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沉默的善良
這部電影也要進入我“看了不舍得刪”的文件夾了,原因是里面有一只很可愛的小折耳貓,而且片子的含義也很好。
電影的男主角,名字是日本典型的那種名字,里面還是有一個字很難打。暫且稱之為太郎。
電影開頭嚇了我一跳,漆黑的屋子里,兩個人面對著說話,后來才知道是男主角的臉都沒有露出來,一個叫鈴木的人被辭職了。
太郎是這家公司的人事部長,負責解聘和新人培訓大會,被人恨的解聘談話就要由他來負責,雖然一定要強制公司職工大換血的人是他的老板,他只能嘗試著去理解他的老板,同時被人恨著。
太郎心事重重地坐在椅子上,卻聽到了有人挑逗小貓的聲音,他過去看,責怪他們如果不想養的話,就不要動小貓,這是一份責任,結果兩人被激得聲稱要抱走一只小貓養,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看著那一箱子小貓,他不知怎么做,自言自語的走開了。
回家后,女兒在飯桌上提出要養小貓,他一下變得非常激動,責備女兒,媽媽忙出來打圓場,說是養的是軟件里的小貓,這樣才罷休,但這卻激發了他想回去看那些小貓的心。
他走在那條路上,驚異的發現一只小貓跑到了路中央,小家伙還很小,跌跌撞撞得走著,走在他腳旁,他突然萌生想法,抱起小貓回了家。回家之后,不好意思和家人說,他只能暫時把小貓放在抽屜里。
女兒很喜歡軟件小貓,一直專心地玩著,就連吃飯也一心兩用地,聽到小貓叫就立刻去喂,但太郎發現,叫的不是軟件小貓,而是他的小貓。
他把小貓養在新生住的房間之中多出來的那間空房里,喂小貓牛奶,仔細讀著怎么養小貓的書。
太郎負責新生培訓,認真嚴肅的他對新生多有苛刻要求,讓新生心懷抱怨,尤其是其中一個新生,她的姐姐曾經在這家公司工作,她認為是這個部長解雇了她的姐姐,于是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質問太郎,太郎一律以嚴肅的回答或沉默應對。
太郎帶小貓去看獸醫,認真地把注意事項記在本子上,把“小虎”抱回小屋,細心照料。曾被他辭退的員工寫了很多匿名信來舉報他公報私仇,甚至有一位把咖啡倒了他一腦袋,他表面上沒有任何反應,但晚上回到小屋,抱著小虎,說,只有它能讓他忘了一切不高興的,暫時不去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讓他快樂起來。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小貓住的小屋正在被一群人清洗,他嚇壞了,急忙趕去,但屋子已經全被打掃,還有一些人在那里等著他簽字確認,他不管那些人說什么,一直瘋狂地找著小虎,屋子里,窗臺上,樓下,汽車下面,樹叢,臺階.....在他已經精疲力竭的時候,他無助地坐在椅子上,摘下手機上的小貓掛件,手機里有13條留言,但他一條都不想聽。很久之后,他回到那間房子,一邊打著電話告訴租賃處,那間房子可以被收回,卻驚喜地發現小虎就在屋子的門口,他連忙收回剛才的話,掛掉電話,把小虎摟在懷里,坐在樓道里面,開心得不得了。
太郎借用了公司的一款機器人來觀察小貓的時刻動向,他總關注手機引起了另外一個人的懷疑,那個人密告他有監控新生宿舍的嫌疑,他有苦說不出。
新生培訓中,他要求新生徒步行走30公里,新生哀聲連連,卻不敢怎么反對,他還要求她們在時代廣場上唱社歌,不是丟人,而是要感受這種感覺。徒步行走的過程中,新生都精疲力竭,有一個新生最后哭著要放棄,但大家沒有放棄她,互相攙扶著到了終點。在唱社歌的時候,她表現得很自然,很自豪,因為她明白了部長的意思。
為了讓小虎不寂寞,他從網上買了一只號稱是喜馬拉雅小貓,結果那個賣家是個騙子,用了一只很老的野貓騙了他的錢,他只能把大貓帶回去。這時候小貓已經不再是個秘密,他衣服上常出現的貓毛讓她的妻子有點苦笑不得,他的助手也知道了小貓的秘密,來幫他撫養,同時告訴他,她是知道當初那位新生的姐姐的事情的,是因為那個姐姐,就是前助手,是單戀部長遭到拒絕才辭職的,而部長為了保住她的名譽故意說是自己解雇她,從此遭人怨恨,這時候的他仿佛包袱全部卸下。第二天新生培訓結束會上,新生一個一個的發言,那個曾經想要放棄的女生說她最大的感受是大家的幫助,大家的感情,那個前助手的妹妹也說她終于明白了部長的意思,原來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去親自做一遍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義。部長仍舊沉默。
太郎走進了社長的辦公室,提出了辭職的申請,他說他無論怎樣都無法喜歡上這位社長,因為社長自己是不相信自己的,所以要不斷地裁人換新人。走出辦公室,他如卸重負,去把小貓房間里所有東西打好包,帶小貓回了家。
電影中幾個細節讓我頗有感觸,一個是那個社長在和太郎說話后,不是自己鞠躬,而是遙控機器人來代替他。很不尊重人,不尊重自己。但卻不重視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還有是太郎看到走丟的小虎出現在門口時表現出的驚喜,看著一個大男人抱著小小的貓咪的感覺還是很好笑的,好笑而且好溫暖。另外一個是他和他家人關系的表現,其實我不是很明白有些鏡頭,但是這個家的溫暖卻躍然而出。
我很喜歡太郎,他沉默,忠于內心,善良,卻有點小害羞,這一切都組成了他這個完整的人物形象。
“對,貓咪,養貓很好。”“我們回家吧。”
2 ) 倆大叔們_
首先,我要先問一個問題。
就是如果給你一只小貓咪,你最后會把它養成什么樣子?
--由于你太過于溺愛,讓它成為胖嘟嘟并懶散的加菲貓。
--由于你的呵護得當,一只膽小而且相當依賴于你的貓誕生了。
--當它很自立很野性,一定可以說明你是多么的放任他了,(*^__^*) ……
以上,是幾種都很極端的選擇。
不過沒事,你可以說你的答案來。
這部電影開始一會兒,看到這位日本大叔時,就讓我想起《絕命毒師》中的美國大叔walter white。
感覺他們都是孤獨癥患者,年齡相仿,而且都是處于事業末期。
一位是部長,一位是老師。
有脾氣
有愛心
是缺點,也無疑是他們的優點。
他們是這樣……
都是瞞著家里人,獨自做一件事情。一位貓咪控,另一位成"COOK:"。
他們是這樣……
沒經驗的他們第一次買賣,都遭人騙了。
他們是這樣……
脾氣都很大,喊叫起來真是能震住旁人的。
他們是這樣……
鬼塚太郎默默忍受著胃病的折磨,walter則與肺癌抗爭著。
他們是這樣……
真是很認真!!!
不需再累述他們的相似了,打住。
這個鬼塚太郎大叔對別人是很嚴格的,但對他撿回家養的小貓咪那是呵護有加,不管何時都惦記著它。
可能是壓力所致,中年到了更年期?
還要說一下,那只小貓咪太有愛了。
[1:20:00]快結束的那一小段音樂加上夕陽下的階梯和干凈的街道,真是令人產生無比歡快的感覺。
—FIN—
3 ) 愛,是責任感,以及相守相伴的不離不棄
鬼部長是一個機器人公司的人事部長。如同機器人一樣,他的面容永遠嚴肅,刻板,對待周遭的同事,也是一樣的冷酷,近乎不近人情——沒錯,他就是魔鬼的代言人,特別是對那些由他經手慘遭裁員的人們來說。心靈受到創傷的員工們也經常說他的壞話,趁其不備用咖啡澆他,暗自報復他,可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所謂的惡意中傷跟抗議信。
獨自承受全天下之不公還能面不改色,這可能是一個人所能裝備的最強內心力量了吧。
鬼部長從來不茍言笑,身兼年過四十的日本男人,公司高層,一家之主多重身份,他也確實需要這副行頭。
對于新來培訓的員工,他是嚴格而苛刻的領導;對于家庭,他是需要能夠肩扛風雨的守護者;而對于整個社會,他又平凡而普通。電影多次重復了鬼部長獨自下班在自動售賣機買了一罐飲料自個坐在街邊長椅上喝的鏡頭,這仿佛又在訴說一個中年男人面對生活重壓的孤獨和無力感。
當女兒怯生生告之想養貓,他找來一大堆不能養的理由來說教。
“重要的是責任感,我們不能當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女兒只好養電子貓。
而次日再次面對和自己一樣孤單無依的小貓,他硬邦邦的心還是松動下來。
他用手掌托起了這個純真的小生命,放在溫暖的懷里,回家。
抱回一只真小貓的事實讓他不知道怎么和家人交代,鬼部長對自己的言行不一心虛起來。可能太迷信權威了,也可能覺得不能丟了一家之主說話的分量。他只好把小貓放在公司租來的員工宿舍養,大白天也拉著窗簾,打手電筒閱讀養貓指南。這間特別的員工宿舍也變成了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只有鬼部長和貓分享彼此心情的的地方。
電影印象比較深的有兩處。
其一是當貓住的員工宿舍意外遭到人打掃,鬼部長放下手頭一切瘋了一樣跑去找貓卻一無所獲失落的樣子。他獨自坐在夕陽斜照的街角,忿恨,無力又倍加遺憾的卸掉新買來的和他新收養小貓長得一樣的手機鏈。
手機鏈代表了他的溫暖和童心。從這里讓人看到鬼部長一直都不敢相信真實的自己本心是溫暖的,盡管做出努力了(他收養了一只小貓)但仍遭到現實打擊(小貓丟了)而收回步子從新變得冷酷的內心掙扎。有的時候,唯有冷酷的行走于這個社會,才不會受傷,即使受傷了,因為你的內心由冷酷而變得麻木不仁,也就不會覺得痛。
其二是他借回公司的監控機器人,名曰培訓新員工用,實則給貓玩,順便可以時刻用手機看到小貓的一舉一動。這是個很有趣的新技術,以至于增長了鬼部長對小貓日日夜夜的牽掛。
在一次對新員工的培訓課上,鬼部長甚至一邊訓導著員工不要開小差,一邊自己偷偷拿手機GPS定位小貓的活動。
這是個多么可愛的部長啊,他開的小差洋溢著滿滿的溫情。對動物的關愛成了這個大男人隱秘的小樂趣,在小貓身邊,他儼然變回小男孩,相信愛和美好,相信童話。這讓人想到如今的男人和男孩們。他們隱秘的小樂趣是什么?權欲?女人?金錢?這真足夠讓人失望的了。別說到了四十歲,如今就是十八九歲的男孩,有幾個的眼中還能透出純真跟溫情。有幾個撕下虛偽的面具,還能看得到對待女人,弱者,對待動物真正的尊重和關愛?
然而好玩的監控機器人也給鬼部長帶來了麻煩,成人世界里面的麻煩。由于前一次報告會對同事演講的無視(他心里想著貓)一個家伙懷恨在心向領導污蔑鬼部長,說他用監控機器人監視女員工宿舍。而最終這個道貌岸然的家伙也遭到了裁員,也就是公司四輪裁員計劃里面的壓軸裁員對象,再一次面對鬼部長,他道出了自己的卑劣。憑有些卑劣人的腦子,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承受著巨大誹謗仍然我行我素的鬼部長,定位的是一只貓,只是一只貓。
又是一個孤獨無力的下班夜,鬼部長坐在長椅上,就著飲料咽下治胃痛的藥。隱約聽到貓叫,循聲望去,原來是一對男女發現了一窩被遺棄的小貓,女人正逗弄的歡喜。于是我們再度看到了義正言辭的鬼部長:“不能養就別打小貓主意!”
“沒打算負責任的話就放棄認養的念頭!”
男人搭話了:“我要養,要養的話就要有責任感!”
“那你也養一只,算是救救他們,如何?”
在鬼部長錯愕的目光下,男人和女人帶走了一只小白貓。
電影開篇了,鏡頭是被人遺棄在街邊紙盒子里面一群探頭探腦不安分的小毛球們。
4 ) 那個打動我的小喵和那個溫暖的大叔。
這是一只大懶貓的爪子。貓是家附近一個小超市的主人養的。很安靜。每日從那經過,它不變的動作和狀態,只是睡覺。有時趴在通透的玻璃窗附近,頭頂著一缸游來游去的金魚,也從不為魚所動。有時它喜歡趴在收款機附近,收款機叮叮的聲音,它從未被干擾。尾巴輕輕的沿著臺子邊耷下去,偶爾晃晃,向人展示,它的日子有多么的悠哉。
【
http://img2.mtime.com/mg/2009/37/f4ad0217-2298-49e8-857a-b0485189fb70.jpg】(一張圖可惜這里看不到哦~)
我喜歡它。也喜歡每一只路過的阿貓阿狗。這個世界有時候太過紛繁復雜,卻總是在它們身上看到最純凈的表情,最通透簡單的眼神。看到它們,總是習慣慢下來。走的慢了,看的清楚,整個人都會放松。不再去想辦公室的種種,也不再想之前在車上擁擠的燥熱煩悶。真好。
昨日忘記在干嘛,卻看到跳出的窗口,推薦觀看,小貓奇緣。于是毫不猶豫的就去看了。無關多么老土的名字,也無關是哪個國家。只看到貓。就讓人心暖暖的。抱著一絲怨念打開,因為擔心最后會是無限悲傷的結局。結果,溫情之余,沒有任何刻意的煽情。喜歡。
日本某公司的hr大叔。工作刻板,嚴厲,按計劃一步步的實施公司的裁員計劃,完全不參雜任何個人感情成分。麻木而盲目。終日如此。上班,下班,買飲料,發呆,回家,吃飯,看電視,睡覺。過著大部分日本男人的生活。
故事發生在其中的某一個環節。某日,大叔下班之后胃疼之余,聽到有人逗貓的聲音,循聲而去,看到一對情侶從一盒小貓中拿出了一只玩耍。他義正言辭的提醒他們,如果不能負責任,就不要領養。情侶認真的回應,隨后帶走了一只貓。
盒子里還有幾只,折耳貓(其實也犯過嘀咕為什么折耳還會被遺棄)。貓咪眼神天真,動作笨拙,聲音帶著依賴,大叔很不舍,但理性思考過,還是放下,回家。第二日,路過那地,貓盒已然不在。略微失落,也有些放松。大概是想它們會被好人收養。
離開之時,一只黃色的小貓卻在腳邊膩人。走路都不穩,風中亂顫,喵喵兩聲。讓人的心都化掉了。于是下一個鏡頭,就是大叔很搞笑的把貓抱在懷里站在家門口了。進門,偷偷藏好貓(因為之前不讓家人養貓),吃飯。裝作跟平時一樣。卻看到小貓,在玄關溜達,慌忙抱著它去了廁所。思索如何是好。
大叔的公司恰為新學員多租了一間房子。于是他帶著貓去了那個房間。買了牛奶,和貓糧。在黑暗的房間里用手機看著一本關于貓的常識的書。認真的樣子,讓人無法釋懷。隨后便開始了一段他與貓咪的開心與驚險的日子。大概那段時間,每日最舒心的便是,與小虎(為它取的名字)相處的時光。
整個故事并沒有什么太多的波瀾。結局時,大叔辭職了,大概他實在忍受不了每日當儈子手的感覺。辭職,房間也自然退回,于是他帶著他的小虎,輕快的回家,夕陽西下,微風滑過,溫暖的色調。回家了。如此而已。
這幾日在看書。小說。隨手在網上買的。到手卻無比的失望。也或者是我對故事的日益挑剔。被這電影卻深深的折服,因為發現,故事可以如流水賬般清淡。也可以沒有大起大落。只要在細微之處,輕輕的敲到了我們的心中。
電影里印象很深的,除了在黑暗中閱讀書籍的大叔,還有在那次知道有清潔工去打掃房間,放下手邊的工作不顧一切沖過去找小貓的大叔;那個被人倒了一頭咖啡,卻不皺眉繼續工作的大叔;那個沿街或蹲或趴,或踮腳看墻里有沒有小貓蹤影的大叔;那個特地弄了個機器人,每日可以隨時知道小貓情況的大叔;那個知道小貓一個人會寂寞,笨笨的去網購,卻被騙了的大叔。那個抱著一只大家貓,并給它取名喜馬拉雅的大叔……
喜歡這部電影。在某個略帶蕭瑟的午后,給我溫暖,讓我微笑。很久都沒有想過再養貓,卻也經常會去家附近喂下小野貓。不能負起責任,不能領養嗯。只希望,每個主人都會有如此的責任感,不是要不顧一切,只要顧及一下貓咪和狗狗的感受。它們的眼神,難道扔掉你就會不再記得么?
5 ) 外表強悍的大叔通常都愛貓,搞不懂
棄貓居然用的是比較高檔的折耳貓種,導演是覺得折耳更討人喜歡嗎?喜歡高檔貓類的,一般都是不愛貓的人嘛。
里面有個超級大貓貓喜瑪拉雅(體型像而已臉是普通的混雜貓)很和藹,喜歡。
公眾愛貓宣傳片而已,不怎么好看,也不是很懂貓。
《子貓物語》要好看的多,畢竟有貓貓毆打各種野獸的場景,最后老大戰還有貓巴掌扇黑熊的奇觀。
ps隨便丟貓的話,看大叔正義的鐵拳,貓天國神樣的制裁。
6 ) 我是沖著萌貓咪去的
一個即將要離職的職員,將咖啡潑在鬼冢太郎的頭上時,他沒有發作,頓了一下,繼續工作。看到這里,我震驚了。面對如此侮辱,不動聲色。后來想想,這也是正常的。也許他已經麻木了。他只是社長的劊子手。不帶任何感情的處理每一個被裁員工。即使被誤解也不在意。也許是這只小貓咪觸動他心里最柔軟的部分了吧。看到大叔小心翼翼的問養貓咪遇到的問題,感覺很可愛。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我們都需要一個可以讓我們放松的地方。對于大叔來說,貓咪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大叔看到那個帶走了一只貓咪的青年人,得知青年人將貓咪丟棄了,竟然憤怒地打了那個人。總是克制情感的日本人,這時候流露出真性情。大叔說的要負起責任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還有就是 貓咪真的好萌啊!不是特別明白那個女秘書是個怎樣的存在。。。大叔的閨女也沒給個正臉,好想看看那只萌蘿莉啊
7 ) 大愛貓狗電影
完全是一部溫馨的電影,人類花了3500年也不能完全馴服貓,但是貓卻在幾天內把一個視工作為生命的日本人馴服掉了,雖然主角并不算是貓咪,也許小貓真的很難拍,我喜歡小貓,如電影所說養小動物請盡責,我家的貓咪我會養到終老的,
裁員冷血大叔vs可愛折耳小貓。愛它就請陪著它。貓是需要人陪的,大叔不知道嗎?完全是沖著貓來看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啊!成人必須承擔起責任
幼貓很可愛。
賣萌片,無論是小貓跟大叔都是。
不負責的人比漠視的人更可惡
9-7 一般,比較悶,要不是看在貓貓那么萌的面子上我就不看了。
因為其他部分太過無趣,只看了貓咪的部分。。。大叔養貓咪雖然笨拙,但好舍得花錢哦。最讓奴家自愧弗如的一點素,大叔有著非常堅定的責任心。
海報黨 浪費我時間.. 我是來看貓咪的 不是來看大叔的....
基本沒貓什么事。壓抑的日本人
其實不是講貓的片子,唱社歌那段真變態~
跟我揀狗日的大貍子樣 但電影忘了貓還是要便便尿尿的
很萌 希望大家都能愛護小動物
不知道up in the air是不是受了這個啟發哈~
就像結尾所說的,每一小時都有13只流浪動物被處死。減少流浪動物被安樂死,要從你我做起。但是一旦收養了它們,就要負起責任來。
小貓貓好萌啊~~~
言之空洞。故事不完全。比忠犬八公差不是一點。
小貓奇緣 ネコナデ
大叔也有少女心
對貓咪沒有免疫力的我,寧可坐在車上頭暈想吐,也堅持看下下去!
日本動物片的通病,老借動物來講人,本來是主角的小貓小狗成了一個輔助的工具,誘騙愛寵的人看片。這片子的長度幸而只有90分鐘不到,咪咪出鏡的頻率也比較高,要不如此乏味的題材肯定讓人昏昏欲睡。BTW,日本居然連折耳都能撿到,果然很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