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關愛老人是一個社會的責任。”
喬想要弄清楚銀行信件,意外卷入一場打劫案,尤其記得劫匪給予他的尊重,以及脖子上的紋身。
后來在工會上,得知自己的退休金居然被吞掉,自己的女兒以及孫女很有可能連房子都住不上,而好朋友威利因為沒有錢,而不能遲遲換掉自己的腎。最自由的阿爾伯特到現在還在寄住在威利的家里。
三個加起來都有200多歲的老年人,還能夠做什么?
為了拿回屬于自己的退休金,不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如此窩囊,喬決定打劫,甚至拉攏兩個死黨入伙。
但是阿爾伯特卻不愿意,因為他沒有太多記掛的東西,也不需要承擔什么責任,所以不想趟這趟渾水。
一個電話局,才勉勉強強承諾一起當打劫犯。他們找到一家商店試水,而且這個商店還是個打折商店,結果笑料百出,阿爾伯特直接退出。
只是誰能想到,他晚年生活,還能遇到真愛,在老阿姨安妮鍥而不舍的追求下,他還是上了人家的床。
或許正是這小改變,讓他愿意冒更多險,尋找人生另一個出路,決意一起參與這場老年打劫。
他們甚至為了更順利地打劫然后脫身,喬找到自己的前女婿,又通過他,找到了一位高手。
在高手的悉心栽培下,他們可以說成功出師。
打劫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瞞天過海,順利脫身。
他們三位老人家,在監控錄像下笨拙的身影很快被認出來,立刻被警察局的人鎖定疑似犯人。
嫌疑犯與警察之間審問就是一場近乎于心理拉鋸戰。
他們滴水不漏的作案手法,讓警察都感嘆道,這實在太完美了。隨后又狡黠地一笑,往往太完美,容易忽視些小細節。
沒錯,他說的是威利為了安撫小女孩驚恐的情緒,不小心將自己手表暴露出來了。
警察找來了小女孩,想要讓她指正威利。當小女孩逐漸走向他的時候,觀眾的心情也隨之緊張起來。
但女孩令警察失望了,她走過過道,與威利的孫女相視一笑時,大家一切都懂了。
整部電影有太多值得聊一聊的地方了,在俗套中,它又有許多的奇思妙想。
回到電影開頭,老年人的生活該如何保障呢?
難道,每個老人都要扛起一把槍,去維護自己應有的尊嚴和權益嗎?
越是生活在一團糟糕中,越是要奮起直追。
許久之前看過的,還是很推薦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幽默恰到好處,是一部能夠讓人回味的電影,或許男士真的是越活越回去,老頭子們或許并不想承認自己老了,所以總會做些自己覺得很重要但是旁人覺得無關緊要或者可笑的事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希望大家對身邊的老人多一點關心和理解,他們也曾闖蕩江湖,只是想在人生的后半段,重出江湖,再體驗一波仗劍天涯的感覺。
青壯年人是社會的主要勞動力,而幼兒則是社會的未來,那么老年人對社會來說意味著什么?
老年=沒有太多的勞動力=需要消耗資源,從人性道德角度來看,社會是具有贍養老人的責任的,但如果不用道德來規縛行為,如果社會不贍養為其奉獻了幾十年青春的老人,那么這些老人又該何去何從呢?
今天我們聊就是一部聚焦于社會中的老人的養老問題的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似乎預示了一種可能。
一
兩次劫案
在這部電影里,一共發生了兩次劫案,而這兩次卻截然不同。
他們的劫匪不同。由大J完成的劫案,成員是青壯年,行事完美,甚至記得留下錯誤的信息模糊警方,而喬三人就不是一般的劫匪,他們是三個難以與劫案聯系到一起的老人。
他們的搶劫動機也不同。一般的劫匪動機只是為了搶劫,而且會選取不是自己存錢的銀行,也就是說,一般的劫匪搶劫的是別人的錢,他們對錢的要求是越多越好的。而喬他們則是專門選擇了自己存錢的銀行,是為了搶回“自己的”錢,而且他們只要求與自己的退休金一樣的金額。
在兩次劫案過程中,都有意味著人性、情感的部分。
在大J的劫案中,大J對喬的安撫一部分是出于對老人的社會責任感,另一部分則是為自己的逃脫留下便利的證據。在喬的劫案中,威利對女孩的安撫,則是出于自己對幼兒的憐愛,是單純的情感。
從劫案結局來看,大J的劫案是因為自己的嚴謹的計劃而逃脫,而喬則是因為小女孩對威利的情感因素導致的逃脫。
喬他們實施的劫案,不是一場一般的強迫性的搶劫活動,而是一場被迫的、充滿情感元素的特殊的劫案。
二
心態改變
喬最開始是希望幫助警方找到搶劫銀行的劫匪的,但為什么他后來卻變成了劫匪呢?
因為警方的欺騙。在喬向警方講述劫匪的特征時,喬希望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以便警方后續找到自己,可警方卻拒絕了他這個請求,而后甚至將喬關于劫匪的推論在媒體面前當做自己的推論宣告出去。
因為自己被拋棄。在這個時間段,喬工作過的公司宣布不會再支付退休金,而退休金基金會將交由欺騙喬購買坑人產品的銀行管理,也就是說明喬他們的退休金不會真實地支付到本人手上,那么對于這些老人來說,他們失去了生活的唯一來源。
因為他必須保全自己的家人與房子。即使是個老人,喬依然需要為自己的家庭出力,他必須找到方法保全自己和家人居住的房子。
被這些情況逼迫的喬和處于相同困境的老人們,只能改變自己之前接受命運的態度,鋌而走險找一個幸福晚年的可能性。
三
老人與社會
這部電影是某種老人與社會現狀的縮影。
在現實里,一般來說社會將承擔老人的贍養問題。老人除了被家人贍養外,還會由社會、工作過的公司提供退休金來維持基本的生存活動。
但在這部電影里卻講述了另一種老年生活。幾個老人因公司和銀行問題導致自己將沒有收入維持生活,這對于老人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問題,因為此時的老人已經失去了絕大部分的勞動能力,他們難以再以勞動來換取自己的生活所需,幾個老人必需為自己剩下的人生尋找可能。
電影里多次出現了一句臺詞“照顧老人是一個社會的責任”。這也是在宣布整部電影的主題。
不應該將奉獻幾十年歲月與汗水的老人當成社會的負擔。為他們支付養老金、提供完好的老年服務、讓老年人保有幸福的晚年,是每個社會必須做到的責任。
在前段時間也看到過老人不會使用智能設備導致出行不便等新聞,我們也應該思考對待老人的方式。
在一般的觀念中,年輕時是拼搏奮斗的時候,而老年則是享福的時候,但放到現實生活中,年輕時忙于工作即使了解實時的資訊也難以單純享受,而到了老年即使有錢有閑但可能要面對自己的思維方式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由社會來解決,因為贍養老人不只是金錢上的問題,還需要情感、態度、實施等等方面綜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圖片:《三個老槍手》
1. Lesson#1. never rob ur own bank;
2. Plan: Different people, same place, different ways; come with a plan that is special for you.
3. Map, time, entrance, exit,
4. getaway car, find sth they never suspect;
5. Learn to Hotwire
6. Get in shape
7. Crucial to have solid Alibi
8. get supplies
9. practice
所有視頻在微博上。盡量不劇透,盡量更。 【片段1】如果你經常看美劇和電影,對這三位男主角應該不會陌生:Morgan Freeman,Michael Caine,Alan Arkin,三個人設非常紐約 style,有非裔、和英裔(倫敦工人階級的Cockney口音代表://zh.wikipedia.org/wiki/%E8%80%83%E5%85%8B%E5%B0%BC)、俄裔(雖然Alan的口音讓我覺得有點意大利裔)。電影 catch phrase:"You're never too old to get even." Get or be even 是復仇,扯平的意思。 這部電影風趣、幽默、又讓人思考老年生活的價值。總體沒有令我失望。我欣賞的是題材,還有編導把變老的體會穿插在各式的細節和那些抱怨、感嘆、悲傷、歡鬧、落寞的臺詞里。一直覺得演員是可以名正言順做到老的職業。不怕沒有夢想,就怕沒有對夢想的熱愛和堅持。 老了之后下樓梯都要一步一步地來, 老了之后坐下容易、但起身難, 老了之后各類保險都會上漲, 老了之后福利上升的速度和強度,遠比不上一次的支出和花銷。 老了之后幾乎都不再觀望奢侈品,能不生病就是最大的節省。 老了之后,如果器官衰竭了,在捐贈人的名單上不用消想一定排末尾,除非有很多的錢和權還有勢。 老了之后有很多喜歡的美食都無法放縱品嘗。 老了之后有很多想去的地方都無法盡情親歷。 老了之后還不能有臭脾氣,否則更會把自己至于孤立和惹人嫌的地步。 老了之后很多年輕時毫不費力和習以為常的都出了問題, 眼睛不好使了所以看小字格外費力, 聽力漸漸弱了要戴上不便的助聽器, 睡覺總不能一覺睡到天亮因為會起身上夜廁, 身體累但人就是睡不著骨頭硌得自己酸疼酸疼的。 這就是衰老每一天真實的痛感,那種讓你生不如死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難受。 老了,還能有夢想嗎? 老了,還能戀愛嗎? 老了,還能瘋狂嗎? 老了,還能猥瑣地大笑嗎? 老了,除了曬著太陽數著等死的日子外,還能 ... 干什么嗎? “由扎克·布拉夫執導,泰德·梅爾菲編劇,摩根·弗里曼、邁克爾·凱恩、艾倫·阿金、喬伊·金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該片翻拍自1979年由馬丁·布萊斯特執導的同名電影,講述了三個老頭兒在被黑掉退休金后,計劃聯手搶銀行的故事。” ———————————————————————————————————— 【片段2】這一段是正式實施計劃之前的預演。還是頗有 Free Style,也挺搞笑的。雖然不算什么特別有深度的幽默,但這一段還是讓我笑出了聲。這次行動會失敗的原因:沒有事先實地考察過、沒有預先周全計劃過、沒有詳細反復排演過。空有目標,沒有實干是不行的。首先,他們連攝像頭和保安的具體位置、時間表、巡邏區域等都不清楚;三人分工凌亂沒有默契;僅僅戴上帽子和墨鏡并不能掩蓋他們的身份;選擇的食材都是體型巨大不方便攜帶出門的;行動的時間店內客人太少,這有利有弊(如果店內人多,利就在于可以分散保安的注意力,弊在于自己的行動也會不方便,但他們可以選擇人眼稀少的區域等);行動時三人動靜都太大、在一群慢悠悠的主婦和消費客人之中格外突出;逃跑時也一團混亂,明顯沒有預先想過后備計劃和逃跑路線的預試與踩點,比如,他們可以采取聲東擊西等多種戰術去實施計劃。 科普一下,歌頓布豬扒(意大利文:Cordon bleu di maiale,英文:Pork Cordon Bleu)是用兩塊被芝士包裹住的豬排,或豬排內部夾住芝士,然后沾上面包屑,用平底鍋煎或油炸。有時,也可以夾火腿。外表金黃酥脆,肉質柔軟多汁,一口咬下去,噴香滾熱的芝士在口里爆炸,厚漿似的粘稠濃密為平淡的白肉增添了許多醇香的口感。而Cordon Bleu這個法語詞組,最先是用于表示被國王授勛的騎士所佩戴的藍色緞帶,后來引申為擁有很高標準的菜肴和/或杰出廚藝的廚師。 "A cordon bleu or schnitzel cordon bleu is a dish of meat wrapped around cheese (or with cheese filling), then breaded and pan-fried or deep-fried. Veal or pork cordon bleu is made of veal or pork pounded thin and wrapped around a slice of ham and a slice of cheese, breaded, and then pan fried or baked. For chicken cordon bleu chicken breast is used instead of veal. Ham cordon bleu is ham stuffed with mushrooms and cheese. The French term cordon bleu is translated as "blue ribbon". According to Larousse Gastronomique cordon bleu "was originally a wide blue ribbon worn by members of the highest order of knighthood, L'Ordre des chevaliers du Saint-Esprit, instituted by Henri III of France in 1578. By extension, the term has since been applied to food prepared to a very high standard and to outstanding cooks. The analogy no doubt arose from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ash worn by the knights and the ribbons (generally blue) of a cook's apr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3】這部電影中我有感觸的幾點: 1. Hitch a bank 搶 銀 行并不是新鮮的電影主題,但是這樣的主題依然讓人覺得有趣勾人胃口,原因在于過程、結果、和后續。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計劃和行動?實際的狀況中有什么意外和應對?最后的結果和大結局又是什么? 2. 這部電影里關于搶 劫相對精彩的部分是在時間上的作證和后續的準備。他們三人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同時也做了最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說,他們三人在行動前預估了風險,成敗的比率,以及后果和成本的對比。實際搶 劫的過程惡搞的成分和理想化的部分偏多,也沒有出現意外和連帶損傷。 3. 電影對三位長者的友情和歐美人相對開明的人生觀、生死觀、價值觀,也從細節上進行了闡述。人生中有一位甚至幾位至交好友(包括伴侶)不離不棄,喜歡并陪伴在連自己都未必喜歡的自己身邊,真是美好。 4. 這部電影中各個族裔都基本照顧到了,也算是體現了紐約這個大蘋果的多樣化人口,從各種膚色(英裔、意大利裔、非洲裔、亞裔、墨西哥裔、南美裔、混血等)、到超市里的民族食品區域、到紐約的各個街區、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基本包括了進去。雖然有點教科書的版本,但似乎暗示著希望各個族裔都能從孩提時期和平友愛地共處共存下去,互相包容、共同進步。 5. 這部電影也從很多細小的方面反映出社會對于老年人的疏忽。比如銀行待客區域內白色奢華的椅子,老年人坐下后便很難起身;比如各類信件中渺小的字體 。。。 6. 這部電影中對諸多事物進行了諷刺:大銀行,大機構,大公司,為了節省成本關閉了國內的制造業,電視節目中無腦的女性角色,不安全的街區環境,昂貴的醫療保險和開銷。。。 【電影中不錯的臺詞】 1. "It is a culture's duty to take care of its elderly." 照顧老人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2. "Here you go, boys. Always have your pie. Life is short. " 給你們的,派還是要吃的。人生苦短。(這個餐廳 diner 女服員的小善心很暖) 3. "Lesson No. 1, never rob your own bank. Robbing a bank is an art form. Ten different people will take the same place ten different ways. You need to come up with a plan that is special for you." 第一課,不要搶你自己的銀行。搶劫銀行是一門藝術。在同一個地方,會有不同的反應和動作。所以你們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專屬于自己的計劃。 4. "You are her father. You got to step up to the plate. Act like a man,even if you have to fake it." 你是她的父親。你必須邁出這一步,拿出男人的樣子來,即使你必須裝樣子。 5. "Show the person with the worst eye an image he can't forget." 用最強烈鮮明的圖像吸引一個人的注意讓其忘卻其他細節。 6. "Let's say in life if you are lucky, you get a couple of great friends, the people who are right with you to the end. You grow old together, see it all together, do it all together, laugh and cry together." 人生中如果你幸運,能交到幾個很好的朋友,那些對的人會陪你走完人生的旅程。你們一起變老,觀遍人間風景,做盡人間事情,一起笑一起哭。 7. "There will not be many men like him, willing to risk all for others. " 像他這樣愿意擔下風險為他人付出奉獻的人是很少有的。 8. "My face is killing me, I never had to smile so much in my life. (What does being married feel like?) I ... I don't know how any of this happened. I mean, I don't even remember proposing. I mean, I feel like a racoon caught in a bear trap with one leg stuck. She's a terrific person. I mean, she's sexy, we get it on. She's a great cook. Uh, she likes me the way I am . I don't even like me the way I am. Everything is terrific, but I got to tell you I'm experiencing this very odd feeling. I think it might be happiness. (Your glass is officially full.) " 我的臉都僵掉了,我這輩子都從來沒有要笑這么多次過。(結婚感覺怎樣?)我。。。我都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我連求婚的細節都不記得。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只被捕熊器夾住一條腿的浣熊。她是一個很棒的人。她性感,我們也合拍。她會做菜,她喜歡我本身的樣子。我自己甚至都不喜歡我本身的樣子。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不過我要告訴你們,我現在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我想這就叫幸福吧。(你的人生正式圓滿了。)
看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大把年紀怎么可能成功,但拍的那么俏皮每位老人都很可愛,每句臺詞都恰到好處,話說成功或失敗又如何呢?我也想要這樣的爺爺!結尾的臺詞更是主旋律的出乎意料,就像《當幸福來敲門》提到的獨立宣言說過: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這樣的好片子我只希望我們不要翻拍,謝謝!!
超!級!無!敵!可!愛!alan arkin最棒啦!
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好看。三個奧斯卡老金人得主加起來246歲了,讓他們氣喘吁吁的搶銀行真是于心何忍。“關愛老人是一個社會的責任”,撒謊小女孩明顯懂得這點,筆芯~~~~
很黑暗很黑暗的好好笑電影。看著幾個工作了四十年卻被吞掉退休金的人,想吃pie都吃不起,還說著nobody gonna being hurt..... come on,the world is fucking you and you still consider others.想哭,那些永遠不會傷害的人,只會傷害自己
前幾個月在香港看的,很暖很搞笑,推薦
老了就去跟好朋友住對門吧。
三大老戲骨飆車(飆戲),真心看一回少一回了。
爺爺們太美了,雖然影片很套路,但是看三個老戲骨對戲實在是太過癮了,行云流水的臺詞和毫無痕跡的表演,被爺爺們美哭在影院,在影院里看到爺爺們演戲就是最幸福的事情。非常的治愈非常的甜蜜,就喜歡這種理想化的故事和大團圓的結局,這種類型還能再戰一百年!
竟然是Zach Braff導的!片子處處是單純傻瓜的設計(小女孩兒說謊+三個老頭糊弄FBI真的好嗎??),但對這份心思很感動:時局帶給工人階級的創傷,可以說是美利堅喜劇版的Daniel Blake了...看到三個老爺爺一起看《單身女郎》大講Nick Viall壞話、動作戲基本自己上手、吃肉喝酒,這樣的精氣神讓人佩服~
加起來近300的三位爺爺,“費勁”的逗著你樂,不得不承認,他們做到了。但也不得不承認,若不是三位的星光與演技撐場,這片子的故事和細節其實是何等的松散無力。全當看三位奧斯卡大神玩票的耍寶飆戲,這片子還是說得過去的。
Dr. brown 怎麼就變癡呆老頭了?
三個爺爺演一出喜劇這簡直是夢幻配置!結局超棒加一星!這年頭居然有片子能在90分鐘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必須加一星!
工作四十年一把歲數了,退休金全部被坑,房子被收走,派都買不起,身體垮掉需要換腎,放在現實中可能凄慘的只能等死的份兒,可是在電影里這三位年齡加一塊都二百多歲的老戲骨,給你上演一場歡快,幽默又窩心的奇跡童話!!!
三老俠客行,一部暖心的都市童話,90分鐘毫無贅肉,把故事講得流利又動人。一輩子被搶錢,到老了就組團搶回來。爺爺們好拉風、好可愛,希望都再多活幾年,再多演幾部。
這三個老頭子可真是太TM有魅力了!!!
基本就是這種“你們年老色衰單獨出來賣已經沒人要了但組團出來賣還是會有點情懷的前途”的思路,探討社會問題的心意淺嘗輒止,不過三人行動前一晚看《熱天午后》那段還是壞壞的。
老爺要是知道了怎么想?
歲月甩給你輕蔑的鄙夷,擊穿你破損的臟器;銀行寄給你赤色的賬單,奪走你居住的樓宇。當你衰老又貧窮,生活逼得你無路可退,是時候絕地反擊。搶銀行的天方夜譚,三位老朽在密謀天機。沒有絲毫哀怨,全是插科打諢的小幽默。如果我變成那份蠢樣子,麻煩一槍斃了我,活就活出錚錚鐵骨,死就死得酣暢淋漓。
現在還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們,就已經要感恩了,雖然有人說劇情老套,可臺詞還是很有梗的,和看斯科特、東木頭、山田等老爺爺們的作品一樣,帶著感恩的心,且看且珍惜。。。五星。
我差那么點就要哭出來了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