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煙燃閃靈
當年史蒂芬.金的爹出去買包煙就從史蒂芬.金的世界消失時他怎能想到自己拋棄的這個還在襁褓中的兒子日后成了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金。
這煙后來在影片1408中終于點著了,燒起來了。
這就是命運,賜予了史蒂芬.金封閉的性格,苦悶的童年,也由此造就了史蒂芬.金豐富的想象力,直入心靈充滿魂魄的文字。
小史蒂芬.金無意中在家發現了爸爸過去存下的一堆恐怖小說,從此對恐怖小說著迷,7歲就開始寫小說。
史蒂芬.金有不少小說是關于封閉空間的故事,旅館、監獄、古屋……1408就是其中之一。小說中有不少電影感的描寫,甚至直接寫出歪斜的鏡頭會造就恐怖感,還提到了《卡里加里博士小屋》中歪斜的門,用在了小說中。里面提到的旅館房間的色彩,色彩造就的讓人眩暈的效果,我猜是出自《閃靈》。
史蒂芬.金本人談到1408時說小說讓他本人很恐懼,但是我讀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共鳴。瑞典導演Mikael H?fstr?m拍攝出來的1408確實讓我很害怕,我幾次想重新看一遍,但都只是段落段落地看,中間那一段不太敢看,看了晚上一個人會非常難受,和其他恐怖片不同,并不是讓人由聯想而心生恐懼,而是影片傳遞出的那份孤獨無助讓人窒息。不一定對每個人起作用,但,對我,非常起作用。
恐怖片和恐怖小說在我看來是最難擺弄的,僅僅靠技術,完成不了的,小技倆重復一兩次就沒了效果,制造恐怖要先嚇到自己,窺探內心陰暗處,一般人是想做都做不到的,也只有某些看似有些怪的人能做到,可以用故事人物文字或視聽語言制造出氛圍。僅僅是小鬼出沒不見得就恐怖,哈里波特里小鬼多了,沒見一個嚇人的。
1408,電影我覺得勝于原小說,編劇夠厲害,豐富了不少內容,而且從小說中透出的史蒂芬.金孤單的魂魄氣息中滲透了更多魂魄,雖然同樣孤獨封閉。這使本是關于旅館的影片也變成了旅館,充滿了鬼魂不對活人開放的旅館,象獵人一樣,設了陷阱,只等某個孤獨的靈魂,被震懾進電影,難說會有哪幾位特異的如片中作家的觀眾象無辜小兔般被獵捕,這些人在人世已沾了陰氣,黑色星期天沒能獵捕,也會是其他什么文藝能獵捕的。
編劇熟悉心理崩潰的過程,從電影中可以分明看出來,由開始的孤單人物,到進得旅館的狂躁,然后徹底的孤單無助,所有的陌生鬼魂都是冷漠疏離的,直到親人出現。能夠在另一個世界見到親人,到也沒什么恐怖的了,以致于把在世的親人也誘到了幻影兇間,一個人下地獄痛苦,拉個人下來也就不那么痛苦了,至少有個伴。也許旅店經理也有這個念頭,包括開始細雨櫸樹旅館的老板老板娘,細雨櫸樹這個名字英文的諧音就暗示了作者之后的經歷。于是,轉眼,發現周圍全是鬼魂,鬼魂是安之若素的,對地獄,初來者怎會心安,若盡情發揮想象,看完影片,一起走出影院的人們全是鬼魂那是什么感覺?
看完影片我只覺內心焦躁孤獨紛亂,所有那些鬼魂,表情狡黠,貌似正常,處于低機位鏡頭中,看著感覺壓抑。回想影片也只有紛亂,雖然影片本身非常有條理,可能因為跳著看的,厘不清,靜不來。
導演Mikael H?fstr?m能把史蒂芬.金作品拍得如此傳神,我想他們兩個的魂魄總有些共同語言的。Mikael H?fstr?m之前拍過的《邪惡》也是一個關于被父親拋棄的男孩的故事,家庭氛圍壓抑,進入學校卻發現進入了另一個監獄,和史蒂芬.金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也許這就是他會寫那么多關于封閉空間故事的原因。兩個人比起來,Mikael H?fstr?m年輕,是新一代,所以拍出了和《閃靈》不同的作品。同樣的回廊,紅色地毯,1408色彩黯淡,道具現代,作家沒有養家之憂,只有孤獨,筆記本電腦有攝像頭能無線上網,但連上的人卻似乎在另一個世界,這一端的無助絕望,在那一端卻似笑話般荒謬。同樣是幽閉于旅館中的作家,1408中的作家更多人情冷暖,留戀美好家庭,和《閃靈》中的作家不同。《閃靈》中作家的身份是父親和丈夫,到1408中作家不僅是父親和丈夫,也是兒子,在1408中,他見到爸爸的鬼魂,冰冷白色的空間中,他的爸爸說“你越來越象我了”。
1408的編劇似乎深喑史蒂芬.金的心,作家身上有史蒂芬.金的影,影片中的作家第一部小說關于父親的,題目叫《漫漫長路到我家》,從題目就能看出那份對家的渴望,對歸屬的渴望,但卻不幸周折于旅館間,終被旅館幽禁,永無歸屬,也無自由,如孤魂游蕩,結尾似乎光明,但還請細看那座樓,配合作家詭異一笑。
什么最恐怖?看似陽間定睛卻發現周邊群鬼才恐怖。什么最不恐怖?已是鬼魂一名看去周邊都是同類,無須在陰間陽間周折。
相比之下,能在所謂陽間偶爾看到美麗女鬼俊美男鬼上演一出出聊齋真是有滋有味,怕就怕轉眼發現自己是鬼一名,群鬼之中,還不如陰陽界中美麗女鬼俊美男鬼來去自由悠哉游載。
對于有些人封閉狹窄空間是最恐怖的,對于有些人漫漫無際海洋是最恐怖的,本片中,兩樣空間全包含進來。
對于我,片中最恐怖的地方是黑夜中壓抑的城市,汽車無聲,對面窗戶見人影,卻變成作者自己的影子,無聲黑暗,心靈窒息。噩夢般,極致孤獨。
對于你,請細端詳,看看周圍群人,笑臉之后藏有多少詭異。然后,一笑。
TOM專稿,請勿轉載
2 ) 內心的迷宮
本來想說還行,是因為沒看得太明白,但導演好像就是要讓觀眾不明白,留下太多懸念讓觀眾自己思考,所以又覺得電影里確實有值得深思和探討的東西。
看到最后現實與幻境都分不清楚了,很多細節的處理讓人時刻懷疑這是幻覺還是真實的。作家的內心充滿了喪女的悲痛情節,那就是他內心的1408,他在1408的經歷其實就是他與喪女情緒的抗爭,而最終我們看到的是,他失敗了,他永遠在巨大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其實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這樣,如果看不開的話就永遠會在內心有痛苦的掙扎,永遠活在陰影里,永遠無法真正的享受生活,永遠無法快樂......相反,如果能夠沖出內心那座陰郁的迷宮,生活將是絢爛多姿的!:)
是永遠徘徊在痛苦的魔影下日漸枯萎,還是勇敢的面對人生一往直前?這是個選擇......
3 ) 內心上演的迷陣—我們都不干凈了
《1408幻影兇間》,我在豆瓣里的tag是“美國,驚悚,恐怖,劇情,心理”,心理這個TAG是我所有的影片中的新的TAG。
在我看來,人所要戰勝的,不是妖魔或者圣靈的詛咒或者祝福,而是自己。內心的罪惡才是真正的殺手。自己給自己臆造了一個個殺戮的契機和環境,自己將自己一步一步推進了棺材。
影片真的是好,穿插進行的敘述也好,那瓶世界上只有800瓶的昂貴的酒也好,都那么容易迷惑人。你可以認為這是一場夢中夢的故事,也可以認為那瓶酒里面真的有迷藥,而并不是一條長到劇情快結束才展露的燒毀整個迷陣的伏筆。這一切都被Mikael H?fstr?m拿捏的如此得當。海豚飯店的經理,這個人的出現,完全就是告知你這部片子真理的引子。給你一點臆想,那么你就可以自己殺死自己,因為原本內心就有罪。
這個恐怖鬼怪作家,這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為了探尋海豚飯店1408號房間之前幾十年內死去的70多人的秘密,進入到房間,然后一切怪異的事情發生了,雖然開始只是一些細微的變化,但后來越來越離奇,主人公死去的女兒的出現,對面樓房的怪異的學動作的人,那些曾經死去的人的出現,排風道里被干尸追趕,甚至房間變成汪洋。但Mikael H?fstr?m卻讓主人公突然跳出來,沖浪的時候被海浪沖倒之后送進了醫院。一切都回到現實,那么這僅僅是一場夢?一場主人公自我營造的夢境?那就錯了,我們又被Mikael蒙騙了。
獲得自由并且重新得到妻子的他,來到郵局,卻再次陷入到異境,郵局所有的人都是海豚飯店里出現的,他們正在用工具拆除整個郵局,郵局瞬間變成了1408房間。然而,房間是整齊的,如同才進入一般。主人公等待那發出詛咒的收音機的倒計時還剩下最后的幾秒,電話響了,這是抉擇,是退房還是繼續接受詛咒和考驗?主人公的無神論終于動搖了,電話融化了,選擇退房是來不及了,上吊或者自己進入那個已經挖好的棺穴都是不能接受的,那么就是火吧,燒毀這一切吧。那瓶昂貴的酒終于被揭露了本質了。
死了,于是埋葬,消防員沒有救活他,那么他的葬禮上,酒店的經理送來了主人公遺留在燒掉的房間里的錄音機和其他遺物。我們又被Mikael H?fstr?m欺騙了,錄音機里面放出的不僅僅有主人公的自語聲音,還有死去的女兒的聲音。
我們都被玩弄了,這是一個無解的答案,又或許,這真是就是真實發生的,不是內心營造出的幻境,那么那么多的細節又如何解釋呢?
我承認,劇情著實是一個謎。但你不需要知道,因為其實誰也不知道。因為我們都被自己迷惑了。
你我都在自己的內心演出了一段匪夷所思的驚悚劇情。
因為,我們都不干凈了。
4 ) 《1408幻影兇間》:不光明尾巴的恐慌
據說,《1408幻影兇間》在2007年票房大賣,犀利的美國影評佬們也沒有亂飛板磚,在當年可謂叫好又叫座,但我不知道為什么IMDB的打分只有六點九,而時光網和豆瓣網的打分也剛剛過了七點整。
是不是因為電影沒有一個光明的尾巴呢?不光明的尾巴就像生活的死結,讓你無能為力。很多年前看《死神來了》,我就被那個沒有光明的尾巴驚住了,“難道死神判了我們死刑,無論我多聰明,都無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嗎?”《死神來了》的命題總是讓我心驚肉跳。但我得承認,這個不光明的尾巴比一個光明的尾巴要來得震撼。
《1408幻影兇間》有兩個版本的尾巴,一個是公映版本,一個是導演剪輯版,盡管前者比后者要稍微光明一些,但兩者都不算光明,目前網絡流傳的版本應該是更加不光明的導演剪輯版。
如果想要一個光明的尾巴,電影最好靜止在恐怖小說家MIKE從病床上醒來,發現一切可怕的幻像只是夢一場。可顯然這個版本就像吃生魚片不沾芥末醬油一樣,不夠味。觀眾的打分恐怕更要直降一個點。所以,小說家MIKE的“夢”還不能醒,電影還要繼續。
小說家可怕的“夢”做在1408房間。這四個數字加起來是美國人異常忌諱的十三。1408可怕的地方是它讓56個人死于非命。沒人知道為什么呢,知道的人從來就沒走出過這個房間。
MIKE是第五十七個自愿送死的人。誰讓他是靠些恐怖小說賺銀子的作家呢?再說他也根本不信鬼怪這一說,至少他從十個宣稱鬧鬼的房間里毫發無損地走出來了。
可1408到底和那十個房間不同,它會讓每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掉進了可怕而詭異的幻想,且無法自拔。在醫學上,有一種叫癔癥的精神病,患有癔癥性精神病的人表現為情緒激昂,胡言亂語,出現短暫幻覺、妄想,甚至會傷人毀物。它發病的主要的原因便是精神緊張和恐懼。
如果從非迷信的角度去解讀1408,那么它便是具備讓人精神極度緊張和恐懼的一個大磁場,這種磁場便是滋生兇險幻想的溫床。再加上MIKE本身的酗酒,更是加深了幻想的逼真。
不過,我這種非迷信的解讀只是一廂情愿,當結尾那盤口述恐怖實錄的磁帶被播放出來的時候,它便被秒殺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恐慌。
5 ) 1480幻影兇間
下午睡起午覺發現了一個片子,名字叫做《1408幻影兇間》,我一向對恐怖片來者不懼(有些吹哈),看了內容簡介后覺得可以就下載了。
片子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恐怖小說作家的經歷,他的作品賣得并是很好,而且是一個無神論者,并且與妻子離婚獨居,有些自負。但自從收到了一個讀者的卡片,從此改變了他,卡片上寫著“不要去海豚酒店,1408房間。”
于是他就去了,在房間里發生的各種景象把這個作家折磨得一塌糊涂,而且在房間里他看到了被他送到養老院的孤獨的父親,已經病死的女兒凱蒂,他想方設法逃出這間屋子,卻沒有成功。
片子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后尾,這個作家在這間屋子里抱著自己的女兒,雖然可能是幻象,但作家淚如泉涌,其深深的對家庭的愧疚溢于言表。就在最后這個作家被救出房間后,與自己的前妻在新房里收拾東西時,他留下了在1408房間時的錄音器,在他倒退收聽在1408房的錄音時,里面竟然錄下了他在房間擁抱女兒時,女兒凱蒂的聲音:“不要離開我,你還愛我嗎?”,不失為恐怖片的特色!
看完畢,心情很壓抑,也很受感動,有很多愛情,親情,要好好珍惜,不要錯過后才感到后悔!
就這些。
6 ) 一些讓人后怕的小細節,1408完美詮釋細節恐懼
我是個恐怖片迷,尤其對跟Stephen King有關的恐怖片更為著迷。這是一部幾年前的片子,如今在萬圣節之夜重新回顧這部經典之作。
很多片子都有King老自己的影子在內,包括The shining閃靈 和 the secret window秘密窗。1408也不例外,一個失意的作家,對家人的冷漠各種不關心,對酒精的迷戀。King老在一次關于閃靈的Interview里說,人們太熱衷于解釋非自然的東西,但是卻忽視了一點,酒精對人的傷害。 一些題外話, Stenphen King自己對酒精依賴很大也就是酒鬼,并嘗試戒酒卻始終沒有成功。
1408在它幻影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宗教信仰:
1. 有很多數字“13”在內,西方宗教對13很忌諱。 1408房間號;房間在第14層,很多酒店是跳過13層,直接從電梯12到14,但房間其實是在13層;酒店放鑰匙的盒子是“6214”同樣加起來是13; 第一期死亡案發生在1912年,加起來是13;酒店的位置是在2254 Lexington st, NYC, 2254加起來還是13.
2. 酒店經理Olin給Mike的那瓶價值800美元的酒名字叫做"Les Cinquante Sept Décès". 法語就是“第57個之死”。不難忘記1408歷史上一共有56個死亡案。 暗示了Mike就是第57個。
3. 在Mike拿著Olin給他的資料往1408房間走時,一頁紙上寫著"My brother was eaten by wolves on the Connecticut Turnpike." 意思是我的兄弟在康涅狄格州的公路上被狼吃掉了。這句話是引用Stephen King另一部小說。而且到最后,Mike幾乎瘋掉的情況下,他對錄音機說的最后一句清楚的話是,我的兄弟事實上死于肺癌。
4. 一些宗教上把自殺視為犯罪,凡是自殺的人不會上天堂,也會用極不光彩的形式下葬。1408的房間恐怖之處就是他不會殺死受害者,而是不停的折磨勸阻加暗示讓受害人自殺。就更加驗證了Olin說的那句“this room is fucking evil."
5. 1408固然是邪惡的,但是Mike有太多的機會不去選擇進入這個邪惡的房間。Olin的百般阻止。包括Mike在拿資料走向房間中被小椅子絆住,這時旁邊的電梯門打開,暗示提醒他乘電梯離開。當他1408的房間最后一次打開是修理工,雖然這時門已經很難打開了。宗教上有這樣的說法,上帝不會替你選擇,他只是利用你身邊的東西在給你暗示。尤其體現在那個無需插電的收音機,歌曲名字是"we've only just begun"翻譯為我們僅僅剛開始,后來聽起來挺諷刺的。里面歌詞“so many roads to choose, we start our walking and learn to run. and yes, we've just begun.” 連歌詞都說有很多路去選擇,但是Mike偏偏選擇了不歸路,導致最后圣經都成白紙,上帝也沒辦法聊。
6. 那個墻上的字 burn me alive 燒死我吧 和 Mike說 the room is on fire 這間房間熱得要著火了也暗示影片最后的結局。
最后那個明信片究竟是從哪來?個人認為是1408房間自身寄出的,甚至是上一個受害者。1408是邪惡的,Olin把這間房間永久禁錮。但是1408不甘心,就像在視頻里教唆Mike的妻子來,這樣就有了另一個受害者。
一會兒下雪一會兒洪水的 但真的嚇不倒人
1408房間和整個故事梗概符合史蒂芬金原著里的描述,1星;畫面質感一流,顏色美麗,1星;約翰庫薩克從傲慢到驚恐、到絕望再到平靜~成熟流暢的獨角戲,1星;沒有拙劣的電腦特技怪物出現,鬼影卻是很漂亮的鮮艷重疊感,1星。唯一的缺點卻是跟原著比起來強加的溫情脈脈削弱了恐怖感
鑒于我不太看恐怖片OR驚悚片,這個片子一開始還真是嚇到我了,但是當我開始理解那個房間只是自己塵封的心靈后,就不再覺得恐怖了,只是希望結局好一點而已...
其實剛看了前二十分鐘 我膽子真變小了 靠然后接著看完了 真是個爛片
真的很一般
根據斯蒂芬·金小說改編的恐怖電影中十分出彩的一部。印象最深的是爬窗逃生時驚現漫無邊際的墻壁。另:結尾有好幾種版本。
超棒
友情提示:外出旅行請選擇房號相加不等于13的房間下榻~
冗長,不能自圓其說。浪費了庫薩克的表演。
一點不懸疑!因為很多交代不清!不好不好
以后住店可別住1408了……
“上帝不會直接幫助你,但是會間接暗示你。從酒店經理勸阻,到門口沙發擋住前行腳步,到電梯打開暗示趕緊離開,到最后空調壞了來人修理暗示離開房間,上帝能幫的這么多,仍然不為所動,選擇了裝逼,就只能有重復或自殺兩種選擇遭雷劈。”驚悚中帶著自省,幾處設定挺出彩。
最后那個鏡頭要死啊
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鏡頭,是在想要跨窗逃離房間的時候,發現外墻上只有這一個窗戶——如同夢境般的恐怖絕望感。別的部分倒也只是一般。庫薩克的演技杰出,因為是07年的新片子,特效還原史蒂芬金小說的描寫原貌也相當不錯。
這片子帶來的心理驚悚在于:你怎么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是團幻影、不是個兇間?難道你沒發現它掛著窗簾,卻沒有窗戶?于是你無處可逃,若不選擇“快速退房(自殺)”,就只能挨過一個小時復又一個小時無休無止的循環折磨。兇間又暗喻傷痛與心魔,逃避從不會帶來真的解脫,直面才可“死而后生”。
拆遷辦出品多結局單機小游戲《是男人就堅持60分鐘》
根據弗洛伊德第二熱力學定理,那杯酒下了藥,等于催眠。于是夢開始了。膨脹的墻壁是他醉酒后膨大的膀胱,再就夢到墻壁爆裂發洪水,他這時尿床了。接下來他一身尿,被房間的空調冰凍,就會夢到冰天雪地。而他的潛意識不斷的化作鬼怪去阻擾自己,為了給自己找臺階下,他死去的女兒出現,連他的老婆都動身
始終未能走出恐怖電影的窠臼。所用的手法都很老套了,無論最后他是否能逃出來,在酒店里循環往復的折騰,都已經有了太多的觀影體驗。算不得出人意料,而且這種一個人撐起全場戲的恐怖戲,演員和劇情元素如果稍顯不足,便會讓人感到無聊和時間無法流動。
這部電影還算驚悚片里比較不錯的 至少還有些意義 我們都應該讓自己死前不再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抱有遺憾
拍出了一定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