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nceTV續訂詩選類短劇《#婚情咨文# State Of The Union》第二季。本月開拍,今年稍晚播出。第一季拿下了三座艾美獎。
Nick Hornby繼續負責劇本,Stephen Frears回歸擔任導演。Brendan Gleeson、Patricia Clarkson和Esco Jouléy主演。
第二季中,崇尚自由主義的Ellen,把傳統、白手起家的丈夫Scott拖出舒適區,去到康涅狄格州的一家嬉皮士咖啡店。他們在進行婚姻咨詢診療前,有十分鐘的時間在這里喝上一杯咖啡,整理自己的思緒,從貴格會爭論到代詞問題。在爭論中,他們還會探討過去的背叛,他們經歷了哪些變化,以及身處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兩人的關系在未來會是怎樣。
第一季是中年夫妻在酒吧,這季是老年夫妻就著咖啡與茶在對話間辯論啟發,關于親密關系的神奇譬喻層出不窮,當婚姻顯然已經再也不是親密關系想象和自我探索之旅終點時,I want to make sure I find a way to keep you in my life的模糊表達可以傳達重過任何承諾的情感分量。雖然依然限于白人異性戀伴侶視角,但本季探討的話題在脫節時代的個體如何尋找多元開放的新世界中的位置方面走得更遠。集刻板印象于一身的「老白男」摯愛敦刻爾克與至暗時刻等陳詞濫調戰爭電影卻聽到Glenn Close新片標題是The Wife就嗤之以鼻,最終以修復感情的私己目的為前提逐漸放下成見,更新認知詞典,甚至和跨性別少數族裔年輕人發展真摯友誼,論題中心或許從夫妻核心偏離,但卻是有必要且有效的。
對話有不少亮點,很有邏輯;但真不喜歡老太,老太事事政治正確或力求正確,活得象個標本真無聊,過了幾十年優渥生活后,嫌生活平淡要做嬉皮士,暗自有了曖昧對象,反說與老公無法交流,勸老公和她一起各自自由找新鮮,神操作;老頭是中產直男,各種政治不正確的毒舌,更像個human being,也更有趣,從莫名被離婚到努力改變求老婆回頭到最后強忍不舍也好好說再見,很man;咖啡師Jay是本劇妙招,從一開始嫌棄老頭到最后成為老頭好友,中間斥責老太的惺惺作態的”正確“很痛快。
20 Feb 2022。無論是哪一句臺詞我都覺得老Scott是山姆的縮影 這大概是教科書一樣的短小精悍劇集 從一開始jay是elen的熟人到jay倒戈變成了Scott的閨蜜 到一開始抱怨這裡甚至連咖啡都不能直接寫到能跟著jay一起喝複雜的手沖 細節都在一點都不無聊反而每一段都讓人覺得帶入感十足兩性關係對於親密關係的普遍男女差異化理解中 編劇好牛。
第一部的驚喜在於其簡潔的調度與設定,這季加入其他人物互動以及嘗試將格局擴大至潮流至上的政治正確卻令這十分鐘短劇過多內容而變得失焦。聊東聊西卻沒有太多讓觀眾認識兩位主角之間的關係,過份的政治正確真的會搞死創作。
怎么奇妙地感到現在白人男人越是不woke就越是性感,woke鋪天蓋地成為新常態后,傳統異性戀反而是另類新潮酷的counter-culture?理性主義思辨的中老年白人男女話語示范,woke話題已經成為中老年白人角色的標配了,男主既不好看也不好聽。(2022-2-17)。Patricia Clarkson惹,什么時候開播啊(2021-11-05)。
個人更喜歡這一季(相較第一季)。 年長的夫婦的對話中更多觸及生活的本來面貌。
在我國還未普及couple therapy的情況下,美國人已經開始用它去更好地幫助彼此良好地結束一段關系了。
Honestly speaking, why all the gaps should be closed up? Wouldn't it be nicer to keep certain gaps in gender relationships?
想到Joan Didion有次在專欄寫自己正在處理離婚 周圍人讀到都震驚 問她你丈夫知道你這樣寫嗎 Joan說何止知道 他本人校改的這篇文章 還幫我投到郵局。
這一季很讓人難受,不僅是因為這是一段故事一開始就有一個人鐵了心要分開的戲碼,而是因為看到了好多生活的影子,哪怕成為了交友網站里的last age box,生活還是生活,傷害與傷痛不會消散,妥協、忍耐、以及一些甜頭無法長久地幫人渡過難關,該來的分開也一定會到來。
三集棄。場外對話試圖塞入太多東西了,環保、LGBTQ、宗教、戒酒會、難民問題,這啥,美國中期選舉家庭新聞簡報嗎?
【Sundance TV】時隔三年回歸,新季將兩名男女主的年齡再拔高了20歲(左右);透過不同的年齡階段來審視人們的感情狀態與對話方式,像是一個很狡猾也有趣味的論文展開。如若再有更多季數,小年輕的沖動結婚,非白人(跨族裔)的相處,再增加20歲的年齡設定,甚至是真實的演員伉儷做客,都是足夠引人猜想的設置;持續回歸才是正事。不過這季有些遺憾的點在于為了表現主角兩人與時代的脫節感或彼此的分歧,還有“新世代”元素,對話里塞下了許多有點突兀的討論與話題;兩人之外的其它人物出現與打破對話場景之外的設計,也有點分散了系列的核心精神。【當然開場關于我Glenn的笑話就贏很大了,還是會享受它在短短100分鐘里所創造、觸發與帶來的各種感受。】
拖著病軀一口氣十集刷完,真是優秀啊。六十歲的老年夫婦這次是真的要離婚了。其實並不是不愛了,只是想念自由而已。你固執地把時間停在了1975年不想改變。可是我也有自己的人生,想走出舒適區。我們依然還是可以開心談天說地的朋友。也依然可以享受完美性愛帶來的愉悅感。只是比起身體的自在心靈的自如更重要。鐵了心離婚的夫婦每週十分鐘前的對話。我們有隔閡所以我們進行婚姻心理諮詢。不是為了不離婚而是為了可以和平離婚。臺詞可真的太厲害了,明明是話癆劇集。
我真的好喜歡第二季來著,比第一季還要喜歡,老白男沒有自知之明的時候就還挺可愛(just kidding… 但感覺國外的心理咨詢應該是有幫助的…
表演和臺詞當然都很好,但還是少了第一季“脫歐公投矛盾”那種有趣程度的段落,而且最后都用problem solving sex就顯得有點套路了。想看有更豐富光譜的婚姻,比如踐行開放式關系失敗的同志couple、育兒觀念出現分歧的亞裔移民二代夫妻,或者其他不那么從容的伴侶。
「I want to make sure I find a way to keep you in my life」——這大概是最為平和、保留了最大愛意的分手方式了。第二季比第一集更溫柔細膩。上下班地鐵兩次因為柏翠的美貌坐過站也是絕了……
婚姻走向結束從來都是矛盾積累的結果
成老白男覺醒故事了
基本和第一季的形式一樣,話劇式場景,大段對話,同樣是中產甚至以上階層的多年之癢,不過婚姻年限更久一點,很多人因此覺得雷同失望。我倒還是挺喜歡的,尤其談論對于性少數群體的態度時,有一個很有思考的討論:男主一視同仁,只因個體的秉性而決定喜惡愛憎;而女主因為對方是性少數群體便天然有好感和同情。哪一種才是正確的方式呢……如果有第三季第四季,希望可以關注到這類衣食無憂群體之外的夫妻們,他們又經歷怎樣的掙扎。
還是語速慢一點的老年人更有趣點兒
第一季是中年夫妻在酒吧,這季是老年夫妻就著咖啡與茶在對話間辯論啟發,關于親密關系的神奇譬喻層出不窮,當婚姻顯然已經再也不是親密關系想象和自我探索之旅終點時,I want to make sure I find a way to keep you in my life的模糊表達可以傳達重過任何承諾的情感分量。雖然依然限于白人異性戀伴侶視角,但本季探討的話題在脫節時代的個體如何尋找多元開放的新世界中的位置方面走得更遠。集刻板印象于一身的「老白男」摯愛敦刻爾克與至暗時刻等陳詞濫調戰爭電影卻聽到Glenn Close新片標題是The Wife就嗤之以鼻,最終以修復感情的私己目的為前提逐漸放下成見,更新認知詞典,甚至和跨性別少數族裔年輕人發展真摯友誼,論題中心或許從夫妻核心偏離,但卻是有必要且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