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滿場飛奔T34-85,夾著KV-1,改裝成L48炮四號的道具車(L48炮的G型為什么有側裝甲!)。我想當然的以為這是43年后期了,但看看評論這居然是42年的歷史真實事件,那么導演同志,你是不是傻?你老老實實把道具車做成短管三號或短管四號不好嗎?非改成長管四號,還要往前沖到500米內打?二戰蘇德的坦克觀瞄什么水準你沒點譜嗎?德軍都是變態自殺狂的車組嗎!1000米75mmL48炮穿KV正面裝甲玩一樣,還得所有車組一邊行進射擊來保證打不中,還得開進500米讓俄國佬屠,德國裝甲兵都是隱蔽戰線的德共吧?這么殺自己人的主角不送去古拉格做實驗?
KV1的觀瞄就不說了,1000米命中率靠慈父賣身來充信仰的玩意,坦克里連無線點都有了,庫爾斯克時還靠搖小旗聯系的毛車一下闊啦?連個排長車都有無線電,這讓坦克旅旅長車才裝備美援無線電的真實歷史情何以堪,要知道基本到了科爾遜口袋以后毛子的T34和JS才普及了美援的無線電。
這片還不如拍41年列寧格勒前線KV2公廁堵路更可信,導演不樂意的原因估計就是KV2不想這KV1的車組有幸存者,公廁擋了一天后全體陣亡。
說回片子,俄國戰爭片的習慣,主角一定要配個女人,主角越陽剛,越沒人味,女人越貼,究竟俄國女人是時刻發春還是重來沒腦子?主角被上級排擠時,不裝逼了,開始裝委屈,這是精分還是小人?部隊主官是好的,政委是壞的是固定線路,但是政委不戴藍帽子?主官和主角敢和政委對著干?想吃槍子嗎?
總之這片子軍盲看熱鬧湊合,也說明俄國導演拍解放這類大場面高投入的二戰片還可以,拍小人物的戰爭就是災難。
相信很多看完的同痔們閱后感都有一種感覺:我草開掛了吧?
確實開掛了。
但是先說一下,這部電影還真的是真實事件改編············
原型是第15坦克旅的謝苗·科諾瓦洛夫車組在1942年7月的戰斗。
既然明明是歷史事實改編的,卻總看得像抗德神劇。
原因就是:強行加入導演編輯自己的各種奇思妙想——嚴重扭曲歷史。
劇情基本就是主角先慘遭受挫,然后重新找隊友,在隊友里建立羈絆,最后率領打德團欲火重生。
問題是開頭就強行降智,主角看著隊友坦克陷進泥里,一看他們紀律性不行,就·······不管了。
哎,他們再不聽命令,你拉兄弟一把總可以吧?
結果是主角單車出去逛游,被一輛四號偷吸,爆了菊——還貢獻了本片名場景:KV1的頭·····
而開局一個人,坦克全靠撿。第一次撿了一個半身不遂的KV,第二次直接撿了一個完整無損的KV,立馬開始大殺特殺。。。
為了讓主角欲火重生,還強行塞個妹子(讀作:大媽)還不算,還要強行跟另一個政工軍官搞三角戀,又是俗套的政工軍官為了愛情陷害主角。
雖然軍隊一把手強行護犢子,然而主角這么一個戰場老車長,居然被派去當前線步兵···········
不過主角自身也是掛神,淪為步兵跟敵人對槍也一點不虛············
然后塞的老婆也是個開掛大神——連職業也改了,成了坦克工程師。。。不但精通坦克維修,還有熟練駕駛能力,甚至裝填手掛了還能頂裝填受的缺——妹子你不去當兵真是屈才了。。。
可憐人家歷史上幸存的兩位車組成員——杰緬季耶夫和謝列布里亞科夫,都是♂真男人♂啊·····
一下子其中一個變性了·······
電影里的戰術只能說是坑爹——
KV-1并非是高達,雖然當時對德軍坦克優勢還是很大,但是電影里蹲個草窩黑槍,指望敵人眼瞎。。。雖然電影里敵人確實眼瞎·········然后黑槍暴露了就一路莽,頂著敵人長75炮的火力往前沖·········
歷史上人家謝苗中尉怎么打的?
科諾瓦洛夫他把德軍放到500米之內,才開始對敵軍開火,這些四號和三號坦克都是初期型號,裝甲較為薄弱,他一口氣擊毀了4輛坦克,德軍以為可能遇到防護嚴密的蘇軍陣地,于是撤退。
德軍認為可能遇上了一整支蘇軍坦克旅,他們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先是組織了炮擊,轟炸了他們認為可能隱藏著蘇軍的地方,然后用五十多輛坦克發動了進攻。科諾瓦洛夫將KV-1開出了河谷,每開一炮就變換一次陣地,造成了有多個火力點在射擊的假象。德軍損失了6輛坦克,只好撤退。不過,德軍自信能獲得戰斗勝利,他們的步兵繼續進攻,KV-1又轉動坦克炮進行射擊,打中了8輛裝載著步兵的卡車。
沒錯,先蹲草埋伏,拉近了爆發輸出,干掉排頭車,一口氣打懵了敵人。
趁著敵人沒反應過來,趕緊滅燈游走,打一炮換一個陣地,還不忘了及時補兵,盡量避免自己暴露在敵人視野里,讓敵人不敢出頭——而敵人損失了十輛坦克以后也沒有得到準確得知自己面前只有一輛坦克,這也為之后中尉能僥幸逃跑奠定了基礎。。。
全程智商碾壓,這才是老司機。
再就是道具上的硬傷也很多·············
滿大街長75炮的4號——明明4號長75炮都到1943年了········而且裝備長75炮的4號,火力增強的同時加強了裝甲,比那些豆腐渣時期的4號強了不知道多少········
道具還原也很不用心——4號還是五對負重輪魔改··········
同年同期上映的《T-34 (2018)》,把德軍初期坦克還是盡力還原了·······(雖然后期劇情崩了)
道具厚蘇薄德這沒問題——確實,毛子剩余的二戰坦克太多,而敵人的裝備卻沒多少,魔改59也就算了
但是:最起碼坦克戰的邏輯沒有·········就是慢慢黑槍,指望敵人眼瞎,暴露以后一股勁兒莽········
看看隔壁T34·······
等待開炮時機,一炮穿倆——II號小豆坦克鐵皮太薄,炮彈直接射穿,然后擊毀隔壁3號。
坦克第一輪伏擊暴露以后,立馬退到第二射擊位置,同時用房屋掩護自己·······
各種慢鏡頭,射擊角度過大導致的跳彈
所以,坦克三要素:火力、莊稼、機動,順帶一個環境。
拿著真實歷史題材,打了一個三不沾球。還不如隔壁T34,前期至少是真能看出用心來。
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歷史被魔改地面目全非,強塞了技師老婆,強行曲折故事,強行三角戀。
還好一上來把老婆坐實了,不然要是有小朋友會問:
科諾瓦洛夫中尉有幾個女朋友啊?導演你可是要向全俄國人民謝罪的········
轉載部分:【 16:1逆襲德軍坦克:《堅不可摧》中的王牌故事】
如果不是突然爆發的蘇德戰爭,謝苗·科諾瓦洛夫也許一輩子只是一名默默無名的基層軍官,等著退役,然后回老家繼續當郵遞員,可是這場空前的大戰中,他指揮的的KV-1在艱難的后衛戰之中,打出了16:1的戰績,還繳獲1輛三號坦克返回己方戰線。
蘇德戰爭爆發之時,1921年出生的謝苗·科諾瓦洛夫是第125邊防步兵師的坦克排長,負責防御立陶宛,使用的是BT-7坦克,這種坦克速度很快,但是裝甲薄弱,火炮威力不足,已經準備淘汰了。科諾瓦洛夫在最初的作戰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戰績,而且負了重傷,在沃洛格達的醫院中接受治療,雖然他本人求戰心切,但恢復緩慢,上級安排他在阿爾漢格爾斯基的坦克學校里擔任教官。
1942年4月,科諾瓦洛夫終于獲準返回前線,這次他分到了真正的先進坦克——KV-1重型坦克,雖然德軍已經開始生產長身管主炮的中型坦克,足以克制KV-1,但是此時大部分德軍裝甲部隊依然使用的是短管三號和四號坦克,所以KV-1依然擁有性能優勢。
同一年6月,德軍發動了“藍色方案”,此時蘇軍挾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反攻,卻被強勁的裝甲鐵鉗打個正著。1942年7月中旬,德軍第14和第22裝甲師在蘇軍第9、38和24集團軍后方成功實施了縱深突擊,科諾瓦洛夫所在的第9集團軍第15坦克旅有被合圍的危險。
7月13日,旅長普希金命令部隊從羅斯托夫地區的尼扎姆丁村后撤,跳出正在合攏的德軍“鐵鉗”,此時,科諾瓦洛夫的KV-1發動機壞了,而且似乎不好修理。上級命令大部隊繼續轉移,而科諾瓦洛夫車組留下來修理坦克。
科諾瓦洛夫有些尷尬地發現,之前判斷錯誤,發動機很快就修好了,當他正準備開動KV-1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兩輛坦克——德軍的先鋒部隊已經殺了過來!科諾瓦洛夫立即開了火,擊毀了其中一輛坦克,第二輛連忙躲進了附近的高地后方。
很清楚,這意味著德軍一支裝甲大軍正在趕來,車組驚訝地看到,德軍大約有七十多輛坦克,還有大批的車輛、火炮和步兵。科諾瓦洛夫的KV-1隱藏在一個洼地里,這個位置很有利,他看到,德軍的進攻隊形中,前方是四號中型坦克,后面跟著的是較輕型的三號坦克。
科諾瓦洛夫他把德軍放到500米之內,才開始對敵軍開火,這些四號和三號坦克都是初期型號,裝甲較為薄弱,他一口氣擊毀了4輛坦克,德軍以為可能遇到防護嚴密的蘇軍陣地,于是撤退。
德軍認為可能遇上了一整支蘇軍坦克旅,他們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先是組織了炮擊,轟炸了他們認為可能隱藏著蘇軍的地方,然后用五十多輛坦克發動了進攻。科諾瓦洛夫將KV-1開出了河谷,每開一炮就變換一次陣地,造成了有多個火力點在射擊的假象。德軍損失了6輛坦克,只好撤退。不過,德軍自信能獲得戰斗勝利,他們的步兵繼續進攻,KV-1又轉動坦克炮進行射擊,打中了8輛裝載著步兵的卡車。
但是,德軍的炮彈打壞了KV-1的底盤,所以KV-1又無法行駛了,接著,更多的穿甲彈打中了卡住的KV-1,不過無論四號坦克早期型號的短管75毫米炮,還是三號坦克的短管50毫米炮還是37毫米炮,都打不穿KV-1的裝甲。KV-1毫不客氣地與德軍對射,反而摧毀了德軍的6輛坦克和2輛裝甲車。
傍晚,科諾瓦洛夫的炮彈打光了,只有機槍還有彈藥,德軍則拖來了105毫米榴彈炮,沿著KV-1的射擊死角一直推進了75米的抵抗開火,終于擊毀了KV-1,這輛坦克為撤往斯大林格勒的大部隊拖延了1天的時間。
次日,第15坦克旅派出的偵察兵分隊回來搜尋科諾瓦洛夫車組,他們只看到被擊毀的KV-1,附近有疑似被炸碎的尸體,這些偵察兵在戰場上清點了一下,發現了德軍被摧毀的車輛是:16輛坦克、2輛裝甲車和8輛卡車。尼扎姆丁村的村民告訴他們,這輛KV-1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消滅了大批德軍。旅長普希金聽取了偵察兵們的匯報之后,決定為科諾瓦洛夫申請“蘇聯英雄”稱號——死后追授。
但是,科諾瓦洛夫沒有犧牲,他帶著幸存的兩位車組成員——杰緬季耶夫和謝列布里亞科夫成功從坦克中逃脫。德軍大概是好不容易擊毀了KV-1,激動不已,加上戰場上濃煙滾滾,遍地是被擊毀的車輛殘骸,使得科諾瓦洛夫車組成功撤離戰場。
這支三人小分隊獨自朝著蘇軍戰線撤退,為了避開德軍,他們繞開了村莊和城鎮,好在是夏天,喝溪水,吃生麥子也勉強可以充饑。
到了第四天,好運出現了,他們遇上了一輛孤零零的德軍三號坦克,為“藍色方案”的勝利歡欣鼓舞的德軍裝甲兵們正圍坐在坦克外休息。科諾瓦洛夫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車組用從KV-1上拆下的車載機槍發動攻擊,把這個德軍車組全部消滅,套上他們的軍服,開著繳獲的三號坦克回到了蘇軍部隊之中。
這場全面戰爭使得蘇德雙方的武器裝備損耗都很大,雙方都使用了不少繳獲裝備,所以科諾瓦洛夫車組補充了人員之后,用這輛繳獲三號坦克連續作戰三個月。
1943年3月底,科諾瓦洛夫獲得了蘇聯軍人的最高榮譽“蘇聯英雄”稱號,金星獎章和列寧勛章。他在假期中回家探親,把父母嚇了一跳:
“當我敲了敲家里的窗戶,我媽媽哭了:‘走開,我的謝苗已經死了,葬禮都辦過了……’” 原來他被誤認為犧牲之后,他的家里接到了陣亡通知書。
所以我說你導演但凡按照歷史拍,也不至于這么離譜。
這個就像神話故事一般的戰果竟然是真事,讓人匪夷所思,這運氣好的我能說就像天方夜譚一樣嗎,能打成這樣還不死他們家祖墳上的青煙冒的最起碼也得有三尺高,不然不會運氣好的這么逆天。一輛坦克竟然獨自在一場遭遇戰中擊毀德軍16輛虎式坦克,2輛裝甲車以及8輛其它車輛,好吧,一輛坦克解決了德軍一個坦克連,這外掛開的還讓別人怎么玩。德軍的戰斗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不然也不會在二戰時把世界攪得天翻地覆。但是就這么被干了,這就像62年我們把阿三按在地上摩擦時,我們的戰斗英雄龐興國領著2個人俘虜阿三一個營一樣逆天,雖然德軍和阿三的兵員人數不能比,但好歹也是26輛戰斗車輛和人員裝備,一樣的駭人聽聞。
我對二戰時的坦克不太了解,也不太知道蘇軍KV坦克是怎么樣的一種逆天存在,有點印象的是T34, 但德軍的虎式坦克在我印象里一直是當時霸主級別的存在,好像還有個虎王,電影里的蘇軍坦克兵上尉科諾瓦洛夫駕駛一輛KV坦克殺入德軍坦克集群猶如虎入狼群一般,打虎式就像開罐頭,看的爽是爽了,但總是讓人有點狐疑,如果當時蘇軍武器如此先進,又加上戰斗民族那么悍不畏死,怎么會差點被德國人滅國,這明顯解釋不通嘛。這影片唯一的缺點就是編劇和演員把情節處理的太平,缺乏情緒的跌宕起伏,光靠音樂不能讓人緊起來。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場坦克戰,戰場經驗豐富但為人嚴謹刻板得蘇軍坦克兵上尉科諾瓦洛夫,也就是男主帶領小組成員在擊毀了一輛德軍坦克后,為了給大大咧咧給友車一個教訓,執意不去救援陷入泥沼的戰友車輛,但沒發現旁邊密林里隱藏了一輛德軍坦克,看到時已經來不及了,被德軍坦克擊中,當時就把炮塔和正在炮塔中的男主掀上了天,男主落地后立即就昏迷不醒了,造成友車也機毀人亡。
九死一生康復后的男主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隊,但是8號坦克因缺少配件正在緩慢修理中,雖然坦克車組成員重新配置整齊,但車組成員都不愿意和嚴格刻板的男主分配在一輛坦克上,在修理技師搶修坦克的時間里,男主按照標準嚴格訓練坦克車組乘員,達不到標準就一次次重來,車組成員苦不堪言又無法訴說,此時上級派來的坦克生產廠家隨軍修理工程師也就是女主來到男主所在部隊,恰巧女主還是男主未過門的妻子,結沒結婚電影里沒交代,我也不清楚,女主好像還和男主有些誤解。隨著女主的到來引發了不明情況的教導員的瘋狂追求,但男主和女主也不解釋,這就熱鬧了。
女主還是深深地愛著男主,但一心求戰的男主根本顧不上這些,為了尋找坦克配件甚至利用夜間冒著德軍狙擊手的威脅在戰場上被擊毀的己方坦克中尋找,比較有意思的是竟然巧遇懷著相同目的來到戰場的德軍,看樣子此時德軍也是強弩之末了,男主乘其不備竟然俘虜了一名德軍,返回部隊后,追求不成、嫉妒心爆棚的教導員竟然以男主私自上戰場地理由準備處罰男主,被愛才惜才的團長阻止。
在部隊的一次前出偵察任務中,教導員故意刁難男主,派男主8號坦克和其它坦克一起執行偵查任務,但此時8號坦克根本沒有修理好,只能緩慢前進根本跟不上趟,但男主還是高傲的答應執行任務,在戰場上8號坦克前進沒多遠就趴窩了,掛不進前進擋,為了在戰場上不拖己方坦克后腿,無奈的8號車只能倒著開上一處山坡,經驗豐富的男主很快就發現了德軍的隱藏之處,于是一邊聯系己方坦克一邊戰斗,好在友車及時趕到消滅了德軍,自己也被友車安全拖回了部隊。此時實在看不下去的團長才告訴了政委男主和女主的關系,政委后悔不已。
坦克團接到戰斗任務,但男主的8號車還沒有修理好,無法開上戰場參戰,在距離開拔的最后時間里,車組成員想盡一切辦法搶修也無果而終,無奈之下的車組只好拿起武器以步兵身份參戰,在殘酷的塹壕爭奪戰中8號車駕駛員光榮犧牲,此時坦克教導員趕到告訴男主,德軍俘虜交代不遠處密林深處有一輛KV坦克,由于缺少油壓泵不能啟動,得到消息的女主此時正在拼命搶修,說不定已經修好了。
于是男主帶領幸存的其他車組成員趕到存放坦克處,此時女主果然修好了坦克,興奮的車組成員立刻就把這輛坦克命名為8號車并駕駛它沖上了戰場,剛剛趕到的8號車立即就遇到了德軍坦克集群,于是憑借著高超的戰斗技能,8號車猶如虎入狼群一般,相繼擊毀德軍16輛虎式坦克,2輛裝甲車以及8輛其它車輛,但最終自己也彈盡糧絕,被德軍坦克擊毀。
戰斗結束后,大家都以為8號車已經全員犧牲,但此時卻發現一輛德軍虎式坦克徑直向部隊開來,正在大家準備戰斗時,男主卻帶著殘余車組成員從坦克中鉆了出來,原來完成戰斗任務后的男主帶領車組成員駕駛繳獲的敵方坦克回來了,憑此戰果8號車組榮獲蘇聯戰斗勛章。
本片講述了蘇聯英雄謝緬·科諾瓦洛夫中尉的故事,謝緬·科諾瓦洛夫是KB-1坦克的車長,他指揮的KB-1坦克車組在敵強我弱的懸殊對比下,消滅德軍16輛坦克,2 輛裝甲車和8輛汽車,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又一奇跡。
有效的激勵大家戰斗的熱情,為勝利增添一份努力!戰爭是痛苦的,不管哪一方取得勝利都是以生命代價換來的。
沒有需求就沒有傷害,沒有利益就沒有戰爭!可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卻難上加難!
從最開始描述感情戲我覺得應該更加深入,劇情節奏上確實應該描述得更加緊張,總體還是鋪墊太多。
不過謝苗這種戰績突出的人就是應該固執和特立獨行!要不然也不符合他沉穩的心理。話說回來KV坦克真跟開掛一樣,以一戰幾十。
我覺得場面可能是經費受限吧,場面勁爆不夠。這要不是真是故事,都會覺得編劇過于偏袒。客觀分析對于喜歡戰爭片的觀眾還是值得推薦的。
太平洋戰爭,1942年10月24日, 近3000日軍向著美國海軍陸戰一師第七團第一營C連的陣地--瓜達卡納爾島發起瘋狂的攻擊,美軍防守Lunga地區的一個班由15人戰斗到剩下3人,其中2人重傷行動不便,唯一能自由活動的三級軍士長約翰·巴斯隆用兩支勃朗寧水冷式重機槍頑強的頂住了日軍的一次又一次沖鋒,期間,一支機槍壞了,還是他自己修好的,彈藥用完,是他自己扒著死人堆尋找彈藥,據官方記載,從24日到25日凌晨這段時間里 ,約翰·巴斯隆一人射殺了大約1500名到2100名日軍!為二戰美軍單兵殺敵最多 ,后人尊稱約翰·巴斯隆為“機槍戰神” 。
初看毛子電影“堅不可摧”,私以為又是一部手撕鬼子的抗德神劇,后來查了下資料,原來這是有原型的: 1942年7月13日,蘇軍第9集團軍第15坦克旅在尼扎姆丁村突破了德軍第14和第22裝甲師的合圍,正準備撤退,蘇軍中尉謝苗·科諾瓦洛夫因為舍不得扔下自己的座駕:一輛機械故障無法行動的KV-1重型坦克,決定和組員一起修好坦克再去追趕大部隊。坦克剛修好,科諾瓦洛夫就發現兩輛德軍坦克在附近偵查,果斷開火擊毀了一輛,另一輛德軍坦克逃跑了。過了一會,科諾瓦洛夫和組員就發現德軍大部隊到了,約有70+輛3.4號坦克,裝甲車,火炮和步兵。科諾瓦洛夫命令將KV-1停在一個水坑里,只露出炮塔,又連續擊毀4輛德軍坦克。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德軍以為遇見了蘇軍的主力部隊,慌忙后撤,還命令火炮對附近樹林及可能目標進行了炮火打擊,然后命令步兵乘坐裝甲運兵車繼續前進,結果是有8輛運兵車再次被科諾瓦洛夫的KV-1擊毀,德軍這次真的懵了,滿眼望去盡是自己部隊的車輛,燒著和沒燒著的,就是沒發現科諾瓦洛夫的KV-1。這時科諾瓦洛夫指揮KV-1打一炮換一個地方,又先后擊毀德軍6輛坦克。終于被德軍發現,德軍先打壞了KV-1的履帶,KV-1成了一個不能動的靶子,然而KV-1在無法機動的情況下旋轉炮塔和德軍對射, 再次摧毀了德軍的6輛坦克和2輛裝甲車,是不是懷疑德軍坦克的穿甲彈都是假的?因為德軍3.4號坦克的75毫米短炮對蘇軍KV-1重型坦克的裝甲無能為力。一直到KV-1的炮彈打光了還在用機槍開火,最后德軍搬來了105毫米榴彈炮才將KV-1摧毀,一輛KV-1,整整拖延了德軍裝甲師一天時間。
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科諾瓦洛夫木有犧牲,他和幸存的另外兩名組員逃出了被擊毀的KV-1殘骸,借著戰場的滾滾濃煙逃到了荒野中,并且遇到一輛落單的德軍坦克,德軍坦克組員都在坦克外休息,科諾瓦洛夫用單兵武器成功奪取了德軍坦克,科諾瓦洛夫和組員駕駛這輛德軍坦克在幾天以后追上了自己的部隊,還被自己人俘虜了,大家都以為他們已經犧牲,家屬甚至收到了陣亡通知書。
這次,毛子真讓我笑了。
所以說,有些事情,聽起來像是神話故事一樣,但卻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
#電影頻道#缺少傳統俄羅斯文化的厚重感,相反帶有一些塑料感,并且,拙劣的國語配音大大加深了這種塑料感。
假得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騙不了。
沒有字幕,全程對話靠想象。這電影太難給分,與《坦克》《T-34》比,其道具做舊程度與戰場環境的刻畫要真實的多,有戰爭感。相比之下,前兩部簡直是搞笑的或電腦游戲。但《堅不可摧》的文戲簡直脫線,里面所有角色不像在“表演”,打仗比打靶還悠閑,毫無緊張感。道具方面,蘇軍T-34/76、T-34/85與KV-1混用狀態,德軍坦克清一色4號H,故事背景的1942年根本沒這型號,估計用的是《斯大林格勒》的道具,有啥用啥就別挑了。這電影看看坦克大戰的部分就得了,其他部分沒法看。另外為什么這三部純爺們的坦克電影,都非得在坦克里塞個女性角色呢?只看坦克打炮就行了,非得加個坦克手也打炮,就能讓電影更好看么?
最近先后看的T-34和本片形成鮮明反差---前者是濫用前沿特效無視邏輯,血脈噴張,險成為抗德神劇;本片則是五毛特效和戰斗場面,以及略拖沓的文戲。。。要說現在俄羅斯二戰片的裝甲道具逐漸有了水準,不再是近看五對負重輪的粗制道具,但是輕武器交火的表現卻仍然原地踏步
俄羅斯真的是沒錢了,想想之前的衛國戰爭的電影,是何等的氣勢磅礴,所以這種本來能拍的場面浩大的影片,竟然是摳摳索索的
看來就算是毛子,只要是主旋律劇,必定神劇!雖然是史實改編,怕是古德里安手下智商最低的坦克兵都排隊撞上 KV 神車了。。。
俄式的戰爭片有一種特殊的糙感,一邊告訴你戰爭的殘酷,不時又給你撒點狗糧,不過又跟美國的那種通俗劇不同,單論場面或者愛情都不算太好,哪怕合在一起也不如美國片,可是這種特殊感,同樣很吸引人
普通的戰爭片,沒什么特別好看的。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譯制。
為了信念和祖國,他們確實堅不可摧。
非常平庸,風格陷入愚拙。全然沒有戰時的緊張氣氛。軍營里的球賽缺乏表現力。福明老了很多。
俄羅斯聯邦文化局的餽贈。看過64年版「坦克」,就知道為什麼俄羅斯人這幾年熱衷於讓女性上坦克,還要參戰。
本來好好的鐵血神跡,愣給拍成戰斗民族臆想!抗德神劇并不討好。
德軍拍得太弱了吧
本來真實事件很值得一賞,但戰斗場面拍的看起來就像鬧著玩一樣!近在咫尺也看不見,打不著,潛望鏡里即使視野受限,遠近總要體現出來吧~~~無力吐槽,簡直浪費我時間
太假,而且拙劣
4人小隊只靠一輛坦克,干掉德國16輛坦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54y1D7ju
片子比較,樸實!也就是說,可看可不看!坦克迷除外!
毛子也拉
我們身在和平世界的人們,很難想象戰爭年代里那些人創造出的奇跡,就像美國人拍血戰鋼鋸嶺,一個不帶武器的軍醫可以在被轟成焦土的戰場上穿梭如無人之境~ 坦克戰向來是軍迷們關注的焦點,鋼鐵猛獸與熱血男兒,加上傳奇的戰績,有什么理由不看它?
KV1大戰4號坦克,二戰迷狂喜。原來是傳奇車長的故事。一場戰斗擊毀16輛坦克,2輛裝甲車,8輛汽車,而且還能活下來,戰神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