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2021年由愛奇藝YOH團隊自制的S+級舞蹈競技成長真人秀節目,聚焦舞蹈專業高校生、舞團舞者群體,以舞蹈生導師作為生態代表,融合舞蹈特色考核機制,通過合宿、排練、特殊課程與競爭、遴選等,24小時全方位紀錄,展現舞蹈生從身臺形表全面蛻變。展現舞蹈藝術學生及工作者的精神面貌,探索傳統舞種與表演、流行、垂直圈層等文化更多元的結合與呈現,并通過她們的視角,引領觀眾了解中國舞蹈生態。
看了兩期,節奏太慢,感覺第一期是純是學員的采訪,節目組是不是真的以為觀眾愛看她們講些什么啊????真的不太懂。第二期三個導師表演是蠻不錯的,其他也就沒亮點了,不知道是不是沒啥素材剪,整個綜藝看下來基本上是學員們非常浮夸的商業互吹,一點意思也沒有,害...
而且,說真的啊,第一期開頭那部分心靈雞湯太太太太長了,求求節目組了,現在的觀眾不愛看這些了,別搞變形計那套了吧...
在節目里 我們羅一舟學長演繹了各個舞種朝鮮舞中國舞…9歲開始學習跳舞,羅一舟從最初的懵懂、入門到后來的體會、理解,每一分的練習時光都彌足珍貴。也許付出與收獲不一定成正比,但舞臺會說真話,練功房中付出的汗水會在站上舞臺的那一刻得到正確的答案。無論學舞經歷是否相似,我相信每一位舞蹈生對于舞臺的熱愛和珍惜都是一致的。
我對舞蹈的理解愈加豐富,深刻地感受到舞蹈是一門能夠無限給予舞者、給予觀眾美學熏陶的表演藝術。不同風格、不同舞種都給人以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我們勢必要在不斷探索中拓寬舞蹈的深度與廣度,也去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
每一段經歷都是一種收獲,也許在告別的當下,會有一些不舍,但《舞蹈生》的“畢業”不是終點,舞蹈藝術之路仍需不斷求索,人生總有坎坷,可能會有很多其他的聲音,但只要足夠努力和優秀,終有一天光芒會降臨。祝福所有舞蹈生們無論在何種境況,永葆對舞蹈的敬畏和熱愛,廣闊舞臺一定會有我們起舞的身影!
文/喜力
《舞蹈生》行至第三期,40名舞蹈生的初舞臺落下帷幕。這檔節目,是愛奇藝在舞蹈賽道的創新嘗試。不同于其他舞蹈節目要么是巔峰對決,要么是某個舞種的狂歡,舞蹈生聚焦在有舞蹈專業或者有舞蹈功底的舞者,以學生的姿態進行學習、融合和再出發。但是如何能夠讓不同舞者風格相融、碰撞?舞蹈生們又能夠在節目中呈現出何種競技和成長狀態?是這檔節目的創新難點。
伴隨第三期節目的賽制改變,節目越來越呈現出獨特的氣質。《舞蹈生》創新的效果如何?這檔節目又讓觀眾看到了怎樣不同的舞蹈呢?
努力的人終會迎來光芒的舞臺
創新賽制既是機遇,也是激勵
作為一檔以舞動人的節目,無論有再多的包裝,高質量的舞蹈必須是基礎,也是感染力的基石。《舞蹈生》并不是頂尖舞者競技的節目,但是為了保障質感,激發這群舞蹈生的競技狀態,節目設置了AB角的特殊賽制。
熟悉舞蹈的人,對AB角并不陌生。比如兩人同樣都是女主角的備選,但是永遠都是A角上場,只有當A角發生狀況,B角才有上場的機會。但是在臺下的時間,兩人負擔著相同的訓練量,留著幾乎一樣多的汗水。只是在拉開帷幕之時,A角在舞臺的聚光燈下,B角卻在后臺聽著音樂,重復著爛熟于心的動作。
每一個舞蹈生都渴望成為A角。節目將舞蹈表演中的常見形式,融入到比賽之中。在初舞臺階段,舞蹈生面對著相同的問題“你覺得自己能成為A角嗎?”為了獲得A角,她們必須更加努力地自我突破、展現魅力,在每一次舞臺都拿出自己的最佳實力。
初舞臺結束,40位舞蹈生中,誕生了10位A角。當她們以為能夠站穩腳跟,以主演的位置帶領團隊走入團戰。競爭卻再度開始。節目設置了相愛相殺的AB角競爭。10位初舞臺評定的A角選入的隊友,有可能成為對自己主角位置發動挑戰的B角。最終四人,只有三人能站上舞臺,挑戰主角失敗的B角,將與舞臺擦肩而過。為了能夠登上舞臺,她們必須更加努力,挑戰已有的強者。
當然,她們也可以選擇更加保險的站上舞臺的方式,就是不去競爭主角,但也會失去更多的光芒。雖然節目沒有淘汰,但是賽制卻異常殘酷。想要成為雖敗猶榮的實力者,還是穩妥的舞臺邊緣人,在拷問著每個舞蹈生的沖勁、實力和清晰的自我認知。殘酷的賽制下,能夠激發女孩們內心的潛力,幫助舞蹈生的成長,突破舒適區,從而提升舞臺質感。
成為A角的人會得到舞臺光芒的加持,獲得更加豐富的展示機會,是每一個新人都渴望的機遇。但即便不是A角,她們也努力在創造著一個美好的舞臺。正如任路瑤所說,即便是灰塵在光芒下可以被看到,每一個舞蹈生,在燈光下,都可以被發現。
初舞臺只是入學展示,未來100天的訓練,可能會對舞蹈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幫助她們最大程度的激發潛能。AB角的設置,是壓力,也是動力。賽制對于舞蹈生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激勵。未來處于舞臺的哪個位置,全由她們自己的努力和表現決定。
舞蹈在國內雖然蓬勃發展,都依然沒有到達全民流行。近年來,隨著舞蹈類節目的爆發,很多頂尖專業舞者能夠被觀眾看到。但是很多有能力、有潛力的舞者,卻依然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與把桿為伴。
舞蹈的逐漸流行,讓行業開始急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優秀專業人才,急需新勢力的加入。《舞蹈生》搭載了一個窗口,聯結著舞蹈生和市場、舞蹈生和行業、舞蹈生和觀眾。讓更多優秀的舞蹈生被觀眾和行業看到,同時也通過增加舞蹈生的人氣和受歡迎度,為行業帶來新生機。
立體式展現舞蹈生光芒
舞臺上下全方位的朝氣與美麗
舞者通常是靜默的,她們只能在舞臺上,用肢體去表達。但是舞臺之外,舞者們有著各自的性格與可愛,也有很多觸動人心的品性。雖然臺下十年功只為了臺上一分鐘,但是十年功是厚重的生活,承載著她們的堅毅、樂觀和青春年華。《舞蹈生》為舞者們打造了一個全面展示的舞臺,舞臺上、后臺下、練功房中的她們,都會被立體式地看到。
凌槐一身旗袍,舞完一曲淡然又濃烈的《一情亦知》,拿起話筒,便是出口成詩。聊起喜歡的林徽因,更是詩情畫意。那一股舞蹈中的東方美學,延展到舞臺之外,融入到舞者的身體里,傳遞出一種協調的整體意境。
康可人的舞蹈雖有功底上的瑕疵,但是表情中的嬌媚讓人無法轉睛。談起經歷,她說自己曾經跳舞的時候不明白很多表情的意義。后來接觸了表演,成為演員,反而懂了作品中的情緒,為舞臺注入了靈魂。
每一位舞蹈生都是特別的,舞娘的喜悲也值得被看見。舞蹈生的感染力,不僅僅是來自于一個個精美的舞臺,她們在逐夢路途中的所思所想,也同樣可以感染觀眾。節目以舞蹈作品為介質,讓觀眾既能夠領略舞之美,又能夠了解舞者。從舞蹈聽到每一位舞蹈生的故事,從她們的性格閃光點中獲取放松、愉悅和進步。
每一位女孩都是一名舞蹈生,佟麗婭像教導主任,金晨自稱是學姐,孟美岐說自己同她們有相似的經歷,《舞蹈生》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校園狀態。李繁在把桿旁完成的作品,讓包括導師在內的觀眾流淚。在練功房中的枯燥和汗水,是舞蹈生們的日常,更是每一個曾有過校園時代的人們,似曾相識的努力過往。整個節目不僅記錄舞臺,還通過合宿、排練、特殊課程與競爭、遴選的方式,還原出一個真實的舞蹈生校園環境。
臺上,她們用舞蹈帶來震撼。臺下,女孩們之間的情感,讓整個節目充滿了生氣。初舞臺時,舞蹈生準備間里的叫聲屢屢傳到舞臺上,聲音之間,是這些女孩的團結。因為有著相似的經歷,因為競爭的純粹,她們為她人的技巧而贊嘆,也會安慰其他人的遺憾。這樣的氛圍,讓觀眾以一種觀看成長的心態去欣賞這群舞蹈生。不只是為舞臺魅力所打動,更是為她們的成長、進步和相互之間的情感動容。
已過去的三期,有一個總是出產表情包的女孩讓人印象深刻。李紫娟并不是強大的專業實力者,但是她的性格卻非常有記憶點。她所在的宿舍組成的土嗨組合的感情,也讓觀眾回到了校園氛圍之中。上場前相互鼓勁,生活中打打鬧鬧,時刻不愿意分開,是女孩之間獨特的友情。
伴隨著賽制升級,下一階段開始了第一次合作舞臺的分組練舞。團隊之間一起克服困難,會讓女孩們性格和互動之間的表現力更加升級。蒙古舞團隊一起面臨頂碗的挑戰,二次元舞蹈姑娘們需要開心營業,團隊女孩們共同迎接困難,讓節目多了些笑意,也多了些溫情。
推動舞蹈碰撞和傳播
用全新IP探索舞蹈節目新可能
在導師舞臺秀的環節,佟麗婭身著紅裙,帶來了熱烈的新疆舞。金晨則是一席素衣,用柔軟的肢體,訴說著溫柔的情感。孟美岐光著腳站上舞臺,展示著節奏、力量和野性。她們用各自擅長的舞種,點亮這個舞臺,也說明著《舞蹈生》是一個碰撞與融合的節目。
第一次合作舞臺,40位舞蹈生被分到了10種迥然不同的舞蹈風格之中,有很多并不是舞蹈生所擅長的。即便對于擅長民族類舞蹈的白兔來說,頂碗依舊是一項需要從零學起的技能。
《舞蹈生》并不是讓她們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而是希望在舞種的融合和碰撞之中尋找新的感染力。同時也是在打破舞蹈技巧的邊界,探索表達的新可能。對于舞蹈生而言,要隨時面對挑戰的準備,面對重新學習的壓力,以便博采眾長,豐富自己的表達。
在節目中,觀眾能夠看到很多小眾舞蹈。欒天奕整首舞蹈的伴奏,幾乎都是由音效組成的,告別了傳統悠揚編曲和編舞,她的作品里透露著現代芭蕾的叛逆。白兔手帶鋒利的長指甲,在舞臺上不停的旋轉,展示著傣族宮廷舞蹈,成功喚起了“美甲愛好者”孟美岐的好奇。在一檔節目中,打通了不同的舞蹈小圈層,讓更多的觀眾可以了解不同舞蹈的美,為小眾舞蹈創建大的展示空間。
近年來,愛奇藝始終在青春類、垂直類賽道中尋求著突破。這是愛奇藝一貫擅長,又在不斷堅持的創新點。《舞蹈生》尋找到一個全新的視角,以“她”的成長,帶動舞的破圈。也期待《舞蹈生》能夠通過這群女孩們的成長,帶動舞蹈行業流行度、影響力的成長。
無論如何,只要努力,她們終將成為自己舞蹈人生的A角。
四年一度的奧運盛事剛剛結束,大家都蹲守在電視機前看著中國奧運健兒奮力拼搏突破自我,真是熱血沸騰。眼見奧運會圓滿收官,娛記君心里還有些悵然若失,不知道接下來該追點什么看看。
正巧奧運會閉幕當天也是佟麗婭的生日,娛記君偶然發現佟麗婭作為導師加盟了一檔節目,名叫《舞蹈生》。
除了佟麗婭之外,金晨和孟美岐也是節目的導師團成員,這個陣容著實讓人有些好奇。
雖然娛記君不是三位小姐姐的粉絲,但是也對她們的舞蹈功底略知一二。佟麗婭當年的趙飛燕獻舞片段令人記憶猶新,金晨在節目里游刃有余的懸空一字馬也是技驚四座,孟美岐更是練舞多年,舞臺魅力十足。
能讓三位“同臺競技”的綜藝《舞蹈生》,是一檔舞蹈類型的競技成長真人秀節目。在這里,在三位導師以及可能參與舞臺合作的神秘嘉賓的見證下,40位舞蹈生將共同完成一場化繭成蝶的蛻變旅程——一起生活,一起訓練,一起變強。
官方微博已經提前揭曉了海洋風宿舍、元氣陽光舞房和劇場式舞美。宿舍布置得這么夢幻,想來除了舞臺表演之外選手們的合宿也是重頭戲啊,朝夕相處一定會發生很多趣事,枕頭大戰還是睡衣派對,宿舍夜聊還是夜宵大作戰,通通想看!
01
閃亮簡歷霸氣宣言元氣少女反差魅力
看了各種路透,娛記君對節目興趣值up up up,畢竟聚焦舞蹈生的綜藝節目當下并不多見。印象中,學舞蹈的小姐姐們都是高冷仙子一般的存在。近日,節目組終于揭開了選手們的神秘面紗,40位選手一一亮相真是讓人有些招架不住。看了她們的個人簡歷和海報,娛記君只想說這屆學舞的小姐姐們太會了!接下來就給盤點一下選手們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亮點。
有才拼能力 40位選手們的簡歷讓人不禁目瞪口呆,有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前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御用女主欒天奕
有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原火箭軍(二炮)文工團演員李繁,
有北大經濟學學霸、福鼎市高考理科裸分狀元李丞汐,
還有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豆得兒。
雖然小姐姐們有的是專業舞蹈院校畢業的學生,有的是舞團的舞者,有的是沒有將舞蹈作為主業的演員或博主,但是都舞蹈實力不俗、可圈可點。論起選手們擅長的舞種,更是看得人眼花繚亂:田軒寧、張領領擅長民族民間舞,欒天奕擅長芭蕾舞、張樂瑤、張新童擅長中國古典舞、吳靜怡、朱云慧擅長街舞,此外還有的擅長現當代舞、百老匯爵士、宅舞......娛記君此前真的不知道舞蹈分這么多種類,感覺自己學到了。有這么多來自不同領域、有不同經歷、擅長不同舞種的小姐姐們,大概節目是想將傳統與流行、古典與現代相結合,展現不同舞種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也能夠更多元、立體地呈現中國舞蹈生態。
有梗爆金句 最讓娛記君印象深刻的,就是選手們的簡歷上的問答題了。雖然問答只有寥寥數語,卻能看出選手們真是性格各異、各有各的特色,不知道風格迥異的她們一起生活、排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位語出驚人的“梗王”: 在問到參加《舞蹈生》有什么小目標的時候,多數選手都在成績表現上給自己定了目標,想拿到A角,而吳靜怡獨樹一幟,準備“瘦個5.6.7.8.9.10斤”。別的選手參加的是競技成長節目,吳同學是參加了個減肥訓練營,真是同一個節目,不同的夢想。
在問答時,還發現了一個語出驚人、單純不做作的選手——朱云慧。當被要求用一句話讓所有人記住自己時,朱同學回答“楊冪與舞蹈生冠軍朱云慧wave七日登頂熱一”。一句話這么多要素,還每一個都野心不小,夠直白,夠敢想,朱同學我們記住你了。
另外,欒天奕欒同學奇奇怪怪的?習慣竟然是“喜歡咬貓貓的耳朵”!臺上是優雅天鵝,臺下是擼貓女孩,咬真·貓耳朵,這小習慣不僅奇奇怪怪,還可可愛愛的。
有顏有元氣 本次選手官宣除了簡歷外,還有選手們的情緒海報大放送。雖然海報上小姐姐們都穿著淡紫色的練功服,扎起長發,但是表情卻傳達了各自不同的態度: 李丞汐側身仰頭沉靜堅毅,
朱云慧一手托腮略帶叛逆,
李惠玥下巴微抬眼神張揚,
欒天奕雙臂環抱目光堅定。
選手們都直視鏡頭坦誠地展現了最真實的自己,個個活力十足個性卻又千差萬別,甜美、活潑、熱情、恬靜、自信、優雅......各有各的少女感。真是沒想到,小姐姐們不僅舞跳得好,拍攝海報的表現力也都一級棒,個個都是鏡頭收割機啊。
有趣接地氣
在問答題中,選手們紛紛暴露了自己的吃貨屬性。欒天奕對節目組的吐槽是,“我不想吃沙拉啦!”,凌槐的口頭禪是,“可以吃飯了嗎?”,而康可人的小習慣是“零食不能停”。
原本在大家的想象中,舞蹈生都是仙氣飄飄的小仙女,沒想到生活里也是快樂的干飯人啊。看過了選手們的吐槽,節目組,你們飯不好吃這個事怕是藏不住了。
還有很多回答,簡直說到人心坎里了,娛記君一邊看一邊瘋狂點頭:“我也是!!!Give me five!!!”比如,在分享尷尬社死瞬間時,某選手“去朋友家聚會,進門換鞋時發現新穿的襪子破了個洞”,鑒于娛記君一邊感同身受一邊用襪子破洞的腳趾摳出了三室一廳,在此就不透露選手姓名了,好奇的朋友們記得去官方微博找找答案啊。
追夢少年的升級之旅 吃瓜群眾猜得好心焦
看著選手們精彩紛呈的簡歷,古靈精怪、直言不諱的問答,還有元氣十足、明媚張揚的情緒海報,娛記君不由感慨,這些舞蹈少年,歡快、輕盈、生機勃勃,生活中她們笑得開懷,哭得暢快,訓練時她們揮汗如雨,從不退縮,一門心思地朝著目標使勁,她們是當代少年人的縮影,也是更多少年人去學習和看齊的榜樣。 當代少年人好像和父輩們年輕的時候不一樣了,他們更橫沖直撞,不太“懂事”,不會察言觀色地在某些時候選擇沉默,也不會在發現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感到不安和羞愧。大概是因為他們所見所聞更加豐富多彩,他們更敢于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聲音,敢于擁有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目標和夢想,敢于朝著自己向往的遠方不斷前行。 那么接下來,這40位舞蹈生將迎來怎樣的挑戰呢?從節目的官方簡介來看,她們將接受為期100天的“訓練營”生活,在導師團的幫助下通過日常排練和特殊課程,接受特色考核,并在競爭與合作中獲得成長。同時,節目組也將24小時全方位記錄下她們生活與訓練的情況。 雖然最為關鍵的考核和競爭機制尚未公布,但是網絡上已經有了各種猜測。
若真如傳言“導師現場公布上臺名單”“有些選手練習很久卻沒機會上臺”,那么節目的賽制還挺殘酷的。還有人爆料,《舞蹈生》不限舞種、不淘汰。
如果網友的爆料都是事實,那么《舞蹈生》的確是一檔聚焦舞者生態的節目。官宣的40位選手中不乏科班出身和專業舞者,不限舞種的競賽機制,不僅向觀眾打開了舞蹈世界的大門,也給了不同專業舞者展示自己的機會。 而“不淘汰”的規則,娛記君猜測與舞臺劇中AB角制度有關,A角才能上臺表演,而B角是替補位。這一點,在部分選手的官宣宣言中也有體現,最終答案就待節目開播之后揭曉了。 尾聲
隨著播出日期的臨近,娛記君對于節目有了更多的期待。就像這位網友說的,希望節目能通過40位舞蹈生的視角展現出年輕一代舞者光環背后的不為人知的更多面。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絢麗的舞姿究竟是用多少汗水和時間打磨出來的?而在舞臺之下,作為舞者又需要怎樣的自律,她們是否一遍遍重復枯燥的基礎動作,寒暑不輟地練習三叉一腰修煉“舞功”,和惰性作斗爭。而當她們回歸普通人的身份,這些敢于表達自我的Z世代女生聚在一起同吃同住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娛記君也迫不及待想要“磕CP”啦。 選手和導師已經亮相,節目上線“一觸即發”,相信有了專業且優秀的導師和選手,《舞蹈生》一定會給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舞蹈盛宴,也期待導師和選手們之間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讓我們一起見證成長和蛻變,看她們迎風飛翔元氣綻放。
(轉自 首席娛記)
一直很羨慕跳舞跳得好的女生,身形優美,氣質出挑,有一技之長,對身體有如此強的控制能力,能產出作品。看了這個節目,羨慕還是羨慕,可是更加知道了她們十年如一日的淬煉,千百次的重復,才能有如此的身材和技藝,不是真熱愛是堅持不下來的。而臺下的功夫深不深,比如基本功扎不扎實,動作穩不穩,都藏在你的肌肉和舞臺表現的細節上。
很多事情是從羨慕到行動開始的,看了這個節目,我由衷的覺得跳舞對我來說,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更多是喜歡那種能展示的感覺,也看到了跳舞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是我愿意付出的。了解舞蹈之后,讓我更好的明白舞蹈與自己之間的關系。我即使以后跳舞,也只是當個運動,不會變成技藝。我現在也在用我自己的方式淬煉身體。
她們通過身體來表達自己。看到田軒寧的韓國民族舞“起風了”,她的韻味和情緒讓我由衷的覺得民族舞可真是含蓄的美啊!這女孩跟平常有點反差,沒想到這么專業。她說的一句話,我覺得每個女孩都應該如此告訴自己,“美,是因為你對自己的狀態比較有自信。” 看到張樂瑤的“靈”,我不懂專業上的東西,但是我感受到了她的天賦,那種抓人的節奏,快慢得宜,她的控制非常好,氣場堅定。看到李繁的“關于一場沒有結局的夢”,我能感受她身體上的疼痛和對舞蹈的執著熱愛,那種情緒蓬勃而出,無需言語。舞者,跟其他運動員一樣,都是一群純粹又堅毅的人。
演藝圈的職場新人,比完了唱歌,拼過了演技,終于,開始掰頭少年宮里技術門檻最高的跳舞了▼▼▼
作為一檔舞蹈競技成長真人秀,《舞蹈生》找來40名長腿小臉的plmm,關在一個屋子里同吃同睡100天,然后,在導師團的帶領下,邊訓練邊競演邊嚶嚶嚶嚶。
導師陣容也讓人興奮地搓小手手。
就屬于那種,你一看到名字,第一反應是“哦哦哦,她是會跳舞的女明星哎!”,馬上又會想一下“但她沒在節目里當過專業導師,兇不兇的?”
導師佟麗婭,金晨,孟美岐,出場大秀,炸了熱搜。
酒窩淺淺的丫丫,《篝火》里融入新疆舞元素,一身紅裙,熱烈奔放,從頭到腳都讓人想喊“帶刺的玫瑰”!
她在森林中隨性起舞,我們就魂穿當年趙飛燕▼▼▼
金大喜,會跳你就多跳一點!
水上《破繭》,仙氣十足,舞步躊躇成詩,思念幻化成蝶,眼眸緩緩垂下的秋波,帶著大口干飯人大夢大悟歸來的決然▼▼▼
山支大哥赤腳炸場▼▼▼
不管是力道、卡點還是框架,都拿捏得無比舒坦▼▼▼
40多個女生里面唯一的綠葉,羅一舟也上了。
軍藝啊軍藝我夢中的軍藝,羅學長童子功一點沒丟,一襲白衣,行云流水,漫步倥傯。
請問人類是怎么做到空中劈一字橫叉還能拍到腳背的?#許老濕非要說是錯位,錯位也在同一高度,我覺得他就是嫉妒圖片#▼▼▼
所有的藝術形式中,舞蹈是最不受語言差異限制,最全球化的。
不同的舞蹈,會傳遞不同的情感,但表達的是同一種直擊人心的動律美感,讓人沉浸其中,移不開眼睛。
三位導師到底兇不兇?目前還看不出來,第一期里只聽到她們的宣言,還沒見真章。
但她們會面對怎么樣的學員,我可太清楚了——
從來沒在一個節目里
看到這么多女孩互夸【可愛】的
你笑得好可愛啊▼▼▼
你小辮子抓得好可愛啊▼▼▼
你的蛋糕裙好可愛啊▼▼▼
你表演好可愛啊▼▼▼
biubiubiu地發射可愛,好像沒有其他更合適的社交神器了,讓我差點誤以為跳舞就是漂漂亮亮,輕輕松松賣個萌。
來節目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的可愛。
有為了當公主而跳舞的,因為在舞臺上可以不突兀地戴皇冠▼▼▼
跳舞是為了減肥,減肥是為了更好地吃#和我健身的目的一樣#▼▼▼
一個跳民族舞的美女,自編自演“干飯人干飯魂”尬舞,表達對碳水的強烈執念,震驚.jpg▼▼▼
有才藝表演梳丸子頭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撕個腿、踩個胯、開個腰▼▼▼
還有上節目是為逃離老年得子的父母立下的下午4點門禁,不用偷偷摸摸去舞社,也可以在晚上自由地逛街了#很想知道伯父伯母看到節目的心情#▼▼▼
甚至有已經簽約的藝人,因自家公司需要又被迫營業的▼▼▼
哎,別以為只是一些可可愛愛的廢物花瓶,其實各個深藏不露——
為了減肥而跳舞的王奕婷不是諧星,20歲的她,已經有15年舞齡,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戲舞蹈系▼▼▼
可愛+天然呆的妹妹陳雨兒,跳的是最swag的街舞,特別喜歡hiphop▼▼▼
被笑稱“桃選之女”的張雪菡,畢業于北舞民族民間舞系,舞齡十年,從小聽到音樂就想跳舞▼▼▼
還有一些熟面孔,比如,參加過婧的徐軫軫,當時跟四胞胎杠上熱搜,鬼馬少女▼▼▼
北舞13級音樂劇的李惠玥,大名鼎鼎的“豆得兒”~~~舞齡23年,但自稱不會跳舞▼▼▼
北大元培學霸李丞汐,走的是御姐范兒▼▼▼
一圈看下來,舞蹈生們囊括了中國舞、芭蕾、古典、國標、街舞、宅舞等等不同舞種,有舞齡不長的白紙,也有練了多年拿過不少獎的;有還在上學的學生,也有已經開始演戲的新人,但幾乎都是網生一代。
Z世代少女的真性情,都是來“真”的。
她可能只是在廣場舞動次打次的節奏中長大,就喜歡上了跳舞▼▼▼
她大大方方說只是想上個電視,來見見世面▼▼▼
她是因為喜歡動漫所以喜歡上跳舞,全靠自學的打野舞蹈生▼▼▼
你以為的“舞蹈生”是什么樣的?一出手就舒展若蛟龍?翩翩若驚鴻?
現在看來,或多或少是大眾對舞者逐漸形成的刻板印象,《舞蹈生》記錄了每個少女的真實想法,展現舞臺背后每個舞者的【個性】:
元氣,勇敢,直接,坦率,純粹、可愛,搞笑......不拘一格,絢爛盛放。
她們在的地方,真的很吵,但是非常快樂,她們面對鏡頭會緊張,但是認真起來的樣子,是很多人都想擁有的那種閃閃發光。
在她們身上,你看到舞蹈給一個人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塑造。
出場自帶氣場,學芭蕾舞、民族舞和中國舞的,相比起來最為優雅#得cue一下金晨和劉詩詩的天鵝頸了#▼▼▼
日常社交時情感充沛,表達熾熱。舞蹈本身就是一種表演,是人類最直接最濃烈的情緒表達方式之一。
第一期的康可人和李嘉鑫,一個可以隨意切換情緒#《將夜》的三師姐,《三十而已》的葉依依#▼▼▼
一個喜歡懟臉特寫,直給情緒▼▼▼
都是融合了演員和舞者兩種身份的情感表達。
日積月累的浸潤下,舞蹈是和心跳一般的存在,影響著每個人的呼吸。
她們跳舞的靈魂是自由和真實,更要破立求新——
破的是自身的限制,求的是新的可能
想來節目里接觸不同的舞種,讓自己的舞臺風格更加多元▼▼▼
已經離開舞臺三年,也可以選擇義無反顧地回歸重修▼▼▼
準研究生林津伊,算是自娛自樂地接觸舞蹈,嘗試了各個舞種。
把參加節目想象成一次畢業旅行,希望在走上設定的人生道路前,做一個關于舞蹈的夢,不留遺憾▼▼▼
我非常喜歡她的態度。
這幾年的舞蹈類綜藝,其實都偏向展示中性化,很缺乏女性敘事。
相比之下,《舞蹈生》完全為女孩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表達自我的舞臺,讓我們看到女性追夢者的“她力量”。
這個“她力量”,也未必就是有多堅守,只要是她堅定想做的,去做想做的,都是力量之源。
最終,女孩們都會像金晨在節目中說的:“跳舞吧,注定會發光的”▼▼▼
金晨演了這么多年戲,最終卻是因為在浪姐里大爆發被大家喜歡,跳舞太鯊人了,這長手長腿,無比耀眼▼▼▼
6歲開始習舞,10歲考入上海舞蹈學院▼▼▼
獨自去上海學舞,被同學排擠,被老師放在最后一排,但她依然在練功房咬著牙拼命練習,累了就直接睡舞蹈室▼▼▼
考了上戲第一榜第一,也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北京舞蹈學院。
最后她選擇了去北舞,學習民族舞的這段經歷讓她養成了韌勁和不服輸:
“那段時間吃的苦,至少讓我現在變得堅強。很多人都說當演員辛苦,但經歷過學舞蹈的過程,現在這些對我來說都不叫什么事兒。”
圖片
現在,她基本功依舊扎實,輕輕松松來一個側踢,這腳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肌肉才有的記憶▼▼▼
演戲的時候,她也會調用一些學舞蹈的情感,你會經常看到她在各種采訪里感謝學舞蹈的經歷。反過來,通過演戲,又知道如何更好地釋放情感。
去年她和李響合作的《一生所愛》,太i了,跳出了向來緣淺奈何情深的無奈和悲傷▼▼▼
在導師席上反復強調“再精準一點”的佟麗婭,先天并不好,因為個子小,不具學舞優勢,但她努力踮起腳尖,踉蹌跳向舞臺中央,“我覺得自己跳舞還是好看的,尤其在掌聲響起來的時候,我會越跳越嗨。”
15歲成為國慶50周年閱兵時在新疆彩車上跳舞的女孩,進入中國歌舞團后,2004年就登上了央視文化部春晚,表演獨舞#當年也是一襲紅衣跳新疆舞#▼▼▼
就算久不營業,但每一次以舞者的身份回歸時,依然高光▼▼▼
在我國,每年報考舞蹈專業院校的孩子在15萬人以上,但大眾對舞蹈的認知,還停留在幼兒園時的興趣班,以及高中藝考的工具。
沈培藝老師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過:“我聽說全國最賺錢的產業之一就是舞蹈,我好幾個好朋友,開的全是連鎖,每一家都非常賺錢。”
這兩年,隨著女團舞的盛行,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走進舞房,朋友圈就是舞臺,純粹享受快樂。
除此之外呢?
真正的舞者,在輕盈光鮮的名字背后,是一條布滿了淤青、孤獨和汗水的路,她們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吃苦的一群人。
經過專業院校的歷練和打磨,畢業后若想繼續走舞蹈這條路,需要不斷地練習、演出和比賽▼▼▼
這時他們會面臨更多問題:青春短暫,是以教養賽?還是以舞養舞?還是做些副業為舞者身份提供保障?抑或干脆脫下舞鞋轉行去另外的舞臺?
舞臺之下,生活之上。一邊是面包,一邊是夢想。
一些人迷茫了,多數人退出了,少數人仍在堅守。
干了濕、濕了干的練功服,哭著壓軟度,難忍的疼痛拉傷......
有時候,光憑內心的熱愛支撐,是走不遠的,唯有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才能讓人真正地熱愛自己的熱愛。
這兩年,有好幾個舞蹈類的綜藝爆了,讓我們看到了那些舞者最光芒的一面,他們如此成熟地在舞臺上展現審美、技術、情感、力量,他們讓所有人欣賞,比的是誰“這一次沒有失誤”。
但優秀者為什么成為了那個優秀者?
可能我們會在《舞蹈生》里找到答案——藝術不是桀驁地站在那里,俯視著你,藝術是一種力量,它使你的眼睛向上看。
對,它使你向上。
100天內,女孩們的日常被記錄,合宿,互動,排練,課程表滿滿當當。
賽制上也剔除了淘汰設定,在一輪輪的PK中,可能會激發出想象不到的事故故事。
在《舞蹈生》里,我看到了一群癡迷用身體表達情感的女孩,看到了舞蹈對人的塑造,也會看到她們的破壁、碰撞、成長。
如果節目能成功講述一個關于從舞蹈生到舞者培養與成長的全新故事,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完成了一次對國內舞蹈生態譜系的推廣與普及,在不斷大眾化的過程中,培植著大眾的舞蹈素養。
只有在平臺、行業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下,這一文化圈層才能充分釋放內在動力,將舞蹈的魅力傳遞給更多年輕人。
每一個迎風起舞的日子,都值得綻放。
(轉載自一點也不八卦的show一點)
1、這三個嘉賓非常合適。我是第一次看孟老師的節目,我覺得挺美的呢!丫丫跳舞比演戲的時候要美的多,渾身散發著光。大喜更不必說了,我私以為如果認真比比,她的水平能把這四十個人干下去一多半。重要的是,三位導師全員喜劇人,初舞臺生澀卻又認真的走流程,真的是太搞笑了。特意搭配奧利奧,也不在乎誰站哪,導演提醒站位三個人也大方的說沒關系。三個人本來是美女,但不知道為啥湊一塊就非常帶喜感。不管節目好賴吧,這三個嘉賓是找對人了。 2、節目的各種賽制,我覺得真的很狗。十個A角這個最后又重新抉擇了一下,算是可以。可是一公選劇目,是不是應該打個分數按排名來選擇呢,報考一下浪姐1的一公分組也行啊,盲選算怎么回事。然后選隊員那里我也看不太懂了,然后又開始B角了,然后B角又要競爭了,輸了還上不了臺。好了,我徹底嘆氣了。不知道各位姐妹心里啥想法,反正這不是我想看的節目。 3、學員們的專業水平差距還是很大的。像我印象深刻的欒天奕和李繁這種業務非常優秀的,也有像貌似叫朱云慧嗎,這種半新手型的。我不太懂這個節目是啥意思了,如果是想要展現好舞臺,宣傳優秀的舞者,展現藝術的魅力,請出門右轉參考舞蹈風暴,那些舞臺作品比這些強不知道多少倍。如果說本來就想搞個水平不均的養成系,那和隔壁的什么青你偶練,還有啥區別啊,她們唱跳,你這里光跳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覺得這個節目的格局就太小了,也完全浪費了三位導師、唐詩逸等三位大咖以及一部分非常優秀的學員。 4、一公的劇目,說實話我也非常想吐槽,我覺得這些舞,都很一般,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會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這十個劇目,恰巧大多數我都不是很愛。可能有的觀眾會喜歡這些多種類型吧,我還是更傾向于中國舞和芭蕾這些,如果說流行啊街舞啊(還有一些說不上來啥舞種的[二哈])占大部分,那就和普通選秀類節目沒有太大區分度了。 5、當初浪姐為了端水,分上下兩集一口氣放出了所有初舞臺。這里可到好,每次都分上下集,愣是兩期都沒弄完初舞臺,也是絕。現在四期播完了,一公舞臺還沒整完。一次公演放在兩周播,觀眾還能說什么呢[裂開][裂開]。 6、開播之前的個人小片段,我比較好感的是洪子洋,但是她初舞臺還好,也沒有讓我很驚艷。初舞臺之后我最喜歡的田軒寧,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最心水她。另外,欒天奕、李繁、李美慧(好像叫這個吧),這幾位在我心中實力很強,我比較期待后續。 前四期的一些看法。
雖然第一期自我介紹太過冗長、節奏拖沓,但好在(下)后半部分節奏有加快。(所以自我介紹為什么不放在先導片里呢)金晨、羅一舟肉眼可見的強,丫丫和孟美岐老師舞臺表現力好絕,當初因為考試出了丫丫舞劇的票,有在后悔了。之前看《戀愛吧人類》和雪銀姐姐合影,女演員真的脾氣好又養眼啊……想到看之前《電波》幕后采訪,回憶起無數個清晨的早功,練習室灑下的汗水和不被看見的無數個舞臺,越來越覺得舞蹈生需要一個站在大眾面前的機會——希望愛奇藝的制作配得上這么多優秀的舞蹈生妹妹~
有幾位還不錯
節奏很慢,全是網紅妝的漂亮美女,當然一個都認不得,只記得有幾個在別的綜藝看過臉,但是也是不大記起來了。心目中導師級別可能得楊麗萍那樣子的吧.....而且都舞蹈生的title了為何不讓男生也參與呢?形式上也偏向于創造營、愛豆訓練生,感覺與舞團舞蹈藝術有差距。看來我還是去四刷《pina》吧!??最后題外話:不由得感慨現在參加選秀的孩子家庭背景都真的很好啊,先不論舞蹈水平,但是他們身上那股自信、家里有錢從小培養跳舞,是普通孩子比不過的......
沖著全科班陣容去看的,佟麗婭沒想到這么適合做評委,感覺和印象中的不太一樣,這樣很好啊,金晨很會活躍氣氛,學長羅一舟不愧是軍藝的!孟美岐也不違和。還是很看好這個節目的,至于說女生們太吵哈哈哈哈哈可是這不就是這種節目的特色嗎2333333
不明白為什么要把一個舞蹈節目做成這樣,前面冗長的自我介紹+才藝展示不僅沒能讓我被選手吸引,反而覺得舞蹈生們真的太吵了,還因為才藝展示太水對她們的實力產生了懷疑。尤其是北大演講的那個學姐、演繹自己表演過角色的康可人、還有一個不記得名字但是也展示表演的妹妹,真的太尷尬了,超級勸退。熬過了漫長的自我介紹環節,又開始分宿舍了,說真的這些環節都可以放在衍生里或者后置,我來看節目就是想直接看舞臺的,希望一上來就展示舞臺。導師秀都蠻不錯的,起碼等了這么久終于看到舞臺了不是。哎,感覺這第一期叫做先導更合適,也就看到了一個選手的舞臺,還沒有感到很驚艷。
就。。。
??真的很會做選秀群像 但是第一集太拖沓了 沒想到導師的舞蹈都有驚艷到 誰不喜歡看美女跳舞呢
小船基本功真的扎實。
看了導師的純享舞臺,喜歡金晨的,這舞臺真美,脖子長真好。羅一舟也甜,和那時候當練習生好像不一樣了,也喜歡他的舞臺。丫丫也是美的,但舞臺沒有美到我。孟美岐的就是中規中矩的,不驚艷呢,以為會像101的撐腰那樣,有一點點小失望,露出來的腰也沒那時候好看。不會追這節目,只是現在想起來看看導師跳的樣子。
佟麗婭:“都沒有鏡頭你上臺有什么用”。。。奧運會開幕式、春晚成千上萬的舞蹈演員沒有鏡頭,就這么詆毀默默無聞的人的努力,你還是人嗎
第四名不是不好 只是還有比她更好的任路瑤實至名歸 天鵝欒天奕真的太美了 凌槐這一次真的是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 張樂瑤也是真的挺全能的 田軒寧可真是從頭美到尾她可太逗了 李美慧的力量真的很強 洪子洋我也好喜歡呀
文案寫的好差啊 前面兩集是啥啊 又臭又長 毫無信息量 最有看點的就是三個導師的初舞臺表演
看的時候我很別扭,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以為是女孩們惺惺作態矯揉造作的語言和動作。心里還不斷壓抑自己,對女孩子們要更包容友善一些……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節目的視角并未是我期待去呈現舞蹈生的視角。這個視角如果需要簡而言之概括的話,我覺得可能是兩個字:「選妃」
獼猴桃:我說將取消未來幾年偶像選秀節目,但我沒說不會將其他類型節目偶像選秀化對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選手比導師厲害系列。終于有一個節目可以只看美美的女孩子,各種各樣的,美好的女孩子。沒那么糟心了。
我靠!播的當天就看了 這是啥啊! 我平常都把所有節目看完才評論 這個我真看不下去! 豆瓣之前一直不讓評分是怕評分深入地底嗎???
舞臺分鏡真的不是在“致敬”舞蹈風暴嗎?
喜歡任路瑤。是一檔沒有惡剪沒有淘汰的良心節目。
2021.8.22金晨跳舞真的好美!????
金晨yyds 三大路好綜藝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