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越獄:最后一越,不再能越
邁克的死,是為愛,是為自由。
最終落回了《越獄》想要講述的主題。
回顧《越獄》四年,最初的邁克單純,善良,有些偏執——這直接導致了他會想出“越獄”的法子來拯救自己蒙受冤屈的哥哥。其實當初看的時候,我陷入了一個邏輯悖論:邁克為了救自己被冤枉的哥哥,不惜把自己陷于囹圄,這種舍生取義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最大的善意。然而,卻也因此讓無數無辜的人喪命,惡之花由此綻放。于是,善催生了惡,善帶來了惡,甚至一切的惡皆源于善——源于邁克對林肯的愛。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很傻很天真”,如果惡皆源于善良,那么千百年前孟子的“性善論”早該打敗荀子的“性惡論”,又何等到現在又外國人來為我們論證?看到后來,當丹?賽爾夫真正的想法曝光,當FBI不擇手段的“維護正義”,當獄警用各種手段滿足自己的私欲,我突然發現《越獄》講述的不僅僅是關于兄弟愛、正義、信念的力量,隱藏在背后的,是對社會公正的諷刺與對現實的“軟反抗”。
如果司法公正在最初得到踐行,林肯被抓不會那么草草了事的被判死刑。最初company的力量之大在于物證的偽造和殺人手法,當然還有排入司法部門“無間道”的那些探子。然而縱使我們可以說面對偽造的“鐵證”司法部門只能如此收場,但隨后的三緘其口和“抹殺政策”實在讓人難以接受。隨后是監獄里的種種。收受賄賂,地方一霸,自命不凡,見死不救……等等等等筆觸描繪的,都是我們看不見的社會角落里存在的骯臟。我不禁想起之前發生的“躲貓貓”事件。多像啊!獄霸、牢頭、潛規則、死亡與隨后的“官方話語”,企圖掩蓋事實。《越獄》里頭對社會的控訴如果好好研究的話說不定是一部司法糜爛史。在“最后一越”里那些女獄警打著“為被開除的牢頭們報仇”的旗號海扁莎拉,看到這,我只對濫用職權的“人民公仆”感到深深的惋惜。
好在,《越獄》給了我們一個好結局。如果結局邁克沒死,一家人開開心心得到豁免,那就是一部韓劇,枉費了之前大費周章的鋪墊。邁克注定一死。如果是病死的,那未免太“不近人情”——在享有兄友子孝妻和睦的時候離世,這部劇便頓時成了一部人對抗命運卻逃不過注定的肥皂劇。所以,設定邁克為救妻兒而死的結局,算是收視率不停下跌后一個完美的收場。將軍說過:“C'est La Vie”,但最終邁克使得“I work for myself”成為事實——為自己工作,為自己而活,人定勝天。他成功了,越出了真實的監獄,越出了心靈的監獄,越出了生命的監獄,真正的獲得了自由。
最后一越,他獲得了永生。在周圍人的愛里,他不會再想“越獄”。
不得不說說馬宏,又一個偏執的男人。一個智力和麥克不相上下的人(如果T-bag的才智不是用于邪惡上,他也是堪比伯仲的)。這個男人從一出場就注定會一路走到結局,因為他和麥克同樣特殊——為了善而惡。那個在埋他花園里的男人,就是這特殊性的產物。對兒子和妻子的愛,對善的向往,對兄弟的兩肋插刀。他選擇了他認為對的,真正通往正義的路。在PB里,我最喜歡的,反而是他,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男人。“What your need to change your situation is just a gun and a friend. (想改變你的情況,你只需要一把槍和一個朋友)”這句話用在他和蘇克雷身上,絕對夠格。
至于T-bag,算的上又愛又恨——他是在PB里唯一惹我落淚的人。他曾經想要平靜的生活,無奈一次次被打破。他心里有愛,可是,世界的冷酷讓他不再有表達的機會。
T-bag: You think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feels betrayed? I…loved you, Susan. Real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And then…and then what you do to me like that just throw me back into the dark and toss me out of the back door...I have sins in the past. But when I met you, the person, that one who did all the terrible things, he died. And I was reborn. By the grace of your love I was a new man, a better man. When you sent me here to this place with these people, you bring that dirty bastard right home.
(你認為只有你覺得被人背叛了嗎?我。。。曾經愛過你,Susan. 我生命中的第一次真愛。而你。。而你所做的,卻是把我掃地出門,重新趕回黑暗之中。我過去是有過罪惡,但當我遇見你的那一刻,那個做盡壞事的人就已經死了,而我則獲得了重生。在你愛情的光輝中,我成了一個新的人,一個更好的人。當你把我送進這里,與這些人為伍時,過去那個骯臟的罪人又將復活。)
這段話,看得我難受。PB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反應社會對邊緣人的絕情。在這一點上,小T絕對是一個犧牲品。他從出生到最后都是一個難以言語的故事。他能背《圣經》,口才了得,頭腦一級棒。但他所經歷的,卻不是一個這樣的人應該經歷的。在GATE公司冒名上班的他才應該是他。但可惜,注定他此生只能是FOX RIVER的老大。
還有眾多人就不一一回顧了,總之,追PB的四年,將會使我美劇史上最為難忘的四年。
附:some beautiful lines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欲變世界,先變自身。
Abruzzi: I kneel only to God. Don't see him here.
我只向上帝下跪。他可不在這!
Sucre :I'll do anything you need. You see these hands? They're digging machines. You want to go to China? I'll get you to China.
I'll dig like a psychotic rodent if I have to.
我會做你需要的任何事。你看到我的手了?這雙手就是掘土機。你想到中國去?那我就幫你挖到中國去。我可以像土撥鼠一樣瘋
狂挖洞!
【? Copyright by Akirastar.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權擁有者:Akirastar 】
(原發于人人論壇)
2 ) Bellick died and I cried
就像sara說的:我從未想過我會為bellick如此傷心。
剛看完bellick犧牲的那一集。
我平生最受不了兩種類型,一是白胖子,二是油禿頂,而Bellick竟然集兩者精華于一身——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把他列入了我最討厭的角色名單。而他也理所當然地符合角色需要:又粗俗又殘暴,又猥瑣又可笑……總之盡可以把手邊所有的貶義詞一股腦兒全砸到他身上。后來他連遭厄運,直至被關進SONA,我一如既往地幸災樂禍。
轉變好像是從他叮囑sucre給他媽媽打電話開始的。恩,他也曾是個有人疼的孩子,他那么在乎老媽和大家對他的評價。
他是那么怕死的一個人,他信奉好死不如賴活著,所以在SONA遭受那么非人的折磨都能忍受下來,就為了保住一條賤命。
從扛起管子到被水沖走,就那么幾分鐘的時間,我已經淚流滿面。大家都想起他的好處來,忽然間他就變成最可愛的人了:媽媽轟(這是我對mahone的愛稱)發現他一直保留著警徽,sucre記得他曾經冒著生命危險救過自己,sara想起他曾經笨拙地約她看電影……而我也想起來他連壞也壞得那么單純,只知道大吼大叫打人罵人那一套,根本沒做過什么實質性的壞事。他是愛sara的,可他又老又丑又沒有人格魅力,見到她和Michael在一起時,并非完全麻木的他又受著怎樣的煎熬呢?
有那么一種人,在最重要的時刻煥發出生命的全部光彩來,然后歸于沉寂,讓我們久久驚艷。
而劇情馬不停蹄,不容細想了。
3 ) 從商業時代越獄的悲哀
忘了這句話是誰說的了,大意如下
"當一位作家寫出一部傳世經典后,那怕他去殺人放火,坑蒙拐騙,無情的文學史也記下他的名字和作品,但假如他在這部傳世經典上在堆上一大堆讓他大賺特賺的暢銷書,那文學史也不會在給他留位置。”
越獄如果僅有第一季,會是電視劇集的一座高峰,如果第二季能有結局,也依然是傳奇。但直到第四季才結束,這就是商業時代的悲哀。
在前兩季里,公司是近乎全知全能的,連總統都能不著痕跡的抹殺,整個美國仿佛都在它的魔爪之下,但是公司被捧得太高了,編劇也想不到這么強力的公司有什么理由會輸給手無寸鐵且如過街老鼠一樣的邁克兄弟。于是有了莫名其妙的第三季,既可以讓觀眾有個過度期來遺忘公司的強大,也順道讓莎拉去生了個BABY。當第四季歸來時,公司已經面目全非,一個小小的國土安全局小頭目就能負責起剿滅公司的計劃,隨便什么小探員就能在公司的事物里插把手,總統等高官都不見了身影,公司也變得分外仁慈,明明自己實力就能翻云覆雨,抓到邁克等人后還要威逼其收為己用,公司幾次能殺不殺邁克的理由除了劇情需要外一切都是扯淡。
第四季的關鍵物品錫拉的作用原來就竟是讓世界充滿陽光充滿愛,那公司為啥還要藏著掖著,神秘地像核子武器一樣,既然他們是強大可以操控國家的公司,那么直接拿出來就能只手遮天了,難道非得選個黃道吉日?
許多地方編劇只能選擇性失明,幾個一年前還把全美國鬧得天翻地覆的逃犯,出國旅游一圈,回來就可以再大街上散步了,而且結局也是,對他們來說,就算洗了案底就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嗎?應該都是全國知名的人物啊,在這個訊息時代,名人是不能妄想過凡人的日子的。
PS:想起兒時看得七龍珠,如果打完沙魯就結局多好,非要不倫不類再來個布歐,說到這扯遠點,真的很佩服富堅義博,個性,想不干就不干,老子沒靈感絕不多畫一筆,可惜,在這個商業時代,個性也只能作為賺眼球的手段。
4 ) 恭喜每個人越獄成功
事情總是這樣的。先是迷戀,然后厭倦,最終告別的時候還是不舍得。這個終歸還是相對靜止了的結局,讓我想起來我好像說過我喜歡的一個說法,關于跟越獄八桿子打不著的一個中國女人:張愛玲越獄成功。隨即又想到,說不定這個結局對Michel是又一次越獄成功呢。
事情總是這樣,當我們最終還是達到目的的時候,早已經想不起最初上路的原因。這部劇是如此,雄心勃勃的開始,然后在激烈中幾次迷失一個解釋發展進程的簡單理由。我們也是如此,慢慢答不上追這部戲的原因,若在精彩處驟然收尾我們是斷然不允的,要它一直一直下去然后開始抱怨它怎么就一直一直下去。分不清是自己摸透戲路還是編劇江郎才盡。終于在它打了個大大的劇終的時候,我們又開始了一貫的集體感慨,只不過在這時候,自己也被加入了過程中,成了主角,可以是越獄完了,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可以是越獄開始的時候還是學生,越獄結束了已經通徹人情世故,在卑微里摸爬滾打。除了通用卻并不準確的公元紀年,我們總是有各種私人的計時方式。
我要說的是,逃課窩在床上一看兩整天的經歷于我來說已經絕版了。要想連拍十季就選小打小鬧的情景喜劇吧。小溫,你這次是真的越獄成功了,可以去演個別的讓咱們看看了,演個胖子的話就不用這么辛苦的禁甜食了。
還有,乖你就像監工。
5 ) Finally, it's over.
4年,可以是世界杯、歐洲杯、奧運會的一個輪回,可以是大學的開學到畢業,也可以是Prison Break的Season 1到Season 4。
Michael Scofield的墓碑上刻著2005-2009,這也是Prison Break的墓碑。What did you do in 2005? And what have you done since 2005?
Scofield應該是在他的兒子出生之前就掛掉了的,因為他的兒子也叫Michael。他急著去另一個世界找Aldo和Cristina,了卻他們的家庭內部矛盾。
Sara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新一代,最后一集鏡頭對準Sara暴露在陽光下的傷疤,說明她的一系列心理陰影都已被驅散。曾經的癮美女成長成了陽光媽媽。
Lincoln卻不屬于這個家庭,但整個越獄過程就是為了他。有好幾次都留下Lincoln會不會死掉的懸念,我每次都堅信他不會死,因為一旦他死掉,整個劇也就失去了意義。喜歡Linc的性格,固執,直來直去,比那些高智商的動物更招人稀罕。
Sucre比Linc更簡單,他和Manicruz之間,典型拉丁風格的浪漫,為了愛不顧一切,不摻雜一丁點的理性思考,真誠,純粹。
與此類似的是C-Note,從自家整潔草地上撿起訂閱的報紙,一種典型的美式幸福。
除了過度兇殘,我還是挺喜歡Bagwell。這個沒接受過正統教育的人簡直就是個百科全書,尤其在進入Gate公司之后,說話經常引經據典。整個劇里最經典的一句臺詞也是從他口中說出來的。他的一些臺詞,不Google一些是聽不懂的。即便到最后一集跟Sucre通電話的時候,也把perfect說成西班牙語的perfecto。還有得知Cristina要把Scylla賣給中國人的時候,這個家伙居然說中國人是不是會用糧票(food stamp)結賬?類似的例子太多太多,這個種族歧視的家伙似乎知道地球上所有種族的特點和秘密。
最喜歡的還是Alexander Mahone,Scofield是天使,Bagwell是魔鬼,而Mahone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弱點有優勢,有失敗有成功,有敵人有朋友,有恨有愛。此外,他有那種福爾摩斯般縝密推理的邏輯思維;殺死黑猩猩的段子是我見過的最快意的復仇。最后階段最讓我感動的也是他寄給Pam賀卡的那個鏡頭,那是一段無法修復的愛,只能祭奠,然后轉身離開。
Paul Kellerman成了最終的受益人,其實關于他的復出,完全可以再拍個第5季。但愿這個曾經差點自殺,又差點被殺的議員,在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之后,能把美國和全世界引領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上去吧。
……
與一切懸念、驚悚、血腥……相比,Prison Break的最成功之處就在于人物的刻畫。
6 ) In memory of prison break
i think it's the excitement
only a 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 is uncertain
i hope...
就那么突然地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最后的文字
4年,追了四年,
從好朋友的推薦到推薦給好朋友
從大二追到畢業工作快滿一年
從一個非米帥迷成為迷
從進監獄開始幻想美好的結局到現在超脫想象的結局
從一個英語聽力不咋地的水平到可以聽懂很多句子的我
從開始從迅雷上下載堅持到最后還是從迅雷上下載
從一個michael到最后的一堆人
從一個人到一個國家
從一個兄弟引發的無數次血案
從一個美女產生的一段平凡卻真實的愛情
從一個生活到一段新的生活
所有人都微笑了,但也空了
和其他人看完一樣,瞬間覺得空了,4年的一切都就這么劃上一個句號。
我無法理性的去討論劇情,只是在描述這種情愫
些許是真摯的,些許是感性的,些許是夸張的
就像結尾的那首歌曲一樣lay it down slow
聽著這首歌曲來釋懷
或許你會再次向從第一季開始再看一遍
或許你很淡定
也或許這只是曇花一現
that's the end of it
最后突然想起《FIGHT CLUB》書里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everything up to now
is a story
and then after now
is a story
......
IN MEMORTY OF PRISON BREAK
-----------------------------
如果你有更多的心情想分享
請以 "從...到..."(不強求,只是為了形式)
(⊙o⊙)
7 ) Prison Break ...ed
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
http://lilong4174.blogbus.com/logs/39525322.html四年前,隨著一聲指向天空的槍響,一個親情英雄主義的俊朗少年帶著他那完美的側臉和總是思考的眸子闖進了我們的生活,當他那至酷至美、讓人熱血澎湃的紋身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時候,我們的想象力一瞬間便被徹底征服了。從此,有太多的緊張與等待、期盼與無奈,都和這部劇集緊緊相關。
轉眼四年后,曲終人散,演員謝幕,觀眾唏噓。悵然若失中發現,時間竟過的這么快,而他們竟陪了我們這么久。那個曾經炫目的舞臺上燈光豁然暗下,這一刻起,所有劇中劇外的是非成敗都再也不需要被提及了,而那些角色們過往的生生死死悲歡離合,也都化為了此時門外那場沉默無聲的煙雨。
... ...
說真的,我并不討厭這個結局,小麥雖然死掉,但他可以從此安心的長眠而不必再了為別人的命運去苦心掙扎。這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prison break。
——“We are captives of our own identities living in the prison of our own creation”。
——“我們是自己的俘虜,被禁錮在自己造的牢獄里”。
塵歸塵,土歸土,終于折騰完了
結局合理.但是還是想看Michael當爸爸的樣子. 2014年完整的又看一遍,看完后還是特別興奮,突然感激世界上有如此精彩的故事,有這樣酷的人!11.2014
上半季還不錯,但下半季明顯拖時間。。。實在太扯了。。。以至于讓我也拖了不止半年才看完。。但anyway...還是個經典吧 如果它能夠在兩季里面就結束的話。。。
第四季其實有點操蛋的節奏了,但是我還是看完了,心疼我Michael,拯救了所有人最后自己卻無力拯救,哭死了!!
回過頭看越獄,知道一切大體發展,倒計時來計算著michael和sara相聚時光,罵爹罵娘著看完。與劇情無關,越獄在我看來,第一季就已完結,此后純粹是為了看michael和sara。最后他們走在沙灘上,后面是溫暖陽光,他笑著說我會是個好丈夫好爸爸,她笑得那樣幸福,轉過頭,看到他的鼻血,抱著他哭了。
S4開播的時候才開始追看,看到S3的時候險些放棄,缺少Sara的PB實在乏味的可以,本土收視率狂跌,直到S4女主回歸,才算挽救PB于水火之中,可惜S1的輝煌一去不復返,FOX見好就收,S4+Final Break總算沒讓PB遭遇晚節不保的境地,也算有始有終了。
主要是有帥哥,啥都不說了~ms的兒子還不得被寵上天。。。
爛尾==
第4季很明確地讓我們知道什么是電視劇,就是可以無數次峰回路轉,死而復生!莎拉復活了,邁克的娘復活了,Paul也復活了……前11集還是比較精彩的,后面開始亂套了。希望給T-bag一個讓人爽快的死亡卻怎么也沒盼望到。邁克最終英年早逝了……不盡完美的結局,也終于沒有第5季了,很好!
人民警察Bellick,第一季橫行霸道,第二季處處小心眼處處使壞,第三季被折磨的死去活來,第四季,成了類似于中國傳說中的黃繼光雷鋒那樣的人物。當徽章放在他的遺體上,人們不再嘲笑他的愚蠢和陰險。他這就叫死的光榮。
逃不開的爛尾命運。可能對比強烈吧,第一季太精彩讓人沒辦法不對比。米勒還是帥呆了。
這苦盼四年的結局啊 你如此狗血為哪般?
第四季是剛看完的,可能前幾季是高中看的,審美力還比較低第四季前幾集還是比較好看的,竟然走了俠盜片呃路子。。然后劇情慢慢的就開始胡謅了,想一出是一出。鋪墊什么的都是浮云,智商什么的都是應急,玩起了愛恨情仇。折騰了二十多集,我看的也很辛苦。結尾的時候我還挺感嘆。。第一部完整的美劇啊。
老實講雖然本季徹底變成了特工片,但如果到第12集就結束的話我還是很想打五星的,Brad Bellick那段我是真的滿感動的,尤其是T-Bag悼念他時說的話,“We are captives of our own identities,living in prisons of our own creation”…但后來的劇情簡直像導演在喂我吃屎一樣,把Michael弄死到底圖啥?
4年了!
四年,由牛逼變成了雞肋,就這樣。
還沒看完時,已經感覺比第三季好看了,默契的行動配合還有革命同志般的情誼,真是讓人來感啊。終于洗清了案底,這才是想要的結局。最后看到他們都將去一個地方,之前已經聽說邁克死了,所以那時便明白了。淚~ 他們之間的情誼,誰能替代!你們都是好樣的!
這一季洗白了很多人,很多人都成了真爺們,Mahome Belic sucre ,悲劇角色T-bag還是一如往常挨打,在好與壞,奸詐與迷茫徘徊,真是個悲劇角色,話說我確實是算個“茶葉”,卻并不為他的下場悲傷 ,雖然被這個劇“愚樂”了很久,編劇說實話不能不說是坑爹,但么得辦法。一旦看上了,就只有被愚樂的份
邁克什么時候變的這么牛逼 他是個工程師啊 居然連海水淡化這方面的知識都懂 太莫名其妙了吧 而且這一季的劇情有點亂 所有越獄出來的普通人都變成了特工似的 其實真正的特工就Alex 一個啊 人民警察Belick什么的都突然變的牛逼起來 呵呵 還有就是這他媽的什么破結尾?
四年的越獄以Michael的墓志銘收場。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