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岸邊滿(生田斗真 飾),31歲,無業。父親在早年間去世,目前和母親房枝(原田美枝子 飾)居住在一起。雖然無論給誰來看,岸邊滿就是一個整日里無所事事的家里蹲廢柴,可是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嘴皮子非常利索的岸邊滿總是能夠將它們正當化。任何想要從品行上對岸邊滿進行攻擊的人,最終都會被他的歪理辯駁的啞口無言。 曾經,岸邊滿也是一位充滿了干勁和理想的有為青年,熱愛咖啡文化的他在大學畢業后曾經嘗試過經營咖啡店,卻賠得連底褲都不剩,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告別職場。岸邊滿有一個姐姐名叫綾子(小池榮子 飾),因為家里房屋改造,綾子帶著丈夫(安田顯 飾)和女兒春海(清原果耶 飾)暫時借住在母親家里。
看過很多日本的家庭日常劇和電影,《東京日和》、《家族之苦》系列電影,這部片子里就有家族之苦里飾演大兒子的西村雅彥。他在喜劇電視劇里配戲必然有亮點。挺喜歡這個名配角的,看古畑任三郎時記住的苦瓜臉。ヾ?≧?≦)o演媽媽房枝的原田美枝子,新參者里加賀恭一郎的媽媽,那時比現在還還年輕一點。演技不錯,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最近的《潤一》里也有相似的角色扮演,同樣是在清理丈夫遺物時找評估師上門評估取走了丈夫的舊書籍。這部里西村雅彥開的舊書屋里,吭老族的兒子和姐夫上門賣書一幕,借西村的臺詞向潤一里的劇情致敬吧!演姐夫的安田顯在《母親亡故時,我想吃了她的遺骨》和《親愛的艾琳》里都是演一個廢柴兒子的角色。《每天回家都看見老婆在裝死》里被妻子的搞怪弄的暈頭轉向的小職員,《絕叫》里則是演繹了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人渣。安田顯是只要劇本好,能夠無限發揮的配角演員,最近有往主役發展的趨勢,不過沒有做綠葉時候精彩。日劇里一眾優秀的副役,這也是日劇好看不好看,從一開始就能判斷的依據之一。小池榮子和生田斗真的姐弟倆讓人眼前一亮。家里成員之間斗嘴的日常,卻是這樣的彌足珍貴。斗嘴的同時也有深深的為他人考量。生田斗真最近的一部挑戰編劇的劇沒有這部精彩,小池榮子在《和田家的男人們》里,飾演出現在回憶片段里的媽媽,少有的不化濃妝,有點看得出老態來了。沒什么打動人心的劇情,可惜!
看這部劇的時候,疫情還未像現在這樣席卷天下,我們很多人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平淡中有著幸福。甚至看阿滿無業頹廢的生活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有種“看笑話”的心態。來到2022年,回過頭再看過去的種種,疫情真的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有些人不甘依然在忙忙碌碌;有些人不甘卻學著像阿滿那樣慢慢接受生活現在的模樣。畢竟走三步退兩步比一步不走要強一點。
001.
生田斗真總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不知道為什么,看到海報中他的那個樣子,就覺得這部劇應該會好看,之前的師生戀電影《老師我可以喜歡你嗎》里,生田斗真出演了一個看起來平凡普通其實非常有魅力的歷史老師,略微寬大的西裝硬是被他穿出了窈窕綽約的味道,眼下的這部電視劇《我的事說來話長》里,他又一次把平凡普通的灰色居家服穿的出神入化,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過去好好摸上一摸,同樣,他出演的阿滿,開店失敗之后宅在家里做了六年啃老族,也還是讓人恨不起來,俗話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本來一個地地道道的不思進取宅男,硬是被他演出了情有可原理所當然的意思,
家庭劇要拍的好看需要功力,不僅僅需要對故事脈絡和人物性格的深入把握,更需要一顆透視人間冷暖精于人情世故卻依然滿懷善意的心,只有這樣的目光之下,表達出來東西的才能深入人心,比如是枝裕和的那些電影,《步履不停》,《小偷家族》,《海街日記》,講的都是家人之間平凡又普通的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角度和內心世界,許多條看其簡單其實繁復的線條在無限空間的飄搖延展之中,平行或者相交,回避或者面對,最終形成萬花筒般讓人眼花繚亂的群體軌跡,無法拆解成為個體單獨存在,這大約就是家庭的力量,把人像紙片一樣鉆孔之后裝訂在一起,形成一本書或者筆記,只有合起來看的時候,才能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部劇里講述的也是這樣一個家庭,因為房子要重新翻修,姐姐一家搬回來住,從原來的外婆和阿滿兩個人相依為命,變成了五個人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關系,各自都有各自的難題和困惑,彼此之間有矛盾,有牽絆,有沖突,有斗嘴時實話實說毫不避諱的尖銳,也有家人之間互相包容不見外的豁達溫暖,雖然是平行時空里發生的虛擬事件,卻會讓人覺得真實的在我們的時空里隨時發生和進行著,讓人不知不覺從頭到尾看了下去,不知不覺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的追了下去。
每一集都是分成兩個部分,故事講述短小精悍又互相聯系,不拖沓,沒有不必要的無病呻吟和狗血的臺詞表達,會盡量爭取按照劇集順序寫下去,
第一集
01.壽喜鍋與自行車
這一小段很暖的是阿滿和春海之間的溝通交流,飯后夜色之中兩個一前一后騎自行車的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在社會生活中各自面對困境迷茫失落,身為成年人的阿滿,在自己人生失意的情況下,依然努力豁達開導春海,沒有端著成年人一慣表現出來的那份身為過來人的覺悟,也沒有指點對方人生的意思,只是閑談一般講述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就要努力適應學校去上學,逃避解決不了問題,面對春海那不上學的大事件,阿滿沒有像姐姐綾子那樣咄咄逼人,他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壽喜鍋事件,讓春海自己去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有些事,并不完全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十五年沒吃壽喜鍋,一直覺得難吃的不得了,現在再吃,因為種種變化,覺得還不錯,可見有時候還真的就是可笑的堅持,也是用了這樣的話題讓春海明白,不上學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人生的一段有趣經歷,也許以后過段時間再回頭去看,就會發現不過是可笑的堅持,月夜之下兩個人暢快騎車的背影,真是讓人由衷的羨慕,
這一部分充分突顯了阿滿作為失業宅男的種種明顯特質,時常有驚人的論斷,關于牛肉,能說的讓光司姐夫心悅誠服深以為然,和阿滿比起來,光司姐夫無疑是個地地道道的暖男呀,通過酒吧那兩位的描述,可見當下那些女漢子女精英們喜歡的正式這樣看似廢柴其實和暖的男人,居家過日子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棱角之爭,綾子那番咄咄逼人果斷麻利之下,正是社會人必須具備的顯著特征,總是要果斷的,大踏步的向前,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徘徊在對過去的留戀之中,因為無論如何的留戀,也不能改變什么,人生只能不停的往前走,要么是被人推著被動往前,要么就是自己主動選擇了向前奮進,每一個成功的社會人,大約都是綾子這樣主動選擇了時時刻刻悶頭往前沖吧,相比之下,隨遇而安的光司姐夫,以及原地踏步迷失方向不能前進的阿滿,則是我們拼命隱藏的內心世界,這是一個弱肉強食不進則退的世道,承認自己的懦弱無力本質,就是要時時刻刻活在別人怒其不爭的眼光里,有時候,僅僅是來自家人的這種目光,已經足以讓人傷痕累累心生倦意,人生有時候,或許真的不是簡單的黑白選擇,不是別無選擇的只能向前或者后退,如果能夠有充裕的時間面對真實的自我,努力爭取為自己好好的活一次,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吧,在生活里活著,是艱難,也是快活,要得到,就要付出代價,能夠沉得住氣的人總能有所斬獲,不是么,
02.壽司和紙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同,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每個家里大約可能都有一個綾子這樣的強勢之人,總是想當然的為別人做出決斷,這樣的母親和妻子,必定會有一個所謂軟柿子的丈夫,以及一個表面順從內心乖張的孩子,春海乍一看來并不如何出挑,劇情越是發展就越是鮮活生動,青春年少,面對人生第一次心動就失敗的經歷,還有這樣看似簡單實際復雜的家庭關系,還能夠這樣率直真性情,非常不容易,父母離異,總會給孩子帶來困惑和影響,血脈斬不斷理還亂,那個人可能不是好妻子或者好丈夫,可是總是孩子眼中當之無愧的親人,正如春海所堅持的,爸爸只有一個,那就是親生父親,后來的人只能是叔叔,總是會覺得別扭,大人已經果斷的斬斷過去往前走,孩子還在無措的一個勁回頭看,在遭遇了屬于自己的感情創傷之后,越發惆悵低落,每個過來人只要肯去回想,大約都能想起來一些自己那時候的感受,可是,當我們搖身一變成了別人的父親母親,在對待這樣的問題時就換了立場,很難再去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總是無形之中追在孩子身后咄咄逼人,其實,春海需要的只是一份理解和了然,還有一份來自父母家人不小題大做的從容,時間會證明,無論什么樣的門檻子最終都會成為過去,可是,在那些門檻子事件成為過去之前,需要時間和空間的包容煉化,家人之間的錯位,大概就是在對方需要柔軟的時候冷硬粗糙,在對方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就事論事,
這一部分阿滿和光司姐夫的對話很精彩,綾子面對尖銳的女兒的反應也很真誠,可見成功總是有原因的,綾子的魅力就在于那份灑脫直爽不做作,在家人面前,常常不自覺的有很孩子氣的表示,尤其在和弟弟斗嘴的時候,真是兩個沒長大的小孩子呀,外婆是個活的非常愜意的女人,希望我到了她那樣的年紀也能過的那么自然美麗,每一天都能發自內心開開心心的笑,阿滿一慣的松散人生,因為姐姐一家的介入而不得不做出改變,他說了那么多,斗嘴了那么多,最后還是把那些凝固過去的紙箱子搬去了自己的房間,最后那躺在床上輾轉又孩子氣的行為,也是一種對生活和人生的吶喊吧,不是不想做出改變,只是不知不覺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覺就在原地停留了這么久,命運的轉輪在姐姐一家的推動下終于吱吱嘎嘎的又一次轉了起來,這不長不短的三個月里,阿滿將在外力的推動下去經歷,去發現,去面對自己一直逃避回避不去探究的內心深處,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的成長和撕扯么,
寒冷的冬天,偶然溫暖的午后時光,深夜里床頭的那一盞燈,屬于自己的一段時空,大約就是這劇給人的感覺,完全可以在吃飯的時候看,不會影響消化,因為無論如何看似尖銳的矛盾風波,總能踉踉蹌蹌的平穩過度,尤其適合一個人靜靜的看,傻傻的會心一笑,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最好還是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孤獨會比一個人的寂寞更苦,不過看了這部劇里的綾子和光司,還是對婚姻生活生發了一點信心,柴米油鹽醬醋茶背后夫妻之間不為外人所知的諳熟和溫暖,大約就是這樣吧,
又把一部下飯劇戀戀不舍看完。下飯劇,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輕輕松松邊吃飯邊看的劇,它的臺詞一般不會輸出太密集,不然一低頭抬頭挑蔥、姜、蒜的功夫,埋伏筆的鏡頭已經跳過了,后面的發展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或者背負著壓力,緊盯屏幕,間隙趴兩口飯,看得心累,吃得也不暢快,都不是合宜之選。
上一次選了《一人露營》,男女主角都不會見面,男生代表不會做飯,只會開罐頭的那一類人群,女生則是釣魚、摘野菜手到擒來。大木健人和科長、老爺爺相遇碰撞出的人生感悟已不太記得,畫面綠色自然,食物簡單樸素,吃一口自己炒的菠菜,瞥一眼七子炸的天婦羅,一會兒就把飯扒完了。
不久找到了新的劇集《我的事說來話長》,說是找到不夠準確,具體來說是拾起。去年底已看了差不多一半,有個能夠開車陪著去海邊,而不是不懂少女心思,立刻站位父親角色,開始一刻不停嘲諷的舅舅真幸福。在春海說出不去讀高中,而是想直接接受職業訓練,成為電臺主持人時,他先是不耐煩,著急想吃剛出爐的炸豬排,后來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幼稚的想法,借隨機測試點亮她的真實心意。
里面的人都太溫柔了,岸邊房枝作為媽媽,不強勢,看起來不那么操心,默默照顧兒子,作為可愛的“魔女”,接受著牧本和檀野先生的追求,但是她心里像明鏡一樣,明白如公孔雀一般的男人可不適合自己。光司姐夫,一到岸邊滿開始胡攪蠻纏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贊同,然后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去責怪滿,即使偶爾有抱怨,也是柔柔的,輕輕一句帶過。姐姐秋葉綾子,每天咋咋唬唬,還是在為滿謀劃,該怎么走出第一步,怎么去工作。連bar clutch的員工海星,都很關心滿,阿滿因為和老板明日香的戀情告吹,不敢再去店里,他專門跑到家里去找滿,傳遞對于“老顧客”的重視。連他昔日的戀人,明日香都會直接嘲諷他以給她做飯為人生追求的想法,把這個閑散的獅子驅逐出去,找點真正的事情做。
一大家人,還有一堆“外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不是為了輸出什么金句,就是舒舒服服,過日子。失業的時候穿灰色運動套裝,冬天把腳伸到暖爐里,躺著感慨“太舒服”,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要一大家人一起吃壽喜燒。在家待業六周年這么沉重的話題,被處理得舉重若輕,阿滿也不是個抬不起脊梁的廢人,他在家還是語言輸出王者,永不落下風,他有時候可得意地像個戰勝的公雞。
只是它有個小缺陷,到了最后兩集,要往主流價值觀收編,不論是堅定不結婚的《家族的形式》,還是拒絕去上班的《我的事說來話長》,臨到末了,治愈了八集觀眾的溫暖棉被,蓋不住腳。不結婚的人立馬看對了眼,不上班的悠閑族,周末在街上散步,余光撇見的都是在奉獻價值的人們。結尾可以更加多元化,甚至沒有一個形式意義上的末尾都可以,不用岸邊滿在橋上走,姐夫一家人、餐館的常客園田都要給他加油,馬拉松人那么多,現場加油聲此起彼伏,他聽不到的,請克制煽情。
行至結尾,耳邊響起阿滿的名句,“要是用最短時間,走最短距離度過一生,那歡愉的果實可不會砸到你頭上哦。”春海還在問:“歡愉的果實是什么?”滿鄭重其事地回答說:“那是只有不借助導航與互聯網,甘愿繞遠路的人才能找到的,小小的獎勵。”它就是一個人精神出差的小小獎勵。
最近閑在家,決定把所有臺詞抄到本子上。
剛看了第一集的前幾分鐘真的覺得很有意思。
最開始是幾位客人和媽媽的對話。
鏡頭在店里,媽媽是開飲食店,跟客人的關系非常好,甚至可以稱為好朋友,大家一起坐在吧臺聊天。
牧本大叔不知什么原因把其他客人趕出去了,媽媽笑著說,“讓我損失一個重要的客人呢。”(我覺得可能是大叔的潛在情敵)媽媽并沒生氣,所以媽媽可能是一個心平氣和的人。
然后 生田君出來跟媽媽換零錢,一個正常的年輕人在本應該上班的時間跑出來、跟媽媽換錢。說明此人無業游民,
緊接著媽媽又和幾個客人說起來她小兒子的事,以前開咖啡館倒閉了。然后現在在家宅。既沒有要繼承家里店的意思,也沒有積極的找工作。但是每天早上還是會為媽媽做一杯好喝的咖啡。媽媽也十分開心和滿足。
媽媽雖然著急,也無可奈何。而且每天很開心兒子能給自己沏咖啡。
緊接著,外甥女出場。
她無精打采的躺在地上聽著廣播(節目是為人解決矛盾和困惑)
母親敲門沒開,說明母女倆關系不咋地。媽媽說“老師問你什么時候開始上課,你不說你的困難,大家幫助不了你。以后我不會給你請假,要請找你爸。
女兒已經很久沒去上課,而且可能面臨某種不能說的困難。找不到可以說知心話的人,也很可憐。
ps:在日本這種現象叫“不登校”。就說由于某種原因不去上學長期請假。這種事情很常見,而且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然后就是夫妻關系。
倆人來丈母娘家吃飯,老公下班回家。問有什么可以幫忙的。
妻子:
“準備碟子,準備碗,你咋這么沒眼力見兒”
“有不是第一次來家里,瞎客氣啥!”
“你在干什么呀,碟子不就在你眼前嗎?”
老公可能不常干家務,沒分清碟子和小盤子。
說到“我以為更淺的一個是碟子呢”
老婆直接懟了他“我不是說了今天吃鍋嗎?你拿其他盤子什么意思?讓我給你做小菜嗎?!!行了、叫生田來吃飯吧。”
所以妻子是比較強勢的一方,而且說話帶攻擊性,喜歡挑刺,說話特別直。夫妻關系倒也還行,因為老公脾氣比較好。
緊接著生田在樓梯上就跟姐夫談論起高級的和牛吃火鍋太浪費。
其實姐弟倆特別像,都喜歡沒事找事,懟來懟去。
前五分鐘基本人物關系就交代清楚了。每個人的脾氣和性格。
生田:創業失敗宅在家里的愛挑刺較真的未婚。老青年
媽媽:漂亮溫柔 有自己店鋪而且現役老板娘
姐姐:母女關系不合 比較強勢也愛挑刺的老婆。
姐夫:脾氣好 愛迎合別人的 中年工薪族
女兒:不去上課 有未知困惑的初中女生
客人abc:對店里特別熟,也知道家里人際關系。
喜歡這種日劇,第一就覺得其實就是生活里的小芝麻的事,沒有霸道總裁,沒有白蓮花,沒有綠茶婊,沒有狗血劇情。一點點小事,每個人的處理態度和人物沖突,都很好看。
當然還有各種美食。
把《我的事說來話長》推薦給朋友,收到回復說,超幸福啊。是啊,冬日里,一部溫暖的日劇,就足以抵御冬日的寒冷了。尤其是仿若看了一部是枝裕和電影的劇場版之后。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對日劇產生了這種依戀,就好像是一顆安靜的種子,在不動聲色中就能給人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日劇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日常即是哲理。
很多人被擊中,除了讓人看了就餓的美食,或許就是源于劇中對人物內心深處最細微那部分的困境與渴望的探尋吧。
已經在家啃老六年的男主阿滿,原來也有自己的渴望,在研究生畢業去世界各地游歷一番之后,開了自己的咖啡店,只是一年之后就倒閉了。從那之后就一直靠著從母親那里搜刮零花錢和接諸如幫人遛狗這樣的一些閑差來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地去朋友開的酒吧里閑聊。可想而知已經31歲的阿滿難免會得到周圍人的指指點點,但是阿滿卻把那些來說教他的人懟得無話可說。總之,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待得很舒服。
不過作為一個上班族,其實看著他這樣生活,有一種強烈的舒適感。身邊幾乎沒有阿滿這樣的人,大家都是忙著上班,忙著掙錢,打房貸,忙著各種考試,也忙著戀愛,結婚。不過就算是條件允許,我們似乎也很難做到這樣的地步。不過想想,有阿滿這樣的朋友在身邊,似乎也會很安心吧。
可是,對于家人來說似乎就沒那么安心了。隨著姐姐一家因為裝修而暫住的到來,阿滿的好日子似乎也就到頭了。他的耳邊開始出現來自外甥女春海“你還會繼續現在這樣的生活嗎”的靈魂拷問,還伴隨著姐姐逼著他去上班的嘮叨,而且連一直溫順的母親大人似乎也開始了叛變。阿滿當然還是毒舌本性不改,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卻也因為一家人之間的發生日常嘴仗而平添了很多生趣。
或許和阿滿比起來,姐夫光司才是真正想廢柴的那一個,也是本劇很圓滿的一個人物了,又自帶很多笑點。只是在綾子的威力下,不敢吐露心聲罷了。和是枝裕和電影里經常出現的廢柴男主一樣,姐夫光司的藝術夢是貝斯。直到因為一些機緣巧合,以及阿滿的影響下,不僅和繼女春海的關系得到了緩解,最終也重新撿起了貝斯。
而在追劇的過程中,一直還做著阿滿還會重新重操咖啡店的舊業的夢,直到在姐姐的強烈質疑之下,他終于把自己珍藏的咖啡用具在二手市場廉價賣掉的那一刻。看劇的我也不由得跟著難過了好久。
雖然有些可惜,但其實這才是現實吧。大家都是在不斷認清自我的道路上前行著,阿滿也開始逐漸地認清了自身的才能,只是他花的時間比別人久一些,或者在別人看來他似乎也走了一段冤枉路,但其實每條路上都有風景,都會收獲不一樣的感悟與啟發,也許還正是下一段路程的起點也說不定。
最后一幕是在正在進行的馬拉松比賽中,阿滿在家人朋友的熱盼下,終于穿起西裝去了家里人給介紹的工作那里面試,有種莫名的悲壯感。只是最終的結果不得而知,但就算不成功或許也沒有關系。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慢一些又何妨呀,重要的是在奔跑吧,還有沿途上陪伴同行的人和事,因為這些東西遠比比賽本身更有意義。
1. 這篇劇評,我原本是不想寫的。 《我的事說來話長》,一家子失敗的人,卻把我感動了。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體會,那種看完一部好劇,卻不想評分的時刻。 因為俊俊身上,現在暫時帶著“影評人”這個身份,所以都盡量想把短評寫的好一點,最起碼對的起自己的粉絲。 但是有時候一部作品實在太好,韻味太久,或是依然處在感動里,這個時候是不想寫什么東西的。 硬要寫,那肯定也不會滿意。 啊,我是個寫東西喜歡符合我自己心中完美的人。要么就不寫,要么就寫清楚。 一樣東西在我心里,會自動分類,是閑扯娛樂,還是認真對待。 其實我閑扯娛樂的時候寫出來、說出來的東西,受歡迎多了。輕松詼諧,亂開玩笑,段子手,或者犀利的表達一件事。早期這樣的東西在知乎寫了很多。 但是這兩年,我越來越嚴肅認真。這和我的思考與關注點有關系。 比如前些時那個知識星球的介紹,我其實最開始寫的深入的多。最后刪掉了5000字都不止。 這樣的長文章,認真的東西,真的不好,不利于表達傳播,但這也是我真實的一面。 我想尋找這樣真實的一面。面對值得我認真的東西,就認真起來,盡管可能沒人看,但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只取悅我自己。 但有些時候還是因為大家需要,必須盡快寫一些東西。 雖然真的很不喜歡這樣,可活在這個世界上,誰又能一直只做自己呢?誰又能敵得過的現實呢?誰又沒有委屈求全過呢? 總之、所以,如果你看到我的豆瓣,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我看過之后,沒有寫、甚至沒有評分的。 比如去年,《無主之作》這部電影,我就沒有寫任何東西。其實在腦子里已經不停的思考,打了草稿又改了很多次,但最終都沒有寫。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劇啊,就是這么一部原本看完之后,實在太喜歡太回味所以不想寫,也沒有在豆瓣標記,但今天還是鼓起勇氣推薦給大家的劇呢。 2. 還沒開始介紹這部劇,上面就啰里啰嗦的寫了這么多,自己的小心思。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煩了呢? 其實這樣的小心思,才是最最真實的我。 以前也會想,到最后誰能理解真正的我呢? 大概是個日本人吧? 細膩到極致的東西,也可以大方的說出來——日本的環境總給我這樣一種感覺。 比如在美國,有些細膩的東西需要表達,尤其是黑人,經常會說,fell mebro? 我不說出來,你要自己理解我。都在酒里了,干了。你不說,哥們都懂。 可是吶,哥們,你真的懂嗎? 這世上的人,真的可以互相理解嗎? 我寫的犀利,就覺得我是一個犀利的人。 我怒罵,就有人說我偏激。 我表現的冷漠,就是一個冷漠的人。 我言辭冷峻,邏輯性強,就覺得這是我的風格。 我開開玩笑,就覺得我幽默大方。 我針砭時弊,就覺得我揮斥方遒。 我反諷一句,就有看不懂的讓懷疑我三觀不正。 我只是組合一些字堆在一起,擺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就有人把我定型下來,好像他見過、連我自己都沒見過的靈魂似得。 受不了,所以,最終,我決定躲起來。盡快的躲起來。像我這樣的鬼魅逃亡者,最終只想躲起來。躲到太空去。 我想躲在人跡罕至,可以真正的離群索居的地方。但這個愿望有很大的可能,最后是要落空的。 所以,這兩年,也有開始物色人雖然多,卻也可以隱居的地方。 最符合的,就是日本了。 我裝作早熟,人人就都說我早熟。我裝成懶漢,人人就說我是懶漢。我假裝不會寫小說,人們就說我不會寫小說。我偽裝成騙子,人們就說我是個騙子。我擺闊,人們就說我是有錢人。我表現得很冷淡,人人說我是個冷漠的家伙。然而,當我真的痛苦萬分、發出呻吟時,人人卻說我是佯裝痛苦,無病呻吟。反正總是格格不入。——太宰治 《斜陽》 你們看見玫瑰,就說美麗,看見蛇,就說惡心。你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玫瑰和蛇本是親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們互相轉化,蛇面頰鮮紅,玫瑰鱗片閃閃。你們看見兔子說可愛,看見獅子說可怕。你們不知道,暴風雨之夜,它們是如何流血,如何相愛。——三島由紀夫 寫出這樣的文字,流行這樣的文化,實在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雖然日本有很多讓人討厭的地方,而且還有侵華戰爭,算是敵人也不過分。 但是日本的這種準許別人有小心思,被微小的事物而感到傷害,或是感到糾結,感動的這種準許,卻真的吸引人。 允許別人啰嗦,有時間可以聽人啰嗦,覺得這同樣重要,允許別人說那些看不到的一面,這樣的文化氛圍可太寶貴了。 3. 不過,日本也只是我的備選而已,也許都是假的。 在讀《陰翳禮贊》等書的時候,我就在想,也許這都是幻想。也許這只是日本的文藝作品,只是日本的文化人杜撰出來是生活假象。 不過,總是能編出來這種讓人感動的,細膩的感觸,真的讓人羨慕啊。相比起來國產為什么不能給我們的編劇,留一點這樣的空間呢? 日本的編劇,寫人生和生活的連續劇,是真的犯規。 日本的連續劇,實在是,太溫柔太有細節了,每次都讓我感動的泣不成聲。 明明知道我心腸特別特別軟,特別特別愛哭,特別特別容易感情用事,還每次故意讓我感動、心疼,這樣的人最討厭了。
我是機器人,我只會工作學習,我沒有感情。我沒有感情。我沒有感情。我沒有感情。我沒有感情。我沒有感情。 我不知道為什么,人們總是愛聽那些宏大又不切實際的話,或是明顯為了討好人,安慰人而假裝溫柔說出來的甜言蜜語。 我不知道為什么,人們為什么總是在乎別人的地位,物質,被假裝滄桑的經歷吸引。 為什么,我就不能是我。一定要告訴你,我旅游流浪過無數的地方,你才會喜歡我。 一定要寫出,符合你立場的文字,你才會吹捧我。 一定要炫耀自己讀過千本書,看過無數的電影,考過名牌的大學,你才會尊敬我。 一定要把那些哲學和概念,用高大上的方法說給一萬個人聽,你才覺得最有效率最能紅。 一定要把那些溫柔的細膩的東西,拆分消解成一小口一小口,再裝作溫柔的喂進去,我才是世上最有同情心的人。 溫柔是世上最寶貴的東西,卻被知道它好的人盜用,濫用了。可能只是為了今天晚上可以上床性交,甚至只是為了可以有人夸自己一句,在網上賺點錢,人們就戴上面具,表演世上最溫柔的樣子,恨不得自己都信了。 為什么要這樣,我就不能只是我嗎?我就不能為了讓我感動的細節,而突然在公開場合大哭一場嗎? 不,我不能,因為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機器人。 他小時候被下了詛咒,說話時不能夾雜感情,總是那么嚴肅冰冷。 于是他把感情都寫在紙上,畫進畫里,他做的很用心,別人看了他的作品,便都很喜歡他,紛紛靠近他。 可是他一開口說話,大家都嚇跑了。 這個人怎么這樣說話,好無趣。這個人怎么這么嚴肅,好傷感情。 后來他把自己偽裝成機器人,帶上沒表情的面具,穿上僵硬的鐵皮衣服,畫上可愛的logo,于是大家都圍過來。 原來是個機器人,真可愛呢,比以前更喜歡他啦。 ——2017年,王俊俊 4. 《我的事說來話長》,失敗的一家人。 媽媽六七十歲了,死了老公之后,一個人苦苦的支撐著一家不大不小的咖啡店。 主角繼承了父親的天賦,做咖啡和做菜都超棒,從小就勵志開一家咖啡館,最終卻連兩年都沒頂住,就破產了,成了一個失去夢想的啃老族。 姐姐離婚又再婚,為了不停的先前看所以不準許自己失敗。 姐夫是一個失敗的貝斯手,抱著音樂夢想度過青春,失敗后四十多歲連工作都找不到。 外甥女在這樣的重組家庭里,與母親和繼父都不合。暗戀的同桌,又被閨蜜搶走了。 一家人,都是這么的失敗,這么的平凡,這么的喪。 可是我好喜歡他們家啊, 想獨吞毛蟹的吃貨,最終還是不忍心邀請繼父下來一起吃;因為發燒錯過螃蟹,卻被一鍋糊弄自己的螃蟹湯感動的落淚。 每天早上給母親做一杯咖啡再回去睡覺的啃老族,最終為了割舍失敗的夢想而賣掉了咖啡機。 兩個廢物帶著女兒,在家里唱著從姐姐的錢包里偷錢,如果被發現了就跪下認錯,以后發達了一定還,如果還不上就騎摩托車跑路。 被姐姐逼著賣掉了所有貝斯的姐夫,躺在地板上還假裝在玩貝斯,我一下哭出來說傻瓜,去彈啊,可我聲音他又能聽見嗎? 一點也不煽情,可能是太心軟,看見姐夫又丟了工作,連端茶倒水都學不會只好蜷縮在墻角,看見主角又被趕出去,露宿街頭,看見外甥女表白又失敗,我實在忍不住了。 為什么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多和我一樣的廢物,為什么他們還在努力的活著,還可以自嘲的笑鬧。 我們才沒有給你加油,我們是在給馬拉松加油,穿上西裝很適合你哦。 夢想失敗的人,沒有工作的人,就不能活著,一直等到可以重新站起來的那天嗎? 要喝的酒連放在酒桌上都是奢望,雖然我確實在這里,但真實的我在哪里呢? 最終,主角穿上西裝去面試了。在筆記本上寫著加粗的“去吧”,姐夫用貝斯彈起了“洛奇”。同樣面對這沒有意義的人生,年輕時任性過頭的我也無處可逃,光是活著就拼盡全力了,只能對自己說,昂首挺胸的活著吧。 5. 喂 朋友啊 人生這東西 實在是很棒吧? 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活下去啊 古老美好的時代早已遠去 人們匆忙不已地掀開新的歷史之幕 為了不在瞬息萬變的浪潮中 丟失本心 又自顧自較勁起來 你大可嘲笑我活得一事無成 但絕不可說我的人生毫無意義 可別僅僅憑借畫面上的幾句話 就隨便給他人下定義呀 混蛋 今天也在聲嘶力竭地喊叫著 沒法成長的我們 即便舍身也想要守護的東西 正是這一文不值 所謂“信念”的這玩意啊 在沒有答案的時代 也絕不動搖的覺悟 懷抱夢想被現實擊潰后 絕不放棄繼續追尋 喂 朋友啊 人生這東西 實在是很棒吧? 所以無論如何也沒法放手啊 心靈的避風港之類的 只能暫時歇息 那時應感受到的 不是孤獨 而是決心 還熱血個什么勁啊 都已經老大不小了 可即使這樣 又怎么可能因敗給年齡 而委曲求全啊 偶爾懶懶散散 任性過頭的我們 即便滿身泥濘 也想為之拼搏到底的東西 是對改變了自己的那份“憧憬”的 報恩啊 在這頹喪消沉的時代 厚著臉皮許下誓言 汗流浹背 丟人現眼什么的 才沒有這回事呢 喂 朋友啊 人生這東西 實在是很棒吧? 所以無論如何也沒法放手啊 為這沒有答案的時代 獻上毫無保留的愛 懷抱夢想被現實擊潰后 絕不放棄繼續追尋 在大聲歡呼 盡情吶喊之時 活出自己的人生吧 喂 朋友啊 人生這東西 實在是很棒吧? 所以無論如何也沒法放手啊 2020年第一天,這篇沒有格式隨筆而寫,比發送時間晚了10分鐘才寫完的任性的劇評觀后感,太合適我的人生了。
近期飯點日劇,劇情如下:我是啃老族,我最近不想上班,我的樂趣是在吃飯的時候和一家人斗嘴,目前保持全勝,而且不打算輸。更重要的是,打嘴炮,有益我的飯量。
典型日本家庭劇 toma換成高橋一生更合適
是目前已經非常難得的,從人物性格出發,以隨處可見的日常為著眼點,不套路不雞血不掛羊頭賣狗肉,還能發現獨特的韻味,為許多種世界觀代言的日劇。「當我們試圖概括的時候那些精彩的要素就會偷偷溜走」……年度最佳。
看來是每集都會出現兩種日式食物了?一開篇就說壽喜燒的事,饞死我了,想吃壽喜燒想了大半年,后面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壽司的場面太溫馨了。生田斗真和小池榮子的日常嘴炮互懟是本劇的笑點之一,挺喜歡這種家庭氣息很濃的日式喜劇。
9分。一部特別溫柔的好劇,最后的那句“加油!”也是感動得人熱淚盈眶。與熱血類日劇不同的是,這是一部讓你慢下來的劇,不要那么急,要停下來看看身邊,去注意一下那些因為工作、學習的忙碌而忽視的各種小事,和那些不經意的親情瞬間。你會發現,其實,世界可能會是另一個樣子。
在我這里肯定算是金子茂樹迄今為止寫得最好的一部劇了,仔細想想我最喜歡的日劇幾乎都是這種“大家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飯”的電視劇,這個大家可以是家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鄰居、同事、同一家店的常客……大家聊著瑣瑣碎碎的話題,吃著家常的食物,讓人特別特別想參與其中。日劇是真的跟別的劇不一樣,最好的日劇似乎都不是在努力講一個跌宕起伏的好故事,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創造出了一個讓人想推門而入的溫暖明亮的小世界,但是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門啊!我只能趴在窗臺上眼巴巴地看著,并且準備著再劃亮一根火柴……
廢宅在家不喝酒不吃藥就是跟你嘮。讓外婆傷心的人,只要我一個就夠了!救命,這是哪里來的理直氣壯的小可愛!
說實話覺得有點無聊 看不下去
三個人都是看的透別人看不透自己,三個毒舌揭傷疤,女兒最先從死循環中走出來,他們互相戳痛處,又互相鼓勵對方,三個人像螺旋一樣上升著,進步著。這劇看不懂的人我就不說了,你看到的只有家長里短和嘮嘮叨叨。
真?我的話很多2333目前本季最愛!!八團新歌也好聽啊拖了一周追完了,toma西裝超帥!!馬拉松賽舉辦的河邊姐姐姐夫朋友們大喊著加油挺胸抬頭,我跟著阿滿一起哭(′;︵;`)
哎!果然還是最愛這種細碎到龜毛的劇
日本劇作人在捕捉生活細節、并最大化地營造幸福感這件事上,真的是做絕了。這部「風吹浪打的閑暇」,像是四格漫畫,或是休閑類小游戲,由一連串雞毛蒜皮、讓人會心一笑的小故事和小任務組成,小智慧接二連三,小日子極度巴適。金子茂樹的臺詞寫得真好,華麗的道理全部滲透進了生活百事之中,優質演員們說著家長、鬧著里短,眼神里流露出動人的光華。這部在今年并不起眼的小劇,卻唯獨讓我想起了自己喜愛日劇的初心——因為日劇,即生活啊!
微妙的處于難看和好看的模糊地帶。歸根到底,劇本還可以啦,但導演很明顯跟不上劇本的節奏。對于這種依靠嘴炮的劇來說,大量的剪輯必不可少。拿著拍溫情劇的套路來拍這種嘴炮劇本,就真的畫面和節奏全面崩壞。
日本最新嘴炮劇。(笑臉)
第一集看完,最強嘴炮王排行榜目前外甥女春海暫排第一。我們下集拭目以待。
國產劇編劇都該來學學如何用臺詞塑造人物,怎樣靠臺詞推動劇情還不生硬。
暫定本季最佳,全程密集對話非常輕巧的描繪出了一家人的性格特點,toma久違的不苦大仇深看著真舒心啊
大家好我是生田斗真,我在家全職啃老六年,每天蹭我老媽流量,除早晨給她泡一杯咖啡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做,最大樂趣就是跟女強人姐姐嘴瓢。我不但持之以恒的好吃懶做,還會理直氣壯的灌輸毒雞湯,這個劇名其實不怎么準確——我不是說來話長,我是全日本第一吵架王......
怎么辦呢 每一次看生活劇就想找到人生的答案 可是無論看起來多么有迷惑性 內在還是一碗雞湯 能找到就怪了
“要是用最短時間 走最短距離度過一生,那歡愉的果實可不會砸到你頭上哦。那是只有不借助導航與互聯網,甘愿繞遠路的人才能找到的小小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