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正在播放:魔法奇幻秀-HD

    猜你喜歡

    • 正片

      沉默的女仆

    • 正片

      獨角獸之死

    • 正片

      爸 氣外露

    • 更新HD

      綽號

    • 正片

      半斤百兩

    • HD中字

      燃情夏日2010

    • HD中字

      歡喜大逃亡

    • HD中字

      難以寬慰的農莊

     劇照

    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1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2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3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4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5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6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16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17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18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19魔法奇幻秀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幾世紀前,帕納索斯博士(Christopher Plummer 飾)還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僧侶,他在與世隔絕的荒山野嶺中講述永恒的故事。某天,魔鬼尼克(Tom Waits 飾)不請自來。在他的引誘下,帕納索斯與魔鬼作賭注,最終如愿得到永恒的生命。
      時間到了現在,博士帶著由女兒瓦蓮蒂娜(莉莉·科爾 Lily Cole 飾)、青年安東(Andrew Garfield 飾)、侏儒波西(Verne Troyer 飾)組成的奇幻馬戲團周游各地。就在女兒將滿16歲時,尼克再次出現。原來,博士曾愛上一個女子(Lily Cole 飾),但永恒的生命卻沒有永恒的青春,為了和愛人廝守,他又和魔鬼作了一次愚蠢的賭注,而他恢復青春的代價就是要將第一個孩子獻給魔鬼。踐約的日子越來越近,煩惱的博士再與魔鬼作賭,只要他最先收集到5個靈魂便可保住女兒。這時,落魄的東尼(希斯·萊杰 Heath Ledger 飾)適時出現……

     長篇影評

     1 ) 《帕納薩斯博士的奇幻劇院》 :沒有終點的異想世界

    特里?吉列姆的電影又一次遭到了詛咒

    如同因為《妙想天開》與制片方持續幾十年的戰爭,《誰殺死了堂吉訶德》的中道崩殂,希斯萊杰在僅僅完成了他三分之一的戲份時便猝然離世。特里?吉列姆曾想用CG技術來模擬萊杰完成余下的戲份,好在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裘?德洛(Jude Law)、科林?法瑞爾(Colin Farrell)三人自告奮勇的加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挽救了該片,但我們也始終沒有機會知道影片本來的樣子。


    重壓之下的潰敗

    背負著希斯?萊杰(Heath Ledger)演藝生涯最后作的重擔,《帕納薩斯博士的奇幻劇院》已于10月16日在英國全面上映,而美國的觀眾要等到12月25日圣誕節才能看到該片,而且還是點映。聯想到出生在美國的特里?吉列姆(Terry Gilliam)在上世紀60年代加入英國國籍,后又于2006年放棄美國國籍,這不能不讓人做最惡意的揣測。但其實這只是因為制片地區是英國的正常現象,只不過發行方獅門影業沒有做全球同步公映罷了。

    我猜想這部電影會得到相當大的兩極化評論,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片存在的意義早已超過了一部單純的電影。當我們懷著一種極度渴望得到愉悅的心情進入電影院時,可能得到的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是感性完全壓制理性,極度的渴望讓一切都變得美妙無比,如同小時候面對你的初戀情人,心跳加速,四肢功能喪失,大腦完全短路,連舌頭都不聽使喚了;另一種是苦苦等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東西,變得無比焦躁,感覺劇情混亂不堪,人物對白不知所謂,已經喪失了觀看一部電影的正常心態,結果自然是沮喪與憤怒,罵不罵娘就要取決于個人修養與當時影院的具體情境了。


    只看一遍是不夠的

    因為萊杰的死,我們賦予了這部影片太多的含義,我們渴望得到的太多。誰都希望這部電影能為萊杰光輝而短暫的一生劃下完美的句點,但萊杰并不知道這會是他的最后一部電影,他無法做出超出角色之外的演繹,我們這些無理的要求對他和吉列姆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當我第一次懷著極度期冀與渴望的心情去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影片結束,我得到的是失望。這不是一部能極大牽動你情緒,讓你心情澎湃的電影。特里?吉列姆不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與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講故事始終不是他的強項,他也從沒有專注于此。而萊杰的表演也無法與《斷背山》與《黑暗騎士》中的絕代演技相提并論。這不是任何人的錯,這確實是吉列姆十年來最好的電影,萊杰的表演也無可挑剔,是影片的類型阻隔了我們真實的感受。這不是如《斷背山》般能極大感染人的藝術片,也不是像《黑暗騎士》一樣的有著強力票房保證的類型片,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CULT片。

    當我第二次懷著無欲無求的心情去看的時候,我得到的要比第一次多得多,我真正享受到了幽默和異想的樂趣,而不是第一次看時對那焦急等待中顯得無比聒噪臺詞的厭惡。《帕納薩斯博士的奇幻劇院》如同片名一樣,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故事,而是如同一臺馬戲表演,你能從不同的部分得到不同的觀感體驗。


    與惡魔的交易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飾演的古代僧侶帕納薩斯博士在雪山里的宏偉寺廟中與下屬僧侶一直講著故事,因為根據他們的信仰,一旦故事停止,宇宙就將終結。而湯姆?維茨(Tom Waits)飾演的魔鬼(Mr. Nick)打破了他們的信仰,并故意輸掉賭注讓帕納薩斯博士贏得了永生。

    時過境遷到了上世紀初,已經沒有人在聽帕納薩斯博士講故事了,他也淪落到了街頭乞討的地步。這時他遇到了一個女人并愛上了她,已經一頭花白頭發的帕納薩斯博士絕望的選擇了自殺,而魔鬼(Mr. Nick)這時又與他做了一筆交易,用永生還取青春。代價是帕納薩斯博士的第一個孩子,不論男女,在他16歲生日那天,魔鬼(Mr. Nick)將把他永遠帶走。

    而現在離那一天只剩下3天了,魔鬼(Mr. Nick)又找到帕納薩斯博士給了他一個挽救女兒的機會,與他約定誰先引誘到5個靈魂,博士的女兒瓦倫蒂娜(Lily Cole飾)就將屬于誰。而“托尼”的出現改變了故事的走向,他率先得到了瓦倫蒂娜的處子之身,打破了賭局。他也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被帕納薩斯博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吊死在異想世界。而瓦倫蒂娜則不知所蹤。

    幾年后,孤身一人的帕納薩斯博士在街頭乞討時看到了女兒瓦倫蒂娜,她已經青梅竹馬的安東(Andrew Garfield飾)結婚,并且有了一個小女兒,這次帕納薩斯博士選擇了靜靜離開……


    可稱之為精彩的“群戲”

    因為德普、裘?德洛和科林?法瑞爾的加盟,本來角色并不多的本片真正成了一場群戲。而在四個“托尼”璀璨星光的照耀下,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和威勒?特耶(Verne Troyer)則成功搶戲。

    先說三大替補,三人可以說都是本色表演,從他們身上可以輕易發現以前角色的影子。不知道吉列姆有意為之,還是三人氣場太過強大,總之“托尼”這個角色是被徹底分裂消解了。德普在第一個幻境中表現出的是狡黠與純真,像是Jack Sparrow與《Benny & Joon》中他飾演的Sam的綜合體;略顯癲狂的裘?德洛則像是剛從《Sleuth》中與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的狂歡派對走出來;法瑞爾基本就是真人翻版,最沒趣兒的就是他這段兒。明星扎堆的好處是吸引眼球,但觀眾未免眼花繚亂,期待明星的出現超過了對電影本身的期待。雖然說角色的割裂倒也算契合本片的語境,但還是不由得讓人心生遺憾,要是希斯?萊杰能夠完成該片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安德魯?加菲爾德在去年的話題作《Boy A》中已經展現出了他杰出的演技,說他是英國最有前途的年輕演員一點也不為過。我是覺得他比詹姆斯?麥卡沃伊(James McAvoy)強多了,那廝基本只會一臉苦大仇深狀。本片的搞笑任務大部分由他承擔,而且完成的相當出色,比如舞臺上扮演的那個肥婆,娘屬性百分之一百。威勒?特耶是另一個讓人不得不擊節叫好演員,此人最出名的角色大概就是《王牌大賤諜》里的Mini Me了。因為身體條件的限制,能讓他如此展現演技的機會可以說是寥寥無幾,以前大多都是在些屎尿屁電影里打滾,又是個險些被埋沒的演員啊。

    老戲骨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和湯姆?維茨這個半路出家已經幾十年的非專業演員算是正常發揮,畢竟留給他們的表演空間并不大。莉莉?科爾則遠超一個模特應該具有的水準,值得表揚。


    每個人的異想世界都是不同的

    大部頭的CG場景是本片的另一大看點,可是與即將于今年年末上映的《可愛的骨頭》的預告片相比,廉價感油然而生。既然拼成本拼不過,那就只能拼創意了。記得2000年的《入侵腦細胞》劇情了了,不過切馬那一幕真是絕贊啊!雖然是copy了英國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本片的關鍵CG鏡頭基本都涵蓋在了預告片里,就是說觀看正片時能得到的震感并不大。算得上有些創意就是第一幕異想世界里出現的那些長手的水母,還有帕納薩斯博士棲身的那個山中寺廟,氣勢很足,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運鏡的功勞。

    粗略的數一下當代的異想界大師:大衛?林奇、大衛?柯南伯格、蒂姆?伯頓、彼得?杰克遜,前兩位是陰暗寫實派,特別是大衛?林奇,對異世界的營造完全不靠CG特效,就算有也是簡陋至極,完全憑著精神分析式的剪切手法把我們的大腦爆掉。柯南伯格則從早年不間斷的對人體異化的迷戀,到現在完全的寫實派,色彩斑斕的CG場景跟他們注定無緣。而蒂姆?伯頓就是玩的最花的,吉列姆介于柯南伯格與伯頓之間,本片的第二幕CG就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同一脈系的。而吉列姆又不同于伯頓那樣肆無忌憚的對大塊鮮艷色彩的運用,更多的是像在《恐懼拉斯維加斯》和《漲潮海岸》里的那種有些恐怖意味的獨特創意。

    原載《看電影》

     2 ) 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

    相信能以故事和想像力撐起世界的帕納大師和惡魔做了三次賭博:
    第一次,惡魔和帕納較勁誰能最快吸收門徒,惡魔讓帕納贏了。帕納得到長生不老。
    第二次,帕納一千歲了,老態龍鍾,縱有驚人的想像力和心靈世界,卻活得意興闌珊。直到愛上了年輕女孩,重新燃起生命力。他又和惡魔交易,得到重新一次年輕再變老的機會和心上人相戀。
    第三次,為了奪回他在上場交易中抵押的獎品,他又開了賭局,和惡魔比賽誰先蒐集五條靈魂。

    帕納用以蒐集靈魂的方式是讓人走進他們嚮往的國度,帕納完滿人們的慾望,引領人們的想像力讓一切更具吸引力。
    他們進去,他們被拋擲出去,回到現實世界,著迷的忘記了自己本來的生活,失落了靈魂。


    其實,小孩子不可能是大人的抵押物,靈魂也不會被想像力奪取,
    人多有牽絆,多有慾求,但你是否自由,或受惡魔控制,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的自由,與你得到了多少,或者付出多少無關...


    慾望或夢想或愛,讓人願意吃苦耐勞,讓人願意活,讓人吃飽喝足還想望,足夠讓人瘋狂。
    你甚至不需要得到,你只是懷抱著渴求和希望就感到輕飄飄和興致激昂。

    是什麼決定你會出賣自己的靈魂給惡魔,是什麼讓你一向自由?
    那要看,你在想像力的國度找尋什麼?還認得誰?
    那要看,你為了慾望,願意怎樣換取,願意做多少消耗?

    當你墜入愛河,當相伴度日,你和誰或誰們的想像國度從此可能必須部分重疊,你願意保留幾分,給這個/這些人?
    你是否無論如何會認得他們,關心他們的夢想?

    你是否會不擇手段,你是否能以假亂真,你是否以為名利是你還呼吸時最重要的追尋,你是否想要超越生命的限制,你是否聽不見你滿足慾望過程中別人的哭喊,你是否連愛都願意騙取和利用?你是否不願意表現真正的你自己?你是否不願意相信和享受陪伴?
    浮誇的騙子得到陌生人的傾心和幫助;世人總是情願掉進美好的陷阱。然而共同創造的是名實不符的虛幻,一吹就破的泡
    泡。

    或者你一定會記得,你最初渴望的支撐你活下去的只是什麼,以及一直陪伴你的人的名字。而且你願意付出努力和信賴。你不央求不勞而獲,也不希望犧牲任何人的希望或枉顧在乎你的人的感受。
    你或許滿足了慾望,實現了夢想,並得到了愛。而且你的擁有不從惡魔而來;他從來不擁有你,也不能抵押你的擁有。
    那麼你是自由的。
    就算腳踝有一個或兩個鈴鐺腳踝(牽掛/責任)仍是自主的。
    即便你擔當了責任,即便你必須非常努力。


    January 28, 2010

     3 ) 沖進幻想之門

    本片是我看到的吉列姆平衡最為得當的電影之一。他的早期幾部電影現在看起來,那些笑話確實有些冷,那些畫面確實有些找不到落腳處,不過這一部大量運用CG視覺效果的現代產物卻把握得很得當。

    吉列姆在本片中仍舊堅持著老一輩藝術家對正義與邪惡,對愛情與永生,對誠實與欺騙,對生命與死亡的探討,仍舊以實際行動來揭示藝術是具有重量的。

    他對于老式的大篷車式的表演的迷戀或許同對流動馬戲團以及戲班的迷戀一樣,包含了對演出家當的珍惜,對演出形式沒落的哀傷,以及這些人在臺前幕后的悲喜人生。

    是的,人生就是一出戲,當我們陶醉在銀幕中的幻想世界里,看著一個個多姿多彩的鮮活角色的時候,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在扮演這其中的一個呢?兒時的幻想世界被現實社會無情的剝奪,我們被無奈的定格成一個所謂的角色,穿著華麗的演出服,涂抹著奪目的化妝品,穿梭于各種約定俗成的場合,說出一連串的標準語言,追求著別人的追求,滿足著別人的滿足……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鉆進帕那索斯博士身后的鏡子,找尋那個被深深埋藏甚至被遺忘的真我世界,但太多的繩索將我們捆綁,太多的束縛者勸我們不要亂動,因為只有我們原地不動,他們才能相應的自我存在,因為我們的表現正常,他們才不會認為自己瘋了。

    人的幻想是充滿力量的,一個時代的結束其根本原因就是想象力的枯竭,他的想象力最初給了他勇往直前的血性,當想象即將實現他便開始害怕失去,于是幻想之花在美麗的綻放過后開始枯萎。一個人如何能夠永遠的釋放他的能量暢游在無盡的幻想之中呢?要么他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自己的幻想直到死去;要么就是改變他原有的幻想,讓這幻想更加的不切實際。我不認為不切實際是貶義詞,那只是幻想枯萎者自欺欺人的一種說辭。

    當死亡可以因打賭而改變,當死亡被認定是暫時的,還有什么可以讓我們猶豫呢!趕快丟去捆綁你的繩索,歡欣鼓舞的沖進那道幻想之門吧!

     4 ) 《魔法奇幻秀》:故事并未結束,只有魔鬼不朽

    希斯·萊杰一死,整部《魔法奇幻秀》的調性就變了。我不了解特里·吉列姆的原始想法,但怎么看都不像“蒙蒂·派森”元老搞出來的東西,那些穿越到魔法奇境里的橋段,像極了蒂姆·伯頓的惡趣味——我說的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愛麗絲夢游仙境》這類的東西。看來,就連特里·吉列姆這位呵佛罵祖的無厘頭祖師爺,這回也著實傷感了一番。當然,這不是特里一個人的悲情,希斯的英年早逝實在是給歐美電影界太沉重的一擊,能讓強尼·德普、裘德·洛和科林·法瑞爾三大男星來友情客串,出演希斯·萊杰的化身,就已經表明了《魔法奇幻秀》的致哀性質(當然還有片尾的字幕)。

    跟特里·吉列姆之前的瘋狂惡搞不同,《魔法奇幻秀》的故事內核總讓人聯想到《浮士德》:修行的大師帕那索斯博士跟魔鬼打賭,勝者帕氏獲得了永生不老的權利;但諸多世紀后,帕氏墮入愛河,為得到愛人的心意,他又用孩子的靈魂跟魔鬼交換,換取青春永駐;接著,帕那索斯又跟魔鬼來了場引誘他人靈魂的競賽,以此來保住孩子的靈魂,使其不被魔鬼帶走。

    帕那索斯就是這樣一個總被魔鬼玩弄的浮士德,當然,在《魔法奇幻秀》里,搖滾老炮湯姆·威茨飾演的魔鬼要比《浮士德》里那個有趣得多,帕那索斯博士對信仰的真誠,促發了魔鬼和他做游戲的激情——這難免讓人想起《圣經》里那個著名的典故,上帝和撒旦打賭,通過折磨約伯來考驗約伯對上帝信仰的虔誠。在某種意義上,魔鬼跟帕那索斯博士的賭注就有點像《約伯記》的橋段,只不過帕那索斯博士并非基督徒(倒是很有點藏傳佛教的影子),因而上帝也不用出場。

    帕那索斯博士的信仰很奇特,他們信仰“故事”,按照帕那索斯的說法,一旦故事停止講述,那宇宙就要終結——這很后現代,按照后現代敘事學家們的分析,人類正是通過敘事來體認并建構整個世界的,從原始人最初圍著篝火講故事,到當代的各類敘事符號體系,人類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敘事,我們敘事,我們也被事所敘,可以說,我們的宇宙就是被我們敘述出來的。

    所以,帕那索斯博士堪稱后現代敘事學的形而上大師,他一語道破了敘事和人類生存的深層關聯。于是,不死的帕那索斯博士穿越了無數世紀,在講述他那永恒的故事——不過,他的聽眾越來越少。其實,帕那索斯犯了一個主體設定的錯誤,干嘛非得由自己來講呢?如果有別人能傳誦自己的故事,那不是一勞永逸么?傳說,古印度仙人蟻垤寫成了不朽的史詩《羅摩衍那》后,便與眾神約誓:自己將和《羅摩衍那》一同逝去。但你知道,《羅摩衍那》幾乎將一直被傳誦下去,直到(人類)宇宙的盡頭,于是乎,蟻垤用這個方法從眾神那里偷來了永恒的榮耀——相較于蟻垤,帕那索斯博士的道行就低得多了。

    獲得永生之后的帕那索斯博士,越活心力越憔悴,對他來說,不朽的生命已經變成一種折磨。這有點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女預言家西比爾,當她從阿波羅那里獲得永生的權利后,由于青春流逝,她的生命越來越不堪,最后只求一死。當然,《魔法奇幻秀》里的這個賭注是改良版的,帕那索斯先后獲得了永生、青春和孩子,當帕那索斯看到女兒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后,老頭也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雖然女兒再也不會跟他相認。

    至于希斯·萊杰飾演的靠詐死進入帕那索斯馬戲團的騙子,最后也被博士耍詐吊死在了異想世界里。而帕那索斯建立起來的那個異想世界,就是一個《盜夢空間》式的欲望放大器,每個人的潛意識欲望都會在那里被顯示出來。

    最后,帕那索斯博士又開始在路邊表演,講述那個永恒的《魔法奇幻秀》故事。

    魔鬼眨了眨眼,它又贏了——故事并未結束,只有魔鬼不朽。

    (刊載于《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2月12日第43期)

     5 ) 倒吊男,騙子,影片的分水嶺

    這片子我先在手機上看了3遍,又買了張D9看了2遍,可以說,這是我夢想中的電影,隱喻和幻想集于一身,太棒了,雖然有幾位年輕演員的表現還不夠出色,但這不妨礙我評它五星。

    看了大家的評論,大多是關于Heath Ledger的,我雖然也覺得惋惜,但我認為這部片子因為這樣的改變而有了更多看點。但是討論騙子Tony這個角色本身的人并不多,想必大家可能不大了解塔羅牌。

    塔羅牌大阿卡那第12張的倒吊男是一張意義玄妙的牌,并成就了這部電影最出彩、最核心的角色——騙子Tony。以下是此牌的一些含義:

    1、一個人吊在T字型的絞臺上,頭朝下,一只腳的腳踝綁著繩子。 他的手放在背后,一只腳和另一只成fylfot十字。臉部表情像個殉 道者,沒有絲毫痛苦。這樹是活著的樹,暗示著停止的生命,但是 沒有死。這個姿勢是痛苦的,不過他臉上沒有絲毫痛苦,表示是自 愿的。
     2、樹代表生命無限的力量,頭上的光芒代表黑暗中的光亮。腳成的 倒三角代表物質,手成的三角代表精神與決心。 一些古老的塔羅牌中,這張牌被稱為Traitor,源于猶太的典故。
     
    關鍵詞:
    Sacrifice犧牲 ----- Letting go放手 ----- Surrendering屈服 ----- Passivity被動 *.Suspension暫緩(懸掛) ----- Acceptance接受 ----- Renunciation放棄 ----- Patience耐性 *.New point of view新觀點 ----- Contemplation注視,沉思 ----- Inner harmony自我調整 *.Conformism因循守舊 ----- Nonaction不行動 ----- Waiting等待 ----- Giving up放棄

    本片中,騙子Tony的出現打亂了故事的節奏。Tony原來在假慈善中充大頭,我們無從得知騙局的具體細節,只知道至少在報章上他是騙局的幕后主導。Tony通過假慈善的騙局把俄國黑社會的錢騙走了,俄國佬被惹怒了,并將他吊"死"在橋下,他借"死"逃脫,顯示出騙子Tony在遇到瓶頸時選擇的是"屈服"、"被動"和"暫緩"的對付手段,以等待新的時機的出現;Tony懂得利用死亡,這使得以死為武器的魔鬼也奈何不了他,并且覺得他礙事兒,巴不得消滅他。

    直到雜耍團一行人得出現,使騙子Tony獲得了一個新的身份——賣藝人,他"接受"了這個身份并開始"自我調整"。Tony看上了博士的女兒,這時他并不知道博士幻境的神奇,只是在為了追求瓦蓮蒂娜,順便討好一下老頭,這才愿意幫助雜耍團。他能說會道,不像法力高強的博士和僧人們只知道苦行而不會弄錢。很快,他誘惑了一群物質女人來看他們的演出,可畢竟原有馬戲團原有硬件太慘了,使得Tony不得不提出"新觀點"來改變雜耍團原來的風格,如果他沒出現,博士當然贏不了魔鬼,他的出現代表著改變,就像Tony自己說的,"Don't be afraid of change."

    當Tony第一次進入博士的幻境當中,他和其他人一樣看到到了自己的欲望(富婆看到的是高跟鞋和珠寶首飾,depp演的Tony看到了瓦蓮蒂娜),但更神奇的是,Tony連自己的面容都改變了。在現實中他中還需要時時隱藏自己的身份,而到了幻境中,他可以如愿以償地變成真正的變色龍,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導演Terry Gilliam可以運用3個演員來飾演不同夢境中的Tony。尤其是最后一幕,騙子Tony變成了瓦倫蒂娜夢想的那幅家私廣告中的男主角。如果能都讓Heath Ledger 來演反倒單調了。第二幕中四位俄國黑社會的夢想實在太可愛了,Terry Gilliam也許想告訴我們,外表看上去兇殘的他們內心是無比明亮的。。。 第二次,Jude Law演的Tony更深刻地體會到幻境的偉大和可利用性,看著老頭兒甩著舌頭飛走時他都快(樂)瘋了。

    很快,Tony了解到博士和魔鬼的賭注,他這回既要利用賭注成全自己的"慈善夢想"又要掠走瓦倫蒂娜…顯然瓦倫蒂娜太容易得到(瓦蓮蒂娜戀愛的夢想成真,她成了達成賭注目標的第五個人),Tony很快厭倦了瓦蓮蒂娜,接下來他又埋頭經營他的"慈善"事業。他連夢做得也是他現實中干的那一套,還屢次通過上吊這一相同手法逃脫,顯示出"倒吊男"又有他因循守舊的一面。"慈善"夢想被人揭穿后,他逃到圣山上看到的出路依然還是老一套——上吊,但這回姜還是老的辣,博士向Tony耍詐成功。Tony終于死在他自己的把戲上。但是魔鬼不守信用,哪怕博士殺死了騙子Tony,女兒終究是自己找自己的路去走了,即使是魔鬼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把瓦蓮蒂娜還給博士,只是又教會老頭一課:女大不中留。

    如果"倒吊男"騙子Tony沒有出現,博士的夢哪怕再迷人,哪怕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贏了5個靈魂,那又能怎么樣呢?這個故事就不好聽了。

     6 ) 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零八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失眠的你一睡不起。零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奧斯卡公佈入圍名單,內裡有項提名閃著微光,都是我們的意料中事。一零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天氣那麼陰、那麼冷。下著清明雨。就像零八年一月的倫敦。你最後的電影在城裡上場了。於是我穿著一身的黑衣,別著紫色的花,去找你。

    我沒有太多黑衣裙。穿那麼薄。冷得像身處停屍間。

    但一切那麼好。我其實只欠一雙口袋。把雙手,藏好。

    對了,還記得你去威尼斯影展時戴的黑帽子嗎?那年你的衣著品味給評得一文不值。那年,你那麼年輕,但卻那麼的不快樂,而你已時日無多。當時你剛離開了生命裡重要的人。在場的人回憶:「他根本不想待在那個地方。」你還在記者面前述說自己的計劃和遠景。但你明明是個只為一個星期設想的人。對呢,那時你已學會不要和記者對著幹。因為,你太需要安靜。

    我也需要安靜。而且是很靜很靜。所以我買了戴和你那頂帽很像的黑帽子。把悲傷,統統藏起。

    零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一切還在迷霧中,含糊不清。你在《帕納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片場內拍的照片,只有廖廖數張。但都給公諸於世。其中一張,令人無法直視。那是張你閉著眼睛上吊的照片。即使明知是假的。但那照片仍然令無數的人心如刀割。

    我其實無法對這電影作出所謂正確的判斷。你在戲裡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吊在橋下,不醒人事。仍是那麼高大,穿著白色的西裝。頭髮的長度,和演小丑時,仍然一樣。正正時兩年前公開的那張劇照。不知怎的,我見著你,便哭到停不下來。

    這就是你最後的日子。仍然那麼年輕,但那麼不快樂,而且不健康,而且時日無多。那時,你沒有一夜睡得了。你靠安眠藥進睡。倫敦的天氣令你傷風感冒不止。你穿著條紋襪子、毛線帽子和手套,在地上病懨懨的讀劇本。你頭痛欲裂。你說你那時,頭腦裡,有道無法停止的,力量。橫衝直撞。你整個腦袋都是噪音。

    你在銀幕裡的時候,我根本沒有辦法看字幕,沒有辦法看你身邊的人。你的小動作你全都戒不掉。揚手。繞圍。掌摑別人時像個吻。只戚半道眉。提建議的時候閉著嘴笑,酒窩長長三道像疤痕一樣。你為小丑而學習的腹語,仍在句尾不時壓不住的跑出來。導演說,對白裡一半的話都是你自己即興瞎說的。我覺得那些胡話多麼像能惦在手裡的珍珠。

    有一幕Andrew Garfield和你坐在河邊,夜了,遠方的霓虹染了你半張臉。他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看到你的楬色眼珠,游離,無法集中,走神。你曾經說,難過的時候,便到火星坐一坐,看著地球,其實看不到痛楚,看不到這一切沉重難忍,一切其實那麼渺小。我看著《帕》內的你,多想把你立即拉到外太空。那或者我們便不會再看到你內裡的戰爭。

    但我怎麼能夠。我沒有那種能耐。更何況,你在夜色裡,那麼美麗,不可方物。

    曾經我們叫你陽光。曾經你是屬於白天的。究竟是甚麼時候開始的?你在夜裡看去那麼美、那麼恰當。黑夜成了你的國度。

    一秒一秒過去,我不知道,你的戲份還剩多少。Johnny Depp、Colin Farrell和Jude Law會去演鏡中的你,這是我兩年前便知道的事。每一秒我都在害怕你又要跑進鏡子裡,一去不返。我不再哭。我需要澄明的眼睛去把這一切記住。他們三個都努力的模仿你。他們已做得很好。加上化妝、動作和特效的混亂,霎眼間可魚目混珠。但是Jude Law的眼珠子委實太藍。Colin Farrell的臉型又不能矯。有時我真願我眼睛沒看那麼清楚。演得最好的是Depp。可惜偏偏是戲份最少的。

    Johnny Depp上場的時候,劇本刻意加入了華倫天奴、戴安娜、占士甸的小墓碑,浮在黑河上。都是年輕的逝者。Johnny Depp的對白是給你的悼詞。「對,他們死了,但他們永垂不朽。」「他們不會病弱或年老,永遠年輕美麗。」「無事永久,死亡也不例外。」說那些對白的時候,他的眼,有那麼一點濕漉的光。他回憶接拍這電影時,你仍舊不斷啟發他們改寫故事,他們說:「Heath仍在場。」

    電影結尾時,說,這是「A Film by Heath Ledger and His Friends」。還出現一張紀念你的劇照。嗚謝處,向你的家人致謝。直至只剩黑暗,你電影裡的手機鈴聲響起了。那是《W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的電話鈴聲。不斷的響著,在不同的角落響起。彷彿,你人就躲在電影院的某處。彷彿,你已不再能,拿起聽筒。彷彿,你只是頑劣的不願接聽電話。

    Terry Gilliam回憶,你在片場最後說的一句話是:"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我爬上沒有倒後鏡的巴士,顛簸回家,對,Don't shoot the messenger。我在心裡,無止無盡的,默誦這句話。就像一句咒語。但這咒語並不保守、祝願、詛咒或祈求甚麼,它甚至不是甚麼寶石或珍珠。它僅僅是,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寫於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二日)

     7 ) 請君入甕,或是大夢誰先覺?

    ——about《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回想奇幻馬戲團Doctor Parnassu(Christopher Plummer 飾)的面部特寫,一臉滄桑,外加怪力亂神狀,我想象了,原來他的人生是要把肉體過得一塌糊涂,殘花敗柳,而且還要繼續千年。《一一》鏡頭里初涉人世的洋洋對著外婆的遺容說,我覺得……我也老了。慚愧的說,我也老了,與其一身疲憊奔走在異域奇詭的風情下,我倒寧愿漫步在故鄉的小道上,這是態度上的昨日黃花。我樂意老氣橫秋地去欣賞夾雜些過氣面孔的戲劇曲藝之類節目,如今影院里觀看既遲到又遭了刪減的《魔法奇幻秀》,它會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么?
    可以想象,海報上Heath Ledger、Johnny Depp、Jude Law、Colin Farrell四個帥哥的身影捕獲了我的眼球,所以我就盲目地入甕了么?就像杯賽期間懷春的少女撒嬌地圍在酒吧里寬大的液晶顯示器前,她們選擇為亞平寧半島上的先生們歡呼,我只能說,姑娘,我和你的選擇都是種未知的可能性:一半是欲望,一半是夢想;或者說一般是魔鬼,一半是圣徒。可能言重了,但就如同一枚銀幣有它的雙面。奇幻秀就是跟你開一個永恒的玩笑:你或許并不了解自己。在世俗的透視鏡里face off,它太雙面膠了,黏稠得你都認不出自己的本相。
    導演Terry Gilliam其實就是這馬戲團的魔法師,是現實版的Doctor Parnassu,他鋪開了他奇崛瑰麗的想象空間,用他的各種可能性來與你的可能性互動,而你可能像圍觀在道具前面的貴婦人,躊躇不前,一時還不適應他的獨特的表達方式,他的制作似乎和好萊塢電影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迥異,甚至有點格格不入到近乎一種挑釁。但是,這個略帶點惡趣味的淺CULT故事,無礙于圓你的夢。因為,你對你的生活狀態——生老病死富貴榮華以及諸多不如意,無從擺脫。那么,可能,Terry Gilliam麾下的劇中人會用酒精麻痹自己,用奢侈品去轉移注意力,甚至是名利的云梯去嘗試,富貴如浮云。你也會覺得,在這世俗中茍延殘喘,不如來個黃粱一夢,這何嘗不是永恒的一種?
    劇中,Doctor Parnassu以為世界的轉動是有賴于圣徒的禱告,通過訴說永恒的故事,來把永恒繼續下去,他甚至為了他的這個莫名其妙的事業,贏得了一個永生。殊不知,這是魔鬼Mr. Nick(Tom Waits 飾)許他的一個甜頭,一支罌粟果,一切才剛開始。 Doctor Parnassu,他給世人呈現奇幻秀時,他自身選擇的卻也是欲望:選擇永生如是,選擇青春如是。代價,或者說契約、乃至賭注是他可憐的女兒Valentina(Lily Cole 飾)。所以,有著欲望的圣徒反倒是一副落魄狀,而Mr. Nick卻總能衣冠楚楚(偶爾也會被鳥雀有愛地撒些穢物)地證明給Doctor Parnassu看,你們所謂的永恒故事永遠是那么的口是心非。而電影戲劇性的一刻便是Doctor Parnassu翻出一張我們習慣表達為下下簽的塔羅牌,旋即她的女兒和他的伙伴奮力救助一個吊在橋墩下的偽慈善家Tony(Heath Ledger飾)——一個在奇幻秀里秀出多張面孔的人格多樣化的魅力偽君子。這恰恰又迎合了一個新的賭注的開始:誰最先收集到五個靈魂。此后,世俗的誘惑面前,我們的靈魂所能做出的選擇便如同俄羅斯套娃,層出不窮了。
    無疑,這個Imaginarium借著頗有些古典的馬戲團舞臺,配以現代化的技術,在布景中設置一些鏡子、布幕和劇場燈光之類的物件,再用固定機位來營造一種舞臺感,渲染出華麗和腐爛交織的效果,確實呈現給觀眾以極大的視聽享受。人物的表演上,自Tony入了奇幻秀這個甕,便有了在情欲與理智、名利與潦倒、虛假和真誠的比對,此間三葉草般展開三張面孔(Imaginarium Tony 1—3):Johnny Depp、Jude Law、Colin Farrell三位花童一如既往地藝術發揮,或者說夸張表演。毋庸置疑他們的敬業精神,然而人物性格間缺乏有效的故事邏輯,比如,現實中Tony要為贖回Valentina的肉身而做出挽救第五個靈魂的努力,頗有殺身成仁的魄力;而入了奇幻秀這個甕,他的本性卻似乎暴露,一個面善心狠的偽君子。那么,究竟他的選擇是什么?同樣的,在面善心狠的偽君子和真情實意的伙伴間,Valentina的最終的選擇是否正是證明:可能,導演的確在故事中貫穿一個在欲望或夢想間墮落與救贖的核。卻因為概念先行,電影過程中,人物簡單地面具化呈現,帶著點支離破碎,像是圣誕老人從煙囪里下去,在節日前夕遞上的神奇禮物,討小鬼歡心,卻又是極廉價的。
    我揣測,頗多朋友觀影,是沖著緬懷一位冉冉上升又轉瞬即逝的新星。事實上,比較起《魔法奇幻秀》的肆意的奇幻,個人還是欣賞《斷背山》中的隱忍的情感。或許這也正是我將然或已然老態的征兆。我已經不是很注意電影的特效、制作成本了,而更為注重于,電影本身是否表達出了什么一種能讓人揪心的東西。這東西可以是樸素甚至帶著點笨拙。如同在閱讀上,對小說文本的選擇,我欣賞法國福樓拜的古典現實主義《包法利夫人》有甚于拉美馬爾克斯魔幻主義的翹楚之作《百年孤獨》。自然,作為超現實主義的影視作品,《魔法奇幻秀》過于輕巧了,不如《魔戒》史詩般的魔幻,又或是《星球大戰》般的科幻,畢竟后兩者的表達都有一個硬朗骨架和完整體系。相對而言,《奇幻秀》偏松散了些。有可能導演本來就是要松散地表達他的想象力和世界觀,他總是顯得那么獨特。再遇上Heath Ledger的戛然過世,三個救火男人的臨時助陣,使得它的松散有其存在的理由。所以,觀看這部電影是否是明智的選擇,我只能說,如果看官也覺得人生苦短,盡可入甕,使出一記絕招:大夢誰先覺?

     短評

    MASTERPIECE

    9分鐘前
    • 給我個電話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薦

    其實三星就夠了,多加的那顆是為了希斯萊杰的~

    10分鐘前
    • 香芋啵啵三分甜
    • 推薦

    羅嗦的很啊!特效也不是很好,英文發音好詭異,含含糊糊的....結尾的鏡子里那一段感覺很精彩,片子中也有很多視覺非常贊的場面。片中有很多惡趣味的鏡頭!

    14分鐘前
    • 澈黑
    • 推薦

    1.希斯萊杰太令人惋惜...2.Lily Cole is absolutely stunning!I'm almost in love with her...

    16分鐘前
    • 晃豆豆
    • 還行

    帥哥,請抓緊白西裝的褲腰帶,別讓他掉下去!LilyCole的胸!裘德洛那段的報紙,西藏,亮了。【no more choices】生命中充滿選擇,選擇與魔鬼打賭,選擇撒謊,選擇誘惑,選擇地獄,選擇甲乙丙丁,選擇結婚生子家庭生活,選擇孤獨終老,選擇占有,選擇離開,選擇讓她自由

    17分鐘前
    • ζω?ιδ
    • 還行

    For our friend, Heath Ledger.

    18分鐘前
    • 杉杉
    • 還行

    很有想象力,色彩繽紛的一場盛宴.可惜劇情冗長,有些部分可有可無,節奏偏快. 可是沖著heath ledger和johnny depp的精彩演技,還是值得一看的.

    19分鐘前
    • 旭子
    • 推薦

    看完才知道原來用JOHNNY DEPP和JUDE LAW是因為Ledger只拍完了一半……LILY雖然有點胖 但真的很像畫里走出來的美人兒

    24分鐘前
    • 偏時差
    • 還行

    我說希斯萊杰怎么長得那么像約翰尼德普啊原來那就是約翰尼德普, 我說約翰尼德普怎么長得那么像裘德洛啊原來那就是裘德洛=.=

    28分鐘前
    • 琴蕭一曲
    • 還行

    別看avatar了 看這個吧

    32分鐘前
    • 蓬蓬
    • 推薦

    穿過帕那索斯的魔鏡見了Heath Ledger最后一面。這次真的是最后一面了。PS:當時是影片拍了一半希斯不幸去世,只有臨時改寫劇本找來三個巨星男演員救急頂替希斯...

    35分鐘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薦

    故事一點兒不好玩兒,里面Show,Lily Cole,還有變來變去的男星們很好看.......

    38分鐘前
    • shu
    • 推薦

    最后一次在大屏幕看你

    41分鐘前
    • nihaoma
    • 還行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中國銀幕上看Heath Ledger

    45分鐘前
    • 影志
    • 推薦

    喔~~ 看不下去的劇情。

    47分鐘前
    • 紅茶包
    • 還行

    給我個英文版吧...

    50分鐘前
    • jameswoo127
    • 推薦

    我看不明白他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53分鐘前
    • UrthónaD'Mors
    • 還行

    奇幻秀,希斯第一場,德譜二,西恩三,科林四

    57分鐘前
    • 話事人
    • 力薦

    希斯萊杰、德普、發線君、科林法瑞爾……Lily C,你你你你圓滿了!不過這電影跟《格林兄弟》一個毛病,故事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直接導致所有角色集體花瓶了,實在是浪費了這個史上最豪華逆天的cast啊!

    1小時前
    • 彌呀
    • 還行

    導演你就裝吧,Heath,在我心中你最后一個角色還是那個張狂的小丑~~

    1小時前
    • 迪迪
    • 還行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