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這部日劇講述了不賣座的搞笑三人組合——“麥克白”的成員高巖春斗(菅田將暉飾)、朝吹瞬太(神木隆之介飾)、美濃輪潤平(仲野太賀飾),和他們的粉絲——家庭餐廳店員的浜里穗子(有村架純飾)及其妹妹?(古川琴音飾)的青春故事。他們曾經也有夢想,也有自己想要成為的“大人的自己”。 然而現實是,他們終究偏離了曾經夢想中的道路,過著“失敗”人生。就是這樣的五位年輕人,他們在生活中卻逐漸發現正是由于這個“失敗”,才得以與現在的人和事相遇,才得以找到了至今從未想過的“幸福”,才得以刻畫出這樣一曲絢爛的20代青春物語。
《短劇開始啦》講的是不賣座的三人搞笑組合即將走向終結的故事。它是一個關于夢想與生活的故事。春斗、潤平、瞬太三人是從高中就在一起的好朋友,他們一起為了共同的夢想打拼了十年,但是卻依然沒有名字,沒有大紅大紫,春斗與父母約定的十年之期已到,他們的搞笑三人組——麥克白,即將面臨解散。
“如果努力了十年,依然沒有結果,那這十年是不是意味著就被白白浪費了”
春斗、潤平、瞬太他們面臨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如果努力了十年,依然沒有結果,那這十年是不是意味著就被白白浪費了,他們該如何自處,他們的人生又將走向何處?
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面臨這種困難的抉擇,我們已經投入了很多的成本——也就是經濟學上的沉沒成本,那么我們是要繼續投入精力,或者干脆轉換賽道,及時止損?其實從我的描述上,很明顯這個問題是一個關于經濟與成本的問題,但是關于人生的問題卻不是那么簡單,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通過這道算術題去衡量價值,因為我們的人生本質上是一道道問答題組成的,而不是一道道的是非題,或者選擇題。
我挺喜歡劇里面的闡述,春斗問了里穗子這個問題,里穗子講了一個故事,她高中是曾經是花道社的社長,她帶領社員們參加花道大賽,一路披荊斬棘最終獲得了全國第三名。但是當時的里穗子的目標是第一名,第三名與第一名的差別就是,她辜負了社員們的期待,她的努力也沒有獲得任何的回報。
但是有些事情的回報并不是當時就能顯現,里穗子說,之后她在餐廳里打工,兩個客人問里穗子店里的花是什么花,那個花盆里足足有八種不同的花瓣,一般人是不認識的,但是身為花道社的前社長,她全部都認識。客人們愉快地知道了花的名稱與花語,一頓飯吃得非常開心。而里穗子也發現,她從這件事收獲了他人的肯定,在那一刻,她知道,這是當年她參加花道大賽的一個回報。
所以有些事看起來沒有回報,是因為回報并不是當時就能顯現,除了勝利的果實,這個世界還存在另一種回報,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給你反饋。
我們的人生通常都有一個標準——成功,要有房子,要有車子,還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除了第一名,其他都是失敗,我們從小被灌輸的概念也是這樣,我們都想爭第一,沒有人愿意屈居第二,或者說,如果人生沒有爭強好勝,其人生一定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人,剩下的人注定是拿不到這個名次,那么人生就一定要以失敗作為注腳嗎?
三人組里面的潤平要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他有一個優秀的女朋友,名校畢業,在有名的企業里做正式員工,而女友的前男友畢業十年早就是有名的社長,潤平一直處在這種比較中,他想要給女友一個家,不想讓女友后悔,不想讓女友為當年的選擇后悔。所以他是三人組中,解散意愿最強的一個人。
但是這種比較本來就很離譜,一個人是諧星,能給人們帶來歡樂,一個人是社長,能為社會帶來金錢上的回報。但是我們真能將這兩份工作放在同一個參數標準下衡量其價值嗎?
貫穿著春斗的問題是努力的結果的問題。
如何對待失敗
而另一個讓我感同身受的問題則是里穗子和春斗的哥哥的問題。他們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頭腦聰明,學習刻苦,一直為了父母的期待而努力生活,在父母劃定的軌道上,孜孜不倦地往前走,但是現實總充滿著各種變數,有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他們脫軌了。就像里穗子的妹妹小?所說的,姐姐一直活得那么認真,但是墜落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里穗子接連被生活重擊,本來計劃結婚的男友轉頭選擇了別的結婚對象,在職場上也成為了那個背黑鍋的人,她的認真生活并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她一直在問自己,如果努力之后反而被生活拋棄,是不是意味著努力沒有意義,躺平也許才是人生的正解。
里穗子在辭職之后,整整在出租屋里待了一個月,飯也沒有好好吃,整個人處于極度崩潰的狀態,在某個夜晚,她將手機丟進了河里,這也意味著,她將所有的與人的聯系都拋諸腦后。直到妹妹小?的到來,直到她看到麥克白三人組,她才逐漸從生活的至暗中走出來。
而春斗的哥哥的問題也是相似的,春斗的哥哥成績是好到可以上東大的程度,足球也是一流,大學畢業之后,也進入了大公司工作,結婚生子,一步一步都踏在長輩的心坎上。
但即便是天之驕子,生活從來不行差走錯,但是總有倒霉的時刻,春斗的哥哥一時鬼迷心竅迷上了傳銷,騙完親戚,騙朋友,然后他失去了所有的社會關系的信任,工作也丟了,妻子和孩子也離他而去,春斗的哥哥變成了一個徹頭徹腦的家里蹲,他即便在家,也從來不踏出房間門半步,整日在黑暗中昏睡。
其實像里穗子和春斗的哥哥的這種境地,并不是什么罕見情況,我甚至更有同感,感覺如果我墜落的話,估計也是這個路線,說實話唄,我從第一份工作辭職之后,其實就是這種情況,我回到了家中,整整待了一個月,也不想和朋友聯系,父母也不敢說重話,就是在家里整理自己的各種東西——俗稱家里蹲。
這種家里蹲的境況,用逃避來做注腳,也許是很多人的理解,但是我卻不這么想,我們所受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工作是如何重要,如何才能通過工作實現個人的價值,才能按部就班實現穩定的生活。
我們的教育并沒有明確的法則,教我們如何應對失敗,我們大多數時候只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這句話里卻沒有明確的方法論,讓我們如何解決失敗帶來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就如同一呼而應的戰士,在瞬間占領我們的心智,這種無法掌控自己人生的冰冷感覺會瞬間讓我們的手腳冰冷。
但實際上,這種失敗很多時候是取決于職場上的上一級的看法,他或她認為你做得不夠好,這種判斷是一種主觀判斷,當然這并不是說所有上司的判斷都是有問題的,但是這種判斷是因人而異的,大約百分之60的看法是含有主觀意見的,還有40%的意見是確實客觀上的存在問題。
而基于上司的一種優勢地位,我們的所有感官會瞬間被這種失敗所捕捉,我們有時候會突然感到一種無力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所以里穗子和春斗哥哥他們作為學生時代的天之驕子并沒有和所謂失敗打過交道,他們躊躇滿志走向職場后,在努力滿足他人期待的時候,如果一旦陷入失敗的境地,他們就更容易陷入這種無力感,更快地滑向另一個極端。
我們從小長大的各種環境其實更偏向于無菌的培養皿,剔除了很多人為觀點下的無關緊要的影響因素,比如如何面對失敗等,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對失敗并沒有建立起免疫的系統,所以在走向職場時,面對一些挫折,我們有可能就會被這種未知的失敗,直接破防。
所以對待失敗建立起更科學的看法,知道失敗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我們對抗失敗,掌控人生控制權的第一步。
必要的停頓未嘗不可,各種挫折打在我們的身心上,我們被擊倒在地,我們沒有力氣爬起來,我們可以嘗試就躺在原地,換個姿勢,清理傷口。時間是最好的武器。這一點在里穗子和春斗哥哥的身上也是有體現的。
偶像的含義是什么
不過說到里穗子能夠漸漸從泥淖中爬起來的原因,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偶像的原因。
其實之前我是不太能理解偶像效應的,我從小到大并沒有很狂熱地追過星什么之類,頂多對某部電視劇、電影里的角色,有過喜歡、欣賞之類的角色,對于市面的所謂的愛豆,我并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投注自己的喜愛。所以對于所謂的粉絲文化的理解,真不是很感冒。
但是從里穗子的改變中,我卻不能忽視,這種偶像的意義,麥克白雖然并不是我們認識中的那種流量,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堅持了十年,努力地寫本子,努力地表演,東奔西走,而所有的堅持都變成一種從內而外的氣場,雖然他們不賣座,雖然他們的努力在很多人眼里都只是一場沒有結果的徒勞,但是他們的努力在一直熨帖著失意的人們。
這種堅持便是對里穗子最好的安慰,所以本來只是在餐館里兼職,她本來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店長也覺得她不會呆很久,但是她卻意外地一直呆了下去,因為麥克白一直來這里對稿子,于是里穗子便誤打誤撞進入了麥克白的世界。
這種世界無疑是充滿力量的,三個青年為了一個夢想共同打拼,失意時相互打氣,為了一個段子相互爭論。沒有所謂的職場傾軋,沒有各種瑣碎的規則,共同去為了一個短劇的呈現,去想辦法。這樣的世界簡直是一個烏托邦。
與其說里穗子是因為愛看麥克白的小短劇,而喜歡上麥克白,倒不如說里穗子是因為愛上了麥克白本身的存在,而開始了解他們的短劇,然后成為他們最堅定的支持者,這也許是對一種生活狀態的肯定,也是一種向往。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擁有勇氣去開啟追夢的生活,或者更確切地說,很少有人能清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于現代人而言,夢想應該更像是我們生活中的奢侈品,作為打工人,我們是用自己的時間換取報酬,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剝削思考時間的閹割版人生,如果有一天我們被放假,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用這多出來的一天。
所以當里穗子看到麥克白三人組的生活——對稿子,彩排,回家,然后共同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這簡直是閃閃發光的生活。而這樣的人生,并不是只有表面的這樣的發光層。
等里穗子慢慢走進他們的生活,也發現他們的不得意的一面,即便已經堅持了十年,但是他們仍然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之輩,而十年之約就要到來,麥克白的解散之日近在咫尺。
在粉絲圈中常有人設一說,粉絲們有些喜歡和狂熱其實是基于偶像的人設,但是這些人設多是出于考慮商業上的收益,由于偶像的人設經常與本人相差太大,會很容易出現人設崩塌的現象,這時候粉絲會因為幻滅,而出現大面積脫粉的狀態。
在這樣充滿戲劇感的時刻,里穗子開始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個環節,里穗子被麥克白的生活態度所感染,對于麥克白沒有任何的幻滅,因為麥克白不需要營造任何人設,他們認真生活,認真表演的姿態,并不是出于任何人設的營造的目的,這就是麥克白的日常,這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所以這種三觀的傳輸直接就感染了里穗子。
即便他們最后并沒有達成賓客滿堂的成就,但是春斗最后還是明白了,其實他們的夢想在某種程度已經達成了,一個看過他們500場表演的粉絲,比什么都來得珍貴,來自里穗子的肯定,就是他們十年努力生活的一個見證,他們的努力并沒有被埋沒。
所以我常常思考,偶像的含義是什么,其實并不在于,偶像擁有多高的成就,不然的話,世界上的那些強者應該是最有流量的明星,往往現實并不是如此,當然并不是否定這種情況,我討論的是另一種情況,娛樂圈那些愛豆的粉絲,他們對這些愛豆的情況,可能是對一種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愛豆們追逐自己的舞臺的熱情的一種自我投射。
當然我這也不是為一些極端的飯圈文化洗白,我在這里討論的這種粉絲現象的一個初衷,所謂偶像更多的是一個關于夢想的行業,他們不僅展現他們的舞臺,還展現了他們追逐自己演藝事業的整個過程,由于娛樂行業的向外表達性,他們有必要也需要向外表達,去展現自己的生活,所以所謂的愛豆文化成了最佳的夢想販賣的一個載體,一個象征。(其他行業并沒有如此透明地去展現一個夢想成長的過程)
通過“追星”的這個過程,我們能夠體驗夢想的快感,我覺得這有點類似于“看著別人實現夢想”就好像自己實現了夢想的同感,不過這純粹是我看《短劇開始了》的一點小感想,并沒有就飯圈這種群體做比較科學的統計與研究,這從“販賣夢想”這一行為滿足的需求隨意地聊了聊。
我個人覺得這才是偶像對于普遍“失夢”的人們最好的反饋,因為看著別人努力朝著一個方向奔跑的時候,簡直不要太振奮人心。
《短劇開始了》中的婚戀問題
其實《短劇開始了》開始展開來說的地方相當多,包括關于努力與夢想問題的探討,包括親子關系的探討,還有戀愛的選擇問題,這部劇相當不錯的地方在于,即便是一個小人物,比如里穗子的一個同事都是有所描繪的,喜歡大胃王的女孩。這個故事不是一個為主人公服務的小社會,里面的每一個人仿佛都是有生命,就算故事結束,里面的人物仿佛會按部就班地繼續往前走,瞬太不知道走到了哪個國家。
里面我還像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關于戀愛選擇的問題——潤平與奈津美的故事。奈津美是一個獨立的漂亮女孩,在別人眼里,是那種大概事業上也很突出,還能嫁得很好的那種類型,但是這種明明可以嫁得很好的人,最終卻選擇了在大眾眼里各方面都很失敗的潤平。
故事也直接將奈津美的選擇直接加入了整個故事主線中,這可能與我們面對的婚戀問題非常相似。我們的很多戀愛是從各種小驚喜中過來,說不清道不明,就是一種浪漫的感覺,潤平一開始就是通過收集各種與奈津美相關的物件,來打動奈津美(奈津美在日語中與723的讀音是相似的),兩人在一起十年,他們即將面對一個非常大的轉折,之前兩人在一起的狀態,在奈津美看來,是一種角色的陶醉,我在和追逐夢想的男友一起打拼。
但是男友的諧星事業終于要走向終結,奈津美被迫要與那個貢獻自我的自己做分割,在這段關系中,兩人的角色要進行重新定位。奈津美面臨全新的選擇,春斗在一次找奈津美談話的過程中,說得很中肯,像奈津美這樣的女孩一定能遇上比潤平條件更好的男孩,以后的選擇很多,但是像潤平那樣的男孩,奈津美這輩子也不會遇到第二個了。
潤平的獨特性在于他給予奈津美的愛,兩個人在一起十年,即便在別人看來,兩人都已經是老夫老妻,浪漫什么的都應該在漫長時光里被磨滅,但是其實在潤平看來,并不是如此,兩人交往十年,潤平依然會絞盡腦汁為奈津美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愿意穿著潛水服,在公園的噴池中,將珍珠耳環放進貝殼中,然后在奈津美到來的時候,像那副名畫一樣——美神美納斯的誕生,慢慢浮出水面。
潤平對于奈津美的心意,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制造驚喜,而是十年如一日地持續制作驚喜,這份愛意是倔強且溫柔的,且難得的。
我們選擇戀愛對象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條件可以相似得像一個人,但是這種愛意卻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遇到的,所以春斗可以直言奈津美如果要離開潤平,便要承受這種遺憾,雖然奈津美在放假時,別人都去的海外游,她只能去周邊游,但是有潤平這份愛,其他又算得了什么。
我一直秉持的觀點是,人一定是凌駕在條件之上的。在選擇戀愛或者婚姻對象上,我們最好看中對方的個人特質,而不是去看對方的附加條件。我倒不是完全否定物質,而是有所側重,著重看這個人的人品習慣,再去看其他的附加因素。
總結
總而言之,我從這部劇中,確實學到了不少。
要不是認識的人極力推薦,我不會看,看了也會中途棄劇。
真的沒什么情節,跟我們普通的人生似乎只隔一層屏幕。
但它還是有點小火,一群人追捧,確實是有點特別的。
特別的是它觸及了躺平的話題,觸及了30歲初老的這群人,觸動了迷茫的大齡青年。終于有人看到他們的無力、迷茫、辛苦,還試著給他們指出了方向。
28歲大齡辭職女青年中浜在疲憊的日子里找到一輪新的希望,那就是追星一個搞笑藝人組合——麥克白。她在網絡上搜索到三個成員的所有信息,包括小號,還神奇的在自己打工的餐廳見到每周來討論段子的真人。有中心的生活可真好啊,藏著內心那份小愛好,感覺那是屬于自己的。相信不少人有這個體會,愛豆沒火對有些粉絲而言其實更舒服。
可是有希望的人生沒過多久,又面臨危機,這個倒霉組合要解散了。
至于原因么,用一位熱心觀眾的話來說,你看看他們演的那些短劇,如果沒有接下來的敘事,誰知道在說什么……看吧,即便是真愛,也沒法蒙蔽雪亮的雙眼。短劇真的不出彩,稀稀落落的觀眾席就是現實,被公司放在網頁最角落也并不冤枉。
麥克白演得很爛,唯一讓人動容的它誕生、延續的故事里,凝結著普通人最閃光的時刻。
發起人潤平為了逗心愛的女孩開心提議做搞笑藝人。糊涂入局的春斗在初嘗演出快樂后,覺得可以把青春獻給這個夢想,放棄讀大學、工作。回首往事,不得不感慨那就是最為驚天動地的一刻。潤平和春斗兩人嘗試幾年后,事業不咸不淡。但兩人那種追夢者特有的清高、親密、輕松的伙伴關系,吸引了做電競有危機的瞬太加入。顫巍巍的三人小車就這么出發了,從十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人生最寶貴的十年,給了夢想。
可追逐夢想跟特么談戀愛一樣,不是對它好就行的。戀愛需要技巧,夢想需要能力;戀愛講究緣分,夢想需要機遇。既然會失戀,追夢也會失敗。怎么辦呢,及時止損,或許為時不晚。
電視劇只有9集,故事的重心是失敗之后該怎么辦。
一是對十年追夢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十年不因組合解散而一票否決,十年里有青春、友誼、努力,盡管它們沒有轉化為事業的成功,但它支撐著幾個人度過了人生。失敗的原因,也許是能力真差,也許是未遇伯樂,也許是運氣不好,管它是什么呢,已經嘗試了十年,足矣。
除了總結過去、正確的認識過去,最重要的是開始下一步,走進洶涌人潮,走進平凡生活。可那里不再以夢為名,生活的支柱又該是什么呢?
決定解散組合后,三人通知了家人、戀人,在一系列小事中回顧了各自的家庭和經歷。父母、同事、領導、老師、同學輪番登場,或以自身經歷說明對解散的態度,或以同類視角講述走上社會的方法、態度,總之是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打工。
人生群像里,中斷人生的某一條道路,是常態。比如潤平的姐夫辭職是有其他想做的事,春斗的哥哥是陷入傳銷,中浜不堪職場人際壓力,老師為了生存做了老師;而同學的事業成功迫使他們追問自己是不是要做出改變了。中斷夢想并不是失敗,雖然可惜,但不遺憾;反之如果死抱著夢想不放,收入微薄靠打零工貼補吃糠咽菜、無法給予家人更好的生活,面對空落落的觀眾席不斷自我懷疑,那樣大家都會活得不好,才是徹底的失敗。
家里蹲的春斗大哥,重出社會去了一家不知名的打印公司。春斗很困惑:一個東大畢業生、前高薪證券從業者,怎么做得到接受這樣的工作呢,大哥說,我不考慮工作夠不夠體面、薪水夠不夠生活,當邁出家門的那一步,我想也許讓身邊重要的人開心,會讓我得到真正的滿足。大哥說,即便是這樣的理由,也可以促成開始。
夢想在左,躺平在右,打工是中間的那條路。左右都有偏執的風險,唯有中間的路,可進可退,適合活著。
別嫌棄打工,因為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金子這個編劇是我最近最喜歡的一個編劇。我私認為,除了坂元裕二和宮藤官九郎以外,他是能和古澤良太并列的編劇。他劇本的嚴謹以及前后呼應,是近幾年少有的。以前的日劇多以細節取勝,近幾年變得喜歡搞奇葩人設以及古怪設定。果然我還是最喜歡嚴絲合縫的邏輯以及各種伏筆揭開的喜悅。
之前看我的事說來話長就有一種感覺,把家里蹲的人設以及毒舌拍的出神入化,各種圍繞主角性格的戲份都安排的合理恰當。最后男主的走出陰影,以及加油的戲份安排都巧妙且不落俗套。這次的短劇開始啦也是這樣,從短劇的視角來談人生居然能有這么奇妙的化學反應。第三集的家里蹲情節讓我不得不提前宣布本季最佳。編劇可能真的是家里蹲專業戶,拍這種被拍爛了的東西卻和別人完全不一樣。明明都是說家里蹲勇敢走出,但是拍的就是要更巧妙更感動。(村花的演技還是有點拉胯,這可能是這劇唯一的缺點)
太賀這個演員讓我重新認識了他,他以后會是一個名演員的,演技可沙雕可搞笑,也可以憂郁可以氣質。幾場哭戲都很厲害。
短劇的安排也很有趣,不是把整個短劇都給你看,而是開頭放一些,最后放一些。讓你在開頭想知道后面劇情是什么,可能這個短劇很無聊,但是這樣安排,會讓我很好奇是一個什么樣的短劇。而在看完了這一集之后,又被劇情吸引,不那么在乎短劇劇情的時候,又揭開短劇和現實的聯系。非常有趣的情節安排。
還有就是,感覺日本真的什么題材都能用來寫生活呀,不管是銀行職員、工廠員工、漫畫出版社,還是餐廳、旅館經營者、運動題材、漫材。真的什么題材都能拍,而且還都有關,雖然可能是同類型的故事,但是換個題材或者主角的工作,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大豆永久子我覺得沒那么高的分數吧,坂元裕二的名頭把你們都給唬住了。旁白太多。離婚題材也有些無聊(坂元裕二的離婚各種問題我感覺在最完美的離婚里面都寫的差不多了。這部大概總分總的格式,以及最后各自走向新生活的套路有些明顯。雖然我也很喜歡大豆,也給了五星,但是我還是覺得短劇強于大豆。
第四集看完后,我感覺情節一直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和父母鬧矛盾然后很多年不見,結果再見的時候父母就病重快要去世,這種情節一般稱之為狗血(甚至我都沒有想過這種可能)。但是瞬太媽媽的病危卻完全沒有狗血的感覺,并不強調媽媽的付出,也沒有過分的強調媽媽對待瞬太如何不好。一句對不起就把所有過去全部包含,這種和解真的讓人動容。不注重于生離死別的痛苦,掐著你的脖子讓你流幾滴眼淚。甚至在葬禮上瞬太還能做出鬼臉,露出笑容。餐桌上的搞怪也顯得其樂融融。但是仔細品味又有別樣的空虛在里面。這樣的側重和描寫真的很牛。我覺得這里的情節編排真的是很巔峰。
還有出乎意料的就是在大家都鼓勵麥克白繼續下去的時候,最早看他們短劇鼓勵他們的老師卻建議他們放棄。但是想想又覺得合理,十年都沒有實現的夢想已經是各自的枷鎖了。說出鼓勵的話很容易,讓別人堅持努力對自己而言再簡單不過,但是對別人說出放棄的話真的很難。看著別人為了夢想拼搏,真的很難說出讓別人喪氣的話。廉價的加油卻要讓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汗水。這樣看的話,老師真的很有意思。
現在我很好奇最后會給一個什么樣的結局。在眾人的鼓勵下繼續做短劇?(這種應該會像我的事說來話長那樣,雖然很正向,但是會很感動)、麥克白解散各自有新生活?(這種我覺得最有可能,很現實但是有這段經歷的美好也會很感動)、麥克白大火,然后繼續下去(這種我覺得絕無可能,過于俗套,但是金子茂樹如果真的這樣寫估計會用巧妙的情節來寫的更有趣,因為他總是出乎我的意料,或者說我壓根就沒資格猜他的思維)。
生活劇我認為是最難寫的,日常中的感動與細節真的需要很善于觀察才能寫的出來。而且我覺得日劇中的生活劇才是最有趣的,近幾年已經看夠了社會學派的作品了。
還走不下去。
第一集的蜜瓜蘇打水想法很好,也是把我騙到點開下一集的原因。第七集的字典也不錯,且最后收尾處的靈感來自女主慰問品的“鞠躬”屬性,很喜歡。這兩集可以多少達到三和四星的程度,但是整體來說真的不行。我聽說的劇都是太內涵太沉重,看一集要緩一天;這劇可好,看完一集我要緩一天才能說服自己別棄劇,沒啥意思就用來下飯吧,可下飯都費勁。
看前面幾集也有過同樣的情況,但是到第九集的時候是真的看不下去了,對話像背景噪音,等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在盯著屏幕發呆了。你們是怎么做到一直盯著屏幕下方的翻譯看四十分鐘,一集一集看下來的?還是說你們都去看臉了,劇情臺詞什么的無所謂?
首先,奔著喜劇和短劇來的人可以散了。短劇和主角們生活中的故事相襯的這種設定,弄得好那就沒事,弄不好就有種寫小學作文,絞盡腦汁試圖給自己的故事升華的感覺。何況已經不是小學了,真的需要把人生大道理都白紙黑字展示出來才行嗎?本來就是想看點樂呵的開心一下,結果不僅無趣還被灌了幾口難以下咽的雞湯。
第一集的想法很有趣,因為一瓶飲料的誤會男主迸發了靈感并創作了段子,而誤會也在第一集的結尾被解開。但短劇究竟如何也不知道,估計負責寫短劇的人也沒想好吧,就拿個開頭結尾糊弄一下......既然要糊弄就不要以短劇為中心取名啊,很讓人產生誤解以為重點是短劇啊喂!
我越往后看就越覺得不是那么有趣,反而還想勸他們早點解散。別說劇里麥克白不火了,現實中我是真不會花錢去看的。他們三人居然能堅持演到約定好的十年,真的很佩服。
但是短劇普通就怎么了,畢竟講的就是普通人啊。
是沒錯,但因為這些短劇過于普通,讓人很難代入女主,代入一個粉絲的角度去體會,去體諒他們的辛苦和不甘心。(我沒感覺出來什么該心疼的地方,他們有受到什么挫折嗎?有是有,一集換一個,收放自如,淺淺帶過;印象深刻的是潤平被催著來個即興,但是他做不到之后還急得大吼一聲,可這不算被欺負,這是人物本身的無能啊,井底住慣了不被挑戰一下就不知天高地厚的既視感。那他們很努力嗎?說努力都會提到血汗淚,可沒看到血汗啊,淚倒是不少。不是說真要見血,我是真沒看出哪里吃苦了:打工鏡頭一秒閃過,排練鏡頭一秒閃過,然后上臺演個不倫不類的短劇,然后吃喝拉撒睡,偶爾還搞搞曖昧,約約飯局,伙食也不錯,我尋思這小日子過得挺舒坦的啊?原諒本文盲修飾貧乏,但我看這劇就是有種看過家家的感覺.)
本來可以用來和觀眾建立情感的段落就這么被拉垮了,那真到結局的時候呢?
“啊?終于結束了啊,那再見了您內,走好不送啊。”
何況我都沒堅持到結局。棄了不后悔,這第九集第十集不看也罷。我盡力了。
當然,短劇是映射主角們的生活和經歷,所以也就是劇情,所以劇情也很拉垮。
印象中最無法理解的是“屋頂”。這也不是我第一次接觸帶有自/殺,遺/書等字眼的影視作品了,但是一筆帶過的雞湯還不如白開水。白開水至少對身體有好處,雞湯那就是雞精調味料。覺得直白的雞湯就治愈的人估計也不是本想暗示的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吧。短劇結尾的即興表演在我眼里就是角色之間的自我感動,我沒有共情甚至覺得沒必要。
然后就是敘事方式的平淡單薄。經過這部劇,我終于意識到了編劇是多么 多么 多么地重要。全程幾乎都是通過角色口述講故事來推動情節(心疼演員背長串的臺詞啊,難道說是即興?),然后好多對話啊,真的好多好多對話啊,混雜著一堆沒有對劇情進展有任何幫助的日常閑聊。
影視和現實最大的區別是什么?現實中的我們不可能快進或倒退,不管是多么瑣碎的小事我們都要一一經歷。影視可以有選擇性的篩選情節,致以表達想表達的事情。這劇完全沒有用到影視的這一特點,天天給看一堆閑聊吃飯鏡頭,瞎玩鬧鏡頭,女主癡漢鏡頭,老板娘打麻將鏡頭(???)。有這時間為啥不多去鋪墊一下主線劇情,好讓觀眾帶入情緒?
真正推動劇情引出大道理也一直都是同一方法。我稱之為:完形填空式敘事法
“誒你還記得______嗎,然后我們還_______,然后____說_____,接著_________……”
然后中途一定要有笑聲,結尾最好眼里閃爍點淚光......主角們開始沉默了嗎?沉默片刻后絕對會有人開始升華主題啊,營銷號們趕緊拿出小本本記筆記啊快點,該說到重點了!
都是由一人問另一個:啊你覺得這事如何啊,然后就會開始我覺得怎么怎么樣啊,我想blah blah blah(此處添加五花八門教育和大道理)……這是被警察審問呢吧,劇情和想法都靠說出來那跟有聲小說有什么區別。何況有聲小說不時還會加點音效和背景音樂來增加氣氛,這部劇原聲帶的存在感為零,全去聽對話了,所以還是比作局子審問比較合理。
接下來是角色。回到一開始提到的代入情感的問題。因為短劇和劇情過于一般,很難去理解女主的粉絲行為。在我眼里她就是癡漢,因為我看不出麥克白究竟哪里有趣,寧看上的真不是男色?噢對因為你也想看到他們和你一樣繼續努力下去,所以才一直支持他們?這就是善意的謊言嗎,慫恿組合繼續做下去,即使連個出路都看不到,這就是粉絲嗎。所以到頭來麥克白究竟哪里來的動力能堅持十年的啊?后勁真足,whatever it is分我一點好嗎。
且春斗哥的人設多少跟女主重復了。春斗哥好歹是精英男,二話不說就搞邪門?彳亍,可能現實的確有這種情況,但劇里真沒花時間去讓觀眾和他哥產生共鳴。是因為壓力嗎,具體為何就壓力了?怎么就突然焦慮到需要傳銷了?為啥沒早就偏離正軌啊?全部草草帶過,我還沒入戲他哥就入教了。
劇里也沒重點去敘述女主的經歷,基本就是她跟親友團用半集時長委委屈屈,梨花帶雨地扭捏出來的。好家伙,全靠觀眾腦內自我攻略是吧,可我根本沒被攻略啊,所以我眼中的女主就是不堪一擊,遇到挫折就墮落,墮落就自暴自棄的形象,和春斗他哥頂著雞窩頭和黑眼圈網上沖浪,沒有弟弟妹妹還有家人相助可能還真就翹辮子了。一個劇能同時出現兩次相仿的背景故事,還是說它想暗示我日本有很多心理脆弱的家里蹲?
什么樣的角色會讓人心疼,是表面上似乎永遠堅強的人無意間流露的弱勢,是被觸及軟肋后強忍的淚水。但要給人“永遠堅強”的印象就要去花時間讓觀眾覺得這個人似乎“永遠堅強”,之后才能產生落差感,才能帶動情緒。女主除了各種疑似私生行為以外,我沒看到任何人格魅力。沒有足夠的鋪墊,沒有準確地樹立角色形象(有些東西單純靠二十分鐘哭訴是達不到效果的),所以我只看到了宅男宅女的無能。我尋思這二位的某些邋遢畫面絕對可以截圖做情頭了,還是臉上泛著熒幕冷光的那種,有興趣的可以搞一下。
還有一點,潤平的告白好社死。你們真覺得浪漫嗎?開口前請不要以演員粉絲的角度去考慮,不要以仲野太賀告白為前提去考慮。你們就單純想想,我記得是剛分手吧,告白還專門選在分手的地方(行為尬不尬因人而異,真正尬的是旁白還要特地提到這點)……然后一個男的突然跟兄弟們弄個“大場面”,還用打.印.出.來.的車牌號告白?第一,浪費墨水和紙;第二,“浪漫”到我整個人都蜷縮沒了。如果當時不答應會怎么樣?不僅顯得自己無情,也在幾十號兄弟面前讓男方顏面掃地。這明明就是在迫使女方答應。我一直以為我是浪漫主義,這劇直接扇了我一巴掌:浪漫就是不考慮對方處境的自戀罷了。最神奇的是723居然就喜極而泣了,又是一記劇中人物的自我感動,我在屏幕另一頭面如死灰。
細說每個角色的話有太多可以指出的問題了。唯一能認可的可能就是女主妹妹。我大可回去再收集一通資料和截圖來證實我的觀點,但無奈這劇我不想再看第二眼,證據什么的就算了吧,這就是我一名普通觀眾的隨筆罷了。
總的來講,這部劇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它想說的東西太多了。什么都想提及,但又不把時長花在重要的地方去讓觀眾深刻領會,想法都變成了大道理從演員嘴里說出來,整部劇變成草坪灑水器,雨露均沾,單拿出來卻發現,哪個都不深入人心,哪個都不夠真實。
我大概略過了整個評論區,最多的字眼就是“治愈”。有的人已經意識到這部劇的問題所在,但是卻還是歸根于“治愈”兩字上,覺得“啊,日本的治愈就是如此吧,我看不下去治愈的劇”。
我尋思這一定是把“治愈”和“無聊”搞混了吧,如果換一下就正常多了:“啊,無聊就是如此吧,我看不下去無聊的劇”,不一下子明朗了很多嗎?治愈是治愈,無聊是無聊,請不要把治愈和無聊搞混。
好評如潮的評論區還有成堆的五星“力薦”。不好意思,我覺得各位全是被美色和聲譽蒙蔽了雙眼。這劇從各方面來講都不值得“力薦”,我只祈禱它不會再吸引來太多soon-to-be受害者了。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和那些看了這劇就能覺得被治愈的人互換一下身份,我真的想體驗一下單純可愛的人生。
……不過看這劇每集還都能把眼睛哭腫什么的還是算了,有點費紙。
本文轉載翻譯自日本媒體Real Sound報道,原文網址如下:
//realsound.jp/movie/2021/06/post-795899.html
4月開始在NTV播出的電視劇《短劇開始啦》,將在6月19日迎來最終回。菅田將暉、仲野太賀、神木隆之介、有村架純、古川琴音等豪華卡司的共演自不必說,由于是人氣編劇金子茂樹原創的電視劇,本劇在播出前就備受矚目。播出以后,劇中暗藏伏筆的故事和演員們的演技相得益彰,在社交網絡引起很多話題。
飾演高巖春斗的菅田將暉,在自己擔任主持人的廣播節目《菅田將暉的 All Night Nippon》(簡稱《Suda ANN》)中,也聊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和本劇的聯系。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暗藏伏筆的本片《短劇開始了》與《Suda ANN》以及在Hulu播出的特別番外劇集《Makubes的23時~我們真的會回答大家的問題~》之間的伏筆聯系。
菅田以前在廣播中談到自己的學生時代,說到“在文化祭上,我出演了《求婚大作戰》櫻桃小丸子版的花輪君一角”。
說起《求婚大作戰》,正是擔任本作品劇本的金子茂樹的代表作。據說那部文化祭的戲劇是菅田演藝活動初體驗,自己也參與了劇本創作。他飾演的高巖春斗等人組成的短劇三人組“Makubes”創立的契機也是文化祭的小短劇,從那時開始,幾乎所有的段子都是春斗創作的。可以說是菅田自己的人生,也在本作品中進行著。
此外,菅田在《Suda ANN》節目中發起的原創周邊品牌“NAGORI”也悄悄在本劇中登場。劇中重復出現的無糖發泡酒上有紅色文字的“NAGORI”logo。
在本片的TV放送后,Hulu獨家播出的《Makubesの23時》也是讓人能更好理解本片不可或缺的內容。節目在中浜里穂子(有村架純飾)工作的家庭餐廳中拍攝,展現Makubes三人組的日常生活。到目前為止,該網站已播出五集,與Makubes的官方推特賬號聯動,募集“想問#Makubes的問題”之后,Makubes三人會在番外劇集中回答這些問題。番外劇每集大約20分鐘,讓觀眾感覺在旁邊聽他們的對話,是即興表演性極高的對話劇。
番外劇集的內容與本片中的短劇有很多關聯。例如,在第6集中,里穗子一邊唱著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的主題曲,一邊喝得爛醉如泥,拉住過路的春斗和她說話。變得自暴自棄的里穂子抱怨“地球什么時候滅亡都可以”,而春斗則回答“嘛,暫時不會滅亡吧”。這個“如果地球滅亡的話”,作為問題出現在《Makubesの23時》第1夜中,美濃輪潤平(仲野太賀飾)回答說,“地球滅亡前要招募大家一起舉辦音樂節”。看過番外劇中的討論之后,再來看第6話中春斗和里穗子的談話,與有村爛醉如泥的演技巧妙的結合,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場景。
另外,本片第7話中描寫的短劇《無人島》也與番外劇第1夜春斗提出的問題“如果要去無人島的話,要帶什么東西?”相關聯。短劇中春斗拿來了打火機,而潤平卻什么也沒有,瞬太拿來了國語辭典。在番外劇中,瞬太回答說“因為晚上很冷,所以要帶著我喜歡的考拉外套去”,三人大爆笑。在關系很好卻常常發生沖突的春斗和潤平之間,瞬太一方面總是扮演讓氣氛緩和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常會表現出不按常理出牌的思考方式,令人恨不起來的角色特質。聯系番外和本片,觀眾們會想“是以這個對話為契機創作了《無人島》的短劇嗎?”
此外,還有番外劇與《Suda ANN》之間的聯系。仲野和神木作為嘉賓出席了本片第一集播出后的《Suda ANN》。仲野與菅田在公與私兩方面都曾有過10年左右的交往,這也是他第3次作為嘉賓出演節目。已經習慣了和聽眾的對話的仲野,在“對同樣是93年出生的菅田和神木都很嫉妒”的設定下,大膽地進行了談話。
之后發布的番外劇第2夜,潤平的人設逐漸升級,“因為不想被過去束縛,所以連前一天吃的東西都不記得了”,從《Suda ANN》開始,他就玩起了一直裝傻失憶的梗,并且把這個梗延續到了番外劇中,再次引起爆笑。聽了第一次的《Suda ANN》的觀眾會覺得番外劇更有趣。
本片第5集中,里穗子說到高中時代作為花道部部長努力到全國第3名,講述了“過去的努力會得到回報”的故事。在之后播出的5月31日的《Suda ANN》中,菅田提到自己過去也曾經為了塑造角色,調查了關于花語的知識,那時候還沒有接觸到《短劇開始了》的內容,算是一種巧合。但是他在節目中坦白說過去看過的花語“一個都沒記住,全都忘光了”。
雖然還不知道故事的結局,但至今為止的故事并不是普世定義上的“隨大流”的既定路線,而是聚焦在“做搞笑藝人已經10年了,28歲差不多要開始面對現實了”這樣的問題上。沒有爆紅的希望,還要繼續做搞笑藝人嗎?如何面對他人的視線呢?為自己擔心的家人會怎么看?結婚呢?這樣種種的問題。認真爭論的場景也很多,從每集的短劇開始,笑的場景也很多,雖然鑒賞感不會過于沉重,但是每個角色都面對著并不甜蜜的現實。
另外,還有一些細微的伏筆值得注意。在潤平打工的麻將會館里,和店長一起打麻將的一個人是里穗子妹妹找公寓的場景中出現的房產中介。還有在妹妹工作的小酒館掛著的演歌歌手海報,是和Makubes同一事務所的前輩歌手(第5話),在最后一集的預告中也出現了這位演歌歌手和妹妹對話的場景。
反復觀看劇集會發現很多暗藏的伏筆。本片第一集中,在中華料理店里Makubes結成的場景,是以春斗的視點來描寫的,而第二集中是以潤平和瞬太各自的視點來描寫的。在這些場景中,每個人的主觀性都不同,還加入了獨白,潤平用手機看了女朋友奈津美發來的短信,而瞬太羨慕著另外兩個人。看過第二集以后,再看第一集,從沒有獨白的鏡頭,到實際上潤平偷偷看著什么的樣子,以及瞬太復雜的表情,都是非常耐人尋味的場景。
像這樣,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的伏筆有很多,為了更好理解這部作品,推薦反復觀看。
《菅田將暉ANN》每周一25點播出,今年是播出的第五年,是總計超過200期的人氣節目。正如里穗子從Makubes那里獲得了很多力量一樣,很多聽眾都因為這個節目被鼓舞了吧。在節目中被提及的爆米花燙發,實際上不僅僅是為了飾演高中時代的春斗,也是為了他主演的,即將在2022年冬季檔播出的月9劇《勿言推理》而做的造型,菅田之后的進步也越來越引人注目。
《短劇開始了》終于將迎來最終回,演員陣容都陸續殺青。仲野說,“在第一集播出結束的時候,從我剛開始做演員就認識的同行伙伴們就聯系我說,“我也想出演這樣的電視劇”,他“從心底里感到高興”。努力什么時候會有回報,原本就不知道會有什么回報。盡管如此,通過不斷的努力,可以說是“沒有白費”,相信暗藏伏筆的未來的故事,在本作品中也許也包含了演員們的人生故事。最后一集還會有怎樣的伏筆描寫,我們希望這是“難以分離卻閃閃發光”的最終回。
另外,番外劇《Makubesの23時》第6夜還發表了將有特別嘉賓登場的消息,請不要忘記收看!這個周末,喝著“無糖發泡酒”,再好好地重新看一次本片吧。
想感慨一下《短劇》第二集故事講得很好。 這集主線是關于潤平和瞬太兩人的秘密,潤平的秘密是十年前沒有將春斗放在做短劇的第一人選,瞬太的秘密則是打算27歲去死。 而中濱的作用像一個劇情催化劑,因為她關注他們所有行蹤、采訪、博客,甚至他們彼此間都互不清楚的事情,所以她時而幫助他們修復裂痕,時而起到提醒和助攻的作用。 最喜歡結尾,短劇里,潤平和瞬太沒有按照劇本走,而是加了自己笨拙的道歉和感謝。
這里像是呼應了之前春斗在居酒屋,大叔對他說的那句話:
之前春斗并未堅定做短劇,他對自己有所懷疑,對其余二人的想法也并不確定。但經過這一系列事情后,很自然的,我們就會覺得春斗真的會“肩負著瞬太和潤平的人生,一輩子一起干一番事業”。 就,好燃啊!這個故事講得真好!
哇…這劇給100分都不夠,無疑本季,不,年度最佳啊,遠遠甩掉隔壁大豆田,坂元這次只能看見金子茂樹的車尾燈啦。看看人家日本人拍青春群像劇吧,就是有本事讓你爆笑著流淚,流淚著爆笑,讓我想起《蜂蜜與三葉草》式的感動,情緒與每一個劇中人呼應。命運的草灰蛇線,早就埋伏在你身邊的人物當中,逐一回收伏線的過程,就是與己與人對話和碰撞的過程,就是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世界的過程,同時也是迂回盤繞的劇情,層層剝開的過程。有時你覺得人生的某塊碎片脫落了,其實沒有,假以時日,找回來,拼回去,還是完整的一張。那句話說什么來著,“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放在這部劇里,就是“每一筆都是對的”,沒有失誤、沒有踩空,沒有浪費。最神的就是,每一個角色,大大小小,每一個都可愛,演員集體出神入化,這事兒真沒有幾部劇能辦到。
不太能get到…抱歉…大概是因為人物對話獨白的長鏡頭很多 所以容易覺得枯燥,有相同生活經歷的人看了才會更有共鳴吧,另外村花還是美麗的。
看完第一集,只想說謝謝啊,真的謝謝。
火花既視感 最近看的第三部講三人組的故事了 蘇打和太賀算是新生代里演技過硬的 あいみょん的片尾曲 金子茂樹寫出一部能達到求婚大作戰一半質量的劇本就行 村花出來的第一幕認成了柴崎幸
想大喊一聲deja vu!!!!靈的驚為天人!!!!呼喚、疊映、永動循環,一口氣看下來絲滑得有如聽了一首歌,真的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啊我的媽呀……短劇開始啦!“當然,重要的事情要從吃完拉面開始說”用回收伏筆的方式認真講述一個叫做“從開始到開始”的命題小作文第一集,就連臺詞和場景兩個概念都能輕巧解構、分設二角 各司其職 互為留白。浸透了既視感的青春群像,從未有過的觀劇感,金子茂樹是我低估你了。(所以匡扶的ppt條漫什么時候拍劇??
long long time ago,記得有位身在日本見過蘇打本尊的友鄰說過:“蘇打就是那種初見不覺得好看,看的時間久了還是覺得一般,但就是能讓你感覺到非一般存在的演員。”差不多也就是從《瀨戶內海》《溺水小刀》開始,到《荒野》封神,再到《致命之吻》《人生實物刪除所》后,我信了
我也覺得不比隔壁差哈,兩部輪流追就是了多開心。我永遠可以相信蘇打。編劇極全員滿分??。在這個世界里,微小而閃耀的我們也可能都在為夢想而努力,哪怕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微弱的光芒,也能擁有為此生活下去的勇氣。
編劇好強…
初集7分,期待后續。casting很有份量,日本演藝界未來半邊天。表演很出彩(有村妹妹還需加油)不過第一集展開好慢,本來以為多主角群戲加上戲中戲結構應該會是打快板的呈現方式,沒想到走抒情散文路線。然而鏡頭語言感不足,3、4分鐘的對話戲就3、4個機位切來切去,很累。但太賀的表演節奏彌補了導演的剪輯節奏讓他的幾場戲變得生動有趣。作為一個討論喜劇的戲中戲,節奏真的很重要,畢竟喜劇最基礎的要素就是戲劇節奏。
這是寫過求婚大作戰和我的事說來話長的金子茂樹啊?!需要擔心?不一般的勵志劇了,的確是那種對口失意年輕人的非濃雞湯式療愈系劇目,五人氣場很合!愛繆的主題曲感覺能沖擊大賞,炒雞有味上口,是我覺得4月日劇以來最不硬插最契合劇情最日劇的一首了。
記不起上一次看到這么讓我有共鳴的日劇是什么時候了。第三集有村獨白那場戲,我和劇里其他四個人一樣靜靜聽著,那一刻屏幕內外的世界被打通了。麥克白創作的短劇,這部劇里的世界,劇外真實的生活彼此嵌套交融,在和有村一起掉過眼淚之后,我和劇里的人物一起重新得到了勇氣。/《短劇》完結紀念~努力做一件事情十年,沒有獲得一般意義上的成功,不得不轉向去做其他事,曾經付出的努力是不是白費了呢?同為擼瑟,我得到的答案是,不存在虛妄的努力。只要努力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這痕跡本身就是一種回報。最緊要是不要有遺憾。我也更加確信,雖然人與人之間有緣滅的那一刻,但緣起時共度的時光也是永恒。
古川琴音今后或能超越安藤櫻
太賀演技真的牛。在福岡吃拉面那里笑著笑著哭了的情緒轉化太強了。喜歡這個劇本的感覺,不紅的搞笑藝人組合,不同的交際,人生經歷。在27歲的路口上的選擇。
坂元裕二和金子茂樹啥關系啊是不是腳本圈最大對手,風格也有非常相似的部分。坂元今年上映的電影作品《花束般的戀愛》是蘇打和村花主演,這對又搬到金子這里來對打坂元的新劇,妹妹古川琴音也橫跨兩部。劇集以外的這些事情讓我覺得更有趣。非常理解村花飾演的女主角通過輕微的stalker行為消解內心的痛苦,發掘他人生活的點滴來為自己的生活增色。隆之介比前幾年長得順眼一點了。日劇真的很喜歡搞水滴石穿的敘事吧,本來覺得每一集都無聊、無驚喜,就像麥克白的短劇一樣,但是這些無聊不斷疊加,悄悄鋪墊,最后所有細節拼合在一起,能夠給人胸口猛烈一擊。金子茂樹不依靠名臺詞一決勝負,而是做好了生活的每一頓飯菜。
潤平為了泡妞,裝作喜歡短劇的樣子;瞬太為了加入Makubes,裝作在電玩界力不從心的樣子;?為了感受到生活的意義,裝作助人為樂的樣子;奈津美為了使自己表現出溫柔女人的樣子,違心地支持潤平的短劇事業;真壁老師為了證明自己放棄夢想是正確的,給出了Makubes解散的建議。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打算,同時也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亮光。為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理論,做了一個現實的注解。
當然不是在講年輕人真正的痛苦,所有人都有愛、夢想和退路,偶爾會覺得是打著喪氣的幌子在講一個太過輕盈美好的故事,可是只要看到大家聚在一起,腦中就只剩下了一個想法:好想加入他們!好想成為小團體的一員!一直無望地暗戀著純平也沒有關系!婚禮上我會擦干眼淚送上禮金和祝福的(同時挽著春斗的手,將就一下啦)!啊,金子茂樹收伏筆的能力天下第一!
太賀沒有形狀,所以太賀可以是任何形狀,太棒了,神木在我心里永遠是蒙著橘色罩子的純良男孩,所以我喜歡這部劇
金子茂樹劇本裡的人們總是那麼的溫柔。第一集:「大家一起來喝哈密瓜蘇打水吧」「講重要的事情,要在吃完拉麵之後」。第二集:「登場前,記得拉伸你的阿基里斯腱」第三集:「擦了洗完腳的毛巾,因為洗完的腳是乾淨的,所以毛巾也是乾淨的唷」第四集:「喝醉時想吃的東西,不一定是最愛吃的食物吧」第五集:「放棄也不見得都是消極的吧」第六集;「如果地球滅亡時,都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怎麼辦?」第七集:「飯糰配甜咖啡雖然很奇怪,但就像人生一樣,有什麼就配什麼吧!」第八集:「人生中某些決定是用一些小事來選擇,也沒什麼不對吧!」第九集:「雖然makubes號沒有發現任何寶藏,壯志未酬,就要沈船了。但我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冒險。」最後:「不用擔心啦,我們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會通過猜拳來決定。」
這部劇真的直擊心靈,我暴哭
又是搞笑藝人年紀大了還不紅是堅持還是找個電子廠上班那一套,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