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時為戰國。醍醐之國主景光,在某所寺院的大堂中,向12尊鬼神像許愿領土繁榮。作為交換而誕生的景光之后嗣,身體各處都有所欠缺,被視作不祥之子而拋棄到河川之中。時光流逝,鬼神實現了與景光的約定,國家迎來了平安。這樣的某天,名為“多羅羅”的年幼盜賊,與某個男人相遇。
那是鬼,還是人——兩臂裝有刀劍,全身皆為人造的男人“百鬼丸”,其無光之瞳緊緊盯著襲來的妖魔。
看了幾遍后,我感覺這集越看越怪,人物反應和臺詞都非常奇怪,鑒于第7集編劇埋的各種神臺詞,我決定拉一下第8集……然后越拉就越感覺到制作組花了大量的心血在這一集,尤其是鏡頭和臺詞的信息量非常大。
……………………
想要充分欣賞本集的故事,首先就必須要領會和理解制作組埋在故事里的各種線索,因為后續它們全部都會參與劇情的推動或主題的表達:
1
該村附近地下有大量的硫磺儲存(多羅羅開頭聞到臭雞蛋味,四周漂浮著粉塵,故事最后阿源給多羅羅的黃色固體就是硫磺)
硫磺燃燒時發出青色火焰(魔神被燒時火焰的顏色也是青色),另外制作組還很細心的在阿猿射箭的地方支了一只小火把,一方面是箭頭的火源,另一方面火把上火焰的顏色是普通的紅黃色,用來和大片的藍色火焰做對比,讓觀眾意識到藍色火焰的性質是非常特殊的)
空氣中含有一定濃度硫磺粉塵時,會形成爆炸混合物,靜電和明火皆可點燃(巨大的爆炸力量把地下水炸出很高的噴泉,后續熟悉當地環境的阿猿會用此辦法驅散黑云)
硫磺既是臭味的來源(關聯嗅覺),又可以引燃引爆(關聯除魔),還是假酬勞(關聯角色動機),設計得很巧妙。
2
阿猿割繩子的時候繩子捆得明顯很松,姐姐被魔神吃時表情很平靜(只要送新娘,怪物就會乖乖離開,所以姐姐是自愿被獻祭的)。阿猿特殊的口音、身著狼皮、身手敏捷,以及他與姐姐在獻祭處的對話都暗示了他們不是親姐弟(姐姐被吃后,阿猿才對多羅羅揭開這層關系,他們兩個也是一種因果,姐姐關心弟弟,弟弟救姐姐,同時姐弟兩和多羅羅百鬼丸是一組對照關系,都是一大一小沒有血緣關系,卻又彼此建立紐帶和感情)
阿源熟悉當地的地理情況,又有射箭的本領(后續引誘魔神的計劃需要充分熟悉地理情況,還有他射箭的能力)
3
因為黑云讓可見度下降,所以魔神首先是靠聽對方的聲音來判斷位置的(多羅羅讓那兩個送新娘的村民別大叫,但已經來不及了,魔神憑聲音錯把他們先吃了,發現后再吐了出來,可見它的視覺不如聽覺敏銳)
魔神同時也可以通過白色(擁有最高明度的顏色)來判斷位置(它把穿白無垢的姐姐一口吞了)
魔神怕光(必須制造黑云在其中活動,被陽光照射時逃走)
魔神會蛻皮(后面因此逃過一關),以及蛻皮后體型會變大
魔神會吼叫(后續百鬼丸要借此判斷它的位置)
魔神能飛(它在空間中移動的方式很有特點,相應制作組的打斗設計在縱深感方面也會更強)
魔神的設計在身體結構、基本習性、攻擊方式、運動方式等上參考了許多不同的生物,如節肢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海洋生物等,還加了一些民間神話傳說的元素
《多羅羅》里每一次的主要戰斗都會利用角色和環境的特點來互相博弈(甚至會加一些偶然因素,比如金小僧的助攻),并不是對波加特效的場面奇觀堆砌,或只追求動作的形式美,雖然是魔神的世界,但風格偏向寫實系,見招拆招的設計上比較符合邏輯,也是很花心思的,包括百鬼丸自身的武打動作也很有個性,如走壁、跳躍、空翻等,他可以在三維空間里自由移動,這也符合他異于常人的成長背景
4
魔神和黑云的妖氣是一體的,百鬼丸無法通過看靈魂來感應它的位置,因此他只能靠其他方式感知和判斷(正好他此前恢復了聽力)
百鬼丸失敗后不說話,長時間在扔石頭,甚至持續到半夜,沒有和多羅羅他們交流,多羅羅搞不明白為什么大哥在黑云里無法行動,她以為大哥扔石頭是在郁悶,所以兩個孩子決定自己想辦法針對魔神的弱點和已知的地理知識制定作戰計劃(拍手結盟)
(敘事設計上,此處分兩條作戰線,明面是兩個孩子這條,藏著的是百鬼丸和多羅羅這條,應該是先抑后揚,先隱藏然后突然揭開,給觀眾制造驚奇和意外感)
5
兩個孩子平時一副小大人般樂天堅強的樣子,但睡著后的夢中哭泣,把孩子敏感孤獨的內心世界顯露了出來
百鬼丸聽到了孩子的哭聲,他內心應該有所觸動(這里既豐富了兩個孩子的性格,又用上了百鬼丸已經恢復的聽覺,讓他去感知孩子們一種口是心非的感情表達方式和真正的心情,提高了百鬼丸的感情體驗能力,豐富了他的內心世界)
6
阿猿雖然行為和長相都很奇怪,被村里人嫌棄,但其實他是個很溫柔很有人情味的小孩,他把自己保暖用的狼皮給了多羅羅蓋,另外他明明沒有名字,但姐姐說他像猴子,他就胡謅了一個名字阿猿,希望姐姐能一直叫他的名字,以此建立一種感情紐帶。他還和多羅羅互相調侃名字來表達親切感。阿猿非常寶貝自己的名字,最后還不肯換呢(因為長期被敵視和冷漠對待,所以他非常懂得珍惜和別人的感情,渴望被關心)。
本集叫名字這個動作多次出現,最后會引出百鬼丸叫多羅羅的名字(主角之間的情感升華),一共設計有兩次,第一次是戰斗時,百鬼丸呼喚多羅羅,但發音聽不清,第二次是最后送花時,他終于能含糊的說出來了,是一種進步和感情上的靠近。呼喚名字既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達情意。
7
片尾百鬼丸送花給多羅羅,一方面有了鼻子的百鬼丸覺得花聞起來很香,所以想用花幫多羅羅抵擋臭味(開頭多羅羅抱怨很臭,首尾呼應),另一方面也正好暗合了百鬼丸對她的感謝和親切之情(臨走時姐姐邊送花邊叫著多羅羅的名字來表達感謝,百鬼丸看在眼里,學以致用了)
8
姐姐為什么能活著?
這個問題我感覺制作組借了多羅羅的嘴自嘲了一把:“真是不明白妖怪的想法呢”(編不出理由但又實在不想再虐觀眾了吧,哈哈) ……………………
其次,我再把戰斗過程的邏輯和步驟試著整理和羅列一下:
1
黑云壓近,魔神出現
2
多羅羅披著白無垢(顏色)、大聲叫著(聲音)吸引魔神,引它跟著自己到達放置硫磺粉末的各個地點,再用聲音挑釁令魔神沖擊她的位置,此時怪物身上會沾上硫磺粉末,多羅羅則通過跳入旁邊的小洞躲避(每個地點旁都有一個小洞),期間她不小心滑倒了,幸虧及時脫下白無垢跳到洞中才得以脫身,洞口也被飛石堵住了
(在此過程中,多羅羅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不怎么怕魔神的,其實也是因為魔神的感官實在不怎么樣,又因為它的身軀龐大,所以無法鉆入小洞傷害多羅羅)
3
等魔神全身沾滿硫磺粉末后,它發現找不到躲在地下的多羅羅,就來到另一塊白無垢處(此處地勢低洼,有大量含硫的氣體從地下冒出,聚集在此),阿猿正埋伏在上方,一支火箭下去引發大爆炸,蜈蚣全身著起青色火焰
4
然而魔神并不怕火,但爆炸的氣流沖散了黑云使陽光射入,它的表皮見光便開始潰爛,多羅羅二人激動得大聲歡呼,但魔神滅了火焰,重新噴出黑云(關節的縫隙處可以張開并噴射黑云,這個設計很好的利用了蜈蚣的身體結構特點,而且讓觀眾覺得意想不到又很合理),再次遮住陽光,并蛻去腐爛的外皮(也是動物的身體特點,符合邏輯),體型變得更大更難對付,而且它根據剛才兩人的歡呼鎖定了他們的位置
5
突然百鬼丸身披白無垢及時出現(他也知道可以用白無垢來吸引蜈蚣), 他用石頭扔魔神來判斷大概的位置(此處扔石頭是讓觀眾反應一下,因為直接用射箭來判斷聲音,觀眾一下子不會和先前百鬼丸扔了很久石頭的那個舉動聯想在一起),接著白無污垢飛走,魔神便失去目標,茫然而無法進一步判斷和攻擊,只能慢慢靠近箭射出的方向
6
百鬼丸開始不停射箭來判斷聲音的位置,等魔神靠近地面,他就跳上前面的大石頭一躍而起,高度剛好能刺瞎它的右眼
7
魔神倒地,但尚存另一只眼,又再次起身攻擊,正好把沒來得及離開的百鬼丸彈飛在地,欲繼續攻擊時,多羅羅為其解圍,她看明白了百鬼丸的思路“是這樣啊,是聲音!”,于是她先大叫吸引怪物的注意力,再拿著繩子飛身跳下,落到魔神腦袋旁邊(這里有一個多羅羅落定后灰燼揚起,她感到腳下非常燙的表演設計,可以說演出相當細膩了!),由于怪物聽不見她的后續聲音,正在遲疑中,多羅羅趁機把繩子捆好,自己吊在怪物眼睛旁邊,大叫著給百鬼丸定位“大哥,我發出聲音的地方,就是它的腦袋”(這個鏡頭處理也很細膩:多羅羅這句話還沒來得及說完,魔神就開始動了,她立刻失去平衡,這表示魔神對聲音非常敏感)
8
多羅羅這一叫,百鬼丸聽見了,但魔神也聽見了,它橫沖直撞想甩開多羅羅,顛簸中多羅羅被飛石砸暈。
9
百鬼丸聽到了多羅羅的反應,他大叫著想喚醒多羅羅,但魔神也聽到了百鬼丸的大叫,向他沖過來把他撞倒。百鬼丸還是不停大叫,魔神張著嘴,邊吼邊向他沖過來,幸好他也聽到了吼聲,及時判斷出了魔神嘴的位置,轉過身來封住了魔神的嘴。
10
魔神張不開嘴,就用觸手襲擊百鬼丸,百鬼丸不理繼續大叫,近距離的呼叫使多羅羅終于被喚醒,此時怪物掙脫了百鬼丸,重新張了一下嘴復又咬住百鬼丸,把他甩向天空,并向他(上方)沖了過去(這一動作看起來是魔神的主動出擊,但其實是后續它被陽光照射的伏筆)
千鈞一發之際多羅羅見勢趕緊大叫讓百鬼丸刺眼睛(弱點,轉折因素出現),百鬼丸聽到后面部表情改變,變得冷靜從容(這里給了一個臉部近景,表現他內心因多羅羅的支持而變得穩定),他完美的控制住下墜的軌跡,一個翻身避開魔神張大的嘴,用力刺進它的另一只眼睛,這樣他能把自己固定在魔神身上(蜘蛛女郎那集開頭的打斗中百鬼丸也曾用手刀把自己固定在樹上,我覺得很新鮮~)
11
魔神依著慣性軌跡正急速上沖,突然全盲辨不清方向,于是拉著二人直接就沖出了頂上的黑云(此時觀眾的視角和百鬼丸他們是一樣的主觀視角,就仿佛和他們一同經歷了沖破黑暗的激動一瞬),伴著百鬼丸發泄般的大叫,整個畫面一掃長時間的黑暗壓抑,大片藍色的天空給人感覺豁然明亮開闊(強烈的對比讓觀眾的心理感受十分震撼!)
12
觀眾這邊剛松口氣,制作組又制造一波大危機后的小危機作為余韻,鏡頭中魔神另一只頭邊吼邊向前追來(這另外一個頭在魔神第一次攻擊時就出現過那么一下),它向觀眾正面沖過來,面積越來越大,距離越來越近(這是一種制造緊張感的鏡頭處理方式),百鬼丸根據吼聲,從容應對,抽出手刀直接向后輕輕一跳,墜入怪物口中。
13
只見巨大的長條型身體從頭至尾在空中被切了個兩半,頃刻間化為漫天的碎片(由內而外的破壞方式我覺得很有意思,面對體型巨大的對手很適用,在動畫表現上也很特別,容易讓觀眾印象深刻),伴隨著百鬼丸瀟灑的身姿和多羅羅開心釋放的身體動作一起下墜:“成功了”,角色情緒也如同飛翔一般,得到最大的釋放(觀眾也是)
從多羅羅大叫著跳下起,到最后二人下墜,這個段落一系列瞬間動作的快節奏組接,再配上相應得當的鏡頭和剪輯,從各方面(主題,人物,故事)塑造了本集的最高潮段落。
尤其值得注意是,在空間的縱深、轉換上和劇情情緒的完美配合:多羅羅從高處跳下拴繩子→魔神和百鬼丸在地面僵持→魔神把百鬼丸拋上天空然后跟上→空中百鬼丸完成絕殺→二人下落掉入水中
14
多羅羅伸出大拇指贊揚百鬼丸,兩人第一次完成了一場極為精彩(變化豐富,充滿波折)的配合戰,表現了角色的意志品質,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彼此的默契和感情,前7集他們在相處中已經培養出了一定的默契感,能夠互相明白對方的意思,因此這次才能及時為對方解圍并給對方制造機會,他們彼此已經高度信賴著對方了(一旦有第8集這種契機,兩人的默契便很自然就能在關鍵時刻充分展現出來)。百鬼丸除了一路上打怪獲得器官、感知世間萬象、體驗人情冷暖外,和多羅羅關系的發展也是一條重要的主線,他的“成人之路”上離不開多羅羅,幾乎每一集制作組在兩人互動方面都會有很細膩的表現。 15
最后,每次精明的多羅羅想打小算盤做點小生意賺錢,總是要落空,不是因為倒霉就是因為實際上她真的沒啥很深的心機,制作組這種善意的捉弄也讓觀眾多了一份對多羅羅的喜愛之情吧(^_^)
【本文寫于全劇第17話播出之后。隨著劇情發展,對文字內容進行了少許訂正與補充,但主旨完全沒有改變。如今全劇已經完結,本文也將停止修訂。】
截止至第17話,支配《多羅羅》的三組悲劇性沖突已經逐一展開了。“悲劇(tragedy)”與“悲慘(misery)”不同。“悲慘”只是單純使人產生強烈憐憫之心的不幸,這種不幸不論從現實還是從道德層面講,都本應有著直截了當的解決方法(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之死不但沒有任何道德上的正當性,并且也本是不難避免的)。“悲劇”則意味著,不幸的根源,因為某些原因而無法消除。悲劇性的沖突,便是于情于理都難以調和的矛盾。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由于我們無法坦然拋棄處于沖突中的任何一方,我們便沒有對這一沖突的完美解決方案。
全劇的第一組悲劇性沖突,產生于這兩方之間:一方是感官與感官所認識到的世界,另一方是善與幸福。百鬼丸的設定,基于的前提是笛卡爾式的身心二元論——他最初是個完全沒有肉體的靈魂容器,性質類似《鋼煉》里的阿爾。但與阿爾不同,百鬼丸生下來就是如此,因此沒有對世界的任何感性認識。繼而,百鬼丸的心智長期處于低度發展的狀態,僅僅能夠辨別出什么對自己無害、什么又是對自己的威脅。他的心智發展,依賴于感官的發展;而感官的發展,又依賴于最初僅僅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而殺死第一個鬼神(第1話)。這是個既偶然又必然的事件。就此而言,百鬼丸有著鮮明的盧梭自然人特征。
使百鬼丸進一步與盧梭自然人相似的,是他在重獲感官的過程中得到與失去的東西。在沒有任何感官時,百鬼丸是善的。“善”不意味著百鬼丸會去主動幫助別人,而意味著他不會主動傷害別人,除非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他對無害的人、物、甚至小妖怪都抱著完全不理不睬的態度(第2話)。在逐漸獲得感官之后,百鬼丸的善惡反而變得曖昧不清了。一方面,和無感官時不同,百鬼丸逐漸學會了欣賞與主動幫助別人;但另一方面,他也逐漸學會了仇恨與主動傷害別人。感官的這一雙重后果,在聽覺這一感官上表現得尤為突出(第4-6話)。百鬼丸在聽力恢復后聽到的第一個聲音是雨聲中的哭聲,隨后長期被嘈雜的環境驚擾。但也正是聽力的恢復,使得他能夠聽到動人的歌聲,從而把他卷入了與人類的美好的情感關系中。而恰恰是這一情感關系,由于遭到他人無端的破壞,使得他最終成為了主動的殺人者。嗅覺也是如此(第7-8話):嗅覺的恢復,使得百鬼丸既能聞到鮮花的香味,也能聞到硫磺的臭味。總之,正如壽海所說(第17話):百鬼丸的軀體越像人,心靈就越有著變成鬼的風險。
這繼而帶來了更關鍵、但答案也更曖昧不清的問題:感官的獲得,是否有助于百鬼丸的幸福?在沒有感官時,百鬼丸無法體會感官帶來的美好,可他內心平靜,因此也不會陷入痛苦的狀態。在獲得了感官后,感官帶來的美好卻是以失去內心平靜為代價的——感官的發展帶來了心智的發展,百鬼丸最終認識到的,是自己無緣無故遭受的極大不公。于是,到底是不傷害人但心智發展水平極低的百鬼丸更幸福,還是心智得到了發展、卻要通過傷害人來奪回本屬于自己的正義的百鬼丸更幸福?
***
從這個問題發展出來的,便是全劇的第二組悲劇性沖突——多數人的利益與少數人的利益之間的沖突。景光將百鬼丸獻祭給鬼神,通過犧牲百鬼丸一人,帶來了醍醐全國民眾的安寧與富饒。百鬼丸殺死越多的鬼神來奪回自己的身體,就意味著醍醐國全國越進一步邁入災難。就此而言,百鬼丸的個人利益與醍醐國大眾的利益是零和的沖突關系。這是一個標準的電車難題:由于無法二者兼顧,我們被迫在兩種利益之間決定孰重孰輕。百鬼丸選擇的是自己,因此在離開醍醐國之后開始不遺余力地殺戮鬼神,不顧此舉對他人帶來的傷害(第15-17話)。他的弟弟多寶丸則選擇了醍醐國民眾,拋棄了早先糾纏著他的兄弟情與救命恩,積極地捕獵百鬼丸(第10-12話)。兩個人的沖突,是這一悲劇性沖突的具象化。
不過,這第二組悲劇性沖突實際并不是很有意思。本劇的立場很明顯:利益沖突的雙方,可能沒有一方在道義上是真正無辜的。第14-15話,鯖目用孤兒喂養鬼神換取豐饒,其國民不但視而不見、甚至伙同其中——這是醍醐國的微縮與極端版。結局實際是各打五十大板:一方面,鯖目及其國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惡,即使他們人數再多,最后都活該自相殘殺。另一方面,百鬼丸為自己的利益而無視自己屠戮鬼神對其他人的利益造成的損害,即使其他人再罪惡、人數再少,也無法讓他獲得道德制高點。第16和18話中的那個養鯊魚的男子之于百鬼丸,正如鯖目之于景光:只在乎自己的鯊魚的死活與痛苦,卻完全無視被鯊魚吃掉的人的死活與痛苦。在這方面,甚至在景光與百鬼丸之間,都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景光犧牲百鬼丸,不僅僅為了國家的和平與富饒,也為了*自己*的野心;百鬼丸斬殺鬼神,不僅僅為了反抗不公,也為了奪回*自己*的軀體(這在第20-22話中展現得最為明確)。他們都有著自私的一面。《多羅羅》將對動機的評判置于對后果/利益的考量之上、將對“對錯(right/wrong)”的評判置于對“好壞(good/bad)”的考量之上,這些不僅僅否定了邊沁式功利主義,還否定了整個后果主義傳統。
雖說如此,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劇情發展過半時,出現了多羅羅背后的寶藏地圖這一“機械降神(deus ex machina)”式的劇情設計——結果,最后的指向似乎是:多數人與少數人的利益沖突,歸根結底要靠財富來解決(如琵琶丸向多羅羅暗示的那樣,第13話)。這與其是在解決利益沖突,不如說是在規避利益沖突:當我們在談大家該怎么分一張餅時,你來告訴大家:為何不一人一張餅?當然,我們可以說,正因為這是個十分突兀的“解決”沖突的方式,它才需要十分突兀地登場,因此,藏寶圖恰恰必須是個“機械降神”。這樣一來,多數人與少數人之間的利益沖突這一組沖突的悲劇性,就得到了確認:除非靠天賜,否則沒有解決方法。不過,編劇似乎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以僵局告終。在第23話,多羅羅、醍醐村民、與夫人之間的對話,既確認了這一沖突是無法在現有框架下解決的,又試圖指出另一種對這一沖突的處理方式,即:通過民眾的獨立、而非對武士的依賴,來消弭沖突。這個新提議,在第24話(最終話)中便與藏寶圖結合了起來:通過利用這一筆財富,民眾得以實現獨立。不得不說,這是個令人大失所望的提議。一個原因在于,這個答案與之前的劇情產生了強烈的矛盾:雖然琵琶丸和多羅羅最后的對話的一個明顯用意在于表明上述這一提議是新穎的,但是,從對武士的依賴中獨立出來,這正是多羅羅父親的計劃,而鼬的背叛本來就已為這一計劃執行了死刑(第9話)。第24話未能對多羅羅父親的失敗加以反思,而是依樣畫葫蘆,令人很難不懷疑,醍醐村民們將會重蹈覆轍。
***
上述對利益沖突雙方各打五十大板態度,帶來的是第三組(也是本應更有意思的一組)悲劇性沖突:假定景光與百鬼丸都沒有自私的動機,那么上述多數人與少數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就變成了兩種正義之間的沖突:正義究竟是由國家規定的、繼而限定在一個國家之中的,還是超越國家的?如果是前者,那么百鬼丸就失去了挑戰景光的正當性,因為那意味著正義是由景光及醍醐國國民來決定的,國界之外無所謂正義。百鬼丸對景光的挑戰,歸根結底就將只是利益沖突而已。如果是后者,那么,在亂世之中,國家的存在便是對正義的阻礙,結果景光的統治便失去了正當性:景光僅僅滿足于一國內部的和平與富饒,并未試圖終結亂世,這就使得醍醐國的和平與富饒本身成為了不正義——畢竟,寄生蟲的繁衍,是對整個軀體的損害。困境在于,我們無法徹底拒絕上述兩種正義中的任何一種。我們既認為百鬼丸有著正當的理由通過破壞醍醐國來為自己奪回正義,又認為景光有著正當的理由通過阻止百鬼丸來維持醍醐國內的正義。這就變成了安提戈涅式的悲劇。
但可惜,《多羅羅》并沒有真正將這一安提戈涅式悲劇的潛質發展開來。兩種正義間的沖突,先被簡化成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沖突,并最終被簡化成了一種類似個人權利與國家利益之間的沖突。這等于又向上述第二種悲劇性沖突的方向倒退了一步。這一倒退的好處在于,它可以更好地將第一與第二種沖突結合起來,從而為第二種沖突尋求一個建設性而非批判性或規避性的解決之道。第一種沖突,突出了個人“幸福”的曖昧性。而既然個人“幸福”是曖昧的,那么個人“利益”就也是曖昧的。因此,作為個體的百鬼丸,應該維護的是自己作為一個個體所理應擁有的權利,而不應在乎對自身權利的維護是否會為自己帶來利益。恰恰是對利益的考量,使得自己的動機遭到了污染,從而把自己拉到了與國家利益同等的位置,結果失去了自己所能主張的道義——如第二種沖突所示。
可這樣一來,第三種沖突的悲劇性就被沖淡了。個人權利與國家利益之間的沖突,百鬼丸的正義主張與景光的權力之間的沖突,不再是悲劇、而僅僅是悲慘而已——因為不論這個沖突看似多么慘烈,最終的解決方式都是早早就已確定的:一方面,百鬼丸是對的,只要他能學會從對自身最狹隘的利益得失的考量中超脫出來(或者說,只要他能意識到,肉體的健全不能以犧牲靈魂的健全為代價)。在第17話與壽海重逢后,百鬼丸也確實逐漸(雖然很曲折地)開始了這一轉變,并在第24話中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但編劇在這里處理得非常差,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為什么百鬼丸突然就決定放下屠刀了)。另一方面,景光是錯的,他跨越了個人權利這條道德紅線,從而使得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在根本上失去了道德基礎,即使他看起來為更多的人帶來了利益。因此,第24話中百鬼丸對多寶丸的勝利與百鬼丸對景光的“寬恕”(即一種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容忍),便是絲毫不足為奇的結局(雖然我不太能理解編劇把壽海也一塊弄死的用意何在)。
就此而言,《多羅羅》無非還是在為當代法治社會的基本價值背書罷了,沖擊力雖大,但創造力不足。在這個話題上,《Legal High》第二季的最后幾話要比《多羅羅》明確且布局精心了很多。有些觀眾以為《Legal High》第二季的沖突在于庸眾與真相之間,但沒有比這錯得更離譜的理解了。古美門律師不在乎真相;他在乎的是,當我們無法確知真相時,始終堅守權利這一個體在法治社會中最后的保護傘——即便在某些個案中放棄堅守權利看似是受害者、社會、乃至被告都想要得到的美好結局(如羽生律師試圖實現的那樣)。
但就算如此,從思想上講,和大多數番劇比,《多羅羅》也高出了不止一點半點。更何況,在沒有法治的社會里、在不承認權利的神圣性的社會里,多一部《多羅羅》,總要好過少一部《多羅羅》。
景王問政于管氏:“殺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嗎?”
管氏說:“不可以。”
景王問:“為什么呢?”
管氏說:“殺人的應當是法律,不應肆意剝奪任何無辜之人的生命。”
景王問:“殺了他可以挽救一萬個人的性命,也不應該做嗎?他無辜,一萬個人也無辜。一個人的無辜,和一萬個人的無辜,誰重呢?”
管氏說:“一樣重。”
景王笑。
管氏繼續說:“殺戮無辜,有害國法。害國法而不知,卻以為行的是理所當然的事,臣私下里為國君擔憂。”
景王正色道:“那寡人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呢?”
管氏說:“是誰要害這一萬人,就懲治誰。如果是另外一個人,就招募勇士除掉他;如果是一個團體,就令執法機關敲掉它;如果是天災,便去抗災;如果是人禍,便去問責;如果是制度,便去改革。不能因一億人的貧寒,便殺了許氏和三馬,將他們的資財分給眾人。這無異于殺雞取卵,涸澤而漁,會令更多人貧寒,而不會致富。”
以下內容轉自b站!!!
改動的部分 1.首先最明顯地改動就是將原作中的48魔神改為12魔神 2.母親,琵琶丸(在河邊殺死吃掉產婆的瞎眼人),壽光醫生和多寶丸的出場提前 3.原作中勸說醍醐景光與魔神進行交易的僧侶上人在這里改為勸說醍醐不要進行交易 4.上人在原作中被殺死的原因是醍醐景光想保守與魔神進行了交易的秘密,并且是在交易之后被殺死的 5.刪去了醍醐景光主動提出將兒子獻給魔神的情節 6.增加了醍醐景光要求夫人再生下一個兒子(多寶丸)繼承天下的要求 7.增加了送子觀音以及送子觀音被毀的情節 8.拋子之人由景光夫婦改為產婆,增加了產婆被妖怪吃掉以及琵琶丸殺死妖怪的情節 9.增添了壽光為死人補全身體的情節,這里從他和僧侶的對話中也可以看出他為了給百鬼丸制作身體進行了很多次試驗 10.豐富了多羅羅與三個人產生矛盾的前因后果 11.出現了汪醬的角色(與1969版相似) 12.增添了百鬼丸殺死河中妖怪之后長出臉部皮膚的情節 13.增添了景光回到地獄堂發現魔神像被毀,并且發生滑坡的情節 14.增添了多寶丸為母親捉山鴿并且親自下廚烹飪的情節 15.相信不少人為了hrk的配音來看這部番劇,目前因為百鬼丸的器官不全所以暫時不會出聲,這也是一個改動 關于畫面:制作特輯中也包含了個別鏡頭,第一集里面已經出現了哦~為了貼合作品氛圍,多羅羅在制作時格外注意盡量不使用飽和度過高的顏色,背景繪制時先用不常用的墨水描線之后再用ps進行上色,美術導演藤野真里在被問到希望觀眾注意的地方之后是這么回答的:“……如果是關注美術的話,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墨水的自然現象。”也能感受到他滿滿的怨念了[小電視_笑] 關于劇情:這是一部非常嚴肅的作品,系構小林靖子和導演古橋一浩也有如下對話 小:能吸引所有年齡層觀眾的話當然是件好事,相對來說我們的動畫會有一些比較殘酷的表現,但我覺得我們反而不用刻意去隱藏這些部分 古:現實總是殘酷的,少量的毒可以當作藥來使用,確實應該有一些給青少年看也沒問題的內容,或者說確實有一些需要隱藏的內容 小:至少也有一些希望我們規避掉這些的輿論 古:那么青少年們應該從哪里領悟到世界的某些部分,比如不合理的地方,我覺得通過動畫來表達這些也是沒問題的 希望大家好好享受這部作品~
最近壓力比較大,于是每天循環播放《多羅羅》的主題曲《火炎》,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句歌詞是:我真的渴望I am so seriuse.
然后因為聽歌就回想起劇情,我發現人物中,百鬼丸的母親,不能說是罪魁禍首,但是卻是悲劇的助推者。而她還得到所有人的愛,讓我很是看不慣。
在生下百鬼丸后,看到百鬼丸的樣子,她知道了醍醐和魔鬼的交易。但是她除了哭,就是將孩子扔了。
為什么不爭取將孩子養在身邊?為什么不陪著孩子一起走,而是要跟醍醐這種男人繼續過?為什么不直接托付給信任的人收養?
她默認了醍醐的做法,并且回到醍醐的身邊,甚至也默認了醍醐“我們還會再有孩子的”。
其實這樣去責備母親,我也會反省——看起來大家閨秀的母親,這種懦弱和服從就是她的品質,是她的局限,她難以做出除了哭泣之外的實質性行動吧。那么我們觀眾,似乎也不能這樣去苛責一個經歷單純又懦弱的人。
那么只能說,這位母親不用苛責但是卻也不值得尊敬。尤其是對比美緒,美緒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還能給戰亂中的孤兒提供一片溫暖。
她默認了醍醐的做法,遺棄百鬼丸后和醍醐這個男人再次生了多寶丸,但是她卻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職責。多寶丸從小就知道,母親是有心事的,是不關心自己的,而這其中的秘密卻只有自己不知道。
所以多寶丸長的寂寞,并且渴望證明自己,更變成了疑神疑鬼的偷聽丸。
但是如果這位夫人流著淚關心被自己扔棄的孩子,為什么沒能力拿出些精力關心身邊的二兒子呢?大兒子無辜,二兒子也沒有做錯什么。這是失職的。能夠讓孩子說出“您是討厭我吧”
如果說上一條不能保護第一個孩子百鬼丸,我們不能苛責這位母親。但是這里,冷漠的將二兒子多寶丸養大,就是嚴重的問題,是自私——她也知道自己懦弱,那么只有表現的愧疚,冷漠多寶丸,自己才好受點。
這是我的推測,我承認也有我的情感帶入,我發現很多人,寧愿傷害別人和自己,也害怕自己是錯誤的,因為這份錯誤會否定自己的整體存在。
第一面見到百鬼丸,她說了什么呢?有沒有關心這個孩子這些年怎么過的?沒有,而是說:為了國家,你必須犧牲,但是我不會讓你自己犧牲的。意思就是:“兒子你去死吧,我跟你一塊死”。救命,就因為你是母親,你就有權利勸一個并沒有犯錯的孩子去死嗎?
再后來,最讓我心疼的是,多寶丸帶著下屬去圍攻百鬼丸,口口聲聲的說殺了他奪回這個國家的東西時,這位母親來了,給兩面的兒子添亂。
百鬼丸感受到她的到來后,立刻將鮮血淋淋的雙手背到身后,這個孩子,現在還擔心母親看著自己拿劍不對,那份躲藏和下意識的謙卑,讓我瞬間淚目。這個孩子,只是想要活著和愛。
而多寶丸在看到母親后,也是皺著眉頭質問“您還在同情他嗎?”。這位母親,除了蹙著憂愁的眉毛,啥都沒說。
歸根結底,這位母親,除了善良,啥都沒有——沒有行動力、沒有是非觀、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愧疚,沒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首先,醍醐這個男人,絕對配不上梟雄的稱呼,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渣——作為父親渣,作為領導也很渣。梟雄是朱棣、曹操這樣的人,他的人修為可以很差,甚至傷害無辜還面不改色,但是他們有事業心,為了國家勵精圖治的。
而醍醐呢?用百鬼丸的身體換來了17年的安康,除了日子好過,又有什么建樹呢?人家其他國家沒有魔鬼的保護,一樣堅持下來,還能對他的國家宣戰。
這個男人,并沒有辦法真的下決心治理自己的國家,不過是用自己的孩子,換安逸的日子罷了。
再說多寶丸,雖然被母親和父親養歪了是主要原因,但是你也長大了,就沒有基本的三觀嗎?一口一句百鬼丸欠了醍醐國,要將屬于醍醐國的“東西”奪回,那氣勢洶涌,毫無愧疚之心的理所當然的態度。自己的手下要去獻祭卻去阻止,手下你都覺得要心疼,知道獻祭是不好的事。可親生兄長既然要奪回自己的身體,就很明顯他根本不是自愿的,被父親獻祭可多寶丸卻認為百鬼丸是錯的,不該活著。認定別人不該活,應該死了換取我安穩的日子,這樣的理直氣壯,距離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的氣度差遠了。
醍醐和多寶丸,對于犧牲的百鬼丸,哪怕有一點感謝也好呀。
而這部略顯黑深殘的動漫,這樣分析下來,也只是說明,如百鬼丸和多羅羅一樣,堅持人生原則的人,并不多。而大多數雙標又自私的人,自己卻不知道,更不會承認。
看完了…感慨萬千。 一出生就被父親獻祭給鬼神,用以換取國運的百鬼丸,從一團會呼吸的爛肉,到遇見“養母”,拖著全身都是義肢的軀體,一點一點找回自己的臉、鼻子、耳朵、嘴巴、雙腿、脊椎、雙手、眼睛…但也因此打破了父親與鬼神的約定,所以被認為破壞了整個國家的安寧,所有人都譴責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這是我的東西。這么簡單的道理,可是一旦放到個人犧牲與國運的層面相比,孰輕孰重,所有人都愿意犧牲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個體,偽善嗎? 二十卷里的三郎太,因為遇到鬼神,嚇得拋下了行動不便的母親,屁滾尿流逃回村里,村民問他那是什么?他轉身看見自己背上還掛著半截母親的手…情緒瞬間崩潰,“胸口那里就像破了一個大洞,怎么也填不滿”,而當他看到其他村民也被鬼神嚇到失魂落魄無法自持時,竟然釋然了,胸口的洞似乎也填上了一些,所以他樂此不疲,不斷帶人到鬼神面前,直到百鬼丸,居然不像其他人那樣逃跑,而是毫不猶豫的沖上去時,終于無法原諒自己,怨念化成了鬼神的一部分,最終被百鬼丸殺死… 其實換個角度看,我們每個人都和百鬼丸差不多吧,一無所有的來到這個世界,一點一點的找回自己,或者在途中迷失,而不管親生父母還是后來的父母(社會父母或者政治父母),都“救不了你”。不管是鬼神還是世間,都只能獨自面對,而只有非常幸運的人,才會找到那個永遠都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多羅羅。
這個世界果然還是看臉的,不然不會第一集就拿回了臉
吹爆,太好看了,每集好看到24分鐘和3分鐘一樣,給手冢治蟲和制作組打??。ps:不要認為日本的妖怪和魔神都很強,日本文化信奉百萬神明,醍醐的愿望在原作里需要48個魔神來完成(48個魔神分一個人吃,和打零工有什么區別),而且魔神在有契約的前提下只能在自己領地上施法,就知道是雜魚了,殺死魔神之后,系統發放獎勵還有延遲,古代通訊不行。看來看去還是正神靠譜,木雕像就像KO魔神大招。因為69版給新版打一星的應該去看腦科。
美術,旁白,人設這些加分項都很契合這個題材,讓人擔心的全在基礎。三集勉強,一四集枯燥,二集直接丟人。演出平庸欠缺感染力,不少死人與苦痛竟這么無聊。故事像是把漫畫“非24分鐘框架”的架子強行往動畫里塞,鋪墊無力,取舍不知輕重,臺詞一波波之后高潮次次泄氣。日常吹逼靠設定和漫畫名聲。
不敢說是一月最強番,但手冢治蟲X小林靖子X古橋一浩,50年重啟,別廢話,就是追
設定很吸引人:因為父親與鬼神的交易,嬰兒出生即被奪去肉體,只剩一絲悠悠生命之火,在各種機緣之下長大成人,開始斬妖除怪。被剝奪的肉體也一點點自己長回來。主線是父親統治之處的興衰起伏,輔線便是一集一集打不同的怪,是各自獨立的小故事,兩條線索都很吸引人。故事的主題離不開因果輪回,宏大深沉,加上戰亂時代,民不聊生的種種,人性之惡也被發掘出來,更為此作添上厚重底色。確實是經典佳作。#看久了之后真的會覺得百鬼丸其實挺帥的#
上面吐槽的...一集捧是因為手冢治蟲的原作超棒啊
雖然我是mappa無腦吹,但這部真的是看了開頭就給跪了啊。一集看完打十顆星都不夠。另外求別畫男硬說女,都這個時代了,攪基已成營收手段,就放過多羅羅吧,他不愿意做女孩。
抖音上看完的,算看完么?
為了這個專門去看了老版,老版是真好啊。新拍也不錯吧,但是看到后面彈幕提醒才發現刪了很多血腥畫面,頓時不太開心了。真心強烈要求分級。說起來隔壁三味都下架了我這個又續了一年大會員也欲哭無淚
制作算精良,但是劇情好趕,不少轉折是生硬的。弟弟的兩次轉變莫名其妙,從心疼哥哥突然變成與哥哥水火不容,最后一集前半還叨叨哥哥欠他的,最后突然良心發現把眼睛還給哥哥。結局本以為王后帶回財富、國王讓人民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但是百鬼丸和多羅羅分別了。最后的鏡頭整的好像有2季的樣子,到底有沒有2季呢?
多羅羅的聲優明顯棒讀,不要給我說什么這是小孩配的,既然小孩配的不好就讓大人來配啊,我只是看番的,不想了解,只看作品,聲優不好很影響觀感的。除了這一點,其他都很滿意。
百鬼丸最慘的不是生來就被偷走身體,而是親人明明就在身邊卻都在說「我救不了你」
小林阿姨的劇本向來改得討喜,如此殘酷的故事硬是添了幾筆溫柔和悲傷。EP5、EP6,前十二集最佳,但有幾集很微妙的劃水感。百鬼丸從出生起就注定是個無解的悲劇,而亂世之中多的是這樣的殘忍。古橋一浩制作過浪客劍心追憶篇,美緒被增加的戲份這是完美復刻了雪代巴之于劍心的意義。PS:鈴木梨央并不適合給多羅羅配音。
比音樂番都好聽。本季的王道預定。
你看那少年,人偶一般蒼白無神的面孔,殺妖魔時又是那么的跳躍,竟有一絲非人非魔的妖冶來。實名吹這部一月新番!古代,鬼怪,戰亂,劍士……這樣屬性的番劇太少了,有生之年系列啊!!!
日漫宗師的原作,小林靖子的腳本本來就沒什么可懷疑的,制作也是水準以上。第一集暫時還看不出什么,不過一月番終于有可以追的了。
神作原著的光環下,仍舊照不亮編劇和制作的平庸,不會編,就照著原著去做每一集,不會場面和動作戲就去參考同名的游戲,軟趴趴的動作和毫無內心的刻畫,簡直浪費期待
(9/10)小林靖子終究還是沒有手塚治蟲本人來得冷酷,很多劇情都作了和諧處理,原作中百鬼丸是親手斬殺了弟弟,多羅羅在設定上也是魔神,爸爸其實死不悔改,還有賣器官求生存等情節也沒有出現……這些向現在觀眾口味的妥協可以理解,但對看過手塚各部作品的觀眾它始終少了些什么。本片最大的主題是圍繞可不可以為了多數人而犧牲少數人(小林最后給出了個雞湯答案),事實上在大災難面前這根本沒得選,就得犧牲少數人,可問題是,被犧牲的人那一方,可不可以反抗呢?可以反抗到什么樣的程度為止呢?如果不是自愿犧牲,那么反抗被犧牲也就和反抗被強暴沒什么兩樣。
無腦打五星的能不能看完再打。崩成什么樣了也不知道改改評分,臉不疼嗎?本來也覺得這是部優秀的作品所以值得期待,近幾集劇情、節奏、作畫漏洞百出,實在令人失望,觀看體驗極差。
主題嚴肅沉重;設定新奇有趣;氛圍古樸,基調陰郁但不乏亮色;劇本結構精巧完整,單元劇和主線并行;敘事緊湊流暢,鏡頭處理考究,動作和場的轉折銜接自然;打斗設計善于利用敘事和細節來控制節奏;道具的使用貫穿故事,前后呼應;人物性格塑造生動自然,情感表達真實細膩,尤其是動作設計極富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