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綁票止損---當你受到人質要挾
每次看到電影里有人用槍當面指著受害者親屬要求對方把槍放下、或者綁票勒索的時候,我都會考慮如果換做我,我會怎么辦。?這種事情雖然不太可能遇到。但如果一旦遇到了就是千鈞一發的,容不得考慮。不然就會喪命。所以必須做些思考。
想必多數人都會失去理智、抱頭痛哭、兩腳發軟,選擇妥協、選擇把槍放下。選擇受對方擺布、交出贖金。我也見過直接開槍,子彈從人質頭邊擦過將劫匪爆頭的;還有就是像反過來將贖金變獎金懸賞緝拿罪犯的。我相信我會選擇不妥協,反客為主。至少像生死時速里射人質的腿。
總之不管怎么樣,有一點一定是對的。遇到這些情況必須盡快冷靜下來。反向思靠,站在敵人的立場考慮,客觀的分析:當你放下槍,當你交出贖金后,他們有理由放過你或放回人質嗎?至少一半的概率是不會的。如果你放下槍多數是你先死一步。當你哭得淅瀝嘩啦、要多少給多少,要干嘛就干嘛,交易地點要定在哪兒就是哪兒,你覺得他們有理由守約嗎?他們有理由講信用、守承諾嗎?如果你那么做,那基本上會是人財兩空。
所以事先必須得設置個底線。不管多高的底線,必須得設。相當于證券交易里的止損,證券交易的第一課和操作的第一步就應該是設置好止損,并在當次交易中始終貫徹執行,不論價位跌了多少都不能修改。直到被震出局,或者贏利。決不能因為舍不得一城一池的得失而陷入泥潭,而無休止的一再像市場妥協。我們常常所聽到的所謂被套牢的人其實是根本不會做交易的人,因為他連著最基本的割舍、止損都不懂,凡是不舍得設止損的人,不懂得割舍的人,頭寸很快就會一口口被市場吞噬殆盡。唯有果斷的割舍掉小部分的頭寸,重頭再來才是重現生機,挽回劣勢的正途。
因此,因綁架而被勒索也是同理,你得事先設置個你能個接受的最差結局。決不能沒有底線的任由對方擺布。為了讓人質能回來,你就得做好它回不來的思想準備,并且讓歹徒知道就算人質回不來我也是能接受的,只有如此人質獲救的可能才會提高。
保持冷靜而硬朗、讓對方感覺你失去的起是為了不被對方抓住軟肋為所欲為。并得到相應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而設置止損、設置底線不是說舍不得為人質付出或犧牲,而是不能讓歹徒一而再再而三的為所欲為,貪欲橫流,因為一旦他覺得他可以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時候,他也沒理由放回人質和守約了,或者贖金交易將變得極為復雜與漫長。你將會被折磨的體無完膚、心力交瘁。到頭來將什么也拿不回來,弄不好還會丟掉你自己的性命。
不論是連鎖陰謀里的懸賞兇犯、還是像《speed》中或者《柯南》中有一集的毛利開槍打小蘭他媽、又或者《 亡命天涯》中的當機立斷擊斃對方都是很好的可供參考的正面教材。
唯有根據你自己的能力、膽識、以及當時的形式來做出最合理的選擇才能救下人質和保全自己,所以必須有一番思量,否則等到突如其來之時,必將方、方寸大亂、驚惶失措。
首先得設置自己的底線、也就是止損,考慮清楚什么是覺得不能妥協的,并執行到底,例如:你手里有槍的情況下決不能放下槍、贖金不能超過一個數目、不能任由歹徒要求做某些事情、或者不能被歹徒牽著鼻子到處轉=根據那么多綁票電影的提示:
槍首先通常是決不能放下的,(當然如果你有的話)很好理解:一旦放下,他沒有不打死你和人質的理由(這種情況通常不是勒索錢);
贖金的數目不能任由歹徒增加,定好一個數目就不能更改,否則這種人貪得無厭,你一旦同意修改,他便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獅子大開口。
我們都會在電影里看到歹徒為了防止被警方緝捕,都會不停的更改交易地點,把受害人拖得著團團轉,而最終的結果往往仍舊是財去人空。或者最后把歹徒激怒,直接殺人滅口。這種行為我覺得等于給歹徒心理暗示你將千依百順與他,所以一切的行動按他指揮,那顯然,結果是他就算得到了錢也懶得冒險把人還給你。因此,首先態度上就應該強硬些,不能給他一種人質萬萬失去不可的感覺,如此、方有救回人質的可能,否則,任由擺布,不但拖垮了自己也放縱了對方,因此事先應該定好地點不可超過轉移3次以上否則終止協定,歹徒往往都是利欲熏心的,看你態度強硬,便抓不住死你的弱點,為了錢,往往只能選擇交易,否則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另外,當你手里持槍被對方要挾放下時,不但不能放下,應該采取以上提到的方案:壯士斷臂(果斷的開槍射擊人質腿部,讓人質無法隨歹徒逃離。)如果對自己的槍法有信心能直接擊斃對方就再好也沒了。
人往往害怕失去,但一旦如此便給對方抓住了軟肋,因此必須設立止損,既不能不顧一切,任由擺布,任由開價,同時要在關鍵時候嘗試壯士斷臂。
當然這些是很難做到的,不過可以從平時的小事逐步練起。一點點學會冷靜。學會設止損、學會硬朗。
2 ) 一個悲催的綁架犯的遭遇
我是這么一個綁架犯,我有幫同伙,還有個女人,我的正經身份是一警察。我很認真評估過自己,覺得自己還算聰明,我的綁架計劃看起來也相當的無懈可擊。我不認識那家人,那家人也不認識我,我的女人會幫我出面踩點,聯系,我的同伙都是些有前科的人,肯定不敢去告發我的,而且我也想好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拿到贖金我就撕票,死人才不會泄露秘密~哈哈哈哈,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只有我知道掉在哪的便宜事啊~~
下面我跟大家詳細描述下我的遭遇,相信每一個有直覺,有感受的人,都會認可我這悲催的一生~~
開頭,我只是想過好日子,這有錯嗎?我就一普通警察,我得給我和我的女人買房子吧?現在房子什么價錢,還用我說嗎?我指望那工資有戲嗎?~~
對,我不應該走歪門邪道,但是,那么多人都走了,每個人都受到懲罰了嗎?憑什么我就那么倒霉,碰到一閻王老子~~
我都已經成功綁票了這小孩了,按正常,我又沒要你很多錢,你又不缺那錢,你給我錢不就行了嗎?你家就一個小孩,人人都爭當孩奴的你就不懂啊你?!~~ 你這個閻王老子憑什么非說我跟你是一類人,我拿到錢就一定會撕票啊?~~
好吧,我就是打算撕票,但是我也是要等到拿到錢之后啊,你還沒給我錢,你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啦,你又不是先知~~
那退一步,你知道了我拿到錢后要撕票,我們可以慢慢談嘛~~你個老小子你干嘛跑到電視臺告訴全世界,你要用這筆贖金來買我的人頭,你這是想逼死我啊?~~那我不就是想給你點警告,拳頭從你老婆眼睛下面擦過去了一點嗎?好,我承認我是有點偏執,但是我這樣反反復復,又跟你講故事,又威脅你,又嚇唬你,我還不是為了你兒子好嗎?你有沒有看過唐山大地震啊?那張靜初因為媽媽在救自己還是救弟弟之間選擇了弟弟,三十多年都沒理過她媽啊~你那小小年齡的兒子聽到你不肯付錢救他,那得對他造成多大的心理傷害啊~~
你至于撕破臉說要把買我人頭的錢加倍嗎?四百萬美金啊,我女人都跟我翻臉了你知不知道啊~~
我不甘心就這么賠了夫人又折兵~~終于,讓我這聰明的腦袋瓜想到了辦法,我不是一警察嗎?那我只好丟車保帥了,我殺了我的同伙,還殺了我的女人,my dear,你會永遠在我心中~~
好了,我現在又成了救了你兒子的恩人了,那你之前懸賞的獎金該給我了吧?我還急著拿這筆錢遠走高飛,我剛失去了一個dear,急需另外一個地方的darling來安慰我呢~~
結果你個走狗屎運的,怎么就突然看出我才是真正的主謀了呢?~~其實被你看出來也不怕,反正我不打算在這兒繼續混了,用槍逼著你去銀行轉賬給我總沒錯吧?四百萬美金呢,我也沒辦法拎著走,結果,銀行的那些傻帽~竟然還要跟你合影,我看干脆搞個爬地好不好啊?~~
終于錢轉給我了,我正想提腳走人,我的同事竟然沖過來說要抓我,我悲憤了,這年頭拿個好人卡容易嗎?我的名譽都被你破壞了,我,我,我,還是趕緊逃吧~~
可是你還是不放過我,你一直追啊追,話說你一養尊處優的老板身體咋這么好呢?你追了我幾條街,把我摔的死去活來,我放棄了,讓我遠離你吧,你就是我的噩夢,我打算舉手投降了~~
慢著~~我襪子里還有一支槍,我還能拼一把,可沒等我抬手,你反而先打了我一槍~~
我的悲催的一生就這樣畫上了句號,但是我不甘心~我希望導演能夠給我增加一段臨死前的獨白特寫,我想應該是這樣的:我朝天上狂噴出三兩鮮血,兩只眼睛布滿血絲,滿臉的不相信和憤恨,既生瑜何生亮啊~~蒼天啊~~大地啊~~王母啊~~
3 ) 結局看來,被勒索的人要是當劫匪一定會更成功
不愧是一位在商場上久經歷練的成熟自信、敢作敢為的男人。面對最后發誓不能得到贖金就威脅其家人一輩子的勒索者,毅然決然的用一個聰明而不會被懷疑的手段殺死了罪犯——在看到碎玻璃無意間割斷了他的頸部大動脈時用槍指著罪犯。使警方輕易上前進行任何動作,包括救助罪犯。以次贏得時間以保證罪犯能100%被碎玻璃它殺。這樣的頭腦他在生意場上怎么可能不成功。對于罪犯,他的犯罪手段高超、技術過硬。只可惜,他選錯了犯罪對象并錯誤的講了一個能夠曝露他心中所想的故事。
這樣的梅爾·吉布森讓我再度看到了他在《勇敢的心》中的硬漢形象。
4 ) 事到萬難需放膽,宜于兩可莫粗心
在mal gibson冷靜的分析,超能的勇氣,應怔了中國的一句古話:事到萬難需放膽,宜于兩可莫粗心。事到萬難需放膽是教孩子時敢于跟歹徒叫板的勇氣,宜于兩可莫粗心是救出孩子,交ransom時的謹慎
5 ) 人性的弱點
影片后半段部分,父親一直調動著匪徒,作為商業巨頭,他知道:明白了對方需要什么,就能積極調動對方!所以,雖然匪徒一直用槍指著父親,卻不得不聽他的話。他感覺到了將會失敗,卻戰勝不了自己人性中的弱點。
6 ) 置死地而后生的決策
周末看《綁票通緝令》,過癮啊。既然豆瓣上只有一個評論,那我就多費點神從劇情講起:
一位白手起家的航空巨富兒子遭綁架,在與綁匪通話中,這位父親意識到綁匪不僅僅為了錢這么簡單,而是仇恨富人,這就意味著即使支付了200萬贖金,兒子并不能活命。因此,這位父親在贖回兒子未果之后,作出了一個驚人舉措:通過電視直播公開宣布不向綁匪支付贖金,那200萬美元用來作為抓住綁匪的懸賞。綁匪被逼無奈,只好殺掉同伙后并交回孩子后領取賞金。但綁匪最終被識破并死于父親槍下。
這部12年前的電影情節不復雜,轉承啟合都很符合好萊塢模式。但是父親的驚人之舉是個大突破。這叫啥?置死地而后生啊。遭遇綁架是個很極端的沖擊,在這種狀況下能夠理性分析并迅速作出判斷,是大智慧。電影也因此沖突迭起:綁匪和父母、綁匪和父親、、綁匪和綁匪、父親和警察、父愛和母愛……編劇夠絕的。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那則爛到透頂但還是被廣泛傳誦的“溫水煮青蛙”試驗。實際上,就算是開水,很多人還是選擇了按部就班處理事情。影片里面,警察、公眾,甚至母親,都選擇了支付贖金換回孩子的思路,實際上,這明顯是條死路。為什么大多數人都如此?撇開親情和冒險因素不說(這當然是主要因素,為了便于分析,還是暫放一邊),對綁匪的分析不到位是問題核心所在。綁匪想要錢沒錯,但是他更仇富。父親正是吃透了綁匪的心理才出此上策。果然峰回路轉,先前把大伙耍得團團轉的綁匪,現在被父親的懸賞逼得發瘋,但又不能殺了孩子——這是唯一的翻身機會啊。如此,事情才有了轉機,最終被父親大翻盤。
這是一部男人電影,因為我想沒有女性觀眾能夠接受片中父親的懸賞舉措。實際上整部片子就是圍繞父親來發展劇情,所有的沖突皆因父親而起,結局也由父親來完成。父親,就是理性的象征,所以這又是一部理性勝利的片子。
最后再來看看一些可能性:如果父親不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故事成立嗎?NO!沒有商業層面交換意識的準備和對對手的分析把握,這個故事不成立。如果主角是母親,故事成立嗎?NO!母親是感性代表,不適合承擔理性角色,真要往下做,也就是美國版的《秋菊打官司》而已。
7 ) 重新認識Mel Gibson
其實,他的電影看過好多,好友一直推薦的是《勇敢的心》,看過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Freedom”。可看過《Ransom》后,我重新認識了Mel Gibson。在該片中他演的實在是太到位啦,把人物的內心活動表現的淋漓盡致,包括兒子剛被綁架時,去送贖金時,在電視上發表聲明時,誤以為兒子被殺時,還有最后與主謀激戰街頭時,讓你真正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
Mel Gibson真的很棒。
8 ) 一下猜中結局
電影很久前看過,昨天又在佳片有約看了。劇情跌宕起伏,矛盾沖突激烈,人物性格鮮明,具體情節就不透露了,沒有看過的朋友,推薦一看。
喜歡一句影評拿來一用:
如果你觀看此片的時候,覺得和男主人公或者導演想法不一,恭喜你你可以津津有味的欣賞一部佳作,結局絕對出人意料。如果你一開始就猜到了結局,更要恭喜你了,你可以去好萊塢做一流編劇了。
我只給我媽媽講了故事的開頭,她就猜到了結局。我的意思是說,有這么聰明的老媽,兒子能不聰明么,哈哈
雖然已經是十幾年前的片子但還是很不錯的,男主角遇事很沉著冷靜,小心身邊的賊喊捉賊。
恭喜你,你剛剛成為兩百萬美元的彩票,不過中獎的機會多得多了。——MelGibson這句對綁匪的宣言,實在是太man了!相對于《虎膽龍威》里沖鋒陷陣的WillSmith,這是另一次元的tough吖!!
想當然的設定,跟現實脫節,不平等的博弈論,完全建立在人質家屬比綁匪更聰明更心狠更不在乎兒子死亡的基礎設定上。綁匪一步步退讓,主角一次次緊逼。。。而現實中所有的綁架案只有3種結果:要么拿到錢放人,要么沒拿到錢撕票,要么拿到錢撕票。像劇中這種沒拿到錢還放人的,搜尋中外所有綁架案,沒有一例!所以整個電影的設定都是完全背離現實的,只能是導演和編劇的自我高潮,沒有現實為依托。
提醒各位中國的大款們,留神家里的崽子別讓人綁了熬湯~
Action/Sci-Fi/Thriller/Suspence/Crime Drama
商業大佬這智商可以啊,贖金變賞金可以說優點多多,保護兒子,維護社會風氣,報復綁架分子……遺憾的是電影里反派boss意外其他隊友水平較低,拉低了敵對陣營的整體評分,否則對局可以更精彩。
總是聯想起《連環局》,理性與感性的博弈,雙方相互突破對方的心理底線。同樣的反客為主的招式,不過這一步影片更加曲折,對于心理刻畫的更加細膩吧,尤其是兩位家長心境的對比,很好
梅爾吉布森的演技確實很到位,而劇情也不落窠臼,比之其他綁架類影片一味遷就綁匪再伺機擊破的傳統劇情,這次的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合理,也很引人!
C6在播,配音版令人不爽。劇本太牽強,為了塑造正義資本家的形象,連最基本的邏輯都不顧;導演演員卻煞有介事,有種奇怪的搞笑效果。拿200萬懸賞?先寄一只耳朵給您老當線索,現在贖金漲到400萬,贖的還只是你兒子不會受盡非人的折磨才死,想贖命?800萬。--這才是符合邏輯的做法。
好樸實的電影呀,用情節豐滿的構架起來。中文配音這事吧,只要聽到成語就讓人很出戲,三顧茅廬斷臂救子之類的。。。太書面了。。。要不就是我沒文化。角色非常適合gibson"沒錢,一分不給,我兒子你想殺就殺吧,殺完你趕緊自殺,否則我二百萬懸賞找人殺你折磨你"
真是百轉千回=v=大叔好帥!那小孩太不給力了,竟然沒告訴他媽報警= =,多虧大叔機智。
這個老爸真NB啊,跟尼古拉斯凱奇的《非法入侵》里老爸很像
小孩回家后,第一次清醒的聽見綁匪偵探的聲音時,那段挺不錯
美國版的《天國與地獄》。兩部影片的犯罪都是出于仇富,但是卻不會有引導觀眾犯罪的危險,因為——懷有這種心理的罪犯都死了。其實,為善也好,作惡也罷,只要你夠狠,最終都能夠成功,就怕你不夠......
都讓我一度忽略了配音,確實過程比較精彩,但這再電影不過的美式結局還敢更坑爹一點么?比借刀殺人的劇情好這么多,就因為后者的結局稍微有些不同都能殺進頒獎季了,come on!!!
綁匪一開始很牛逼,到結尾智商一路降到負值。父親一開始很被動,中段玩心理戰玩嗨了,居然成功扭轉了局勢。劇本編的好,各種逆思維,當然漏洞也不少
我以后一定會效仿的!不能妥協啊!
這片幾年前看過,印象不深,一定是因為它不是太好,昨晚CCTV6佳片有約又放,從頭到尾看完了,我覺得劇情還是不錯,只是好象整片沒有高潮。但情節的推進還是有條有理,電影就是電影,要是我的話,我可能不會象梅爾吉布森那樣做,我可能會害死自己孩子。我能打它七到八分吧
贖金類題材里特殊的情節發展。至少有意料之外到。喜歡Mel Gibson,依然硬派男人作風。
CSI:NY的頭頭Mike這回真是令人大跌眼鏡…斗心智的部分不錯,多少有些心理學的玄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