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質線路,可優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我覺得,翻拍買版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請認真一點好嗎?
人家的觀察員基本上都是和法律有關的,除了主持人,虎東和秀根,其他的都是與法律相關的
但是我們的,藍盈瑩,沈夢辰,郭京飛,以及,周震南,請問有什么資格?
藍盈瑩除了會說好可愛,好感動,還會說什么字?
還有周,他與這些大學畢業生根本都不會有感同身受好不好?一點文化都沒有并且父母還是老賴........個人覺得學歷、社會經歷真的很重要,所以國內做綜藝能不能專業一點?
大概因為家里人有從事律師行業的緣故,我對《令人心動的offer》一直挺有好感,追著看了幾期,實習生們各有千秋,課題內容也貼近生活,挺有普法教育的作用。原本覺得這是一檔律政職場觀察類節目,內容應該偏理性吧,哪知道第五期居然這么好哭。
可能因為法律援助本身的公益性質就很容易打動人,再加上村民毫不遮蔽地講述自己的真實故事,那種樸素原始的氣質一下子就把我擊中了。
這一期打動我的地方有很多,而且都是戳到心尖上的那種。
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法理與情理之間的沖突和親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留守兒童法律援助案件中,王爺爺和老伴兒一起撫養孫子,很希望通過法律援助,拿回孩子媽媽離婚協議里承諾的撫養費,也希望通過溝通讓小孩媽媽保持跟小孩的聯系。
這個案件的證據很充足,如果王爺爺只是希望拿回應有的撫養費,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就可以。但他很愛孫子,一直在念叨“母愛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他不希望因為撫養費的事情,讓母子離心。
王爺爺希望孩子媽媽支付撫養費也是因為家里經濟狀況不好,他和老伴兒一個月只有600塊低保,其中三四百塊要用來買藥,剩下的一點點錢,根本不夠祖孫三人的日常生活。這也是孩子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的原因之一,他沒有辦法守在家里,陪著孩子。如果自己不外出謀生,那一家老小的生活可能真的無以為繼。
但稚子無辜,所有成年人的不得已,讓他變成了留守兒童。看得出來孩子是很想念媽媽的,不管是保存完好的手寫信,還是反復看過的媽媽照片,他可能不擅表達,但內心依舊翻滾著對父母的濃烈依戀。
每次看到他有些敏感、別扭、不知道如何在其他人面前表達情緒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心疼。所以我非常能理解梅楨的反應,她哭或者哽咽,都是因為觸景傷情,從小和外婆長大的孩子,隔代情的意義于她不用多言。她課題報告里那句:“沒有真正的贏家,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讓人深思。因為家人之間的關系,破損之后,多半是兩敗俱傷。我們要珍惜這份血緣上的感情。
提及祖孫親情,不止是從小跟外婆一起長大的梅楨難受,周震南的經歷也是讓人心疼。他之前因為在國外訓練,錯過了見爺爺的最后一面,直至今日是他最大的遺憾。如何炅所說,親情上的遺憾確實不可逆。
農村老人贍養問題的案件,再次擊中我的淚點。中秋本來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但委托人爺爺奶奶由于跟小兒子之間的心結,彼此疏離,恐是從沒過過幾個團圓的中秋。
奶奶年紀大了,要照顧一年進了好幾次醫院的爺爺。她曾經為了讓小兒子擔負起贍養義務,走過司法程序。明明是血濃于水的家人,卻要對簿公堂,也難怪何運晨他們陷入情與法的糾結中。
看何運晨跟奶奶的小兒子通話時,我替三邊擔憂,害怕奶奶失望,害怕小兒子沒有珍惜這次緩和雙方關系的機會,也害怕小何他們陷入兩難困境。
何運晨拿著手機到室內,給爺爺和奶奶聽電話,會不自覺地期待。而電話里長久的沉默讓人忐忑,爺爺奶奶期盼的眼神讓人想哭,幸而,他們等到了一句“中秋快樂”,或許有些差強人意,但至少是一個開始。
后續,課題報告里李晨對于贍養老人、希望小兒子多回家看看講了一句“家是基于情,累于時,父母愛子,為其計深遠”更是讓人動容。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需要孝敬父母時,則常常出現何老師講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問題,是不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就是不斷虧欠著一代一代得傳承下來?。
“小時候不懂事,一個月回去一次吃個飯”,現在只要回去錄節目,就回家陪陪父母。有一種面對時間的無力感,人人都追不上它流失的腳步。
何老師說看到視頻里爺爺奶奶用的藥,他家也有的時候,除了心疼他,更多的也是無可奈何。我一直都覺得何炅是一個共情感很強的人,常常能夠看到他落淚,他內心的溫柔,能夠感知到對方的情緒,這一種情緒上的共鳴是很難得的。
而“虧欠父母”這種話題,不知道會觸到多少人的軟肋,哪一個在外打拼的年輕人,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父母?又有哪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夠理解“陪伴”的意義,我們還處在“一個月回去一次吃個飯”的階段,甚至都做不到“一個月一次”,或許,到了何老師那個年紀,才能有更深刻的反思,時間是不可逆的,父母的身體也不會越來越好,我們所能做的可能少之又少。
這一期中“情與法”的分析,真的是涵蓋了不同年齡段對父母對長輩的糾葛和依戀。或是為了學業、或是為了工作,所有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借口,一不小心就疏忽了最親的人的關懷。看到這期,才知道原來“常回家看看”是法律規定!你還不趕快給家里人打個電話嗎?只是一句“我很好,你們呢?”對于他們來說,已是足夠。
好早就追完了令人心動的offer,東西也寫的七七八八了,就是拖延癥一直拖著沒改,這個周末集中把欠賬補上。
令人心動的offer轉眼間就要追到最后一期了,下周更新的話正好在2020年的第一天。我也就著節目形式做一個猜測,最后拿到offer的三個人憑實力應該是何運晨、李浩源、鄧冰瑩,但最后由于李浩源保研放棄名額,可能名額會轉移到梅楨或小郭。 (這是我當時看倒數第二期的預測,現在看來基本是準確的,除了并沒有將浩源的名額騰出來給別人,而是承諾研究生畢業之后的一個機會。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優秀的人做選擇,平庸的人被選擇。)
求職類的綜藝我最早看的是川普的《The Apprentice》,不同于學徒在美國背景下強烈的競爭性氛圍和競選川普助理所需要的綜合能力競賽,令人心動的offer專注于律政界,8個競爭關系的實習生們整體還是love and peace的,甚至在節目結束后,幾個實習生小哥哥小姐姐憑借能力和顏值都火出了圈,郭旭和蔡昆廷還談起了戀愛,令人心動的offer和令人心動的信號無縫對接。
令人心動的信號我看了一些,也曾磕cp上頭,為素人們的愛情(特指楊凱雯趙琦君這對)拍手叫好。版權來自于韓國的綜藝把自帶流量的明星放到了觀察者的配角位置,從"上帝視角"對精挑細選出來的素人們的愛情和工作"品頭論足"。
【信號】的姐妹篇【令人心動的offer】就將目光放在了當代年輕人關注的另一個焦點之上——職場。選擇了專業性較強、人們較為感興趣、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自帶故事性的律政行業。選擇的8位優秀的年輕人除了來自"五院四系"的傳統學院派還有海歸和其他優秀院校法律背景,他們成為著名律所實習生(根據辦公地點在太古匯和linkin上幾位帶教老師的背景檢索,可以推測該律所為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國內業務量較大,但并不是法學院向往的八所紅圈所之一),跟隨著四位專業的帶教律師,開啟職場的升級打怪之旅。
【ps:“五院四系”,即:“五院”是: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現在華東政法大學),“五院”發展到今天,仍屬于單科性的政法類大學。“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現在均已改為法學院,成為所在大學的“重量級”學院。】
在演播廳的明星嘉賓,通過猜測獲勝隊伍的方式點亮小庵燈為實習生爭取更多的一個offer。基本上演播廳外是實習生的職場實錄和演播廳內明星加油團就一些相關話題引繩開來的討論和蓋offer章的過程。因購買韓方版權買到分鏡,缺乏新意,軟硬廣植入也無處不在;但優點在于明星嘉賓都是人設溫潤討喜的,沒有攻擊性;節目剪輯不特意留奇奇怪怪的懸念給觀眾找不痛快;除職場之外有足夠的生活氣息。
這部綜藝版權來自韓版《good people》在前面兩期,實習生與律師生活化的內容就基本占據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比如日常工作間隙的聚餐,實習生會和上級一起吃午飯,合伙律師、代表律師也會頻繁出鏡。除了工作場景之外,聚餐中的交流最能展現人物個性。韓版節目在第二期就確立了導師制,每兩位實習生有一位對應導師。這就讓人物關系更近一步,也更貼近職場環境。國版的節目在第三期出現這樣的人物關系。
欲帶皇冠,必承其重。在傳統語境中,實力確實意味著選擇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很多人都沒機會面臨像浩源一樣是工作還是保研的選擇,像小薛、小郭、小蔡、小李晨在其他幾位大佬的鋒芒下只能是暗淡無光,好在節目機制還給予了他們一些閃爍的機會,等待火眼金睛的人發現。
缺乏實力的人總在等待,而有實力的人在尋找甚至創造。
實力永遠是職場的硬通貨。
但是所有實力來源于日積月累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基本普適的,對此開始懷疑的人不是未拼盡全力,就是"時候未到"。浩源詩言詩語和極強表達能力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經年累月的積累和鍛煉,但人們只選擇看表面的光鮮亮麗而拒絕承認背后的付出,浮躁的時代看似捧紅了很多風口上"雜七雜八"的人,可是永遠不會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其次實力是個多元化,只可擬合不可量化的概念。浩源的詩言詩語是實力,李晨的"可愛憨實"也是實力。有些場合下實力也可能成為另一個場合下拖后腿的特質,詩言詩語有些時候變成"咄咄逼人地賣弄才華",而情緒化有時候也會成為感同身受拉近雙方距離神器。
Peer pressure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主要的壓力來源之一,天賦異稟的人很多、優秀且努力的人也不少,在別人的光鮮亮麗中,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己還不錯"的自信變得不堪一擊,焦慮隨之而來。關于法學的專業問題我一個"局外人"無從評判,但是8個人頭頭是道是挺唬人的。在發出欽佩感嘆的同時,不由得覺得自己就是個得過且過一無所成的垃圾,某種意義上的確販賣了焦慮。
但優秀永遠能散發光芒,是驅逐陰霾、朝著光亮向前還是被閃瞎眼繼續混吃等死,其實是個人選擇。
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強化實習的工作強度是否合理。今年剛剛畢業,回首大學,除了少許微茫的紀念,從大二之后就幾乎變成了一個職場預科。為了能給簡歷稍稍增光添彩,增加一點競爭力,不斷做著實習,少不了做些幾乎毫無意義的打雜,學校搬到郊區的分校區之后更是在擁擠不堪的早晚高峰消耗了大量的元氣和精氣神,犧牲了不少獨屬于大學階段的美好。
大學中適當的實踐是有助于學習的融會貫通和思維方法的實踐應用,但就像一個效用函數,多而無益,得不償失。可以理解為了節目效果,律所和節目組為8位實習生安排的課題強度和密度都遠超正常實習生活,但不斷加班甚至通宵為普通大學生灌輸了并不健康的觀念。
這幾年對原生家庭的討論已經趨于"陳詞濫調",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不僅局限于生理和血緣上,個性中的一些標記都能從父母身上或童年記憶中找到蹤跡。在令人心動的offer里,探討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引導和要求對子女個性和職場表現上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近一期模擬法庭結束后,有兩個溫情的片段,分別是浩源、郭旭和媽媽們的早餐。這一季接近結束,浩源和郭旭"學霸大神"和"虎妞旭姐"的標簽算是貼實了,結果從兩頓飯中子女和父母的相處模式中找到了他們個性的一部分源頭。浩源和媽媽一頓簡單的早餐,本來媽媽來看望,開開心心的;結果劈頭蓋臉的是媽媽嚴格的要求,要像帶教老師學習多學幾門語言呀,要好好工作之類;浩源主動和媽媽分享工作中的感悟,反思自己之前為了安撫委托人的情緒給予的承諾不夠理性,認為要在絕對理性和感性中找到一個平衡點,說到底律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法律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媽媽馬上展開嚴厲批評,認為浩源的話不對要改正。演播間和彈幕一片哀嚎,都這么優秀了!浩源的優秀和自律大概有一部分來自于這位嚴母吧。
而與之產生強烈對比的是郭旭和媽媽,郭媽媽不忍遠遠看著女兒的壓力和焦慮,從北方專程飛過來陪陪女兒。邊吃著晚餐邊聊著,一方面是對自己不能給女兒提供更多幫助而深表歉意,另一方面明里暗里地提出希望女兒能去考公務員,衣食無憂、現世安穩。所以郭旭能在一個嚴肅的求職節目中,反而因為她的大大咧咧、虎里虎氣圈了一堆粉。郭旭做任何事情都有退路,而浩源的退路被最親近的人和自己始終如一的優秀堵死了。
兩個媽媽在面對子女時,把自己擺在不同的位置,對孩子的期許也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因此有網友說,浩源將前程大好、未來可期,而郭旭可能會成為一個溫暖善良的普通律師。也許存在落差,可是誰會過的更快樂是生活才能給出的答案吧。
在浩源糾結讀研還是工作的時候(顯然只要他想,可以毫無懸念的成為留下來的三個人之一),演播室也展開了對工作還是讀書的辯論,同為演員的郭京飛和陳赫不約而同選擇了工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讀過研的高學歷人才papi醬和岳律師也統一陣線認為讀研才是首要的。前者是否是"讀書無用論"的擁護者呢?不盡然,觀點僅代表演員這一類行業。這類行業從實踐中學習效率高、實踐中產出附加價值高、行業門檻和犯錯成本相對較低。而針對律師這類專業性行業,要求大量知識儲備,職業門檻高,且實踐中的每一個案子對一個人或家庭可能都是一錘定音的結果、容錯機制并不那么友好,可能讀研相對來說是更優選擇。
不過優秀的人不管做什么選擇,都能走出一條好路。所以節目中兩大陣營被何老師最后統一了戰線就是不要糾結,就是做!不過優秀的人不管做什么選擇,都能走出一條好路。所以節目中兩大陣營被何老師最后統一了戰線就是不要糾結,就是做!
作為四位帶教律師中唯一的女性,曾經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做了十年的檢察官,網上還能搜到關于她的優秀青年檢察官的報道。讓人心生向往的不僅是她一張眼里有時光故事、皮膚無歲月痕跡的一張美得禁欲又溫潤的臉;也是舉手投足間透出的自信和專業的氣質,很多女生包括我一個新興的職場菜鳥都很難拒絕這樣一個標桿式的角色。雖然拍攝和剪輯存在美化而失真的可能,但有些不可否認的事實塑造了一個立體的徐律的形象,比如體系內到體系外的勇氣和足以承擔這種身份角色轉換的與之相稱的能力,又例如早早結婚生子家庭幸福美滿的顛覆職場女強人的刻板影響。有一期拍了實習生實習期的第一周的周末和帶教老師搞活動,徐律帶著小姑娘們,美美的喝著下午茶,此時此刻徐律不僅是職場導師,更是女生們稱職的人生導師。
她有不少語錄都值得在職場的女孩子們思考:
1.不要在工作中帶有學生氣,生活氣。不要表現得缺乏專業性。 2. 我們不可能對待每一個事件,都會有解答。我們只能幫助他們,提供一個路徑。其實我們都還是是社會人,我們要修煉的另一件事情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這個事情要在我們不斷地交往、接觸,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才能長成的。 3.學會化繁為簡:要在任務和工作中學會放手,之前學會了面面俱到,學會了去探索所有的細節,但是今后在面面俱到的基礎上,放手更是一種核心能力體現。心中有了輕重緩急,知道了什么是重點,你才會真正的放手,而你放手所得的結果,應該是別人所期待的結果。 4.前半生拼精力,后半生拼體力。身體真的很重要。有個健身習慣,有個好的體質,那才是自己真正的東西。要保持自己現在的這個狀態的話,自律,和對自己的投入是很重要的。30歲維護自己的成本,和40歲維護自己的成本是完全不一樣的。 5. 女孩子真的要人格獨立、財務自由、精神自由。 6. 在30歲、甚至35歲之前,不斷地去嘗試,不斷地去挑戰,因為其實你到更好的你,這個過程,是可以無限想象的。我希望你能給到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7.當感覺到了自己的弱勢在哪里,跟對方比對的差距在哪里,不是說你們能力不及,天資不夠,是因為歷練不夠,要給自己足夠的耐心。
補看了《令人心動的offer 1》,真不錯。最后留下的三位實習生蠻令人信服的。何運晨自身能力強又很溫暖的角色,溝通交流與組織能力都強;李浩源專業素養綜合實力強,中英文都很不錯,而且知道如何突出自己。是技術骨干,但感覺有種傲氣;鄧冰瑩真是口齒清晰又反應快,辯論賽冠軍出身,做訴訟律師很適合呢。另外梅貞,說話真是溫柔啊~何炅老師主持的觀察團也都蠻有意思的,看他們的點評有趣也有話題伸展。
另外,錦天城對實習生們真是用心良苦,考題任務多樣性而且有帶教律師點評,最關鍵的是所有的實習生都能安全地待完一整季,而不像Apprentice 那樣每一集都有實習生被吼道”XXX, You are fired! ”??
1.節目中充斥著美顏濾鏡的鏡頭 每個人完美得連個毛孔都沒有 就連缺點都刻意設計得無懈可擊 如此套路 讓一個職場老人情何以堪 但是節目中的明星嘉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職場嗎?(我說的普世職場 并不是娛樂圈)真人秀 看來核心是“秀” 既沒有“真” 也不做“人”
2. 律所也好 咨詢公司也好 會計事務所也好 醫藥公司(我的行業)也好 其他行業都好 本質的共通點就是利用自己所學所知所感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最終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 無論什么行業 歸根究底就是綜合實力的比拼 以及對市場反應的極速應答 這檔節目職場人不喜歡看 大學生不適合看 那么只是為了看幾個明星在那巴拉巴拉嗎? 他們真的去過職場嗎?他們真的知道什么叫五險一金和出差補貼嗎?他們用過CRM和報銷系統嗎?他們跟審計和合規吵過架嗎?(別跟我說這些事情都是秘書做的 那也得看有沒有到經理/總監/VP及以上級別 至少大部分公司的大部分員工 都是自己在做這些事情)
3. 學校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以及學歷鄙視鏈一直存在 地域鄙視鏈古今中外毫無例外 在上海還有上班地址鄙視鏈 陸家嘴—徐家匯—黃浦外灘—莘莊—浦東張江—五角場—虹橋—老閔行—松江—寶山—崇明……… 人不就喜歡比較嗎? 護照也有鄙視鏈 戶口也有…… 就連電話號碼都有鄙視鏈了 但是如何破壁呢? 節目里從來不說 也避而不談
4.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a)那個開頭的“問題合同事件” 如果不是提前安排好的腳本和劇情? 那就是在侮辱這幾個天之驕子的智商同時也侮辱了觀眾的智商 別跟我說實習生就應該遇到這些?實習生可能沒有職場經驗 但是不應該沒有專業性和沒有智商!拿著那個問題合同在那唯唯諾諾的樣 連勇氣都沒得?
b)那個問女大律師名字怎么寫的戲碼 難道辦公室門口都沒有工牌介紹或者名片嗎?就算都沒有 網站和公眾號總有介紹吧? 何苦又何必需要鼓足勇氣尋簽字?尋完簽字好尷尬 畢竟簽名筆風太虛空 看不明白 還要反復確定?有個東西叫Baidu 雖然招黑 但是可以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類似這樣的反智劇情不勝枚舉
職場就像婚姻 看再多的婚戀指導書籍和節目都沒用 你得自己進去看看 也許沒有精致的妝容以及走路帶風的颯爽 但是有不小心被刮花的絲襪;也許沒有高檔的辦公場所和無敵景觀 但是有廉價的咖啡豆;也許沒有雷厲風行的領導 但是有充滿八卦和煙火氣的茶水間;也許沒有動輒上百萬的大case 但是有客戶無理的刁難和由衷的贊嘆;也許沒有清純靈動的姑娘 但是肯定有狗血的劇情……
僅僅是份實習工作 別緊張 別菲薄 管他有沒有攝像頭
但是也請別驕傲 別囂張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 冷不丁就給你無數個巴掌 打得你嗡嗡作響………
P.S. 我可以討厭我不喜歡的節目 但我依然接受它存在 當然我更加不會反對別人喜歡
那些妄自評價人的人 不要一邊嫌棄別人放的屁臭 同時又在旁邊拉一泡屎 因為真的不會香 也臭
我只談節目設置 不討論人
你們喜歡就去打五星 別來管我 更別BB
第一季和第二季是律師,第三季是醫生,第四季是建筑,還是前兩季比較好看,有辯論賽,實地考察,模擬法庭等,顏值和智商雙高,有些選手邏輯非常厲害。第三季醫生比較熟悉,但是沒有律師顏值高哈哈哈,醫生的壓力很大,很繁忙,都是優秀的人,但是醫生的道路非常漫長,很久很久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醫生,年輕的時候永遠要考試,從學校到職場初期,一直需要接受挑戰,時刻不能松懈,醫生真的很不容易,碩士都算是學歷差的,成長之路太漫長了。第四季是建筑,有00后,可以明顯看到和90后的區別,沒那么拼,聰明,但是也注重生活,其實挺好的。
說真的喜歡南南有一段時間了,被他的實力三觀所折服,聽說這個綜藝有他抱著試試的心態去看沒想到節目真的還不錯,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節目緊湊不拖沓,看的時一點沒快進,明星談話環節也有梗有深度,特別是周震南評價老板實在太搞笑太可愛了,還有何老師把控全場郭京飛負責接梗,周震南是新人偶爾被問的不知所措說出來的話讓人捧腹,其他兩位就是很正常的聊天,素人面試環節也不拖沓整體節目不錯,沒想到鵝這次弄的這個節目讓人很意外,最后何老師主持的太棒了
八位實習生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展現,不明白人設都一樣的說法是有什么根據,是看過韓版就自己給他們對號入座了么?已婚、天才都是標簽而已,這樣就人設一樣了?對人設是有什么誤解?節目設置和流程跟韓國版是一樣的,但也有超出我預期的地方。從李晨身上看到了我本科時期早出晚歸累的狗一樣還成天樂呵呵的實習期。比heart signal好看,畢竟過了兒女情長的年紀了……期待后面的發展。
李晨這種努力上進清純干凈可愛乖巧靦腆真誠溫暖的應屆生形象在面試的時候會很討喜。清北的畢業生身份一般在還沒見到人之前就已經一百分的基礎分了。應屆生千萬不要急于表現不懂裝懂會直接被扣到負分。李浩源這種有真才實學的是任何行業的導師最想要的,但是細節錯誤真的會有點可惜。面試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都不是廢話都是有目的的,是想從多個維度找到是否有契合崗位的點。(我九年前在校內第一次參加校招拿到很好的offer,算是運氣好在還沒有感受到就業緊張的懵懵懂懂時候。四年前開始帶實習生真心覺得現在很多畢業生比當年的我優秀太多了
9012年了,還有人不知道因為限韓買了版權也不能大張旗鼓嗎?在這里打一星說抄襲?無知很有優越感嗎?我沒有反對覺得節目不好看打一星,我只是覺得沒有看過就秀優越很傻逼。完整追過韓版,一直很期待能有國內法的類似節目,知道買了版權就在等。看了一期之后覺得除了節奏還是有國內綜藝普遍拖沓的問題之外,整體水準還是比較高的,期待后面幾期。(2019.11.1)看了第二期,我盲押梅楨李浩源。另外,這個節目的低分激進評論區真是法學生爺現眼大賞。(2019.11.7)
建議想從事法律的同學少看點這種造星的節目,多看點馬背上的法庭這種電影,司法不易,法律更不易。
人間理想何運晨。生子當如李浩源。
和韓國版如出一轍,但是確實非常精彩,作為一個并不懂法律的吃瓜群眾,覺得他們還是挺厲害的,展現的也確實是很真實的年輕人的職場生活,現在我還能想起來我第一次實習的時候連和領導一起吃午飯都很拘謹的場面。另,盼望出一季在翻譯公司實習的節目,我肯定報名參與!
感覺嘉賓的面試可以學習李浩源好文采和何運晨的幽默感,都可以在面試的時候加分,不過原來面試官這個年紀的都玩王者榮耀,真是你的隊友...
1.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等別人說完再反應也不晚2.職場不需要學生氣,穩重內斂3.簡潔有利,直戳要害的能力
李浩源真的很擅長這種文字和思辨性工作,可以看出來他天賦很強,小何看著大大咧咧的其實還挺沉穩的,我覺得兩個人被留下的可能性強。
3.5 比《心動的信號》成功不知多少的素人綜藝。去年內地綜藝中劇本感的TOP1,整體拿捏與平衡的手段極強,需要費腦力看;價值觀和情感輸出也特別穩扎穩打,堪稱是徹頭徹尾包裝成綜藝的劇集。的確夠精彩。
還行啊 最喜歡冰瑩 真的就是為訴訟而生
第一天就有限時任務,真的太難了,緊張死了我,我看著都難,沒接觸過律師的覺得學到了很多,突然覺得這個律師還挺有趣的,小何加油。
節目很精彩,不僅展現了畢業生初實習的戰戰兢兢,還因為行業的特殊性,觀眾還可以通過看節目,了解一些法律知識。ps.我個人最欣賞何同學,長的好看還有趣。
有一說一,想嫁何運晨。
聽說勛博士在豆瓣投訴惡評哈哈哈哈哈哈
身邊有做律師的朋友,所以感觸更深。旁人看到的是他們年入幾百幾千萬,外表光鮮亮麗,但背后都是一個個案子熬出來的。昨天朋友跟我說,做這行,不是財務自由就是駕鶴西游。其實哪個行業不艱辛呢?
第一集德陽醫生案,可以的!
好看,我喜歡這種風格的綜藝,比談戀愛有趣多了。留下李浩源何運晨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最后獲得了額外加入的名額,而且是李晨的話,我直接改一星,這種專業性的東西不可能一下就提升,如果真的達到了這樣的效果,那我會告節目組誤導觀眾哦(doge
還有好幾年才會正式踏入職場,在學校就業辦觀察了很久。在就業辦了解到的更多是工作的需求,而在這里更加明白了職場新人需要照顧的很多禮儀。也不光是未來正式工作吧,想起來自己之前做過的兼職,當時啥也不懂就給簽了合同,而旁邊研究生學姐卻在仔細看合同,在這部劇里也曉得了合同的重要,值得職場新人參考。
李晨肯定是考研準備到一半被拉來參加綜藝,走到哪都不忘帶本法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