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80后在一線長大有感,看過電視劇后想著有機會來看看,分享給大家。以下與內容無關:人在時代面前如一粒沙子,渺小,沉浮。闖一把為種群進化做一份力量,躺平一把為自己健康付一份責任。走多遠 入多深 無對錯,不狠一把心難平,太狠一把便宜了他們傷的是自己身子。
人類大部分觀點的塑造,都是通過群體思維。而非個人理性。
我們之所以會堅持這些觀點,是因為對群體的忠誠。
這幾天在看《外鄉人》這部幾乎完美的電視劇,跟《生存之民工》一樣絕對都是良心之作。好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我就不多贅述了。
我還沒有看完,說幾點我自己的想法;
看法一:演員上有一個疑問,對于鄭則仕老師演李寶根,覺得有點不舒服由于鄭則仕在港片中太有份量了,在我的思維中一看到他就能想起這是港片,不太好。其他演員都沒得說,尤其是馬少驊老師,真是厲害,從國家人物到底層小老百姓,真是厲害。
看法二:我的這個看法可能偏激,好多人會有不同觀點,但這也是我覺得本劇中最大的別扭點;陽臺是整個弄堂公眾的地方,是本劇時代背景與故事轉折的重要場景;前幾集的時候李寶根因為身份證丟失的問題請大伙吃飯,這時陽臺上的電視機播放美國轟炸我國大使館的新聞,主角們都很氣憤,這里用了很多鏡頭描寫主角們對于美國做法的憤恨,我覺得這里是不合理的,如果是為了挖苦李寶根把女兒送到美國去學習而是叛徒的話,完全幾個鏡頭就可以略過。首先我們的主角都是農村人,辛辛苦苦來到大城市,“殘喘”的生活在上海這個大都市里,可以說是社會底層人的代表,作為這樣一群辛苦勞作一天拼死拼活不夠吃不夠花的底層外地人,哪有閑心去關注國際新聞(個人觀點),當然還有后面的申奧成功舉國歡慶,我覺得這里鏡頭只交代別人的歡慶時刻就好,主角完全沒必要舉著國旗去歡慶,實話講北京人的全民歡慶是有的,這是北京人對國家事件關注度高,作為一個遠在上海的而且辛辛苦苦吃力生活的人,我覺得對美國的憤怒,對奧運會的喜悅是有的,但是絕對不會那么強烈;而且修車子的跟賣水果的談論國際政治問題,我覺得不太現實,會有畢竟還是少吧。
這應該是近幾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電視劇了,真有驚喜的感覺,刷新了我對國產劇的認識。劇中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生動真實,就像活在我們身邊,一聽他們說話(各種方言)便倍覺親切。真是國產劇里的精品,里面的能量滿滿的。
幾個主角(還有幾個配角)幾乎都遭遇過嚴重的挫折與誘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掙扎,努力,有的走出來了并成長了,有的直到影片結尾還陷在里面,但這都不重要了,畢竟影片的結尾并不是生活的結束,生活還在繼續,每天都有悲歡離合在生活中上演,每個人都不知道今后會發生些什么。
葉子在遭遇感情失敗,開的小店被關之后想回老家,輪子帶她去了上海最高的建筑,她說:“原來上海這么大!”心胸一下子開闊了不少。這時輪子對她說:“我們來上海不是為了站得比誰高,而是要把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堅持下去。”并且一直勸她,她經歷的那些事情不算什么。終于葉子重拾希望,重新出發。
輪子又一次出車跑長途回來時遭遇車禍,在終于搶救過來后又一直昏迷,葉子天天去給他按摩身體以防以后肌肉萎縮,還給他說話,唱歌,唱草原的歌(輪子來自內蒙大草原),唱著唱著就忍不住傷心落淚……而輪子也終于被“喚醒”了。
老裁縫陸文昌先是兒子幾乎不認他,而他辛辛苦苦來上海奮斗這么多年全是為了兒子,接著替大伙兒炒股又虧了個底朝天,接著賣房還債,差點跳樓,沒想到卻有了個意外的收獲-即他兒子開始認他了,還向他認了錯,并照顧他一個多月。而最大的打擊還在后面-真是上天把你捧的多高,摔下來就有多狠-他兒子在支教過程中為了救兩個落水的孩子犧牲了。老陸終于精神崩潰了,他瘋瘋癲癲,時好時壞,經受了幾次打擊,頭發也變得稀少和蒼白了。
包工頭謝長發先是包給他工程的人跑了,弟兄們幾個月的工錢都沒了著落,這事解決以后好不容易有了點起色,又被王娟卷走了所有的錢,人財兩空了,再之后又被卷入一次假冒偽劣事件而被判刑。
大徐初到上海帶著智障弟弟,以撿垃圾為生并還債(為給丈夫治病花去了不少錢),還撿了個小嬰兒叫小燕子,每天背著小燕子到處撿廢品的樣子令人心酸。一天被老家的親戚來要債逼的沒辦法要賣家當,幸好整個院子的人都為她籌款,之后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開了餃子館,誰知又被那親戚使計給騙了去,每一次跌倒她內心的力量從來不倒,生氣過后,難過以后,她總是能從頭再來,繼續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勞動。不僅如此,她的朋友們誰要是遇到了困難,或游移不定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給于適當的幫助,主要是老謝和老陸,勸的都恰如其分,貼心又在理。
如果你在尋找生命的意義卻不得要領,如果你覺得每天的生活讓人厭煩,如果你覺得心累,或者如果你覺得迷茫,找不到方向,我都勸你看看這部電視劇,它不會直接給你答案,但我相信,看完之后你心里一定會有些感觸,甚至震撼。
這是一部任何注解都會顯得多余的國產劇。當十幾年過去,我們變成故事里的他們時,故事卻如出一轍。跨越時代的現實性,是它的最佳注解。
論名氣,《外鄉人》遠不如同年(2009年)播出的《潛伏》、《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兄弟叫順溜》、《人間正道是滄桑》、《北風那個吹》、《走西口》、《北方有佳人》、《蝸居》、《大秦帝國之裂變》等耳熟能詳。論獲獎,它在同期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評選中連一個提名都沒有拿到,而導演管虎同年(2009年)播出的另一部電視劇《沂蒙》則拿到了飛天獎電視劇一等獎、優秀導演獎和優秀編劇獎。
但它是無冕之王。從描寫新世紀社會底層人物在大都市掙扎奮斗這個層面來看,導演管虎的《生存之民工》和《外鄉人》是國產劇史上的兩朵奇葩,與名不副實的《奮斗》、《蝸居》等有著云泥之別。
這段發生于千禧年到奧運年之間的故事,聚焦于擠在上海市南潯街134號大雜院里幾十戶來自天南地北的租客的日常點滴。小人物的生活是瑣碎的,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亦或是東邊日出西邊雨。但大雜院里會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么?非也。閑時婦姑勃溪的事情在所難免,難時卻總是八方支援一家親。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這群人這一路層出不窮的小插曲,非但不造作夸飾,反倒增加了真實感。
而這真實感,來源于四個方面。
顯然,如果說本劇有一條主線,那只能是客觀存在的時間線。本劇以季節為單位,緊貼時事,采用單集內多線交叉敘事卻雜而不亂,將大雜院里眾人的生活變化軌跡逐一鋪陳開來。
劇中人物有著地域(階層)的區分——本地人(城里人)與外鄉人(農村人)。其中,本地人(城里人)又有著是否存在地域(階層)歧視的區分——以一剪梅和金花為代表的地域歧視者與以鄭阿婆和杜琳瑯為代表的非地域歧視者。
劇中并無絕對的男女主角,租客之間倒是有稍微的人物主次之分,這以是否擁有獨立且豐滿的人物故事支線為基準。因此,第一梯隊包括大徐、謝長發、陸文昌、葉子、輪子、王冬至。擁有獨立的人物故事支線但情節不夠飽滿的第二梯隊包括小美與小水、蛐蛐與夢娜。擁有足以勾勒出相對完整人物弧光的碎片化情節、但沒有獨立的人物故事支線的第三梯隊包括毛頭與韓梅、金花、一剪梅、杜琳瑯、李寶根等。
可貴的是,全員演技在線,不著痕跡的人物詮釋撐起了這部群戲占據大半江山的電視劇,大小角色都實現了超高的完成度,仿佛一切就發生左鄰右舍,毫無違和感與距離感。
另一方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盡管關關難過關關過,劇中的角色卻都有著顯著的性格缺陷。例如,大徐“瞎實在”的弱點使她每每有所起色便栽跟頭栽得猝不及防;謝長發一身驢脾氣又財迷心竅;陸文昌則被兒子的命運牢牢捆綁了一生。
第三方面,不論主次,人物的命運總是在小悲小喜的交織中曲折向前邁進。例如,大徐的故事支線——丈夫病故(悲),結交老謝、入住大雜院(喜),撿垃圾遭嫌棄(悲),撿到小燕子(喜),工地幫廚(喜),三舅要債(悲),眾人湊錢(喜),工地遭排擠(悲),開小飯桌糊口(喜),學生鬧肚子賠錢(悲),五哥資助開餃子館(喜),小燕子被送往福利院(悲),三舅外甥施計奪店(悲),福利院院長介紹去飯店(喜),眾人入股盤下飯店(喜)。
而且,并非每個人物都有美好的結局。例如,樂善好施的陸文昌辛苦了一輩子,折戟于股市、郁悶到想跳樓,后來老年喪子,變得神志不清了;與杜琳瑯終成眷屬的王冬至,患上腦血管梗塞,到頭來也沒能在寫作上有任何建樹;出場不多的齊才為還債日夜打工,油條沒吃完就過勞猝死;千里尋愛、幫助夢娜戒毒的蛐蛐也在車禍中不幸去世。在新中國的城鎮化浪潮中,奮力拼搏的打工人一波接一波,一代接一代。有的人比較幸運,用汗水澆灌出了果實;有的人勤勤懇懇,終生坎坷,不能得志;有的人唱響勞動的贊歌,世界甚至以痛報之。但無論如何,這些打工人都是無冕之王。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植根于他們的奉獻與耕耘。社會的繁榮昌盛,離不開英明的決策者,離不開英勇的探索者,更離不開這些在基層、在底層剪莽擁彗、不遑暇食的籍籍無名的打工人。
最后一個方面是切實可感的鄉愁,主要傳遞媒介是葉子與輪子兩條故事支線。事實上,這是一對相當巧妙的組合。四川打工妹來滬之后,換工作如脫衣服,投入深情又受挫,宛若一片隨風凋落的葉子四處漂泊(漂泊:比喻行蹤不定,居無定所或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赤峰漢子南下尋母,車輪滾滾,碾過萬里路。他以行車為生,最終開了物流運輸公司,始終與輪子結緣。另外,韓梅與葉子、蛐蛐與夢娜、謝長發與他的施工隊等的同鄉情結,又何嘗不是一種下意識的排解鄉愁的舉動?
看了3遍了,一點都不覺得膩
樓下的包子鋪,餃子館,修車攤,成衣店,房產中介,街道辦大媽,片兒警,粉紅燈光的洗頭房,操著各種口音的鄰居,我們的生活,你我他,這部電視劇涵蓋了所有,可惜如今的浮夸與做作太多,再也找不到如此接生活氣兒的戲了。
我一開始覺得 我的團長我的團,算國內最尖兒的電視劇,但是他其實還是在專心的抄襲美國內點兒個人英雄主義,而且在我心目中,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某些角色也是我熱衷最求的生活態度。忽然間,有這么一部我才看了5集就已經服了的電視劇 外鄉人。從名字上來看沒一點兒的遮攔,多了一點兒詩意。如果是
挺接地氣的,但劇情亮點不多。大徐、謝長發、陸文昌較出彩。小美有點像陳好,琳瑯挺有氣質的,小諾諾好可愛,大頭太損了!
所謂外鄉人就是在一個徹底陌生的地方尋找屬于自己的東西
09年的片子秒殺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電視劇,現在的都是什么爛玩意兒
這才是最貼近生活的,中國人自己的電視劇。
72%的五星非虛...人物形象刻畫相當豐滿, 演員的味道各在其中. 完全沒有偽裝和配音, 雖是普通的生活戲但入木三分.
基本是今年看過的最好連續劇。除前六集人物太多沒理清頭緒,其他幾乎每集都有淚點,不是煽情,而是真摯的愛情和友情、天道酬勤以及命運無常,全片樸素到沒有一個主要的高潮,但完整的交代了數個感人的故事。喝酒的場景每一個都那么真實,那么好。時間線基本上是我從本科到博士的十年,所以我會格外動情
至少是10年內看過的最好電視劇。
可以讓那個《純潔心靈》的爛片導演看看這部劇什么叫群像戲,什么叫多線敘事并行不悖。要不是結尾幾集有些刻意主旋律,幾近完美。一批演技派,隨便拎出來都是教科書式的演技。大牛逼的管虎導演。
每天都有許多新鮮的靈魂,他們穿著自己最好的衣裳來到這座城市尋找自己的夢和那些關于生活的答案
紀錄片式的鏡頭,濃郁的生活氣息,非典、型秀、超女這些時間的標簽一閃而過,平凡生活的眾生態則不間斷地在一個小小里弄的空間里緩緩展開。很有意思也很精致的一部劇,雖不完美,給五星了。
實在,樸實的感覺
但是我覺得 那位四川妹妹 應該跟李老板 在一起! 多好的一個人啊
看似最殘酷,實則烏托邦。
你上海了我,還一笑而過。王迅除了能搞笑,還把一個憋屈懦弱壓抑的中年男人演繹的入木三分。
除了一方有難 八方借錢是假的 其他特別真實 追的不是劇 其實是生活 每位演員都是影帝影后級別表演 看寫實劇還看管虎
管虎似乎很擅長表現這類題材,而電視劇中表現的群體正是一直以來廣大電影電視等媒體少有所為的,每個人物都活靈活現躍然紙上,還是一部人物眾多的電視劇而不是電影——這看似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卻是很多所謂“名導”在他們一輩子的作品里都沒能做到的。
這不是發人思考,這是生存,像螻蟻一樣堅定的活著,這不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