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我有過夢見自己拼命的想跑又跑不動,就改變夢境讓自己飛了起來。有過夢里被追殺,即將被追上時,就讓夢境出現了字幕讓這集連續劇先結束。還夢見過遇到強盜,我居然狠狠的用拳頭打走了對方。這是人在潛意識里,也要保護自己的本能,哪怕是在夢里,也可以控制夢境。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瑞希的幻想,夢境,或者甚至是幻覺。丈夫三年前莫名其妙的離開了,瑞希因為無法忘懷。又認為自己是被拋棄了,為了走出陰影,所以幻想了這么一出。不是嗎?因為看到湯圓,就買了湯圓,然后丈夫就出現了。在夢里本來和丈夫的靈魂很平靜,突然因為明信片而喚起了丈夫曾經出軌的憤怒和恨意,所以跑著離開了丈夫,然后就驚醒了。后來因為和情敵見面,言辭上斗敗了,回家后情緒激動,又幻想用湯圓召回了 夢境中的丈夫。最后在瀑布旁邊,意識到自己不能被夢境誘惑得差點走進瀑布(也就是自殺),所以下意識用父親的出現來挽救自己,并用差不多的故事(薰和她丈夫)來暗示自己,丈夫該離開自己的生活了。最后,為了讓自己不遺憾,幻想了一出床戲。在此之前,瑞希也回憶起了大學的男友,表示她的生活中可以存在別的男人。最后,她燒掉了現實中自己寫的祈愿書,拿起自己的行李,走了。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松隆子的連續劇四重奏。同樣是被老公突然離開的女人,小松也選擇讓家里保持原樣。一開始劇里也營造丈夫可能自殺或者被殺的氣氛,不愿意相信一個男人會突然悄悄離開妻子。然而最終結局告訴大家,就是不愛了,就是想離開了。男人離開了,女人就幻想他死了,算是一種報復。然后又幻想他還是很愛自己,所以回來找自己,算是對自己的安慰。所以,這部電影,就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自我挽救的心理過程。瑞希可能曾經軟弱,但她最后用本能,堅強的走出來了。
半夜三更胡言亂語,還請大家看過就忘。
黑澤清的《岸邊之旅》(2015)的虛,與他的《東京奏鳴曲》(2008)的實,或者說其電影的反常態,構成了黑澤清電影的玄秘美學。《岸邊之旅》中,失蹤三年的老公優介(淺野忠信飾演)突然返回家,讓做白團子的瑞希(深津繪里出演)大吃一驚,以為遇到了鬼魂。他也打趣地說“我已經死了,在富山的大海踏進去,就無法挽回了,多謝你的款待”。
影片的玄秘,不但體現于突兀于劇情,還在于光線的明暗運用之中。優介常常玩閃失,本來正跟她聊著天,卻發現消失過后的他端坐于客廳的沙發上,不免讓人恍惚。這是黑澤清慣于玩弄玄秘的一種。夫妻倆的彬彬有禮,體現了日本的家庭習氣,至少在影片中給我們的感觀是一致的,只是說他倆在隨后的相處中,過于克制了,哪怕夫妻倆一起躺在床上也是相敬如賓,有點兒不可思議。
如此內斂的關系,穿插其中的,是瑞希對優介初戀情人朋子的耿耿于懷,這的確有點一反常態。她還專門找到了朋子,但溫文的朋子已結婚,早跟他無涉了。影片開頭,優介回家了,瑞希拿出自己手抄的“祈愿書”給他看,一筆一劃用毛筆書寫,祈愿他在外平安。但他剛回家,卻執意要帶她返回這三年間所經歷的地方,讓她明了自己所經歷的人生。那些人事豈能重來,瑞希的不解符合常情。盡管瑞希請求他不要返回,但她還是跟他一起上路了。
第一個見到的就是小鎮郵遞員島影老先生,一個專注分發報刊的老頭,哪怕在街上看到,他也是視而不見,那種對于工作的專注,讓瑞希大感訝異。更讓人詭異的是,老頭不許她用他的廚房做“壽喜燒”。他痛訴地說對不起死去的太太,生前對妻子動輒打罵,因為那是老婆用過的物件。他說人生為何這么麻煩,真的對不起老婆。原來他的居室,墻上貼滿了他思念妻子的手工貼花。但一陣風吹來,一切消失殆盡。似乎這只是瑞希多年前所經歷的,這次回訪變得物是人非,空空如也。
顯然,影片著迷于這樣的玄幻,雖然還未上升到玄秘的哲學高度,但也足夠著力營造一種跨越想象的意境。“去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如此,人生才能安定下來吧”。瑞希跟優介小心地探詢。神內先生與富江小姐的餃子店,他們的到來正好可做幫手。小鎮生活,裊裊炊煙,給二人的岸邊之旅帶來了一潭活水。可誰知道深藏現實之外的秘密呢。
之前身為家庭鋼琴教師的瑞希,看到了富江屋里的鋼琴,上面有一樂譜《天使的合唱》,想也沒想就彈上了。這讓急切的富江很是生氣。她說30年了,從沒人碰過這臺鋼琴,在她18歲時,10歲的妹妹喜歡彈鋼琴,卻常常挨她的罵,后來妹妹生病去世了,她懊悔不已,就像章魚的觸手一樣,一直深深地纏繞著我,希望天國跟妹妹再相見,請求她的原諒。
這時,妹妹麻子卻出現了,讓喜不自禁地富江手無足措,瑞希帶她坐在鋼琴上,妹妹終于輕松演奏起《天使的合唱》,一曲終了,感激涕零,妹妹雖即刻消失,終讓痛苦了30年的姐姐放下了沉重的負軛。影片這種生拉硬扯地引鬼走入現實,在他倆最后走入鄉村的良太一家也有出現。良太的媽媽熏子原是從城里來到鄉下,10年前老公去世后,變得郁郁寡歡。兒子良太喜歡來到村子的瀑布邊,跟瑞希說瀑布后面的世界很精彩。人生還有更美的地方,但瑞希只想早點跟他返回家中。
人生總是在岸邊。常在河邊走,怎么不濕鞋。生命的來來去去,自然規律,不可避免。影片所彌漫的壓抑情緒,難以復原。人生,死亡,歲月,讓影片產生了玄幻的迷思色彩。有一點可以明證,身為牙醫的優介時常向村民講解宇宙的起源與大爆炸,說是137億年前,宇宙經歷了一次大爆炸,而28億年后,地球將達到140度,已不適合人類居住,宇宙卻不會因此而結束。
身心的疲憊的瑞希燒掉了“祈愿書”,她只希望優介早點跟她回家。但優介似乎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尋訪的意思。影片時常有給人怪力亂神的奇特感。人生猶如一個混沌的生命體,一處沉默的遠景,一片靜謐的秋葉。的確相較于令人窒息的《岸邊之旅》,現實表現手法的《東京奏鳴曲》,則喜感得多,雖然不乏沉頓、凜冽,但卻讓人踏實,至少不會讓人喘息。
佐佐木小慧(小泉今日子飾)在海邊破屋里說“如果到現在為止的人生都是一場夢,突然間醒來,自己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人,那該多好啊”。一向賢淑的小慧,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最后會走到這一遭。當一覺醒來時,發現綁架他的開鎖匠(役所廣司飾演),不見了,但見到車轍印一直伸向海邊,隨車葬身于大海,也許是這個男人最好的結局吧。
之前的平行時間里,老公佐佐木(香川照之)諱莫如深的在商場清潔廁所,被妻子意外碰到,羞愧難當的他扔下一切跑到馬路狂奔,被貨車撞倒在垃圾堆中,生死未卜。他根本不知此時妻子已被人綁架,且不想回家,寧愿跟著罪犯開著偷來的跑車一路向前。
大兒子健二服役于美軍正在中東作戰。小兒子賢治對鋼琴情有獨鐘,卻被佐佐木喝斥,一直怏怏不樂。這天,他為了保護哮喘病同學而逃亡,坐電車逃票被送到了派出所,關了一夜。這一夜多么不平靜啊,原有的看起來井然有序的生活全被打破了。
身為家庭頂梁柱的佐佐木怎能心甘呢。好歹他以前也是大公司的總監理,失業后,只能排對找工作,再排對吃派飯,家人渾然不知,還以為他忙于公司工作呢。
可樂的是,落魄的佐佐木遇到了同遭失業的老友黑須。如何蒙混家人是二人常探討的問題。黑須有次請他回家吃飯,氣氛很是難堪,黑須妻子沉重無言。用餐后,黑須的小女兒遞給他毛巾,說你跟我爸一樣都是傻瓜。讓他呆立半天,臉面無存。之后,再來,竟發現黑須夫妻雙雙自殺,一身黑衣的黑須女兒愣愣地看著,這深深刺激了他。他不再挑剔工作與報酬,哪怕商場清潔工掃廁所。
問題是,沒有工作的他脾氣變得粗暴不堪,阻止大兒子服役,與不讓小兒子學鋼琴一樣,都找不出像樣的理由,只能是適得其反。妻子小慧充當了賢妻良母的調和角色,她平靜的送走了大兒子,給小兒子以安慰。
作為妻子,很是無奈直至絕望,因為她無意中看到了老公排隊打飯,卻不敢捅破。默默忍受的她,只能如常的生活。但窘困是不計報酬的,總是如期而至。當搶劫犯入室逼她就犯時,她說真的沒錢,相信我,我家真的沒錢。搞得他說我什么也不順,就是搶劫也不成功。
太陽升起總是新的,同樣適用于這一家。佐佐木被撞前曾說過“要怎樣做才能重新來過,我想重新開始”。而失魂落魄的搶劫犯絕望地說“難道我還要繼續墮落下去嗎”,小慧安慰他道“這世界就只有一個我自己,我們不就是相信這一點才活著嗎”。他對著她贊嘆道“神啊”,卻終究沒能有勇氣活下去。
小慧傷心不已地返回家中。但被撞于垃圾堆中的佐佐木倒是生命力很是頑強,竟然跌跌撞撞站立起來,把原先從商場撿來的一沓錢仍入了失物招領箱。小兒子也被警察放了,最先回到家中。媽媽一如往常微笑地說,我給你做早餐。當賢治看到臟兮兮的爸爸站在門口,他正跟媽媽吃早餐,他嘟嚷地說爸爸這一身真奇怪,逗死人。不發一言的早餐,電視里播出美軍中138位外籍士兵被允許回國。
隨后就收到大兒子的來信,說想留在美國好好了解這個國家,尋求真正的幸福之道。而佐佐木繼續清掃廁所。當然,被亮麗女老師一直看好驚為鋼琴天才的小兒子,為了報考音樂專科學校,參加了演奏考試。賢治靜靜演奏一曲德彪西的《月光》,可謂技驚四座。結束時人們還在沉浸其中,竟忘了掌聲。理想化的藝術色彩,結合現實的不堪,倒也令人寸心如意。
相比《岸邊之旅》,我當然更喜歡《東京奏鳴曲》。片中角色自有一種韻味。如賢治的鋼琴女教師,離了婚,他竟然安慰老師。她撫摸他說你還不懂。賢治在學校被老師小林冤枉,他竟爆料說老師在地鐵里看過黃色漫畫,結果老師小林落下個“黃色小林”的葷號。有意味的是賢治學鋼琴前,每次經過鋼琴室,到底是被鋼琴聲吸引還是被女教師的漂亮所吸引,或者二者都有,確是一個有趣的回味。
大兒子健二很少歸家,在街頭散發廣告,成效不大,他唯希望來場大地震,把有錢人都給震倒。這種邪門思維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比比皆是。佐佐木為面子為尊嚴,最終搞得家庭分崩離析,幸而黑澤清猛地拉了他一把,就來點心靈雞湯吧。藝術可拯救一切于水火之中。
這也許是導演本人之前較少拍文藝片的迫切介入吧。正如片中搶劫犯感嘆說的“神啊”。神,當然不是別人,是家中的主心骨佐佐木小慧。小泉飾演時42歲,香山出演的佐佐木也是42歲,與片中角色的46歲較為契合。如同黑澤清所說的,我一點兒也沒指導過他們如何演繹,他們都是自然出演,沒有一點做作的成分。正因此,《東京奏鳴曲》才如此動聽、平實和觸感。
2016、5、9
最近作息壞掉了。
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蒙蒙亮,鳥兒突然醒來嘰嘰喳喳。
每天這個時候,我要么還沒睡著,要么已經醒來再也回不去夢里。
所以要么不睡,要么早起,每天都過得混混缺覺。
從一開始的對抗,到后來干脆重新安排時間。
五點鐘起床,做早飯,看電影。
·
這部片就是在這種,對我來講并不算清白的時間里,
花了一個晚上,和一個早上看完了。
像一個夢中夢的擁抱,
有點嚇人,又很暖。
·
深津繪里演的女主,十幾歲失去爸爸,二十幾歲失去媽媽,三十幾歲又失去了丈夫,跟我媽幾乎一樣。
我媽也是個好演員,上次我問她,姥爺走之后,你是怎么活過來的?
忘了,她說。
·
從散步的侵略者開始,黑澤清讓人類外星人、鬼怪以及思念和執念等等宇宙問題,全部實體具象到人形。這樣更好理解,又更不易理解。
·
這種思念,我也親歷了:
那陣子我每天夢見他在身邊生活,
沿著正常的時間軸,
我與他講未了夙愿、當初的懊悔,
后來開始聊理想,日常的開心和失落,
是生前從未有過的溝通。
與真實無異甚至難以自拔。
有時他說要去開會,過幾日再回,
那幾日就沒來夢里,也會按約定回歸。
.
為了留住他,守護我,
我把他的星座文在左臂最近心處內側,
疼痛指數最高的地方。
·
我倒多希望他像淺野忠信一樣,向我發出邀約,去那個世界。哪怕他從未邀約過,我也幾次三番差點要自己去。
可他從未發出這個邀約。
·
真實的我與夢中的他狀況一起變差,
哪怕差到有一天我在白天遇到怪異事。
我也從未想過,我因此困住了他。
朋友打醒我說,你這樣纏著他,對你們都不好啊。
連想都不能想他了嗎?我駁斥。
·
但也明白的,確實要放手了。
現在這么講出來,仍然覺得荒謬,
我瘋了嗎?
我沒有。
我講的,是我親自經歷的,甚至更多。
·
是的,真正的別離是放棄執念。
這更讓人痛心,可直面,才是唯一的解決。
·
我在講什么?這場似乎并不是影評的影評,是我看這部片,看不懂的片刻,所想起的事。想起了那些掛念、交流、挽留、對抗,最后放棄,短短幾秒鐘,好似頓悟。
·
跟情景格格不入的交響樂背景,幾次三番讓我誤以為是我在別處誤開了有音樂的網頁,還真的去翻看了。沒有,沒有開那種有音樂的網頁。再暫停、播放幾次試試,真的是電影的bgm。
·
哦,是這樣啊。
又一個恍然大悟。
每每我做夢,耳邊開始有聲音,
或吵雜,或有奏樂,
都是要被壓了。
·
夢,
都是熟悉又偏差的記憶,
加上一點點遺憾,一點點心愿,
再有一點害怕佐味。
有時打不勝的仗,過不去的坎,
在夢里努努力,也就勝了。
一切都不合理,都能行。
·
對抗蒼井優演的情人那場,溫柔的驕傲、篤定的假示弱,火藥味兒在氤氳的堅持里滋滋作響,一盤翻過一盤,一浪蓋過一浪。
在爭奪逝者的情戰里,沒有人贏,沒有人輸,全是傷痕累累。她們靠傷口拼命分泌一種叫做“必須堅強”的血小板和白細胞,止血、愈合。
雙方雙雙愈合了。可是疤痕還在的,深深淺淺,帶著那段必須的掙扎。
·
最后一次回到支教的山村,虛弱時解讀宇宙與能量的戲份,消逝與新生的布道。
人們一排排亮起了燈,像一場送別。
是時候了,她知道。那是他最后的力氣,把最珍貴的送給她,最后一次靈肉相合。
夢醒來他仍在,溫柔地道別,也是導演最后的溫柔了。
·
期間幾次,我想起了路邊野餐,
還有布米叔叔,
你說那是臆想也好,
做夢也罷,
外人聽起來怪心酸的,
那都是假的啊。
但那些假象,
全是真的過程,
與自己言和的過程。
他們走了,完成了他們穿過瀑布的旅程。
而我們,只有真正在岸邊反復徘徊,
才會將那場岸邊之旅真正完結。
.
在北京持續桑拿天的日子里,
說溫暖,未必是好,
大概像這樣,
一個拍鬼片的,拍了愛給你,
就覺得好。
日系劇情的魅力在於讓你愛上平凡的日常,柴米油鹽、每個普通的生活舉動都被愛過被關注,有一種日本的禪宗底蘊(雖然禪宗有他的不足,在於把現實世界過分神化),對於太“形而上”的人是一種治愈。雖然有點靈異和交鬼的意味,但我把他看成是一種靈魂里的故事,這一條與親人死亡告別的療愈之旅,就變得十分有心理學意義。
女主在丈夫無由消失後,癡情無法釋懷的地尋找和等候,也許這也是為什麼男主要回來做個了結的原因,或者說女主需要與消失的丈夫又在內心無刻不在的丈夫的影子做一個關係處理與告別的原因,這也構成了整個劇情的推動力。
女主生前與男主的婚姻並不盡美滿,但他們內心裏卻真實相愛,男主對於女主有許多虧欠我們從女主的父親靈魂的敘述可以看見,甚至有外遇的現象。男主的靈魂回來后,建議一同去走一場告別之旅。這樣的旅程中,女主經歷了不同的故事,有的是用來對未瞭解的丈夫有重新發現,有的是用來發現自己的癡迷狀態達到反觀與共鳴的。
當人對死者有虧欠、有未了的事,有憤怒,有因對方帶給自己自我的互補與價值的那一半喪失的悲痛就很難告別,心中有散不去的陰魂。因為愛,因為一種渴望努力彌合關係的動力,又遭死亡的攔截,使得告別變得更難,不僅有愛還有沒完的糾纏。
這趟岸邊之旅,岸邊,就是一種此岸彼岸、今生與來世的觀念下定義的臨界狀態。岸邊之旅中,女主發現自己對丈夫更深的愛和諒解。
這個電影的世界觀,來世今生的狀態描述,是很人本的,來世跨越而來的人也與此世無異,也並非都有男主靈魂的覺悟與善良,我對這樣的歸屬的世界不感興趣,也不覺得是更好的盼望,還真是如女主所說,我們回家吧,不要去那個世界。但人是被動的,必須去。
遺忘,諒解,接受
其實歸根結底,是想教會人們放下。死去的人們帶著執念不愿離開,活著的人心里帶著愧疚走不出去。只是這故事講的實在太亂,一塊一塊的……而且這鬼回魂的機制到底是什么啊?用芝麻湯圓召喚嗎?
本來還蠻期待的,看完很失望,似乎是這次電影節看的片子里最差的一部了。故事沒有新意也就算了,節奏又慢到讓人出戲。。。2015SIFF D6
氣氛很厲害。最后一堂課,燈次第亮起。車窗外無聲的景致。不過仍有一些很僵化的人物行為。
手捧導演傳記等待見面會,結果撲空,仍興致昂揚。依舊延續前作中對生死議題的探討,將死亡具象化,將陰陽界抽離并置。萬物皆虛無,山川河流,善男信女,只訴溫情不言殤。
中段的巴士戲我怎么就看出淚了…
在這邊,在那邊,都是一樣的(淺野忠信長得越來越像范偉了
A / 一種與阿莫多瓦不同的“物候”。時間從光波的中心向兩邊無限延展,宇宙從點亮一個房間的燈光開始——那么是一個房間先存在?還是宇宙先存在?
視覺和故事都好,深津繪里演得也好,但總像是黑澤清拿來練手拍出來的言情小說........
敘事乖張邏輯詭異節奏緩慢很容易嚇跑觀眾,但若靜下心來會發現此乃上乘佳作,如同一場探討生與死的漫長修行。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萬物皆虛無。這是137億年的滄海一粟后,你嵌入我靈與肉的離別鉤。
蒼井優嘖嘖嘖 其他木有亮點。
想起了《百年孤獨》里,普魯鄧希奧·阿基拉爾,一個眷戀人世,久久徘徊不去的死者。然而黑澤清拍的實在太扁平了,劇本和手法都沒亮點,深澤繪理演得也是極度單薄。且不論生死這種大命題,生活自身的厚重都丟掉了。
#SIFF2015#帶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別牽掛。淺爺橘色大衣好看,深津裙子和腿好看,小優五分鐘戲份也滿足了。
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轉身離開,有可能也是一種真愛
愛戲加分
把臨界生死之事神秘而詩意的呈現出來,岸邊之旅也是一段放手之旅,結尾還是有被感動
你帶著我 我帶著你 你帶著記憶 我帶著愛 我們相敬如賓 我們若即若離 我們固若金湯 我們陰陽相隔。如果死亡只是你我岸邊之旅的起點 就讓我跟你一起撲朔迷離 四海為家。
SIFF@影城,三星半入;為什么一定要如此具體實際地解剖一部明顯以寫意手法書寫靈魂與精神探索的影片呢,剝離本質;介于生死之間的臨界狀態,亡靈渡河之前的執念,幾個段落設置不錯,既有解自己心魔,又有普渡眾生之意,黑澤清不是一直玩這套的嘛,這次還柔和了許多。
界限穿越。
我。好。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