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正在播放:蘭陵王2013-第01集
    當前位置:首頁 大陸劇 蘭陵王2013

    蘭陵王2013

    評分:
    0.0很差

    分類:大陸劇大陸2013

    主演:馮紹峰  林依晨  陳曉東  翟天臨  胡宇威  鄭偉  魏千翔  毛林林  余心恬  崔曼莉  陳欣予  高蘭村  王笛  呂中  韓棟  蔣依依  李東翰  趙毅  賀鏹  盧勇  鄧莎  張國慶  何中華  朱海君  戴春榮  李文玲  王崢  鄭曉寧  宗峰巖  ?

    導演:鐘澍佳?

    猜你喜歡

    • 更新至第12集

      光·淵

    • 更26集

      我的后半生

    • 第10集

      光淵 日語版

    • 更新第16集

      值得愛

    • 更新第16集

      青山是故鄉

    • 更25集

      有你的時光里

    • 更24集

      以美之名

    • 已完結

      終極證據

     劇照

    蘭陵王2013 劇照 NO.1蘭陵王2013 劇照 NO.2蘭陵王2013 劇照 NO.3蘭陵王2013 劇照 NO.4蘭陵王2013 劇照 NO.5蘭陵王2013 劇照 NO.6蘭陵王2013 劇照 NO.16蘭陵王2013 劇照 NO.17蘭陵王2013 劇照 NO.18蘭陵王2013 劇照 NO.19蘭陵王2013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魏晉南北朝時期,華夏大地步入前所未有的亂世。金戈鐵馬縱豪邁,勇夫壯士化枯骨。北齊氣數將盡,北周在宇文邕(陳曉東 飾)的統領下迅速崛起,朝著統一大業全速前進。而在這位蓋世英雄面前,北齊戰神蘭陵王高長恭(馮紹峰 飾)成為最大阻礙。在征伐途中,蘭陵王意外踏入巫咸后人隱居的世外桃源,并結識了世代擁有預知能力的白山村女孩楊雪舞(林依晨 飾)。亂世因緣前注定,豈是人力所能移。雪舞這個奇女子與蘭陵王和宇文邕均結下不解的因緣,可是縱使早已窺見未來的天機,卻無法撼動命運的安排。
      一代豪杰蘭陵王功成名就,自然引來帝座的不滿。殺父弒君的太子高緯(翟天臨 飾)繼位,高長恭和楊雪舞這對亂世有情人即將迎來宿命中最大的磨難……

     長篇影評

     1 ) 關于歷史上的蘭陵王以及其他

    因為《蘭陵王》熱播所以百度了好多資料整理如下,絕不敢說科普、王道,僅屬興之所至、聊以自娛,且個人能力有限,更非專業出身,如有錯缺請指出,LZ一向玻璃心請輕拍,錯了我會改的。。。

    整這個絕對不是為了跟《蘭陵王》的情節爭鋒相對,電視粉請不要來拍我,因為正是電視引起了我的興趣(馮叔所塑造的形象實在功不可沒,雖然實在很想吐槽蘭陵王的人設,說好聽就是愚忠,說不好聽就是2B),想“人肉”一下和我王有關的各位歷史人物,結果沒想到居然扒出了這么多。。。還看到了N多感人的愛情故事,北朝后妃各個堪比楊雪舞啊。。。

    我很清楚電視是電視,歷史是歷史,那種感覺就像古人寫《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故事有好多都和歷史不太相符,但是結果其實是《三國演義》的故事還比較婦孺皆知。。。還有古人創作的說書、京劇什么的,不就跟現在的劇本、電視劇一樣么,你無法阻止人類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再說其實史書也是人寫的,雖然誰都知道史書應當盡量客觀,盡量實事求是,但其實誰又真正能做到完全不帶偏見?就算能做到,畢竟作者能力有限,很多情節也是多方采寫而來,并非第一手資料,難免在口口相傳中早已被添油加醋。。。所以那些罵電視劇不忠于歷史的。。。我也沒辦法。。。歷史粉也請不要來拍我

    --------------------------我是自娛自樂的分割線----------------------------

    公元524年,六鎮起義。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遷洛陽后,六鎮鮮卑和鮮卑化貴族與將士的待遇及升遷不如洛陽鮮卑貴族,最後發起了反漢化的大起事,關隴、河北各族紛紛起兵響應,北魏統治瀕臨崩潰。邊鎮軍事豪強乘機擴充實力,其中爾朱榮實力最盛。其時高歡和宇文泰都在爾朱榮麾下效力,但高歡漸漸拔地而起,宇文泰勢力較低。

    高歡其人,原為漢,因祖上懷罪徙居懷朔鎮,自小在鮮卑族中長大,受鮮卑文化影響。年輕時在城墻之上勞役,因相貌奇偉、面帶忠厚,有英雄之氣而被鮮卑貴族之女婁昭君慧眼青睞,暗中贈送財物并與之結成美滿姻緣。之后婁昭君以家資財力相助高歡廣結人緣,屢立戰功,最終官至東魏宰相。

    婁昭君不知道是不是電視上的皇姥姥。。。我不明白我王為毛要叫她“姥姥”?明明是奶奶好么?

    公元531年,高歡起兵聲討爾朱氏,在信都(今河北冀縣)擁立元朗為魏帝(后廢帝)。
    爾朱氏失敗后,高歡命賀拔岳為關西大行臺,宇文泰是他的有力輔佐。

    公元532年,高歡立元修為帝(北魏孝武帝)。
    史書上說他遍體有鱗紋。。。這。。。真的不是皮膚病嘛!!!叫什么來著!!!
    元修嫡妻為高歡長女(永熙皇后高氏),雙方無感情。元修出逃后改嫁元韶。

    元修妹妹平原公主,初嫁開封府張歡,但張歡生性貪殘,對待公主無禮,于是元修殺張歡,改封元氏為馮翊公主,另嫁給宇文泰。

    公元534年,侯莫陳悅在平涼(今屬甘肅平涼西南)殺死賀拔岳后,宇文泰繼統其軍眾,擊敗侯莫陳悅,向東進據長安。
    同年,元修與高歡正式決裂,攜情婦元明月(元修的堂姐)、元寶炬(元明月的哥哥、元修的堂兄)等率眾入關投奔妹妹馮翊公主的未婚夫宇文泰。十月,高歡以元修棄國為名,在洛陽另立元善見為帝(東魏孝靜帝);十二月,宇文泰以元修淫亂叢姊妹為名先殺元明月,再以此為契機毒殺元修,并改立元寶炬為帝(西魏文帝),從此北魏正式分裂為東西魏。

    公元535年,元寶炬稱帝后封妃乙弗氏為皇后。

    --------------------------下面是第一個愛情故事-----------------------------

    乙弗皇后生性節儉,性情仁慈,與文帝感情甚篤,夫妻生活13年,共生下了12個子女,但只存活元欽、元戊兩子。后宇文泰苦諫文帝廢后改納柔然頭兵可汗阿那瑰之女為后,以為結好柔然。
    公元538年二月,文帝無奈廢乙弗皇后,遜居別宮、出家為尼。三月,立柔然公主郁久閭氏為皇后。郁久閭氏性情極妒,文帝只好遣子武都王元戊為秦州刺史,與母親乙弗氏一同赴鎮。雖然如此,文帝心中還是對乙弗皇后念念不忘,密令乙弗氏養發,想讓她還俗回宮。但這些都是宮闈事秘,并沒有外人知道。
    公元540年春,柔然再次大舉南侵,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郁久閭氏嫉妒乙弗皇后的緣故。文帝無奈地說:“哪有百萬之師是為了一個女子而發兵的,就算真是這樣,你們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又有何臉面去見我的眾將士?”只好忍痛派遣中常侍曹寵拿著自己的手敕去讓乙弗皇后自殺。乙弗皇后拿到手敕后哭著說:“只要皇上能長命百歲,天下太平,我就是死了也沒關系。”于是叫來兒子武都王元戊與他訣別。又給太子元欽傳下遺命,言辭悲愴,慟哭良久。周圍的侍從們也都哭泣不止,不敢抬頭看她。乙弗皇后還叫來僧人準備好東西,讓她的侍女們都出家,并親手幫她們削發。做完這些事情以后,乙弗皇后就走進房間,蒙上被子把自己給悶死了,死時年僅31歲。乙弗皇后死后,朝廷在麥積崖鑿了石龕給她下葬,靈柩將要送入石龕的時候,突然飄來兩朵云先后進入石龕,過了一會兒,一朵云消散在石龕中,另一朵云則飄了出來,后來這個石龕被稱為寂陵。等到文帝修好永陵后,便寫了一封手書說想等自己死后與乙弗皇后合葬。于是朝廷給乙弗皇后追謚號為文皇后,供奉于太廟中。元欽登基后,乙弗皇后與文帝元寶炬合葬于永陵。

    關于飄入乙弗皇后石棺中的兩朵云那個。。。可見古人也會在正兒八經的史書里瞎掰啊。。。還有,據說一開始大臣們想讓文帝與悼皇后合葬,但是一出發車碾就會斷掉,后來才發現文帝手書的遺詔是想與乙弗皇后合葬。。。這個我查不到出處

    乙弗皇后死去的同一年,郁久閭氏正在瑤華殿懷孕待產中,聽到有狗叫聲于是感覺心里厭煩(一般迷信的說法:貓狗能看到靈異)。又看到一個盛裝的夫人來到她的房間,于是郁久閭氏問周圍的人:“這是誰?”但是無論是醫生、巫師、侍從都沒有看見任何人,于是大家覺得那是乙弗皇后的魂魄。最后郁久閭氏因為難產而死,年僅16歲,先埋葬在少原陵。后來與帝后合葬在永陵。

    于是這對夫妻和那個其實也挺可憐的政治犧牲品小三公主,就這么合在一起去了另一個世界,不知道在那里她們還會為了吃醋而煩惱么?

    -------------------------回到我是歷史的八卦一線--------------------------

    元寶炬的女兒(生母不詳)金明公主后嫁尉遲迥為妻。
    尉遲迥(公元516-580年),宇文泰的外甥。因不滿楊堅獨攬天下兵馬而討伐楊堅,后兵敗自殺,年64歲(所以不像電視上是被宇文護所殺,也不是宇文邕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

    宇文泰和正室馮翊公主(元修之妹)生嫡子宇文覺。
    所以宇文泰是元修的妹夫(元修被殺時宇文泰還只是馮翊公主的未婚夫)。

    宇文泰和妾室(叱奴太后)生四子宇文邕(公元543-478年)和宇文直。
    所以宇文邕是個庶出的皇帝。

    宇文泰的大哥宇文顥生三子宇文護。
    所有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邕的堂兄(而不是電視上所演的宇文邕的叔叔)。

    --------------------------接下來是第二個愛情故事-----------------------------

    公元551年,元寶炬嫡長子元欽繼位(西魏廢帝),皇后宇文氏(宇文云英,此名出自清人杜綱《北史演義》,不可盡信。為宇文邕之姊)為宇文泰長女,但是夫妻情深,元欽更不置妃嬪,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對一夫一妻的帝后
    公元554年正月,元欽密謀誅殺宇文泰,謀泄被廢,四月,被宇文泰酖殺,皇后宇文氏在父親宇文泰的面前飲鴆自盡,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皇帝自殺殉情的皇后

    --------------------------我是宇文家的分割線-------------------------

    公元554年,元欽被廢后,元寶炬第四子元廓(西魏恭帝,元欽的弟弟)即位。宇文泰繼續干政,并自封為太師、大冢宰。因宇文護要求鮮卑化,恢復鮮卑姓氏,因此元氏還拓跋氏,元廓改名拓跋廓。這里有個好玩的地方,拓跋廓的皇后姓氏很有趣,若干氏,若干皇后。。。囧
    公元556年八月,宇文泰臨終時授命侄子宇文護輔佐嫡子宇文覺,十二月,宇文護勸退西魏恭帝拓跋廓禪讓北周,扶宇文覺登基。
    公元557年,宇文護以親信奸邪為名廢黜宇文覺,另扶宇文毓登基并殺害宇文覺。
    公元560年,宇文護暗中命令宇文毓心愛的御廚李安在食物中下毒殺死宇文毓,再扶宇文邕登基(而不是電視里所演,宇文護借宇文邕之手用毒酒殺死宇文毓)

    --------------------------我是正室范兒的分割線-------------------------

    電視劇里我特別喜歡阿史那皇后的演員,感覺她演出了一股強烈的正室范兒。。。下面是真實的歷史:

    宇文邕的妻子阿史那皇后是突厥木桿可汗俟斤之女,和電視上一樣,徹底的政治聯姻。一開始是因為突厥強大,所以周國很執著地去求親,剛開始打算派的是另一個姑娘,但后來又后悔了,直到宇文邕即位,又不停地派人示好,他們才同意將女兒阿史那公主嫁給宇文邕,于是宇文邕派了一大批人帶上東西去迎親,誰知突厥很貪心,又答應跟齊國和親了,嚇得迎親使團一直勸啊勸,生怕突厥再次悔婚。正巧突然來了一場霹靂暴雨,把突厥宮殿的屋頂都給劈壞了,俟斤嚇了一跳,以為是天譴,趕緊把阿史那嫁過去了。阿史那是一個端莊穩重的姑娘,宇文邕很敬重她,但是感情并不好,結婚九年也沒生下個一男半女。關于他們感情不好的佐證,可以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宇文邕的姐姐襄陽長公主(宇文泰第五女)嫁給北周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生女竇氏。
    這姑娘在史書上記載的特點是,一出生就長發過頸,三歲時頭發就等身高了(一般有特點的都不是凡人。。。),宇文邕非常喜歡她,一直把她留在宮中養育。
    (喜歡程度可以參考電視里宇文邕撫養貞兒的情況。不過歷史上的宇文貞是宇文毓的二兒子,電視里被換了性別。。。另外,宇文毓唯一的女兒河南公主嫁給了尉遲綱的兒子尉遲敬,而尉遲綱是尉遲迥的弟弟。。。再另外,宇文毓的妻子也是獨孤皇后,這個獨孤皇后是獨孤信的長女,獨孤信也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大帥哥,而且他的小女兒嫁給了楊堅,第四個女兒則嫁給了李淵的父親李昞,后來也被追封為皇后。。。獨孤家真是一門三皇后。。。)
    竇氏在很小很小很小很小的時候(也就五六歲,還真夠早熟的),就曾私下勸舅舅宇文邕要對突厥公主阿史那皇后多多關懷撫慰,這樣才能借助突厥的幫助一統天下。宇文邕接納了她的意見。有記載稱當時的名將長孫晟聽說這件事以后,對朋友說“此奇人必有奇子,可為婚姻”。幾十年后,長孫晟去世,他的內兄高士廉做主將長孫晟的小女兒嫁給竇氏的二兒子李世民,也就是后來的長孫皇后。
    后來楊堅篡奪了北周位,年僅7歲的竇氏十分難過,撲倒在床上痛哭說:“只恨我不是男孩子,不能給舅舅一家幫忙!”嚇得她父母趕緊捂住她的嘴巴說:“別亂說話,會被滅族的!”
    因為竇氏從小就格外聰明伶俐,所以竇毅非常認真地為她挑選了未來的夫婿,即唐高祖李淵(選婿過程即為“雀屏中選”的典故),后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子。
    所以宇文邕是竇氏的舅舅,李世民的舅爺爺,唐朝建立后,竇氏追封皇后,尊號為太穆順圣皇后。

    宇文邕是個大老粗,沒文化,只會打仗,長得也非常粗獷,陳曉東的粉絲們要失望了。

    因為歷史上宇文邕滅佛道,所以電視劇有一段情節是阿史那皇后把快要生產的雪舞送到佛寺去,然后暗令主持殺死雪舞母子,事情敗露后宇文邕非常憤怒,于是大肆滅佛。
    不過史書上記載的原因電視里的楊雪舞上朝參議國事時也提到了,當時的年輕人都不工作卻出家當和尚,國家還得花費大量財力去供養他們,所以宇文邕下定決心滅佛。

    宇文邕和李娥姿皇后所生下的大兒子宇文赟迎娶了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后來她爸爸奪了北周帝位,楊皇后很氣憤,弄得楊堅總覺得虧欠了女兒。再后來楊堅還想讓她改嫁,楊皇后很硬氣,死都不肯。不過等到隋煬帝的時候,她還是改嫁給了一個叫張掖的人。

    宇文邕和李娥姿皇后還生了一位清都公主,公主下嫁石保縣公閻毗,生二子閻立德、閻立本。
    所以宇文邕是大畫家閻立本的外公。

    公元564年,北周聯合突厥伐北齊,連攻20城,后因突厥突然撂挑,齊軍獲邙山大捷而敗。
    公元572年,宇文邕在??奴太后和弟弟宇文直的協助下誅殺權臣宇文護獲得親政。
    公元575年,北周再次伐齊,連攻30城,后因宇文邕生病而暫停班師回朝。
    公元577年,北周再次出兵,北齊亡。


    --------------------------我是隋楊氏亂入的分割線-------------------------

    公元581年,字文闡(北周靜帝,宇文赟長子)宣布禪位給楊堅,隋朝建立。

    楊堅的皇后名諱獨孤伽羅,就是剛才說過的獨孤信的第七女,所以楊堅和宇文毓是連襟關系。史書記載她的性情極好,又節儉(不過,高緯給馮小憐做了七寶車和明鏡臺,楊堅滅齊后雖然毀了七寶車,但還是把明鏡臺留給了她,真是心疼媳婦兒呀),又仁慈(每次聽說大理寺要殺死囚都會哭),但是她也很愛吃醋,而且醋得地老天荒,簡直干涉了歷史,為此,當時還奉持“男人娶個三妻四妾是天經地義”的《北史》給她記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楊堅曾經看上了尉遲迥的孫女,獨孤皇后就趁著皇上上朝,偷偷把那姑娘給殺了。楊堅氣得一個人騎著馬直接沖到宮外山谷中三十余里,高颎、楊素趕緊追過去,把馬拉住勸皇上消氣,楊堅難過地說:“我雖然貴為天子,卻沒有自由!”(話說你想要一夫多妻的自由真的合理么哈哈哈,不過當時大勢所趨,可想而知獨孤皇后是有多善妒挖~)高颎說:“皇上您怎么能為了一個女人而不要天下?”楊堅這才稍微消氣,但還是在山谷里待到晚上才回宮。回宮后獨孤皇后的態度基本上可以參考蘭陵王電視劇里,阿史那皇后偷偷派人去殺楊雪舞后的情節,
    這個高颎也很倒霉,本來獨孤皇后因為他是楊堅的近臣所以對他挺親近的,但是后來聽說高颎覺得她只是一介女流(應該頗有些瞧不起的意思吧),再加上他的妻子死了,妾室卻生了個兒子,然后獨孤皇后就開始討厭他了,一直在楊堅耳邊攻擊他,而且楊堅又很聽獨孤皇后的話,后來就真的把他給罷官了。
    后來這位獨孤皇后吃醋吃到什么地步呢?聽說朝臣誰家妻妾多的,就讓楊堅斥責他們,連皇太子都不例外。(獨孤皇后這么前衛的夫妻觀念絕對是穿越過去的!!!)皇太子楊勇有很多妾室,有一天太子妃元氏突然死了,獨孤皇后就暗示說是太子的愛妾云氏害死的,說他不能善待嫡妻,弄到后來楊堅就把太子給廢了改立晉王楊廣,這真是多虧了獨孤皇后!!!厲害吧!!!
    當然歷史沒那么簡單~楊勇并不是因為獨孤皇后愛吃醋才被廢的,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大家當做一個好玩的段子看看就好~~~
    不過,雖然說了這么多獨孤皇后愛吃醋的軼事,其實楊堅還是很愛她的,這從楊堅在她生前非常聽話,在她死后對她的思念都可以看得出來,而且獨孤皇后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很理智的人,給了楊堅很多非常有用的意見和建議,是一位非常賢淑的皇后和妻子。楊堅死后,按照他的遺愿,和獨孤皇后合葬在泰陵。

    --------------------------現在我是高家的分割線-------------------------

    因為柔然當時國力強盛,所以高歡也為嫡長子高澄向柔然提親,但是柔然覺得只有高歡才配得上和親,于是派出了郁久閭氏的妹妹蠕蠕公主下嫁高歡,高歡時年50有余,且在病中不太想迎娶,但他的妻子婁昭君和高澄都勸他接受,于是。。。
    公元545年八月,高歡派慕容儼去柔然迎親,該公主名號蠕蠕公主。柔然可汗阿那瑰還派了自己的弟弟禿突佳送公主前來和親,并且叮囑他一定要等公主生下外孫才能回國。而這位蠕蠕公主的心氣也很高,一輩子都不肯學漢語說話。有一次高歡生病了就沒有去在蠕蠕公主那里,禿突佳非常生氣,高歡嚇得趕緊從射堂坐車去公主的房間。柔然國對公主的保護可見一斑。
    公元547年,高歡在征伐西魏時病卒(后追封北齊神武帝),長子高澄按照柔然國的風俗接手娶了蠕蠕公主,后來生了一個女兒。
    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身亡,于是史書上的蠕蠕公主再無下落。

    所以高歡和高澄兩父子共一女為妻,不是武則天時才有的傳統哇~~~人北齊先祖就已經這樣了。。。

    ---------------------我是熱烈慶祝男豬腳終于快要出場的分割線----------------------

    高澄是高歡的長子,從小就有政治天賦,但是私生活不怎么檢點。
    歷史上對他的記載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流傳下來的都是各種緋聞比如調戲父親的妾室,強搶別人的小老婆什么的。。。

    比如,高澄十四歲時就因與其父的寵妾鄭氏通奸,差點被高歡殺掉,經司馬子如從中周旋,殺掉首告的奴婢滅口,父子才重新和好。后來,高澄又看高仲密美麗的妻子李氏,一見面就撲上去亂扯衣帶想要強奸。李氏不從,衣帶盡裂,脫身后向高仲密哭訴。東魏軍重新奪回北豫州和洛州,侯景俘獲高仲密妻兒送至鄴城。由于高乾、高敖曹都是高歡功臣,高仲密的弟弟高季式聞說是兄長起兵的消息,馬上跑回自首,都沒有被連坐族誅,只是殺高仲密一家。高澄打扮得漂漂亮亮,盛服去見將被處死的高仲密妻子李氏,問“今日如何?”李氏默然,于是被高澄納為妾侍。

    高澄的嫡妻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妹妹,馮翊長公主元仲華(北齊尊封靖德皇后)
    注意:她做公主時的封號“馮翊”和宇文泰的嫡妻馮翊公主封號一樣,但她們不是同一個人,不要搞混了!!!
    另外高澄還有很多小老婆,正是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小老婆中的一個,生下了我們的四大美男之一高長恭!!!

    所以說都不知道我王的癡情是遺傳了誰,鑒于他爹如此風流,多半是遺傳了他娘那邊的。。。

    高澄在父親死后接班鞏固了東魏的朝政,還脅迫了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軟禁后準備逼供禪位。誰知大功告成之際居然被家奴刺殺,而且這居然還不是一個政治事件,而是一個長達2年,攪基不成、由愛生恨的悲慘愛情故事。。。

    -------------------------我是攪基不成,由愛生恨的分割線--------------------------

    公元547年十二月寒山之戰后,高澄俘獲了當時南梁徐州刺史蘭欽的兒子蘭京,作為奴隸留在東柏堂的廚房里干活。起初高澄非常寵愛蘭京,蘭欽派人來請求給兒子贖身都被高澄給回絕了。后來蘭欽死了,侯景禍亂南梁,蘭京多次請求回國,被高澄令人杖責,還威脅蘭京說再求就殺了他!蘭京想到高澄剛開始對自己那么好,現在又那么壞,心理落差太大,于是聯手廚房里的6名奴隸,打算刺殺高澄。
    另外,蘭京還有一個同被俘虜,且在高洋(高澄的弟弟,高歡次子,未來的北齊文宣帝)身邊擔任帶刀侍衛的弟弟蘭改此時也打算對高洋下手。
    公元549年八月辛卯日,在高澄與小伙伴們密謀禪代東魏之事時,蘭京藏刀于盤底前去送食,和同黨們一起殺死了高澄和他的小伙伴們。高洋聞訊后旋即趕來,又將蘭京七人斬殺,但高澄早已死去。

    說實在的,上面這段是百度高澄辭條里的,我覺得好笑就抄下來了,但是史書原文,我并沒有找出可以對應“高澄非常寵愛蘭京”、“蘭京想到高澄剛開始對自己那么好,現在又那么壞,心理落差太大”這樣的文字,不知從何杜撰而來。。。
    竊以為,正因高澄淫亂,所以才會引得后人如此遐思吧。。。

    高澄在離與帝位僅一步之遙的時候死了,追尊北齊文襄帝,于是高洋接替父兄霸業,逼退登基。
    這直接導致我王失去了可以直接繼承王位的后果!!!間接導致了北齊的滅亡!!!
    所以男人們啊!!!攪基要謹慎!!!更不要到處濫情啊!!!

    -------------------------------我是遺憾叢生的分割線--------------------------------

    公元550年,高洋逼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位,創北齊,為北齊顯祖文宣帝。
    所以高洋是高歡的嫡次子,高澄的親弟弟,高長恭的叔叔。
    “快刀斬亂麻”的典故就出自高洋。
    史書上對他的記載是一出生就很丑。。。特別是他還出生在歷史上最著名的美男之家(而且還是皇族)——北齊高家,估計看著周圍一干帥哥親戚,活得挺自卑的。。。

    (評論有筒子說高家有遺傳性精神病,我個人覺得是沒有的,因為根據我所看到的情況,貌似只有高洋有這個傾向,而且高洋相貌奇丑,在高氏這個全是帥哥美女的家族里應該是從小就很壓抑的,可能因此導致最終的癲狂,毫無理由地殺害了很多宗親。。。高氏其他人應該是只能說是比較暴虐、脾氣不好,容易跟人起爭執,但應該不是什么遺傳性精神病。。。或者,畢竟我不是學醫的,不是很確定“精神病”這個概念應該如何定位)

    臨政初期勵精圖治、征伐四方,后期殘害忠臣、虐殺兄弟,可能有精神病。。。
    另外他還特別會測字算命。。。
    公元559年,高洋因飲酒過量無法飲食而去世,嫡子高殷即位。

    高洋的皇后是李祖娥,才貌俱佳,卻所托非人。

    另外高洋還有個妃子段昭儀段氏,是段韶的妹妹。結婚的時候,段韶的妻子元氏用民間戲弄女婿的辦法來戲弄高洋,而且高洋也接受了。李祖娥知道后大發脾氣,直接跟段韶說我要殺了你老婆,嚇得元氏一直躲在婁昭君太后家,高洋在世期間就沒敢出來。。。好囧。段昭儀才色兼備,十分得寵,享受的待遇跟皇后李祖娥差不多。

    -------------------------------我是悲情皇后的分割線--------------------------------

    公元560年,皇太后李祖娥為鞏固母子地位,欲除掉太皇太后婁昭君,故高歡六子高演(北齊孝昭帝)在太皇太后婁昭君、九弟高湛的幫助下篡位成功,高殷被廢。但高洋臨終時曾表示必要時皇位可以相讓,唯不可傷害高殷,因此婁昭君讓高演發誓不殺高殷。

    公元561年,高演為除后患還是秘密殺害了高殷,謚號閔悼王。不久后高演墜馬傷到肋骨,重傷不治,傳說是文宣帝高洋的報復。婁昭君探病時再三詢問高殷下落才知高演違背誓言,婁昭君非常生氣,至死不肯原諒高演。為了保住兒子高百年,臨終時高演宣布廢掉年幼的太子,傳位于九弟長廣王高湛(北齊武成帝)。

    高湛是高歡第九子,幼時曾與柔然可汗阿那瓌孫女茹茹公主結親,但茹茹公主13歲時因病去世。
    (此茹茹非彼蠕蠕,但是應該有親戚關系的,都姓郁文閭氏)

    高湛即位后立胡皇后,但他卻日日逼奸高洋留下的美艷寡嫂李祖娥,李祖娥不從,高湛就以殺掉李祖娥另一子高紹德威脅她,最終李祖娥懷孕生下一女,出于怨恨這孩子一出生就被李祖娥弄死了,高湛十分氣憤,當場用刀柄打死高紹德,并鞭打李祖娥后扎入絹袋丟進水溝,血水把絹袋都染紅了,最后李祖娥進入妙勝寺出家為尼。北周滅北齊后,李祖娥作為北齊皇族的一員被俘虜到北周。后來隋朝建立,李祖娥才得以返回家鄉趙郡。

    以上內容來自《北史》和《資治通鑒》,就不發原文了,看著真心好殘忍。。。

    高殷的妻子是李難勝(此名可考,出自她自己的墓志銘“齊故濟南愍悼王妃李尼墓志銘”),她也是李祖娥的侄女。11歲時嫁給高殷,是他唯一有據可查的配偶,但并未被正式立為皇后。高殷被廢后,13歲的李難勝也在妙勝寺削發為尼,22歲時以尼姑身份落葬。

    -------------------------------我是第三個愛情悲劇的分割線--------------------------------

    公元564年五月,因白虹貫日、赤星出現,按照迷信傳統,這種天象需要通過殺害王公貴族來避禍,而這時高氏宗親已經被高洋殺得差不多了,于是想利用高百年來頂罪。而且教授高百年讀書的賈德冑報告說,高百年特別喜歡練習寫皇帝才會經常寫的“赦”字,這引起了高湛的猜疑,于是高湛殘忍地殺害了高百年。
    高百年的妻子斛律氏是斛律光的大女兒。高百年赴死前割下腰帶上的玉玦留給斛律氏,因此她手握玉玦絕食而死,至死不松,直到她的父親斛律光親自動手才打開。

    -------------------------------我是和電視有關的其他配角分割線--------------------------------

    斛律家族的戰斗力很強,因此高氏家族經常與之聯姻,高百年被廢后,為了補償斛律家族在后宮的儲位,高湛讓太子高緯迎娶了斛律光的次女,并且多番示好,例如斛律妃生下一個女兒,高緯為了討好岳父,竟然“詐稱生男,為之大赦”。高緯即位后,斛律妃成為第一任皇后,直到斛律光被殺后才被廢,又被勒令剃度為尼姑,北齊滅亡后改嫁給平民。

    斛律光次子斛律須達,任中護軍、開府儀同三司,死在斛律光前。

    公元565年,彗星出現,此為“除舊布新之象,當有易主”之相,高湛為避禍傳位于太子高緯,自為太上皇帝。

    公元568年,高湛因酒色過度而死,時年32歲。

    高湛荒淫無道,他的妻子胡皇后也不甘示弱,甚至說出過:“當后何如當妓樂”這樣的話。胡皇后先是同高湛的親信隨從和士開勾搭,在高湛死后更是公開關系,后來和士開被高儼殺死。之后,胡太后又與沙門曇獻私通,和尚們都開玩笑說曇獻是太上皇。高緯聽說太后生活不檢點,起初并不相信,但是有一天他去看望胡太后時遇到兩名小尼姑,于是召回宮中侍寢,這才發現她們都是男子。于是曇獻和胡太后私通的事情才被曝光。胡太后還跟好幾個人保持關系,高緯把他們都殺了,并將胡太后幽居起來,并且一眾親戚都不許探視。后來高緯與太后和解,但雙方對彼此都不甚信任,胡太后準備的食物,高緯一口都不敢吃。

    其實胡皇后出身很好,家世顯赫,她母親懷上她的時候,曾有番僧路過,指著他家的大門說:“這屋子里有月亮。”結果竟然變成這樣。

    有傳言說北齊被滅亡后,胡太后和穆黃花穆皇后一起在長安當妓女,史書中沒有記載,這大概是“當后何如當妓樂”這句話引發的訛傳。

    但是胡皇后既沒有被廢,也沒有早逝,和兒子高緯的關系絕對不如電視上演得那么好。另外高緯其實是因為深得高湛喜愛才封為太子的,并不像電視上演的那樣可憐。

    另外電視上的高緯給雞啊狗啊封官,歷史上也是有的。。。實在是夠荒誕的。

    穆黃花原先是高緯的第一位皇后斛律氏的侍婢,名叫邪利。她的母親輕霄本是穆子倫的婢女,后來又被遣到侍中宋欽道家,被奸污(私通?我個人傾向于被XX。。。)后生下了她,外人不知道她的氏族,實在要問才說是宋欽道的女兒,小字黃花。因為宋欽道的妻子嫉妒,于是在輕霄的臉上烙了“宋”字。后來宋欽道犯事被抓,黃花因此而進宮,并受到了高緯的寵愛,封了“舍利太監”的稱號。高緯乳母陸令萱知道她得寵,將她收為養女,獲得“弘德夫人”的稱號,并生下皇子高恒。當時高緯還沒有立儲君,因為擔心斛律皇后怨恨,于是將高恒送給皇后收養,并立為皇太子。陸令萱又讓她改姓穆。高緯的第二任皇后胡皇后(胡太后的侄女)被廢的事,陸令萱也有功勞,最終被高緯立為第三任皇后,還大赦天下。最初的時候,折沖將軍元正烈在鄴城東的水中發現玉璽并進獻給穆皇后,上書“天皇后璽”,高緯特地頒發了詔書,認為這是穆皇后的祥瑞之兆。高緯曾經為胡皇后做過一條珍珠裙褲,花錢無數,但是被火燒了。現在新立穆皇后,于是高緯派出薛孤、康買等人作為吊使,又派遣商人帶著三萬匹錦彩一同去周國采購珍珠,打算為她打造一輛七寶車。但當時北周正遇上太后發喪,所以不肯交易,但他們還是造出來了。于是開始有童謠傳唱“黃花勢欲落,清觴滿杯酌”,諷刺穆皇后當不了多久的皇后,高緯也陷入酒色之中。因為穆皇后認陸令萱母子為親,改成了和“陸”發音接近的“穆”姓,陸令萱又被封為太姬,因此她不愿再承認輕霄是自己的親身母親。輕霄后來治好了臉上的傷疤前來求見,卻被陸令萱命人打臉,不許相見。

    陸令萱就是最近熱播的《陸貞傳奇》里陸貞的原型。。。怎么看都不是個省油的燈啊,北齊滅亡絕對也有她的功勞
     
    陸令萱的兒子穆提婆曾經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同意。于是陸令萱母子與斛律光結怨。在和祖珽的聯合謀劃下,他們誣告斛律光想謀反,高緯信以為真。

    公元572年六月,高緯假賞給斛律光駿馬一匹,約其第二天游觀東山,誘到宮中,用弓弦將其勒死,時年58歲,并以謀反罪盡滅其族,還派人抄家,結果只得到一些宴射用的弓箭刀鞘,并無余財。高緯自毀棟梁,朝野為之痛惜。而周武帝宇文邕得到斛律光被害消息極為高興,下令大赦境內。

    公元577年,宇文邕發兵長驅攻入鄴城,滅了北齊。他下詔追封斛律光為上柱國、崇國公,并指著詔令對眾人說:“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這么看,斛律光的戰斗力比我王強太多。。。)

    -------------------------------我是藍豬腳的分割線--------------------------------

    公元541年十二月,高孝瓘出生,后改名高肅(原因不詳),字長恭。渤海人(今河北景縣東)
    長恭為高歡孫,北齊書上寫他是高澄第四子,可墓碑上寫的是第三子。生母不知道姓氏,但他的五個兄弟都記載了母姓,所以,長恭肯定不是嫡子。。。另外,高孝琬和高長恭的出生時間相近,而且高孝琬是高澄的嫡長子,所以有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長恭就被排在了高孝琬的后面,成為第四子。
    公元549年7月,父親高澄遇刺身亡,8歲的長恭成為孤兒。
    公元550年春,長恭的二叔高洋建立北齊。當年7月,高洋封高澄的嫡長子高孝琬(老三)為河間王,長子高孝瑜(老大)為河南王。
    公元557年,16歲的長恭任通直散騎侍郎。
    公元558年,17歲的長恭被高洋封為樂城縣開國公,食邑八百戶。
    公元559年,18歲的長恭被封為儀同三司。后來又加封為上儀同三司,仍以本官行肆州事。
    公元560年初,19歲的長恭被堂弟高殷封為領左右大將軍,增邑一千戶。其年三月,又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同時他的二哥高孝珩被封為廣寧王)。蘭陵是長恭的封地,地址現在是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蘭陵鎮。
    公元561年,20歲的長恭被六叔高演為其增加封邑通南一千五百戶,并調其任中領軍、加開府儀同三司。
    公元562年,21歲的長恭被九叔高湛任命高長恭為使持節、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其他的官職仍然如故。
    公元563年,22歲的長恭被高湛封為鉅鹿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進領軍將軍。
    公元564年秋,北周伐齊。十二月,尉遲迥包圍北齊重鎮洛陽。高湛急招并州刺史段韶商議對策,并派蘭陵王、斛律光一同前往救援。段韶為左軍,斛律光是右軍。高長恭作為中軍,以五百騎兵沖過周軍的包圍圈,到達金墉城下。城上的人本不知他是誰,不敢打開城門,但當看到高長恭脫去甲胄露出自己的面孔,欣喜異常,群情激奮,于是雙方合力,將周軍打得落花流水。《資治通鑒》記載周軍“丟棄營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此戰被稱為邙山大捷,又稱金鏞解圍。是高長恭最著名的戰績。
    這里有一小段插曲,當時宇文護的母親和姑姑因為戰亂而被齊國囚禁,交涉頗久,剛剛才送還回國,所以宇文護很高興,想跟齊國約定停戰協議的,但突厥卻突然發兵伐齊,并邀請周國一起去,宇文護擔心不赴約會影響兩國外交,以后難辦,只好發兵并親自前往。而齊國也始料未及,倉促迎敵。這場戰役,不但輸在齊國三員大將奇兵突襲、天氣相助,也輸在宇文護本就無軍事才能,且無心戀戰上。而且,當初主動出擊的突厥方還很搞笑地半路撂挑了,因為一路打來損失慘重,所以周軍是孤軍奮戰,而且此時齊國兵力尚強。。。
    所以客氣地說,這場戰爭和電視上演的基本不怎么相符。。。因為宇文護不但參加了戰役,而且還是主動請命,而宇文邕并沒有親自前來掠陣。最后敗了,宇文邕也沒怪他,所以不存在宇文邕從突厥借兵,偷溜過來挑事的情況。另外,責守洛陽城的刺史是段思文,而且已經守了3年,所以也不存在太子高緯奪蘭陵兵權,打不過又困在洛陽城里的情況。。。最后,我王在這場戰役中其實并不是主將,甚至還是段韶的下屬,聽段韶指揮的,但是最后他在洛陽城下那一出鏡實在是太振奮人心了,所以就流芳千古了吧。。。
    公元566年十月,25歲的長恭被高湛任命為使持節、都督定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加封長樂郡開國公。
    公元567年,26歲的長恭任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
    公元569年,28歲的長恭調回中央,任都督瀛洲諸軍事、瀛洲刺史,加封高陽郡開國公、尚書令。
    公元572年,堂兄高緯即位,31歲的長恭轉任錄尚書事。
    公元573年五月,長恭被高緯賜毒自盡。死后被追認為太尉,賜假黃鉞,使持節,并、青、瀛、肆、定五州諸軍事,錄尚書事,太師太尉公,并州刺史。謚號忠武。
    公元574年五月十二日,安德王高延宗將長恭安葬在鄴城西北十五里,立蘭陵王墓。

    以上年代整理自新浪博客《蘭陵王高長恭生平大事記》,博主應為高氏族人,根據《北齊書》和蘭陵王墓志銘整理,可信度較高,感謝之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f05c0100ratj.html

    我王的相貌就不用說了,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基本上沒有異議的。

    《北齊書》、《北史》的評語是:“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我個人比較傾向于這個,因為這個最早。后來再說什么“白美類婦人”,就都是牽強附會了罷~

    至于說他因為太美而戴面具,肯定是不對的,《北齊書》作為較早的記載說:“邙山之敗(這里的原文是“敗”,但應該是北齊書的作者筆誤,因為最后邙山之戰是北齊獲勝),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明確記載他戴的是頭盔不是面具。史書中的東魏北齊西魏都有“鐵面”裝備的軍人出現,頭盔和鐵護面為一體,是必須摘下頭盔才能露出臉的重騎兵防護裝備,并非后世所流傳的面具。也許是因為《蘭陵王入陣曲》的流傳和一代代的藝術加工,才使頭盔變成面具,并慢慢被人們所附會,甚至衍生出是因為他太美而戴面具的傳說。但事實上,不但不是面具,就連頭盔也只是當時部隊的標配而已,并非蘭陵王所獨有。

    《北齊書》記載他:“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性格非常好,各種親民,深受將士愛戴。

    蘭陵王很貪財,“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說的是他在州牧、青瀛任職期間,經常接受賄賂。在瀛洲的時候,他部隊里的參軍陽士深告發了他受賄的事情,導致他被罷。后來蘭陵王帶兵攻打定陽的時候,陽士深也在軍中,擔心會被他報復。蘭陵王聽到后就說:“我從沒這樣想過。”但陽士深還是非常惶恐,為了讓陽士深放心,他就尋了一件小事,打了陽士深20杖,就讓這件事情過去了。
    長恭對下人也很好。曾有一次他去上朝,結果出來的時候發現仆從全都偷溜去玩了,只有一個人還在等他,于是長恭就自己走回家了,后來也沒責罰任何人。

    還有一次,高湛讓賈護給長恭買了20個妾想獎勵他,但他只收下了1個。

    邙山大捷后,高緯對長恭說:“你打仗太勇猛,總是深入敵陣,不顧危險,萬一有個什么閃失,后悔都來不及。”長恭回答說:“我把打仗當做是自己的家事,所以么什么好顧忌的。”高緯聽后心里挺不舒服的,居然敢把國事說成是家事,于是開始疏遠他。
    蘭陵王有個下屬名叫尉相愿,有一次他對蘭陵王說:“您身為朝廷命官,為什么要這么貪財呢?”長恭沒有回答他,尉相愿又說:“是不是因為邙山大捷,您怕功高震主,所以故意給自己抹黑呢?”長恭這才說:“是的。”尉相愿說:“如果皇上真的忌憚您,就更會利用這件事來懲處您了,您想求福,反而會導致災難來得更快。”長恭聽了不由得流下眼淚,跪下請求尉相愿告之安身之術。尉相愿說:“您之前已經戰功累累,現在又取得了邙山大捷,聲名響亮,應該在家稱病,不再參與朝政。”長恭聽取了他的話,但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法退隱還家。后來江淮地方流寇橫行,他擔心再次被任命去剿匪,懊惱地說:“我去年這時候臉腫,今年為什么不腫了。”(電視上演的是:長恭和雪舞因為鄭兒而吵架,于是主動跑去剿匪了。。。然后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鄭兒滾出蘭陵王府#XDDD)從此以后有病也不去治療了(何棄療!!!)。
    公元573年五月,高緯還是派了徐之范送毒藥給長恭。長恭對他的妻子鄭妃說:“我一直忠心耿耿地為皇上辦事,什么時候辜負過他,現在居然要被毒死!”鄭妃說:“為什么不去找皇上?”長恭說:“皇上(都要殺我了)哪還會愿意見我。”于是喝下毒藥死了。朝廷追封他為太尉。
    臨死之前,長恭還把家里的債券都燒了。由此可見,長恭的確不是貪財之人,只是想借受賄自污,獲取朝中信任,不過這種做法就像尉相愿說的,實在是太SB了,沒有政治頭腦,明哲保身是沒錯,但你也不要犯罪呀。。。

    《北齊書·卷十一·列傳第三》:
    蘭陵武王長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并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
    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后為太尉,與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前后以戰功別封巨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
    芒山之捷,后主謂長恭曰:“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對曰:“家事親切,不覺遂然。”帝嫌其稱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陽,其屬尉相愿謂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貪殘?”長恭未答。相愿曰:“豈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見忌,欲自穢乎?”長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當行罰,求福反以速禍。”長恭泣下,前膝請以安身術。相愿曰:“王前既有勛,今復告捷,威聲太重,宜屬疾在家,勿預事。”長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擾,恐復為將,嘆曰:“我去年面腫,今何不發。”自是有疾不療。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飲以毒藥。
    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妃曰:“何不求見天顏?”長恭曰:“天顏何由可見。”遂飲藥薨。贈太尉。
    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士深表列其贓,免官。及討定陽,士深在軍,恐禍及。長恭聞之曰:“吾本無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嘗入朝而仆從盡散,唯有一人,長恭獨還,無所譴罰,武成賞其功,命賈護為買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

    總的來說,蘭陵王在戰場上的功勛,肯定沒有斛律光那么厲害(史書上記載斛律光打仗的事情比蘭陵王的多多了),可能他在單打獨斗上面比較驍勇,沙場上敢于沖殺(從高緯說他“入陣太深”而推斷得出),邙山大捷應該也是他軍事上的最高點,他更出名的地方可能在于他的容貌(但是史書上對他容貌的描寫其實也不算多,僅8個字而已),還有就是好脾氣,比較得人心,畢竟比起高家的其他王子,很明顯,他更親民,而且性格絕不暴戾,甚至還有點默默的包子性格(被誤會了也不懂得辯解,還傻乎乎地用貪污這種辦法以求自污,還有最后被賜死了都不上訴啊!!!)。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使沒有獲得皇圖霸業,但他獲得了民眾的交口稱贊、口口相傳,反倒會比天子更容易百世流芳,所以鄴城當地就有許多關于蘭陵王的傳說,僅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河北的一些民間文學工作者就發掘整理出了20萬文字,是史籍記載的數百倍。

    另外,比起高家的其他人(尤其是他的父輩),長恭的私生活也的確比較檢點。妻子在史書上只記載了鄭氏一人,妾室也只記載了高湛賞給他的那一個,當然這并不代表他沒有其他女人,不過也不代表他就真的把這個妾給收房了,但他肯定并不淫亂就是了。
    兒女雖然在史書中沒有記載,但長恭應該至少有一個兒子,因為公元1999年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洛陽龍門石窟發現了蘭陵王的孫子高元簡所造的地藏、觀音像龕,造像題記為:“大唐永隆二年歲次辛巳五月已巳朔十五日癸未,蘭陵王孫高元簡奉為亡妣趙敬造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各一區供養。”這段話說的很清楚,雖然不知道長恭的兒子叫什么,但是他的兒子娶了一位名叫做趙敬的妻子,生了一個叫高元簡的孫子,而且這位兒媳活到了唐代初期,孫子還在龍門石窟里給她修造了祈福用的石龕,這說明長恭的子孫后來混得還挺不錯的。

    洛陽龍門石窟千佛洞發現蘭陵王孫高元簡造地藏、觀音像龕
    中新社洛陽八月二十二日電 (趙飛)
    蘭陵王是北齊的一位功勛卓著、具有杰出才能的軍事將領,被齊后主所鴆殺。蘭陵王高長恭《北史》、《北齊書》有傳,但子息缺載,亦未聞有子。近日洛陽考古工作者在龍門石窟發現了蘭陵王孫高元簡造地藏、觀音像龕,從而不僅證明了蘭陵王還有子孫后代延續的歷史事實,而且還為研究龍門初唐造像、尤其是地藏、觀音像的造型藝術特征定位,增添了新的資料。
    新近發現的蘭陵王孫高元簡造地藏、觀音像龕,位于千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像龕距地面高四點三米,系素面尖頂楣飾圓拱龕,造像題記位于龕下壁。該像龕利用左上方千佛與窟門右上角之間的狹小壁面雕刻而成,龕口寬三十五厘米,高四十六厘米,內造舒相坐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立像各一尊。二菩薩俱飾高髻,面容豐滿、圓胖,神色端嚴,佩項圈、腕釧,下著長裙,披巾自肩下垂。由于光線較暗,這則窟龕造像題記從未被人所知。龍門石窟研究人員通過細致的調查研究發現,該像龕造像完好無損,題記文字基本完整,而且該題記為以往文獻資料或專著所未曾著錄過。
    據洛陽龍門石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振國介紹,唐代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蘭陵王孫高元簡造地藏、觀音像龕,在洛陽龍門石窟千佛洞一昏暗的角落里被識出真面目,由此“續寫”了有關蘭陵王的歷史。雖然龍門石窟歷史上曾慘遭大肆劫掠和破壞,千佛洞被嚴重盜鑿,多數造像被肢解或被毀,但高元簡造地藏、觀音像龕因其位置高、光線暗,故未被發現,因而逃脫了這一歷史劫難,使像龕包括題記在內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另外長恭的身世也比較迷離,前面已經說過了,高澄性格十分風流,且不說他那些風流韻事,就連他的6個兒子都分別是6個媽生的。。。其中有原配夫人,有妾室,有搶來的王妃,甚至還有妓女(也就是電視里帥得沒邊的老五安德王之母),但是長恭的母親卻不知道姓什么(不得母氏姓)。。。鑒于這幾位母親也只是記錄了姓氏,也許可以大膽推測長恭的母親只有名,沒有姓。。。

    《北齊書·文襄六王傳》:
    文敬元皇后生河間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廣寧王孝珩,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陳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漁陽王紹信。

    另外,看名字,長恭原名高孝瓘,參考他的哥哥們,是很典型的“孝”字輩,但是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給改名了,變成了高肅。。。不過從長恭開始,后面幾個王子的名字也都不是“孝”字輩了。。。

    前幾天突然莫名其妙滴想到一種可能性,就是長恭的母親是一名被俘虜的外族女子,因為高歡是漢族,婁昭君是鮮卑族,所以高澄已經是一半一半的混血帥哥,而且當時各民族雜居,再混一混,生出高長恭這么個流芳百世的小帥哥來也很正常。為何認為她是被俘虜的女子呢?是因為當時天下大亂,這女子多半是在征戰中俘虜而來(類似電視上宇文邕抓的那個玉兔),因為容貌姣美而被高澄強收的,自己內心并不愿意,而且語言不通,也許她就像蠕蠕公主一樣硬氣,一直不肯學習漢語,無法交流,結果就導致大家無法知曉她的姓氏了。。。另外,這女子大概一直不肯老老實實地被收編為妾,反而激發了高澄想要把她留下的愿望,所以一直困在府中直到懷孕,當這名女子最終生下小長恭后,可能逃走了,也可能難產而死,甚至有可能是逃走的過程中難產而死,而高澄也派了人去追,最終只追回了小長恭,所以最后的最后,高澄只能自己撫養這個孩子了,而且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法向小長恭解釋其中的糾葛,更別提記錄進史書吧。。。

    -------------------------------我是巫族天女的分割線--------------------------------

    話說電視劇里,楊雪舞作為巫族天女,雖然沒有繼承她奶奶預言劇透的本事,但卻堪比發明家,各種火樹銀花、污水變清、無字天書齊上陣,但實際情況呢,卻是我們的蘭陵王才是一位小發明家。且看他搗鼓出了神馬。。。

    《朝野僉載》
    北齊蘭陵王有巧思,為舞胡子。王意欲所勸,胡子則捧盞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

    我王有巧思,發明了一種玩偶叫做舞胡子。在酒桌上,我王如果想勸誰喝酒,這個玩偶就會捧著酒杯向對方作揖。。。大家都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你們感受一下。。。

    乃們想到是什么了嘛!!!

    就是“不 倒 翁”啊!!!

    不倒翁居然是蘭陵王發明的啊!!!

    外形做成一個胡人的樣子,捧著酒杯,然后。。。搖一搖。。。

    我王,您真的沒有娶一個穿越的老婆???
    鄭妃真的不是楊雪舞???
    居然想出這么可愛的玩意兒。。。腦補中。。。

    -------------------------------我是可愛五爺的分割線--------------------------------

    雖然分割線如此,但我要說,其實“X爺”的這個說法,北齊是沒有的,根據百度蘭陵王貼吧的網友考證,高家對于這些宗室子弟,一般稱呼為殿下、封地(上對下的稱呼)、封地+王(下對上的稱呼)、王

    高延宗,是高澄第五子,高長恭的弟弟,母親陳氏,原為北魏廣陽王的家妓。
    自高澄死后,高延宗就被高洋所收養,而且十分疼愛,簡直寵得不像話,12歲了還騎在高洋肚子上撒尿,就這樣一個熊孩子,高洋還可憐他,覺得就只有這么一個寶貝,問他要做什么王,他說要做沖天王。。。高洋就問楊愔,楊愔大概覺得這熊孩子太缺德了,所以就說沒有這么個郡地,建議封為安德王。。。高延宗長大以后更是經常做一些惡心的事情捉弄周圍的侍從(這里不想翻譯了,總之完全不是電視里風度翩翩的樣子。。。不過我個人覺得他本性并不壞,也沒有精神病,只是從小跟著高洋,耳濡目染了他的暴虐),高演聽說后就派趙道德去打了他一百杖(由此可見高演也不是精神病。。。),因為他被打時搞小動作,所以趙道德又加了三十杖。但他后來仍不知悔改,又用囚犯試刀,高湛就派人去鞭撻他(由此可見高湛也不是精神病。。。他們都看不慣安德王這樣胡鬧),打得更兇,又殺了和他親近的九個人,這才有所收斂。。。后來高湛殺了高孝琬,高延宗哭得不行,扎了個草人當做是高湛邊抽邊罵:“為什么殺我哥哥”,這事被奴隸告發給高湛知道,高湛就把他按在地上用馬鞭打了二百多下,差點把他給打死。(安德王的性子還真烈。。。)
    蘭陵王自邙山大捷回來以后,和兄弟們一起談論當時的情況,大家都覺得十分威武雄壯。只有高延宗說:“四哥不是大丈夫,為什么不乘勝追擊?如果是我,現在哪還有什么關西!”(這熊孩子。。。)蘭陵王死后,他的妻子鄭妃把自己戴的項鏈施與佛寺。二哥廣寧王高孝珩讓他去贖回來,他就手寫了一封信勸阻此事,淚水濕透了信紙。(讀到這其實我真的沒能理解“諫”是什么意思,到底他是贊成贖還是不贖啊?但高延宗跟高長恭的感情應該還是不錯的,后來蘭陵王墓也是他主持修建的,而且還寫了很長的碑文紀念他)

    后來高延宗開始帶兵打仗,似乎戰績不錯。高緯帶著他親征平陽,別的部隊都戰敗了,只有他的部隊得以保全。高緯很害怕,想躲回晉陽,高延宗叫高緯不要怕,把兵馬都給他去打,一定能贏。但高緯卻不肯相信。后來到達并州的時候,聽說周軍已經打進雀鼠谷,于是高緯任命那高延宗為相國、并州刺史,總山西兵事,自己想逃跑,高延宗又勸他說:“陛下為了江山社稷千萬不要走,臣等會為您拼死戰斗”,但駱提婆(陸令萱的兒子,后改姓穆,所以又叫穆提婆)說皇上心意已定,你不要勸阻,于是高緯就逃回鄴城了!!!
    這時將士們都跑出來請高延宗稱帝,說你不當皇帝我們也不想拼命救國了,于是高延宗只好無奈稱帝,年號德昌。他還拿出自己家中的金銀和后宮的美女賞賜給將士,高緯聽說后很生氣,對周圍的侍從說:“我寧可并州輸給周國,也不想留給安德王!”侍從們當然是說“皇上息怒,理應如此”啦!當時高延宗在路上遇到小兵都會主動上前握手、哭泣、不自稱王爺而說自己的名字,結果軍民振奮,連婦女小孩都爬上屋頂,對著周軍投擲瓦片以御敵。高延宗是個胖子,平時看起來像個球一樣常常被人取笑,但是打起仗來卻健步如飛。軍民一心,成功御敵。當時宇文邕的侍衛大多都死了,差點走投無路,幸好剩下的小伙伴們都比較聰明,還有投降的皮子信做向導,好不容易才從城東逃脫。高延宗以為宇文邕已死在亂兵之中,還派人在尸體堆里尋找,但沒找到。
    勝利之后,將士們都跑進城里的酒坊喝得爛醉如泥,高延宗也沒有辦法。宇文邕出城后本想逃走,但左右臣子都說逃走的話反而不能幸免,而且齊國叛將段暢也說城內空虛,于是宇文邕就又帶兵殺了回去,結果因為沒人值守所以很快就攻克了并州。高延宗之前已經戰斗了一整天,體力耗盡,逃到城北的時候在居民家里被抓。當時宇文邕跳下馬來握住他的手,他很硬氣地抽手回去說:“我是快死的人了,哪敢碰至尊的手!”宇文邕說:“我們都是兩國天子,有什么好仇視的呢?都是為了百姓而已。不用怕,我不會傷害你的。”然后讓人送來干凈衣物給他更換,并以禮待之。
    之前高都郡有座山,懸崖正對著河水,突然有一天絕壁上出現一行字“齊亡延宗”,越洗越清晰。高緯派人去查看,使者就把“亡”字改成了“上”字,結果現在還是應驗了。高延宗戰敗之前在鄴城曾經看見過兩個太陽連在一起,如今第一天稱帝,第二天就戰敗被抓,因此被好事者取笑說他只得當了兩日皇帝。
    后來宇文邕問他要怎么破鄴城,高延宗說:“亡國大夫不打算活下去,這不是我能告訴你的。”宇文邕強迫他,他只好說:“如果派了別人前去援救鄴城,我就不知道了;如果只有皇上高緯自守鄴城,您的兵器都不需要沾血就可以拿下。”
    北齊滅亡后回到長安,宇文邕和北齊君臣一起喝酒,命令高緯起來跳舞,高延宗悲痛難抑。好幾次想要喝藥自殺,幸虧他的侍女苦苦相勸才停止。又過了一陣子,宇文邕借口高緯和高延宗等人偷偷響應穆提婆要造反,派人賜死他們。大家都吵著說自己沒想造反,只有高延宗卷起袖子,哭著卻不說話。最后都被用椒塞口而死。第二年,高延宗的妻子李妃將他落葬。
    這里還有一樁軼事,公元577年,高緯眼見大勢已去,于是學他的父皇高湛,禪位給自己8歲的太子高恒。有一個叫孫正言的人偷偷跟別人說:“我于武定年間在廣州做士曹的時候,聽說襄城有個叫曹普演的人說,高歡的諸位子孫,阿保會成為天子,等到高氏德之承之的時候就會滅國。”阿保就是天保(高洋的年號,北齊第一個稱帝的人),德之就是德昌(高延宗的年號),承之就是承光(高緯的年號),他所說的話竟然都應驗了。

    -------------------------------我是太師段韶的分割線--------------------------------

    婁昭君的姐姐婁氏嫁給了段榮,生長子段韶。
    所以,段韶是高澄的表哥,是長恭的。。。表表伯?
    段韶從小就跟著高歡打天下(從打爾朱兆時就開始了),是北齊的開國功臣,輔佐了7任皇帝,和我們長恭的交情也是最好的。
    公元571年,定陽之戰中病逝。一生算是比較平穩度過,功勛累累,歷史評價很高,沒看出遭受到什么政治迫害,唯一的缺點是比較吝嗇,周圍的親戚朋友都沒有得到過他的施舍,另外他的兒子段深為迎娶公主辦婚禮,好幾個省的丞郎在他家幫忙了十多天,最后婚禮結束送客的時候,他也只是每人敬了一杯酒就沒了。。。囧
    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缺點是好色,曾經有一個叫皇甫謹造反被抓,他的姐姐皇甫氏牽連入獄,但是段韶舍不得她美麗的容貌,所以堅持請求高澄,高澄不愿拒絕,只好把皇甫氏賜給他(其實這跟高家諸位比起來算個什么事兒呀哈哈哈。。。)

    -------------------------------我是奸吝小人的分割線--------------------------------

    祖珽,不是電視上所說的太卜宮人,而是。。。著名詩人。。。各種多才多藝,懂四夷之語,擅陰陽占侯之術,而醫術尤為所長,為當時名醫。其人之博學多才冠絕當時,為南北朝時的一大奇才。。。(楊雪舞,你的小把戲估計迷不過他啊。。。)

    但他的才華還是不能掩蓋他糟糕的人品。首先這家伙十分淫亂,經常和小伙伴陳元康一起縱情聲色。其次是他有偷竊癖,什么銅碟子、金酒器、胡桃油,各種小東西他都偷,一開始高歡鑒于他才華橫溢而不予追究,但后來還是忍不住罷了他的官,連高洋見了他都直接大聲叫他“賊”,完全不給面子;有一次,有人來推銷《華林遍略》這本書(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類書之一,價值不菲),高澄不想買,就找了群人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抄了一遍,然后退了回去,誰知祖珽居然盜走數頁拿去當錢賭博,氣得高澄打了他四十杖;高澄遇害時陳元康也遇害了,臨死前請祖珽代傳家書讓家人去找一個叫祖喜的人要錢,他卻把信藏起來去找祖喜商量分贓,還偷了陳元康幾百本書,結果因為分贓不勻(祖喜欠了陳元康25錠金子,祖珽居然想要23錠,只留給祖喜2錠。。。)而被祖喜告發;高洋為相期間,他又偷了官書一部,按律應該絞死,高洋借口說他曾侍奉過高歡才免去一死。另外,祖珽還喜歡貪污,用皇家的庫糧贈送給官僚,被高歡發現后還推卸責任給典簽陸子先;在晉州糧倉的時候又貪污了一次,被典簽高景略發現,高歡大怒,給了他二百鞭,還發配到甲坊服勞役;再后來,高洋讓他增補十名官吏,結果他在家大肆受賄,賣官鬻爵。(都這樣了還用他,高家上下真是。。。)
    但是他侍奉高湛的時候,又曾經歷數和士開等人的罪狀,甚至直指高湛的各種劣跡,高湛氣壞了,命人用土封住他的嘴,他還邊吐邊說,和平時的阿諛奉承完全兩樣,惹得高湛大怒,將他丟進大牢,還用蠟燭熏瞎了他的眼睛。
    高湛死后,高緯可憐他,又把他撈出來做官。他掌權后又開始排除異己、陷害忠良,先跟陸令萱母子結成統一戰線,編造謠言害死了斛律光。但后來他又致力朝政、推崇高望,一時間朝堂上下一新,眾人交口稱贊。這也得罪了陸令萱母子,最終他被貶為徐州刺史。
    南陳攻打徐州的時候,穆提婆故意想借南陳軍之手除掉祖珽,所以不肯派兵救援,但祖珽也很NB,他使出了空城計。。。(后來這一招被羅貫中放進《三國演義》里交給孔明了。。。)后來陳軍再次攻城,祖珽作為一個瞎子,居然可以聽風辨位、彎弓縱箭,嚇得陳軍鎩羽而歸,徐州得以保全,最后,祖珽死在了徐州。

    -------------------------------我是禍國妖后的分割線--------------------------------

    馮小憐,本是穆黃花的侍女,而且最初是做足療的,為了爭寵,穆皇后主動將她送給高緯,誰知高緯一下子就愛上了她。
    馮小憐擅長彈琵琶和唱歌跳舞,特點是身體柔軟,凹凸有致,還冬暖夏涼,所以李商隱有詩云:“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評論有筒子說到高緯讓小憐玉體橫陳,讓人付費欣賞,這點我沒看到史書有記載,應該是后人對這句詩的附會延展)
    馮小憐很愛撒嬌,最終做出了許多禍害國家的事,比如他們出去打獵時晉州告急,朝廷急著想要皇上回宮主持,小憐卻鬧著要再打一回。。。比如大軍忙著挖地道偷襲,她卻要求去地道玩耍。。。又比如鬧著要去看打仗,結果整個軍隊都在等她更衣打扮,錯過大好時機;再比如打仗打到一半時由于天色漸晚和下雪,覺得不方便她欣賞,又命令撤兵停戰。。。更荒誕的是,高緯對小憐的話是言聽計從,她說要打就打,她說不打就不打,她害怕了,他就跟著她逃跑,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
    馮小憐并沒有被封為皇后,只是馮淑妃而已。逃亡過程中“將立為左皇后”,也給她做了皇后的禮服,還試穿了,但應該是還沒來得及正式冊封就亡國了。。。
    高緯真的很愛馮小憐,得到她以后,從來都是同進同出,恨不得死在一起,被俘后還求宇文邕把小憐還給他,宇文邕說:“我對整個天下都像脫鞋一樣簡單,哪會稀罕一個老太太”(這比喻。。。我懷疑是我打開方式不對啊囧),但是不久高緯就被殺了,于是馮小憐又被賜給代王宇文達。
    宇文達也很喜歡她,但馮小憐曾經作詩云:"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日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大概心里還是忘不了當年那個恨不得把整個天下都給了自己的無憂皇帝吧。
    不過馮小憐也挺作的,代王妃因為吃醋和她爭寵,她卻仗著宇文達的寵愛幾乎把代王妃給整死。所以楊堅建立隋朝以后,就故意把馮小憐賜給李詢,因為代王妃是李詢的姊妹!于是李詢的老母親親自動手收拾這個曾經迫害過自己女兒的人,讓馮小憐穿著布裙去廚房舂米,各種折磨,最后終于逼得她自殺身亡。


    -------------------------------我是堅強作者的分割線--------------------------------

    查資??

     2 ) 蘭陵王的編劇就是赤裸裸的剽竊了天是紅河岸的各種劇情好么!!!

    斷斷續續的看了一部分,雖然沒看全
    但是基本可以看出蘭陵王編劇基本走的就是:古書記載+剽竊天是紅河岸的劇情+編劇的各種意淫=狗血的天朝古裝“大片”

    證據一:選妃的那橋段
           說實話,讓我最開始斷定編劇剽竊的就是這段劇情了。蘭陵王里面搞的什么選妃,還有出現的那個什么溫柔賢惠賢良淑德的鄭兒,一看就是原搬天是紅河岸里的凱魯選妃的那段劇情好么!漫畫里面出現的那個溫柔賢惠的公主,跟凱魯各種有淵源,而且被王后娜姬雅利用!

    證據二:天女?
           夕梨是戰爭女神,你就要編撰個天女出來是不是!

    證據三:五爺?
           鑒于我是真心沒有看全這部狗血劇,所以那啥五爺叫啥我也沒想起來。凱魯有個塞納沙,你們就硬要給四爺有個五爺在身邊嗎!不過你們剽竊別人劇情就算了,腫么連發型也要剽竊涅!!!!人家那是自然卷,你五爺的卷發算什么!蛋卷頭么!自己用火鉗卷出來的么!

    證據四:治療瘟疫那段
           這段我沒看,是發小跟我說的。但是看過天是紅河岸的同學應該一眼就看出來這也是剽竊天是紅河岸里面的劇情啦吧!


    至于其他剽竊的劇情,歡迎各位同學踴躍提出!!
    還有編劇陳玉珊,你以為剽竊了漫畫的內容就沒有人給你捅破么!你要剽竊也去剽竊冷門一點的好不好!!不要詆毀天是紅河岸!!!!

     3 ) 我管你本來是要拍給誰看的?!反正勞資就覺得看的稀爛透了!國產劇的編劇真是在日本面前長臉了!

            我這輩子最大的缺點就是愛較真,我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考古。我在看這部劇之前作了一個最愚蠢的決定,就是看完了殺千刀的小日本拍的《義經》。我最要命的一點是我喜愛的英雄都是悲壯人物。于是綜合起來我特么就義無反顧的給它打了一星來表達我對它看屎一樣的厭棄+鄙夷。
        我看見有人說古裝偶像劇要求不要那么高,是啊,大部分人都要求不高,所以整個中國歷史都會變成古裝偶像劇,在情商低下的普羅觀眾眼里,所有的歷史都只是濫情基友情+狗血男女情,所有的陰謀和戰爭只是偉大愛情的背景。他們想要的,無法就是窩在沙發里的正當理由而已。所以像我這種想認真看部正劇的,就只能看著一個個在小說,在作家手中生龍活虎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變成了一個個只會抱著妹子卿卿我我山盟海誓的純裝13娘炮,照這個尿性發展竟然還會有中國歷史真是太獵奇了。而我也只能無奈笑笑,然后放棄對國產古裝的最后一點希望。這片腐朽透頂的環境,根本不可能帶給我像田中芳樹書里面那個凄美壯烈的赤色影子。
        我決定做一個堅定的,實打實的日劇粉,就讓那些喊我日本狗的憤青們盡情的去喊吧,就讓以愛國名義支持國產的這句話變成空氣吧,不管再怎么喊,我都會永永遠遠深愛著日劇,因為它,會給我真正想看的東西。
        -----------------------------
     要等到一部上乘的國產劇概率差不多和仙女座流星雨一樣——不是沒有,只是要等很久and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會出來
     什么樣的娛樂圈誕生什么樣的觀眾,什么樣的觀眾推動發展什么樣的娛樂圈
    -----------------------------------------------------------------------------------------
    腦殘經典語錄:《你行你去拍啊
                             電視劇?隨便拍拍得了
                             國產劇都是好的!
                             你沒看過就說爛,真高貴,真冷艷,呵呵》
        我就是一個喜歡古風文的普通女生而已,我喜歡古裝,喜歡古詩,喜歡古瓷器。我只希望有好古風的偶像劇,嚴謹點,再嚴謹點。
        就算沒有好的古裝劇我也沒有辦法啊,電視劇都已經這樣了,讓我發發牢騷都不行。

     4 ) 我朋友最近又說想看這部劇了

    這部劇怎么說呢?唔~

    劇情挺狗血挺扯淡的,蘭陵王這個選角也不怎么樣,但是以前吧,對劇沒什么追求沒什么要求,所以倒也能刷個兩遍,最近又聽到命運這首歌,朋友說想看。

    說說蘭陵王這個人吧,北齊蘭陵王高長恭生得一副俊美的面容,被列入了古代十大美男之中,除了貌美外,他是個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的將領。對于他的長相,很多史書做出記載:《北齊書》《北史》中都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碑》中說他“風調開爽,器彩韶澈”;《舊唐書?音樂志》中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話》中說他是“白類美婦人”

    蘭陵王每次出征都帶面具,關于他為何要帶面具,有說蘭陵王身材魁梧,但是臉蛋卻像女孩一樣秀氣,在戰場上起不到氣勢逼人威懾敵人的作用,所以每次出征時都戴面具。

    再反觀馮紹峰,似乎是不太符合這么一個形象的。

    林依晨演技其實還是蠻好蠻喜歡她的,陳曉東就讓我比較驚喜了,把宇文邕這個角色演的挺好的,壓了不少蘭陵王的風頭。

    就是結局。。。。。除了蘭陵王都死了?我有點不記得了

     5 ) 好吧,我承認我關注的點與大家不同

           我一向只寫短評,因為我看東西的點實在是太奇特,而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奇特的點又一向很少,所以……但是,這部劇,我感覺短評實在不夠我寫。
        一,片頭曲。片頭曲是五月天的《入陣曲》,首先阿信的這首歌究竟好不好,作為五月天的粉絲我實在不好說。況且這么一部“史詩巨制”居然用這么個調子做片頭曲,說實話其實為了用五月天做噱頭提高收視率是吧?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聽過《蘭陵王入陣曲》就是那個古曲,據說是日本保留下來的,在我國已經失傳了。我聽過那個曲子,我對音樂沒什么造詣也不能理解出什么來,就是單純覺得有股子悲涼的勁兒。與片頭曲相比,我是比較偏愛片尾曲的,丁當的《手掌心》,“我敬你\一杯一干二凈的黎明”,看來《蘭陵王》果然是偶像劇。
        二,發型。我是不會吐槽高長恭在里面的發型像迪克牛仔或者金毛獅王的。我是發現這高長恭和他弟弟都有卷發,如果不是北齊的貴族階層流行這種發型,那么就該是天生的自來卷吧。查了資料才知道,北齊的皇室跟鮮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有人說北齊皇室就是鮮卑族的,至于鮮卑族是不是天生自來卷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只是造型師覺得四爺和五爺這樣比較好看~額,大家說實話,這樣是真的比較好看么?
        三,智慧。我現在不太了解編劇編這部戲的意義是什么,或者說除了收視率之外的意義是什么。這部史詩般的巨制中,我們很少看到那個歷史中的蘭陵王究竟是多么有才干謀略,很少看到他是怎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過宇文邕還真是個聰明人啊。相反,那個歷史上不見得有卻掌握著很多現代科技的楊雪舞同學,總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次次救蘭陵王于危難之中。不知道邙山之戰的功勞被楊雪舞搶去,段韶同學有木有什么意見~其實,在這部劇里我想看到蘭陵王的謀略,我想看到古人的智慧。
        四,雜七雜八。宇文邕這個皇帝看到目前還是很帶感的,我有一種讓楊雪舞幫他一統天下的強烈期盼。韓曉東為什么到現在(原諒我才看到第九集)都不把頭發扎起來變得帥氣點呢?我居然第一眼把胡宇崴認成了呂行,請原諒裸眼視力只有更差沒有最差的我吧~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謝謝。

     6 ) 《蘭陵王》最大的“敗筆”便是找了陳曉東飾演宇文邕

    【首先聲明】:本人非任何人之粉。除了依晨的劇多看了幾部,以前從沒特別留意過這一幫男主男配的演員。不要因為我的發言不偏向你喜歡的演員,你便把我歸類。這樣做有失偏頗,辜負了大家來豆瓣寫影評的公正性。

    之前,看到12集給了四星(請看這連結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31449/)。20集以前,本人眼裡只塞得下蘭陵王和雪舞之間動人的故事;現在,全劇終,總平均給個三星,繼續說心得。

    個人以為,《蘭陵王》一劇在20集倏然終止。以此劇名為《蘭陵王》的角度來看,之後若無令人驚豔的男二宇文邕,以及那些戲份不多但個個極為出彩的男三男四男五,令人有點看不下去。所以說,陳曉東飾演的宇文邕拯救了此劇,但換個角度想,此劇最大敗筆也是找了陳曉東來飾演宇文邕,將馮紹峰的男主蘭陵王硬是活生生的吞了下去。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當然編劇擺脫不了責任,20集之後男主蘭陵王的部分,無論是故事性或臺詞皆太弱了點,無法與前20集銜接。

    至於,網路謠傳的,出資方到底有無施壓,要烘托男二,個人認為謠言止於智者。仔細看劇的話,男二的戲份實在不多,有時候五六集才出現一次,男二宇文邕的戲份絕對只是男二,甚至不比男三太子(或安德王?他在前半段的戲份頗多)多到哪,所以會反客為主絕非出資方烘托而戲份增多之故,而是編劇的問題。男二戲份不重,但一出場都是亮點!臺詞更是。《蘭陵王》說穿了就是一齣古裝愛情偶像劇,可怎麼20集後所有愛情的亮點以及人格的優勢幾乎都給了男二?我猜想,編劇越寫越愛這個角色,所以大半的心力放在男二身上了。

    我的猜想確有根據,個人曾是網路小說寫手,也有許多作家友人,在寫故事的過程中,的確常常會寫著寫著,比較偏愛哪個角色。寫自己的故事,我可以輕意的換主角,但編劇不行,所以寫男二時特別給力,是有可能的。

    當然,飾演宇文邕的陳曉東也“功不可沒”(是的,他是最大敗筆的功不可沒啊)。他是歌手出身,從非演技派的,可是他生動的詮釋了這個腹黑,霸氣,高智商高情商,卻在愛情面前如此卑微仍傲人的角色。無論造型,才華,帥勁,陳曉東的宇文邕皆不輸馮紹峰的蘭陵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演技上頭陳曉東自然比不過馮紹峰,但是,20集後有些戲,馮明顯的後繼無力,這就讓演技越來越精湛的陳曉東迎頭趕上了。

    好在男主與男二同時出現的場面不多,但偶爾同時現身的那幾場,男二的氣場不僅秒殺觀眾,同時秒殺男主啊!此劇20集後我真心為馮的蘭陵王感到可惜。若此劇更名為《天女傳奇》之類的,那麼,這感嘆就不會這般深啊!但畢竟這劇是以蘭陵王為主,後段這樣子的錯亂主配角,放錯重心(另一例是鄭兒,戲份也太多了吧),不僅毀了前20集的美好,令人可惜也同時令人不解。

    而劇終,我終於理解此劇為何叫做《蘭陵王》了,因為只有他一人存活,可笑,也可悲!(別跟我提歷史如和如何!這是戲劇啊!)

     7 ) ZT:沒有少女心的觀眾趁早走開

    網易娛樂中心上看到一篇觀劇報告~~~很逗。說到點子上去了。轉來大家一樂。

    ----------------------------轉文如下--------------------


    那些討厭《蘭陵王》的人其實都開錯了炮,不管指責劇情有違常識還是罔顧歷史都沒有意義,因為這部劇本來就志不在此。《蘭陵王》本質上是一部只為少女服務的電視劇,它幾乎囊括了少女喜歡的所有元素,并遵照少女式的幻想來發展劇情——在其他人群看來(過分較真的歷史派、無趣死板的常識派等),這部劇似乎漏洞百出。但在少女看來,《蘭陵王》幾乎堪稱完美,唯一值得討論的只是馮紹峰夠不夠蘭陵王傳說中那么俊美。

    從女主角的命名開始,本劇就開始追逐“讓少女做個美夢”的偉大理想:“楊雪舞”這個名字有沒有讓你想起六年級小侄女的QQ名?這是讓任何一個普通少女都容易接受并且愿意代入其中的名字。少女們或許有很多夢想,但公主夢毫無疑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我天生應該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所有看得順眼的男人都應該來愛我。在《蘭陵王》里邊,這個夢想實現得非常徹底,全世界的男人都在圍繞楊雪舞(林依晨飾)公轉:這個世界里最帥最能打的男人蘭陵王(馮紹峰飾)肯定要做她的男朋友,而且對其他女人不屑一顧;男朋友的最大對手宇文邕(陳曉東飾)最好也要跪倒在自己的裙下,沒事來可以來舍身救一下自己的命,并且把自己的王后之位空著等她;當然了,忠實的伙伴和備胎也不能缺,就讓韓曉東(魏千翔飾)來做這個到死都對自己念念不忘百般呵護的藍顏吧……

    多么完美的設定啊!那些討厭的常識派跳出來指責:這些男人個個身邊美女無數,為啥非要愛上這個很傻很天真的村姑?他們用這個例子來說明楊雪舞的智商堪憂:當雪舞衣衫盡濕曲線畢露后發現蘭陵王是男人,她害羞地大聲嚷嚷“不行如果你出去亂說我的清白不就毀了”,然后緊接著就主動把蘭陵王帶回村里去了——你住在隱世村,外人進不去,蘭陵王在外面亂說有啥關系?帶進村里才叫毀清白啊!但是,在少女心中,像楊雪舞這樣不諳世事怎么能叫“傻”呢,那叫“可愛”、叫“純真善良”。還有很多人批評楊雪舞和蘭陵王第一次見面時追著對方叫“美女姐姐”的設計,認為太“雷”,因為“馮紹峰的背影肌肉虬結孔武有力不可能是女人”——要我說,這種批評實在是吹毛求疵。少女和情人的第一次見面,總不能用“朋友介紹、飯局認識”這種平淡無奇的方式吧?少女要的就是新奇花樣,要的就是不落俗套!所以,第一次見面就認錯性別,然后脫掉衣服沖進溫泉里共浴——這種見面方式才叫不落俗套……

    公主夢翻譯成英文,就是“I'm the princess of the world”,再往前發展一步,就變成了“the queen of the world”——成為萬人迷不夠,還要受萬人景仰。較真的常識派們老是說楊雪舞的技能設定不合邏輯,因為她在南北朝學會了宋朝才發明的火藥,還發明了上世紀才有的凈水器——這也屬于心態扭曲。如果沒有這些技能,嬌滴滴手無縛雞之力的楊雪舞怎么能拯救蘭陵王于危難之中、怎么能讓黎民百姓擺脫可怕的瘟疫呢?難道這么可愛的少女要靠拿大刀上戰場砍人這種臟活來賺取民心么?

    情竇初開的少女們對愛情往往索求無度,貪婪程度就像剛剛嘗到血肉滋味的小獸——力度越強越好,花樣越多越好,怎么刺激怎么來,怎么虐心怎么來。有人批評說,貴為一國之主的宇文邕居然甘愿為一個有夫之婦自殘,帶五百士兵擊潰周國十萬大軍的戰神蘭陵王居然會被幾個間諜的毒箭射中,這些情節都實在不合理。但對少女而言,這些設計很棒:如果不在自己身上割出上百道傷口,怎么稱得上真的愛我呢?如果戰神永遠不受傷不病倒,讓我怎么去疼愛他,怎么體現我對他的重要性呢?

    常識派們喜歡用鄭兒(毛林林飾)來舉例說明《蘭陵王》的劇情不合邏輯:這個小姑娘剛出場時一副又嬌柔又善良的樣子,為啥過了幾集之突然就變得陰險毒辣?其實很簡單,因為少女們需要這樣一個角色,她們的愛情美滿與否總是取決于外界標準,而不是自己的內心,所以她需要失敗者來映襯自己的成功。有個手段陰狠的鄭兒來和自己爭搶男朋友,而且怎么搶都搶不過,這才說明男朋友對自己愛得有多深、自己有多么值得愛。再說了,少女戀愛的時候怎么能不撒撒嬌不耍耍小性子呢?蘭陵王人這么聰明,對自己這么好,耍小性實在有點師出無名,有了鄭兒在其中搗鬼制造點誤會,才有機會玩兩把負氣離家出走啊!畢竟,人人都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

    《蘭陵王》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少女服務的電視劇,遵循的是少女才能理解的邏輯。你們這幫搞歷史考證的、搞常識分析的觀眾,個個都沒有少女心,還是趁早走開的好。



    原文網址鏈接:
    http://ent.163.com/13/0827/14/979R8N8V00034R94.html

     短評

    男人婚前婚后的態度天差地別,這個世界好殘酷。。。

    6分鐘前
    • 祥瑞御兔
    • 還行

    雖然知道這部劇可能擔不起5星的評價,但它就是能勾起我內心的久違的小感覺,那種宿命愛戀的味道~

    9分鐘前
    • 花莫言
    • 力薦

    針對國內爛劇成堆,這個算不錯的了,劇組很了不起,連真老虎都出演,這個在中國目前的劇集制作中,通常用特技做假的,這個很厲害啊。蘭陵王的形象應該是李準基那類的吧,馮不合適,但真心喜歡林依晨和胡宇崴!PS海報很帶感,這可是花了大價錢請的卷川實花來拍的呀

    11分鐘前
    • ayoyoo
    • 推薦

    馮紹峰的顏好正,喜歡他的戰神氣質多過俊美。說他不夠美的人是要咋樣啊。馮紹峰那雙眼睛能勾死人好嘛。片頭的五月天太讓人出戲,阿信的歌聽來聽去都一樣!劇組就不能給楊學武找個配音嗎!陳曉東還是很帥啊,果然歲月摧殘的只有我們這些路人呢T-T我還是慢慢追劇吧,五星全給了瑪麗蘇!

    14分鐘前
    • 楊和托雷斯
    • 力薦

    畫面場景都很不錯,陳曉東還是很帥啊!

    18分鐘前
    • 七葉一枝花
    • 推薦

    雖然馮紹峰的面貌沒有蘭陵王的陰柔~但是看著以馬桶臺為首的雷劇轟炸攻勢,以陳浩民為首的滿屏幕神仙講著流行語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還是想給四星好評~ 至少這部劇制作還不錯,特效、場景、演員都很用心有誠意

    19分鐘前
    • 林中有幽篁
    • 推薦

    陳曉東都比馮紹峰貌美。

    24分鐘前
    • 安小潔
    • 還行

    我看到一句話 笑死我 他們說 蘭陵王要是長成馮紹峰這樣,估計就不用戴面具了哈哈哈哈

    27分鐘前
    • 紅燒肉日記
    • 較差

    別攔著我讓我一刀捅死這個“蘭陵王”……

    32分鐘前
    • 魚肉
    • 較差

    無聊的時候被一擊即中,我覺得有中國浪漫英雄的感覺

    36分鐘前
    • 阿寶
    • 力薦

    至少林依晨比袁姍姍之流好多了對不對……

    37分鐘前
    • 酒釀小圓子
    • 推薦

    馮紹峰是挺帥的,但是駕馭不了蘭陵王的美和蘭陵王在戰場上的氣魄,林依晨還好吧,不算特別漂亮,但也還算招人喜歡。這部劇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毛林林,壞女人演的太形象,深入人心,演技超級棒的一個演員。

    39分鐘前
    • 夢夢夢夢
    • 推薦

    勞資三顆星全部都給宇文邕

    42分鐘前
    • 倉頡造不出字了
    • 還行

    預感陳曉東迎來第二春。宇文邕才是真愛!次凹黃桑讓我哭瞎!

    47分鐘前
    • 深藍即是黑。
    • 較差

    來看林依晨和高長恭的。但是這高長恭是怎么回事啊!我國無美男了嗎???13億除以2的人數找個帥哥出來這么難嗎???還有啊那個“爺”是怎么回事啊!現在的趨勢是不是只要是貴公子就要稱之為“x爺”啊?爺個p啊!你大爺啊!!

    52分鐘前
    • 瓦達西瓦又又又桑只愛這巧克力
    • 較差

    一星陳曉東,二星陳曉東,三星陳曉東,不能再多了!

    54分鐘前
    • momo
    • 還行

    馮紹峰的黑長直hold不住啊,啊哈哈哈哈……

    59分鐘前
    • X
    • 較差

    只是一部電視劇而已,有必要錙銖必較嗎?林依晨演古靈精怪信手拈來,更慶幸的是用了原聲沒有配音,預告里的配音各種怪異。馮紹峰也許美貌不足,深情足夠啊,顏的話,瞅瞅國內那幫男星,也算很好的了。

    1小時前
    • e+特濃
    • 推薦

    第一集看到野人一樣魁梧的美女姐姐時,我整個人就斯巴達了.......

    1小時前
    • 貝阿提絲
    • 還行

    誰說馮叔不適合 誰說林依晨演毀劇!雖然馮叔確實造型怪異,林確實像湘琴飄到古代,但看演技才是真的,較真歷史你怎么不去瞧瞧芒果臺,這已經不錯了

    1小時前
    • Le-cristal`
    • 力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