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正在播放:轉輪手槍-HD

    轉輪手槍

    劇情片/法國/2005

    猜你喜歡

    • 更新HD

      豪門新娘

    • 更新HD

      萊利

    • 更新HD

      逾矩之人

    • 更新HD

      東京牛仔2023

    • 卡斯特羅

    • 更新HD

      九月說

    • HD

      奇機少年

    • HD

      白蘭

     劇照

    轉輪手槍 劇照 NO.1轉輪手槍 劇照 NO.2轉輪手槍 劇照 NO.3轉輪手槍 劇照 NO.4轉輪手槍 劇照 NO.5轉輪手槍 劇照 NO.6轉輪手槍 劇照 NO.16轉輪手槍 劇照 NO.17轉輪手槍 劇照 NO.18轉輪手槍 劇照 NO.19轉輪手槍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杰克·格林(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飾)是一個整日游走于各種賭局的職業賭徒,然而卻因為在一次大意的賭局中,被賭界黑勢力巨頭多西·馬查(雷·利奧塔 Ray Liotta 飾)下套,最終鋃鐺入獄。然而七年的牢獄之災對杰克來說卻并不無裨益,當他發現他的兩個獄友分別是國際象棋大師和騙術高手時,便開始了學習深造的道路。刑滿出獄的杰克已經身懷絕技,雄心勃勃地決定重返江湖,并報當年一箭之仇。  今時不同往日的杰克很快在賭場上如魚得水所向披靡,還狠狠地羞辱了多西·馬查一回。然而馬查也不是好惹的角色,惱羞成怒的他下決心要除掉杰克。然而禍不單行,就在杰克在忙著躲避多西的圍堵之時,命運竟告知他患上了罕見的血液病,生命只剩下三天期限……

     長篇影評

     1 ) 我廢話太多

    好吧,應該還是多重人格的戲,剪輯還是很干脆帥氣的,光沖剪輯電影就很好看。槽點還是集中在風格上,喜歡的自然覺得是導演的升華,不喜歡的自然覺得導演垮了。
    就我而言,黑幫味道其實很淡(蓋里奇的電影黑幫都會出現,但主角大都是游離于黑幫的人物,他們目的明確,至少一開始是的,并不是什么陰暗至極的上層黑幫人物。),格林這個人物的心路歷程并不是很精彩,簡單說這個人物表現并不充分,馬查倒是很喜歡,用盡了手段也無法讓一個“小人物”屈服(床前下跪懺悔?別逗,你看過誰拿著把槍向你懺悔的,玩我?),甚至是任何波瀾,只能自殺以示決心,也是夠可愛的了(感覺像小丑)。索爾特這個殺手,嗯,戲不多(不過最精彩的一場之一給了他,或者說只是由他來演),但讓人意猶未盡,記憶深刻。阿維的聲音很喜歡。
    主觀意識太過了,很多設定說不過去,但為了表現內核去刻意為之,不喜。

     2 ) 《左輪手槍》——蓋·里奇被低估的杰作

    英國導演蓋·里奇最有名的作品是《兩桿大煙槍》,在豆瓣上有超過28萬人評分,分數高達9.1,位于豆瓣電影Top250第38位,而同樣由他導演的《兩桿大煙槍》的美國版——《偷拐搶騙》也位于豆瓣電影前250名,排名249。這樣的成績相當厲害。蓋·里奇除了大導演的身份之外,還常常被人提及的另一身份是歌壇天后麥當娜的前夫。不過在2000年至2008年兩人婚姻期間,蓋·里奇導演的電影票房表現并不好,先是在2002年拍了由老婆大人主演的Swept Away,引來如潮惡評,imdb評分是3.6(10分是滿分)!下一部電影《左輪手槍》于2005年推出,好多影迷們看了都懵逼了,這部電影到底要說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呢?蓋·里奇是不是江郎才盡了?這部電影的票房繼續遭遇滑鐵盧。與娜姐婚姻的8年可謂是蓋·里奇職業生涯的最低谷,但是請不要被評分、票房和影迷評價所迷惑,電影史上大有上映時票房不佳、評論不好最后還被奉為經典的片子。這部《左輪手槍》也許就是這樣的杰作,至少它具有成為經典電影的潛質。

    這部電影剛在中國出DB碟的時候我就看過,第一遍就很喜歡,因為它直接契合了我對于“自我”的關注,它就像一個等待被破解的密碼,值得看上好幾遍,而事實上我也確實看過好幾遍。最近再翻出來看了看,還是很喜歡,卻發現許多觀眾并未真正理解這部電影,所以決定好好寫一篇評論來安利一下本片。


    一、兩個版本

    對不同版本不感興趣的童鞋就不用看這部分了,劇情復述太冗長,但對于劇作感興趣的倒是可以關注一下,這里會比較兩個版本的好壞。

    《左輪手槍》有兩個版本,一個為1小時51分,另一個版本為1小時45分。長版本是我最初看的版本,也是最熟悉的版本,而短版本是最近才下載看的,因為已經很多年沒重溫該片了,看到最后才發現這不是我熟悉的那版。兩版不僅在一些小細節上有區別,而且在時間線和結局上也有不同。

    短版本

    故事建立階段

    Jake Green在被監禁七年后出獄。兩年后,他進入Macha開的賭場找Maccha算賬,贏了大筆錢。Green離開賭場時,選擇走樓梯(因為他恐懼呆在電梯這樣的狹小空間),收到Zack給他的卡片,上面寫著“坐電梯”,他莫名在樓梯摔了個大跟頭。Green去醫院檢查,后被Macha手下突襲,要不是躬身撿Zack留下的卡片,上面寫著“Pick me up(把我撿起來)”,Green極有可能在槍戰中喪生,Macha從不失手的殺手Sorter竟然瞄準了Green三次都沒打中。Zack飛車救了Green,把他帶到自己的好基友Avi那里,Green被告之自己得了絕癥,只有三天可活,如果他不希望這段時間被Macha追殺喪生,那就需要尋求Avi和Zack的保護,而代價是需要付出他掙的每一分錢,而且必須做他們倆讓他做的一切事情。Green找到之前為他做檢查的醫生確認病情,得到的是壞消息,后又找到一個陌生醫生,確認就是絕癥。

    發展部分

    Green接受了Avi和Zack的條件,拿著自己的錢跟著兩大佬去放高利貸,心里萬般不情愿放棄錢,卻不得不放手。Macha見黑幫大佬Mr. Gold的手下Lily Walker,談幫Gold運白粉的生意。Green在棋牌室跟Avi和Zack講述自己在監獄遇見的兩高人,一位是騙術大師,另一位是下棋大師,正是學習到了一些有用的formula,Green在出獄后如魚得水賺了很多錢。

    Avi他們把Macha裝Gold白粉的保險箱偷走,Macha不得已只能向Lord John高價買粉。兩伙人交易的時候又被Avi一伙使壞,錢和白粉都被劫走(這里的三條線平行剪輯很漂亮)。Green與Avi下棋,向Avi傳授下棋之道。Green跟著兩大佬到亞洲人那兒收賬,中途接到自己兄弟的電話,兄弟讓他遠離Avi兩,且讓他千萬不能招惹Sam Gold,其間以極具蠱惑性的語言描述Gold的權勢和神秘。Avi測試Green,讓他開槍打還不出錢的亞洲人,Green違背Avi的意愿,反倒對著Avi開槍,卻沒有子彈射出。

    Green接到Zack電話,讓他去體檢,三天過去他的病竟然消失地無影無蹤。出醫院,Green有一段啟示性的獨白,里面說到我們都是approval junkie。Green被Avi電話召喚過去,樓上Macha的小嘍嘍正在等待襲擊Green,一個買了披薩回來的嘍嘍看見Green,上演貓捉老鼠的追逐戲,這個嘍嘍太不爭氣,翻身下墻時不幸自己開槍把自己給干死了。

    Macha手下去餐廳找老大匯報刺殺Green的進展,因為不敢說出真相,編造了一個荒謬而可笑的故事。突然Macha被噴了一臉血,原來是他的最得力殺手Sorter為了保護他向一個偽裝成服務員的女殺手開了槍,直中咽喉。Macha的蠢蛋手下本意是保護他,把他按倒在地,卻差點讓女殺手得逞,她試圖用最后一口氣向Macha開槍,不過只打掉了他的手指,Macha情急之下找到手下藏在褲管里的槍,終結了殺手的生命。這個殺手是Lord John派來的,他以為白粉是被Macha偷走的。

    Sorter暗殺Lord John是充滿黑色幽默的段落。這一段落同時穿插Avi和Zack在樓頂一邊打高爾夫,一邊教導Green的場面。這里Avi給了Green很多啟示,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敵人從來都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內心。Green突然開悟,把大筆錢捐給了慈善機構。Macha起床看到手下Paul送來的報紙,發現他自己的大名印在了頭條,原來Green是以Macha的名字捐贈的錢。Paul告訴Macha其實一直以來與他們作對的幕后黑手是Green,Macha再次下達Green的死亡執行書。

    小高潮部分

    Paul、Sorter和一伙小嘍嘍到Green的兄弟家打聽Green的下落,兄弟倍受折磨。Macha那邊迎來了Lily Walker,Lily對Macha下最后通牒,他一直沒有完成交易,Gold很不滿意。回到Green兄弟家這邊,躲在櫥柜的小女兒因為忍不住哭泣被揪了出來,Sorter實在看不慣Paul的殘忍作風,繼而良心發現,掏槍直接干掉了Paul,然后跟Macha手下一伙進行槍戰。作為一個身經百戰、極其高效的殺手,Sorter一一干掉了很多伙計。

    高潮部分

    Avi、Zack和Green來到Macha的賭場,Avi告訴Green:Macha要什么,就給他什么。Green來到Macha臥室,做了內心一直指示他的聲音相反的事情:放下自尊,給Macha道歉。這出其不意的一招震住了Macha。出臥室門后Green選擇進入了他最恐懼的電梯,在不存在的13層跟自己內心真正的敵人來了一次終極對決,當然這一次是他贏了。出電梯,Green面對面遇見了舉槍的Macha,但他沒有任何畏懼,徑直從他身旁走過,Macha被震懾得動彈不得,情緒崩潰,最終放下了舉槍的手。Green通過戰勝內心的敵人(真正的敵人)最終也戰勝了外在的敵人Macha。

    結尾部分

    最后一個場景是Green和Avi下棋,之前的棋局一直是Green獲勝,這一次是Avi贏,而通過各種畫外音和閃回,謎底最終揭曉:Avi和Zack就是Green在監獄中未見其人、未聞其聲的大師。這一版的最后一句臺詞是Avi的Checkmate(將死)。

    影片結束。字幕階段有各個精神治療專家和心理學家的訪談,他們談的重點就是ego(自我)。

    長版本

    這里僅僅說一下長版本和短版本比較大的區別,小細節忽略不提,比如長版和短板黑屏名言出現的地方不同,而且連名言本身也不完全一樣,短版在某些段落的剪輯順序不同,等等。

    1、長版本加入了三個Eddie(Macha的打手)的情節,Green第一次跟著兩大佬去放高利貸,在車上跟他們講述了之前為什么進監獄的緣由,與Macha結下梁子的始末,另外還有兄弟媳婦被誤殺的鏡頭。

    2、在Macha嘍嘍太不爭氣翻身下墻不幸開槍把自己給打死了的場景之后,長版本加入一段講述Green出獄后兩年間賺錢的場面,他用旁氏騙局贏得了三個Eddie的大筆錢,這三人還去找Macha借錢,所以Macha的很多錢也被Green席卷。

    3、兩個版本最大的不同在高潮和結尾部分。Green在Macha臥室道歉這段長版放在了Green把大筆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之后,兩個版本從這兒之后時間線上很不同。長版是這樣的:捐錢、臥室道歉、電梯重生、Macha舉槍卻被Green威懾住、Macha第二天看到報紙上的捐錢報道、Green兄弟被折磨、Lily對Macha下最后通牒、Sorter受不了Paul把他們一伙都殺了,Sorter被殺(短版里面沒有Sorter被殺,也沒有兄弟女兒被抓當人質)、Avi三個人到賭場、Avi和Green下棋揭開大師謎底。長版的結局放在了Green和Macha的最終對決,Green見到Macha和侄女,Macha內心掙扎最后開槍自殺,對應自殺這個鏡頭的是Avi的畫外音:The greatest con you've ever pulled is making him believe that he is you(最大的騙局是讓他相信他就是你)。這句話倒是和鏡頭很配,因為恰恰說明了Macha舉槍自殺是希望殺掉自己的敵人,他認為自己就是Green,而他要殺掉Green,因此殺死了自己。影片在Macha自殺和Avi的畫外音中結束。

    從我個人來講,我更喜歡短版,短版的主題表現和邏輯更清晰。

    Green為什么進監獄這段屬于可有可無的段落,多了也沒太大影響,少了也不覺得少了什么,因為短版雖然沒有詳細講述Green和Macha的結仇過程,但是短版加入了一個Green和兄弟在車上對話的簡短段落,里面就已經說到了G和M是仇人,也說到了兄弟媳婦的死。

    而把Green旁氏騙局這段刪掉是很有道理的,為什么呢?因為長版表現出獄兩年的段落中,Green已經賺了Macha很多錢了,復仇目的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根本就沒有太大必要去賭場跟Macha賭博,贏他的錢,這樣的設置顯得Green特別傻,干嘛去羞惡了Macha惹來殺身之禍呢?所以在短板刪掉這段很合理。

    另外,我也更喜歡短版的高潮段落,Green在Macha臥室道歉,在電梯中面對潛藏自己內心最強大的敵人,以及Macha吐著唾沫絕望地跟Green說Fear me的那段。短版把重音放在這兒非常合適,這段是Green從內在和外在獲得全勝的段落,從內戰勝了虛假自我,從外徹底打敗了Macha。你說高潮不放在這種地方,還放在哪兒更好呢?

    短版的結尾也更精彩,直到最后一個鏡頭中可以顯示出兩大佬身份的鑰匙鏈掉下,Avi說“Checkmate”,兩人身份真正揭示出來,影片結束。而長版這里鑰匙掉下來后,Avi還有一些廢話,就削弱了謎底揭示出來的效果。可見短版的安排更精煉巧妙。

    長版的高潮放在了最后Macha自殺這段,但這段很多人就不認可,大家覺得Macha真是傻啊,為啥要自殺呢?總之大多數人不太能理解這樣一個設定,不太能找出一個足夠的理由來說明Macha的自殺,所以導演在短版中刪掉了這樣的結尾。Sorter被殺那段沒在短版出現,而這樣就不用再表現兄弟女兒被抓當人質,就可以理所當然省掉長版最后的場景。


    二、電影的主題

    這部電影到底要說什么?為什么大家會覺得它怎么晦澀難懂?其實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導演兼編劇蓋·里奇構思這部電影本來就是從一些概念出發的,也就是說先有了想要表達的觀點,才開始編造故事,蓋·里奇希望用一種很娛樂的形式來傳達觀點,于是花費了3年時間完成《左輪手槍》的劇本,而他說《兩桿大煙槍》只花了3個月。

    影片中出現的各種金句是我們理解電影主題最直接的線索之一,而這些金句不少就是片中所謂的formula(公式),可以在棋局、賭局和人生之局中獲勝的公式:

    1、最強的敵人會藏身在你最后會尋找的地方。The greatest enemy will hide in the last place you would ever look.

    2、只有跟更聰明的對手玩才能變得更聰明。The only way to get smarter is by playing a smarter opponent.

    3、做生意的第一規則:保護你的投資。First rule of business, protect your investment.(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恰恰就是人們總在保護自己的投資,最后反倒被騙,失掉了自己的投資。)

    4、在每一場比賽和騙局中總有一個對手以及一位受害者(受騙者),而竅門在于知道你什么時候是后者,從而可以變為前者。In every game and con there is always an opponent and there is always a victim. The trick is to know when you're the latter, so you can become the former.

    5、受害者認為自己擁有更多的控制權,而事實上的控制權就更少。The more control the victim thinks he has, the less control he actually has.

    6、比賽越復雜,對手越復雜。The more sophisticated the game, the more sophisticated the opponent.

    7、Green跟Avi講述棋局獲勝的訣竅,這段話很精彩,不過可惜的是當時Green只會把這些話用在賭局和棋局上,他沒看到它們在人生上的運用:

    如果騙局更大更老,人們更容易上當。這源于兩個原則。他們認為騙局不能那么古老,也不可能那么大,因為那么多人都相信了。最終,當對手被挑戰或質疑,這也意味著受害人的投資,進而他的智力被質疑。沒人能接受這個事實,甚至他們自己也不能...你的敵人最佳的藏身之地是你不到最后決不會察看的地方。The bigger the trick and older the trick, the easier it is to pull. Based on two principles. They think it can't be that old and they think it can't be that big, for so many people to have fallen for it. Eventually, when the opponent is challenged or questioned, it means the victim's investment and thus his intelligence is questioned. No-one can accept that, not even to themselves.....You'll always find a good opponent in the very last place you would ever look.

    8、唯一存在的真正敵人是永恒的那位。The only real enemy to have ever existed is an eternal one.

    9、你的朋友很近,但你的敵人更近。Your friends are close, but your enemy is closer.

    10、短版正片結束后有精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采訪,這是他們說的話:

    自我使我們能想象出最厲害的騙局,因為我們根本就看不見它。Ego is the worst confidece tricks there we could've ever figured,we could've ever imagined,because you don't see it.

    最大的騙局是我就是你。The single biggest con is I am you.

    問題在于自我隱藏在你會尋找的最后一個地方。The problem is that the ego hides in the last place you will ever look within itself.

    它把自己的思想偽裝成你的思想,它的感受偽裝成你的感受,你認為它就是你。It disguises its thoughts as your thoughts, its feelings as your feelings, you think it's you.

    那些需要保護自我的人們沒有任何底線,他們會撒謊、欺騙、偷盜、殺戮,做一切事情來保持我們所說的自我邊界。People that need to protect their own egos knows no bounds, they will lie, cheat, steal, k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maintain what we call ego boundaries.

    人們對于他們身處監獄這件事毫不知情,他們不知道有一個自我,也不知道區別。

    People have no clue that they're in prison, they don't know there is an ego, they don't know the distinction.

    思維(Mind)很難接受有東西是超越它之外的,這東西具有更高的價值和能力,也比它更真實。

    It's very difficult for mind to accept there is something beyond itself, there is something of greater value and greater capacity for asserting truth than itself.

    在宗教中,自我顯現為惡魔,當然沒人意識到自我有多聰明,因為它創造了惡魔,所以你可以去責怪別人。

    In religion,the ego manifests as the devil, and of course no one realises how smart the ego is, because it created the devil so you can blame someone else.

    根本就沒有外部敵人,不管思維(mind)告訴你什么,對于敵人的感知其實是把自我當成敵人的投射。

    There is no such a thing as external enemy, no matter what the mind is telling you, perception of enemy is a projection of an ego as an enemy.

    你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的內在感知,是你的無知,是你的自我。

    Your greatest enemy is your own inner perception,is your own ignorance, is your own ego.

    請原諒我引用了那么多,因為我看的短版后面的訪談根本就沒翻譯,但又覺得這些話很有意思,就正好整理出來吧。

    看完這么多金句,也大概能明白這部電影的用意了吧,本片的核心思想是: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最強大的真正的敵人,這個敵人可以被稱為虛假自我,我們被它控制,追求一些莫須有的東西,不管是錢、權力還是其他東西。而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擺脫虛假自我的控制,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

    所以有觀眾把電梯里面Green跟自己虛假自我對質的那段看成多重人格,我并不太同意。事實上,每個人都是Green這樣的人,用第四道的話來說,就是每個人里面都有很多個“我”,這些“我”各自為政,有時候一個“我”占了主導,另一些時候另一個“我”成了主人。這個“我”想為了錢拼搏,另一個“我”是佛系心態,還是算了吧,有了很多錢又怎么樣?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

    我們不認識自己,不認識自己真正的敵人,這是每個人的現實。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突破自我的牢籠,比如佛陀、耶穌、老子……

    如果說蓋·里奇這部片子的核心思想只是用臺詞或者文字形式來表現就弱爆了,畢竟這是一部電影,而電影最拿手的是通過視聽和講故事來表現觀點。本片的視聽感很強,繼承了蓋·里奇之前片子的特點,快速剪輯,多條線的交叉剪輯,出色的音樂運用(比如餐廳女殺手那段用了《月光曲》,真是棒極了。說到《月光曲》,還有一部我很愛的電影也用得很合適,雖然兩部片子完全是不同風格,另一部叫做《捕月(The Far Side of the Moon)》,我也寫過評論,有興趣的可以看完片子后再看評論《月亮的兩張臉》),而該片尤其精彩的是故事線的設置。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是兩條線: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明線可以說是Green向Macha復仇的故事,這條線就不多說了,而暗線恰恰是更重要的一條線,就是Green逐漸突破自我牢籠,或者說自我覺醒的線。

    來大致說說這條暗線,Green最大的敵人恰恰是他自身,是他內心老是在指揮的那個聲音,所謂的虛假自我。

    電影開場就是Green從監獄中釋放出來,這里他只是身體被釋放了,事實上他還在自己的牢籠中,而不自知。

    Green遇到的首個暴擊來自于“絕癥”,只有三天可以活,死亡逼著他必須思考自己以前的行為,不過這時候他還沒有主動改變,對于錢還有很大執著。

    Green真正開始覺醒是Avi測試他的那段,讓他對著亞洲人開槍,這時Green內心的聲音告訴他:最好有時候還是要聽話。但Green沒有遵守,而把槍指向了Avi,內心的聲音:“住手,杰克(Green的全稱為Jake Green),計劃本來不是這樣的。這樣子下去結果會很慘的。”他再一次違背了內心的自我,對著Avi開了一槍。Avi這一段測試的恰恰就是Green能否不聽從內心懦弱而邪惡的聲音,而選擇善的一面。畢竟不應該因為一個人還不上錢就讓他嘗一顆子彈。

    Green進一步走向醒悟是得知自己沒有患病之后,他走出醫院大門,這里用慢鏡頭表現了兩種不同過程,一種是他出門被車撞死,一種是他躲過了車禍。我理解兩種結局的設定是電影想表現:死亡其實距離我們很近,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死亡就會降臨,如果你真切意識到了這點,你會開始懷疑自己每天到底在做什么,如果今天是我最后一天活,我還會不會做同樣的事情。而伴隨著這段畫面的是非常有啟示性的畫外音,與《猜火車》里面的那段奔跑獨白有異曲同工之妙。Green突然領悟到:

    “有時候你自己都不了解某些關于你自己的事情,某些事情你甚至否認它們的存在,直到你補救的時候才發現太晚了。那是你每天早起的唯一理由,也是你能夠忍受你刻薄上司的理由。血和汗水,還有淚,只是因為你要人們知道你有多么的棒,多么有魅力、慷慨、風趣、充滿野性與聰明。’畏懼或者敬畏我,但是請承認我的特別’。我們對同一種東西上癮,我們對別人的認可上癮(approval junkie)。我們參與其中,為了在背上被人拍打,以及得到一塊金表。那些時髦的垃圾,看看那個戴著徽章的聰明小子正在擦拭他的獎品呢,閃閃發亮的,讓人發瘋的鉆石,其實我們只是裹著衣服的猴子罷了,乞求別人對自己的承認。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到這些原因,我們就不會這么干了,有人對我們隱瞞了這些。如果你會再有一次機會的話,你會問:為什么?”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that you don't know. Something that you will deny even exists until it's too late to do anything about it. It's the only reason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only reason you suffer the shitty boss, the blood, the sweat and the tears. This is because you want people to know how good, attractive, generous, funny, wild and clever you really are. "Fear or revere me, but please think I'm special." We share an addiction. We're approval junkies.We're all in it for the slap on the back and the gold watch. The "hip, hip, hoo-fucking-rah."Look at the clever boy with the badge, polishing his trophy.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Cos we're just monkeys wrapped in suits, begging for the approval of others.If we knew this, we wouldn't do this. Someone is hiding it from us.And if you had a second chance, you would ask...why

    之后,Diamond(這個樓取名為鉆石也很有深意啊)樓頂上Avi邊打高爾夫邊給Green上了一課。Green內心說:“不要讓他們跟你玩頭腦游戲。”內心剛說完,Avi就說:“是我在跟你玩頭腦游戲嗎?”Avi告訴他:這個聲音你已經聽到了太久,你一直相信它就是你。Avi告訴Green: 你的對手就藏在你的痛苦中,你正在用自己的痛苦在保護他,擁抱痛苦,你就會贏得這場比賽。這樣的教導之后,Green和內心的那個他進行了角力,最后的結果是捐掉了一大筆錢。還記得之前不愿意放開錢袋的Green嗎?現在的他已經學會了放手。

    與虛假自我博弈的游戲最高潮恰好是電影最高潮,Green在Macha臥室里放下自尊,向Macha道歉,而在不存在的13樓電梯進行的最后一戰,Green獲得最終的勝利。他扔掉手槍,對著內心的那個自我說:“你不控制我,我控制你。”至此,Green在與真正敵人的對決中大獲全勝,也戰勝了恐懼。

    從頭到尾,Avi和Zack就是兩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不僅常常提醒他“Wake Up, Mr. Green.醒過來吧”,還讓Green在每一次的行動中逐漸打破自我的牢籠,這讓我想起了佛教里面說的智慧分為三種:聞思修。真正的智慧是修慧,是要從真正的修行和行動中獲得的,僅僅是聽聞和思考不能得到最終的智慧。(這里又要推薦一下內觀禪修,這真是改變人生的經歷。《第一次十日Vipassana內觀課程經歷》


    三、人物分析

    1、Sam Gold

    Gold從來沒有露過臉,但片中對他有形象的描述,“沒有誰看見過Gold,但Gold能看見一切。”Avi指著自己的腦袋說:“Gold就在這里,假裝成為你。你在這個游戲中,所有人都在他的游戲中,但沒人知道這點。這就是他的世界,他擁有它,控制它,他在所有痛苦的背后,每一件犯罪的后面。”蓋·里奇在接受采訪時用“collective hallucination(集體幻覺)”來形容Gold。從這些描述看來,Gold根本就不是一個實體的人,他是每個人內心的虛假自我,是每個人認為的“我”。這里很神奇地和佛教思想有了關聯,佛家追求無我的境界,那是因為“我”恰恰是造成所有痛苦的根源,所以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而只有真正從修行上領悟到了諸法無我才能脫離痛苦。

    Gold才是我們真正面對的最大敵人。

    另外推薦大家去看《左輪手槍》的導演評論軌道,蓋·里奇對于各個人物有更詳細的解釋。

    2、Avi和Zack

    片中在描述Gold的時候有這樣的話:“沒有誰可以讓Gold不滿意了還能活著,除了你的兩個朋友(指Avi和Zack)”。如果用片中極具隱喻色彩的棋盤來作比的話,大多數人還生活在棋盤上,或者是里面的王,或者是小兵,但不管是什么角色,一舉一動都在Gold的監視之下,遵守著棋盤的規則。而Avi和Zack是跳出了棋盤的人,把棋盤規則踐踏在腳下,是能真正控制自己人生的人。

    3、Jake Green

    據蓋·里奇解釋,Green(綠色)這個姓也是有講究的,綠色正好是在色譜的中間。Green在片中恰好是處于這樣的位置,一邊是Gold的世界,一邊是Avi他們的世界,最終他走到了Avi的世界。

    4、Macha

    Macha至始至終都是棋盤上的人,他是上面的國王,手下有很多士兵,不過他非常不自由,被虛假自我一直控制著。

    5、Sorter

    Sorter用蓋·里奇自己的話來說就是“a good man in a bad situation(在一個壞處境中的好人)”代表的是我們看見過的那種很有效率的人,Sorter在片中是一位技能高超的殺手,他之前從來不質疑殺人這件事,但心中依舊有惻隱之心,所以在某個時刻倒了個急轉彎,選擇了善的一面。

    影片中還有很多好玩的細節,比如Avi拿起的12美元鈔票,其實我到現在還沒想清楚為什么設置這樣一個細節,真實生活中是沒有12美元鈔票的,這里的設定難道是為了表明錢的虛假性?又比如很多剪輯點都值得玩味,如Sorter轉變對Macha大開殺戒那段,剪輯太流暢好玩了。另外,各種幽默段落快讓我笑死了,整部片子Macha要不沒穿衣服,要不就只穿件睡袍,或者就穿一條內褲,他穿上西裝的時候少之又少。

    文章碼字太多了,就此收筆,很希望更多觀眾能懂得這部電影的好,或者僅僅是通過閱讀這篇評論對認識自我有一定的領悟,那這篇文章就沒白寫啦。感謝能耐心讀完的朋友。

    (該文為習影記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不過很歡迎大家轉發該文。)

     3 ) 關于轉輪手槍的個人剖析(詳細劇透)

    以下是我零散積攢的,個人對電影各個片段的解讀,(按照時間順序)沒有整理,所以文筆不好,湊合看。

    片子以名言名句開頭 制造懸疑氣氛

    互不相干的 將領 大帝 西洋棋 商業 共同點 需要統領全局 不能被個人感情控制 戰勝自我 最終取得勝利

    杰克自己的配音獨白 就是“自我”,是人們認為自己是的那個人。這個“自我”,有防衛機制,比如杰克不喜歡做電梯 要復仇 認為艾薇、醫生合伙騙他等等,通常人們稱其為自我保護。而其實保護的是“自我”,不完美的自我。

    制勝關鍵在于了解自身優勢,即自我的優勢,這是最淺顯的道理。

    股東埋得多深? 馬恰也是個自我防衛卻相當重的人。敵視杰克。

    坐電梯時,自我一直在提醒jack坐電梯很不爽

    用心理戰術讓馬恰最終和他賭,贏了好多錢。

    騙子王第一次登場 莫名其妙 很奇怪怎么會有這樣一個人 是誰?要求jack坐電梯 即面對自我 不要避而不戰。至于為何會暈倒 根據剪輯的暗示,可以認為名片上動了手腳。無論如何騙子王的目的就是消滅jack的人性的弱點,這是一個圈套。

    隨后槍戰。至于為何會泄密,因為騙子和西洋棋大師 是無所不知的高德,God。西洋棋和騙術,無敵的組合,所向披靡,深刻的了解人性,所以,利用人心理,設計了一個讓人們畏懼的角色,god。

    隨后騙子王與jack自我的對話“你覺得我們在騙你,這很正常”并不是巧合而已,暗示了此人正是精通人性的騙子王。然后對jack的自我進行各種心理戰術。

    醫生都一樣的認為jack得了血液病,正常。

    殺手失手,個人認為所謂“感覺不好”,應該是借口,而且三次都沒打中?懷疑是god的安排。

    放債的整個過程,是對jack自我的各種折磨,因為自我愛錢,自我在懷疑是個圈套,自我認為這是跟著兩個蠢貨做事是很愚蠢的。為何稱其為蠢貨,放債中小細節可以看出,這兩個人借錢給的都是一些還不起錢的人,還自稱會仔細評估每個客戶。客戶的話“你們聲名遠揚”“沒辦法絕不會找你們”可以認為,客戶知道他們就是道上無所不能的god。

    車上詢問和馬恰有關的事,馬恰是個什么性格的人,為下面做鋪墊:god要幫jack坑他一次,報牢獄之仇。

    教堂中與god的使者見面,神圣的壁畫,詭異的場景畫面,夸張的人物造型,真是利用心理學讓人害怕,看到馬恰這種人物,居然點頭哈腰,唯恐惹怒對方。同時,也為后面,為何艾薇騙子王他們知到毒品在那里有個小小的暗示。因為他們就是god,這都是他們的安排。
    至于教堂里選美那一段...實在是莫名其妙,沒懂。明明是選了一個,為何是兩個美女走了另一個方向?是給god兩人選的么??

    之后god問jack坐牢的問題,是給觀眾們交代,沒什么意義。但是其中有個細節,看的書有天體物理學 第四章 ,應該是致密天體,就是黑洞白矮星之類。還有量子力學數學 畫面中是雅克比矩陣。這里不知道是導演故弄玄虛還是有什么聯系,若是暗示的話...可否認為致密星體的太過致密了就會自我坍塌特性,即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和雅可比矩陣體現了一個可微方程與給出點的最優線性逼近意味著最佳接近與偽裝代替,給了他們靈感???真心智商低。
    當然,火柴和雪茄味道部分也是鋪墊。 還有他們的關系“我們一起逃走”也說明為何要救他。救他不僅出牢房,也要出心靈的牢房。

    接下來,自我的獨白,說明了很受折磨。

    老太太一段,一是緩和一下太壓抑難懂的氣氛,還有進一步證明兩個蠢貨的高利貸沒有希望。而這也是讓jack自我變好的過程,即憐憫。
     god搞走保險柜和毒品,輕而易舉。逼著馬恰不得不找約翰老大買毒品交貨給god。中國深紅色暖調和馬恰淡藍冷調的和面對比,夸張詭異。對稱的畫面構成(奇怪的屋子,老大給跑腿的嘍啰進行安排),背景音樂,著實牛逼。

    然后,很精彩的一段編排,不用多說。需要看多遍才能對其有所體會。可愛的老頭。
    總之 又一次釜底抽薪,錢貨雙收。

    然后 wake up 格林先生,此時騙子王的那幾本書,讓我瞬間想到不會是量子力學天體物理什么的吧 結果果然。這是第一次直接證據,他們就是牢房里的鄰居。
     艾維與jack的對話,讓jack重復一遍曾經艾薇告訴他的道理,似乎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的味道。但這又是一種反諷,jack以為是在掌控局面,其實他自己不知道已經被牢牢罩握在別人手中。需要仔細理解,之后jack講道理給艾薇聽的一大段,仔細考慮就會發現,其實jack目光短淺了,犯了他所講的全部道理。很諷刺,就像你告訴別人,不要吹噓自己,我當年怎樣怎樣...一樣可笑。這個局更大,jack上當了。

    之后逼債那段,艾薇的手套是第二個證據,當時拿走鑰匙的就是這個手套。這一段是jack善良自我的覺醒。又一次wake up mr Green 這次,終于醒了。敲暈之,三天后,人也醒了。檢查身體,一切正常,意料之中。同時jack也注意到了以前的各種細節,其實是給觀眾看的。這時jack的自我獨白表明,已經有所意識到,一切的名利是多么的沒有意義。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好好活著,不要被物質控制。

    然后 馬恰查到了jack,我認為是god支使人告訴他的,然后調查jack的哥哥,他哥哥的兩個員工給馬恰帶了路。

    之后 jack逃避追殺,搞笑的一段。

    然后 埃迪三人組的真相。龐氏騙局。拆東墻補西墻(好像是這么個名字)。jack利用在獄里學到的道理,比如人的保護自己投資的道理,利用三人組保護著自己,而這是一個大騙局,通過欺騙三人組讓他們賺到錢,更大的騙局是讓他們去找馬恰借錢!這才是真正的目的,然后卷鋪蓋走人,三人組被騙的好慘,被馬恰搞死,利用馬恰幫嫂子報仇。這時候才知道,原來讓jack發達的不是他的賭術,而是騙術!這時畫面與前面有一幕銜接,即艾薇詢問jack獄中情況那一段。

    然后馬恰被約翰老大報復。雖然他已經知道了是jack(god透的風),但是約翰那邊不知道,仍然認為是馬恰黑吃黑,所以找人殺他,這一段沒有大意義,請欣賞畫面剪輯和配樂。殺手索特風騷的表演。這也是god預料到,因為他知道約翰的脾性,必然會報仇,同時激起了馬恰的敵視。索特殺了約翰。

    樓頂上,又一次猜到了jack在想什么,然后,開始解密。大家自己看,看懂了前面的,這一段很好懂。god 就是潛意識 就是人認為的自我 就是人自己,自己的朋友,也是自己的敵人。總覺得很故弄玄虛。

    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一切犯罪與兇殺的幕后兇手,就是人自己的欲望,所謂自我。沒人觸犯了god后還能茍活,除了你的兩個朋友。一是說明,這兩個朋友就是god的幕后真人,二是深層含義,這兩個朋友已經超脫自我了。
    在god世界里你得到的越多,現實中就越弱。就是說你事越多,忌諱這個忌諱那個,你就越sb。無欲則剛就是這個意思。

    你越想要答案,他就越給你謎語。這是對觀眾智商的挑戰,你想讓我解密?我偏不告訴你明確答案。
    此時注意jack的旁白即他的自我,還在試圖讓jack保護他,即心靈的安全區域。不要相信那兩個騙子。不要去做傻事。
    你不付出因為這很正常,你付出因為你想傷害它。jack選擇傷害它,它即自我。所以捐錢,還用對手的名字!這個行為很牛逼很高尚,我做不出來。我的自我也該被我打倒。jack決定挑戰自我了。

    接著,避而不戰,視同增長敵人優勢,所以jack進一步傷害自己。電影關鍵在于各種自我的獨白,夾雜著艾薇的理智的聲音,小白人小黑人開始打架了。有三個聲音,1 自我 現在已經是善良的了,但是還不全面 小白人帶點黑 2 高亢的自我的報仇的聲音 小黑人 3 艾薇的理智聲音,支持小白人。

    終于,jack放棄所謂自尊,真誠道歉,小白人戰勝了一局,然后去坐電梯,再去挑戰自己。
    電梯沒有13層,因為不吉利,然而就在這一層,電梯停了,各種吵,這時應該都能看懂了。很精彩!是的,曾經的自我帶給了jack很多,名利,好時光,然而,最終jack選擇了突破。電梯好了...藝術性的手法。這時候,就像得道老和尚一樣,不怕死,無欲無求,好吧。

    而此時馬恰也遭受了一次煎熬,面對jack這樣的人,居然束手無策??
    第二天早上,馬恰的自我 接受了那份虛榮,各種憤怒,總之境界還是上不去呀。

    然后jack哥哥家,帶路黨即將造成一場精彩槍戰。各種逃不開名利欲望的低境界潛意識各種斗。馬恰失控了,對god的使者大吼大叫,有點神經質了。人啊,總是受情感操縱的動物。然而自我發泄完后,又告訴他,去乞求原諒,但是追出去后,女人不見了,是否意味著,無法追回?正如之前撞車那里所說,有時你自己都不了解某些關于你自己的事情,某些你會想否認發生過的事,直到補救時才驚覺太晚。為何明知不可,會要了自己的命,還要對那個女人無禮?追悔已經太晚了!
    good day ,god已經決定終止這場游戲了。電影要走向結局了。god,全面勝利。馬恰和約翰最終都要死,jack變成得道老和尚,全面的勝利。主宰者,god。

    此時,殺手索特的善良自我,也要覺醒了。不再為邪惡的小黑人賣命,而是選擇善意的小白人。不過,以暴制暴,倒也不能說是完全的改邪歸正。最后,死了。

    此時得道高僧伙同兩位師傅,來終結這個游戲。
    在終結之前,先下一盤棋吧!師傅終歸是師傅,贏得漂亮,還講了一番大道理,最終表明自己,我們就是你的好朋友獄友。
    在此片段中可以看到,jack用的棋路是從書本上看到的艾薇所寫的棋路。jack的自我學習了并使用了它,而艾薇相當于戰勝了曾經的自我。
    而有些神經質了的馬恰沒能超越自我,害怕god的報復,害怕這個害怕那個,最終自殺了。god果然是黑魔法先生,沒人能逃得了god的懲罰。
    他最成功的騙術,就是讓你相信,他就是你。是的,你的自我意識讓你認為,你的意識就是你,人怎么超越自己的意識呢?

    片名轉輪手槍又意味什么呢?煩請高手解救。

    超越自我意識,蓋里奇這部影片的主題,也是這部影片的背景。之前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兩部片子讓蓋里奇火的不成樣子,他完全可以繼續保持風格,但是他選擇了突破自我,并且以突破自我為主題拍攝的本部電影,可惜,總有人說是敗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不懂的人太多,所以6.1的評分....可惜了蓋里奇的一番心血。

     4 ) 一部名副其實的好電影

    杰克·格林是一個整日游走于各種賭局的職業賭徒,然而卻因為在一次大意的賭局中,被賭界黑勢力巨頭多西·馬查下套,最終鋃鐺入獄。然而七年的牢獄之災對杰克來說卻并不無裨益,當他發現他的兩個獄友分別是國際象棋大師和騙術高手時,便開始了學習深造的道路。刑滿出獄的杰克已經身懷絕技,雄心勃勃地決定重返江湖,并報當年一箭之仇。 今時不同往日的杰克很快在賭場上如魚得水所向披靡,還狠狠地羞辱了多西·馬查一回。然而馬查也不是好惹的角色,惱羞成怒的他下決心要除掉杰克。然而禍不單行,就在杰克在忙著躲避多西的圍堵之時,命運竟告知他患上了罕見的血液病,生命只剩下三天期限……

     5 ) “我”是誰?自知自勝

    這是一部黑幫題材外衣下,探討人生與自我的電影。

    1:杰克的獨白,是他的“自我”意識,也就是通常人們意識中和口中說的“我”。

    2:以主角人格分裂解釋的都沒明白導演想表達什么。

    劇中gold有兩個,一個是Avi兩人設計的大騙局----虛構出的神秘人gold用這個神秘人身份和黑老大馬克交易毒品;另外一個是指暗中操控人心的那些——情緒欲望,avi在樓頂指導主角時解釋的。

    游戲第一條規則:只有與智者對弈,才能增長智慧。

    游戲第二條規則:棋局越復雜,對手越狡詐。

    游戲什么時候才會結束:直到你做出這樣回答:別讓他們和你玩腦筋急轉彎了。

    騙術思想: 他們應該相信,他們的對手是最好的朋友。漸漸的,當你的對手被挑戰或者質疑的時候。同時意味著受害者的投資也是智力接受考驗/質疑。沒人能接受/承認這個事實,甚至他們自己也不能。并且他們會用任何手段保護他們的好朋友。——主角對付艾迪三人組就是用的這個騙術。騙艾迪三人組說自己急需資金周轉用在一些賺錢的生意上,如果艾迪肯借錢給格林就會得到不錯的利息。即使覺得借錢給有過節的人風險很高,也愿意先拿出一小筆錢試試。只要格林按時給他們利息,他們就愿意把更多的錢借給格林。他們甚至向黑幫老大借了很多錢以獲取更多的利息。就這樣一步步套牢了他們,格林攜款藏匿起來,艾迪三人組的末日就降臨了。這種類型的騙術近年來仍有耳聞,不過是翻新個花樣罷了。 三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而保密和格林的交易,甚至黑老大派去調查格林的人看到巨大的利息也加入了這一交易。人的貪婪啊。格林會讓他們相信,格林是他們最好的賺錢伙伴,-偽裝成他們最好的朋友。直到艾迪三人組被黑老大吊打的痛苦中才供出格林卷走了所有的錢。黑老大派去調查的人也為了高額利率回報說不是格林背后搞鬼,所以認定三人一直撒慌。結果就像前面騙術思想講的,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害死了自己。

    棋藝思想:我把棋子送給你吃,讓你覺得是自己很聰明才吃掉了我的棋子認為自己完全掌握了局勢。就像扔骨頭給狗吃,找到它的弱點。給他一點東西讓它感到滿足,這樣就分散對手的注意力,讓它自耗而亡。 可以說是迂回策略,就像古代“以退為進”的思想。騙術越老越大越容易成功,因為他們往往會認為對手不會用那么老那么大的騙術。他們就敗在這種思想上。可以說騙術思想和高明的棋藝是相通的。

    最好的對手總是難以發現,不到最后都不會察覺的地方。

    對于影片中主角七年牢獄生活未曾謀面的鄰居-象棋高手和騙術大師,有人說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也有人說僅僅是杰克腦海里分裂出的人格。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他們倆知道杰克出獄后依靠在他們身上學到的騙術和棋術足以為自己復仇,但是不足以 戰勝“自我” 。

    影片中的神秘人-gold,沒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分析之后可以發現,gold是騙術大師和棋術高手創造出來的,是個巨大的騙局用來和黑幫馬克交易毒品。他們比主角早出獄兩年,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主角入獄前藏起來的錢建立起隱蔽的情報網并虛構出gold這樣一個大boos。主角出獄時gold的神秘和強大已經被很多人所知,說明兩人在主角出獄前用gold的身份做過很多事了。 他們倆安排操控了一切,只為了幫助主角走出心靈的牢!細節-兩人讓主角做事的皮包上有棋步標記。

    gold與黑老大馬克做毒品生意,然后馬克的毒品就被騙術大師兩人偷走了。然后派代表向馬克施壓,馬克為了維持和gold的生意選擇高價向另外黑幫買毒品。然而這一切都在騙術大師的掌控之內,在交易地點洗劫了毒品和現金。然后就是黑幫之間的火拼情節。兩人利用gold的身份和馬克做毒品生意,用了和主角對付三人組同樣的策略-利用他的貪婪和恐懼套牢他。只是Avi兩人設置的騙局比格林更大。

    他們兩人還刻意為gold制造恐怖氣氛神秘面紗,其實利用了人心中的恐懼。

    劇中反復強調了一點:他是最大的敵人,他隱藏在我們難以察覺的角落里,他就藏在我們大腦意識里-他偽裝成你自己,并讓你相信他就是你!

    gold悄悄偽裝成你自己,并暗中決定了你的一切言行。他做出決定,你的身體就照做了。他在你感到很痛苦的時候就變得容易辨別了,gold藏在你的痛苦之中。人總是不愿面對自己的痛苦的,自然很難發現gold的存在。

    騙術大師和棋術高手是來幫助他戰勝自己意識中的gold。解放他的心靈,走出gold操控的心靈牢籠!

    片名取轉輪手槍的原因,導演不明說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猜測。算是一個比喻,渾渾噩噩中生活的人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轉輪手槍!槍只是人類互相傷害的工具。轉輪手槍,輪子里面有六顆子彈,象征著人類的七情六欲,人們作為一把槍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每次的情緒欲望爆發都發射出子彈傷害了別人造成苦難。而轉輪比喻人們反復輪回失控的情緒欲望,造成了人類之間的互相傷害,把世間變成了“苦海”。

    戰勝心中gold的方法,逼迫他現出原形-讓自己感到痛苦。這是劇中給出的方法。

    “人格屈辱和財產損失是最讓人感到痛苦的了。”所以騙術大師和棋術高手設局讓杰克把錢都交給他們,這時杰克自己內心里的獨白就是gold偽裝的“自我”反對這個做法。 他們佯裝放高利貸,都把錢給了明顯還不起貸款的人。然后讓杰克自己去上門逼債。當杰克發現老太太老無所依一無所有的情況,雖然心里抱怨兩人還是在臨走的時候給老太太留了一些錢。此時杰克的真我開始覺醒。棋術高手和騙術大師帶著主角去另外一個借高利貸的人家去逼債,他們要求杰克親自打死那個還不起債的人。這次杰克心中的真我變得更強大了,做出行動阻止他們槍殺借貸人。

    主角出賭場后突然暈倒被醫院檢測出得到絕癥只有幾天的壽命了,這種場景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神似。這種情況下人才肯思考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此時財富對于即將面對死亡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兩人設絕癥和高利貸的局是讓主角明白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打破主角對財富占有的執著。

    騙術大師:醒醒吧,格林先生!一共說過三次。棋術高手用轉輪手槍打暈了主角。醒來已是三天之后了。兩人電話告訴主角該去體檢了。

    醫生告知主角他沒有之前檢查出的血液絕癥。此時的主角開始全面的覺醒了,死里逃生后開始回顧反思自己的人生。已經打破對財富占有的執著了。兩人為什么要把自己的錢貸給那些還不起的人?為什么兩人要用高利貸的方法激起自己的同情心?他開始思考為什么? 為什么自己要向黑老大馬克復仇,導致自己差點死于非命??為什么自己要做各種事?是什么驅動著這一切?

    獲得新生的主角開始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一樣反思自己的人生!走出醫生家時,他想明白了一些事:“有時候你自己都不了解某些關于自己的事情,某些事情你甚至否認它們發生過,直到你補救的時候才發現太晚了! 那就是你每天早起的唯一理由,也是你能忍受你刻薄上司的理由,還有忍受血、汗水還有淚。”

    “——只是因為你想要人們知道:你有多么的棒,多么有魅力、慷慨、風趣、充滿野性與聰明。畏懼或者尊敬我,但是請承認我的特別。”

    “我們有共同的嗜好,都是癮君子。我們都被背后的亂打驅使。還有那金表,那些時髦的他媽的。看看那帶徽章的聰明小子,正在擦拭他的戰利品-那閃光的令人發瘋的鉆石。其實我們只是有衣服包裝的猴子罷了!乞求著別人對自己的承認。如果我們了解到這些原因,我們就不會這么做了。有人對我們隱瞞了什么。如果你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你會問:為什么?為什么我做了那些后悔的事?”

    前面兩段是主角的獨白,是僅剩三天生命情況下死里逃生后反思自己人生的結論。自己一直被情緒和欲望操控著,用痛苦在后面鞭策用名譽--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引誘著。如果我們也愿意反思自己就會發現這一事實。

    黑幫互相刺殺時也是三人樓頂會談。一小時十四分處的樓頂會談,是整個影片的核心。兩人提問主角游戲規則,然后棋術高手一下說出他的心聲-你覺得我在和你玩腦筋急轉彎?讓他意識到自己內心冒出來的想法。“這個聲音一直伴隨你左右,是你最好的朋友,”他偽裝成你自己。當這個聲音被質疑時,就相當于質疑自己的智力,沒有人能夠接受這樣的質疑。 “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任何犯罪與兇殺的幕后人。 兩人只是引導主角和那唯一的敵人(前意識的自我-gold)開戰。 你最大的敵人的最佳藏身之處應該在哪里?——是個你不到最后絕不會察看的地方。- 他正躲在你的痛苦之后。是你的痛苦保護著他。擁抱/欣然接受你的痛苦你才能獲得游戲的勝利。 主角知道“人格屈辱和財產損失最令人難過了。”知道該怎么做了。

    “如果你能改變控制你的規則,你就掌握了規則。”——騙術大師

    樓頂會談就是主角知道自己被心中的gold操控后,avi兩人指導他如何擺脫控制走出“心牢”。

    他們帶著主角把錢以對手的名義捐給了兒童基金會。深夜主角來到馬克的房間,放下曾經追求的尊嚴真誠的道歉尋求和解,此時是內心戰爭最激烈的時刻。棋術高手指引他“利用你能夠覺察到的敵人,摧毀你真正的敵人。如果不能這樣做,那你就不能成為自由的人。”-棋術高手告誡他“你最不愿去的地方,就能找到他-gold” 于是有電梯恐懼癥的主角決定坐電梯。

    然而在不存在的13層電梯停電,主角能聽到自己心中的gold了。最終主角終于戰勝了心中的gold-恐懼。不再被恐懼左右了。已經無所畏懼了,自然面對拿槍指著自己的馬克面帶微笑,從容淡定的走開了。

    至此主角擺脫了曾經操控自己言行的那些規則,走出了心靈的牢籠。

    第二天, 馬克得知自己上了新聞頭條巨額捐款給基金會,虛榮心使他欣然接受了這個榮譽。得知是主角搶了他們的毒品后瘋狂報復主角的哥哥并抓走了小女孩。

    最后兩人帶主角和毒品去見馬克,等待時的下棋也是兩人向主角攤牌身份的時刻。主角的棋術都是跟他學的,之前故意輸給主角。這次棋術高手輕而易舉贏了。棋盤旁放下主角的鑰匙,嘴上吊起火柴攤牌了-我們就是你牢中的鄰居。

    “你其實還在牢獄之中,杰克。事實上你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因為棋術高手的這句話,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發生在主角的腦海里。一切故事都是主角人格分裂產生的,或者說什么avi兩人是主角分裂的人格。當然我不認同這種看法 。棋術高手是指主角的心靈一直在牢獄之中,一直被操控著言行。

    主角明白后質問他們為什么說好的一起走確沒有帶上自己?棋術高手說,我們總會帶你一起走的。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倆喜歡主角,只是主角不懂走出心牢有多難。

    騙術大師和棋術高手帶領主角走出心牢,最后要他歸還黑老大的錢和毒品。放下了仇恨。

    可以借用佛教思想來講,雖然西方的心理學遠遠不能跟精密的佛學相提并論。gold大概相當于佛學中的“貪嗔癡慢”的思維障礙。 放貸這里跟佛教的“布施”如出一轍! 總之教人放下!

    借用儒家思想也可以講,《大學》:“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事的先后,也就是讓人反思看清自己行事的動機。 “詩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正是修身的初步階段-持戒反省的心理描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真心比作玉,gold就像包裹著玉的一層石頭。教人反省。持戒反省的重要性,是因為貪嗔癡慢根深蒂固不是一下就能根除。就像全手工雕琢一件玉器:切磋琢磨,不斷的除粗去細的過程。所以才有君子慎獨的講究。

    如果借用道家思想來說,《老子》:“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電影就是講的自知自勝。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教說的“放下”就是基督教說的“懺悔”,正是道家說的回光返照,也是儒家提倡的反省和恕!偉大的智慧都是不謀而合啊! 佛道修行和儒家的修身都有各自奉行的戒律,這些戒律其實是為了讓人時時反省自己!當人反省自己的時候,一念回光“貪嗔癡慢”無處可藏。

    “心為形役”,情緒欲望是軀體先天帶來的。普通人都被情緒欲望牽著走,也就成“心為形役”了。只有擺脫這些貪嗔癡慢,才能真正的心靈自由吧?

    附: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6 ) [詳細劇透,慎入]左輪手槍的前傳和后傳(當然還有正傳)

    前傳

    話說有一尖嘴猴腮山羊胡阿猥,為賞善使,天下國際象棋玩家無出其右;其同伴罰惡使宰客,虎膀熊腰慈眉善目卻是銀河騙術之王。象棋加騙術,危險的組合。

    故事開始的時候這兩位老大就在牢里了,當然他們要離開這里是易如反掌——當然他們要不被逮進來也是易如反掌,但是為了吃到免費的飯,用免費的水電,看免費的書(這個監獄的圖書館很幸運的是亞馬遜十年滯銷書的處置地之一),或者別的什么說了我們無法理解的原因(比方說為了證實人的隧穿是實際可行的),反正他們就選擇了兩個單身牢房舒舒服服住下了,同時,為了增加樂趣,他們選了三間房間的兩頭,留下中間一個房間可以把關進來的那些人渣當作風景看。

    賞善罰惡使已經看穿了人間的一切虛榮,當然是因為人間最大的虛榮——金錢,對他們來說毫無價值。他們關心的是——說了你也不懂。

    有一天,中間的房間來了新仔,叫做綠街客,只要看他嚴鎖的眉頭就知道他充滿暴戾,只要看他懾人的眼神就知道一定有人欠他很多錢,只要看他緊閉的雙唇就知道他整天心里嘀嘀咕咕沒個完。他可以選擇雙人牢房,但是那會使得他多坐7年牢。他等不及,他要出去,他要他的錢,他要他的仇人死。他每天做1000個俯臥撐。吃六份飯。

    有一對雙胞胎老頭會送亞馬遜的銷賬庫存書進來,好看一點的比如魯迅李白司馬遷都被有后臺的囚犯們給瓜分了,到了賞善罰惡使這里基本上是物理書(當然這也可能是賞善罰惡使故意安排的)。某天,罰惡使隨便給了綠街客一本廣義相對論看看,沒想到綠街客如饑似渴不但看完而且還理解了!這引起了賞善罰惡使很大的興趣,讓他們想起了他們的使命。

    綠街客請求賞善罰惡使帶他脫獄。賞善罰惡使心里想——那是因為說了綠街客也不懂——小伙子,你的監獄是你心里的監獄,是你的心魔,是你想要有錢有勢,是你想比別人強你想比別人酷,是你放不過跟你一樣被狗屎不如、沒有價值的江湖價值觀驅動的凡夫俗子。假如你擺脫不了這心魔,你永遠會被禁錮在這萬劫不復的地獄。

    賞善罰惡使決定拯救綠街客(拯救的目的說了也沒人懂)。

    賞善罰惡使就帶著這個心愿從監獄里走出來了,當然也帶著一個計劃。

    他們先把綠街客的錢給拿了。他們不要錢,他們看錢就跟一個三維世界的神看一個兩維世界的點一樣。這只是他們拯救綠街客的計劃的一部分。不過,他們抽了幾張鈔票去吃街角的海南雞飯并且一致同意中國菜是世上美味之最。

    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們用自己的才智在黑道建立了一個偶像,叫做金煞墓。當然這個偶像是虛構的,但是他知道所有的技巧讓人徹底畏懼無從挑戰。(怎么建立的?炒作嘛,雇2000個人在網上發帖子,一篇5毛錢,盡瞎編金煞墓本記。比方說金煞墓做俯臥撐是為了修正地球軌道,金煞墓可以用兩只鳥殺一塊石頭,等等。)
    當然,金煞墓也只是他們拯救綠街客的計劃的一部分。

    現在就等著綠街客出獄了。諸位請掏錢包。

    正傳

    綠街客出獄了。他的哥哥臂力來接他。

    他們要報仇。賣卡和法蘭西鮑搶了他們的生意還用無法描述的手段殘害了臂力的老婆。

    綠街客本來就是犯罪分子里的高等貨色,加上牢里賞善罰惡使的調教,已是江湖一等一的高手,彈指間便重創賣卡。賣卡從未遭此失敗——更重要的是——和羞辱,盛怒之下下了江湖追殺令。

    這一切當然在賞善罰惡使的意料之中。這也是拯救綠街客的計劃的一部分。

    在綠街客走出賭場的時候,罰惡使湊過去給了他一張卡片。這卡片有毒,和怒火攻心里的毒藥都是成都毒藥六廠生產的,但是功效不同,會致人昏厥并且在隨后的檢查中會顯示致命結論卻實際上對健康無害。

    當然綠街客是被蒙在鼓里的,以致于他直挺挺躺在臺階上的時候看到卡片上寫著“坐電梯”雖然感覺奇怪但是還是隱隱覺得應該按照罰惡使的規矩辦事。對于賞善罰惡使來說,不需要什么思考就知道綠街客按習慣不會坐電梯,以及這是一個好機會來進行第一步的洗腦。

    接下來經過進一步的洗腦綠街客就開始幫從未謀面的賞善罰惡使工作了。

    哇,這是什么狗屎工作啊!老子的錢,發給別人去用,最后老板牟利!太痛苦了!而且這些都是什么客戶啊?放高利貸給一個窮的連心跳都快沒有的老太婆?

    賞善罰惡使的目的就是打擊綠街客的心魔,讓他受到挫折受到痛苦,這樣它就可以漸漸地從藏身之地顯現出來。想不到的地方,不愿意去觸碰的地方,有什么地方比你心中的痛苦之后,被你潛意識中的心理防衛機制保護得舒舒服服的那個位子更符合這個條件呢?

    順便,賞善罰惡使扶助了不少窮人。他們“挑選客戶是有標準的”,連銀行、正規高利貸都不愿意碰的爛客戶,他們是真正的無助。所以賞善罰惡使要給他們資源和希望,當然,也要監督他們走上正道,而不是把錢胡亂花光。窮人之所以是窮人也有自身的問題,所以不能直接給錢走人,而要拿著手槍時不時上門激勵一下。

    當然了,綠街客最大的心魔便是賣卡。所以賞善罰惡使設計了一個圈套,讓金煞墓派出莉莉走路(她可能和強尼走路是遠房親戚)去賣卡那下了一個大訂單,然后毫不留情地連續釜底抽薪兩次(以至于有那么幾分鐘我不得不撐起雨傘來擋住屏幕上不斷蹦出的咒罵),直接導致了賣卡和屌皇的對決并一傷一死的下場。

    但是懲罰賣卡并不是賞善罰惡使的目的。賞善罰惡使的目的是消除綠街客的心魔。
    所以,在天臺上,賞善使向綠街客說出了部分事情的真相。原來腦子里的那個欺軟怕硬、趨利避險的聲音不是自己!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金煞墓,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欲望、貪婪和恐懼,每一個人都被這無形的存在或多或少控制。而一個人的自由,并不是被他所在的房間或囚籠物理限制,而是被他心中的魔障所拘禁。這是一場爭奪控制權的戰斗。

    于是綠街客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捐給了兒童慈善機構,并且用的是賣卡的名義。這一次,綠街客一點不心痛,他知道,痛的是他的心魔。

    最后一戰被安排在賭場。綠街客走進賣卡的臥室,強迫自己違背自己的欲望,向賣卡作了真誠的道歉。畢竟賣卡也是一代梟雄,睿智的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賣卡的錯。賣卡的實力是值得欣賞的。關于仇恨,睿智的中國人還有一句老話叫冤冤相報何時了。

    綠街客走出賣卡的臥室,選擇了電梯,在不存在的13樓和心魔作了最后一戰。心魔在幽閉恐懼癥候中徹底暴露了,綠街客沉著地說出“我,控制你”。勝負已分。

    另外一邊,賣卡抓狂了。這都什么破事兒啊!綠街客簡直把自己玩弄于股章之間!賣卡的心魔徹底崩潰了。驕傲、貪婪、財富、智慧、控制權處置權生殺權、他所依存的那些江湖規則,所有的這些在沉著的綠街客面前都倒塌了。殺了綠街客又怎么樣?有意義么?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最后的最后,賞善罰惡使亮出了他們的身份,大家相視而笑,隨著一聲“死將”,這個游戲結束了。

    后傳

    賞善使用溫柔浮動的眼光向綠街客示意,綠街客望向罰惡使,罰惡使挪開煙灰缸,拿起下面墊著的一本量子物理對綠街客說:“你已經懂了這個。”綠街客點點頭。罰惡使又說:“你當然也知道廣義相對論。”綠街客又點點頭。罰惡使盯著綠街客看了一會兒,慢慢地說:“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理論可以把這兩者統一起來?”綠街客茫然的問:“統一萬物的理論?”賞善閃著溫柔浮動的眼光說:“朋友,跟我們來吧。”

    于是綠街客就欣然隨著兩位去了俠客島做上了一名快樂的弦理論物理學家。有時候他會想:如果賣卡在就好了……不過身材太差……

    [這么短也要電影票么?]

    然后,弦理論的前世今生和俠客島上的最新發展以及綠街客在統一十一維超重力論和五種十維超弦理論中作出的探索,共計20萬字。

     7 ) 轉輪手槍

        《轉輪手槍》作為蓋里奇最近一部黑幫題材電影,可以想象的是,在《兩桿老煙槍》和《偷拐搶騙》光環的映襯之下,只要蓋里奇稍微沒那么多野心,中規中矩地再復制自己一次,那么這部電影也勢必受到一大批人的熱烈追捧。然而實際情況是,蓋里奇無端放棄了這條康莊大道,結果據說在首映當天令2000多名忠實擁躉觀看《轉輪手槍》之后“不約而同地保持著沉默”,而IMDB6.2的得分,不出意料也會是三部電影中最低的——問題在于,大多數人還躺在導演的前作里意猶未盡,而天才已經滿懷倦意地抽身前行了。
        倦意何來?我認為來自蓋里奇黑幫電影過于鮮明的特色。比如,如果你還不算太健忘,那么在看完《兩桿老煙槍》之后你一定會對蓋里奇式節外生枝印象深刻,由此當你再看到《偷拐搶騙》中那條吞掉橡皮玩具的小狗時,你是否還會對它稍后吞掉鉆石的一幕充滿新鮮感?《轉輪手槍》中的一個場景也許可以稱得上是證據:Lord John和Macha丟掉各自的貨和錢之后對著手下狂怒的場景,和之前Zach對著Jack發怒的場景在時間軸上并不處于同一位置,但三個場景卻被剪輯到了一塊,這樣的剪輯手法,不僅符合影片一貫的快節奏,是否也可以作這樣的理解:亦即在電影暴力泛濫而導致其感官刺激日益削弱的今天,蓋里奇需要聚集三個人的狂怒,才能重新凝結起足夠的力度?這種手法看上去好像是飲鴆止渴,但在《轉輪手槍》中卻顯得頗為有用。
        與《兩桿老煙槍》和《偷拐搶騙》相比,在《轉輪手槍》中,蓋里奇影片從前的標志性特征遭到了極大的削弱:既缺乏兼具英式神經質與黑色幽默的爆笑場面,也弱于通過偶然事件糾結在一起的多線索齊頭并進。然而,在一個平淡乃至駁雜的表象之下,《轉輪手槍》卻擁有一個更加癲狂的黑色內核。在將充滿變數的客觀世界隨心所欲地玩弄于股掌之間之后,蓋里奇終于將自己的黑幫游戲延伸進了人的主觀世界。我認為這正是蓋里奇試圖突破的野心之所在:因為只有在不可琢磨的人心之中,才能夠賦予導演最大的才華施展空間。事實上從時間先后上看,《兩桿老煙槍》是完全符合現實的,而《偷拐搶騙》中那個飛來飛去的鉆石販子和一擊K.O.的吉普賽人,已經帶上了一定的夸張色彩,到了《轉輪手槍》,基于蓋里奇對騙術本質的思考,故事情節則已經張揚到了天馬行空的地步(ps:雖然《snatch》譯作《偷拐搶騙》,但實際上《Lock》里人物行為模式才類似于“偷”,《snatch》講的是“搶”,《Revolver》講的是“騙”):
        Jack受害于黑幫老大Macha入獄七年,親人去世,他發誓報復。在獄中他博覽群書,閉門深思,終于成為策略大師。同時,由于強烈的復仇心,Jack人格分裂為幾個部分,而這幾個人格可以從聲音上加以區分:
        首先是原來的Jack本人,使用Jason Statham正常的聲音說話;
        其次是Jack因為報復心產生的邪惡人格,這是是強烈復仇意念的產物,因而必然脫離理智的控制,或者說,他就是邪惡(或曰貪婪)本身;他使用Jason Statham壓低嗓音的瘋狂語氣說話(這個語氣從一開始就存在,因此看第一遍時很難區分出來)。他利用Jack的復仇心理和內心創傷藏身于Jack內心(所謂“人格恥辱和財產損失最令人難過”、“人之大敵,往往隱匿于最不可能發現之處”),從而控制了Jack。在出獄的兩年里,他操縱Jack在黑道上創下了令所有人聞風喪膽的恐怖聲望——他被命名為Sam Gold。需要說明的是,Sam Gold作為邪惡本身,實際上存在于每個人內心(這就是為什么“Sam Gold了解每一個人”),只不過因為Jack的仇恨將他釋放了出來。
        最后是策略大師Zach/Avi,主要使用Avi的聲音說話,偶爾也夾雜Zach的聲音,語氣清澈理智。他們是理性的代表,策劃了拯救Jack的全過程(因此Zach/Avi了解Jack的所有小秘密,甚至可以直接讀取他心里所想)。
        由于Jack遭受的無法釋懷的創傷,導致Jack徹底淪陷于Sam Gold的掌控(Avi:“其實你一直被困在牢里”),根本分不清自我與復仇掩蓋下的邪惡意念(Avi:他最高明的騙術,就是讓你以為他就是你)。這讓Zach/Avi意識到Sam Gold——即Jack內心的邪惡才是Jack真正的敵人。于是他們與Sam Gold展開了爭奪Jack之戰。也許是Zach/Avi認識到Jack自身性格的弱點會影響自己的策略實施(Avi:你只是沒料到知道這些后會有多難),因此Zach/Avi決定向Jack進行“神跡”展示,以完全控制Jack。這就是為什么Jack無論怎么換醫生,都拿到身患絕癥的檢查結果。
        但是,讓Jack完全聽命于自己,只是暫時壓制了Sam Gold,而要徹底鏟除他,還需要一步步幫助Jack重新認識自己(Zach:wake up,Mr. Green)。這就是為什么Zach/Avi要逼Jack射殺借貸者(在這個場景中,Jack出于憐憫拒絕射殺借貸者,實際上是Jack自我意識的一次蘇醒)。也許有人會以Avi曾經射殺另一名借貸者來懷疑Zach/Avi的善意,但是在稍后部分該射殺鏡頭的一次倒放其實已經取消了這一場景的真實性。同樣,不斷地將Jack的大筆金錢借給顯然毫無償還可能的人(Avi:我們會仔細評估每一位借貸者。這句話實際上構成反諷),其實也是對貪婪(亦即Sam Gold)最好的打擊(Avi:You don’t give because it’s good, you give because it hurts him)。
        而Zach/Avi的終極策略在于:依靠“送子”給Macha吃,折磨Sam Gold(Avi:依靠你感覺到的敵人,打擊你真正的敵人),并最終幫助Jack一步步控制了Sam Gold;同時,在Jack跪地祈求Macha之際,Macha收集到的消息又不斷顯示他所遭受的重創全部來自Jack Green,于是Macha面前的騙局越編越大,大到他無法相信之大。終于Macha人格也幾近分裂:其理智的一面認為他所面臨的是一個騙局,而另一面卻無法承受否認之前投入的全部心血(protect your investment),因而認定Jack Green神通廣大超乎想象,最后只能在內耗中絕望自殺。
        有人認為《輪轉手槍》是模仿《Fight Club》之作,覺得《輪轉手槍》不過簡單將人格一分為二改為一分為幾,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拙劣而缺乏創意,簡直算得上蓋里奇的原罪。但是,且不說《輪轉手槍》中幾場內心沖突戲不讓《Fight Club》,其實在劇情迷霧的籠罩之下,還有更多的元素未能展現出與其質量相稱的光彩。例如片中那段動畫,從敘述角度講并不存在必要性,但是這種為求新而求新的花哨做法,又確實透露出一股酷勁(類似的做法在《偷拐搶騙》中也有:在監視器畫面中穿梭的鉆石劫匪);而Sort刺殺Lord John,女刺客刺殺Macha,以及撞車段落,則是對《羅拉快跑》主題的重寫;同時蓋里奇對影片的控制力體現在剪輯上,通過打亂時間順序,蓋里奇不但多次在局部重現了《記憶碎片》“先果后因”式的敘事模式,而且巧妙地利用人物對話完成了劇情主干闡述。《夢之安魂曲》號稱剪輯速度“快得像MTV”,然而這種“快”充滿了大段的同義反復,倒是《輪轉手槍》快得更加讓人目不暇接: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在將情節向前推進。重要的是,雖然電影涉及多重人格,但在整個過程蓋里奇仍然保持了其一貫的游戲風格,因此這部電影真正可看之處仍然與《兩桿老煙槍》、《偷拐搶騙》一致:看蓋里奇為觀眾講述一個有趣之極的故事。
        我覺得,《輪轉手槍》標志著蓋里奇式黑幫電影的新高度,同時也許也是蓋里奇式黑幫電影的終結(當然他也可以進行自我復制)。而才華橫溢的蓋里奇下一步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作品,頗為令人期待。

     8 ) 大衛·芬奇在蓋·里奇的腦袋里喋喋不休

     青年才俊蓋·里奇出生英國,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遺傳了英國人的詼諧幽默和思維敏捷。30出頭就導出一部《兩桿大煙槍》一炮而紅,2年之后的《偷拐搶騙》更是風頭無兩。愛情事業兩不誤,在麥當娜大姐那倒插門,解決了個人問題后,徹底嫁雞隨雞,融入了物欲橫流的好萊塢。之后大衛·芬奇找上門來:“小子,看你骨骼精奇,是萬中無一的導演的奇才,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就靠你了,我這有本武功秘籍,看與你有緣,便宜十塊錢賣給你了。”蓋·里奇拿到手里一看,是《搏擊俱樂部》。
      你肯定會問我,關于大衛·芬奇和蓋·里奇這段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不知道,是我腦袋中另一個聲音告訴我的。你要說我瞎想出來的騙你,那也不一定,沒準我腦袋里這個聲音有一天真的就成立一個《搏擊俱樂部》,或是拿著《轉輪手槍》去實現一個救贖。
      我腦袋里的這個聲音堅信,蓋·里奇在導《轉輪手槍》的時候,腦袋里肯定滿是大衛·芬奇的喋喋不休。于是蓋·里奇拋棄了結構,玩起了懸疑;拋棄了英倫搖滾,玩起了歌劇;拋棄了口音蹩腳的愛爾蘭人,俄羅斯人和吉普塞人,用起了純種的美國黑人;拋棄了英超鐵血大個子中衛,用起了禿頂的“殺手萊昂”。于是有了這部不倫不類的《轉輪手槍》。
      我認為每一個懸念大師都是半個心理學家加半個說書先生,他能抓住看客的心理,知道懸念的設置做到張弛有度,即不會把懸念鋪陳得過于冗長,消磨了看客的耐心。又不會把懸念設置得過于淺顯。可以做到拿捏得當,當看客們抻著脖子全神貫注的時候,一拍醒木:“欲知后事如何……”同樣是講雙重人格,潛意識或是說精神分裂。每個人都有完全的一個對立面,具備本身所不具有的一切優點和劣根性。《搏擊俱樂部》闡述的意思是要防止在自身“對立面”的優點的誘惑中迷失,戰勝劣根性。《轉輪手槍》是表達要利用別人“對立面”的弱點,以自身“對立面”的優點做支撐來戰勝它。可是蓋·里奇就不如大衛·芬在懸念設置上做得好,所有暗示,鋪陳都沒有。只是電梯里陡然頓誤,然后把吊觀眾胃口的懸念就全招了,草草的把騙術大師和象棋大師給供了出來。開始我還以為蓋·里奇不至如此,沒準到最后多么峰回路轉,沒準事實上Gold先生就是Green呢。等到片尾黑屏了10秒鐘之后,我才反映過來,原來整部電影已經結束了。
      對待《兩桿大煙槍》和《搏擊俱樂部》這種神作,我向來是頂禮膜拜,“評論”這個詞用在它們上面顯得那么蒼白可笑,感覺自己就像導演手中的實驗小白鼠。蓋·里奇是用奶酪灑上一圈,然后端著肩膀遠遠的望著,看著小白鼠低頭吃著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而大衛·芬奇則是用線吊著奶酪把小白鼠勾出好遠,等到小白鼠仰著頭跟了一路,終于吃到奶酪傻忽忽的笑的時候,再用手遠遠一指,讓其看看原點那個一低頭就能看到的奶酪。
      蓋·里奇在這部電影里僅剩的就是花哨的鏡頭了,那個禿頂“殺手萊昂”血戰公寓確實值得拍手,可是怎么看怎么不如暴力傾向的大金牙親切。蓋·里奇拋棄了那套御用的班底后,更別提成名絕學黑色幽默了,對白完全是云里霧里的故做深沉了。 怎么也找不到一絲英國的味道了。那個天生樂天,喜歡調侃,在面對西特勒的狂轟爛炸的時候,全國每天就是以調侃首相丘吉爾來緩解壓力的民族。
      大衛·芬奇很聰明,他知道愚弄了全世界人一次,會得到所有人的叫好。而第二次哪怕用同一手法去愚弄一個人,也會招來口水。所以《搏擊俱樂部》會成為絕唱。蓋·里奇就沒看清個中原由,還像用奶酪跟小白鼠玩游戲,可是小白鼠不是記吃不記打的豬。如果還用同樣的手法,諸如《偷拐搶騙》也就罷了,大不了我再低頭吃一圈,反正是誰吃誰得。可你要是用吊奶酪的玩法,我可不買你《轉輪手槍》的帳,我不會在原點的時候就低頭看看,然后把奶酪吃了啊?

     短評

    想破頭腦的巧妙

    3分鐘前
    • 師兄在家
    • 推薦

    所有都仿佛是幻覺,經不起推敲,抑或是無法推敲。

    4分鐘前
    • Reloaded
    • 推薦

    哥特 黑色 閃回 混剪 一如既往的蓋里奇 但實在你媽的故弄玄虛 胡編亂造啊

    5分鐘前
    • 周魚
    • 還行

    難得看到杰森有頭發還是文戲為主的電影。可惜這片適合大衛芬奇或者諾蘭來拍,蓋里奇對人格分裂和心理戰發揮的一般般。很多人看完后,哦原來棋手和騙術高手都杰克的人格分裂啊,但是為什么馬查為什么自殺就迷迷糊糊了,這不是觀眾的問題,看不懂不一定是電影牛逼,畢竟這片評分一般般,如果高分懸疑電影看不懂那才是個別觀眾問題。主角獨白推進劇情看著像搏擊俱樂部,可惜整體差遠了,除了分裂的兩個人格,杰克本身就在和自己的另一面心理內戰(心理戰的配樂真差,氣氛渲染不咋滴,像教堂高歌似的),馬查也在和自己的另一面心理內戰,讓人懷疑杰克馬查是不是也是同一個人,可惜多么好的人格分裂題材,但蓋里奇不擅長玩這個。

    10分鐘前
    • V for Vendetta
    • 還行

    博弈,博弈論

    11分鐘前
    • 麻木斯基
    • 力薦

    鏡頭和剪接都很Guy Ritchie,只是覺得他一作深入的內心表現就不行了,片子的內心博弈拍得很一般。

    16分鐘前
    • l.m.
    • 還行

    像我這種智商 已經基本告別這種電影了

    17分鐘前
    • 白糖
    • 還行

    很好看,沒有那么差!

    18分鐘前
    • 透明
    • 力薦

    比fighting club或者identity都難懂得多。。

    22分鐘前
    • momo
    • 還行

    這是<兩桿大煙槍><偷搶拐騙><搏擊俱樂部><記憶碎片>的大雜燴.味道就猶如我把蘋果,橙,提子,胡蘿卜放在一起榨汁后才發現,還是單純的一兩種組合比較好喝,東西太多了,就像是有點喋喋不休了~~

    24分鐘前
    • RenaPhang
    • 還行

    我承認我智商低,頭都看大了。

    29分鐘前
    • 推薦

    我就覺得比搏擊俱樂部牛逼!

    32分鐘前
    • oooellc
    • 力薦

    不知所云何,只管弄玄虛。裝逼如斯者,唯有蓋里奇。

    33分鐘前
    • 艾晨
    • 較差

    總覺得導演蓋里奇故弄玄虛,故作神秘,有些沒看懂,有些覺得很牽強,有些故事線好像被很牽強的拼湊。看過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真的把故事講的很完美~蓋里奇這個倒插門麥當娜的男人被御姐榨干了~編劇還有呂克貝松,你丫吃屎了吧,跟著瞎摻和什么,有你什么事啊~!屎一樣的故事~!

    35分鐘前
    • 李哥
    • 推薦

    轉的我迷糊~

    36分鐘前
    • 霧夜花火
    • 推薦

    2008-12-21

    39分鐘前
    • ? 9
    • 推薦

    爛啊

    44分鐘前
    • psychokiller
    • 較差

    fear

    47分鐘前
    • akid
    • 推薦

    我喜歡蓋里奇的風格 巧妙的布局 但這次槍沒轉我卻暈了 巧妙 等于故弄玄虛么?

    49分鐘前
    • 披著人皮的鬼
    • 還行

    又是一部看了看了看了才明白來龍去脈的電影,確實好~很多影評都是討伐聲居多。。。其實只是大家看這片子的時候是期待著像《兩桿老煙槍》和《偷拐搶騙》這兩部片子的蓋子式的黑色幽默~~那我只能提醒你別看這片了~期待才華橫溢的蓋里奇下一步會帶給我們又一輪的驚喜~!

    53分鐘前
    • C.鳳君
    • 推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