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因為喜歡女主所以有更高期待
獨立而情感豐富的人格卻只有9年多的壽命,沒有記憶轉移功能,回收就意味著原有人格的銷毀……智能機器人Giftia無可避免地會與人產生難以割舍的羈絆,而結局也大多無可奈何。說實話這個設定本身是不錯的,在探討羈絆、記憶、人性等方面可以大做文章,遺憾的是最后卻是個略顯平淡的結局。
男主最后就這么直接回收了艾拉,雖然知道最后就應該是這樣的結局但還是感覺有些突兀。9-12集太和諧太美好,做了這么多鋪墊充分吊起了觀眾的胃口,讓人不自覺地去期待一個驚喜,結果直接把艾拉回收了,13集ED后的正片也只是一帶而過,這種落差感導致了很多人的不滿。雖說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確實能帶來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能一眼看到底的虐還不能給人一個滿意的交代。
我對這番的期待一開始是很高的,期待看到更多對人性的探討而不是這樣平淡收尾。但劇組貌似沒有意識到這個題材的潛力而沒有足夠深入的談論。總體的設定也是bug不斷使用壽命總受各種因素影響真的一小時都不差?Giftia主要用于輕體力的協助性服務為什么要配備這么高的武力值?為什么沒有記憶儲存模塊CPU壞了就必須銷毀人格?當然這劇本身就不算硬科幻不能要求設定這么嚴謹,但這些細節還是容易給人易總刻意的感覺。
不可否認的是女主很萌人設很美BGM我也很喜歡,總體來說還是一部很不錯的番吧。只看劇情人設對其他方面沒有太高追求的話喜歡就喜歡,但我真的很喜歡女主很喜歡這個設定啊 ,所以自然持著更高的要求抱更多的期待。
2 ) 這是我看過的“最有意義”的(催淚)番之一
<圖片1>事先聲明:首先,想看懂這篇評論你需要一定的智商,因為作者并沒有考慮到方便所有人理解的問題。如果事先看了這部作品無疑會對理解有幫助。
正文:好了,這部番的悲劇在哪呢?拋去人機虐戀和(其實是)女主機器人艾拉的死亡不說,其實結尾的“巧克力”也是假的,雖然“艾拉”的機器人身體又重新站起來了,但卻不再是艾拉本人了。因為“記憶”和“人格”都會銷毀,再重裝。所謂可塑性記憶不過是“在使用中塑造記憶”“銷毀記憶并重裝”“在又一次使用中塑造記憶”所以真的艾拉其實還是死了。因為雖然是同一個身體,卻不是以前那個人了。
那么問題來了,這部番除了虐以外還好在哪?——怎么定義一個人是一個人,而非其它人。這里提出了一個說法:“人格”,當然也提到了“記憶”那么它們是不是一回事呢?大腦科學告訴我們記憶不過是大腦里的神經沖動之類的東西。那么理論上不同人不同大腦就有不同記憶反之亦然。但我覺得不是。記憶不是決定人是否為該人的因素,“人格”才是。具體說,就是是“你”在控制你的身體,如果你死了原地復活,如果“你”還能感覺到對這身體的控制權,能支配身體運動,支配大腦思考,感覺到五感,快樂痛苦,那么你就還是死前的你。即便你復活后不記得原來的記憶。這就是記憶和“人格”的區別。反之,如果原地復活后a君控制著身體,同時有著“你”死前的記憶,那么你還是你嗎?對于旁觀者.觀測者而言因為你記憶相同所以你還是你,而a君因為有“你”死前的記憶也認為你還是你。但其實你還是你嗎?只有“你”知道你不再是你了。只有“你”的身體知道你不再是你了——也就是說這個動畫涉及了所謂“人格”“靈魂”。
還有就是其它評論所說的“已知壽命”的問題。恕我直言,雖然人機壽命差異是大概70.80歲與10年,但說差異僅僅在此的那些評論全是在扯淡。因為是機器,比人在某些方面精確多了,我們不妨認為機器都能運轉10年,當然作品中艾拉的壽命已經精確到小時了。而人類不過是概數。這部作品反映出到了得知精確到小時的壽命后人們的思考。
這里也不討論什么人類的自大自認為機器需要人類一樣的經歷什么的,本人不認為這個作品在講這些。不過我要提出一個相關問題:雖然你可以認為是人類的自大,但是把其它物種乃至東西賦予“人性”本來就是人性的美麗之一,所謂“設身處地”“換位思考”。這里暫且不說將其它動物植物乃至物品山河予以人的情感,光說機器人。能感受到很多人看完這部作品想到的不過是一個“機器人”的死亡,但是當一個“機器人”具有了情感,能表達而為人類所感知的時候,它是否有成為一個“人”的權利了呢?成為他或她?在智能生命得以發展的未來,智能生命的人權法也必然會得到發展。
老實說看類似動漫,看評論感想之類的東西很令人寒心,機器人死了大家情緒沒有波動,英靈死了大家沒什么感覺,游戲中死亡大家也無所謂。是的,這是動漫,是電影。是小說,是故事。在虛假故事中尋找真實感的人腦子一定有問題。你看什么催淚作品都不哭是很好,但這真的反應了你所謂的“堅強”甚至是有意的“裝逼”嗎?會不會太冷漠了呢?
還有些別人講到的這里不復述(見豆瓣Tai轉自百度貼吧的長評)
3 ) 客觀點吧
看了好多批評這部動漫的,無非是說什么漏洞多之類的,劇情做作什么的。那么,都有些什么漏洞呢?劇情哪里又做作呢?你真的認真看了嗎?你確定你不是因為不適合這種類型動漫而產生偏見的嗎?
有人說giftia到底有什么用,你說沒看出來我真的以為你是個白癡了。從完全仿人而又力大無窮這點便可以看出他們既可作為生活里的親人又可作為工作中的同伴,這樣的存在你和我說沒有用?至于暴走這點很可能就是技術不完善造成的缺陷唄。唯一值得吐槽的無非就是隱藏危險的東西卻流入市場什么的。但司的公司不就是因此存在的嗎。這點糾結真的很沒意思。
還有人說自己覺得并沒有感動,個人認為你們是被彈幕搞煩了→_→,前幾集來說除了第一集有點味道其他的確實沒什么可覺得虐的,只是正常的劇情發展,你們拿他當虐的情節看當然沒反應了
其他所謂的漏洞我就不說了,歡迎指出。希望是我不能想出反駁點的漏洞。嘛,欣賞作品干嘛不謙遜點,若因為自己所惡所好而去強找漏洞,真的是很沒意思的事情
4 ) 反思或者?
活著就是為了世間所有的美好,不可能實現的愿望也努力的不懈追求-可塑性記憶or和諧又或者心理測量者有感?-二次元追求的美好或許就是作者研究人的情感得到的答案,越是感受深刻越是作者抓住了人的內心,每一個優秀動漫背后都是情感的共鳴,每一個印象深刻的人物后面都是人性在極端沖突下的思考與選擇,作家用自己的思考告訴我們你所追求,所向往的就是這樣,就是我利用動漫向你展示的你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
5 ) 因為喜歡女主所以有更高期待
獨立而情感豐富的人格卻只有9年多的壽命,沒有記憶轉移功能,回收就意味著原有人格的銷毀……智能機器人Giftia無可避免地會與人產生難以割舍的羈絆,而結局也大多無可奈何。說實話這個設定本身是不錯的,在探討羈絆、記憶、人性等方面可以大做文章,遺憾的是最后卻是個略顯平淡的結局。
男主最后就這么直接回收了艾拉,雖然知道最后就應該是這樣的結局但還是感覺有些突兀。9-12集太和諧太美好,做了這么多鋪墊充分吊起了觀眾的胃口,讓人不自覺地去期待一個驚喜,結果直接把艾拉回收了,13集ED后的正片也只是一帶而過,這種落差感導致了很多人的不滿。雖說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確實能帶來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能一眼看到底的虐還不能給人一個滿意的交代。
我對這番的期待一開始是很高的,期待看到更多對人性的探討而不是這樣平淡收尾。但劇組貌似沒有意識到這個題材的潛力而沒有足夠深入的談論。總體的設定也是bug不斷使用壽命總受各種因素影響真的一小時都不差?Giftia主要用于輕體力的協助性服務為什么要配備這么高的武力值?為什么沒有記憶儲存模塊CPU壞了就必須銷毀人格?當然這劇本身就不算硬科幻不能要求設定這么嚴謹,但這些細節還是容易給人易總刻意的感覺。
不可否認的是女主很萌人設很美BGM我也很喜歡,總體來說還是一部很不錯的番吧。只看劇情人設對其他方面沒有太高追求的話喜歡就喜歡,但我真的很喜歡女主很喜歡這個設定啊 ,所以自然持著更高的要求抱更多的期待。
6 ) 2020年補番記錄:一部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作品
2020年2月20日,三天時間看完這部五年前的番劇。補這部番一半原因是慕名而來,一半原因是因為雨宮天演唱的這首「好きなので。」,也是艾拉的角色歌。看完時,心里有種空落落的感覺,一方面感覺作品不如自己的預期,一方面也是有點點被「虐」到吧。
與預想的不同,「可塑性記憶」中大部分內容是日常番,反映的男主和女主對對方的情感變化,下面說說我認為的作品的優點和缺點,觀點非常的主觀。
優點:感情描寫很細膩;人物的情感變化很有真實感;艾拉夠可愛?(ˊ?ˋ*);人造人記憶只有十年的設定比較新穎。
缺點:情感的過度細膩和真實導致節奏過慢,加之制作經費不夠充裕,畫面不算優秀,所以觀感不算很好;設定大體新穎,且能自圓其說,但不夠細化,導致劇情有些空洞;男主除了亞撒西,幾乎沒什么特點,而且羞澀小男孩的形象,說實話對觀眾沒什么魅力,劇情到男主這邊來的時候,便不怎么想看。
總結:作為2015年的動漫,算得上中規中矩,問我推不推薦的話,如果喜歡情感描寫細膩的作品,可以一看,但不要抱著過高的期望,看番不是科學研究,希望每個人都能對作品有著自己獨有的感受和見解。
最后,感謝這部陪伴我度過了幾天疫情隔離期,創造了些許記憶的作品。
7 ) 看到評論都這么差,我想為可塑性記憶鳴個不平
我并不覺得這部番是什么神作,也承認這番的用梗老套和刻意催淚,男主還沾染了一點gal的屌絲氣息。
然而大部分差評都是站在科幻作品角度來看待可塑性記憶的,可是這部番除了設定有一點點和科幻沾邊以外,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情感劇。用設定的嚴謹性和劇情的宏大性來要求它太不公平了。那些三級棄的語氣里都是滿滿的傲慢。如果你想看沖突,陰謀和科幻,回去看命運石吧。吐槽沒有燃點的,漫威和廣大民工番滿滿都是主角光環全開的燃點。嫌虐狗和賣萌的,不好意思好的催淚彈團子和四月里好像也有這些。那些暫時沒有心情哭的,您也來錯地方了。
雖說這部番在我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它關于"有限生命"的描寫還是蠻感人的。至少我看了那么多催淚番,淚腺已經很tough了,還是幾次被它戳中淚點。如果你知道自己生命只剩一個月,你會做什么呢?人之將逝,心中最后剩下的羈絆,都應該是真摯的愛吧。無論什么作品,真愛難道不都是最為令人動容的嗎?
11.28睡覺,明天繼續看,聽說很虐。11.29越看越好看,感覺后面會虐死。11.30看完有淡淡的憂傷。
很美型
讓我想想,除了日本人,還有誰會叫機器人上下班打卡呢……
奔著設定去看的,但是沒發揮好,尤其是機器人的設定,槽點實在太多了。男女主的愛情也是莫名其妙,就算兩人談戀愛也是磨磨唧唧,看到第十集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還不錯啊,評分怎么這么低?
祝你能和重要的人 有一天能夠再次相遇。
乍一看以為會是那種很正經的悲劇,仔細看了原來是賣蠢型的
第一集都沒撐過……
當我們還在被逼婚逼生孩子逼生二胎時,鄰國的藝術作品都開始探討維護人工智能的人權、心理健康、和臨終關懷(理論上可以永生,推測可能是為了信息安全,有限的存儲和運算成本,給家用人工智能設置了有限壽命,且不可恢復。或許暗合“死亡是生命中最偉大的發明”--史蒂夫.喬布斯)了。
一開始的時候很棒,看到后面就想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良番。前期搞笑治愈催淚節奏把握得很好,結尾趨于平淡,不過這也是它想告訴我們的,用平等而真誠的眼光看待關于AI的一切,看似科幻的未來設定傳達的是把握眼前的幸福的平淡真理:「愿有一天 你能與重要的人重逢。」
嚴厲譴責制造Giftia該研發小組的科技人員,無良商家系統兼容玩貓膩強制用戶換代機型的行為簡直無恥,對說的就是某水果公司!BUG百出的世界觀里強行煽情強行施虐,有種你用大鐵殼外表的AI來博眼淚,那你就好好走溫情路線吧但又強行賣肉強行賣萌,除非后期劇情有爆發力神展開記得叫我一聲。
(7/10)本片最打動我的,其實是中途第8集,艾露對安迪、和奧利維亞的看法。不要把一個人當成死去的人的代替品,這是對死者和活著的另一個人的尊重。想起一些母親,把收養的孩子當作死去兒女的代替品,其實這是很殘忍的,因為母親愛的只是死去的孩子,而你其實是無關緊要的外殼。
真應了阿虛的那句話:在虛構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這句話送給評論里的部分人。
愿你有一天能與你重要的人重逢
其實只看了最后一集,但是竟然被惡俗的煽情感動落淚了,就像B站一條評論所說的那樣,這種看了開頭就知道最后結局的番有什么好追的啊……但是竟然還是淚了
看了兩集啊!!!!老阿姨被感動的一塌糊涂,不要崩!!!!!如果真有這么完美的機器人,我想買個藍盆友!!!!完全定制版!!!!像不二周助醬紫的哇咔咔哇咔咔^_^
故事設定本就空洞,男女主還來一見鐘情毫無鋪墊,實在無法共情啊!
2015.10.2
設定無聊,看完第1集就知道后面12集會怎么玩的片子,還能有啥好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