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放蕩里的純真
一群游走在沒有界限的邊緣人。移魂女郎里說,邊緣型人格障礙。
逃避,濫交,物質依賴,重心混亂,道德缺失,無責任感。
只是孩子。
你說他們錯了嗎?
溜冰女自然而然的脫下衣服趴在陌生男人的身上。男主對母親咆哮著說你不要這樣對我。另一個在派對上拿槍干脆的斃了自己的老婆然后把槍口塞進自己的嘴里。
我一直以為這會是一部香艷的情色片。可是除了男主溫柔有力的喘息和少婦嬌小可愛立挺的粉紅乳頭,剩下的,都是快樂的憂傷。
男主嘶吼著自己的夢想。他的長處是有個大老二。他母親說你不能帶走家里的東西因為你沒有付錢。男主一臉陽光的在領獎臺上說很多人認為我們這行很臟,可是很多男人根本就不懂如何去改善性關系。
溜冰女以和男人隨意發生性關系但是這就叫濫交嗎。她差點踢爆了那個傻逼的頭。即使你僅僅只是想上她,想射在她的胸上,想她跪著給你做KB,也別他媽傻逼似地把她當做一個沒有生命的充氣娃娃。尊重不是客氣,不是壓抑,是你的真實使然。不管她是你的女友,炮友,還是陌生人。
一直能感動我,讓我覺得最難又最珍貴的,是放蕩里的純真,不羈里的內斂,黑暗中的微亮,平凡里的堅持,瑣碎里的偉大,道德里的放縱,禁忌里的自由。
無趣和貧瘠,不應出現在生命里。如果有,那只是你方式的問題而已。
2 ) 不羈夜:強悍老二VS時代更迭
對于上世紀70年代美國紙醉金迷癲狂不羈的年代,很難有導演敢于或善于刻畫這個被不少人稱為燙手山芋的敏感題材,即使有那么一絲興趣和能力,出來的結果往往會像一盤爛俗的散沙或不堪入目的三流B級片,但驚為天人的是97年一部《不羈夜》的橫空出世,卻震瞎了無數人的雙眼, 那樣一個特殊別樣的激情年代,卻在一個27歲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的鏡頭里得到了無可挑剔的呈現,這個對上學半吊子沒啥興趣愛捉摸影像的呆萌青年,憑借著親身經歷對這片注入的靈感和不可小覷的驚人實力一飛沖天大放異彩,從此開啟了牛逼的導演之路,
看一個導演的早期作品,往往能體會到貫穿他整個創作生涯的風格和特點,顧全大局嫻熟老道的連貫鏡頭和場面調度,炒雞有品位賣力為情境和情節效力的帶感配樂,調配重量級全明星的龐大陣容,符合時代背景的細節考究和沉穩震撼的攝影,這些在很多導演看來難以全面運用自如完全融合的元素,卻被PTA毫無壓力的“玩弄于股掌之間”,憑借著橫豎都溢的聰明才智,簡直信手拈來,將這些看似不可能一次性集體成功達到的高標準,完成得讓人啞口無言,當不少人還在奮力追趕,努力超越的時候,這小子已經妥妥的贏在了起跑線上,而這些也成為日后PTA作品中非常顯著的特色和標簽。
《不羈夜》以時間為軸,展現出了一幅關于那個絢麗多彩靡亂狂妄年代的全景圖,多條人物線索的敘事架構看似繁雜瑣碎,但劇情卻很直白明了,每個人物的形象都很鮮明個性十足,讓人很容易就能輕松的理清頭緒,在腦海中畫出清晰可辨的人物關系圖,比起后來讓不少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加迷幻的《性本惡》,這部真心通俗易懂多了,回過頭來看《不羈夜》的誕生似乎也為后來PTA改編偶像品欽的大作埋下了伏筆,成為不二人選,另外也能體會到對于那個夢幻般的年代,PTA有著很深的了解和情懷,身為過來人不單單是將社會背景摸得一清二楚,更是洞察到了當時迷茫一代的生存和精神狀態。
上世紀70年代末,燈紅酒綠激情四射的夜總會里20歲不到的小毛孩艾迪因有強而有力的老二殺手锏和鮮肉臉蛋,被資深色情導演一眼相中,有意將其打造成未來紅透半邊天的色情片巨星,找上門的機會激發了在老媽眼中一無是處的艾迪證明自己才能的動力,通過老二的鼎力相助和敬業投入,艾迪一舉成名,從此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明星日子,不過隨著時代的更迭,后浪推前浪的必然定律,心態的變化,艾迪隨之墜入了一無所有的低谷,沉迷毒品做著無人問津的音樂,甚至得靠離譜的毒品交易撈上幾筆,坐完人生的階段性過山車,兜了一大圈后,艾迪又回到了起點,重拾了老本行將所有希望和實力再次寄托給了老二。
以艾迪為主軸,其中牽扯的人物眾多,因色情演員的不雅身份和吸毒的經歷被剝奪孩子探視權的摩爾阿姨,放棄學業任意放縱被同學羞辱的滑輪鞋女孩,頻繁戴綠帽的電影編劇,轉行賣音響的黑人色情片演員,和艾迪一起沒落改行變魔術的卷毛男,無比出彩呆萌可愛的菲胖,還有一心想要跳出色情片領域拍出一部走心電影的導演,剛開始看的時候真沒認出來艾迪的扮演者是馬克·沃爾伯格,在這片里真心嫩出了新境界,片中的這幫叛逆、自由、萎靡生活在冰火兩重天的人其實都是在尋覓實現自我意義和身份價值的平臺,在世俗偏見和社會現實的圍攻下,給予了他們光鮮亮麗的假象,也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屈辱和痛苦,這些在很多人看來處于演藝圈食物鏈底層不斷摸爬滾打忠于自我追求的演員,理應給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馬克·沃爾伯格、朱麗安·摩爾、菲胖等,在演員表里隨便拎一個出來演一段獨角戲都十分了不得,更可況要將他們聚集到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就像繪畫一樣,捕捉描繪群像是一項非常高能的本領和技能,而小小年紀的PTA卻能輕松駕馭,片中的每個角色都讓人過目難忘,即使是充當絕對配角的菲胖,戲份少得可憐僅憑借著一場情緒失控自暴自棄的哭戲和幾句臺詞外加幾個肢體動作,在巨星云集中依舊能脫穎而出發光光熱,過硬的演技為成為日后PTA的御用男演員打下了基礎。讓人覺得十分詭異和神奇的是無論哪個演員只要進入PTA的鏡頭,馬上一流變牛逼,牛逼變頂牛逼,頂牛逼變炒雞牛逼,他似乎就是有私藏神馬獨門秘笈能助這些演員一臂之力,迎來演藝事業的高峰。
全片看下來,PTA制造出了許多有著前后鮮明對比的落差感,無論是身份、地位、產業上反差巨大的對比,本是高高在上卻因猥褻未成年誘導他們拍色情片,一敗涂地備受牢獄之災的投資大佬,艾迪由盛轉衰的演藝事業,進入80年代后繁榮的色情產業的低迷和沒落;另外還有想法心態上的巨大扭轉和改變,一票色情電影工作者們紛紛“洗心革面”“金盆洗手”,抑或命運讓人大吃一驚的節外生枝,都有著很強的反差感性和觀賞性,不得不說PTA將那個年代的精髓一點一滴不差分毫的濃縮進了這一百五十多分鐘的影像里,讓人仿佛覺得不慎闖入并和主角們一起經歷了那個最好也是最壞的年代,意猶未盡。性、死亡、毒品成了那個年代甩不掉的標簽,也是被不少人厭惡和唾棄的地方,但在我看來卻也是只屬于那個年代的獨一無二的“迷人之處”。
三處開槍場面是全片非常關鍵的轉折點,一次是從70年代進入80年代的跨年之夜,眼見老婆赤裸裸的大膽頻繁出軌后,顏面喪盡的編劇開槍報仇后自殺,象征著時代過度;一次是幫懷孕的老婆買甜甜圈的黑人遭遇打劫,不料“一石三鳥”,喜獲一大筆資金,開了夢寐以求的音像店,迎來人生轉折;最后一次是艾迪帶著一包蘇打粉冒充毒品交易,結果同伴失控,引發槍戰,艾迪成功脫逃后,觀念上有了轉變,這三次開槍其實非常有意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昆汀的那套癲狂的暴力美學,PTA更是參雜了點無厘頭的意味,制造出了一種極富沖擊力的戲劇沖突和劇情轉折,目瞪口呆的同時看得相當過癮,人生有時候就是這么的荒誕,跌宕起伏始料未及,被一個個道不明說不清的詭異宿命戲耍和捉弄,可能就此延續也可能就此終結。
最后各歸其位,所有人都清醒的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導片的導片,上學的上學,開店的開店,曾經那一個個激情四溢物欲橫流任意妄為奢靡瘋狂的不羈夜,已逐漸被埋沒在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都將卸下當年那個帶給他們興奮、傷痛和成就感的頭銜(色情),迎來新的生活和挑戰,只有艾迪最后掏出了他傲人的老二,想要做回最初的自己,再創輝煌,一場強悍老二VS時代更迭的較量,一目了然的勝負結果心照不宣也無需捅破,最后讓人無比吃驚開眼畫龍點睛的鏡頭,透出了身為一個非主流過氣演員的辛酸和苦澀,似乎也表達出了PTA對于那個帶給他無限創作靈感和生活體驗的年代的一絲留戀。
3 ) 色情行業也是普通人搭立起來的
《不羈夜》又名《一舉成名》,這部電影的名字與導演的現實人生經歷一樣,同樣因為此片一舉成名,1997年,年輕的天才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在27歲這年因執導、編劇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和一系列拿到手軟的知名獎項。
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待色情行業的,是無恥下流齷齪?還是認為這個行業和其他的行業一樣具備商業元素,以盈利為目的?還是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保羅安德森為我們呈現他想要表現的色情行業。查看導演的人生履歷,不難發現他與色情行業的淵源由來有之,他成長的城市在70年代是色情文化工業最繁榮的地方,從少年時代起就著迷于色情電影,在高中時就拍攝了一部關于一個色情明星的仿紀錄片《Dirk Diggler》,這個名字就是《不羈夜》中男主艾迪的“藝名”,中文翻譯過來是“大炮王迪哥”,這個短片是長片的靈感來源,同樣,男主也確有原型,他就是號稱“美國色情電影皇帝”的約翰·霍爾姆斯,24歲時他經人介紹結識了色情電影經紀人雷伯。
1971年,跟《不羈夜》中所表現出來的情節一樣——約翰·霍爾姆斯在雷伯的指引下塑造了一個名叫“約翰·韋德”的色情偵探形象,并一發不可收,成為色情電影工業的巨星。迄今為止每日片酬3000美元、拍攝電影超過2200部的記錄無人打破。
70年代中期,約翰·霍爾姆斯染上毒癮,事業走向低谷,1988年死于愛滋病并發癥。
本片以一個逼格滿滿的長鏡頭開篇,為我們展現拍色情片的是怎樣的一伙人,17歲的艾迪逃避高中學業,在酒吧默默打工,可能是出于職業的敏感,制片人杰克被他俊朗的外型吸引,接觸之后發現艾迪有一個強大的秘密武器,這正是杰克所需要的。
這時候艾迪的母親就不高興了,她希望兒子完成學業,不要出去亂搞。母親是家里的暴君,壓抑、暴躁、狂怒,與之相反的父親,懦弱、人微言輕,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艾迪一直沉默寡言、默默忍受,但他內心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終于,家里的戰爭爆發了,一次艾迪徹夜未歸,凌厲的母親在客廳一邊抽煙一邊靜候他的到來,面對不順遂自己心意的兒子,她像一只喪失理智的母狗歇斯底里地對兒子怒吼:
你什么都不會!
你是失敗者!
永遠都是!
高中都念不完
還能做什么?
你這笨蛋不會有所作為的!
她粗暴地撕下兒子房間里色情明星的海報,就像撕碎兒子的夢想。
我覺得當一個母親對孩子說出這種話的時候,她一定是個失敗的母親!失敗透頂的母親!
艾迪怎能忍受失敗,怎能忍受這般侮辱!他帶著哭腔絕望地祈求母親:
別弄壞我的海報!
我不是笨蛋
求求你別對我這么壞!
但強勢的母親依舊不依不饒,仿佛這個兒子是個錯誤、不能原諒的存在,持續羞辱他。終于,傷心至極的艾迪爆發了,雙手推開母親,聲嘶力竭地對母親說:
我要做大事!
別說我不會成功!
艾迪摔門而去,與此同時,杰克的大門向他敞開,歡迎他的到來,一位色情巨星就此誕生!
投身色情行業的艾迪一炮而紅,天賦才能得到極大釋放,財富與名聲滾滾而來,是AV界的當紅辣子雞,連續幾年獲得AV界的奧斯卡。
有一句話叫做: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沒機會放蕩。比如《女性癮者》中那個被魅惑女人勾引而拋家棄子的男人,比如《入場卷》中失明的男人很感謝上帝賜予他溫柔可人的妻子和聰明可愛的兒子,但當他意外復明后,意識到自己多么英俊,意識到自己擁有吸引漂亮女人的魅力后,他覺得身邊這個妻子如此枯燥,他的同事多么糟糕,周遭的一切令他厭惡,根本配不上他。艾迪也是如此,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人們渴望發泄欲望,需要色情片催情,由此促進色情行業的迸發,好運眷顧艾迪,他一頭扎進這個行業,初出茅廬憑著努力敬業的工作熱情,很快賺得盆滿缽滿,并贏得響亮的名聲,圈內的每個女演員都想和他合作,他被捧上人峰,炙手可熱。當初被趕出家門、一無所有的小伙如今穿著最時髦的衣服,意大利進口的鱷魚皮靴子,居住在寬敞的豪宅,擁有一輛炫酷至極的跑車,男生們羨慕他、恭維他,女人們爭相向她表達愛意。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他染上了毒癮,越陷越深,脾氣變得暴躁易怒、尖酸刻薄,朋友們逐漸疏離他,制片人杰克也感覺到他越來越不好合作。時間的車輪來到80年代,色情片和其他行業一樣“江山代有才人出”,更何況,深陷毒癮的迪哥臉色蒼白,總是通宵達旦和狐朋狗友嗨皮。一次準備拍攝之前,迪哥精神亢奮,突然發牢騷,想立馬拍攝,杰克深知觀眾不喜歡演員這樣的狀態,讓他再等20分鐘,迪哥看著剛招募來的新人,心理感到不平衡極了,立馬放言道:老子想拍,你就要拍,沒有老子,你什么都不是!
離開杰克的艾迪想轉行進入唱片行業,無奈沒有資金出唱片,淪落到10美元一次為別人打炮,還發射不出,被混混們以同性戀的名義暴打街頭。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人性中的一面與艾迪不是很相似嗎?當我們一無所有、窮得叮當響的時候,渴望財富、名聲、資源,這些欲望吸引我們兢兢業業地工作,當我們得到它的時候,肆意揮霍、不知珍惜,開始自大,目空一切,踐踏曾經幫自己立足起來的人,看不起他們,失去一切后又追悔莫及,這不是人性是什么?
我們為什么喜歡看電影呢?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人心、人性,看到自己。
電影從來就是講述人性的,但能精彩的講述只有少數天才才能做到,導演托馬斯安德森運用嫻熟的拍攝技術把艾迪的人生沉浮拍得十分精彩,你猜不得到人物的下一步遭遇,你為人物的命運擔心。你一點也不覺得枯燥,精彩搞笑的情節與精湛的人物演技吸引著你。
片中導演多次運用長鏡頭,長鏡頭的特點之一是把觀眾代入一個中立、旁觀的視角,也許導演的立意也在于此,拍色情片的人也是普通人,也面臨學業、家庭問題,比如絕處逢生的男主艾迪,比如不堪老婆羞辱、槍爆老婆再自殺的攝影師,還有一而再再而三墮落的Maggie,她雖然愛著兒子卻不肯為兒子戒掉毒癮,創造適合兒子成長的環境,或許她也無能為力。我想,這里最聰明的人當屬制片人杰克,他懂得生財之道,看人有眼光,順應時代和行業的變遷,正是這樣的人維持著行業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如今如雷貫耳、大名鼎鼎的幾個主演,如馬克.沃爾伯格、朱莉安.摩爾、菲利普.霍夫曼等當時還不太出名,大家都憑著熱情努力創造角色,正是本片的成功為這些演員鋪就星光大道。
本片中艾迪17歲入行按照美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來說是不合法的,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17歲入行的,比如號稱“美國甜心”的布蘭特.科里恩,2004年偽造身份證,謊稱自己已滿18周歲才得以入行,演藝事業一路高歌猛進。
諷刺的是,成名后,他發文說,他進入這個行業是個錯誤的決定,不建議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2013年他在《猶大之吻》中飾演一個配角,人氣再次升高,半年之后又下海,難道是因為轉行困難?
特別注意的是,拍色情片在中國是違法的,朋友們不要輕易嘗試,做愛還是和自己喜歡的人舒服。
4 ) 反色情
學術癖或者分析狂們也許會說這其實是一部很女性主義的電影,倒不是說她傾訴了什么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之類的陳詞濫調,而是說這部以色情電影業為主題的電影,不是像幾乎是所有的電影那樣把女性作為被觀看和被消費的對象,或者使勁渾身解數地給性賦魅,把美女帥哥變成秀色可餐的性感熱狗,而是反過來,把一個天生有一條驢大的的行貨的男人拋到了聚光燈下,把他從觀看者和消費者變成了被觀看者和被消費者,不動聲色地就把女性主義恨得牙根癢癢的菲勒斯中心主義瓦解了。電影的最后,當那個曾經幻想整個世界都圍著它轉的菲勒斯最終像一條鼻涕蟲一樣軟塌塌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所有的曾經由現代色情工業和現代復制技術制造出來的偽狂歡頃刻間灰飛煙滅。
這其實是一部反色情電影。
5 ) 《不羈夜》關于老二的藝術
《不羈夜》關于老二的藝術
森森大軍
//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page=2 百集奧斯卡電影講評系列
森森大軍
影評人 講師 編劇
不羈夜 (一舉成名)
解答影迷提出的以下問題
1 本片頻繁曝光男主的陽具老二,這樣的劇情有何隱喻?
2 三人買毒品這場戲的象征性
3 本片到底想表達什么思想?
3片尾以及大量鏡頭語言解讀
奧斯卡金像獎(1998;第70屆) 提名:3
提名·
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
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朱利安,摩爾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美國金球獎(1998;第55屆) 獲獎:1
獲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1997;第22屆) 獲獎:1
獲獎·Metro媒體獎
性解放,自由主義,這些美國80年代背景的東西我就不說了,當時的色情業是怎么個狀態,咱大概通過影片了解一下就行。
本片主要寫一個黃片劇組的故事,著重刻畫其中團隊的幾個演員,他們的人生經歷……
本片背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們看到本片充滿著矛盾,酒杯放在車上,現在這種畫面很常見,但是別忘了當時本片拍攝于90年代,酒與汽車,本身就是會一頓矛盾,預示著危險將要來臨……
其實本片處處都呈現出矛盾,你接著往下看,一定要挖掘導演的思想意圖……
在這個party上,同性戀求吻,被拒,說明什么?幾個主人公是色情片明星,gay是在找不到幸福快樂的。
影片有個賣毒品的劇情,給買家營造這么一個環境。其實這個橋段隱很深刻!
女:那該如何解讀?
其實這三人此時是買家,也就是娛樂業的受眾以及社會大眾。
你看,這三個人本來頭腦清醒,有自己的計劃,但很容易被特殊的環境熏陶和洗腦,當他們置身于鞭炮,搖滾和毒品,烏煙瘴氣的環境,很快就瘋掉了,頭腦出于迷亂狀態,忘記初心,失去判斷……
假如社會都充實這些東西,毒品色情物品信手拈來,任何人都會瘋掉,不能自拔,就像房間的主人,已經徹底瘋了,而且沉溺于這種自嗨和臆想中不能自拔……
大家看,片中幾個女主角,在吸食毒品時候,親情愛情還有倫理的關系都是錯亂的,這就是一種迷亂,嚴重透支和摧殘自己的身體和意志,可以預見色情淫亂與毒品暴力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的殺傷力……也就是說,這些人,這個時代,已經違背社會主流的道德意識。
女:哦,原來本片是在抨擊并揭示錯誤的社會現狀和觀念,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理念!
對啊!自由主義泛濫本身就充滿矛盾,展現出種種不可調和性,我們可以劇組這些人的矛盾沖突中預見很多事情。
性事之后就是迷亂,這里所有人都是這樣,出于各種糾紛中,仿佛色情片給他們帶來的都是bad luck。
看輪滑女,也是大美女,曾經想風一樣自由,可以穿著冰鞋上床……但最后她遇到中學同學也很尷尬,感覺盡管成了明星,但沒人真正尊重她們……
女:那這些劇情和人物在本片有什么作用嗎?
其實你想,做這個行業的,遲早會遇到尷尬,對他們來說,尷尬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不要以為尷尬的只屬于觀眾,你的所謂藝術不符合主流,社會會反饋給你足夠的尷尬。
大家注意這幾元素的關系,其實導演在提示觀眾需要思考!
你脫下衣服,揮舞胯下的大棒……確實可以換來財富,求得榮華富貴和滿足感。
財富象征尊嚴,但衣服也是捍衛尊嚴啊!你剝去衣衫,同時也失去尊嚴,那么財富也必然留不住!
所以你看,假如拍黃片換尊嚴,這其實是非常矛盾的!
其實片中這個導演還是很愛手下這些演員,你看,他把大炮當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劇組就像一個家,一起享受成功和快樂,一起高潮。
再往下看,這個劇組中幾個主要人物離開老本行,離開劇組,他們誰也沒好過,最后都很受傷。包括導演自己,也一度迷失了……
最后,導演希望柔和的音樂,他們的團隊不再做色情片的拍攝,重新回到家的感覺。
如果你愛你的家人,就不要讓他們透支自己的身體!
女:片尾看不懂,男主又開始對著鏡子念臺詞,之后掏出老二,照鏡子,我感覺這電影真的有點下流……
他在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啊
女 :啥意思?
此時他是想說:老二這東西最好還是放在褲子里,那是給自己建立信心用的,是對著鏡子給自己打氣用的,不要隨便掏出來示人,更不能當成事業的支柱!
其實,我認為主人公大炮,包括劇組,整個的創業故事就好像一個老二勃起的過程, 伺機而動,信心滿滿,躍躍欲試,興奮膨脹,漸入高潮,反復摩擦,奮力一發 頭暈目眩 渾身癱軟 不知何從 身心疲憊 自我修復……
這樣一個過程。如果觀眾體會到這樣的隱喻,我相信就能找到導演的創作思路。
其實咱們說,藝術這東西有很多天賦,在這個競爭社會在這個圈子,八仙過海,各領風騷,女人靠姿色,男人靠才華,當然還有個人魅力,還有靠老二的……很正常!藝術的本質和人性密不可分。在奧斯卡獲獎影片《絕美之城》中也有這樣的創作思想。藝術家尋求各種出位的方式,但千萬別忘了:
在獻身藝術和事業的同時,還要懂得珍愛自己和家人!
畢竟,藝術絕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就像老二,他只是你身體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女:哇,這隱喻太贊了!你這么一解讀,這電影一點不下流,而且好有品!難怪曾經三項奧斯卡提名。
所以你看,藝術家想傳達思想,不會搞教條的說教,那玩意沒人聽!你不是愛看黃片嗎,不是欣賞老二嗎,就給你看,看到你尷尬,看到你不想再看,進而反思社會,反思自己,這才叫藝術家的使命,電影的意義就在于此!
女:我還真是外行了,以前一看這種題材,以為這就是那種胡編亂造的小制作呢!
這也很正常,附庸風雅嘛,誰都愿意看藝術佳作。但千萬別認為這是小片,你先看看演員陣容
再看點花絮,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一開始是Dirk Diggler這個角色的人選,他也很喜歡劇本臺詞,但由于他那時已經跟《泰坦尼克》劇組簽約了……
本片導演保羅托馬斯之后幾年又拍攝了奧斯卡獲獎電影《血色將至》……為什么這些明星和準明星都圍著那些大師級導演轉悠,大家也都琢磨琢磨!
露陰,露點,裸戲床戲同性戀……這些畫面在奧斯卡電影里出現多了吧,《波拉特》,比這還dirty,要擱廣電還不全給刪了?但影響人家拿國際大獎嗎,影響它被世界電影圈受關注嗎?藝術在哪里你問他們看得出來嗎?為什么這些導演一出手那些國際評委就能側目和入圍,這里面可都是真功夫!
女:那你的意思,中國電影以后也不用搞分級了唄?
不是早就有少兒不宜嘛!還分什么級?咱就說類似這種電影,人家都奧斯卡入圍了,你還有資格給人家分級呢,遮遮掩掩的,刪刪減減的……
什么是藝術,品位?自己又在一個什么位置,懂不懂欣賞啊?
你慢慢會發現,其實現在很多東西都本末倒置了,我都懶得提……亂象!
文章收錄于百集奧斯卡電影講評系列
//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page=2 6 ) 劇情 for myself
17歲的埃迪被色情片導演杰克從餐館服務生中挑選出來,大加栽培,使其成為此類影片的大明星德克。由于他拍的影片都很賣座,德克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但進入80年代后,情況變得混亂起來:小比爾開槍打死他不忠的妻子以及情人后自殺;贊助商因為兒童色情片的事被捕;染上毒癮的德克變得越來越不好合作。杰克另換新人,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德克想改行,但身陷毒品交易難以自拔。這時,錄像制品成為新興行業,杰克抓住時機想東山再起,他們又開始照新的方式拍攝春宮片。
7 ) 不羈夜
PTA有著對長度及寬度的迷戀,電影中用了很多長鏡頭,從木蘭花到血色將至到大師,他都在講一個有長度有意思的故事。
像很多片子一樣,開始是熱鬧的猛男誕生記。之后逐漸撥開行業中的秘密與危機,錄影帶的興起,正人君子的異見,道路變得艱難。
操起愛好變為職業,愛情婚姻,像其他人一樣躲不掉的總會來。
最后荷爾蒙消耗,從業者開始端正的生活。從結尾看去片子又成了對青春的緬懷。
8 ) 二十年前,他是這樣講述愛情動作產業往事的
不散作者 | 小天猴
如果說運氣好的孩子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話,那么美國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或許從生下來就握著導演的執導筒。今天我想談論的,是他27歲時拍攝的電影《不羈夜》(Boogie Nights)。
正如影迷們所言,從天才之作到遠離大眾,PTA只拍自己所愛。他一直堅持著拍攝反主流、反商業的影片,其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從未重復,包含豐富的意指、風格和主題,涉及毒品、情色、宗教乃至時尚、歷史等不同領域。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1970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蒂迪奧城,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制片人 。他在42歲時就成為了影史上第一個拿下歐洲三大電影節最佳導演的人。
《木蘭花》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私戀失調》獲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血色將至》獲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大師》獲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在今年的奧斯卡上,PTA執導的的電影《魅影縫匠》拿了六項提名,最終斬獲【最佳服裝設計】獎。
▲《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2017)
PTA成長于美國洛杉磯郊區的圣費爾南多谷(San Fernando Valley),這里是美國著名的色情產業基地,具有“色情業的好萊塢”之稱。他的少年時代也正是美國色情片發展最輝煌的時代,因此“色情”成了PTA電影中不可忽視的母題。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7歲時拍攝的短片《大炮王迪哥傳》》(The Dirk Diggler Story),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使他一舉成名的時代史詩巨作《不羈夜》是《大炮王迪哥傳》的翻拍之作,故事的主角未變,但是27歲的PTA視野更為奇特。他要拍出美國色情影片產業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天翻地覆的改變,不僅從主角大炮王迪哥的角度拍,更從一個時代的風情畫卷的角度拍。
▲《不羈夜》(Boogie Nights,1997)
▲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飾演“大炮王迪哥”艾迪
《不羈夜》一開場就極能引起觀眾的興趣。三分鐘的長鏡頭里,隨著斯坦尼康鏡頭的搖晃,故事的地點、時代鋪開在霓虹燈上。鏡頭穿過街道進入一家熱氣騰騰的酒吧,一覽影片所有的主要人物,在電影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里,他們的人生軌跡將交錯、分離、纏繞、碰撞,這一開場得以成為全片的導言。
在那個年代,錄像帶還沒來得及普及,用膠片拍攝的色情電影還可以在影院上映,色情片的演員也堪堪算是電影明星。男孩艾迪(馬克·沃爾伯格)在酒吧打工時遇見色情電影導演杰克(伯特·雷諾茲),開啟了一段非同尋常的人生。艾迪給自己取名“大炮王迪哥”,靠著天賦異稟——碩大的陽物,成為了當紅色情電影明星。隨后他在毒品里放縱青春,由是不舉,遭到導演杰克的嫌棄,二人的合作關系一拍而散。
▲酒吧,片中諸人的秘密基地,沒有什么是一杯酒不能解決的
▲唐·錢德爾(Don Cheadle)飾演前色情電影演員
整個故事借由艾迪的雙眼,我們得以相繼了解輪滑女孩(海瑟·格拉漢姆)、色情片女演員安柏(朱利安·摩爾)、前色情片演員現音響店員黑人小哥(唐·錢德爾)等諸多身處時代洪流之中的色情行業從業者的故事。
▲伯特·雷諾茲(Burt Reynolds)飾演色情電影導演杰克,以及威廉姆·H·梅西(William H Macy)所飾演的助理比利
性、毒品、槍支、霓虹燈、迪斯科、音響店、墻上的海報、女人的紅唇、無因的暴力……時代走在開放的社會風氣之中,所有七情六欲、蠅營狗茍原該坦然曝光于日光之下。
事實恰恰相反。艾迪看似名利雙收,實則遭人唾棄;導演的藝術色情電影夢想不得不向商業賣淫電影妥協;輪滑女孩學業不成并喪失親情;女演員安柏被剝奪探視孩子的權利;黑人音響店員受盡欺負。等到毒品穿腸而過,他們方從80年代的不適應中醒來,人生早已如泥石流般滾過去了。
▲海瑟·格雷漢姆(Heather Graham)飾演輪滑女孩
在色情電影演員遭受著他人白眼的同時,色情電影產業也走向衰落。媒體的急速發展,音像業爆炸,“在影院上映”失去了它的特殊意味和儀式感。當粗俗又省事的色情錄像帶隨處可見時,當極度淺層、即時的視聽刺激隨處可見時,人們將不再對去電影院觀看藝術色情電影產生新鮮感。
于是我們看到,在艾迪們來不及反應之前,世界已經被拆解了,現在想離開這里已經太晚了。PTA讓諸人遭遇與色情電影產業的江河日下相互見證,諷刺意圖與傷感情調,呼之欲出。
▲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飾演色情電影女演員安柏,摩爾阿姨在片中裸露私密部位,實在是太美了
好在《不羈夜》并沒有停留在人生的陰暗面,雖然影片中呈現了許多謀殺和自殺的鏡頭,但同時也現出他們的生活最終告別痛感,走向光明的復蘇。于是我們看到,艾迪與老板互相道歉,輪滑女孩重回考場,黑人喜得貴子……
在影片的結尾,PTA讓艾迪掏出那根吊胃口的碩大丁丁,效仿《憤怒的公牛》中德·尼羅的自白,對著鏡子說了一番話:“……我曾失敗過,我們都曾做過糟糕的事情,我們都有罪惡感,你想抹去腦中記憶,不,我來幫你解決……你才是明星……”這番話可以看作是整部影片,包括那個時代所有夢碎青年重返沙場的注腳。
這也許是《不羈夜》為人稱道的地方。這個世界本就是“稠密的、不透明的、難以理解的”,大概PTA希望觀眾知曉,這段曾經濃墨重彩的歷史是怎樣被從美國的現代史里漂白、被大多數人所淡忘。這根碩大的丁丁,就是PTA關于70年代的私人記憶中最富有自由主義和狂歡精神的一部分,在被錯過出口的時間里,幻化成一個半黑色、半迷幻的玩笑。
《不羈夜》的成功給了PTA繼續追求電影事業的機遇。1999年,他執導的電影《木蘭花》(Magnolia)充滿了對宿命的思考、對人性的拷問和對宗教的質疑,并將這些想法延續到了2007年的西部史詩《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和2012年的《大師》(The Master)中。
▲《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2007)
▲《私戀失調》(Punch-Drunk Love,2002)
在探索人性與信仰之諸多可能的同時,PTA還于2002年拍攝了小成本浪漫故事《私戀失調》(Punch-Drunk Love),在2014年翻拍了托馬斯·品欽的同名小說《性本惡》(Inherent Vice)。2017年的《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則讓我們看到了一段優雅、精致又病態的愛情。
PTA的電影世界充滿難以置信的魔力,個中緣由,大概是它無比貼近那個我們熟知的真實世界,那個何其殘酷、何其迷幻、何其充滿希望的真實世界。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 587 期 文章,下一次相遇,希望是在光明的地方。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 不散(busan-movie)原創首發,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4.5 如何定義時代的隕落,用轉瞬即逝的成功主義,用廉價銷售的精裝夢想,還是過氣藝人的垂死掙扎,前提是別忘了人們總想在年代更迭瞬間留下太多東西,不甘也好冷落也好,是警示也是動力,而也總有一些時刻覺得無能為力,生理心理,當一個人開始莫名害怕開始懷念往昔,他的時代也就到此為止了。
Philip Seymour Hoffman像lena dunham
雖然想利用「反差」來製造唏噓感,可是整體基調畢竟太過遊戲,群像式的白描也少了點火候。霍夫曼只需要一場表白的戲就足夠打動人了,坐在車裏面哭泣是全片最感人的時刻。
棒!70年代末的低俗感反而很時尚!男主那個混合了李小龍和james bond元素的A片系列看起來很有趣www后半八十年代有點急轉直下的不夠自然,稍微趕鴨子上架。不過boogie nights 其實就是idea勝利啊www
我現在覺得叫一舉成名。。太尼瑪貼切了。。
9.0/10。此片的色調、鏡頭語言及配樂就跟吸大麻一樣上癮,開場夜總會和派對等多處長鏡頭簡直絕了,調度一流!熟臉好多,有毒品有槍戰有同性戀有戀童癖有風流韻事有星海沉浮,沃爾伯格對著鏡子自我鼓氣結尾克隆斯科塞斯《憤怒的公牛》。異色荒誕黃片史詩,PTA又一神作誕生!
很多大牌,始終覺得朱莉安摩爾不適合這個片子,全片幾乎無漏點,就是最后馬克露下自己的大屌以傲人資本說自己會是未來巨星,但是大屌是道具做的假X所以整個片子看點幾乎就是放在個人發跡“立志”上吧
看完點開條目也是一驚,居然早就標記過,以前都當成什么看了...一部有著《憤怒的公牛》式個體、《好家伙》式群像、拍得比《華爾街之狼》好的馬丁·斯科塞斯附身之作,模仿能力賽過真傳可充真跡,更可怕的是題材從黑幫移植到色情業也能一個味兒,更更可怕的是,十年后你就見到一個庫布里克附身的PTA了。
天生大屌三十四,一舉成名二十四。顛鸞倒鳳一萬四,死于艾滋四十四。
很流暢的兩個半小時,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冗長而煩悶,演員劇本配樂場面調度都是幾近完美的,怎敢想象這是保羅·托馬斯·安德森27歲時自編自導的作品?!
PTA驚為天人的處女作,堪稱完美。①開篇紛繁復雜的運動長鏡頭已令我沉醉,還有幾個運動長鏡如副導演殺妻一段;②迷離的70s配樂貫穿全片;③色情電影業群戲,角色都有血有肉,表演極佳;④兩場車內勃起+毆打的交叉剪輯,華美而不做作;⑤寫實與戲劇結合,分屏,畫中畫;⑥結尾致敬[憤怒的公牛]。(9.5/10)
流暢的場面調度,漂亮的剪輯意識,具有多維度的成長型劇本。相比《木蘭花》,反倒喜歡這部低調的炫耀。現實第一,夢想老二,無論你是大炮手還是通天閣,逆流暗流,虧得特長蒙福,生活里跌倒再爬起,才能成為真正的一柱擎天。
再大的雞雞,也硬不過時代。
二十幾歲的PTA拍出如此有史詩氣質的情色片產業故事片(有點像《好家伙》那種的),還組合了這么強大的卡司,簡直是天才啊,太厲害了。前后兩段氣質不同但我都很喜歡!霍夫曼和威廉梅西真是太搶鏡了,沒有辦法;然后還是那句:馬克沃伯格以前拍拍獨立片不是蠻好的!
流暢且極其精彩,拍出了時代感,仿佛是對往事的祭奠。開場就長鏡頭,全片的鏡頭語言都很精彩。氣氛的拿捏讓人幾次手心出汗,敘事也不徐不疾,完全是PTA自成的風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無疑是墮落糜爛而悲哀的。PTA總是能細致地刻畫眾生相并在最后歸于平靜與成熟。唐·錢德勒,菲利普-霍夫曼,朱利安摩爾還有馬克沃爾伯格當時雖然青澀,已經顯示不俗演技。Ps:結尾那話兒真是又大且長(絕對不是馬克的,導演的鏡頭切得真完美)
經歷了《大師》《性本惡》《木蘭花》的比較無感,再到如今《血色將至》《不羈夜》的相對有感,我還是對勵志姐與北京電影學院視聽語言老師她倆情有獨鐘的「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稱不上喜歡。話說,電影里的情色片演員演技比很多真槍實彈的色情片男女優們強太多,然后,沒想到結尾馬克露其大屌真容了?
這不是Paul Thomas Anderson的處女作, 這是他第二部自編自導的長片. 處女作短片The Dirk Diggler Story是這部電影的基礎. 這片鏡頭用得很精彩, 長鏡頭各種流暢. 故事也令人大開眼界, 唏噓不已, 在色情電影這行工作的人也只能與凄涼作伴. 最后Dirk露出的cock據說是道具.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是天才!最后終于讓大家見識到了什么叫傳說中的13寸,導演的長鏡頭想法不會是源于這個33厘米吧。★★★★
7位奧斯卡提名演員:伯特雷諾茲,朱利安摩爾,馬克瓦爾伯格,約翰萊利,唐錢德爾,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威廉梅西;兩屆金球獎提名托馬斯簡,三屆英國學院獎提名阿爾弗雷德莫里納,再加上海瑟格拉漢姆和魯伊茲古茲曼,光看這個豪華陣容的表演就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