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emistrysucksguy.blogspot.tw/2014/07/22-jump-street.html21 & 22 Jump Street系列看似瘋狂白爛,
其實我覺得不然,
相反的,兩集都在笑點設計上老謀深算,步步藏招,
把一般屎精尿屁甩開幾條大街,
故事的概梗其實真上集幾乎一模一樣,
同樣的校園臥底、Bromance危機、忽略最明顯線索的破案過程等等……
你知道這些東西都出現過了,
但是跟Jump Street高明之處在於,
就算你知道了又如何?
它一副「就是把這些cliché全部在炒一次你又能耐老子何」的痞賤樣,
而不是扭捏的硬生出另一個「全新劇本」,
為什麼在這樣的狀況下,22 Jump Street依然能在IMDb跟rottentomatoes.com拿下精彩的成績(7.9/10;85% FRESH)?
在表層上,22 Jump Streeet的故事已經相當具有喜感,
高帥壯與矮痤胖的對比在外型上已經構成了先天的反差,
這個反差在片中也被利用到非常徹底,
Johan Hill豬肉似的掛在貨車邊、
Channing Tatum三兩下爬上陽臺等等,
各式反差不斷出現,
喜歡以貌取人的觀眾所想像的各式笑點,
本片就是生猛的一直上一直上,
一點一滴的把觀眾對胖子所剩無幾的同情心毀滅的乾乾淨淨。
這點已經滿足了一般觀眾對於「暑假動作喜劇」的期待,
光是看兩人的互動、信任危機、分手、和好的過程,
王道的劇本打了安全牌,讓觀眾看到的至少是個「圓滿」的故事,
而且他們處理的也不是什麼攸關上千人命的大事件,
其實就是屁孩們拿來high一下的毒品而已,
並不嚴肅,他們也沒有企圖弄成嚴肅。
可以說故事幼稚低俗,但是至少單純可愛,
而不是故弄玄虛假鬼假怪,因為雞毛蒜皮的東西哭爸哭母。
就跟這部片子一樣,他知道其實自己就跟片中的WHYPHY一樣,
「Work Hard, YES. Play Hard, YES.」,
喜劇帶來的既然只是工作之後的短暫娛樂,
那到底是要大聲什麼啦。
而對另一群觀眾而言,
22 Jump Street其實是充滿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的電影,
這麼說好了,與其說他們是在「演戲」,
不如說他們很明顯知道「自己就是在演戲」,
而且他們也不怕觀眾知道這件事,
傳統戲劇的「入戲」不是這部片要追求的,
反之,他們就是要玩梗玩到讓人非常出戲,
像一開始兩人在藍寶堅尼旁邊玩槍擺帥,諷刺動作片無謂的酷帥POSE;
臺詞也不斷爆出角色戲外的「演員」特色,
Captain Dickson的辦公室被說是像一塊冰塊、Jenko說要去白宮值勤等等,
種族歧視梗也不是一般的酸,
Schmidt: "He's black! He's been through a lot!"
把白人對於平等的矯枉過正,或對於歧視標籤的強烈陰影酸到不行。
甚至入住宿舍一段還直接突破第四道牆跟觀眾介紹他們的大學必備良品有哪些(懶骨頭什麼的……),
如果觀眾完全把這部片當作是「戲」來看,
就無法理解這些梗的玩味之處。
片中之所以出現一大堆動作片cliché,
先不論導演是不是真的技窮(至少我覺得不是),
都不是為用而用,而是試圖在一部動作片中諷刺動作片,
Jenko追犯人時莫名冒出的鴿子被說「鴿子超煩!」(吳宇森倒地);
開造型蠢逼的橄欖球車邊避開校園障礙物邊擔心撞爛東西要賠多少錢;
Schmidt最後擋子彈大撲空等等,
除了當下已經都具備喜劇效果之外,
也充滿對傳統美式英雄動作片型不合理之處的尖酸諷刺。
最屌的就是片尾的23、24、25、……、2121 Jump Street,
既然你們觀眾這麼愛看正片之後的「彩蛋」,
就一次讓你看到爽、看到吐(還bonus加贈週邊玩具跟電動哇哈哈),
簡直是酸到彩蛋都受不了乾脆自己爆炸算了。
一個厲害警探:拍過了,找Jason Statham去吧;
一個白癡警探:拍過了,找Martin Lawrence去吧;
兩個厲害警探:拍過了,找Lethal Weapon系列去吧;
兩個白癡警探,拍過了,找Hot Fuzz去吧(指定);
兩個白癡警探加上YA加上校園加上毒品加上春假,
抱歉,你其實沒有太多選擇,
但是你其實不太能直接就看22 Jump Street,
因為如果少看了那些前輩前仆後繼拍出的一大堆流水線動作片,
又怎麼能聽見22 Jump Street的這耳光打的響亮?
我對第一部其實并沒有太深刻的印象,除了最后作為特大驚喜彩蛋客串出演的[嗶][嗶][嗶]德[嗶]之外,現在已經想不起多少來了。好在這次導演很貼心的加了個前情回顧,所以像我這種對前作印象模糊的甚至完全沒看過前作的,觀看本片都毫無障礙。
喬納希爾擅作主張制定了假扮墨西哥老鄉跟走私販套近乎的作戰計劃,結果毫無懸念的失敗了。他的搭檔錢寧塔圖姆雖然愛吃墨西哥玉米片,可不代表學墨西哥口音也學得像。被識破之后,喬納慘遭一只不懂預測球賽、只會做變態事情的觸手怪的口爆,兩人的愛車也被毀。
任務失敗回局里述職的兩人遭到局長的百般奚落。心有不甘的錢寧表示自己愿意調到更能發揮所長的崗位上去,比如去當總統的保鏢。局長表示正在修繕中的白宮還沒有做好準備迎回他這尊瘟神,何況President Django完全有能力保護自己,尤其是他最近還變成了一只兇殘的充電寶。二人最終被調回了曾經戰斗過的地方——位于Jump Street上專門與青少年犯罪打交道的龍虎少年隊。擅長顏藝的黑人警監兌現了當年的承諾,派這倆貨臥底到了大學校園里。
我本人非常講原則,跟朋友交往最注重志同道合,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一定要講清楚,比如豆腐腦吃咸的還是甜的、Wifi的讀音等等,一言不合當場絕交。兩人這次要調查的是一種名為Whyphy的毒品,錢寧就因為念錯了這個名字而被上司糊了熊臉。
兩人在大學里的境遇與當年臥底高中時截然相反,錢寧發揮特長加入了橄欖球隊,一下子成了萬人迷;而與大學兄弟會格格不入的喬納只能默默的在房間里抱著Ipad看著自己的基友跟別人打情罵俏邊哭邊擼。不過編劇對他也算不薄,連續兩部都把異性戀的部分交給他。只不過,這才是他真正危機的開始。
泡了自己老板的女兒有時候意味著可以平步青云,贏取黑富美,登上人生巔峰;但是前提是得有命等到那一天。家長開放日是全片一大亮點,一向眉飛色舞、表情豐富的警監,知道自己的女兒被手下最不靠譜的警察給睡了,此時也只剩了一種表情,就是怒視著喬納希爾,臉上寫滿四個字“吃我大屌!!!”
前不久剛看完了同樣出自本片兩位導演之手的《神煩警探》第一季,那部電視劇幾乎就是和諧迷你版的《龍虎少年隊》。本片當中也有不少劇中人物客串,比如消防隊長演的歷史老師,還有警監的老公扮演的心理學老師。這個心理老師我懷疑壓根就是帶著他自己在《神煩警探》里的設定跑來客串的,所以自己是Gay,也就順理成章的把兩位主角看成Gay了。他那一番心理輔導讓本片賣腐賣的更堂而皇之。順便,兩人還理清了破案思路,于是去圖書館調查幕后黑手。
冤家路窄,致力于“Whyphy滿校園”這項惠民工程的藥頭居然就是之前用觸手怪調教喬納希爾的走私販。結果在保鏢墨西哥版捂擼扒躪的掩護下,他又一次全身而退。這一次抓捕行動的失敗徹底促成了兩位主角的分手,前面的心理輔導課都白上了。
在大學里混的風生水起,眼看就要打入職業隊、橫掃超級碗、登上人生巔峰的錢寧發現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毅然回歸了好基友的懷抱。兩人遂決定再度聯手出擊,利用春假的機會把毒販們一網打盡。
喬納希爾頂著Martin Porn-Cese的藝名執導多部AV終于攢夠了錢買了輛他的基友夢寐以求的豪車蘭博Gay尼,并且這輛車在最后的追兇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不過真正的制勝一擊還是來源于他胯下的那一顆東西,雖然不分場合的可恥的硬了的他險些耽誤了大事。
去看之前被基友提醒最后有彩蛋。一開始以為所謂的彩蛋會是倆主角在春假那一段遇到一個滿頭辮子、滿嘴金牙、沒事喜歡跪舔槍管的自稱Alien的怪咖,然后三人合影留念一下再Po到instagram上。結果來的是那貨的基友,而且還冒認是喬納希爾。我要是錢寧塔圖姆,就讓他當場給大爺笑一個來驗明正身,一聽笑聲還不讓你這孽畜速速現了原形!
除了他家的基友以外,前作就有份參演的付蘭蘭(弟)這次戲份雖少,可也總算回歸了。只不過被兩位主角送入監獄的他平常的生活比較單調乏味。他的獄友是上一部里被喬納希爾打掉了丁丁的毒梟,自那以后順勢裝了個vagina。于是付蘭蘭(弟)在監獄當中的主要煩惱便是如何應付這個纏人的小妖精。兩人千回百轉的情事甚至一直持續到了演職員表之后的最終彩蛋。
--------------------------------------------------------------------------------------------------
《龍虎少年隊》改編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同名電視劇。那部電視劇的主演就包括了日后大紅大紫的約翰尼德普,也因此他才會客串上一部電影,而且似乎就是以他當年在劇中的角色。由于這只警隊中的特別行動小組中擁有像約翰尼德普這樣長相較嫩的警官,容易跟青少年打成一片,所以他們就專門處理跟青少年有關的犯罪案件。也因為這樣,電視劇以及隨后的電影才會被譯為“龍虎少年隊”,不過我個人更喜歡臺灣翻譯的“童顏巨捕”。
本片的套路整體上跟前作沒有大的區別,但無論在笑點的密集程度還是動作戲的火爆程度以及二者的結合上,都遠勝過前作。我對上一部本身并沒有太多感情,然而看了本片的預告片之后還是忍不住被吸引了(其實更早之前看錢寧一字馬扯蛋那個視頻時就已經開始不自覺的關注本片了)。預告片中的笑點已經非常密集了,然而看過預告片的人卻完全無需為正片中存貨不夠而擔心,因為預告片里呈現出來的只是九牛一毛。家長開放周末、片尾偽預告集錦等這些持續性的高能段落才是正片中的殺手锏。
我對前作的感覺一般可能跟兩個主角當中我偏愛錢寧塔圖姆這個因素有關。前作喬納希爾的作用要更重要些,戲份似乎也更多。你們可以說我是個只看臉的庸俗之人,可是這種主角搭配方式,就是要那個看上去帥的或者更有主角相的做顛覆式演出才有喜感,其行為與形象反差越大效果越強。上一部錢寧演的當然也不錯,可是風頭卻完全被喬納蓋過。這一部里導演對兩位主角的戲份平衡的更好一些,錢寧主要通過呆萌的形象來制造喜感,而喜劇經驗更豐富的喬納則憑借臺詞與表情等來對笑果進行進一步的強化。當然錢寧也不光是賣肉與賣萌,得知喬納睡了老板女兒那一段的喜大普奔實在夠賤也夠亮。另外我覺得還有個原因就是這哥倆這幾年氣場越來越合,現在已經是老夫老妻了,所以這一部里倆人的組合就越看越和諧、越看越順眼。
比起現在大部分電影遮遮掩掩、含羞帶臊的賣腐,本片可是大氣坦蕩的多了,無論是心理咨詢時的十指交扣還是最后決戰前的防曬霜,對基情的表達毫不掩飾。不過即使是如此相濡以沫的一對基友,在片中也還是遇到了危機。
無論是當年的重回高中還是本片的重回大學,故事中的主角們都是得到了一次讓人生重來的機會。而影片的危機都是發生在主角其中之一沉溺于這種生活流連忘返之時。前作還是比較泛泛的新的生活取代舊的生活,而本作當中通過雙胞胎等情節設置,表達了一個更為殘酷的選擇:新人與舊人。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想,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是否就是最佳的伴侶了?我跟他要是能有更多共同語言就好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會不會讓我找到一個更合拍的人?本片中錢寧塔圖姆就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橄欖球隊的Zook似乎才是更合適的基友人選,兩人的興趣愛好與生活習慣無比相似。然而真的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后,他還是懷念那個跟自己怎么看怎么不般配的小胖子。因為一個人的最佳拍檔不見得是那個與他最臭味相投的。最佳拍檔應該是在長年累月的共同生活中互相雕琢出來的,那些細微之處的嚴絲合縫只有大量的共同經歷才能造就,這是無論多少共同愛好都無法彌補的。
本片是我個人感覺上半年看的喜劇片里笑果最佳的一部,比起塞斯羅根的《鄰居大戰》還略勝一籌。如果考慮到相比起后者來本片的口味還要稍微輕一點,那這種笑果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注意這里說它口味輕是以《鄰居大戰》為參照的,跟正常的電影比起來本片仍然是屬于很沒節操的。
看到彩蛋中塞斯羅根來客串的那一段,我就在想,《龍虎少年隊》兩部主角的主要對手都是毒販,如果讓這對好基友去抓《菠蘿快車》里那一對,這樣碰撞出來的火花應該會很有看頭吧。
前半段臥底實在無聊,后面稍微回升點狀態。要是把做片尾的精力都用在拍電影上會好看很多。
笑果簡直太炸,可能是今年最好玩電影之一。
片尾那一連串的彩蛋比正片有意思多了
續集還那么好看真難得, 巴特! ! 這種喜劇要在電影院和觀眾一起笑效果才更好, 一個人在家里看總覺得少了好多樂趣….
很蠢,甚至有點粗制濫造,但是笑料很足,而且各種gay-friendly,把Bromance惡搞得無法直視。最后的續集中最想看塞胖那一部,以及神似GV的消防隊那一部~!
片尾好亮啊
【B-】電子樂雖然帶勁兒,但如此濫用還是有些煩,下一部去藍翔吧。
比第一部好上不少,大部分笑料和惡搞集中在后半段,當然還是很基很蠢。
典型的美式喜劇片。爆笑!
比第一部好看多了,吐槽片就得這么拍才對:拿自己開涮,拿別人惡搞,看一部片子就像看了十幾部片子的集合;片尾彩蛋屌炸了。
特別肆意地裝蠢賣傻。屬于那種閑得無聊可以看看,看的時候不用走腦,看完了也不會留下什么的片子。
彩蛋夠了沒
橙汁爆米花雞腿蝦條一切就緒準備瘋狂大笑一場,干坐了一個多小時.... w T F!!! uck.....
全片唯一亮點是結尾的偽預告。兩只基的無法直視,忽然學了個新詞bromance(笑到滾來滾去~
第二部比第一部強點。笑點密集,主線明確,結局還好勵志。最后的偽預告片有好幾個大牌亂入也是亮點。
結尾彩蛋值得多給一顆星。話說好萊塢的“Bromance”真快引起公憤了,賣腐賣得觀眾掉雞皮疙瘩,這些直男怎么好意思演的...
請繼續造下去,這系列這么拍下去,都不需要故事了,只需要胡亂編個臥底的任務用段子撐下去就行,以后都可以和《周六夜現場》的那類衍生惡搞短片歸類到一起了,結尾的暢想讓人腦洞大開無限期待。對于這類制造的漫不經心的爆米花電影,實在愛不起來,倒是各種bromance的段子確實很歡樂。★★★
三星半。。和第一部水平一樣,哈哈哈
哈哈哈,好基惹。
腐到無節操的基友笑彈,彩蛋比正片更搞,片尾那十幾部續集還有字幕最后的監獄炮友太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