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本正經的德式無厘頭
看評價有很多朋友說不理解德式幽默,盡管我個人也不甚了解,不過還是冒劇透風險把片頭跟大家分享一下:
蒸面布魯斯片頭圍墻上書寫著巨大的紅字“stirb du sau”,翻譯成“去死吧,豬玀”。警長一面一本正經的安慰受害人,但卻不自覺的冒犯了當事人的職業習慣,以至于案情討論逐漸演變成不同職業者互質挖苦的舞臺,不過好在警長先生還可以利用職業之便,最終將“stirb du sau”和受害人的影像留在了證物照片上,從而讓或有的辱罵最終變成物證和事實。當然,拍照的時候警長還善意的提醒受害人:“最好要保持微笑”。
忘了補充一下,那個和豬玀標語合影的受害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校長大人”
德國人的理智和學術精確是世界聞名的,這種精確的情感如同機器般穩定,但生活畢竟是生活,其充滿了針對理智世界的嘲諷和無奈。還記得沉默羔羊中的食人博士就來自巴伐利亞吧?他在監獄里被關了大半輩子,但依然能用生動的筆觸畫出自己兒時生活的環境,這種冷酷與藝術感造就了理智與現實的重重矛盾。
什么是德式幽默?我個人理解是一種理性生活態度與情商環境嚴重沖突的社會現狀。比如蒸面布魯斯一片中大量充斥著這種理性的善意與人性的本能之間的矛盾,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像齒輪一樣精確,而加入他人的生活則會讓自己的齒輪變得一團糟。就仿佛警長就是這樣一個可悲的職業,本來自己生活規律而有序,結果卻因為職業原因不得不與各種矛盾糅合在一起。這仿佛一個剛剛接觸復雜生活的中國片警,忠厚老實卻經常犯規。不過與中國的片警不同的是,直率的德國人把這種因為忠厚而犯規的現狀視為常態,而把圓滑和世故的經驗視作變態,于是就有了如上對當事人一本正經的冒犯的種種劇情。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生活在一個周圍滿是漢尼拔博士般冷靜的人群中,為了保持自己的理智而不得不接受無厘頭的幽默和存在感,也許這正是德式幽默的真髓所在。比如當一個暴怒的父親提著主角的衣領時,身為主角的警官只是冷靜的指出自己擁有打碎對方膝蓋的權力。主角可以一本正經的陳述一個自己受到侵害的事實,卻不會用夸張的表情向對手表明其已經越界,這種職業的操守正是一個嚴肅的德國警官所必備的素質。在職業上,操守重于生理習慣,即使生命遭遇威脅也不可以放棄自己作為警察的尊嚴。這正是德國式敬業的矛盾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德國人的幽默并不具有非常強烈的感官刺激,但卻在背后暗喻著生活與職場,理智與情感的種種不協調性,如果單純從喜劇片角度,個人認為還是周星馳的喜劇更見《功夫》,但如果從做人態度和職業操守角度,看似無厘頭的德式笑料卻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酸爽感覺。
好吧,也許看完電影你不會失聲痛哭,也許這就是電影幽默的最好體現。
感覺就是降維版的《熱血警探》
很好看啊 那種充滿冷色調的黑色幽默很合我胃口
有點黑色幽默意味的懸疑喜劇,表達了日常認為嚴謹的德國人的另一面,真正懸疑的部分弱爆了
德國式冷幽默,基層片警的日常生活與困擾包裹在類型片的橋段中,與北歐喪有某種神似,全片最精彩的吐槽在外出吃飯的菜名與現貨上。
非常風格化的電影,冷酷地搞笑,劇情談不上很吸引卻讓人愿意看下去。
2.5,2021.02.12
德國鄉村警察的破案故事,明明是很無聊的題材,竟然波瀾不驚地一路看下去了,最后發現還是挺有意思的,看完后德國的高大上蕩然無存,不過德國菜給了好多特寫鏡頭,那個奶酪疙瘩看著就沒啥食欲“簡直像屎一樣”
真是用我同事的話說,dry humor,哈哈哈。這拜仁的口音好重,哈哈哈
開始看這個德國面癱警察菜名系列探案電影。很好看啊,非常有風格!說是探案其實有一大半都是面癱警察日常神衰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組合倒是碰撞出了非常有趣的火花。尤其是籬笆后的鄰居、自家神奇的后院等等制造出了很冷很冷的笑點。至于案件本身倒比這些日常生活無趣多了哈哈!
很德國
需要文化和語言基礎的梗
喜歡這種電影風格和男主的面癱臉,本片講述了德國基層村警與基友破案的過程。
以蘭茨胡特市為背景的巴伐利亞本土偵探喜劇,揭開田園風光掩蓋的樸實面孔的居民的黑暗秘密,除塑造沉默寡言的反英雄式警察主角外,在方言環境下利用對單調隨意的鄉村生活的刻板印象和一系列古怪可愛的配角來制造黑色幽默。片中特寫時常以獨特的打光方式強調角色瞳孔的反光,以表現其狂熱癡迷。
我翻的第一部片子。
第三部面市,我才看了第二部。題目很怪,所以吸引觀眾。但是劇情根本就不好笑,也不好玩。老套的小警察小地方遇到復雜案件,說白了也很不復雜。爛片。
我越來越不正經了
說不出來具體哪里好笑就是莫名想笑
男主這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這種怡人的小鎮生活還挺舒服
德國基層警察的日常,笑點跟德國人一樣嚴肅
蒸面布魯斯,廢柴警察的日常,就不是來辦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