘的能力。
后來加入了自殺小隊,在一次任務中被隊友將軍(General)背叛而慘遭斷首。
Mongal是宇宙暴君蒙戈(Mongul)的女兒,有個與父親同名的哥哥Mongul Jr.。
后來Mongal與哥哥發生了爭執,哥哥認為family只會成為弱點(范迪索表示反對),老子必須完美無瑕,便一拳打爆了妹妹Mongal的頭。
TDK是The Detachable Kid的簡稱,他的超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分離自己的四肢,這項能力改編自漫畫角色斷臂男孩(Arm-Fall-Off-Boy)。
正如電影所示,這是一個沒什么卵用的角色。漫畫里,他曾參加一個超級英雄團隊的選拔,結果是第一個被拒的。
標槍初原本是一名德國奧運選手,精通于投擲標槍,退役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在與綠燈俠的交鋒中,標槍得知綠燈懼怕黃色事物的弱點,于是將自己的行頭和武器都換成了黃色,但最終仍然敵不過強大的綠燈。
當阿曼達介紹小隊成員時,我們可以看到監獄里有一個涂著彩妝的女囚犯,這個角色是漫畫中的萬花筒(Kaleidoscope),一個能利用光創造出幻覺的反派。
在獄中我們還能看到一個額頭上寫滿月份的囚犯——日歷人,他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反派角色,總會在特殊日期或節假日作案,在經典漫畫《蝙蝠俠:漫長的萬圣節》中有不少重要的戲份。
有趣的是,這個角色由肖恩·崗恩飾演,他是滾導的弟弟,在本片中還扮演了黃鼠狼,也曾在《銀河護衛隊》中飾演勇度的副手Kraglin,并擔任火箭的動作捕捉演員。
日歷人旁邊的是反派角色雙降(Double Down),本名杰里米·泰爾(Jeremy Tell),是一個爛堵成性的賭徒,因為一副詛咒的撲克牌獲得非常痛苦的超能力,他可以把紙牌化的皮膚撕下來,控制這些紙牌攻擊別人。
影片開場中,將炸彈植入智者Savant的老醫生,正是塑造了Z的漫畫家約翰·奧斯特蘭德(John Ostrander)。他在80年代推出的《自殺小隊》漫畫中,引入了許多標志性的概念,從阿曼達·沃勒,到她標志性的爆炸裝置,再到小隊成員的惡棍設定等等。
如果沒有約翰·奧斯特蘭德,我們也許就不會看到這樣一部電影,所以讓他出現在電影一開始是再合適不過了。
小隊潛入約頓海姆的任務來源于1987年的第一本《自殺小隊》漫畫,電影中堡壘的設計與漫畫原型也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漫畫里的約頓海姆是一個恐怖組織的基地,而不是住著外星派大星。
約頓海姆這個名字似乎有點熟悉?這是北歐神話中的冰雪世界,冰霜巨人的家園,曾在《雷神》中登場,電影里洛基原本是冰霜巨人勞菲的兒子。
自殺小隊的任務將他們帶到Corto Maltese,這是一個漫畫中虛構的國家,首次出現在弗蘭克·米勒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第三卷,也曾在1989年蒂姆·布頓版《蝙蝠俠》中被提及。
這個國家的名字本身也是一個彩蛋,來源于意大利漫畫大師雨果·普拉特創作的同名人物。
電影中,阿曼達提到要和克雷議員打一場高爾夫球,這是一個漫畫里的角色,全名約瑟夫·克雷(Joseph Cray),是一個腐敗的政客,首次登場于1987的漫畫《自殺小隊》第11期。
他有一個兒子叫亞當·克雷(Adam Cray),曾接替雷·帕爾默成為原子俠,并加入自殺小隊作為團隊的秘密武器。
酒吧中的領舞舞女,是《銀河護衛隊2》中的“螳螂女”龐·克萊門捷夫。
哈莉警告智者“不能擁有私人車牌”,暗示的就是在上一部《自殺小隊》中有私人車牌的小丑。
在片尾片段中,揭示了和平使者受到槍傷后被送進了病房,這時阿曼達的兩個手下來探望他,并要指派另一個拯救世界的任務給他,這是為詹姆斯·古恩制作的《和平使者》電視劇埋下伏筆。
文 | 豆瓣·彩蛋君KL
【轉載/合作請聯系WX: KL2711416】
鯊魚王太可愛了!!!差點就被它的新朋友恰了,摔下樓還哭 蠢蠢的!!
這個城市不屬于我們,而是屬于它們:老鼠。最卑微的生物卻拯救人類,跟裟欏雙樹的浮生物語中有一個故事有共同之處,同樣有海星,同樣老鼠拯救人類。每個生物都有存在的價值,世界屬于萬物,而不是人類獨占,我們應該敬畏尊重每一個生命,而不是僅憑私念剝奪任何一個生命的自由
5年前的此時大衛艾耶版《自殺突襲隊》橫空出世,至於評價也就不再多贅述,華納致力於向漫威靠攏的風格,與DC的暗黑風相違背,最終也成了製片廠過度干涉下的不倫不類作品。5年後,華納請來了漫威的王牌之一詹姆斯岡恩跨界執導,成為首位跨界執導DC作品的漫威導演(溫登不算)。
詹姆斯岡恩執導後,從腳本到風格奠定,再到拍攝規格,全都一手掌握。在拍攝規格上,岡恩延續了《星際異攻隊2》使用Redcode RAW機種的嘗試,《星際異攻隊2》能有如此色彩斑斕的視覺效果,便是多虧了使用Red機種的拍攝,該規格拍攝最高可達8K的影像畫質,而岡恩也把這套拍攝模式帶到了他的《自殺突襲隊》,並且更加精進的與IMAX做結合,整部片無論是普通版或是IMAX版皆用1.9:1的銀幕畫幅呈現,岡恩對於色彩繽紛的影像要求,從哈莉奎茵的逃獄戲,所投射出的花朵般繽紛背景,便可看出一二。
在風格上,滿滿的惡搞、滿滿的血漿、滿滿的反套路,定位為R級的關係,岡恩更能將血腥揮發到極致,斷手斷頭堪比《死侍》,甚至比死侍更加血腥。雜牌軍如何集結,如何營造出團隊般的精神,在詹姆斯岡恩的巧手刻畫下,即便是秒死的雜牌配角,也都有一點點背景介紹。渣導一出走,岡恩一進來,便成了DC宇宙新上帝,嚴格來講這也不算像是在看DC電影,反而像是在看獨立出來的組隊電影,詹姆斯岡恩的個人印記,已經深植整部片本身。
開場便死一票人,結尾之前也是繼續死人,連我最鍾愛的元老成員瑞克上校也被岡恩賜死??(最近在看《紙牌屋》特別有感),岡恩對角色命運的掌控,可說是毫無常規超級英雄電影可言的肆意妄為,完全是反套路的極致展現,華納給予岡恩的角色生殺大權,完全已超越迪士尼本身。死亡率算了算高達70%,復仇者死亡率最高的一次也就5成上下而已。
伊卓瑞斯艾芭飾演的血腥運動,與新人丹妮拉麥西沃飾演的捕鼠者,意外地成為了彼此父女情的救贖;瑪格羅比飾演的小丑女,依舊保有其獨特的嗆辣與俏皮感,哈莉與年輕總統的羅曼蒂克情節,我還真的相信了XDD,瑪格戲份不算太重,但作為小丑女依舊是整部片的靈魂角色;趙喜娜飾演的和平使者,無疑是全片最諷刺的角色,出道名號與美帝價值觀相同,行為本身與名號卻完全相反,簡單來講便是虛有其名,行如野獸,岡恩對美帝的諷刺,這部完全毫不掩飾。
麥可盧克、西恩岡恩、龐克萊門夫、席維斯史特龍..異攻隊家族的友情客串也是一大亮點,塔伊加維迪提客串飾演捕鼠者的父親更是驚喜,岡恩此次甚至安插自己的老婆珍妮佛霍蘭德在片中尬上沃勒辦公室人員一角,該角也會繼續在《和平使者》影集登場。傑寇特尼身為初代元老的回歸,本來以為會一雪前恥,沒想到開場岡恩便殘忍的與新成員一同發了便當,而且還死無全屍,除了打臉觀眾之外,這簡直是給不喜歡傑寇特尼的觀眾一陣過癮XDD。
喬爾金納曼飾演的瑞克上校,到了續集與團隊的關係便比較像平起平坐,不再有上級與下級的階層關係,整體角色給人的貼切感也更為強烈。身為初代元老,最後被岡恩賜死的瞬間,身為觀眾的我是極其痛心,尤其最近在追《紙牌屋》,痛心感也就更加濃厚,初代元老算了算,也只剩哈莉這個免死金牌活著了。
大衛達斯馬齊連飾演的波爾卡原點人,在漫威最著名的角色就是《蟻人》裡的史考特朋友「芭芭雅嘎」一角,在漫威DC都演客串綠葉的他,此次終於有屬於自己的英雄角色,屬於自己的英雄時刻,簡單的母親幻象便倒映出其原生家庭母系權威的恐懼,即便最後也是被賜死,但至少該角以及該演員都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岡恩巧妙運用「自殺突襲隊」之名,對角色進行肆無忌憚的玩虐,同時也對大美帝主義進行高強度的諷刺,整場行動表面上是為了阻止獨裁國利用外星生物進行人體實驗,背後終究是國家為掩埋自己參與的證據而派遣的行動,薇拉戴維斯飾演的亞曼達沃勒在首集還有點人情味,但是在續集徹底成為官僚主義的冷血高官,比艾耶版本好是輕而易舉,亞曼達沃勒的定位更是可以當成兩種極端看待,但整體來說我還是偏愛岡恩的《星際異攻隊》,論情感而言依舊是異攻隊完勝。
整體來說《自殺突襲隊:集結》成功做到對前作的一雪前恥,本片是屬於對前作的軟性重啟,與前作無關連,僅留幾個初代角色,威爾史密斯的角色便由伊卓瑞斯艾巴承接,舊成員領便當,便由新成員替補位置,史特龍為鯊魚王配音的角色,無疑跟他本人講話的方式一致,很高興岡恩能在茫茫人海的DC宇宙中為史特龍找到適合他的位置。岡恩這次跨DC的交流,無疑為超級英雄電影豎立了新的標竿,血腥、反套路、惡趣味、插曲選用,異攻隊玩不開的尺度,突襲隊全玩開了,詹姆斯岡恩真的可為未來的DC電影開啟無限可能,先期待《和平使者》的影集一波。
★★★★☆
#自殺突襲隊集結 #thesuicidesquard #詹姆斯岡恩 #瑪格羅比 #伊卓瑞斯艾巴 #喬爾金納曼 #趙喜娜 #大衛達斯馬齊連 #丹妮拉麥西沃 #薇拉戴維斯 #麥可盧克 #傑寇特尼 #西恩岡恩 #龐克萊門夫 #塔伊加維迪提 #席維斯史特龍 #珍妮佛霍蘭德
X自殺小隊每個人都很有各自特色,有子彈射的超級快的隊長,大鯊魚,光是站在那里就白的發光的小丑女,能操縱老鼠的女孩子…他們因為上級安排組成了一個team,他們彼此包容,又在這次經歷里收貨了彌足珍貴的友情,愛。
同時在這個影片中,我們能看到導演對美國政治的辛辣諷刺。
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讓我們掌聲響起來——小丑女哈莉奎茵!??????
紅色小紗裙配上哈莉奎茵的那抹紅唇??,與她白如墻紙的皮膚形成了強烈視覺盛宴,后背上和??上面的紋身更是增添了不少“酷酷”的感覺,頭發紅黑色卷構成了一個美麗的玫瑰花環,而她其實就是最紅最烈的那朵玫瑰。
紅色裙子一開始是拖地長裙,經過一次次“戰斗”,裙子長度也從長裙變為了迷你不規則小裙子,不過都很好看!
在影片里,評價小丑女的一句話是:“哈莉奎茵表現出的激情和反抗精神,是我們整個國家所追求的”,我想很好概括了小丑女的特色。
熱烈奔放,敢恨敢愛,遇見有著帥氣外表但是心底很壞的男人時,雖然花癡一下但是仍然果斷開槍,也是很有原則的一位美眉。
截圖修
NO.1 女王要入宮啦!????
yes!你就是個公主!
頭發紅色和黑色的卷卷構成了一個玫瑰花環好漂亮
NO2.蹦蹦跳跳進到宮殿里的樣子太可愛了
NO3.遇見美男咽口水的樣子像極了每個花癡少女??
但是再帥的外表,內心壞了就是狗男人!??
“砰----”你應該很榮幸,死在我的手中。
NO...帥哥美女在夕陽下,好美好美
NO4.遭到電擊也不泄露隊友??
NO5.逃離成功!
OVER 附:拼圖幾張~
自殺小隊2的表皮之下,是古巴、委內瑞拉的舊事。這個咱們最后再聊。導演用了死侍系列的玩法,重置了自殺小隊的電影。Team1的隊員被堵在沙灘上死光光,不只因為他們是炮灰,也因為死亡,在這部作品中成了結構意象,是以笑料的情況,反轉著表達的。
這樣操作的原因是,影片一方面要解構死亡,死亡無意義,死亡輕于鴻毛,或只是意外,像泡沫幻滅,一方面要解構“國家”,或者說反紅脖子。
故事的內核是悲劇的:
海星怪的遺言:我曾快樂過,自由漂浮在太空,仰望星辰 海星怪與小隊碰面時,說過:你們把我關在這里,折磨了三十年。 海星怪殺人不眨眼。 它不是人。
自殺小隊的所有人,都是炮灰。他們死了,不值一提,沒人在乎。 他們做的是臟活,完全不顧正義,只是為了利益,為了少坐牢。 自殺小隊殺人不眨眼。 他們不是人,他們是“能力者”“罪犯”“炮灰”“木偶”,
雙方的身份,雙方的境遇,都有相似性。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場自相殘殺。就是這樣一場自相殘殺,卻是自殺小隊的“正義覺醒”,他們突然在乎起平民和普通人了…諷刺又悲哀。
更加扭曲的是,現實中,美國干的活兒比這個臟。
——————————————————
滾導的功力很深,參考《銀河護衛隊》,本片大量梗和段子,基本囊括了所有文戲。死亡和人性的比較就是藏在這些段子里,剩余的便是共情。
諷刺的是,在最后的決戰來臨前,只有被他們互相共情(認可)的對象,才是人,其他諸如反抗軍、敵人或是異國平民,甚至胖子司機,都不算在內。但是到了決戰,腦子一熱,推翻一切。
雖然,我覺得如果他們放任海星怪,以Mission Complete的姿態回到美國,獲得減刑。再由無敵DC當家天團來解決,會更有趣。但是好萊塢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總要最后決戰一下的。
——————————————————
豬灣事件:登陸部隊一頭撞上古巴本地軍隊,被殲滅。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開始土地改革,包括聯合果品的農場,從而誘發了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制裁,雙方關系扭轉之下。古巴開始加入蘇聯陣營。
美國開始訓練古巴反對派,準備武裝顛覆古巴。
1961年4月17日,這支由約1500多人組成的美國雇傭軍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陸,占領了長灘和吉隆灘,并繼續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兵與入侵的美國雇傭軍展開了殊死搏斗,經過72小時的戰斗,全殲了被包圍在吉隆灘的美國雇傭軍,共有90名雇傭軍被古巴軍隊擊斃,其余1000余人被俘獲。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吉隆灘之戰,美國稱之為豬灣事件。
暗殺卡斯特羅,更成了CIA的長期笑話。
美國一直制裁古巴,從來不放松,還美其名曰在乎古巴人民…哈…反正挺魔幻的。
另一邊委內瑞拉也差不多。
雇傭兵入侵事件: 2020年,一伙雇傭兵從委內瑞拉北部瓜伊拉州海岸登陸,企圖制造混亂,發動政變,隨后他們的企圖被委內瑞拉安全部隊挫敗。委內瑞拉安全部隊逮捕了包括美國特工在內的多人。
2021年,這個公司的雇傭兵接受海地裔美國假牙醫的“雇傭”跑到海地,高喊DEA辦案(美國緝毒局),打死了海地總統…企圖政變建立政權…結果打死總統后,發現政變搞不了,雇傭兵就跑到了TW駐海地大屎館躲起來…隨后被抓了起來。
這案子DEA宣布接手,派了真的DEA到海地調查……
現實真是更魔幻。
雖然幾乎每上映一部新片,粉絲們就要喊一遍“中興DC”的口號,但從票房口碑來衡量,每一部又都離成功差那么一點。
但這次,真正把DC救活的英雄來了。疫情期間北美首周末最高票房紀錄,豆瓣評分8.1,爛番茄新鮮度91%,DC新片《X特遣隊:全員集結》真正地實現了“扶狂瀾于既倒,挽大廈之將傾”的光榮使命。
首先,從《X特遣隊:全員集結》過山車式的劇情來看,不斷的反轉再反轉,就讓人不得不感嘆編劇的腦洞之大。
影片開局,美夢監獄主角團集結:回旋鏢隊長、斷臂男孩、標槍、黑暗守衛、黃鼠狼、蒙戈、智者等等,當然,還有最重量級的小丑女哈莉·奎茵。
每個成員在原著漫畫中都是讓超人、蝙蝠俠等英雄們頭疼不已的惡徒,合體后的戰斗力估計掀翻正聯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浩浩蕩蕩開往戰場,結果出師未捷,團隊的搞笑擔當黃鼠狼就因為不會游泳直接”犧牲“在海灘登陸環節。不過戰場上時不我待,惡人組合還是迅速投入了戰斗。
這一投入不要緊,本以為是碾壓,結果卻是吊打。對面不但兵力數十倍于我方,火炮機槍等等重型武器更是面面俱到。
整個小隊成員雖然都一肚子壞水,但畢竟還是肉體凡胎,在哥譚搞惡作劇還行,真吃了槍子也是會嗝屁的。結果就是,在觀眾的一臉懵逼中,“主角團”登場十分鐘就幾乎全員領了便當。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剛剛放出去的只是煙霧彈,不但迷惑了敵人,也迷惑了觀眾。真正的X小隊已經在炮灰英雄們和敵人硬杠時偷偷潛入了敵方。
正牌X小隊的成員,有血腥運動、和平使者、捕鼠人二世、鯊魚王、波點人。他們接到的任務是接近敵國首席科學家,潛到秘密科研基地,銷毀敵方手中極其危險的神秘生化武器。
任務前期推進得十分順利,幾乎兵不血刃便一路摸進了敵人的大后方。結果深入之后就徹底傻眼了,傳說中威力無窮的秘密武器居然是個天外來客——五彩斑斕的獨眼“派大星”斯派洛。
這個終極大boss不但武力值爆表,隨便動動觸角就能把城市拆成廢墟,而且還能通過釋放抱臉蟲操控人心。確實,相比起敵國前期的那點阻撓只能算小打小鬧。
這一邊是被設定逆天的大反派摁在地上摩擦,另一邊小隊內部還出現了分歧和內斗。更反常規的操作是,當觀眾們早已習慣主角光環時,X小隊接連的損兵折將,則無疑為我們帶來”痛并快樂著“的全新體驗。
當然,除了升級打怪之外,《X特遣隊:全員集結》中哈莉·奎茵的支線劇情也相當精彩。作為炮灰小隊唯一的幸存者,本以為要老虎凳、辣椒水伺候。
結果卻是畫風一轉,錦衣華服,描眉畫眼,把哈莉打扮得漂漂亮亮,這哪像剛下戰場的俘虜,簡直是馬上要登臺的愛豆。
原來敵國政府首腦暗戀哈莉,好不容易有機會一親芳澤,必然得想辦法拿下女神。而戀愛腦滿點的哈莉似乎也終于迎來為他治愈小丑情傷的王子。什么X小隊任務,哪有和帥哥談戀愛并升級當第一夫人來得爽。
結果俊男美女的cp還沒來及嗑,男嘉賓就暴露了真面目:對女朋友深情款款不假,但一提到他的宏圖偉業,就閃現出冷血弒殺的原型,為達目的甚至不惜以暴力付諸婦孺。
但是這一切,對于曾和癲狂大反派戀愛,目前已經人渣ptsd的哈莉·奎茵來說,實在太下頭。由此,帥氣逼人的小總統還沒來得及多講兩句臺詞,就直接被女神干脆利落地解決了。而對哈莉來說,沒了頭號粉絲的庇護,嚴刑拷打自然是雖遲但到。
而X小隊是不會放任戰友落到敵方的,尤其是領隊旗隊,對哈莉的安危格外緊張。他制定詳細的營救計劃,明確各個成員的分工,只等一聲令下就要沖進去端了敵人的老巢。
結果千鈞一發之際,待解救的公主卻慢慢悠悠地從路口溜達過來,而嚴密看守她的警衛們早就被哈莉單槍匹馬干掉了。
雖然旗隊英雄救美的計劃撲了個空,但卻意外地敲開了哈莉的心。眼看著愛的小火苗已有了燎原之勢,結果下一秒男主角就被一刀穿心,死在了小隊內訌的爭斗中。
哈莉·奎茵的感情戲雖然被寫出了瓊瑤苦情劇的調調,但《X特遣隊:全員集結》終究不再是圍著小丑女打轉的大女主戲,而是全片升級打怪鬼馬惡搞,燃燒了一把廢柴聯盟的團魂。
這就不得不提,導演詹姆斯·古恩較之先前幾位前輩的優勢所在了。最開始的《自殺小隊》是由導演大衛·阿耶首次掌鏡投資成本過億的A級大制作。和前期的豪華卡司、震撼特效以及后期鋪天蓋地的宣發相比,這位新人導演則無疑成了《自殺小隊》的最大短板。
侮辱觀眾智商的混亂故事,又一次踢翻了DC電影的口碑基本盤,本來打算和漫威差異化競爭的反英雄線不得不走向重啟。
而青黃不接之際,倉促上馬的《猛禽小隊》更是直接交到了新導演閻羽茜手里,結果自然依舊是票房口碑雙撲。
相比之下,同樣是被資本選中的新人愣頭青,滾導的《銀河護衛隊》就憑借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直接把星爵等等冷門英雄打包送進了漫威宇宙主線。
當DC將爛攤子交到滾導手里時,滾導已經憑借兩部叫好又叫座的“銀護”系列,躋身到好萊塢最有商業價值的導演行列。
但從電影背后的種種蛛絲馬跡,我們也能隱隱嗅到一絲風水輪流轉的氣息。因不合時宜的玩笑被無情掃地出門,滾導才無奈轉投到對家DC。
而此后,銀護系列主演和粉絲們多次要求漫威請回滾導,以繼續推進《銀河護衛隊3》的拍攝,這才意外地成就了滾導橫跨兩大超英IP巨頭第一人的光榮事跡。
但嫌隙終究已經產生,漫威的種種騷操作也頗有些過河拆橋的跡象。跟寡姐因票房分紅的撕逼,暴露出吃相難看的資本家嘴臉,加上“雷神”系列導演塔導也傳出被DC挖墻腳的風聲。漫威宇宙新階段還沒徹底打響,就已經有了人心渙散的先兆。
而內容方面,全年齡合家歡的創作方向也越來越讓觀眾們感到審美疲勞。作為漫威第四階段開局的《黑寡婦》啞火,更昭示出這種定式的局限。
相比而言,DC的成人向路線則開始有了逐漸反超的態勢。導剪版《正義聯盟》的高口碑,真正為扎導的暗黑古典主義風格洗刷了票房毒藥的冤屈。
而滾導新開辟出的黃暴血腥+黑色幽默的B級片風格,似乎也可以說明,DC高層終于停止作死,放權給了真正懂電影懂觀眾的創作者。
或許下一個十年,我們真的能等來,DC和漫威雙雄對擂、神仙打架的battle。
作者| 胖到笑;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為了和平,殺死再多的人我也義不容辭,包括婦女和兒童!好家伙你不該叫和平使者啊,你才該叫美國隊長啊??
我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這完全是一出無邏輯鬧劇,自殺小隊不該是這樣的。DC靠這種質量的作品中興???
7分,感覺滾導在這部的狀態比在漫威還放得開,玩得非常不管不顧,大尺度,重口味,以及各種惡趣味的笑話,時時透露的壞品味。雖然情節上沒預想那么抓人,但這個尺度還是很可以的。
DC早這么拍,早就超越漫威了,全程惡趣味,最后一樣可以滿滿正能量。
就差沒直接用哥倫比亞國旗了you must be joshing!不過前腳"美帝一手策劃"后腳"扶持民主力量",果然得了真假參半的輿控精髓,你荷里活還是精神控制海星本星。好像有意讓哈雷昆往后靠了靠給行走的荷爾蒙Idris Alba騰位置,not that I'm complaining 波點男全場最佳,同樣是mommy issue滾導處理比MARTHA!!!!!高到不知哪里去了雖然整體有點拖了(到底多少幕有人數出來了嗎?)但是還是要全員尤其滾導加雞腿,漫威多年前的作妖給了DC cashed in一點喘息空間,bravo
“我也曾幸福過 自由漂浮 仰望星空。”
真·DCEU目前最好電影,露JJ露MM,腦漿四溢,少兒不宜。劇情好看,音樂好聽,坐等OST。血腥搞笑反套路,搞怪中透著浪漫,每個角色都很有特色。最后想知道哪里能領養一只鯊魚王!!!!!
娛樂性最好的一部DC漫改片,同時也把幾個主要角色的個性鮮明地展現了出來,劇情緊湊,音樂精彩,甚至連所要講的政治訴求也讓人看得明白卻不反感,很喜歡!另外這一部里帥哥也太多了,合不攏腿(并不)!
我不否認本片的娛樂性上佳,明快的節奏,完整的人物弧光,風格多變的敘事,還有時不時蹦出來的漂亮點子都很好。只是這部電影缺少了真正的尊重,無論是對角色還是對故事里的人物,過于嫻熟的反高潮讓本片產生了這樣的觀感,尤其是殺死一村無辜之人后將其當做笑料,這真的是過分了。
派大星最后那句臺詞:我也曾幸福過,自由漂浮,仰望星空
2021.7.31 @ Vue WestEnd, 滾導風格明顯,套路滿滿的反套路片,美術指導可能是昆汀愛好者,滿屏幕的紅紅紅。Peacemaker和Bloodsport嘴炮pk算亮點,預測Harley Quinn這身紅裙又會成為今年萬圣節爆款。
5/8/2021 @ 英皇iSquare IMAX。有笑有血有故事有風格,依132分鐘睇得我幾鬼開心,James Gunn好野!多謝James Gunn!Zack Snyder真係死埋一邊啦。
依然是從漫威那幾部繼承而來的屎尿屁超英喜劇風格,詹姆斯·古恩大概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被制片廠以及粉絲鐘意的點在哪,但話說回來既然都明白原作精髓了,這種對官方立場暗貶明肯的曖昧態度就挺不硬氣的……好的地方在于這部放大了角色魅力,以及各種惡趣味,但細想一下哈莉·奎茵在本作中還是挺雞肋的,華納大概下了血本說服羅比回歸湊這個局,倒騰了這么幾部甚至都沒拍出這個角色一半的魅力也是令人汗顏。
Harley Quinn! And more is Margot Robbie!!! 花瓣血那一場戲整場最佳,沒有搶戲但出彩十分,造型絕了。也許看點太密導致到後段有點疲勞,太用力了,但starfish這個idea也是很棒。有愛。
商業片年度最佳!無論你是喜劇控,驚悚控,超英控,女權控,哥特控,甜寵控,暴力控,怪獸控,SM控,魔幻控,軍事控,政治正確控,原生家庭控,昆汀控,星戰控,X戰警控,漫威控,死侍控都會狂愛這部片!
好吧…至少比黑寡婦是精彩多了。還是爆米花電影的套路,但是確實也沒有用力講一些很無聊的笑話。也沒有特別讓我不適的地方除了一些血腥場面。甚至有一些我明知道是刻意煽情但還是挺切合主題而且戳中我的臺詞。Rick Flag好帥,我一直以為黃色的是緊身制服結果只是一件緊身T恤。反派boss的造型有一種愚蠢的惡心可愛感,感覺挺省力氣的但效果也到了。鯊鯊也好蠢。
如果DC都能保持這個水準 DC宇宙就有救了~!!!!!
反套路劇情,華麗搖滾配樂,鮮花蝴蝶打造血漿美學,跟幾年前的同名爆米花相比算是大驚喜。小丑女值得一部單人電影,又美艷又瘋癲,每次出場都像在開盲盒,這特么才是反傳統英雄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我愿稱這是DC最強的電影,沒有之一.
目前為止今年最好看的商業片,古恩的角色塑造能力和群像刻畫真的很厲害,完全放飛自我但也很尊重觀眾。古恩的個人經歷也告訴我們,有真才實學到哪里都吃得開。不似那些只會營銷耍猴的“導演”,新片拍的一個賽一個爛,淪落到只能拍流量網大了還不忘蹭大ip的熱度,活像個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