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唐敖、林子洋、多九公拿著意外救得的若水所給地圖,去女兒國游歷,到了女兒國后發現國王竟然就是若水,而女兒國的風俗竟然是女子男裝主外,男子擦脂抹粉生育子女主內,而這一切的發生竟然都源于國舅的詛咒…
你說得是那個??孟子義你不認識?北京電影學院校花[破涕為笑] 這電影整個就一 尬 無論故事邏輯 還是特效拍攝 亦或是演員演技 等等 整個就一網大流水線作業 好的電影故事邏輯一定是經??起2刷 4刷 無論看幾次觀眾都會被演員共情力所感染 比如 中國醫生 當中多位演員 實力表現 使得整部電影無論所述說人物形象多么高大全 我們依然為之感動 我們就是相信……
看到一半實在忍不住吐槽了,雖然設定很幸運,畫面很漂亮,但是這整個劇情有邏輯硬傷啊!
首先國主那么明顯的女孩子,這個糖熬一上來就說公子公子,要真是個男的,你一上來對他那么關心你是不是斷袖啊。
其次國主,你明明說小蚌跟你情同手足,那明珠是小蚌留下來的唯一遺物,你說送就送啊,而且小蚌死的時候,你也沒給他留一滴眼淚,他明明是為了救你而死啊!
然后國主應該從小接受君王的教育,但是為什么這么戀愛腦!你說走就走啊,你真的一點國主的責任心都沒有,雖然說老蚌闖進女兒國為小蚌報仇,盡管是誤以為的,但他確實殺了女兒國那么多人,不管怎么說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贖罪,而不是說放就放了,你有沒有把女兒國臣民放在你心里啊?
最后,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你就算想說陰陽顛倒,但你左口一個女子應該在家伺候一家老小,右口一個小騷貨,小賤蹄子,我的天哪,這才是最大的歧視。
導演和編劇到底想傳達給觀眾什么?
女兒國國王認清自己是女的,不能穿男裝,并且強行安利,外面你們都是女的,你們不可以讓自己認為自己是男的
這個國王,就換上女裝了,然后嬌滴滴的和男主一起;
還有就是其中有一個場景是,讓男二裹小腳,男二哭天搶地,嘴里念著我這腳再裹幾次就廢了,合著全劇就男二一個腳要廢了,其他人裹正常?
莫名奇妙的劇情,究竟想傳達的意思是什么
提到女兒國,我們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西游記中唐僧與女國王的一段虐戀。
在那里,所有百姓皆為女兒身,全國上下沒有男人。為了繁衍后代,她們只需喝下“子母河”之水便可懷孕生子。
雖然西游記原文稱這個國家為“西涼女國”,但在觀眾口中還是習慣稱之為“女兒國”。
其實在古籍中最早記載女國的是《山海經·海外西經》 :“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
后來清代文人李汝珍借鑒了《海外西經》、《大荒西經》中的一些信息,結合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鏡花緣》。
在這部小說中,同樣有關于女兒國的描寫,只是這里的情景跟西游記迥然不同。
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國家,“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簡單來說,把我們所有的生活習慣在性別上做對調,其他照舊。
《鏡花緣》通過這種“易地而處”的方式,來諷刺當時社會制度眾多不合理之處,比如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從小纏足穿耳只為“美觀“等。
胡適曾評價說:女兒國是李汝珍理想中給世間女子出氣伸冤的烏托邦。
也許是《西游記》《封神榜》拍多了,觀眾已經看得厭倦;亦或者有人看出了《鏡花緣》的潛力,想把它打造成一個新的IP。總之,網絡電影開始對這部作品下手了,而且就是胡適口中的“烏托邦”。
《鏡花緣之決戰女兒國》單從名字來看就是滿滿的網大質感,而一般帶有“之”的更是鮮有佳作。
電影以唐敖、林子洋、多九公三人意外救下女子若水為開端,之后他們拿著若水留下的地圖前去女兒國游歷。
誰知到了女兒國后發現若水居然就是國王,而這里的風土人情跟外界更是天差地別,男子擦脂抹粉生兒育女,女子披掛上陣保護國家安全。
后來唐敖三人被誤認為殺人犯,反而牽扯出數十年前國舅對女兒國的詛咒。
相比于其他網大劇情框架不錯、細節處理不夠來說,《鏡花緣之決戰女兒國》在框架上就有很大問題。
故事大體就是五十年前的女兒國跟外界并沒區別,但是現在的國舅,也就是當時的國王,誤以為愛人澤豐想叛亂奪取她的王位,于是一氣之下殺了所有叛臣以及澤豐。之后她以國王之名給女兒國設下詛咒——詛咒女兒國所有男人俯首女子,為奴為婢,承載女子所有痛苦。
從此之后,陰陽顛倒,而所有國民對此一無所知,甚至感覺都是正常的。
電影嘗試對女兒國的由來進行了解釋,只是這個解釋過于草率,甚至像是一個想當然的結果。不但沒有對故事整體進行思考,也沒有仔細琢磨這個設定是否合理。
國舅設下的詛咒,改變了眾多國民的意識形態,維持了幾十年都沒有人發現問題。而立下詛咒的國舅本人,放了一個猶如禁咒一般的法術,卻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這樣敷衍的設定,不但適用于女兒國,可以說適用于所有國家,君子國、小人國、無腸國......全都可以說是某個人設下的詛咒,這就把《鏡花緣》作者李汝珍花了二十多年才寫成的長篇小說,硬生生弄成了網絡水文。
關鍵是按照這個邏輯,國舅完全可以去海外征服所有國家,反正放法術只用念幾句臺詞就行。
國舅與澤豐的感情矛盾,更是能看到導演滿滿的敷衍。
當年澤豐遇到一位被蜘蛛咬傷脖子的宮女,情急之下就給她吸毒,這一幕被已經懷孕恰好經過的國舅看到了。
然后就是大家都已經看煩了的狗血劇情——“你聽我解釋”“我不聽我不聽,你個負心漢”。
電影用這種能夠稱之為可笑的劇情,作為女兒國風俗的由來,可以說是完全不把觀眾當成正常人看。
在情節設置方面,電影直接就是各種反人類操作。
跟國王若水一起出外游玩的小蚌精剛被人殺死,若水就把隱藏多年的女兒國位置交給了見面幾分鐘的唐敖等人。至于唐敖等人是好是壞,百姓會不會有危險,完全不管。
來到女兒國,唐敖三人被抓到衙門,然后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唐敖拿出珍珠當庭賄賂縣官,縣官在眾目睽睽之下收禮然后放了他們。
從這個情節就能看出,導演對于細節的把控究竟有多不用心,連一點過渡劇情都不愿意多拍。你把他們關進大牢,最后賄賂獄卒都比這么堂而皇之靠譜。
后來貪官被殺珍珠消失,國舅再次派人把唐敖兩人抓回來。按照正常邏輯,如果唐敖等人殺了人,珍珠也不在兩人身上,那么一定跟第三人有關。然后電影就把這些全都省略,這兩人說沒做那就沒做。
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就是老蚌精與國舅的沖突。
一開始老蚌精殺了貪官取回珍珠,誤以為是唐敖等人殺了小蚌精,于是回來尋仇。就在眾人抵擋不住將要被殺時,小蚌精突然現身做了解釋,這就讓老蚌精的所作所為成了一個笑話。
能解釋你一開始干嘛不說?折騰一圈純粹坑爹?還害得老蚌精差點被國舅弄死。
在人設方面,簡直就是怎么惡心怎么來。
林子洋在原著中是一個商人,但重情重義、熱心腸,更加沒有唯利是圖的毛病。而這部電影中,小蚌精死后化為珍珠,若水正處于傷心之中。林子洋見珍珠名貴,立刻就問她討要。簡直把冷血、貪婪寫在了臉上。
唐敖與若水的感情本身就是莫名其妙,中間卻夾雜著各種雙標思想。若水在女兒國長大,所以一直都是以外界男性的標準自居,唐敖又是作畫又是弄衣服,強行把若水變成了外界標準。
在這之前,唐敖明確表示自己穿不慣女裝,即使在女兒國也不行。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讓若水穿女裝其實就跟他自己穿女裝一樣的感覺,因為若水幾十年的習慣根本不是說改就改的。
人物的塑造其實就是導演個人思想的體現,很顯然在創作故事時不但沒有用心思考人物內心,也沒有仔細梳理故事邏輯,只是想用男扮女裝來博人眼球。
《鏡花緣之決戰女兒國》在最近上映的幾部網大中,質量應該算是墊底的。故事只能用胡編亂造來形容,創作團隊的誠意更是一點沒有。
眾多網友對其評價絲毫不手軟——
“不看這個電影,你可能都不知道國產電影到底能爛到什么程度!”
“西游被作賤爛了,封神被作賤爛了,這下網大又盯上鏡花緣了”
“浪費時間”
都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如果對《鏡花緣》沒有仔細研究過,又不愿意沉下心好好講故事,就別來禍害這部作品了。
真的,觀眾不傻!
點個“關注”,鼓勵鼓勵。(??`ω′?)
在抖音上看到了李依曉的片段以為挺好,結果她還不是主角,全劇劇情詭異,演技奇怪,是對李依曉的執念支撐我看完全部……
無聊
整容醫院現在各個部位的樣式需要做立體的動態演示,不得不加入一些動作啦、語言啦,要不消費者看不仔細,真是有心了
好吧,西游被作賤爛了,封神被作賤爛了,這下網大又盯上鏡花緣了,你們可勁兒造吧,遲早把老祖宗留下的那點玩意兒都得作踐得臭大街了才心滿意足。
挺有意思的,我吃飯的時候隨便看的感覺還行,三星差不多了
“小蚌與我情同手足,望諸位能善待于它。”
????神神奇奇的演員,神神奇奇的劇情,看完我只想說好神奇。
陸振華你怎么了
另一個套路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辣眼睛啊,孟子義還北電校花啊???
可愛的飛豬,沒別正的發簪
前女王那么討厭男人了,又竟然讓舉國女人打扮成男人的樣子??這設定真離譜…
男女互換的戲碼也許比較能得女觀眾的心,但是還是太扯了,孟子義古裝還是好看的。結果又是女主祭天。
哈哈哈哈 看到鏡花緣三個字打開的,但好像沒啥關系。 就三個名字。還有啊 李 還是演的挺好的 孟也漂亮 但僅此而已
這網大,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啊
處處都是bug。
真受不了幾個男人扭捏作態。
我為啥會點開
觀念錯過離譜。痛恨男人,于是將男人貶為“女人”,女人穿上男裝,性別倒錯后還是以男為尊。這是史詩級的女性歧視。
說好的善待小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