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這部由法國和塞內加爾聯合制作的影片在法國和塞內加爾拍攝,講述了1917年,Bakary Diallo為了與從軍入伍、年僅17歲的兒子Thierno團聚,應征加入法國軍隊的故事。
兩人被派往前線,一同參戰。在上級軍官的激勵下,Thierno受命奔赴戰場,希望超越自我,成為一個男人。而他的父親Bakary則努力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兒子前往戰場,保他安然無虞。
首先,電影一開頭講一德國男子在智利搞革命,還搞得風生水起,于是就被智利政府盯上了,結果逃跑時還不低調,非要拍幾張照片做記錄,然后男主就被抓了,他妻子(也就是女主)便開始救老公。
這一段很真實,而且充分體現了西方人的價值觀念,也就是電影中所說的國際革命精神。這與中國人很不一樣,中國人喜歡通過送東西,干活來幫助他人,但如果對方有了家庭矛盾,自己則是避之不及。而西方人不一樣,他們無法容忍不幸的生活,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且將這種幫助視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我們所謂的干預他國內政事件。無論這種方式對不對,但西方國家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善意而為的。
不過對于政府來說,無論你是否出于善意,只要你鼓動人民反對政府,那政府就要采取措施。女主找了丈夫的同伴,大使館,國際特赦組織,但他們也都愛莫能助,女主只能孤身一人前去尋找丈夫,于是德國夫婦就先后進了被稱為尊嚴殖民地的監獄,之后的劇情便成了主角們運氣大好,壞人怎么也傷不到他們,反而主角周圍的人通通被殘害。在這部分,主角如向導般帶我們看到監獄里的一幕幕慘劇:家庭被拆散,人與人之間相互監視猜疑,智慧被視為混亂和災難的源頭,一場三年不曾見面的忠貞愛情被以宗教的名義擊得粉碎……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女管理因失誤放跑“囚犯”后,被舍費爾(尊嚴殖民地的主宰者)拳腳相向卻毫無怨言。尊嚴殖民地里的人的悲哀,不是自由的限制,人權的漠視,而是自己被囚禁而不知,自己以傷害他人為榮的人性靈魂的缺失。在這樣的“社會”中,舍費爾實現了自己的納粹夢想-對人的絕對控制。
不過,主角終究還是要逃出來。期間德國大使館意想不到的阻撓又一次告訴我們個人在政治面前的微不足道。當德國夫婦帶上照片,登上回家之旅時,我幾乎是滿心歡喜地等待主角回到德國,曝光這黑暗的地方,將尊嚴殖民地扳倒,而電影卻戛然而止。確實,個人的理想和力量終究是渺小的,不可能撼動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主角能死里逃生就已是上天的眷顧。雖然最終舍費爾被判刑,智利受到國際譴責,但這已到了2005年,離1973已經很遠,可以說男主的理想沒有實現。
理想主義歷來是大家所抨擊的對象,在這部影片中理想主義者的渺小和脆弱可見一斑。但我還是由衷得敬佩他們,沒有他們不求回報的努力,世界或許會是另一個樣子。
《尊嚴殖民地》是Majestic-Filmverleih發行的驚悚片,該片由佛羅瑞·加侖伯格執導,艾瑪·沃特森、丹尼爾·布魯赫、克爾·恩奎斯特等聯合主演,于2015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 該片講述一對年輕的德國夫婦丹尼爾與萊娜反抗智利軍政府統領、獨裁者的故事
影片切入的是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披露的是皮諾切特手下皮烏斯在智利南部巴伐利亞村建立的名為“尊嚴殖民地”發泄獸性的基地。一對德國夫婦被卷入到這場政變中,丈夫丹尼爾由于被奸細指正參與反對派的活動,關押在“尊嚴殖民地”遭受非人虐待最后在妻子莉娜的協助下一起逃出這恐怖牢籠的經歷。
影片一邊是深度揭露皮烏斯的罪行,一邊是丹尼爾夫婦如何逃生。皮烏斯搞個人信仰活動,給被羈押的人下藥,企圖從精神上給他們徹底洗腦,盡管如此,其滔天罪行還是被公之于眾。皮烏斯是個孌童癖,將一個個家庭給拆散,女人、男人和孩子分別羈押,對千多個男孩進行性侵,讓女人干活,讓男人施暴,活脫脫的納粹軍閥主義。
影片敘事手法一般,對尊嚴殖民地的暴虐行為披露還是令人深感驚悚和不安。這部電影說明了這樣的問題,高壓手段暴政是行不通的,唯有民主才是政權長久的春天
很好的一部電影,可惜在中國沒有上映。這部戲的主題是革命與愛情。一個女人為了救出自己愛的男人,把自己“送上門”,簡直就是羊入虎口。除了感動,就是震撼。
這部戲也讓我看到革命的虛假性,在危難時候,并沒有真正的革命情誼,平時的戰友們都為了保命逃離。只有愛情,才是可以挽救革命的!
電影的后半段全程精彩好看,雖然劇本入戲有點慢,但好在整體很棒,女神Emma美呆了,無論形象還是演技愈發成熟迷人。本片大膽討論官政的腐敗和愚昧無知,細思極恐,辛辣敏感。當然,好萊塢式的最后一分鐘營救,小心臟受不了。
首先《尊嚴殖民地》和《逃離德黑蘭》 都是#逃生類型的電影 但是個人更喜歡評分略低的《尊》 #《尊》更能讓人感受到那種壓迫感和迫切逃生的欲望,并且保持到了影片的末尾。 #然而《逃》過分突顯了男主角的作用,特別是在真實事件與之有差異時,令得《逃》更傾向于英雄片,而且壓迫感不足,組建計劃時的bgm讓我感覺在看《宿醉》,太過于美式。 # YOU FAIL, YOU DIE.
題材背景比較敏感,國內不會上映這類實際上是非常好的片子。簡單了解歷史背景后『尊嚴殖民地』很明顯首先這里讓人更有“尊嚴”,殖民地更體現了德國納粹的精髓,一個濃縮的“國家”,獨裁高度統一集權,吃藥洗腦麻痹,個人崇拜主義,披著上帝的皮的“信仰”,更別談人權自由,互相舉報監督失去信任的“完美世界”(請不要瞎聯想)。長大了的艾瑪戲路越開越廣(現在哈利和羅恩都被遺忘了),雖然故事不算新穎獨特,但拍攝節奏非常緊湊,所以艾瑪也能為演技不少加分。德國男演員也是熟臉,裝傻裝的也不賴。最后起飛振奮人心,為機長點贊,任何時期我們都需要機長這樣的人物。逃離德黑蘭,逃離軍艦島,逃離光州,逃離殖民地,一系列的逃離題材都有一段真實的政變的歷史,而其中會失去了多少無辜的人們。這是一部建立在歷史劇情基礎上的愛情影片,為了救出男友,艾瑪自投羅網,100多天的磨難終于逃離了魔鬼的地獄。
不愧為戲里戲外都是人道主義救援者滴艾瑪沃特森真是太愛你了。。。
艾瑪演的永遠是婊子角色,符合她本人的氣質。
前半段拖沓,但在展現“尊嚴殖民地”組織的生活片段上還是很震撼,后半段高潮迭起,頗有《逃離德黑蘭》的韻味,但故事本身沒有太大的看點,所以顯得全片太普通了。丹尼爾·布魯赫和艾瑪·沃森完全不搭,而且后者的演技真夠爛,也許是受了《東方》的影響,總感覺女主角如果給布里特·馬靈演會好很多。
電影還是不錯的,就是艾瑪真的一臉高智商,誰看見她都會很警惕吧...
好看噠 愛瑪女神前面幾部爛片看得我肝疼……這部翻身惹~敲好看
影片試圖表現多層次但失敗導致結構松散,劇情也存在諸多不合理。Daniel裸身圍裙裝印象深刻,Nyqvist飾演的反派非常到位,艾瑪沃森表現有所驚喜。片尾真實事件照片為這段封存的歷史平添厚重感。3.5/5
最后半個小時精彩,前一個多小時有點悶
有關這種揭露歷史的電影不管誰演都還是帶著沉重 艾瑪長大啦 這是小時候看哈利波特系列之后第一次見赫敏啊哈哈 好奇她的白色蕾絲內衣 北鼻想要同款 不過估計暫時買不起
好精彩!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看過還原歷史類的驚悚片了,這部絕地逃亡頗有幾分讓我想起了“飛越瘋人院”。在大熒幕欣賞這種環環相扣險象環生絕對是一種享受。
一百多分鐘的電影,十多分鐘后,每一分鐘都好方
#tiff15 幾乎全英文的對白設定太怪
我是在德國電影院里在震撼中看完了這部電影。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只能通過電影的方式去觸摸去掀開血淋林的歷史,即使電影在震撼,也無法做到對歷史上遭受迫害的人所經歷之事的感同身受。艾瑪的演技和當年那個小赫敏相比成熟了很多。
多深的愛才能使得深入虎穴去找男友;多堅強才能忍受集中營版的苦和難;多勇敢多聰明多僥幸才能成功逃離這地獄;多絕望當你發現原來能夠信任的竟然同流合污;多可怕當你的國家成為人民的敵人;多幸福當你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艾瑪·沃特森演出了一個可敬可愛可憐的女神,但愿男人不要冒險置家人于險境。
據說電影上映之后差評如潮,指責影片是在當年的受害者傷口上撒鹽,但是歷史不應該被揭露、不應該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唾棄嗎。影片揭露了那個反烏托邦式的團體背后的殘酷,指出了現實的陰暗與卑劣,還好他們終究是逃了出來,為他們的膽色與勇敢喝彩。
嫁給機長吧
故事背景格局太大,電影格局太小,最大的亮點還是反派。到最好還是一部諷刺黑暗的愛情片。
電影最后說什么都沒有改變,正好這幾天爆出來某小國文件,幾番遮掩死賴后依然什么都不會改變,極權社會讓人窒息。
艾瑪同學演技越來越好。整個片子看下來總覺得不是那么酣暢淋漓,少了些矛盾激化的點,有些地方略不是很合理,然而小心情依然是沉重難過的,尤其最后字幕出來即便被發現了依然該怎么樣還怎么樣,又現實又殘酷。PS:艾瑪女權主義已經表露無遺。
前半段《我的坑逼男友》,后半段《我的坑逼國家》。算是Emma近幾年比較好的一部了,至少比上一部《回溯迷蹤》強多了,不過也得益于這一部的故事性更強,整體更具觀賞性,有幾個小高潮拍的還不錯,后面的反轉沒有弱掉,不容易。每每碰到這類政治片,南美各國總是被黑的首選對象(招誰惹誰了...)
#TIFF2015# 德國版的逃離德黑蘭,我特么買了首映門票各種手段心計坐前排你告訴我艾瑪沃森人在洛杉磯,你個沒有代表作演技小學生的英國范冰冰,我馬上哭暈在廁所給你看! Q&A時請了當年受害者來做影片顧問,真是滿凝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