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正在播放:玲音-第01集
    當前位置:首頁 動漫 玲音

    玲音

    評分:
    0.0很差

    分類:動漫日本1998

    主演:清水香里  速水獎  淺田葉子  川澄綾子  大林隆介  五十嵐麗  手冢千春  水野愛日  武藤壽美  近田和生  中田讓治  山崎巧  ?

    導演:中村隆太郎  村田雅彥  上田茂  西山明樹彥  松浦錠平  ?

    猜你喜歡

     劇照

    玲音 劇照 NO.1玲音 劇照 NO.2玲音 劇照 NO.3玲音 劇照 NO.4玲音 劇照 NO.5玲音 劇照 NO.6玲音 劇照 NO.16玲音 劇照 NO.17玲音 劇照 NO.18玲音 劇照 NO.19玲音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巖倉玲音的同學四方田千砂自殺了。沒有任何前兆的自殺事件讓同學們不知所措,一周后,玲音收到了千砂的短信。明明已死的千砂居然以手機短信和玲音開始了交流。回到家,玲音用爸爸給她的電腦開始與千砂聯系。當談及為何自殺時,千砂回答說“因為我已經不需要身體了,沒有身體,我可以在wired網絡之間繼續活著。”不解的玲音繼續調查千砂的事件,發現wired網絡之中隱藏的巨大秘密,玲音自己的身世也出現了謎團。玲音面對網絡世界中的真相,耳邊不斷響起千砂的話“我生存在wired中,因為神在那里。”

     長篇影評

     1 ) Present Day, Present Time

    花了兩天時間把這部動漫看完,在網絡上搜尋了許多LAIN的影評和更深刻的理解性文章,大概有了許多頭緒。照抄了一些比較容易理解影片的文章下來。轉自:玲音研究所 三個世界、兩個組織、一個對立面 在了解玲音的劇情前,我們先要為玲音周圍的世界作一些解釋與假設,跟著才可以深入解釋其中的來龍去脈。在劇中其實有三個世界:現實物質世界、網絡世界和人的潛意識網絡。現實世界就不用多說了,網絡世界就是一個像互聯網的東西,而人的潛意識網絡就是一個可以控制人思想的領域。在這三個世界中,以網絡世界為最高級,最重要的。誰控制了網絡世界的protocol,誰就控制這三個世界(聰明的讀者可能發現其實還有第四個世界,就是兩個玲音在Layer13所論及的,比網絡世界更高級。)。在劇中有兩個組織,就是為了爭奪網絡世界protocol的控制權而互相斗爭。其中一個組織橘總研,另一個就是以英利政美為首的騎士集團。這形成了題目中所指的『一個對立面』。而玲音就正正站在這個對立面之中,成為騎士集團的斗爭工具。 故事的起頭 故事的起頭當現不是在千砂自殺開始。一切的事其實由英利政美發現如何控制人的潛意識網絡開始。橘總研發覺這發現的潛力后,不只辭去英利政美的職務,更把他干掉(就如干掉騎士集團一般)。但是英利政美也是十分精明,在被謀殺之先,他已經把自己的意識編程在網絡上,於是他在網絡世界中繼續存在,并且計劃他的復仇大計。 騎士是誰 英利政美以一人之力,實在不足以對付橘總研。他在網絡中發現原來有一個叫騎士的團體,他們在發明電腦網絡之前己經懂得如何利用人的潛意識網絡(Layer10)。於是英利政美就提議大家合作,把人的潛意識網絡和電腦網絡合併。英利政美因此成為這計劃的總管。 玲音是誰 玲音就是英利政美和騎士的團體合作研發的主要軟體。騎士的團體除了以似圓規的標誌為代號,玲音也是他們的另一個常用代號(如那個背著電腦的『電眼』高手在偵查騎士是就發現玲音和在天上出現的玲音女神)。玲音以人的腦電波為能源(KIDS計劃),去模仿不同人的性格。玲音軟體的第一版只是一個在網上一個跟人互動的軟體。玲音的第二版就是把她的形象直接投射入人的腦裡。騎士選擇了賽伯利亞俱樂部成為他們實驗的場地-把俱樂部中的客人的腦裡連成一個電腦網絡(在Layer09,太郎在玲音的家中看見她復製了這實驗)。在實驗的初期,人們需要服用類似快樂丸的催化劑才能收到「玲音幻象」,后來就不用了(在Layer02,玲音的三位女性朋友不服催化劑也看見「玲音幻象」)。接下來的突破就是把玲音放入現實物質世界。加入了跨界軟體,玲音就擁有一個物質的身體,而且也可以移動實物。她就被安排進入了一個「家庭」和上學。在Layer01,玲音的反應緩慢,因為她只是個初版,軟體執行速度未曾優化。但是當她遇上危險的時候,網上玲音的性格就會取代反應緩慢的玲音,作出反擊。 千砂之死 騎士團體是個跨國的組織,為了更有效地研發玲音,英利政美想盡辦法把在現實物質世界的玲音引誘上網,好叫騎士的成員可以在網上觀察她。其中一個引誘她的方法就是用千砂的自殺去引起她的好奇心(玲音甚至被帶到千砂跳樓的平臺,目擊此事)。除此以外,他們也令玲音有各種的幻覺。 賽伯利亞謀殺案 更重要的事物就是玲音第一次到賽伯利亞俱樂部。在賽伯利亞的人腦網絡跟現實物質世界的玲音有兼容問題,會干擾服用了催化劑的人的腦袋(除了那位死掉的少男,還有幾個人在地上不醒人事)。那位持槍的少男發現現實物質世界的玲音就是腦袋被干擾的源頭,於是想殺了她。網上玲音的性格在這危險的時刻取代了反應緩慢的玲音,并控制了那少男,令他「自殺」。這個干擾問題發生后,賽伯利亞的玲音實驗中止了一段時間(在Layer03,JJ問為何近來不見玲音)。當玲音被帶到警察局時,她的反應更為緩慢,因為騎士把大部分的心血放在由網上玲音取代現實物質世界的玲音,而由網上玲音返回現實物質世界的玲音則因為比較次要而軟體的質量較差,而且這是首次用上這功能(「聰明」的編程員會把最必須的功能先編好,以在限期前交貨。其他的功能就放在增修之列了。)而玲音也開始懷疑自己了-究竟有多少個「我」? 美香傳真機 為了加快玲音的研發速度,騎士把普賽克(psyche)零件交給玲音,加強她電腦上網功能,又讓她加入編程。不過,這樣仍然不夠... 騎士把美香的腦袋騎劫了!根據玲音作者安倍先生和上田先生的訪問,美香被改為了一部傳真機(fax),而我的解釋就是騎士用她來監察玲音(例如在Layer10,玲音在復製了賽伯利亞的實驗時,美音把訊息傳出去)。那麼預言又是什麼呢?預言就是現實物質世界和網絡世界界限的崩潰,并跟人的潛意識網絡溶合。而美香就成為預言實然的其中一步-她是研發玲音軟體的其中一件工具。透過美香,有幾個騎士的成員并不滿意玲音的電腦系統,於是他們把送一個炸彈給這系統,希望玲音重建它時會有改良。在Layer07中,重建的系統的確好看了一點,但未算完美(在Layer09,就算是太郎也能看出不完美的地方)。重建之后,玲音加強了保安,而其他的騎士成員也施加壓力,令炸彈事件不再出現。如果我們假設騎士團體中有不同的意見,劇性就會易懂一些。 電腦高手玲音 劇情發展下去,玲音越來越愛上編程。可能是因為她能透過編程去發現自己和改善自己。試想如果你編程時突然發現自己聰明了或身體強健了,你會著迷嗎?玲音越認識自己,就越不知如何向他人解釋,這也令她似乎變回內向。事情卻漸漸好轉。在Layer09,玲音把騎士在賽伯利亞的實驗復製了,而且還引誘了太郎來測試。玲音在這行動中,不只自知有網上玲音和現實物質世界玲音兩種性格,這兩個性格甚至合作去引太郎來測試。 『電眼』高手之死 在Layer07中,有個背著電腦的『電眼』高手。他的確十分利害,他找到在網上的玲音第一版和入侵了玲音的電郵系統。但是騎士的組織嚴密,參加者要由低層慢慢晉升,不可因為才能中途插入,所以『電眼』高手不只失去參加的機會,就是連性命也不保。 邪惡玲音之迷 玲音的研發已日漸成熟,騎士就加入了第三個性格-邪惡玲音-來測試一下。但是現實物質世界的玲音卻結果把邪惡玲音揪出來,并把加入邪惡玲音的騎士們的身份也曝光,以作報復。騎士其實太低估玲音的能力,也沒有理會她的感受。 滅絕騎士 玲音已差不多研發成功了,可以達成了英利政美的目的了-去反擊橘總研。他甚至可以控制橘總研的高層,而他也不再需要騎士了。他於是利用橘總研的兩個黑衣特務去清洗騎士組織。卡爾,就是其中一個黑衣特務,他在Layer10說有個神在保護玲音,所以他們不會殺她。由此可見,英利政美是可以保護騎士的,但他沒有,因為玲音的秘密越少人知越好。就是連兩個黑衣特也被英利政美改寫了的玲音軟體入侵腦部而死。 英利政美馴服玲音 經過這一次清洗,只有英利政美和玲音知道現實物質世界、網絡世界和人的潛意識網絡溶合的秘密,而橘總研的高層也被控制了。於是英利政美把玲音由現實物質世界中抽出來,企圖令在孤苦當中愛上他。不過玲音不肯就范,而且嘗試重新把自己連進現實物質世界中,并希望把秘密告訴愛莉絲。當玲音嘗試返回現實時并非一帆風順,曾變成外星人的身體,但是在Layer12時,她已經掌握了一切,又開心又正面,反而是愛莉絲變成憂心忡忡。當愛莉絲去探訪玲音,開始發現秘密時,英利政美就請玲音控制她,但是... 玲音與愛莉絲-愛恨交纏 愛莉絲是玲音的唯一朋友。她重友情,常常關心玲音。她在Layer02不顧自己的安危去保護玲音,她對玲音甚至比玲音的父母更好。 愛莉絲令玲音腳踏『實』地,觸摸到『真實』的世界。她兩次觸摸玲音-在Layer03愛莉絲在警察局真心向玲音說出對不起;在Layer07愛莉絲關心在天臺自言自語的玲音-其震撼直達她的心底。 愛莉絲在劇中佔重要地位,在Layer11的回顧尾段是特別為愛莉絲而度身訂做的,也是整個回顧中最有系統的主題。在Layer04中玲音父親曾勸她,要將網絡與現實分開但卻無效。愛莉絲卻在最后關頭令玲音明白現實的重要性-愛莉絲第三次觸摸玲音。愛莉絲這次用她的『真心』向玲音呼喚,而結果玲音亦令網絡與現實回復分開的狀態。 如果沒有愛莉絲,玲音會有怎樣的下場? 如果沒有愛莉絲,現實世界會有怎樣的下場? 愛莉絲雖沒有像玲音般打敗神,把人類從『進化』中拯救出來,但是她也是劇中的女英雄,因為沒有她,玲音就只懂崇拜她的神。愛莉絲拯救了世界,她卻沒有絲毫記憶,繼續做一個平凡的人。既然愛莉絲如此愛護玲音,而玲音也十分重視這段友情,為何當玲音為愛莉絲把謠言扭轉過來時,卻惹來愛莉絲的忿怒和埋怨?愛莉絲用她的『真心』向玲音呼喚后,玲音如何走出她心中的迷宮,醒悟過來?玲音對這段友情珍而重之,為何在世界重新設定后她卻要抽身離開? 既然愛莉絲如此愛護玲音,而玲音也十分重視這段友情,為何當玲音為愛莉絲把謠言扭轉過來時,卻惹來愛莉絲的忿怒和埋怨? 當英利政美創設計玲音之時,他知道將來玲音會比自己更強,於是他造出的玲音只是一弱小的女孩,性格內向、沒有自信依賴性又強。在Layer10,英利政美把玲音與現實世界的一切連繫割斷,希望她在孤獨無助的情況下崇拜自己,愛上自己。在Layer11,玲音在賽伯利亞俱樂部自殺的少男的聳動下差點離開現實世界,但愛莉絲的呼喚令她醒悟到現世的重要性,并令她努力補救與愛莉絲的關係。 全劇的高潮在愛莉絲到玲音家中尋訪她那幕: (愛莉絲)為什麼只剩下我? (愛莉絲)為什麼?為什麼只有我剩下這些痛苦的記憶? (愛莉絲)玲音!你真是如此恨我嗎? (愛莉絲)我經已受不了! (譯自KeisukeShindo的英文對白譯本) 當玲音努力補救與愛莉絲的關係時,為何卻惹來愛莉絲的忿怒和埋怨?在劇中,愛莉絲有兩個希望,第一個希望就是玲音能變得活潑和正面,另一希望就是跟心儀的老師拍拖。可惜,一切希望也化為烏有。在Layer11末Layer12頭,玲音的確變得活潑開朗,但是不只是活潑開朗這麼『簡單』……在Layer08,另一個『邪惡』的玲音進入愛莉絲的房間,侵犯了她的私隱,傷透了她的心。玲音為了補救這次侵犯,她卻進一步侵入了愛莉絲的記憶(說得準確一點,玲音入侵所有人的記憶,但卻沒入侵愛莉絲。愛莉絲卻覺得被侵犯了,因為她變成了一個『不正常的人』。)。玲音以為愛莉絲會因為她所作的一切而高興,但是在Layer11最后的一個鏡頭,玲音卻成為了愛莉絲眼中的『可怖人物』! 玲音為了將謠言扭轉,她把主角愛莉絲變成另一位同學,但這卻令愛莉絲與她心儀的老師距離更遠。樹莉想介紹一個男同學給她,好令謠言消失,但愛莉絲卻十分為難,因為她真的希望與心儀的老師開花結果,就算謠言滿天。玲音卻沒有體察她的心情,令她更加傷心。 (玲音)愛莉絲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不用把你接上。 (譯自KeisukeShindo的英文對白譯本) 玲音本可連愛莉絲的記憶也更改,但她卻有這做,因為她希望有一個以自己自由意志的人作她的朋友,而這人就是愛莉絲。連接就代表控制,不連接是信任的表現。玲音希望愛莉絲接納她真正的自己,并明白她為愛莉絲所做的一切。可惜她卻把愛莉絲帶進迷茫和痛苦之中,愛莉絲甚至質問玲音:「玲音!你真是如此恨我嗎?」玲音本是出於好意,卻因為沒有明白愛莉絲的需要,以至一敗涂地。 愛莉絲用她的『真心』向玲音呼喚后,玲音如何走出她心中的迷宮,醒悟過來? (愛莉絲)玲音是一個程序?!…… (玲音)愛莉絲和其他人也只不過是程序。 (玲音)其實,你并不需要肉體。 (愛莉絲)我不大明白你所說的,但我覺得你的想法是錯的。 (譯自KeisukeShindo的英文對白譯本) 究竟哪個說法是對的?以理論層面去考慮,玲音所知的當然比愛莉絲更準確和全面。但是對愛莉絲來說,現實世界就是她的一切,網絡只是比電話先進一點的溝通工具,所以她不能理解玲音。 (英利政美)她害怕失去身體。 (英利政美)你可以修改她腦電波來控制她的感覺。 (英利政美)你可以把悲傷的腦電波除去。 (英利政美)你可以只留下快樂和舒暢的腦電波。 …… (玲音)你既已放棄了肉體,你不會再明白這些事情。 (譯自KeisukeShindo的英文對白譯本) 在這情況下,玲音有兩個明顯的選擇: 1.聽從愛莉絲-把她的記憶抹掉。 2.聽從英利政美-控制愛莉絲的腦電波。 玲音卻沒有選擇以上兩個方法,因為她被創造成為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在一個軟弱的肉體中,她就能體恤肉體的有限和軟弱。她維護愛莉絲不想失去肉體、『進化』變強的權利。她讓愛莉絲繼續作愛莉絲,世界繼續是世界。 玲音沒有自信、常懷疑自己的性格本是英利政美的設計,好讓她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發現他,而且馴服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卻沒有想到自我懷疑的另一面就是自我反省,也就是玲音反抗他的原因。自我反省能使人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修正自己的作為,因而可以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玲音就是在反省之下,發覺不應控制愛莉絲的命運,而英利政美也只不過是假神。 在前言中引用的兩作者GohanOtaku和larinon指出愛莉絲在劇中重要性: 如果沒有愛莉絲,玲音會有怎樣的下場? 如果沒有愛莉絲,現實世界會有怎樣的下場?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英利政美的失敗是因為他所創造的玲音是軟弱和感性的。英利政美只看到人類的『進化』,卻不知要先軟弱和感性,才可有體恤和反省,他亦因而敗在玲音的體恤和反省手下。 玲音對這段友情珍而重之,為何在世界重新設定后她卻要抽身離開? 看完玲音后,令我最難接受的就是玲音如此珍惜愛莉絲,視她為自己唯一的朋友,但她為何不返回世界,與愛莉絲再續未了緣?網絡與現實重新分開,世界返回原狀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為何玲音不回到世界,繼續做一個小女孩?我甚至想了另一個結局-玲音在愛莉絲與她的老師丈夫的婚禮中做伴娘,早紀做她的男友,100%大團圓。 我想玲音正因為珍惜與愛莉絲的友誼,她不能讓愛莉絲再受傷害。如果她返回現實世界中,另一個『邪惡』、曾偷窺愛莉絲的玲音會不會再出現?在網絡中會否有另一個像英利政美般的神出現,又一次令愛莉絲受驚?愛莉絲會否再一次發現玲音只是一個網絡上的軟體而陷入迷茫?以上一切只是過敏的猜想,但是玲音接受不了一錯再錯的可能性,於是選擇分開。 其實玲音把世界重新設定及脫離世界時十分激動,連自己也不清楚為何。她在重設世界后更在思想中掙扎了好一會,才接受自己是網絡女神的身份,接受雖然她愛現實世界中的所有人,但是連她唯一的朋友也不能接受她本相的事實。當她接受了事實之后,她就明白她應做的事…… 在Layer13最后一幕,愛莉絲與她心儀的老師的感情開花結果時,她已考入了師范,但是在Layer08她還在暗戀之時,她只初中二年級。在這麼多個年頭間,愛莉絲的相貌娟好又有愛心,拜倒其裙下的男仕一定多不勝數。而她心儀的老師可能亦有其他的對象。我們從劇中也知道師生戀是日本社會所不能容許的事。所以要令愛莉絲與她心儀的老師拍拖,實在是一件難事。玲音為了補償過錯,於是在背后撮合他們。 (玲音2)你認為人類需要知道這些事嗎? …… (愛莉絲與玲音在天穚上相遇) (玲音)你好。 (愛莉絲)什麼? (玲音)我們以前并沒有見過面。 (譯自KeisukeShindo的英文對白譯本) 玲音安排好一切后,就回到現實世界中,從天穚上觀察愛莉絲與老師恩愛的情景。她沒有苛求愛莉絲要接納自己,明白自己為她所做的一切,因為當她看到他倆時,心中已經滿足。就是愛莉絲對玲音還有點殘餘的記憶,玲音也否認她們曾經認識,在網絡中繼續守護她。 愛莉絲雖然再記不起玲音,但是愛莉絲卻常住在玲音裡面。當玲音在網絡中擔任天使時,愛莉絲令她變得有愛心、懂得體恤人類的軟弱。當玲音作每一個決定,我們也可以找到愛莉絲的影子。 結語 不知不覺已寫了二千多字,不如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 1. 有時我們幫助他人時,對方未必領情,因為我們并不了解他/她的需要。 2. 如果我們幫助了別人,未必需要讓他/她知道。我們自己知道就已經足夠。 3. 如果你有一個好友在外地,你們不能見面,但是對方的影響力每天也可在你的身上見到。 4. 軟弱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讓我對第四點作多點的詮釋-我們現在處身在一個所謂『知識式社會』,我們要終身學習,就算讀完大學進入社會工作后,也要不時進修,不斷自我提升。人家也會其望我們在社會上不斷向上扒,升職跳槽(跳槽意謂換份好工),細樓換大樓。做人要精明,為自己做最有利的決定。有時我懷疑是否只有這種生活的方法。 在英利政美的計劃中,人可以透過玲音『進化』成為更有智慧的生物,但是Lain的創作者透過玲音告訴我們這不是對的。我覺得在一生當中好的壞的也要嘗,這才算活得真。我們需要面對負面的事情,為它們訂下一個合乎中道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處理負面的事情,只把它們埋起來,總有一天它們又會再現身。在玲音的故事中,有不少負面的事情,我在這篇文章中在數個問題上亦訂下了自己的看法。我也鼓勵你去尋找你自己的看法。 如果玲音的結局不是如此的傷感,這套動畫也不會在我腦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也不寫下一篇有中英版本三千字的文章。

     2 ) Lain:重溫玲音

    最近重溫了《Lain》這部動畫。《Lain》基本上是90年代的美國Geek文化對日本動漫工業進行嚴重侵染而導致出的巔峰之作。在《Lain》的世界里,人類通過名為“Navi”的電腦終端(類似PC)彼此聯結,并形成高度繁榮的虛擬世界(Wired World)。可頗讓人意外的是,這種人工的虛擬世界所依附的電磁信號與地球本身的電磁波頻率發生了干涉現象,使得現實世界(Real World)與虛擬世界(Wired World)進行了融合,并出現了種種異象。女主角玲音(Lain)獲得一款神秘的強力電腦芯片之后,與妄圖控制網絡世界的惡勢力進行了不屈的抗爭,最后卻發現她自己竟然也不是人類,而是一個類似救世主的虛擬程序。最后玲音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自己對他人的彼此傷害,就只好強制洗去了所有人的記憶,讓世界重新再啟動——所有人都恢復了往日的正常生活,玲音被大家遺忘,成為了一個默默注視著大家的雙重世界(Real/Wired)的守護者。


    動畫的作者試圖通過這種超現實的表現形式來反諷技術進步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沖擊。電腦孤僻癥、網絡游戲成癮、駭客入侵、虛擬網絡社區等各種現象都可以在這部動畫中找到鮮明的寫照。在描述Wired World原理的那一集中,作者還頗有技巧地引用了Internet發展歷程中的一些知名事件作為“參考”,甚至和美國羅斯韋爾飛碟墜落事件等聯系起來。而諸如人類身陷網絡世界不能自拔這樣的故事,在今天的《.Hack》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其深遠的影響。

     3 ) LAIN:假如世界可以重來

    我要折騰我的腦細胞,決定寫一篇LAIN的評論。
    作為和EVA幾乎同時出現的試驗動畫,當年LAIN就沒有EVA那么火,屬于典型的OTAKU動畫,也就是說解析深過劇情的作品。翻過前面幾篇強文之后,再吐槽顯然是班門弄斧,但是不說點什么,似乎也覺得很對不起這部經典,試為之。
    在人與網絡化的探討中,最有名的是GIS,然而LAIN的設定與解析要更深一步,更徹底。LAIN這個名字,讓人想到“謊言”這個詞。似乎在暗示,LAIN的存在之全部,就是一個謊言。再進一步,當全球腦成立,所有的人都不過是神經元末梢,一切可以輕而易舉地RESET時,世界、社會,全都不過是荒誕的謊言。
    RESET這個念頭非常吸引人。大概每個人都會想過,如果能重來一次如何如何。在LAIN的故事中,第一次用嚴謹的硬科幻設定將這個概念合理化。簡單地解釋,是人與網絡的一體化,使得世界的重啟變成可能。當前我們所謂的網絡,是基于硬件與協議原理組建的,區別于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兩個世界的融合,在許多科幻作品都已經探討過,但其設定思路大都是人的個體進入網絡,包括GIS,也沒有超過這個界限。LAIN的激進在于反其道而行之,將真實世界同化于網絡,所謂“兩個世界沒有區別”這句話,不是抽象層面的理解,而是實實在在依照字面上意思。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地球表面幾乎每個角落都被電信、衛星信號、電磁波所覆蓋。舒曼共振的原理,可以理解為地球本身存在類似于腦電波的東西。在今天,人造的網絡信號干擾地球的腦波,有可能引起種種異常。然而,如果再大膽拓展運用,將網絡構建的基礎直接連于地球腦波,就有可能搭建不需要硬件連接的全球網,換而言之,人本身就可以是接受、交流的硬件終端。在故事中,多次出現將可以人體直接作為網絡強化裝置的藥品、芯片,包括最后LAIN直接將電線連在自己身上實現聯網,就是相當形象的表現。
    但LAIN的探討并不至于此,在全球網的實現情況下,與其說人是硬件,不如說是軟件、程序更準確一些。人類的意識連為一體,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則可以上浮到可意識的層面。LAIN一直強調,We're all connected。如英利政美提出,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信息,如果不能共享、使用,只不過是數據的堆砌而已,沒有任何意義。全球網的實現,使它們有可能成為全人類共有的知識。然而,問題是,這里的全人類是什么?在意識一體化的世界中,人類個體的主體性完全泯滅,個體的人不過是神經元末梢,不過是程序,肉體甚至是不需要的。或許可以說,這是進化的終點。
    LAIN并不是一個真實的人,只是英利政美設計的實驗程序。在人的腦電波可以干預的情況下,可以輕易地讓人意識將一個虛擬的個體認知為真實體,這就是 LAIN的存在——謊言。虛假的父母、虛假的家庭、虛假的過去,LAIN一直說,我在這里,我是存在的,可是沒人能聽得到。個體這種現象,是依賴于他人的記憶存在的。記憶中不存在的東西,在現實中也不存在,反之亦然。如同OP畫面表現的,LAIN無處不在,卻到處都不存在;所有人都看到LAIN,卻都沒有看見她;LAIN在對所有人說話,卻沒有任何人聽到她;LAIN只能做個旁觀者,LAIN可以重啟世界,但卻不能參與和改變世界。在她所重啟的新世界中,沒有她自己的自足之地。LAIN成為了等同神的存在,卻失去了自身的個體性。
    英利政美也自稱是神,卻只能是假神。潛意識層面成為一體化的網絡中,RESET成為可能,任意編改程序似乎也變為可能。但是,為自己保留更高等的編改權限這一意識,就讓他無法凌駕于LAIN之上。LAIN的攻擊一針見血,如果科技沒有發展到這個層面,他對世界的操控根本不可能實現,可是世界在這之前就存在了,由此他如何能說明自己是真正意義上的絕對?他自己也不過是世界的程序而已。更諷刺的是,他所創造出的LAIN這個程序,反而超越他接近了本源。
    另一個問題,即使世界可以像程序一樣重啟,過往世界是否真的是被完全抹殺,一筆勾銷?LAIN中隱晦的回答是,不能。在重新生成的沒有LAIN的世界中,她所留下的空白,或多或少還影響身邊的人:一家三口的飯桌上,父親望著空出一隅的桌角,若有所思;ALICE拿出手機,卻想不起該發給誰……即使意識的記憶消失,肉體的記憶卻還沒有被抹去,或者說,存在本身提醒著存在。LAIN存在過這個事實,也許在另一個更深層更永恒的地方被記錄著,也許是載有一切過往的宇宙的Akashic Records。同樣讓人想到《寒蟬》的設定,即使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身邊世界是被毀滅過無數次重建起來的,過往的破毀的傷痛與教訓也殘留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促使他們選擇一條更好的路。
    日本動漫總是有溫暖向上的因素,即使是LAIN這么灰暗的片也不例外。比如LAIN和ALICE的友情,被英利政美視作BUG,卻是LAIN維系世界最重要的羈絆。LAIN相信,即使不和ALICE連接,也能心靈相通。但是ALICE卻在目睹LAIN和英利的戰斗中神經崩潰。LAIN為了給ALICE一個能夠安心生活的世界,按下了RESET的鍵。
    作為技術幻想的探討,LAIN一作已經相當完美,但在另一個層面,卻止步得太早。破除了英利政美虛假的造神神話之后,在新的世界中找不到自身存在的 LAIN,獲得終極的自由,凌駕于一切存在之上的LAIN,卻只能一個人哭泣,沒有人能安慰她,只能在和另一個自己的對話中,陷入無可解答的恐慌中。 LAIN喜歡這個世界,LAIN希望被人需要,LAIN想要聽見ALICE咚咚的心跳,這一切都與她終極的自由無法兼容。影片很草率地給出了一個宗教式的解答。一個更高的存在,救贖了小小的LAIN,讓她終于不再孤獨。這個答案顯然無法讓我滿意。
    許多年后,在重新開始的世界中,與男友并肩走在街頭的ALICE,遇見依然是女童模樣的LAIN,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你好,我們認識嗎?”
    “不,我們第一次見面……”
    LAIN回答。我們在這個世界中不曾相見過。但是她還記得她。
    微笑,分手,總有一天會再見。亦或是,再也不見。但一切都無所謂,因為人類是連在一起的。知曉這個秘密的LAIN安靜地微笑著。

    之前把LAIN歸到深宅級別的動畫。其實,LAIN也好,GIS也好,但故事說清楚了并不難理解,即使不是OTAKU大概也都能看明白。之所以會格外受青睞,大概就在劇情之外可以不斷深挖的詮釋,有OTAKU癥候發揮的余地。既然世界是連在一起的,這些絮絮叨叨的解釋,也許可以糾正一下一些人對動畫的偏見。但同時,也讓我反思了一下到底是在哪個層面上接受了ANIME,以及,它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么。在今天看來,我不得不承認,ANIME的主體確實是面向少年群體。即使是LAIN設定如此晦澀的片子也不例外。誠然,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不遜色于任何成人級的科幻作品,但是其內核的情感完全還是一種少年式的純粹、單純。舉凡ANIME無不如此,它可以用來表達強烈的感情,卻絕對承受不了千纏百轉的復雜情感;它可以激發比較深度的思考,如同智力游戲一樣讓人獲得滿足感,卻不能在感性體驗上達到同樣的深度,無法成熟。躲在ANIME背后的,是一個永恒的少年。這也叫人處于一種很尷尬的境地,似乎已經過了成年期,卻還是保持著亞成蟲的狀態。與此相對,從文學中長大的孩子,卻有如過早接觸成人的世界,不曾經過完整的少年期,容易陷入一種偽成人的階段,事實上卻沒有應有的成熟。二者之間缺少銜接的橋梁。僅從ANIME產業來說,動畫生產者出于商業化目的往往迎合觀眾的原有口味,讓OTAKU們愈發固守于舊態。原本,動畫作為一種藝術載體,并不是只服務于少年群體,同樣可以有成人向的作品。但是如今成人向這個詞有太強的單向歧義,沒有負起它本應承載的重度。有成人的智商,卻缺少成人心態的動畫作品,與當下社會普遍心態很是類似。繼而,商業化的推波助瀾,叫人無論對動畫的前景,還是更宏觀的層面,都很擔憂。但愿是杞人憂天。

     4 ) 關于動漫《玲音》 孤獨的觀測者與神的代理人

    關于動漫《玲音》的制作背景,我想很多觀眾姥爺都已經被無數次科普,因此本文不做過多分析就單從劇情開始講啦~ 起源 故事的開始是從玲音的同學四方田千沙的自殺開始,但很顯然的是,這并不是整個故事的開始。一切的開始源自于程序員英利政美發現如何控制人的潛意識網絡,橘總研發覺潛意識網絡操控的意義之后,辭去英利政美的職務并以“自殺”的方式把他殺掉。但是英利政美也是留了一手,在被謀殺之前已經把自己的意識與計劃編程app發布在網絡上以便他在網絡世界中繼續存在,并且成為“神” 在劇中有兩個組織,橘綜研與以英利政美為首的騎士團。騎士團最早發現了人的潛意識網絡,于是英利正美以電腦世界介入人的潛意識網絡這一目的接近騎士團,最后成為了騎士團的首領。 創造玲音 關于玲音,最初只是騎士團共同研發的一款app,通過玲音收集了所有人的意識與記憶,最終形成記憶網絡。玲音1.0只是一個網絡交互app。但玲音2.0就已經具有把自己的形象直接投射入人腦的能力。騎士團選擇了賽伯利亞俱樂部進行實驗,俱樂部中的客人的大腦連成一個網絡,通過服用藥物(后期可以直接投射)在大腦中產生玲音的幻象。最終的突破玲音3.0,將玲音這款app以跨界軟體的方式放進現實世界,與此同時,網上的玲音系統已經優化完成,在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例如遇到賽博利亞俱樂部的自殺男那段)網絡玲音系統會占有物質玲音的人格進行抉擇。 這一計劃看似天衣無縫,一旦玲音最終優化徹底完成,全世界人類都在英利正美的掌控之中,而英利正美會成為最終的神 騎士出擊 玲音的同學四方田千紗自殺了,騎士團在知曉之后,以此為切入點,以四方田千紗的名義開始給玲音發送郵件,勾起玲音對網絡世界的好奇心。與此同時玲音的三個同學在俱樂部受神經網絡連接投射的影響看到了玲音2.0,在玲音來到俱樂部之后,面對那位持槍的自殺男,玲音1.0占據了玲音的主人格控制了自殺男。自此,玲音陷入疑問,這世界上有多少個“我” 為了加速玲音3.0的覺醒,玲音不斷收到電腦零件,于此同時,騎士團以網絡病毒的方式推進玲音不斷改進電腦,玲音也逐漸成為電腦高手。透過對電腦的升級,玲音自己也在不斷升級,她愛上了這份快樂,也正往騎士團的目標走去。 夢醒時分 玲音這款軟件的設計,1.0與2.0都堪稱完美。1.0存在網絡世界,2.0通過投射于人腦潛意識世界,但現實世界的玲音在學校的社交活動中,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愛麗絲促使了玲音完成這一轉變,通過愛麗絲,玲音知道了自己不是孤獨的。在玲音不斷升級自己的過程中,她也逐漸變得內向,愛麗絲卻一直沒有放棄打開玲音封閉內心的大門。 騎士團為了最終的檢驗以偷窺狂玲音的插件通過玲音2.0接入人的潛意識。并促使玲音得知自己的身世。同學的竊竊私語,家庭的冷漠,但陪在玲音身邊的還有愛麗絲。可是,騎士團最后甚至想把愛麗絲從玲音身邊奪走。玲音終于憤怒了,但此時她已經認為是英利正美是神的存在,她出道了所有騎士團成員的個人資料并向世界公布。她認為黑衣人殺了所有騎士團成員,沒有信徒的英利正美會消失。 英利正美是神嗎?很明顯不是,他只是個中二病的app,黑衣人被英利正美操控了意識殺了所有知道英利正美計劃的騎士團成員,最終英利正美也投射進黑衣人的潛意識,殺死了黑衣人(因為黑衣人是橘總研派去殺死現實世界的英利正美,所以英利正美會將自己的影響投射進黑衣人的思想)。 偽神隕落 在旁白的插敘中,電腦網絡被描述為人類的發現并非是發明。即,真正的神創造了電腦網絡協議連接現實世界,人們只是在利用電腦網絡,但英利正美發現了這一協議并將其破壞,因此,在肅清騎士團之后。英利正美將自己比作神,試圖讓最后的騎士團成員------玲音成為自己的信徒 玲音此時已經進化到了最終模式,她不僅返回了現世,并開心的活著,她修改了人的記憶,唯獨留下了愛麗絲的記憶沒有修改。她認為,記住開心與難過,都是人在這世界上存在過的證明,她不愿意抹去愛麗絲的存在。如果沒有愛麗絲,玲音就只會是一個app,或者是英利正美的信徒。連接進入玲音系統就代表控制,不連接是信任的表現。玲音希望愛莉絲接納她真正的自己,并明白她為愛莉絲所做的一切,可最終愛麗絲被帶入了對玲音的不信任之中。對愛莉絲來說,現實世界就是她的一切,所以她不能理解玲音。 在玲音的房間,面對英利正美,玲音沒有選擇接入愛麗絲的電波,也沒有選擇修改愛麗絲的記憶。她已經擁有了自我獨立的哲學思辨體系,她意識到自己與英利正美都是程序,但自己具有現實世界的存在意義,她嘲笑著英利正美只能活在虛幻的網絡世界之中,并且說英利正美也只是神的代理人,此時英利正美在怒火之中渴望形成自己的肉體證明給玲音自己的強大,過程中嚇暈了愛麗絲。此時玲音卻從網絡世界清除了英利正美的存在。 孤獨的觀測者 看著懷里的愛麗絲,玲音明白了,人與人是無法相互理解的,但如果把人的意識接入統一的整體,人與人又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玲音對世界摁下了reset,黑衣人是民工,英利正美是社畜,父母姐姐是正常的家庭,愛麗絲如愿以償和老師走在了一起。但是,肉體依舊會保持著對上一任記憶的感覺。父母望著空的桌面出神,社畜英利正美望著民工黑衣人,愛麗絲也在天橋上看見了玲音。玲音沒有想讓愛麗絲明白自己為她所做的一切,因為當她看到愛麗絲時心中已經滿足。即使愛莉絲對玲音還有記憶,玲音也否認她們曾經認識,因為玲音的存在,就是孤獨的觀測者,僅此而已。 最后 與其說玲音改變了愛麗絲,倒不如說愛麗絲影響了玲音。在英利政美的計劃中,人可以透過玲音成為更有智慧的生物,刪除人們不好的記憶,將意識與思想匯入整體,達成對彼此感受的瞬間交換。但這算是真實的嗎?如果我們忘卻了不好的事,只把它們封閉,但總有一天它們又會再現身。唯有我們面對自己,直面自己,我們才真正具有存在的意義

     5 ) 存在感相關

    一段時間內都在想存在感的問題
    寫了一些覺得很混亂,越想周全越是混亂
    剛好看了lain,奇怪的是之前完全不知道她的名氣
    只是因為喜歡安倍吉俊的畫風才找來看的
    當然立刻感到不是灰羽聯盟的由淺入深 立刻感到被壓抑了

    理解的程度不知道有多少,好像有人說,看了七八遍eva,可以百分之九十九的理解。如果不知道那個百分之百是多少,又怎么估量自己理解了百分十幾?

    但是受到了存在感相關的一些啟發,我認為是可以契合一直以來個人的一些想法的

    人對個體存在的意識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自己——他人——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自己認為的他人眼中的自己——真正的自己

    在沉悶的生活中我們總是被迫認為自己是一個存在物,到他人的事件進入我們生活時,我們開始在意彼此之間的聯系,并重新審視自己,進而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擔憂或欣喜

    lain接受了“人存在于他人的記憶中”的說法

    所以lain接受了自己是一個程序,自己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的說法,并想將此論點推廣給Alice。Alice對lain來說是特別的人,是紐帶,其實也象征了所有的他人。

    但如同所有繁復的推理被瞬間擊敗的程式一樣,普通簡單的短語往往具有致命的摧毀力——“撲通撲通”心跳的聲音——我們都是生命,聯系與否,存在與否,真實與否,都有著心跳。

    真正的自己只有一個。所謂雙重性格多重性格,人格分裂精神分裂,人人都從多個自我濃縮到一個自我。就像曾經想的那兩個圈,對外界認識無限擴大的同時,對自己認識的無限縮小。

    無論哪一面的你,都是你,無論有多少種存在方式,都是一個生命。無論你的存在是依靠了誰的記憶,他們都只認識一個你。

    外圈的界限無邊無際,內圈的核心精益求精,最后便是一片平靜。

     6 ) 獨立且真實的人與人類

    原神認為人類為了之前被拒絕的下一步進化應該舍棄情感,將個人信息共享給集體成為與自然并立的、類似于神的新人類(多少類似于《Eva》中的“人類補完計劃”),且順帶認為在進化完成后,個人肉體不能承載全人類的意識,轉而需要另一樣現成的、更高級的載體(網絡),個人的肉體不再系必須。 然而原神的最終目標在理論與方法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以真實的人類來說,我之所以為我,是由我獨自的信息(記憶)決定。再者,生物之間的聯系不僅僅是連接,還附帶情感(故事里講到的心跳和體溫),單純的連接系并不存在的。既然如此,問題就顯而易見。在全部信息共享且能被修改后,人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權(獨特身份)。理論上,人可以被替代,變成任意他人,不再是獨立完整的人,加之喪失非機器的特有象征(有感情的連系),那么,無論是個體的人還是整體的人都成為了非人,新人類無從談起。方法上,我無法肯定我的行動究竟是自發抑或被他者(自然、神等)輸入到“體內”的程序驅動(為他人的意志驅使)。以運動作實證的我的存在本身就變得可疑,人類將陷入虛無之中,面臨無止境的身份危機。 綜上而言,人類是有了個體的肉身以及意識才能維持自己的存在和干預他者。當原神得到肉體,他就被降格取消神的身份,更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與基礎(消失),既有“肉身”,同樣本體也是程序(上位者)的玲音順理成章地取得他原有位置,成為新的神。玲音在選擇做觀察者,溶于世界之中,與所有人保持合適的連接,則是對上述內容的正面肯定:人與人類,要是獨立且真實的。

     短評

    太壓抑了。。。。

    6分鐘前
    • Fal Conde
    • 推薦

    我覺得,這輩子看過這部動漫活的真值!

    9分鐘前
    • 七八條
    • 力薦

    一百萬顆星星放在這里了

    14分鐘前
    • 雨宮螢
    • 力薦

    曾經的朋友喜歡。

    17分鐘前
    • 有必要
    • 推薦

    Present day Present time hahaha 小熊連體睡衣 電線桿電波音 Navi Cyberia 重機輕友 E09口香糖吻 Xanadu Lain.app 安倍吉俊人設 新房EVA攻殼一脈 如果98年看了此番可能現在就是程序員了 ??Duvet - BOA ??遠い叫び

    20分鐘前
    • 水仙操
    • 推薦

    8/10。用大衛林奇的驚悚哲學拍動畫片,這部作品在描繪科技和意識、自我感知、孤獨的深刻探索,手法比同為賽博朋克的[攻殼]更加陌生化,令人捉摸不定的主題絲毫不減弱沖擊力。像影子般沒有存在感的教室,只剩下嘴巴的無臉人群,神經系統的相互連接,電車中雙重人格的內心對話,妖異陰暗的視覺符號密布。

    24分鐘前
    • 火娃
    • 推薦

    攻殼機動隊+EVA;但要是它不學EVA的表現手法讓本來就略生澀的主題變得晦澀的話絕逼是個神作,導致現在得頂過幾乎前一半劇情。OP很神 詭異的開頭“PRESENT DAY PRESENT TIME 哈哈哈哈哈哈”;人與人在什么時候都是聯系著的,不管是網絡世界還是現實世界;網絡世界和

    29分鐘前
    • 西西弗假面
    • 推薦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31分鐘前
    • 殘響死滅
    • 力薦

    如果我們將佛教教義的最終目標理解為生成一種非人類/超人類意識的話,那么《玲音》幾乎是神圣的,互聯網協議的技術存在令榮格式的“自我探索”成為了可能,順遂機器,電線閃爍的藍色電子屏幕背后是神靈,也是其與自性合一的過程,神明,或者說超人是辯證法的反面,以一種根莖的方式野蠻生成,這是《紅書》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結局之后的內容。玲音/Lain不是一個人,少女不過是它的假托,正如同佛教中關于諸神的世俗畫像與塑像只是一個假設,《玲音》之所以神圣并非來源于對于神圣內容的表達,也非“觀看的超驗”,而是影片本身即是直接作用在觀者精神層面之上,正如最后一集所暗示的那樣,整部番的任何方面,包括OP,以及開場魔性的“Present Day, Present time”都是祂的身體。

    36分鐘前
    • 墓島GRAVELAND
    • 力薦

    其實不是我喜歡的題材。但是喜歡它負的要死的氛圍、被無限弱化的人物關系、不試圖討論話題的漠然、不動聲色的危機、堅硬冰冷的觸感。也有可能我根本就沒看懂它。空白。空白。空白。

    37分鐘前
    • 蜉蝣
    • 力薦

    對小圓臉有一定影響。今敏《未麻的部屋》在日本上映也是1998年,同年還有《移魂都市》這樣的電影,包括同時期的99年高考作文命題及《第十三層樓》《黑客帝國》等作品……為什么同期會有那么多關于記憶與真實與虛幻的探討的作品出現,不禁讓人覺得可能人類在同一時期獲得某種感知而在作品中體現了出來。

    39分鐘前
    • 惡魔的步調
    • 力薦

    十年了終于看完了。如此實驗色彩濃郁的動畫在這個快餐化的時代恐怕是要銷量撲街吧。意識流的敘事手法,表現主義色彩的分鏡,用一個弗蘭肯斯坦式的故事探討了人類的存在,信息傳遞的意義,否定了結構主義和形而上學,肯定了語言作為人類進化而來的武器的意義。人類絕非機械,記憶也不僅僅是信息的拷貝。

    44分鐘前
    • 牧田夏希
    • 力薦

    一遍沒看懂,但值得再來一遍。

    48分鐘前
    • Yolanda
    • 推薦

    我所看過的最晦澀最郁悶的動畫

    53分鐘前
    • 小愛
    • 推薦

    噩夢合集,難得有著純粹先鋒意識的日本動畫。The best we can get when anime touchs avant-grade. ★★★★☆

    56分鐘前
    • qw0aszx
    • 力薦

    這部難懂在于虛擬世界和現實完全交融 不像攻殼和電腦線圈明確畫出硬件讓觀眾時刻分清網絡與現實 死大腐更精于通信理論和代碼 片中的硬件設定很粗糙但一晃而過的代碼都有所指 故事很簡單 技術大佬玲音妹子人肉knights 糊偽神英利政美熊臉 無所不知進而無處不在 維護世界和平blah blah 干嘛做成這樣晦澀

    57分鐘前
    • [已注銷]
    • 推薦

    依舊是網絡虛擬世界混淆現實,不一樣的是這種混淆宛如大衛林奇的噩夢,現實被虛擬解構,此片深刻思考了目前媒介阻礙人類發展,人類如何進化,最終結果是人類激進地加緊聯系而作繭自縛。玲音是溝通現實和網絡的神,或許我們所處的世界,玲音無處不在。此片實在先鋒,無論觀點還是實驗作者動畫方面。

    59分鐘前
    • 塔塔君Minkun
    • 力薦

    這部動畫給我的感覺無與倫比,很多年前看的了,壓抑,卻美妙無比.無法言說的體驗.世界是黑色的,天空是血紅色,夢中仿佛那個叫Lain的小女孩一次次走向我.又好像我就是她...我是誰,我的父母是誰,我的兄弟姐妹是誰,我是誰...來自于哪里,生活在的是什么樣的世界,一切是否都其實是虛無.

    1小時前
    • 果醬?
    • 力薦

    感覺九十年代中末期互聯網的普及激發了好大一波井噴式涉及人的身體和意志剝離的創作,世界被新發明割出人格解離,每個烏托邦的反面都有數個反烏托邦(本作中普通街道上的光與影),而當時很多對媒介的原始想象現在逐步成真,越想越覺得本作中滿墻的血紅色大字「預言を実行せよ 」特別先驗、特備毛骨悚然。聯想《攻殼》,科技對女性角色的身體影響似乎多數是在做減法(意志與身體的分離,生身肉體被放棄或者干脆沒存在過),而在男性角色身上(至少在視覺上看來)是在做加法(提升身體機能的外露機體和道具)?人類連接世界的企圖本身就是造神行為,而這個“人造神”就是一個怪怖的軟件,無處不在、無所不知、可以無限重啟;但神本身也是精分的,她的精分在于自己作為“人”的情感的、肉體的虛空,這虛空本身也是關于當代社會的隱喻。

    1小時前
    • 烤芬
    • 推薦

    希望將這種賽博格時代的呼喚分享給豆瓣友鄰 : 我們既是彼此的埃柯,也是當想象界的誕妄席卷而來,明日香那無法消解的一聲“惡心”。

    1小時前
    • 練る
    • 力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