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正在播放:無限的未知-第01集
    當前位置:首頁 動漫 無限的未知

    無限的未知

    評分:
    0.0很差

    分類:動漫日本1999

    主演:白鳥哲  保志總一朗  桑島法子  關智一  堀江由衣  丹下櫻  愛河里花子  檜山修之  冰上恭子  島田敏  佐久間玲  江川央生  豐口惠美  遠近孝一  南央美  千葉一伸  若本規夫  堀內賢雄  菅原正志  中島聰彥  永澤菜教  辻親八  ?

    導演:谷口悟朗  杉島邦久  大橋譽志光  吉本毅  北村真咲  北川正人  西山明樹彥  ?

    猜你喜歡

     劇照

    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1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2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3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4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5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6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16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17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18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19無限的未知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這是個人造的世界,一個充滿不可思議的力量的地方。一群十四,五歲的孩子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不經意卻又無可避免的落如了這個神秘的空間內。
      《無限的未知》是近期看的片子內唯一一部與眾不同的TV版動畫,透過一群孩子在無成人帶領的情況下,生活在名位“利維亞斯”的宇宙船內,被外面的世界背叛,誣陷為恐怖份子后的幾個月的逃亡生活。
      當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會形成一個社會;當人群遭受災難即會出現騷亂,暴動;當面臨未知的命運時就會有不安,恐懼。所以當這些事落在一群孩子身上,表現的更加強烈。誘騙、隱瞞、強壓、暴力都無法抑制越來越中的不按,當面對外面的強敵時可以安心的依靠利維亞斯神奇的力量,可面對那一張張同自己一樣不安的臉時卻無能為力。
      在這樣的狀況下擦發現自己的力量多么渺小,并不是拼命努力就可以了, 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壓抑著不滿微笑對人了。所有的人都變得更敏感,如一根被繃得過緊的弦只要是一陣風就會被震斷,響聲震耳欲聾。
      和一般的動畫不同之處就在于,《無限的未知》并不僅僅是描寫一部機械與戰爭的熱血漫畫,在這部片子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當絕望充斥著整個利維亞斯內,每個平凡人的表現。并且編導用了一個比較特別的表現形式,那就是自始至終出現在利維亞斯內的神秘少女。一個開始感覺如rei般的女孩,一個單純到近乎白紙的女孩,一個從未接觸過外人完全不了解人心的女孩。在這個船艙內如若無人境地的走動,感受著沒一個人的恐懼,悲傷和絕望。于是這個開始面無表情的女孩變得會笑、會哭、會憂傷、會憤怒,然后更加強大。
      為什么要這樣?!
      為什么?!
      好痛苦!好悲傷!
      可是我不想死!!
      我想活下去!!
      所以利維亞斯有了更強大的力量,于是每次都能絕處逢生,因為想活下去的信念超越了所有的情感和障礙。
      利維亞斯一個神秘的世界,利維亞斯人類科技的產物,利維亞斯如白紙般的少女,利維亞斯——無限的未知。

     長篇影評

     1 ) 家家酒的社會----有關《無限的利維亞斯》小想法若干

    暑假里又復習了一遍26話的《無限的利維亞斯》,看的還是N年前買的VCD,已經是第三還是第四遍了,實在還是出于喜歡吶。

    利維亞斯確實是——非常完備的,家家酒社會(笑)。
    對于我來說,這部動畫或許改名為《青春期宇宙秘室事件》會更加貼切主旨。雖然仍然被賦予了肩負人類未來走向的歷史性使命,但實際上卻只是擴大版的魯濱遜漂流記——無論在人數,還是在空間上。按照編劇和導演的想法,我們能夠大概揣測這部TV動畫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人類的未來和宇宙的關系;無限的可能性——外部空間和人們的內心;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組成的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階級等級、感情糾葛,全部融匯在封閉的宇航艦艇:利維亞斯里。

    其實故事也是有基準的,就是作為操作系統的神秘少女利維亞斯本身,作者從她的口描述,評價,來確定整個故事的基調,非常巧妙的構思,而且可說確是完美地達到了想要表達的效果。密閉環境的設計使人性的膨脹和沖突達到了最大臨界點。可以說,這是一部水準以上的動畫。
    然而,我想要談論的,卻不是這個。

    雖然看起來是完備的社會,卻只不過是小孩子的玩具。
    雖然故事的跨度長達兩年,真正的主體部分也有8個月之久,但實際上存在于利維亞斯內部的“社會組織”,卻完全是一種應急性的強行拼湊。它并不符合客觀發展規律——從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兩個方面都是一樣。這也就注定了主角們的行為活動,也完全是被迫狀態下的本能反應。更何況他們全都還是少年孩童。

    即使想以尚未成熟的個體表達人類和宇宙發展的無限擴展性,但選擇這一群體作為敘述主線就已經偏離了主流軌道。畢竟,現今的社會是控制在成年人手中的,不論他們是白癡也好,傻瓜也罷——但我們的牢騷和不滿卻必須以他們的正常工作為前提。一旦跳脫出常軌,毀滅的只能是自己。

    相葉昂治,影片中的第一男主角。個性多少類似于碇真嗣——我不是說自閉或是別扭到底那方面,而是指他的愿望:被所有人接受。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昂治君的希望是使所有人得到幸福——那是當然的,但起碼的前提條件是使自己先獲得滿足。因此,他的性格被才被設定為老好人,滿口大道理,容忍,窩囊,承受痛苦等等。

    與此相對,相葉由希則是完全不管外界環境、按自己的心意任意行事的代表。
    作為昂治的弟弟,由希自幼年一直受到兄長的庇護,這在父母離婚的家庭里是非常常見的。然而,和睦的兄弟情誼沒能維持很久,成長中的由希很快發現到昂治溫良性格中的另一面:循規蹈矩,凡事隱忍,甚至遇到再如何不平的事情也壓抑自己的情緒。這些在成人世界中被當作美德,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特點,卻深深地為由希所不齒。于是,兄弟倆的矛盾暗暗發芽,迅速滋長,終于以女朋友為導火索變成了表面沖突。

    或者我們可以把這種對立理解為:既有社會與將來社會之間的“代溝”。但是這種矛盾的存在本身,也只不過是一種對現實的不滿。然而,有資格發泄不滿的人,必定尚未成年,還未步入社會——諷刺么?因為一旦長大成人,不論自己愿不愿意,也要努力配合現實的腳步。如果不爽的話——我們當然也歡迎暴力、犯罪、自殺等逃避行為,不過如果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請你拿出死亡的覺悟來吧。

    不過關于昂治,實在是...唐僧啊...(汗)不得不承認,這小子確實有這方面的資質。然而卻沒有歌唱“ONLY YOU”的覺悟——從頭到尾他也沒有可以倚靠的悟空~男生方面試圖跟隨尾瀨,結果人家居然先行崩潰了;女性方面打算接近法娜,結果那個女人實在太可怕了~(笑)其實說到昂治的性格,一開始我總看他用大道理沒完沒了地對每個人進行炮轟,結果卻又什么也做不到。典型的大人脾氣。但是實際上,昂治的性格特點來源自他的信念:使所有人得到幸福——這與成年人那種入世的“責任”想法是完全不同、甚至可說是背道而馳的。而由希確實是因為接受了現實的殘酷性,而又對這樣的社會感到不滿,因此才總是想去“矯正”自己的兄弟,讓他看清這個世界。

    因此,究竟什么是孩童,什么是大人,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這從見死不救的政治家(OR軍方)BOSS的話語中可見一斑:
    “我當然知道那艘船上坐的都是孩子,但為了整個人類的未來,我愿意背負一切罵名!”
    確實挺慷慨激昂的,也不能說他就沒有“愿望”吧。

    無法走下去,無法拋棄過去,無法面對未來,是故事主要揭示的情感。這種明知是沒有出路的,決不愿意違抗而又茫然絕望的堅持,正是昂治性格的成因,也正是他遭受的苦難的根源,也正是整個故事世界動蕩的根源。
    他最后去告訴尾瀨,投降吧,是最主動,最自信的一個行動。雖然這段有點要把整個世界觀扳回來的感覺...不過確實,中間的段落真是太絕望了。整個故事都是在否定“社會是正確的,政治是有意義的,秩序是對的,從眾是合理的”,甚至“理性的策略是正確的,虔誠的信仰是偽善的”這種概念,也算是夠反骨了。


    除了這兩種較為典型的個體以外,編劇還為我們提供了第三種因素——尾瀨育己。這是個平常人,行為、性格,諸多方面都符合社會要求水平。然而,事實卻是:這些全部都是偽裝,這家伙的內心世界,是現實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與親生姐姐相戀。
    女方的自殺。
    以上兩點足以構成其日后暴走行為的隱患。尾瀨是以“兄長”的面目出場的,那時候覺得昂治這個傻小孩實在應該跟著這位“大哥”往前走“正確”的道路,然而最后竟然是尾瀨自己先崩潰了。世界觀的完善是以什么為標準呢?昂治那種死不肯放手過去,完全不接受現實、拒絕成為大人的性格難道才是對的么?才是人類未來正確的道路么?——抑或者這也不過是其中的選擇之一呢?
    熱血少年和獨裁者只有一步之遙,想要跨越界限是非常簡單的——而且跨越之后的快感是腳踏實地過日子的平常百姓所無法體會的。但是,在獲得權力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精神層面上的負荷;如果自己是半吊子的瘋子,就很容易加快崩潰的速度。

    不過與其說他是為了過去的悲劇而不斷自責,到不如說是他的執念造成了后來的結果:絕對要保護大家,絕對不讓任何一個人死去——這種想法本身,就是相當幼稚而不負責任的。尾瀨的成熟與昂治的青澀是影片前期的主要對比色之一,然而這種“成熟”確實奠定在極端不成熟之上的,而其根本原因則是育己自身的任性。
    確實很像社會中的成年人。
    所以才會有把自己的理念強加在別人身上的行為,所以才會為了守護“正義”而使用暴力——尾瀨育己本人為所有觀眾展示了一幕“成人社會史”,這與布魯一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后者是健康的早期軍政府,前者則是陷入瘋狂狀態的獨裁者。雖然尾瀨也曾說過:“要以布魯等人的方式維持秩序”,但他所做的,實際上既無法改善現有狀況,也無法構架起新的穩定模式。

    實際上整個片子里有兩對兄弟,明顯的一對是昂治和由希。有確切的血緣關系——然而,相對于尾瀨來說,由希的刻畫顯得相當蒼白無力。由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沒有完整的價值觀,個人覺得這個人沒有寫好,但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象征物,而且人氣度似乎也頗高...(笑)。美形少年?叛逆心理?對崇拜對象的失望?——總而言之,由希的存在價值似乎只是不斷提醒昂治:他自身信仰和理念的“幼稚”,現實的“殘酷”,還有未來道路的不確定性。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他痛扁昂治唐僧的時候覺得痛快,他其實最接近普通人,對于昂治的,超出必要的憤怒也正反映了接受世俗社會價值觀帶來的苦悶和厭惡,所以他平時的表現是自閉和叛逆的,這是對于社會的一種拒絕,只不過還是,很幼稚。

    另一對“兄弟”組合自然就是尾瀨和昂治。在這組配對中,育己扮演了兄長的角色。如我剛才所說,他在第七盤以前是非常正常的“社會接班人”、“國家未來的棟梁”。非常現實,而不失純真的一面。很容易接受的好友形象。應該承認,昂治本身也被這樣的尾瀨所吸引,以致于片中“影射兄弟”二人組(就是那個小胖子和多動癥兒童)中的胖子對他說:“我和你都是一種人,如果不是其他人拉我們一把的話...”雖然當時的昂治也曾予以否認,但他的語氣是非常軟弱的——可以認為,那時候的昂治還無法判斷究竟該固守天真,還是應跟隨大多數人的步伐,走上現有社會的常軌。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尾瀨育己的崩潰。

    主要的女性角色從妮亞開始,蓬仙葵、法娜、梢、優依莉都應計入其中。她們每個人指代的東西都有不同。
    蓬仙葵和法娜是一對組合,雖然兩人幾乎沒有什么對手戲(充其量做過一陣子室友),但實際上卻代表了完全相反的兩個極端;不過從個人魅力上來說,天王星牧師美少女自然要比青梅竹馬的鄰家女孩有吸引力得多。也正因為此,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昂治才會被她所吸引。

    個人認為,法娜代表急于蛻變為大人的孩子,她希望以雙手切斷過去的絲線。然而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倒不是如妮亞所說的“正因為有過去,我才是現在的自己,過去是不能抹殺的”——而是從社會和個人兩個角度來講,法娜這樣做,都是自取滅亡的行為。
    她殺死以前的朋友,是因為想要消除過去的自己——這樣子做與其說是成熟(如《本能》中的美女作家...寒),倒不如說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其他人認同。然而社會能夠允許這種行為么?就如同有過前科的犯人出獄后很難回歸社會一樣,法娜的做法也必定會被認為是骯臟而污垢的。無論是昂治們所代表的純真年華,還是真正所謂成人們的冷酷世界,都同樣無法接受法娜——所以最后,她只能成為一個小丑,這也是XXX女神的神諭(笑)。

    而葵則有著與男主角相同的特質:猶豫不決。
    不想傷害任何人,想讓大家都得到幸福——白爛到家的愛情劇橋段在這里也一樣通行。優柔寡斷不僅是男生的特權,女孩子也有同等的權力。相似的例證從《TOUCH》里能夠看得很清楚。不過相對而言,葵的煩惱也只限于昂治和由希身上,或者更多的僅只停留于昂治這個個體中,因此,解決她的煩惱是非常簡單的,只要安排男主角最終選擇她就萬事OK了。

    梢的異變過程大概就可以說是純真女孩的幻滅過程吧。女人的“成長”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非自然條件下的產物。然而對于她個人本身,反而沒有什么可以評論的;因為她整個人基本上都是為了制造尾瀨的崩潰而存在的。

    至于優依莉——這或許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既安于現有社會的框架秩序,又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天真單純。這或許與其優等生的身份有關吧?難道可以作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最佳證明么?(爆)
    到最后優依莉他們沖出E區后的自救行動非常感染人,那才是真正的“挽救”吧?與其口口聲聲說“大家由我來保護”,還是自我救助的行為更腳踏實地。

    而妮亞,與其說她是女主角——其實她那個性別除了增加影片可看度以外沒啥作用——倒不如說是正在孵化的小鳥。身為人類時的死亡經歷使這名與宇宙怪花(...汗,我忘了它的學名是啥了...)合為一體的少女心中抱持著:不想死、想要生存下去、渴望的東西...這類機械兵器非常典型的想法。而“善”的定義——或者把它解釋成“期待的未來”更加方便一些?——與昂治不確定的理念意外地產生共鳴。在危機爆發的一瞬間得以升華成為能量,使利維亞斯的發動成為必然。


    不過最后,其實主人公是獲勝了的,妮亞=利維亞斯所認可的道路,還是昂治的那一套:使所有人得到幸福,讓所有人接受自己。老套到掉牙的結論,而且說實在的,實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編劇才無奈地采用了“利維亞斯在宇宙中駛向人類的未來,其中包含著無限的可能性”這種說法作為結尾——極端的不負責任和理想化,有夠白癡的結局。然而,這或許也是動畫片的題材所限(?),即使是電影,也很難圓滿地拍攝出令人滿意的結局。

    這還是一部青春熱血大團圓劇...所有的壞人都失敗了,所有的好人都勝利了,從平凡的生活中來,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去,沒有什么傷痕,沒有什么遺憾,有的只是無限的未來,啊,好象有點好笑啊~~~。

    仔細看的話,獲得勝利的理念,我覺得當然不是和成年人世界的愚昧和偏執同流合污,也不是固守渾渾噩噩的孩童的珍寶,躲避整個世界。昂治向葵告白,去勸阻育己,這些都是積極的,入世的行為,也是讓人忍受不了的唐僧信仰的死硬貫徹,不過我覺得昂治的挑戰是有意義的,所謂“最讓人絕望的事情就是我們竟然永遠不會絕望”(笑)。不過怎么又像是為了隔離他們,消滅證據,而半強迫性地將一幫人拉上飛船,然后就“為了人類的未來”變成了“宇宙漂流教室”......果然是因為已經覺醒的緣故嗎?為了避免妨礙現有社會的運轉而被拋棄的群體......悲劇美啊!多么可愛!


    故事的邏輯是,人類的未來都在利維亞斯上面,他們能夠被允許重新回到利維亞斯上,也正標明了人類對他們的認同吧。
    至于社會的認同——我還是堅持認為那是大人世界的不負責任。可是說到這里卻發現整個故事的合理性全都架構在“小孩子完全掌握了駕駛飛船”的前提上——然而這是可能的嗎?好象怎么說也不大正常的樣子吧?

    雖然這樣講,但主旨其實要表達的,不是“成長”,而是“堅持”。影片中段那些否定、絕望概念,只是要證明昂治本身信仰的正確性(!?)。——難道真的如同福柯那變態所說“瘋子即天才”?不被現實社會接受的異端實際上才是早生的救世主——這樣的推論太恐怖,即使是真的本人也絕對不要接受。

    我很喜歡作者的平衡性(SUNRISE的矢立肇班子怎么能不強?!),雖然結尾的時候倉促了一點,語氣和行為都太生硬,但對于故事中的兩方角色都是很公平的,用憐憫的目光去看,去體會暴行下面的恐懼和絕望。就好像被毆打的昂治躺倒在地上狂笑一樣,真正震駭人心的悲劇不是肉體的侵犯,而是精神的淪落。

    育己的故事其實正是作者溫柔的體現,即使看到后期成了瘋狂的獨裁者,看到他對于主角造成的傷害,讀者的體會還是震驚和難過多于厭惡吧。如果一個故事耽于“壞人都是邪惡加變態的,所以是錯誤的”,那么這個故事就會流于膚淺,也只能得到“我們必須消滅壞人”的結論而已,但一個出于“無私”做出的惡行更加能夠讓人思考吧。再說他爆走的時候還是很帥的(笑)。

    而片中的亮點:配角群的塑造實在是太高竿了——佩服得無以復加。從中也可見創作群的功力深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場意義,決不是單純的湊數木偶。倒數第二集的聚會場面個人認為是“小孩子的家家酒”,也只有在這里他們才能暫時逃避社會的束縛——與當時維德魯.加德中緊張窒息的戰斗氣氛形成鮮明對比,挽救世界和挽救自己——確實是非常嚴肅的課題(笑)。

    順便一提,在最后兩集中,人物的分配也很有意思:一部分人是操控維德魯.加德的“特權階級”;一部分人是被趕的羔羊,完全被動地受制于人;還有一部分人被關閉在E區里。如果按照現實社會的分類,是不是可以定義為:統治者-平民-消極抵抗者(第三條道路?!)的關系呢?

    第一集和最后一集的對稱非常有意思,表達了昂治的成長,這是沒有妥協,沒有放棄的成長,也是作者認同的“完美”的第三條路,當然,這條路在現實世界其實仍然行不通,雖然看起來結尾很光輝,但其實大家還是要離開人類社會,被趕回到利維亞斯去才能繼續守得住自己的信念。
    再就是“信仰單純的小人物”,包括查里,優依莉,侏儒船長之流,不論故事怎么發展,他們總能給故事增添一絲暖色,這也正是希望所在,我覺得整個故事最溫馨的是分區之后他們在最低等級區聚會的場面,那一刻其實世界已經恢復平衡了,接下來要做的已經不是拯救世界了。


    美好的東西,人性的閃光點,值得生存下去的意義,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所以才會有查里的故事,所以昂治才會去救布魯。我覺得故事里面相互對立的兩個信念并不是活下去還是不活下去,是沉默還是反抗之類老生常談的東西,而是政治的合理性與人性的合理性之間的爭論。整個故事中所有的政治行為都是荒誕,偏執,錯誤的,而且是應該糾正,可以糾正,而不是無法避免的,政治人物所謂的“無可奈何,無法避免”根本就是自私和自戀的粉飾,他們要么是竹竿那樣的純政治fans書呆子,要么是尾瀨或者敵對船長那樣的精神變態者。

    而相對的昂治,優依莉一行人才是真正有正常的價值觀和人性的社會主體,他們擁有獨立于政治意義的,自身的價值,甚至在故事的最終,也表達出來了他們也是有自身的力量的。這才是故事里面一直遵循和維護的終極的善,是故事出發的原點,在整個世界偏離了原點之后要努力回去才能夠得到圓滿的地方。這不是昂治一個人的一相情愿,自閉死小孩的天真夢想,而是大家都認同的目標,故事的兩個主題,昂治的抉擇,還有尾瀨的崩潰,正是從這個原點來探討的,整個故事是一套家家酒,但這個家家酒的幼稚性僅限于政治,我是基本不能贊同的,人生也仍舊是嚴肅的(笑)。


    利維亞斯的設計、維塔魯.加德的構造,以及片中所出現的所有敵人,都是為了向觀眾指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按影片的設定根本沒有可以逃的地方啊。封閉的空間里絕望的人群,這個是基本的客觀環境嘛。那種極力想逃離絕望的現實又頑強地在現實中掙扎的群像正是影片的精妙之處。

    只有打開心扉,正視自己,明白“為何我會成為今日的我”,人們才有希望——不想死,想要活下去,這就是妮亞的心聲。
    但是,非常不幸,我無法接受這種說法;或者說,我反對這種發展道路。“打開心扉”的要求完全是無理的,不可能實現的。“正視自己”的說法也明顯表露出不負責任的傾向。影片自然是寓戒現實社會的冷漠和隔膜。但正如A.T FIELD不可消失一樣,要社會向這種方向進軍本身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半吊子的社會組織+半吊子的成年人,《無限的利維亞斯》能夠帶給我們的,只能是半吊子的可能性。

    這些作品畢竟是日本的,反映的也是該國國情。如果沒有島國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是決不可能出現《EVA》、《無限的利維亞斯》這樣的作品的。
    這些話以前就說過,別人也講過很多次了。現在回過頭來看,只覺得是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現狀的擔憂和自古以來的危機意識。
    自上個世紀末到現在,意識流題材的選擇呈上升趨勢——歸結到根本,都是為了說明個人在社會中如何自處,如何定位,如何找到自己。而生活大陸國家的我們,也多多少少正在思索吧。
    動畫作為媒體傳播的一種手段,與報章新聞一樣有著社會輿論的功能。探討自身題材的泛濫化反映出日本社會內部的某種調整——“從集團性思維模式向個體化思維方法過渡”,這樣的說法,是否有其確鑿證據呢?


    然而到最后,我所能做的也只有把剩下的碟片塞進VCD機,按下PLAY按紐而已——屏幕轉黑的同時,皇北都小姐的名言忽然閃過腦海:
    “對女孩子來說,比起幾十年后的世界毀滅,明天的限時降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說,諸星同學,你說的一點也沒錯:我們確實是沒有明天(笑爆ing)。


    “整個故事是一套家家酒,但這個家家酒的幼稚性僅限于政治,而人生仍舊是嚴肅的。”
    ——不過討論政治的話,是死穴,死穴啊。不是理論的死穴,而是生為平常人的死穴——然而我們自始至終僅有議論權。畢竟,這個社會的上層不是由哲學家組成的——也幸好他們不是哲學家,不然現在的社會就不會這么有意思了。
     

     2 ) 劇情不錯結局很好

    一開始比較難懂,但之后劇情便一路走向高潮--
    觀眾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孩子的虛擬社會無情地一步步走向崩潰,然而故事就在災難邊緣嘎然而止,完全絕望的狀態下突然迎來“獲救”這樣一個諷刺的結局,才突然想起來已經忘記的初衷。最后一話對孩子們未來的交代雖然顯得和整作的氣氛顯得不相稱,但這也何嘗不是為了在作品的最后給這觀眾帶來一些明亮的色彩,畢竟是動畫呀

     3 ) 關于無限的Ryvius(通譯無限的未知)中Ryvius的含義

    Ryvius毫無疑問是一個生造詞,用在了本作標題,在動畫中指艦船名稱,但它的意義不止如此,看到最后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著這樣的疑問,所以整理了一些資料和創作者信息然后再說說自己的見解。

    首先是每集EDcard上的英文很讓人在意,從詞上看和Ryvius明顯有著強行簡化后讀音相近的地方,這邊大致翻譯和按照集數整理了出來。

    reveal us 揭示(展示)我們 ——1-2集 分集標題名:該來的時刻、多管閑事

    revise us 改變(修正)我們 ——3-6集 飛躍海洋、ryvius之環、細小的團體、我的瞬間

    review the earth 回顧(敘述)地球 ——7-12集 改變的時刻、一無所知、Vital Guarder、就算不相信、派對之后、未來的去向

    reverie of us 幻想的我們 ——13-18集 只有互相接觸、在意太多、隨著情勢變化、扭曲的世界、放肆的秩序、無法諒解

    reave of us 掠奪的我們 ——19集 以笑臉面對著你

    ravenous 貪婪(渴望) ——20-21集 不能放棄的事物、不需要什么明天

    rave at us 憤怒咆哮的我們 ——22集 為了生存下去

    revolt us 反抗的我們 ——23-24集 破碎的過去、相葉昴治

    revert to us 回歸的我們 ——25集 為了讓我是我

    reawake us 再次喚醒我們 ——26集 明天

    不難看出對應的就是劇情發展:世界觀和人物的初次展現,意外導致只剩下未成年的學生;宇宙艦船漂流改變了人們;因同盟zf干涉聯系地球無果,在艦船上開始了像地球一樣的生活還發生了政權奪取;看似平穩安全的制度實則是暗藏人性丑惡的烏托邦;弊端的顯露,又是經歷一次奪權變為獨裁下的完全高壓統治;對外部敵人和主角對內部的反抗都是無用功迎來的只是更深的痛苦;在落入深淵自我毀滅前停止這場瘋狂的鬧劇;以正式的身份再次踏上尋找未來的宇宙航行。所以可以說ryvius包含這些全部的意思。

    據本作監督(導演)谷口悟朗所言,リヴァイアス(ryvius)詞源來自リベラル(libera譯:自由;開明等),但由于方向性單一就加入復合意義上的東西就有了リヴァイアス。

    谷口提到標題中“無限”的部分原案中是“黑”, 意為各個角色代表的不同顏色重合起來后就會變成黑色,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如果不疊加顏色的話就不會變成黑色,所以希望粉絲能夠自由表達。

    另外圖上標題中黒のリバイアス后綴也與現在不同,個人猜測是リバイバル(revival)和アス(us)的結合詞。

    可以看出谷口想表達Ryvius的自由性,所以把答案都交給了觀眾。

    編劇黑田洋介在2017年的留言,寫了關于創作劇本時的回想。

    “那個時候的我處于郁積狀態,想要把壓抑的東西吐出來,過去,因為妹妹是身心障礙者而飽受嘲弄和欺凌,那時保護我的那個女孩子,得知她原來喜歡那個霸凌者的瞬間,意識到這個世界對自己并不溫柔的十歲時的觀念,即使如此,也會有那一瞬間想要相信人類所擁有的的溫暖——當時我確實有過這樣的想法。年近50歲的我或許已經寫不出這部作品本質上的意義,但是,那個時候的我,把懷著兒時心中的想法藏到了ryvius中——……。”

    黑田的想法確實在主角相葉昴治上得到印證,以及ryvius最終得救,HE也是。谷口的想要從群體描述的自由與社會,黑田的個人心理成長。一艘與世隔絕的宇宙艦船,短短的8個月,經歷的是現實中會更久的從少年到大人的轉變,從最后看,無論作為普通人的昴治;代表未來的ryvius(大結局片尾曲出現了將來人類用開發出來的幾艘艦船拖走地球逃離宇宙之海的畫面,引人遐想);標題EDcard都是充滿積極性的描述,當然一群未成年在有無對外界聯系的情況下最終都還是無法全靠自己,這其中諷刺也好還是反映現實的框架又是另外一說了。

    我覺得ryvius就是人類社會關系和個人青春軌跡的映射過程,就如這部作品的常見標簽“社會學試驗”、“人性”等,但這部作品傳達的意義是好的,能用第26集一集就把25集的壓抑狀態反轉,監督與編劇著實下了功夫,作為觀眾的我確實感受到了這種類似祝福的想法,結合標題中的無限(infinite),代表著人類由個人的小到大群體探索進步的可能性,循環。那么,把“Ryvius”翻譯成“未知”還真是信雅達的神翻譯了,要把結局主旨關聯上的話,翻譯《無限的未來》也不是不可以,剛好在片頭曲完整版歌詞中也提到過無限的未來,不過這樣缺少了過程的醍醐味。

    另外,在搜索資料時發現英語圈和日本都有リヴァイアス(ryvius)詞源中也有リヴァイアサン(leviathan)的猜測,不過這動畫里似乎沒什么實際宗教意味的設定元素,個人就持保留意見了,還有アス也是日語中明日;明天的意思,恰好就是最后一集的標題延伸了…嗯,這就是Ryvius的自由性吧哈哈哈。

     4 ) 社會、人性、一場政治的辯論

    關于社會

    這是一個社會的形成史和發展史,階級形成、按勞分配、特權、效用最大化、集權統治、暴亂、暴力震懾、政權推翻、革命、軍事斗爭……而這一切,由幸存的487名16歲左右的孩子演繹上映。只是想活下去,生存的本能激發潛在的本性,科技版的大逃殺,不同的是,這里沒有限制活著的人數、沒有武器的提供、沒有明確的敵人、沒有一個看得見的承諾、沒有人保證剩下來的人一定擁有明天。

    現實痛苦到只有逃避,未來絕望到不再期待明天的到來,過去悲哀到染上鮮血也要斬斷,就算如此,依然掙扎著活著。這是一個原始的社會,考慮著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已經是逝去的過去與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未來的事情。

    -----------------------------------------------------------------------------------------

    關于人性

    因為不安所以靠近,因為懦弱所以退讓,因為絕望所以放肆,因為未知所以懷疑,因為不滿所以對立,因為便捷所以利用,因為輕松所以隨波逐流,因為無能所以認命……里面的人物都有著非常鮮明的性格,每一個人都值得去琢磨。

    相葉昂治
    因為害怕被傷害,所以溫柔地對待每一個人,期待能得到別人同樣的溫柔;堅持正義之理,卻是平凡平庸之輩,任何事情面前沒有任何作用;以為自己是有主見之人,卻從未為自己的主張堅持下去,輕易選擇隱忍、選擇沉默。這樣的一個人身上有著這個社會大多數人的縮影,真實而且讓人痛恨。當然,由昂治開始認識這樣的自己到接受這樣的自己開始,他急速成長,伴隨著殘酷的真相和真實的疼痛。這個則是我們大多數人所缺乏的。

    相葉佑希
    如果是學生時期的我,佑希毫無疑問會成為我的最愛,光是一個天才的頭銜,一張帥氣的容顏,一副冷酷的性情足以吸引大部分的女性。這也是社會的上層人物,或者說精英的寫照,強者偶爾散發著的對那些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的人的鄙視,對弱者的不屑,對那些只會埋怨妒忌別人所有的人的極度不滿,對實力相當的對手的執著,對承認自己錯誤的極度抗拒。

    尾瀨育巳
    被過去一直束縛的人,因為過于善良、過于正直,再加上擁有才能,才會強加給自己遠遠超出承受能力責任與擔當。所有的遭遇都無處訴說,便獨自承受,直到痛苦蒙蔽雙眼,于是開始迷失。最開始的時候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可是過于悲哀的經歷不忍繼續琢磨。

    由莉
    天才般的頭腦,正直的性格,純天然的美女,不輕易放棄的堅強。一直在想,像由莉這種近乎完美的女性角色在被推選為艦長的時候怎么突然就弱下來了?單純因為愛情而降低了智商?估計不應如此。思考過后,發現也許是責任的重量導致。在教練尚在、魯庫司為艦長或者布魯掌權的時候,就算由莉需要在關鍵時刻提出對策,但責任的大部分重量依然分不到由莉的身上。直到全部的責任都擔在由莉的肩上,直到由莉需要對所有的生命負責,這一刻就能發現,由莉不適合擔當艦長,就像赫格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不適合領導,自己的位置是參謀一樣。

    仙蓬葵
    仙蓬是這部動畫中個人最喜歡的角色。普通的相貌、普通的能力、普通的性格,會笑會哭會害怕,真實不做作。魅力最大的是當她完全可以走特權后門的時候固執的靠自己賺取生活的基本;面對指責沒有去否認自己尚未發現的小小私心;對朋友的執著。應該說仙蓬是唯一一個具備完整的人格魅力來面對這場災難的人物,所以至始至終,她的性情沒有太大的改變。

    -----------------------------------------------------------------------------------------
    一場政治的辯論

    無限未知中反復出現了這樣的一個選擇,小眾和大眾的生命不能并存的時候,應該怎么選擇?

    所有老師的生命,換來487名學生存活;
    一個女孩與幾百個學生的生命;
    少數弱者與大眾的生命;
    到了最終揭起幕后,居然是打算以這487位孩子為代價來尋求整個太陽系的人類的活路。

    整部動畫如同一場政治的辯論,試圖演繹驗證著殺戮的合法性、道德化。當然,在這里始終是帶著否定來規劃這場辯論的。只是,試試把自己推到這樣的一個位置看看,選擇權變成可怕的手榴彈。偏偏現實的社會是弱肉強食的,弱者很輕易的被舍棄,國家保障的也只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生命就算生來公平,但保證不了公平的死去。

    并非有意批評這樣的現實,如果決策者是帶著自己也是隨時可以舍棄的一員而做出效用最大化的選擇,這樣的決策者早有背負所有怨恨的覺悟,也許還值得幾分敬佩,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膽量來承擔,這樣的人是帶著被殺的覺悟來得戰場的。不過,如果決策者只是單純的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理所當然的應該存活,那么這樣的人就只是單純的寄生蟲,寄生于自以為的優勢當中,可憎可恨,偏偏無可奈何。

     5 ) 保留意見,以后再看(自留)

    被推薦了之后來豆瓣看了一下,都說是人性和社會學神作,但是大概是我不懂人性也不懂社會學,強忍著看完了之后感覺還是喜歡不起來。
    以下是過程中的雜記:
    整部作品處處出戲,人物沒有真實感,科幻過于敷衍,違和感滿載,為情節服務的東西太多,但是情節也沒出彩到哪里去。
    人物平面化,充滿了沒來由的情感,試圖刻畫很多有特色的路人但是完全沒有靈魂。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主要人物安排了一點背景之外很多人就是為了一個概念而存在的,不穿衣服的怪人,見到男人就勾搭的婊,長得很丑但是互相捧的情侶,癡心的stalker,這些人都像是沒有過去,在第一集被上帝用一個標簽憑空創造出來的,行事也毫無道理,不依據自己的想法而像是依據“上帝賦予的標簽”而已。甚至一些主要人物也是后期才像個人,比如男主的弟弟和中二藍毛,前期把他們兩個換成兩個條幅“我哥哥是傻逼我看見就要打”和“我就是吊”也不會影響劇情。
    “反派”的政府軍完全就不像一群成年人,在主角們需要外部壓力的時候出現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不見了。捕獲一艘黑科技戰艦這種事情計劃漏洞百出,開始以為是他們不了解黑科技多么吊然后被巨大機器人裝備壓制,結果后來軍方自己也派出了自己的巨大(觸手)機器人,還在同等裝備的情況下莫名其妙的就輸給了一群亂成一團的未成年人,我&%¥#@……要這樣的軍方有個毛用?說到底只是推動情節的輔助品,換成自然災害小行星撞擊也是一樣的,只是沒那么刺激而已。
    男主大概是為了給同樣的普通人一點帶入感,又或者是像之后的眾多受了EVA影響的作品一樣覺得一個人好但是有點廢的男主能更好的表現想表現普通人在特殊環境下的掙扎。有些地方還是掙扎的有些生硬,但是在所有人物里塑造的算是比較完整的(畢竟是男主再不完整看個毛)。
    用一個艦娘來表現一些人物心理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但是處理上怎么感覺都很奇怪。
    科幻的部分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既然只是披著科幻皮的社會片,就不吐細節的槽了。
    音樂本身都不錯,但是感覺很多時候完全放不對地方,里邊摻雜的一點hip-hop和整體完全不搭調,對音樂了解不多,不多說。畫風奇怪人臉崩壞姑且算是當時技術局限,但是分鏡也基本全是國產電視劇的水準。
    至于風評很差的結局,我倒不覺得有多大問題。當你發現整部劇一切都是為了理念服務的時候,角色的命運都已經無所謂了。既然理念已經表達完了,沒必要讓全部為此而生造出的人物陪葬。倒不是說我喜歡團圓結局,只是我更厭惡一些在情節不到位或者毫無來由的時候為了裝深沉/煽情/神展開/留絕唱而故意把人物搞死的故事。

     6 ) 故事內涵給5星,敘事水平扣1星

    這部動漫構建了一個獨特的艦內的小社會,通過它在外部的軍事壓力及內部的民主壓力下的變化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政權以及階層等因素形成的原因。
    從內涵深度上來說我會給這部動漫打五星。但是可能由于篇幅限制的原因,整個片子的場景轉換有點突兀,同時對很多應該交代的細節都沒有交代。這一點上我給扣一星。如果篇幅能拉到30集左右,再把細節講清楚,這絕對是神作。
    另外,18年前的平井臉啊(`?ω?′)一樣的味道,一樣的配方,就是作畫水平比SEED 差不少了。
    最后我想吐槽的是,作為ryvius操作系統具象化的那個奇裝異服的少女為什么畫得那么扭曲。。明明可以做成女神的。

     短評

    8/10。嘴上反對外無用處的豬腳,夾在死傲嬌兄控和修羅場之間的青梅竹馬,仗著男友牛逼遭人輪的中二少女,體制反抗者藍毛,差領導卻很照顧正太的官二代,疑似人質情結的學霸姐,病嬌黑化的女教主,冷血參謀面癱男,AL耍姿勢爆種。劇情就是從戰時共產主義到吃大鍋飯再搞集中營,前5集節奏慢熱略微無聊。

    3分鐘前
    • 火娃
    • 推薦

    日升動畫出品(Sunrise)不同時代不能的作品,這部還是不錯的!

    4分鐘前
    • 伊麗莎白
    • 推薦

    OP好棒

    7分鐘前
    • 人間觀光團
    • 較差

    青春期少年的宇宙教室漂流.一幕幕的人性崩壞和最后的諷刺結局真是太受不了....

    9分鐘前
    • 某雲
    • 力薦

    谷口悟朗的開山之作,奠定了谷口流動畫的基礎-----中二(褒義

    11分鐘前
    • gouwang
    • 力薦

    4.8星

    16分鐘前
    • 九時用茶
    • 力薦

    神作,沒看過請表跟我說話

    20分鐘前
    • 阿爾德伊特
    • 力薦

    人性的披露,左派的勝利。歡樂大結局稍損神作光芒。谷口悟朗若干年后終于讓右派人物魯魯修當上主角,雖然最后卻做了同樣的選擇。朱雀和魯魯修,簡直就是相葉兄弟的另一種詮釋。

    25分鐘前
    • cipher
    • 力薦

    EP26世界觀全開,太感人了。和《星空清理者》一樣的主題,人類永恆重複的夢魘,當你認清了存在的意義,一切又無可避免地回到最初的起點,昨日終會在明日到來

    27分鐘前
    • 冰山李
    • 力薦

    想起了梅杜薩之筏。原作對于政治的理解和我不一樣。加上對黑田洋介多少有些偏見。不過我認為原著可能會更好一些。后面還是不錯的。覺得故事可以更“精美”一些。如果是大河內一樓的話。谷口悟朗還是很贊的。

    29分鐘前
    • 木魚水心
    • 還行

    8/8.5 前10集略悶 但從求生的希望到落入未知的恐懼時的氣氛轉換整個劇情開始漸入佳境;宇宙社會群像 封閉空間里無政府狀態下的人性之花 一場看不到結果的無望漂泊;少年社會里展現出的成人世界政治社會學 貴族/精英 痞子/僭主 軍閥/暴民的政治制度更替盡顯人類社會統治階級本質

    33分鐘前
    • 東郷柏
    • 力薦

    一群少年關在一艘船里漂流的故事 人物性格寫實:譬如男豬沒任何優點 每每派他主持大局時 他就用那吟詩般的對話搞砸一切 到后期常遭路人群毆 前后熊孩子們發動了大小四次政變 沒被襲擊的話估計也自相殘殺死光了 從頭到尾都是Ryvius舍命護著他們 造反派激進派保守派都沒獲得勝利-男豬說:咱們還是盼王師吧

    38分鐘前
    • [已注銷]
    • 力薦

    不夠黑,和此時此刻的你我比起來差太遠,結尾狗血,不知道制作人在想什么,傻逼了吧。

    43分鐘前
    • 蘊塔
    • 推薦

    自由與身份迷失,無約束與善惡抉擇,船內群像戲著墨甚多,外太空危機還未展開。日冕大量拋射后Geduld之海覆蓋太陽系,人類發現活動于等離子流的宇宙烏賊Vaia,利用其引力操控能力制造新型艦船,最終在第二次Geduld現象之前建立行星保護圈。

    44分鐘前
    • blacktea
    • 推薦

    整一個前半程是個連續的開場序幕,下半場則表現出明顯的(太空)公路片特征。在一個不明覺厲的背景設定下,揭露每一個人背后的秘密,講述一個漂流教室式烏托邦群像實驗。可能是高橋良輔弟子中最高橋式的處女作。某些配樂印象與Samurai Champloo似曾相識,猜測同為兩劇企畫制片的小林真一郎多有干系。

    49分鐘前
    • 惡魔的步調
    • 力薦

    沖擊和絕望滿載的作品,后EVA時代的佳作,少年少女在幽閉的空間內,忍受著來自成人社會瘋狂的追殺和恐怖分子的指認而無能為力,純真化作瘋狂,在即將毀滅之時帶來了殘存的希望。經受洗禮的他們將勇敢地走下去。

    54分鐘前
    • yamamaya
    • 力薦

    十分深刻內涵的作品,當年看完VCD郁悶了很久,這科幻設定到現在看都覺得很奇妙

    59分鐘前
    • mairl
    • 力薦

    日升擅長的宇宙版生存大挑戰

    60分鐘前
    • 閃光魔法師wing
    • 推薦

    畢竟是后來做出叛逆的魯魯修的高人做的片子,制作精良,故事嘛中間一段比較沉悶而且壓抑。屬于追求人物寫實的片子...

    1小時前
    • wind_of_smile
    • 推薦

    止于第九集,看不下去了,音樂有種格格不入但卻又嵌入得無比得體的感覺,只是我對高中生建國(哪怕是一艘船上的國)實在有點過敏。

    1小時前
    • 雙木
    • 還行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