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除開剛開始出場的國資委紀委副書記和中福集團紀委書記,中福集團副董事長,當然還有黃志忠老師外別人都給我一種很業余的感覺。如果沒有標定相關人物的價格也倒好,可你們明明白白的寫著副部級央企,正廳級分公司,相關演員的演繹真的是相當不行。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部劇是外行的熱鬧不夠看(稀爛的剪輯,花哨的轉場,臺詞口型,演員演技),內行門道基本沒有,從目前的六集來看并沒有很好的作用中管央企和地方政府兩條線,相關劇情的推進不能很好的抓住觀影者看下去的心,看似天花亂墜層層對應,實則沒啥關系基本硬靠,整部劇給我一種很油的感覺,雖說人民的名義也有很多條線不在拍的不好,可是整體邏輯和推動整體邏輯的演員都很在線,特別是開場討論對潛逃副市長抓捕的政法委小會,劇情和角色都是立得住的,在這里還是要吐槽一下周梅森老師的多線條敘事,寫不好市井小民的故事線可以不寫,不要以一種俯視的態度來描繪他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怎么就能寫的那么機械感十足,突然就有個想法如果周梅森老師和曹盾老師配合出一部作品能是怎樣的災難幾何螺旋。
明明是一個很好的體裁,為什么就不能好好落地,在劇本初期就應該好好與相關紀委宣傳部門做好對接,十八大以來多少典型案事件多少典型人物可以拍為什么就不能靜下心來好好打磨一下劇本,不要浪費那么多預算,不要消耗觀影者的耐心和精力
在微博刷相關評論結果出來的大部分是以飯圈形勢出現的評論,根本不能正常的討論劇集的內容,還有現在豆瓣的影評也沒有之前好看了,精彩的長評也沒有幾條,我也是忍不住用手機碼了這么多字,相關電視劇制作者你們可長點心吧。
《突圍》是部優秀的電視作品,但注定評分不會高,因為它太真實了,真實的讓多數吃瓜觀眾覺得不真實,就像農民想象皇上的生活,每天估計拿金鋤頭種地吧。
播放到19集,林滿江和齊本安的斗爭已經變得公開化了。作為發力方的林滿江,就在收服陸建設的過程中,為我們上演了精彩的管理課:語言藝術,原來可以如此厚黑。
來,我們一步一步分析。
1、林滿江的三板斧
現在回過頭去看,早在京州開生活會的時候,林滿江就下定決心,收服陸建設,讓他聯手石紅杏,架空齊本安,因為老狐貍林滿江已經察覺到齊本安失控了。
怎么收服陸建設?直接告訴他我林滿江想拉你?那太low了,而且反而會加重陸建設的懷疑。懷疑什么?陸建設作為一條老狐貍,林滿江主動示好,陸建設很自然的想到,是不是林滿江有問題了?要不他為什么拉攏我呢?早不拉晚不拉,我都快退休的才來,是不是把我當槍使?
職場里,對于陸建設這樣的老油條,任何容易得到的東西,他們都會認為是一種誘餌。
所以,林滿江展現了一位高級管理者的手段和格局。先把你拉到中福集團總部,給你陸建設希望,給你一個接近我林滿江的機會,在你即將退休的關鍵時候,這是你最后的稻草,否則升職肯定沒戲了。
果然,上趕著的沒有好買賣。林滿江的冷落達到了目的,陸建設急得像只熱鍋上的螞蟻,去家里都見不到林滿江,如此接近希望,要是自己把握不好,希望破滅了,“官迷”陸建設真得抽自己嘴巴。
看火候差不多了,林滿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注意,什么是領導藝術?什么是語言藝術?這段值得大區經理級別的觀眾刷三遍。
先把你踩到底,你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你陸建設是這么一個人,你還想升遷?
你,陸建設,這輩子別想升遷了
林滿江一個帥氣的回身,就像一個鬧分手的男人,姿態要有,等著你告白,其實,此時的林滿江除了陸建設已無可用之人,但絕對不能表現出來,無,示之以有,道也。
果然陸建設急了,擦,我的一把夢這就碎了?那我一輩子都活在悔恨里啊!曾經有一個機會出現在我面前,我沒有把握住,讓我追悔莫及,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林滿江大哥啊,你到底要我怎么樣,才能讓我躺在林家鋪子上啊?
好,在陸建設顫抖的聲音中,林滿江感受到了那顆臣服的心,來,接著我林滿江的第二段表演:
我林滿江就是個仆人啊,每天都是戰戰兢兢,什么意思?陸建設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我可以提拔你,但我必須秉公辦事,所以你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有擔當!要做事啊!
看陸建設的表情,此時已經在精神上脫去了衣服,大腦處于毫無防備的狀態:快告訴我,我需要怎樣做事,才能躺在林家鋪子上?
好,我再確認一次,在你的心理強化一下:我,林滿江,是不是大公無私?無私就證明有你的機會,好了,暗示的差不多了,該說實質內容了。
來,我們看看林滿江對陸建設的種種暗示:我大公無私,所以誰都能查,包括齊本安(就差直說了)!我大公無私,根本沒有林家鋪子,所以你只要聽話,查齊本安,你陸建設就是林家鋪子!
老油條陸建設激動地抿了抿嘴,句號是個好演員,絕望后又看到希望表現的淋漓盡致。完全get到了林滿江的旨意,那接下來就是表忠心了,但作為老手,陸建設深深的懂得,林滿江是個茅坑拉屎臉朝外的漢子,既要牌坊還要牌坊。
所以陸建設也一本正經地接著林滿江的話茬,熟練地說著“黑話”:
陸建設:我覺得齊本安肯定有問題(滿江大哥,你的心我懂了,干他)
林滿江:不要分析,要有證據(兄弟,表態沒用,要有證據才能扳倒他,你才能上位)
林滿江:我們決不能冤枉一個好人。(齊本安必須是壞人,所以你得把工作做實,做成鐵案)
好了,該透漏的都透漏了,再給陸建設鼓鼓勁,交交底,這把槍就擦硬了。
職場交易,就這么成交了!什么,你陸建設偷偷錄音了?沒關系,我林滿江每一句都經得起推敲!每一句都是從大局出發!你細品,再品!
高,實在是高!
最后,這顆定心丸要給陸建設聽:京州適合三角架構,什么意思?三角里必有你陸建設!
什么是高級管理者?我什么都說了,我什么也沒說。
1,生硬轉場,剪輯混亂,差評; 2,改原著內容,毀人設,劇本差評; 3,配音臺詞口型集集對不上,差評; 4,服化道差評,服裝過頭了,假 5,趙立新(達康書記)AI換臉,突兀難看,面目全非; 6,節奏慢,看起來的快節奏只是將一個場景分幾次轉場切換,每集廢話多,內容少,不是在聊天就是在打電話; 7,主演演員演技差評,演的不是角色,演的是他們自己,浮夸,不接地氣,不真實,裝逼濃度大,很尷尬; 8,劇情bug太多,大量刪減劇情不完整,據說刪了17集; 9,果然積壓劇是有原因的,總體水平差; 10,不是原班人馬,時間久了也蹭不了熱度了,本著別人紅了我也要趕上吃一口,吃就吃吧,怎么能給觀眾喂屎呢? 劇里老梗20年前的,全劇壓縮一半劇集可能節奏好點。
說實話,整體劇集可看性很足,編劇也沒什么大問題,就是看到老干部演戲,我就出戲,因為他怎么演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樣子,一個腔調,一個表情,一副裝波一的樣子,一個令我失望的人,可能會有人說,不愛看你別看呀!我答復你,是的,我棄劇了!我們東北有一句話怎么說來著,對!裝波一販子!純屬個人原因,不喜勿噴!
就沖第一集一個市級日報社整那么個社長我就只能先給三分!國資委紀委副書記對一個國企二級企業董事長都這么熟悉?不是扯淡就是這二級董事長有關系!其實從人民的名義到這部人民的財產,能看出沒有關系當一個正面人士也是沒戲的,這一點倒也真實。 誰跟董事長有那樣的關系都差不了,“決策者有擔當,要經得起誤解”,多冠冕堂皇的解釋。 國企董事長都可以坐專機了? 搬弄五個億的國企證券公司老總能淪落到搬磚?被師兄提拔的轉手收拾一把手的師兄,除非他已看出師兄倒臺了,否則,我告訴你,全國你能找到這些案例我吃屎去!民主生活會找一大堆基層干部?16集自己開民主生活會還是沒有班子都是基層,而且不批本級批上級,懂不懂啊到底?現實生活中你要能找到一個下屬敢催國資委直屬國企董事長開會的我也吃屎!別說等不到一個小時,等一下午你也得受著!催?裝逼!這個片差就差在這些與現實沖突的扯淡之處,還有就是場景毫無來由地硬切,這面正關鍵呢,刷,換另一個場景,比如第十四集講了一句中福歷史一下跳到報社,然后又跳回來,靠,欺負我們沒學過編導唄?你們學校老師這么教的啊?董事長不讓做過文宣的齊本安講歷史,非要嘚瑟,我靠,就這情商?啥時開黨組會對李功權立案調查?這也能打冒支?
國企集團辦公室主任跟下級二級企業一把手什么關系?肯定平級啊?否則怎么溝通?皮丹等于一下子和齊本安平級,可能嗎?這都不懂你想能拍好嗎?看到第19集我準備再調低一顆星,全中國你能找到一個市報記者質問市委書記,我直播吃屎!小的方面說那是你頂頭上司的上司的上司,你腦袋銹豆了?大的方面說你是本市黨的喉舌,你不聽一把手是不講政治,導演你一天到晚啥也不學就裝大象?中福公司在香港把資金拿出來撤離文化人士,從錢箱里拿出一摞給媳婦做奶粉錢,媳婦沒要,一個銅板不留差點餓死孩子,這一是公私不分,二是難道給黨做生意連工資都不掙嗎?編劇你拿我們觀眾當二傻子嗎?豆瓣分大幅下降不是沒道理的!
整部劇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國企領導的腐敗路徑,基本上都是這個路數。
人民的財產改名突圍,終于上映了。雖然拍的一般,反響遠不然幾年前的人民的名義,但我還是迫不及待的看了原著。 剛剛讀完最后一章,內心悵然。齊本安用了四五個月時間,在京州icon掀起巨浪,推翻了林家鋪子,大師兄林滿江病發身亡。原本搞業務出身的他,以為能在京州中福大展拳腳,卻被一紙冷冰冰的調令調回總部,做紀檢組副組長。被某些人說成逼死師妹,害死師兄的罪魁禍首。諷刺的事,領導們面上大夸齊本安,但之前支持他的所謂的幾個后臺也沒人愿意為他留在京州說話,卻用黨紀國法為理由,讓他服從安排。 牛俊杰作為這場風波的急先鋒,也被秋后算賬,被迫辭職。齊本安找領導為他說話,回復居然是反腐沒有法外之地。功勞苦勞一樣沒有,到頭來牛俊杰自己老婆死了,工作沒了。京州領導干部大換血,自己這個一線出身的被一腳踢開。 最后齊本安回憶起師兄弟幾個與師傅程端陽見面時的場景失聲痛哭。 回想書中,齊本安幾個所謂的后臺,真的是看中齊本安的能力嗎?顯然不是,否則再怎么也應該讓齊本安在京州施展一下抱負,再者書里明確說了,還是自家人了解自家人,換了其他人幾個月內反不了林滿江……大概是看中齊本安是林滿江師弟的這個身份吧,自家人反自家人,看看,你自家兄弟都反你。于是被人當槍使,最后過河拆橋。 我想我要是書中的齊本安,斷然不會去反大師兄的腐敗,中福集團誰都能去反林滿江,但是我不行。
非常垃圾的一部“反腐“劇,差《人民的名義》不是一星半點,比已經很牽強的《巡回檢查組》也差了一條半街。
本來三個師兄妹的人物關系挺棒的,中富集團的事就可以獨立成章做個30集。可是制作公司,編劇,導演拿著一個破IP想最大限度變現,做那么多集,加了天使公司、杏園結義、一個只有一間辦公室的破報社、陳曉家,這么多只無聊的“足“。
同樣都是沈嚴導演的作品,《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現實到炸裂,畫面美麗到炸裂。但這部戲明顯不是誠意之作,無論剪輯,故事邏輯,節奏,畫面,煙火氣都只有一星不到水平。標兩星是給一幫主創陣容的。
1.節奏極其慢,到第九集才算真正的開始劇情,前面全部在劃水,交代幾人人物關系1-3集足矣,可生生拖了8集。 2.演員都是好演員,但不適合這個劇。黃志忠不像副部級的國企領導,靳東閆妮哪里有半點廳局級領導的樣子,且兩人關系哪里像一個廳局級的班子成員關系。不像《人民的名義》都是老臣持國,每次交談會議都有弦外之音話外之意,有意思極了。可是這個突圍,廳局級干部還是像以往的中年相愛相殺劇一樣。包括演吳市長的韓童生,被書記拍桌子居然像《大丈夫》里的老岳父一樣,被嚇了一跳,呵呵,這種定力也就科級干部的水平。 3.完全不接地氣,道具美術差評,無論京州書記家,還是閆妮家,或者靳東家,都沒有生活痕跡,比較整潔,沒有生活質感,且幾人在家都穿著在外的衣服,是造型組買不起睡衣么? 4.一個退休多年的勞模師傅可以控制副部級干部,兩個正廳級干部?廳局級干部發現被監控偷拍,不報警?發現下屬可能有問題,為了明責保身不馬上采取措施,導致王平安潛逃?敢挪用五個億的初處級貪官,就那慫樣,開著會馬上腿軟?學學《人民的名義》侯勇吧。
5.剪輯混亂,事件緊張程度,人物關系的復雜程度,邏輯強度,恰恰不能用平行剪輯,可他不,偏偏要把一件重要的事情拆開來,平行于一些家長里短的戲中間。
6.陳曉和父親的戲,直接跳過,注意不是倍速,是跳過。秦嵐和閆妮閨女,陳曉的戲也是直接跳過。李學習的戲也跳過。兩家小孩的戲更是辣眼鏡,拖節奏。還是證明劇本的水,表演的尬,場景的丑。
7..xx公司就好好拍一點腦殘的偶像劇,中年的戀愛劇好了。現實題材劇拍一部撲一部,一部接一部。
看了一集半,基調除了開頭的“定場詩”可謂是一塌糊涂。雖然我不是學礦業的,但是我們學校對接的主要崗位是國企的油氣企業,與礦業略有區別,但是性質大差不多,在校慶上也見不少學長級別(其實大多數都跨代了)的企業管理人員,但是我從他們的穿著,以及發言上來看,更多的是樸實,能夠更多的看“人民性”,而這部片子,黃志忠和靳東在其他片子里的表現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在這部片子的表現,真的很差勁,首先說這個這個服道化吧,作為企業管理人員西裝革履是正常的,但是在企業里大多數裝著顏色都很素凈,你這是搞什么呢,還在以為是霸道總裁呢,就算有腐敗的存在,也不會有這樣“小開”的著裝吧,再次就故事背景來看,劇中三師兄弟的情感應該起于上世紀,就算人心再怎么變,以當時的交情,到故事發生時,不會如此的虛情假意吧。如果說這部劇的設定為私企,我可能會給三星,但是,劇情設定為國企,那我只能說爛片一部,原著還未讀過,但是就劇作來看,與《人民的名義》相比,已經是天上地下了。我想這部劇臨時更換為《突圍》這個名字不是沒有道理,就如大秦帝國這個系列,到第四部突然就變為了《大秦賦》,甚至到最后我更認為應該叫“大秦婦”,這樣的一些好劇就這樣一部一部的被毀了,包括這部劇,連導演都坦言“用一個國企的80天拍攝出它8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個挑戰”,你導演都這么認為了,那你不是拿了一部垃圾作品來欺騙群眾嗎。
這才是好編劇寫出來的作品。某些自封“三流編劇”作懷才不遇之態,實際連五流都算不上的,學學人家。另外這劇迫于審核壓力是改了多少,臺詞和嘴型差別之大,跟看日劇差不多。現在埋怨劇不好動輒罵導演演員編劇,但是審查環境和大眾審美相比從前又差了多少呢。做了臟事,卻不讓說,還要封殺,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狀元宰相們。只是可惜了劇組創作者們的一番心血。
節奏太慢了吧…這兩天b站刷人民的名義解說,非常期待這第二部。結果就這?節奏太累了,國企干部家里的日常對話也是這么端著的嗎?是我這個群眾不太明白的地方。2集半,棄了。
三集了劇情基本沒開始,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太差。沒懸念,沒沖突。演員不知道演得好還是不好,一堆干部都差不多一個樣,官僚干部模樣。
剛看第一集 雖然那么多好演員,但沒看出好看。好多端著演,尤其靳東。有些失望。同樣好多戲骨的“前行者”,一集就抓住人眼球。
節奏好慢廢話好多。說是老戲骨,但是角色演繹得好尷尬,最自然的竟然是那個陸建設,閆妮演的這個石紅杏簡直就是穿上現代裝的佟掌柜……
為什么這樣的電視劇也要打情罵俏?為什么吃個飯也要講一番人生哲理?為什么剪輯比人民的名義還要操蛋?說個三句話就轉換場景,就不能把一段好好演完再轉?揉的這么碎,看著不難受嗎?正劇不正!
每一部分都差一點點,這部戲第一集就輸了,氣口沒有把握住。靳東審美疲勞了,演誰都是靳東,是這部劇最大的缺點吧。但是國企精神還是值得看一看hhh
突圍第一集看完了,總結就是云里霧里,人物關系職稱什么的搞不太清楚,具體要干嘛也不清楚,故事開始了沒有,究竟是什么故事,講的有點隱晦,也沒有抓人的點。
詭辯達人林滿江,一路躺贏齊本安,人間清醒牛俊杰,筆記狂魔石紅杏,佛系弟子小皮丹,墻頭小草陸建設,p圖高手吳斯泰,歲數偏老牛石艷,手指跳動范家慧,討債逗哏李順東,憤青捧哏秦小沖,挖煤三狗王平安,面部便秘呂德光。
三星觀望吧。給剪得七零八落的,好多臺詞都對不上口型,沒想到的是還挺有喜感(
看了前兩集,這劇情不忍直視,國企下屬的老婆可以直接打電話給董事長,對國企人事變動提意見,國企公司里面高管搞夫妻店,一心炒房致富的國企一把手,下屬在董事長家里給領導做飯,這尼瑪什么劇情
當我看到石紅杏給林滿江打電話打齊本安的小報告的時候,哦我的天吶,真是驚呆我了,還有許多這樣的瞬間,都那么大年齡了,職場素養和斗爭,簡直是愚蠢的不要不要的……太弱智了……
這絕對不是什么《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劇情什么絕對會注水,45集,聽說還刪減了。真想說,國內的編劇能不能精簡精簡自己的內容呀,廢話多,節奏慢,還給我普及這是什么細節。口型配音對不上,演員都有點太演,有點失望!
太喜歡閆妮了所以看了兩集,結果愣是不知道在演什么,劇情好拖沓,吃飯能演半集,現代劇劇本太差,靳東更是毫無驚喜,演啥都一個樣。
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人打分這么低?!雖然確實比不上當年的人民的名義,但是這部劇從架構、角色、社會現實、當代企業問題等等方面,其實要比人民的名義還要復雜的多。這個題材不容易呈現的,但是這部劇呈現得絲毫不亂,多條主線同步進行,很難得了。耿樂的演技沒想到比年輕時成熟了那么多,令人驚艷!
看了8集,撲街預定。跟《人民的名義》沒有可比性,演員水準首先差兩個檔次,主角里只有耿樂演得好,其他人尬的占大多數。這劇搞成這樣也是一聲嘆息,后期補配臺詞對不上口型、ai換臉,都很破壞觀感。壞人太扁平了,全都寫在臉上,干得事都離譜,看看《人民的名義》里壞人的層次感、復雜性。剪輯特別差,跳切跳得人頭疼,平行蒙太奇瞎剪,總把兩組人的對話混剪在一起,實際上只起到干擾敘事的作用。p.s.5億資金找不到了你倒是查賬啊,到處問能問出個屁!扶額……是5億資金不見了,不是500塊,還需要問下屬各個公司嗎,首先把財務總監叫過來問話,調區zf歸還5億的打款記錄不就找到了嗎……
又是一部被閹割后才被允許上映的劇,改了大量臺詞嘴型對不上很影響觀感,即使靳東閆妮黃志忠都貢獻了穩定的表演,剪輯也有很大問題,來回轉場太煩了,很多話都沒結束就換了另一個場景,說幾句話又換回來了,真他媽有病,看的人頭暈
節奏慢,事件少,有些尬,官話,套話,虛話一大堆。
各位老師演啥都一個樣實在太棒啦
牛俊杰演的太突兀,說任何臺詞都要擠眉弄眼,咬牙切齒,搖頭晃腦,指手畫腳,動作幅度大到嚇人,跟個跳蚤似的完全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