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1. 第三部別名:千里救minho
2. 可憐的minho
3. 我不太清楚小說里的泰瑞沙,但上一部她已經沒啥存在感(相比Brenda)不拉好感了這一部看到更沒啥感覺了
4. 這就是一個看臉的世界,誰能留Newt的發型還能保持帥氣?
5. 哇塞第一部的“歪瓜裂棗”居然活到第三部真尼瑪流弊他才是主角吧left to die居然還沒死啊這不是爽文的金手指嗎
6. Newt:dont lie to me(我都要便當了)你想著minho就算了怎么還想著一個圣母我不聽我不聽你就是在騙我
7. Teresa一個大寫的圣母科學家別的也不說了畢竟人設就是這樣演員演的很好折磨了共患難的隊友那么久滿口仁義道德我們都是為了拯救人類你受的折磨都是值得的,演員眼神里的那種我真的相信的眼神,一般人演不出來
8. boss也扛不住了不研究了算了讓抗體們自己活去吧(那你說你前兩部折騰啥)
9. 千里救minho最后還讓minho救了一把
10. 老板就是牛逼,自己開不了門就somebody gets the door open
11. 只有主角高樓大廈跳水池不會栽死
12. Gally才是你們的救星承認了吧
13. 救到minho又要和Newt生離死別了唉。。。
14. 別猜了真的便當了唉比親手打死好一丟丟吧可憐的
15. Teresa這個人設真的又要人回又要放的又我不走我不離開你的看的太難受了
16. 科學家boss就這么掛了嗎啊?快結局了就給她便當了。這個boss突然就沒有保鏢啥也不要了?
17. 最后硬給所謂男女主演加感情戲!!!╭(╯^╰)╮
18. 男主這一天看死人都麻木了吧再也不會愛了
19. 所以newt掛了teresa掛了brenda也沒戲份了男主和千里救回來的minho(當然還有別的人啦)開始了幸福的……
20. Newt給Thomas留了一封情書(我對你一見鐘情第一眼就決定跟你一輩子愛你拜拜啦真的差不多就這意思)(遺書more like唉)
21. 和文明拜拜以后就好多人共用一個墓碑刻幾個名字了事
22. 這不太可能有彩蛋了我覺得?
沒看過原著,只看了狗血的電影。
不過我感覺電影探討的主旨并不是“救朋友還是救世界”。男主不去實驗室并不是因為他不想救世界,而假設男主去了實驗室,最終也不一定就能拯救世界。
因為即使壞人(請原諒我用如此粗暴的稱呼)有了解藥,他們也不能拯救人類。其實電影中Jasom朝Ava開槍那一刻就已經表明了這個觀點。
電影中,在病毒席卷全球后,人類社會分成了三派:
1,擁有資源的“城市派”,他們壟斷了資源,建筑高墻保護自己的資源,同時研究解藥;這一派特點是權利高度集中于少數人手中,為了研制解藥而不顧一切甚至喪失人性;
2,受“城市派”壓迫著的“反抗派”,由那個狂客領導,他們被“城市派”扔在墻在自生自滅,其對“城市派”的仇恨甚至蓋過了求生的欲望;
3,男主所在的“和平派”,他們即不想進駐城市,也不想報復城市。其內部的權利并沒有高度集中。
那么,就算“城市派”的人研究出來解藥,這種病態的集權和喪失人性的社會形態,他們可以拯救人類嗎?
電影表現出的觀點是:不會。
即使女主等研究人員想拯救人類,掌權者也一定不會。因為他們筑起高墻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得到解藥也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利益。(電影中通過免疫者所收到的非人性對待和對圍墻外的人所受的非人性對待已經表明其觀點:這并不是Jasom的個人問題,而是體制的問題。高度集權的社會形態下必定會產生Jasom這樣的人)。
當然,“反抗派”因為長期被“城市派”非人性的對待后,他們也慢慢喪失人性,所以他們拿到解藥也不能拯救人類。
電影給出的觀點是:必須是“和平派”擁有解藥,這兩個條件都具備時,拯救人類才有可能。
女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她很高尚(沒有諷刺)地以犧牲自己部分人性為代價參與“城市派”的解藥研究,但最后劇情的安排讓她發現自己走了個大彎路。而男主估計其實也沒有想這么多,只是憑簡單的直覺,保護著自己的朋友遠離城市和實驗室。
回過來想,如果女主一直在男主身邊,她也會因Brenda的情況而意識到男主的血有治療效果。既然能集合力量修復一搜輪船,集合力量再修復個藥廠電廠什么的,應該不是很難。剩下的一步一步來就是了。確實,因為資源的缺乏,他們拯救人類的速度會很慢。但是,喪失人性,更無法拯救人類(聯想到三體)。
不過,關于“解藥”部分,本就是本片最狗血的地方了吧:原本花巨大代價建造迷宮,折磨對象所得到的血清,沒能夠解決問題,而最后拯救人類的解藥最后竟然是男主在正常狀態下抽的血...
當然,以上只是是我基于有些狗血的電影劇情,認為的電影給出的觀點。如果是討論現實世界中遇到了類似的災難人類會怎么樣,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經歷了迷宮和喪尸的考驗,《移動迷宮》系列終于在今天迎來了“收官一跑”。
作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把四年間的所有謎團一次性解開,而以托馬斯為首的林間地“跑男團”成員們,也將一邊拯救上一部最后被WCKD帶走的米諾,一邊直面造成這一切的幕后黑手。
繼《移動迷宮2:燒痕審判》被吐槽“根本沒有迷宮簡直是標題黨”之后,這一部再接再厲,連作為系列招牌的“跑酷”也不剩多少,真正做到了既不“maze”也不“runner”。
鍋當然不全是電影的,畢竟原著擺在那里,改編也不能無中生有。
但《移動迷宮3》也徹底暴露了原著“美國爽文”的本質。
========輕微劇透預警========
《移動迷宮》和之前同類型的大熱作品《饑餓游戲》《分歧者》一樣,都是網紅小說改編。
《移動迷宮》系列電影根據詹姆士·達許納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一經出版,就在紐約暢銷書榜持續熱銷了100周之久,換句話說,小說熱賣了2年。
這類小說在外國網絡文學站點上有個特殊的標簽——YA(young adult)。
YA小說的主角都是青少年,主題往往帶有反強權色彩,以反烏托邦題材最受歡迎。
YA小說改編電影的巔峰之作是2013年的《饑餓游戲2:星火燎原》,在當年力壓《鋼鐵俠3》拿下北美票房年冠。
但《饑餓游戲2》在大陸的票房成績卻不理想:僅有1.76億人民幣。
《移動迷宮》系列的票房表現也是不俗。第一部以不到4000萬的成本,拿下全球接近3億5千萬的票房,作為系列第一槍可稱亮眼,續集因此提上日程。在《饑餓游戲》大獲成功之后,《移動迷宮2》的投資翻了接近一倍,雖然最終票房不及預期,但是也有接近三億的成績,至少不虧。由此可見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還是非常吃這一套的。
但這種類型的小說看多了之后會發現,即使設定上偶爾有些巧思,但通常禁不起仔細推敲。尤其是以純粹的反烏托邦題材來看,實在缺乏思考。
舉個例子。
在《移動迷宮3》中,全作核心懸念終于被揭開:WCKD為了研制對抗耀斑病毒的解藥,想要犧牲托馬斯等一批擁有免疫的青少年。
作為未來科幻,反派搞科研的手段也是非常簡單粗暴。
但作為正義主角的托馬斯,為了營救好基友米諾,不僅搭上了(復數個)小伙伴的性命,還讓一大堆無辜群眾跟著擔風險——究竟誰才是反派?
顯然《移動迷宮3》無意在“救朋友還是救世界”這個問題上進行深入探討,反正男主做的一定是對的,站在男主對立面的就一定是反派。
這種簡單的正反派臉譜化和“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就連國產網文好像都不屑玩了,堂堂好萊塢還玩得不亦樂乎。
可以看出美國人的思維還是簡單且線性的,不像中國人有那么多彎彎繞。
這也難怪。由于這類作品本質上是青少年讀物(就像《暮光之城》),吸引的都是低齡粉絲,外人也知道都是糊弄孩子的,所以即使存在各種不合理、各種青春無敵,也沒什么人深究。畢竟是給青少年看的小說,孩子們的世界觀還不完整,你能指望他們喜歡的東西有多深刻?
《暮光之城》正是最標準的網絡爽文:劇情單調狗血,就是一群中二愛得死去活來,但也因此通俗好讀——就像饅頭,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好這口的你就來找我。
前面說到,《移動迷宮3》以反烏托邦題材來看,難免顯得缺乏思考,主題也流于淺顯。
而換個角度,以生存題材來看待之,卻又因為男主光環加身,而讓苦心渲染的大場面顯得小里小氣。
美國的生存片,基本還停留在中二的水平,男主往往靠信念和人格魅力克服難關。
想當初《移動迷宮1》之所以口碑叫響,主要是巨大機關的設置尚算新穎,不斷變換的銅墻鐵壁和高速移動的機械怪蟲,讓“迷宮逃生”緊張刺激,節奏飛快,看起來就像放大版的《CUBE》。再加上懸念層層渲染,主角團成員個個性格鮮明,使第一部成為同類電影(《分歧者》《饑餓游戲》)里最好的開篇之作。
第一部的IMDb評分一度到8你敢信?
滿以為出了新手村,后面要挑戰更高級的怪了,結果第二部直接垮掉。自從主角團“翻墻”成功來到外面的世界,難度就一降再降,對手從殺人迷宮降格成了喪尸。
好在第二部還有末世廢土景觀,主角團在荒山野嶺和廢棄城市間各種跑酷,總還算個看點。
結果到了這一部,索性連跑酷都沒有了,主角出入都開車。
甚至還有大灰機,天了嚕。
而且托馬斯走到哪兒都呼朋引伴,這人格魅力也是呼呼地往外冒。老朋友有人手,新朋友路子野,連號稱安保一流的反派核心實驗大樓都能來去自如。
最鬧心的是,作為一部科幻冒險影片,主角面臨的最大危機居然是和人近戰肉搏然后中了一槍!
整部影片看下來,所有前作積累的驚悚元素和讓人呼吸不暢的緊張感都缺失了,唯一算得上刺激感官的僅僅是隧道里被喪尸群追——可在經歷了第二部“高樓追擊”后,這種程度的小兒科當然無法滿足觀眾的胃口。
這一題材的榜樣和標桿就是深作欣二執導的日本電影《大逃殺》。快20年前的作品,用事實證明了特效乏力一樣能營造出緊張到爆的氣氛。影片最后男主生還,雖然不能說沒有開掛的成分,但于情于理總還是令人服氣的。
除了生存難度夠高,《大逃殺》中也不乏對人性的叩問,這也使其免于淪為一般的血漿片,叫人在看過之后還會思考。
《大逃殺:挽歌3 中川典子跟北野的夢境》最后一幕曾感動了無數人。
反觀《移動迷宮3》。頭頂光環,開金手指,被擊中要害也不會死,連免疫能力都高人一等,所有的危機都一力單扛……托馬斯不就是教科書式的爽文男主?
YA小說的主題原本包羅萬象,囊括科幻、懸疑、浪漫等諸多元素,但“反烏托邦”題材一直是熱門中的熱門。
同類作品數量爆炸,如何寫得精彩,難度不亞于給推理小說找個前人從未用過的精妙梗。
遺憾的是,像《移動迷宮》《饑餓游戲》這類火爆美國粉絲圈的網紅小說,幾乎都可以用同一句話概括其劇情:主角不斷發現自己被忽悠,然后想方設法逃出,之后發現自己還是被更大的圈套忽悠。
這種套路就是典型的網絡爽文套路,改編成電影就是典型的中二偶像電影。
但套路也可以有好的套路。
比如《移動迷宮1》中,托馬斯突入迷宮解救艾爾比。那是男主人格最閃光的一次。并非依靠天賦優越,也來不及思考大是大非,聽從身體的本能而動,卻讓他比《移動迷宮3》中闖入WCKD大本營拯救米諾來得更像英雄。
但這一系列卻在后來越來越少見這種高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無腦橋段。
在去年的《王牌特工:黃金圈》因為強行煽情煽死了梅林,慘遭觀眾一波血噴之后,《移動迷宮3》重蹈覆轍,也在系列尾聲怒煽一記,成功煽死了高人氣角色,甚至最后還祭出了惡俗老梗:“遺書殺”。可以想見,這種廉價的催淚手段必然又要經歷粉絲山呼海嘯的討伐。
除此之外,反派弱雞的弊端也顯露無疑。
作為高智商精英反派團體,WCKD動輒被托馬斯和他的草臺班子劫飛機劫火車,最后連大本營都被人家全鍋端了。
那么大個反派組織,押送實驗體的時候每節車廂多放幾個人手會死嗎?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攤子鋪得太大最后無法順利收尾,為了減輕主角團的負擔,反派核心團隊中的主力研發人員要么是忠裝反,要么緊要關頭迅速洗白回歸正義陣營。
唯一努力負隅頑抗、堅持不向主角投誠的只有小指頭(劃掉)詹森——奈何智商全程不在線,比在《權游》第7季里的表現還讓人無語。
小指頭在影片中有種李涯(《潛伏》)式的無力感。
歸根結底,這都是由于小說作者在描寫主角時筆力不濟,不得不通過弱化反派才能體現主角的高大全偉光正。殊不知,只有對手強大,才能凸顯主角的強大。而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讓人對主角的能力產生質疑。
知名網絡小說因為其廣泛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多地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這種情況在近些年的中國也多不勝數。但影視化改編最終多半以撲街收場,原因無他,不外乎是改編不力。
近些年國內網文影視化堪稱大型翻車現場。
其實這一點上美國也沒有做得更好。那些大熱的反烏托邦題材網絡小說,無論《饑餓游戲》還是《分歧者》,原作本身就很幼稚,改編成劇本之后水平更捉急。
而《移動迷宮1》的確在當時做出了不錯的改編表率。它被認為“成功吸引了沒有閱讀過原著的觀眾”,甚至在海外市場上也大獲成功。
《移動迷宮1》中對原著進行的最大改編是,逃離迷宮的方式。
托馬斯利用迷宮的移動殺死了一只機械怪蟲,接著利用怪蟲體內的裝置打開了通道。這一設計非常優秀,充分體現出了托馬斯的存在價值:只有他才勇于夜里進入迷宮,進而有殺死怪蟲的機會。
也不知道為啥,幕后組織一定會把名號寫在自己制造的壞東西上。
反觀原著,托馬斯僅僅是發現了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整體顯得說服力不足。
但這種精彩改編到了第三部也已經不見蹤影。尤其是最后莫名其妙歡樂祥和happy ending的氣氛……編劇你是不是忘了世界末日還沒過去?研發疫苗的人已經全都死光?就這樣讓一小撮有抗體的年輕人找個世界角落躲起來就完事了?原作雖然爛尾,好歹給了個“男主基因救世”的囫圇說法,電影這種推翻烏托邦、大家一起愉快等死的結局是怎么回事??
說起來,論起寫爽文,我們中國網友是老祖宗。
據說起點爽文在國外很有市場,好多歐美網站上都有大量中文網絡爽文被翻譯成英文,也有一群忠實讀者每天追在后面哭著喊著求更新,還要給翻譯者打賞。
國外網友甚至還給天朝網文建立了專門的搬運網站——顯然他們不太明白武俠和仙俠的區別。
雖然我們日常嫌棄起點晉江那些玄幻修真或者穿越的網絡小說全是渣渣,改編的電視劇更是辣眼睛沒法看,但多了解一下墻外的世界就會發現,歐美年輕人也看《移動迷宮》《饑餓游戲》,品味也并沒比我們高到哪里去。
就算披著反烏托邦的外衣,內里終究是男主打破邪惡力量布下的藩籬,不斷練級,最終推翻邪惡勢力的套路。
既然都是爽文,那就誰也別嫌誰。
區別只不過在于,他們更會拍電影,而我們這幾年的IP電影卻拍一個砸一個。
這是一部青少年電影。但你要知道,從2014年到2018年,唯一的看點「青少年」已經變成了「青壯年」
被選擇可能是一件好事,畢竟自己的選擇自己要負責。看完這個系列,你會發現,自己的選擇都不太對。
找到了新的家,開始了新的生活,那么,其他人呢?不救了?
既然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額,那么,新的家是不需要空氣就能生存?
李基弘臉越來越腫了。但是無所適從的眼神還是在的。
失望。
先說說優點,1.畫面,2.演員的演技還行,3.………還是說說缺點吧,1.整體劇情略顯狗血,2.槽點不斷,紐特和特蕾莎的劇情過于牽強,“董存瑞”獻身時的炸藥威力無邊等等。總之兩星給電影,兩星給情懷,關于電影名字 “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 這個標題,過多的吃瓜群眾被其誤導,和第二部一樣,電影的名字并非寫上 移動迷宮3 ,而是 The death cure ,盡管它和第二部 焦痕審判 一樣,是電影移動迷宮的后續電影,但它并不是 移動迷宮 ,它始終是 The death cure––死亡解藥,前綴只不過是讓觀眾簡潔明了的知道它是移動迷宮的序曲,并非是給電影套上迷宮的外殼。相信只要是有一點英文基礎的人大概都看得 劫火車 之后電影標題的名字吧,所以作為一名熱愛移動迷宮系列的影迷,我希望大家不要再發出 類似于“哪里有迷宮?通篇就沒有迷宮!”之類的無腦話語,第一次寫影評,不喜勿噴,在此希望豆瓣不要被噴子攻占,畢竟除了豆瓣我真的無法相信國內其他的電影評分了。
果然看電影之前不能看其他人評論,雖然情尾略狗血,但相比移動迷宮二而言,這部真的良心了。有點難過最后特瑞莎和紐特(ps:明明他們都可以不死的???)好吧~newt的最后一封信,然后石頭上刻下了兩人的名字的時候,有種錯覺好像這是托馬斯的一場夢。看了那么多反烏托邦電影,這會過了把癮!爽!感謝導演!
相對于第一篇差了好多
全部看下來除了劇情不知所云
還有拖拉的講述
托馬斯率領的林間斗士在經歷了迷宮逃脫和末日喪尸的生死考驗后,終于迎來最后的正邪較量。由托馬斯等人領軍的營救團隊,耗時三年籌劃營救被抓走的米諾,卻意外地發現米諾不在劫獲的那截火車上。
而最后托馬斯成功營救了自己的朋友米諾,還是值得肯定的,其他的又是老套的喪尸圍城,為了實驗報告,那份試劑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該死的還是為了死而死了,沒有懸念的設定,毫無意義的劇情!
有毒吧這個劇情……男主讀完兄弟的信之后十分感動,然后寫下了女主的名字……另外翻譯全程yy得有點過分了……
我覺得雖然沒有前兩部好,但是還可以,劇情感覺不太好,可能編劇的思路我不懂?
看完一直有個疑惑,迷宮在哪?完全沒有新意,又變成為救朋友深入虎穴的老套路了。
Are you kidding me???!!! 還我 Newt!!!
剛看完,感覺越拍越傻了,托馬斯被實驗了3年,難道3年時間都沒驗出來他的血清就是解藥?而且活生生把一部驚悚電影拍成了動作電影也是醉了,沒什么新意就盡量別拍續集了。
我們看到男3最終戰勝了男2和女1,和男1幸福地生活下去
我感覺熱門有些人吐槽的點有點強行,雖說這系列離迷宮設定越來越遠但人家是跟小說劇情走的,起吊機勾公交車且掉下來還無事你們看速8時候怎么不去問問飛機為什么會飛?不過缺點很明顯,強行復活和強行死亡真的是沒必要的情節以及反派最后的下場真的是沒任何新意都不用猜!
死人很牽強,Newt就差在那幾分鐘(其實一開始就可以給他打解藥的吧!),Teresa更是眼看著再蹦一下就行了偏偏要站著等死?然后救孩子們的方式兩回都是掛鉤吊走,創意有限。結局的歡樂祥和氣氛十分之莫名其妙,仔細想想好像并沒有干成什么事,病毒還在蔓延,制藥的人沒了,男主拿著一管藥能干啥?
看過還好吧打個三星,看過還好吧打個三星
迷宮?在哪?
當勢力越來越多,局勢越來越復雜,編劇越想跳脫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時,就越能感受到導演和編劇的力不從心。
二和三都是交代一背后的謎和后續發展的,離迷宮這個主題越來越遠了,也沒有什么精彩的新點子.Thomas的這些后宮們,救一個丟幾個,救一個丟幾個,心里苦QAQ
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導演你能拍短一點嗎?過期爆米花電影還敢拍2個半小時,導演你清醒一點啊!!你這是在折磨觀眾啊!!
1>2>3,場面比2升級了,迷宮?不存在的。槽點數量系列之最。請問:什么樣的炸彈能瞬間炸塌百米高的城墻?什么樣的人連人帶車從百米高處墜落竟能毫發無傷?什么樣的隔離玻璃一砸就碎?號稱安保嚴密的據點被男主一行人輕易潛入且來去自如,結局混戰毀一座城為救幾十人死數萬人,這是反烏托邦還是反人類?
有人說本片沒有迷宮,我表示嚴重不服:導演、編劇、主角、反派的腦回路不就是迷宮嗎?只有入口沒有出口,進去就出不來了。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看完了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3.1星。眼看著這部“青少年跑酷科幻電影”變成了“青年不跑酷了科幻電影”。整部電影冗長且無趣,部分角色為了掛而掛,編劇都懶得動腦子了。。。其實吧,這部電影要不是為了完結而完結,沒必要存在的。。。
我記得第一部沒這么爛啊!太TM沒意思了 這也沒有迷宮啊 凈TM移動了 太能瞎編了 那跟三峽大壩似的墻 一個皮卡就能給炸了 帶的原子彈啊?
所以導演是把自己給繞進去了?最后這收尾的節奏也不行。
一星半,3.2/10,我覺得資方真的是太有錢了!前面拍的昏昏欲睡,第三幕堆積特效狂花錢狂花錢狂花錢,滿屏不把錢花完就不甘心的樣子,明明十來分鐘解決的事,非得使勁拉長到半個多小時,心疼編劇十秒鐘~
刪掉一個小時會更好。第三幕長到整部電影仿佛3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