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比第一部成熟
比起第一部,笑點變少了,尺度也小了很多。
如果說《曼谷1》是結合港式風格的泰式幽默,那二就是純粹的泰式幽默。
但二的故事性要強于前作。
PS:一和二在劇情上沒太多的關聯,可以獨立觀看。
雖然二的故事性強于一,但遺憾的是點題沒有點到位。
雖然二依然是常規的“警匪喜劇”,但從整個故事的框架設計來看,翁坤和妻子的情感沖突應該是其中很關鍵的一環,但在劇本中這點沒能很好的體現,導致整部片子的大主題(個人認為應該是中年男人對于工作和家庭的取舍,外加遇到誘惑時該如何抉擇)無形之中被弱化。
第二部的車戲和各種爆破的大場面絕對是足夠震撼的,有特效大片的雛形了,這點導演很用心。
節奏上拖沓是第一部沒法擺脫的硬傷,第二部沒這么嚴重,但仍然沒法避免(翁坤和女特工的情感線,因為沒處理好,直接成為了硬凹主題的轉折點,刻意的讓人想快進)
留下的疑點也很多,第一個被抓的黑幫老大被翁坤打頭之后,翁坤后來被如何處理了?以及后續警局對這個有背景的黑老大是如何處理的?
如果不以此為切入點,那這個沒有給出的解釋對整個故事基本可有可無(或者說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以此為切入點的情況下,只會讓人覺得這是在挖坑。
邏輯方面,還是不能太講究,當喜劇看就行。(如果要深究的話,光是女特工酒醉對翁坤表露身份那里就非常不符合邏輯,一個沉穩的特工怎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還有莫名其妙就被殺的胖子等問題。)
人設方面,比起第一部那么多“奇形怪狀”的配角,第二部真的太平淡了,除了外強內柔、小女人脾氣又有點愛炫耀翁坤妻子,翁坤妻管嚴的上司和武癡托尼賈(戲份很少,人設很亮,但講真,有他沒他一個樣)之外,其他角色毫無亮點。
當然,還有咱們帶著lsp屬性其實卻愛老婆顧家的主角翁坤。
比起一,第二部翁坤的人設更豐滿了,但在喜劇上發揮的空間卻又比稍弱于第一部了。
一的配樂很豐富也很細節,二的配樂只是完成了自己作為配樂的任務。
結尾胖子罵導演成為了本片最大的亮點,一定要看帶字幕版的,不然你就會感覺他只是再罵街,get不到它的笑點。
如果作為鬧劇來看的話,那么二的瘋狂程度是不及一的,但是如果當成正兒八經的喜劇來看的話,二是強于一的,畢竟劇作的核心還是故事。
總結:片子肯定是及格的片子,但沒有給人太大的二刷欲望。不像《曼谷1》,雖然劇情差了點,但里面的名場面還是讓人在閑暇之余會有二刷的想法。
2 ) 與其看某囧,不如看真正的泰國搞笑。(有劇透)
LZ是笑點比較奇怪的人。
看某囧的時候直到最后才笑了幾下。
因為某強看到女神的傻樣實在是挺真實。
這個電影本來下了藍光,但是字幕君不給力,
可是情節實在是開頭就吸引了我。
調了20分鐘也沒調明白的失去邏輯的LZ,
一般的片子就直接放棄了。
可是沒字幕也笑了半天,只好咬著牙在網上搜來看完。
并沒有人妖什么的,開頭的同志酒吧都是以自然而然的夜店方式出現。可見在人家這是很自然的存在。趕腳很大方。
上一部里如果還有小清新,煽情,主角更像男配(因為1里面的富二代真心是個小帥。)
那么這一部的主角才真的是翁坤。
情節也簡單,翁坤這次是個警察,開頭就在抓壞蛋。
頗具大片風范的模仿了很多電影的經典鏡頭。
但是主角是個猥瑣大叔,而且明明有老婆,看見靚女就要勾搭。
(雖然他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泡一個妞,而且應該很愛自己的老婆。)
然后被上司罵,被指派去做明星臥底。(聽上去很高難呀喂。)
結果莫名其妙真的當上了明星……
這位大叔你唱歌真的很難聽……
然后發現反派陰謀,跑到地下工廠跟人家大打出手。
遇見了一個傻呆二的美女CIA……(這位小姐,CIA的身份是喝完酒就可以隨便說的么……)
總之最后用很2B的過程戰勝了大反派完成了任務什么的。
CIA白給幫忙最后警長跑來領了功。
話說這樣的電影真是全程充滿了槽點,
特別像專業毀段子來的。
惡搞各種大片,卻有專業的看上去就沒少花錢的大場面。(飆車,爆破,槍戰之流。)
每個觀眾覺得“接下來一定是這樣的”情節,都有出人意料的轉折。
最后那個大牌罵人的段子,亦真亦假,看得LZ一臉的黑線<(= ̄_ ̄|||)> 。
后來看了第一部,覺得真是沒有第二部精彩。
還屬于模仿香港片的痕跡,而且感情段落很生硬。。
(這位導演你還是發揮特長吧,小清新什么的真的不適合你啊。)
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劇,除了莫名其妙爆票房的某囧之外。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笑點莫名其妙。
你有木有看過盧正雨的《嘻哈三部曲》?
3 ) 2
一開始就是一個同志酒吧,男主在那銷魂的跳著鋼管舞,白褲衩外面還套了一條善良妖冶的紅色丁字褲。汗一把~~
打斗場面看上去都像慢動作,實在是不得港產槍戰片的精髓啊。而且他也很喜歡飛鴿子,尤其是在追殺和逃跑中,有時是白鴿子,有時是灰鴿子。出現的殺手有各種風格的,包括西部牛仔啊,日本劍客啊,泰拳大刀統統上陣,但是都很烏龍。不是自己把衣服燒燃了就是把腿折了。幾乎都沒用到男主出手。
4 ) 粗糙中的希望
這些年泰國商業影片漸漸開始嶄露頭角,像極了當年港片方興未艾時候的局面。特別是武打明星Tony Jaa的異軍突起,在他身上是不是能看到不少當年李小龍的影子?泰拳的兇悍在Ong-Bak系列里讓人瞠目結舌。
Ong-Bak 1里的另一主角Petchtai Wongkamlao,則開始自編自導,走喜劇路線。兩部The Bodyguard,評價都相當的不錯。第一部暫時沒有找到,于是先看了第二部。
這部片子的粗糙處處可見,許多場景為搞笑而搞笑,但是我倒不是完全的失望,畢竟,剛起步的嬰兒,允許犯些錯誤。我倒是從中看到了些希望,Petchtai Wongkamlao顯然在極力試圖吸收消化周星星的風格,將來能走多遠,則是看他的悟性了。既然被稱為“泰國周星馳”,那我希望他有一天,也能拍出不僅僅是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喜劇。
Tony Jaa在片中也友情客串了一把,有他的扇子,不妨看看,呵呵。惡搞Ong-Bak的場景當然是隨處可見,不過最讓我開懷的是惡搞吳宇森的鴿子情節:一場槍戰中,無數鴿子驚起飛過;隨后鏡頭變換,才發現,不是鴿子,而是一群家養的鵝……
影片的最后非常有趣,錄下了劇中一位演員對Petchtai Wongkamlao滔滔不絕破口大罵4分鐘的情景;罵得是否有理姑且不論,但是Petchtai Wongkamlao能把這一段放在片中,倒是讓人覺得與眾不同,很有想法。
惡搞有一套,讓人發笑還是不錯的。男主角,怎么看都想笑s^^
這兩部都很爆笑
和第一部水平差不多。笑點有的,但還是不怎么好看。
= =
哈哈,真的是好搞好歡樂啊!
誤刪了~
with LW
雖套了個續集名字但從人物到劇情和第一集沒任何關系。不變的是浮夸的演技和兒戲般的槍戰打斗。增加火爆大場面減少搞笑片段。兩星半。PS,泰語日本啊、毋問題,哈哈一毛一樣啊。
說難看的賤人們 回去看泰迪熊吧!
有笑點,沒有打斗點。
調調不錯,就是感覺不真實,妓女和粗租車斯基能發生這樣的事?
打發時間
2.17 3 笑死我了
第一部應該賺得不錯,續集追車戲挺下血本的,也致敬了不少老港片,就是,似乎想在每一個犄角旮旯都塞滿笑點,大部分有點尬。。片尾大罵導演的偽片花算有點意思。。
在刷上一部的時候 我有些偏見了 這一位人物應該和白頭鷹放一起比一比 唉反派太極品了 一著急先打自己人
片尾字幕有彩蛋,龍套帝大罵導演四分鐘。
樂死我了,一直在笑
實在搞笑
魔燈影像
沒第一部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