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目前看到18集。有知否 延禧 尚食的各種演技在線的熟面孔,家國情懷的題材,很不錯的服化道,再加上我個人最愛的聶遠秦嵐cp……雖然劇情上還是有很多許國內編劇那些改不掉的小毛病,亂用慢動作慢鏡頭等,總體本來還是比較良心的,勉強當一部民國版唐頓莊園來看看的。
但這篇主要想說說關于鐘玉的片段,實在有些勸退。(防爆聲明:在我看來一個角色立不住,演員在表演詮釋,編劇在大小劇情節奏安排,導演在走向把控都是有問題的,只針對最終效果表達個人想法)
鐘玉的人設其實本來應該非常有成長感且討喜的。外殼是隨著成長和境遇變化的,內核是聰明和善良,但劇中由于被呈現的太“蠢”了,導致先抑后揚沒有“揚”起來,成為劇里一看到就想快進的片段。
1. 鐘玉因缺愛導致的表面上的驕橫/傲嬌,本身可以是萌點,讓觀眾心疼的點,結果被詮釋成沒禮貌無家教。角色本身的確是帶著殺氣來的,聰明因此驕傲,有怨氣因此沒有廢話直覺開懟。此時觀眾的確因為不了解內情產生了好奇,也會覺得這個角色很沖很莫名其妙。但演員一系列的翻白眼鼓鼻子,劇情上不是在發脾氣就是在使莫名的小性子,即便后來觀眾了解了緣由,還是會很難共情,覺得這個角色的聰明空有其名,只會展現自己沒教養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并沒有產生好一點的印象。
2.大膽追求鳳梧的一系列橋段, 最大雷點所在。本來是很好的呈現角色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堅定和行動力能讓觀眾愛上的。女方用聰明高級的方法勾引,男方雖然看破但還是不可阻擋被她的內核吸引。但不知是有意設計還是演成這樣了,女方做作拙劣而幼稚的勾引,男方聰明睿智還時常看透一切的微微鄙夷,但就這樣了,是怎么還能情不知所起的?都2022年了,聰明智慧有志向溫柔帥氣多金的男角色,還是能一眼看透舉止粗俗低智商冒冒失失的女角色,不可阻擋的愛上她隱藏的可愛和善良嗎?編劇們,這真的已經不流行了。
3. 想呈現精靈古怪,于是聳肩嘻嘻嘻的笑,轉圈圈甩腳腳,也許,能不能,表現的不要那么低智,稍微聰明一點?(其實有幾場群戲的幾個橋段還是能表現角色隱藏的討喜屬性的,但一到個人特寫就gg)
綜上加起來鐘玉這個角色就給人以下觀感:缺少教養,舉止粗俗,的確有悲慘的背景,但除了喊口號比較大聲,更大的樂趣和志向似乎是翻白眼讓人吃癟,各種找事犯嫌人見人煩。雖然后面有幾場戲洗白,但也就是不讓人煩了,遠遠達不到作為一個主角本來讓觀眾達到的喜愛度。
她的人設也導致鳳梧的情起也十分的牽強,變成了喜歡低智作精的蠢男人。還好鳳梧有很多感情戲以外的劇情撐住。
最后提一嘴魏瓔珞。延禧里因為有明確的反派她的仇恨很能立得住,做的一切都是在反擊,角色性格又只是聰明善良機智的,照著愛恨分明演就完事了,所以沒出大簍子。但放在這部劇里,她攻擊的對象是看起來沒那么壞的一群人,角色性格也是擰巴的,從遇到事到做出決定并行動乃至事后回想的每一個表情,都是需要有表演層次的,還用同樣的直來直去的演法讓人看了只想問鐘玉,“你沒事兒吧?”
天下苦古偶久矣
《夢華錄》一股甘泉般流進了顏狗們的心,把整個劇集市場推到狂歡場中。
近期在播劇中,??《夢華錄》豆瓣8.8分;??《警察榮譽》豆瓣8.1分,而??《傳家》還沒有開分,對比慘烈。
《傳家》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
此前已經吹過一篇《傳家》,當時僅僅播到第12集就憑借情節緊張、人物立體、群像飽滿獲得大眾認可。劇集未過半,爭奪家產的戲碼就接近尾聲,轉而開啟全劇最終主題——民族抗日。
但好巧不巧撞到了《夢華錄》,任是誰也打不過神仙姐姐,《傳家》默默無聞中播到了全劇高潮——易老爺壯烈犧牲。
作為星華百貨的創始人,易興華為了不和日本人同流合污選擇犧牲,通過自己的慘死將原本各懷心思的易家三姐妹綁定在一起。自此易家三姐妹拋下個人心思,團結一致抵御外敵,誓與國家共存亡。
而全劇最妙的便是前期打得死去活來的國民黨、共產黨、軍閥、商人、華僑,各色人物在日寇侵華期間展現了空前一致的團結。
此前與席維安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國民黨特務汪劍池,在國軍大撤退的時候選擇潛留在上海,往正在勝利游行的日軍隊伍中扔炸彈。就在要殉國之際,被易太太黃瑩如救下,養在易宅地下室中,二人更上演一出隱忍壓抑的末日不倫戀。在最終大撤退之際,汪劍池在船上與黃瑩如告別,易鐘秀突然把黃瑩如推上船。汪劍池趁機伸手扶了一把黃瑩如,但這一扶就再也沒松開。
鐵腕軍閥席維安歷經多場抗日戰爭,因蔣介石指揮不當導致手下部隊死傷殆盡,憤而回到家中偽裝親日。為迷惑日本人獲得敵方信任,席維安更是不顧愛妻易鐘靈的傷心,佯裝與表小姨子易寄漁茍且。在得知二妹要給易鐘靈介紹相親對象后,席維安慌亂無比差一點露餡。幸好維安和鐘靈夫妻心有靈犀,二人暗自確認心意后聯手給日本人設局,最終共渡難關攜手一生。
易鐘玉與唐鳳梧別扭多年,本已接受了追求多年的沈彬的求婚。沈彬的戒指戴在手上之后,鐘玉被唐鳳梧綁架到難民安全區,二人開啟了你追我逃的“同居”生活。鐘玉和唐鳳梧能力出眾,在淪陷的滬上共同搭建了二十五萬難民的生存之所,二人的愛情更顯純粹高尚。最終唐鳳梧作為國際法官流落在外多年,后風塵仆仆回歸鐘玉身邊,二人孕育了易家唯一的下一代。
易鐘秀在陸培的陪伴之下漸漸敞開心扉,二人越走越近。但陸培表面紈绔子弟的偽裝下,實際上是全篇身手最好的抗日猛男。在日本人占領滬上期間,家中勇藏違禁地圖和各式槍械,隨手一打就讓日本一個小分隊命喪黃泉。而陸培在抗日戰爭末期,地下共產黨身份在轉為地上,英勇地加入了青年飛行員隊伍,并在參加任務的時候壯烈犧牲。陸培用他的深情與英勇牢牢占據了鐘秀的心,自此鐘秀孑然一身了此殘生。
易家唯一的男丁易鐘杰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少爺劣性,一心學醫向善治病救人。面臨國家劫難之時,勇于拋下榮華只身前往東北,成為易家第一位光榮的地下黨。為了不拖累所愛,強忍與戀人阿媛分手。國家危難之前,將自我情愛、生死置之度外。在一次隨軍撤退過程中,鐘杰為了掩護士兵光榮犧牲,成為了眾人心口的難忍之痛。而阿媛終其一生追尋少爺的步伐,在迷茫中不斷尋求到了人生理想,完成鐘杰一生所愿。
《傳家》生動描繪了民國時期兩代人在亂世之中的人生脈絡,從情感選擇、事業建立,到保家衛國、精神操守,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令吾輩銘記。
亂世之中豪門掌舵人易興華高瞻遠矚地預判到日本人的野心,積極調動舉家之力防御,在日本人野心外露之際勇于搏斗,最終不惜用生命來喚醒兒女的抵抗外辱之決心。
而易家三姐妹承襲一脈,生于富貴錦簇之中,經歷著烈火烹油的一生。
在滬上被占領之后,三姐妹被迫搬出易家花園淪落市井,身處陋巷但靈魂依舊高貴。原著中三姐妹的形象借鑒了多位歷史真實人物原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郭婉瑩。
出身高貴的她國難當頭時被迫顛沛流離,文革期間穿著旗袍刷馬桶,堅持用鋁飯盒蒸蛋糕。苦痛半生,1989年的郭婉瑩報了為期兩周的寫作班,把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
風雨飄搖的一生融入在時代大背景下,個人經歷的苦痛包裹在綿綿細語之中,卻不見半分凄慘。
“中間的格子架上攀著無數的玫瑰花,格子架像是花園的忠誠護衛永遠佇立在花園的盡頭,守護著父親最喜歡的各種類型的玫瑰,我們叫它玫瑰園。
澳大利亞4月的秋末,天氣還不算太涼,陽光依然會透過高高的被修剪整齊的樹叢斜射下來。”
對于高貴的四小姐來說,家族的榮光與體面支撐著她面對風雨,一如劇中的易鐘靈;
對自由和愛情的向往,令她撕破父權社會的束縛勇于追愛,一如劇中的易鐘玉;
自小錦衣玉食但仍不改變對家國的熱愛,亂世之中仍保有傲骨一如劇中的易鐘秀。
《傳家》在播期水花不足,究其原因終是受風評影響。且劇中涉及到日寇侵華和黨國派別之爭,敏感點頗多,官方不敢大力宣推。
但瑕不掩瑜,歡娛擺脫以往“燃”“爽”“流量”的流量利器,改而選取家國大愛的主題,深扎劇本結構,力求給觀眾一部宣揚家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佳作,其精神可嘉又可喜。
與豪門家族大戲如《唐頓莊園》《溏心風暴》的大量筆墨在家族內斗不同,《傳家》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與家國情懷,更會觀眾令產生共情。
不拘泥于小情小愛的易家精神,透過歷史的層層迷霧,敲打在當今觀眾的心中。穿越百年的滬上風情與貴族風骨未被時代淹沒,經藝術加工后依舊活躍在熒屏上,傳遞給每一代中華兒女。
“國將不國,何以為家“
私以為,《傳家》值得更好的成績。
寫在前面,聶遠秦嵐的晉江味他愛她她不愛他怨偶感我喜歡,會看下去。評分待定,只是看了二十幾分鐘真的不吐不快。
請問,民國劇能不能摒棄這種懸浮風?
我不說那些大家都在討論的妝容服飾,我不是專業的我不懂。但第一集短短十幾分鐘,有申報里寫的老字號糕點,京劇大師尚小云,當紅影星阮玲玉,1911年出現的曲子勇敢的蘇格蘭。好像都在告訴你,我們很考究我們很真實。但,為什么抹不去那種懸浮感,為什么為什么。
為什么會出現一出場的貧苦人,渾身上下干干凈凈,只有鞋子破得無傷大雅,劇情還要表現出“她真臟趕緊帶下去洗干凈”。為什么洗完頭的小姐,整顆頭包得嚴嚴實實但是鐵劉海紋絲不動,但凡有過劉海的人,也會覺得怪吧。這都不是劇組在不在意細節的問題,這都稱不上細節,我甚至在想他們是不是就是故意膈應觀眾的,難不成是演員有偶像包袱嗎?不是吧,據我所知這兩位演員沒有吧?為什么為什么呢?
為什么肉眼可見他們努力想要坐實這個背景,但總是一個平行世界既視感,為什么呀。
什么,你說色調?覺醒年代也是這個色調,懸浮嗎。你說場景不對,TVB場景夠假夠亮堂,義海豪情懸浮嗎。你說我們這是豪門,金粉世家是豪門吧,懸浮嗎。你說我們偶像劇要求不要那么高,偽裝者說所以我有大量生活場景和接地氣的日常對話,來不及說我愛你這么狗血但它懸浮嗎。你說我們是市民抗戰,那紅色和一觸即發也不知道說什么。難道都要跟一見傾心許你浮生若夢比嗎,是,它們最懸浮了,但傳家是這種擺爛劇嗎,不是的吧。
就是因為不是,我才不吐不快。
我只是一個普通觀眾,球球了,就算,就算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劇,我也會覺得如鯁在喉怒其不爭啊。
繼續觀望。
易鐘玉歌唐鳳梧在一起絕配了。大姐鐘靈溫柔似水,和延禧宮略的皇后一樣美麗,人設也非常討喜,大姐和大姐夫的戲看了非常代感,尤其是聶選演的席維安太有保護欲了!吳謹言在傳家里的表演驚艷了,妝容干凈利落服裝時而帥氣時而性感不失溫柔。這個人設不是很討喜,剛開始上來就囂張跋扈的,誰也不放在眼里的拽姐后面被唐鳳梧說只有8歲的智商,真的笑到我了,這個人物的性格還是非常有爭議的,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得心應手,敢愛敢恨有擔當不畏強權……愛了愛了
電視劇里的妝需要那么厚嗎?剛打開第一集,每個人的臉都好像糊了厚厚一層面粉,再加上打光和濾鏡,個個“人造奶油肌”。別說臉上的正常紋路,就連人的皮膚肌理都看不見。
沒有光影變化,沒有明暗對比,完全看不出演員的面部神情,也體現不了人物狀態,劇里的人物仿佛一個個精致的假人,密不透氣。
妝造是為了人物和劇情服務的,過度追求精致和美觀度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嶄新的服裝道具場景,如同修得美輪美奐的空中樓閣,表面光鮮而已。
本來秦嵐可以獨自美麗,跟著這群人演了個啥?
這群人湊一起演過三觀正確的劇嗎?!
鳳凰男也能以愛國的名義宣傳了?能不能不要侮辱以前的烈士?肯定有人要bb什么以前的人都是三妻四妾。這種鳳凰男為了錢取了個老婆后還要反咬亡妻一口?和小三在亡妻房子里慶祝你跟我說他和愛國人士沾邊?怎么要把林生斌捧成英雄嗎?真是晦氣!
還一直美化小三 美曰其名是“愛情”。意思是讓女孩都去做小三,追求所謂的愛情是嗎?只要小三夠溫柔小三就沒罪就應該被提倡是嗎?
還tm的一堆沒腦子的人看的津津有味。現在的文化圈真是瘋魔。這導演和編劇是現代瓊瑤吧?
《傳家》中,易興華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可惜兒子鐘杰棄商從醫,所以易興華只能從三個女兒中選繼承人。三個女兒生母不同,性格也不同,易興華的態度顯然也很不同。對于懂事的大女兒鐘靈,他總是忽視她內心最深處的渴望;對于三女兒鐘秀,他一直把她當成小公主疼愛;唯獨對鐘玉,用心與眾不同。
他為什么那么疼愛鐘玉呢?他對沈彬說的那句話揭開了真相。他對沈彬說:鐘玉要是男孩兒就好了。因為他覺得鐘玉身上那股不服輸的擰勁兒最像他。你看吧,易興華疼愛鐘玉,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她最像自己。
父母對于最像自己的孩子,總是會偏愛幾分的。
三個女兒中,大女兒鐘靈善解人意,小女兒鐘秀機靈可愛,她們雖然在經商上都很有天分,可只有鐘玉,有大局意識。
就拿這次選美大賽來說,鐘靈是籌辦者,她事無巨細地做好各項工作;鐘秀是參與者,她只管好好準備舞臺就行;而鐘玉呢?則是“出奇招”,動用自己的力量捧出一個“上海小姐”來。
因為趙軍長買了4千票,席維安就決定把上海小姐冠軍阿媛送給他,可見這筆錢確實不是小數,所以席維安才動了心。但是后面易興華調查才知道,鐘玉能把阿媛捧紅,自己買了5千票。錢從哪兒來,因為她曾經冒險吃進了一筆資產,雖然冒險,可是收獲頗豐。
易興華也說,捧一個人,可不是只花錢就行了,還得打點各種關系呢。就拿鐘玉一聽說有大人物要來立馬換衣服迎接這派頭來看,她的交際能力也不在話下。
更重要的是膽識,居然敢把美國人放進趙軍長車里換走阿媛,并且想好善后的舉動。這心機也不一般呀。
這也難怪易興華疼愛鐘玉。這樣聰明又有勇氣的女兒,誰會不偏愛呢?
對于鐘玉,易興華確實是有虧欠的。
當年,他娶了鐘玉的母親,周老太爺陪送了易家花園,資助易興華做生意。可以說,沒有周老太爺,就沒有易興華的今天。但是易興華和鐘玉的母親終究是三觀不一致,兩個人最后慘淡收場。
只是,周家不同意兩個人離婚,所以鐘玉的母親只能郁郁寡歡,最后早早去了。女兒鐘玉也跟著外祖父去了新加坡。就易興華本人來說,他內心覺得自己對鐘玉母女虧欠良多,所以一心想要彌補。
這尤其是體現在他對鐘玉的婚事上,他明明想要把女兒說給唐鳳梧的,但是他沒有直接安排他倆見面,反而安排他跟小女兒鐘秀見面,還說讓他倆訂婚。
這果然激起了鐘玉的“斗志”,她想辦法拆散他倆,最后她還對唐鳳梧動了心。即便如此,易興華也沒有說讓他倆訂婚,還把沈彬拉進來,說想要讓鐘玉嫁給沈彬。
這一番折騰,其實就是為了逼鐘玉看清自己的內心吧。他和鐘玉母親的婚姻不幸福,所以他不希望鐘玉重蹈覆轍,而是希望自己能夠給她一個幸福的婚姻。
在易興華對鐘玉的偏愛中,藏著他對鐘玉的期望。
易興華的三個女兒都很優秀,大女兒研制新品能力很強,而且掌管整個家族有條有理,是個不錯的管家;小女兒聰明伶俐,精通多國語言、騎馬跳舞都不在話下,又特別貼心。但是她們相比鐘玉就要遜色很多。
鐘玉最大的優點就是有格局,畢竟是跟著外祖父長大的,她還掌握著一條航線,她的眼界更為寬闊,能夠看到鐘玉和鐘秀看不到的東西。換言之,鐘靈可以管理好一個家,而鐘玉則可以為家族指明發展方向。
她更加有魄力。面對昌隆的挑釁,鐘靈從商業角度提出應對措施,但是鐘玉卻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易興華對鐘玉的這些能力全部都看在眼里,他對她寄予厚望,所以才對她另眼看待。畢竟他是真的希望把家族交到她手上,讓她傳承。
有能力的孩子,總是能夠得到父母更多的偏愛。所以易興華對鐘玉的偏愛,也是人之常情。
上周五看這劇,惡心死我了,飯都沒吃下。現在緩過來了,來寫個劇評。其實劇里有什么渣男/渣爹角色,一點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居然把這個角色的行為動機給合理化,甚至把他歌頌成愛國人士,連帶把小三也給美化了。劇里的紅郎(真是保持著渣爹本色啊)真是絕了。靠著自己繼室的娘家發家,拿了人家的四十萬發家,還住了人家的別墅。結果發家后,不給人家股份,還直接帶著小三及其兒女住進了正室買的別墅。自己在外面養外室,把正室逼瘋,使得二小姐小時候天天被虐待。更絕的是,小三的孩子的生日是正室的忌日……什么玩意兒
這樣的角色并不新鮮,早在七八年前的《千金歸來》里就有這樣的“渣男+渣爹+鳳凰男”的混合品種。女主的爸爸是個鳳凰男,靠侵吞他老丈人的集團奪得高位。和小三生的孩子比女主還要大。并帶著小三,她的女兒,一起搬進了女主家祖宅。《千金歸來》劇組給這位好爸爸訂了一份“破產+綠帽+入獄+腦癱”的禮包。
傳家呢,把這位好爸爸塑造成愛國人士,有良心的商人,使他家庭和睦,所有兒女都原諒他。
我每次看見二小姐對著她爸爸討好的笑就好難過啊。這是你的產業!!!
接下來說一些劇里細小的,但讓我很惡心的點。首先是好爸爸對二小姐與唐家聯姻的看法:
作為一個父親,談論女兒姻親的時候,考慮的不是“這個女兒會不會喜歡這個女婿,這個女婿是不是良配,這個婆家會不會善待她”,而是“天底下有幾個男人受的了她啊,那不得禍害唐家幾代人”。完全把女兒當成了物品,擔心買家不喜歡這件禮物。在他眼里,女兒是嫁過去是伺侯丈夫,公婆,甚至是“唐家幾代人”的。所以溫柔聽話的三小姐才配這件婚事,有思想主見的二小姐不配。這么個玩意兒是正面人物?愛國光環可以洗刷一切是不是?別跟我說什么時代限制,同樣的民國劇《胭脂》的爸爸,藍長明,尊重自己女兒的思想,靈魂。當女兒跟他說要走了,要去前線了,他雖然很難過,不舍,但還是鼓勵她去了。后來日本人逼他發行假鈔,他一邊撒著紙幣,一邊從樓上壯烈跳下。
對了,藍爸爸也是商人。這才是真正的愛國,有良心的商人!一個連自己女兒都不尊重的人,一個連自己枕邊人都可以背叛的人,又怎么可能愛國?!編輯,你的腦子,是不是被??吃了。
還有一段大小姐與二小姐的對話讓我很難受。二小姐在畫畫,大小姐看到她擱在手邊的《女兒經》(就是女德),問她,為什么不多讀《女兒經》?大小姐說從小就和祖母就一起讀《女兒經》。一開始她好奇,為什么男子沒有男兒經?后來她不再抗拒這本書,因為她覺得,在這個男性主導的世界里,《女兒經》可以讓她好好活下去。遵守他們的規則吧,聽他們的話吧,做他們心目中的好女兒,好妻子。這樣就可以“體面”地活著。此時候的bgm是舒情的,仿佛在歌頌,贊揚她說的話。原對話是這樣的:
簡直服氣了這波洗腦包,可能編輯眼里的“好女孩”就是這樣的,他們的知書達禮值得學習。這種東西叫做“conventional woman”(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學術庫里搜這個詞條,有很多文學作品,學術論文與之相關)。這里就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路易莎的《小婦人》。女主在一個傳統的家庭里長大,她身邊的人都試圖把她調教成一個傳統女性,一個lady。然而女主不想尊重這些男人定下的規則,她最經典的臺詞是“Women , they have minds , and they have souls , as well as just hearts . And they ’ ve got ambition , and they ’ ve got talent , as well as just beauty . I ’ 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女人,她們有思想,她們有靈魂,還有心靈;她們還有抱負,她們有才華,還有美貌。所以我厭倦聽到大家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
路易莎另一部作品 《Behind A Mask or, A woman's power》(好像沒有中文版)塑造了這樣的女性:她會談鋼琴,舉止優雅,溫柔知性。她披上了傳統女性的外衣(behind a mask), 實際上卻利用所有人為自己而用,滿足自己的野心(a woman’s power)。路易莎寫這部作品時用的是男性假名,實在是因為這部作品在當時簡直是驚世駭俗,否則無法出版。總言而之,路易莎的女主們,很清楚這個世界給女人定下的規則是什么,但他們覺醒,撕碎這一切。
回過頭來看《傳家》里大姐的話,她也清楚這個規則是什么,但她屈服,俯首稱臣。更絕的是,編劇認為這值得贊揚,歌頌,甚至美其名約“遵守禮儀,言行謹慎是沒有壞處的。” 有封建大家長那味了。
最后讓我們欣賞一下完美大家庭的合照
周末,謝謝您,給我們寫了這么好的劇。不知道這篇文會不會被刪或舉報,總之,晚安。
雖然席維安出場感覺挺飛揚跋扈的,但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莫名覺得他還是有點可愛,尤其是面對鐘靈的時候,就覺得很接地氣很親切
盛紘又是三個女兒,眉毛個頂個一言難盡
吳謹言的角色非常討厭,全世界都欠她的。其他角色都挺有意思,個性鮮明。很想知道后面鹿死誰手了。
真的好難看,秦嵐有空就去練練臺詞發聲吧,有氣無力的,吳謹言換個人設演吧,每個角色都這個調調,聶遠你別演于媽劇了,你這樣下去演技真的會越來越差,還有這是民國大家族,不是民國的歌廳大舞臺,那個許榕真演的就和老鴇子一樣,妖妖調調的,這個人設也不應該也么演,還有劇情真的好平淡,可以說很無聊,就這褲子還營銷兩集信息量大呢?玩呢?這是從小到大看的最丑的民國背景的劇,服化道簡直丑到家了,各方各面的丑,還有于大媽啊,換個濾鏡吧,整得和辦喪事一樣,唉
這時候看滬上這紙醉金迷的劇我覺得惡心。
據說是于正既延禧攻略之后最好的劇本 然鵝吳謹言演技還是一如既往的差
還沒看完 不知道編劇的本意是不是想把易鐘玉塑造成聰明刁蠻但可愛的富商之女,如果是的話那真的很失敗,這個角色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無處不在的刻薄和沒禮貌,不得理也不饒人,甚至不算聰明,一種自以為是的蠢氣并不算得聰明的平替。但是其他人都還不錯,鐘秀真是可愛??還能簡磕幾對產品,遂3.5
片子拍得有模有樣的卻很無聊 ,很裝很做作。 秦嵐和聶遠自【延禧攻略】后演戲就端著了,每部戲都是演自己,可能一個真拿自己當皇后,一個真拿自己當皇帝。吳謹言一如既往,女三任何劇有氣無力,這是配角的標配么?總之,看了五六集了,結論服化道用心了,花費大了,但不真實,不自然,劇情一塌糊涂,人物沒有一個有亮點的。
這個劇對老百姓真不友好,倒不是說不能演有錢人,咱就說炫富炫的讓人煩,哪里的糕點哪樣的鞋底非得大張旗鼓說出來,辦個周年慶典隨便就給個5萬紅包,互送禮物隨隨便便就是文物。怎么說呢,上海現在這個樣子看這種劇情尤其不適。
mhl都能8.8,傳家沒有8說不過去了吧
跟特么玩劇本殺似的這一票子人
于正真的很懂觀眾喜歡看什么樣的
于媽求你放過陰間濾鏡和柳葉眉吧!
目前看感覺還行啊,延禧攻略原班人都還不錯,畫面挺精致,就是造型有時候看不懂,紅狼為了權利把大姐嫁給司令,大姐真的是大家閨秀的典范,大姐夫又聰明又霸氣,但是對夫人還是真的好,大豬蹄子這一世一定要好好表現啊,鐘玉成長歷程也太不容易了,小妹妹人也是善良的。
目前幾個主演韓庚最拉胯,胖的讓人發膩,聶遠真是神奇比年輕那會看著倒更有魅力了。大姐和大姐夫的cp化學反應很絕
故事不錯,是能追下去那種。大姐和大姐夫的cp也太好嗑了,“從未失信于夫人”aaaa人沒了,安全感up
又一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偽大劇,看似大氣的包裝下,豪門姐妹們心里的小心思,盡顯小里小氣的故事內核!扯什么家國天下!
喜歡秦嵐有氣質有演技臉不僵~秦嵐和聶遠戲份太少了!吳謹言真是現實劇里人設都非常讓人討厭??
吳謹言的角色非常討厭,全世界都欠他的,唐救了她,她直接開車跑了??扔下救命恩人被一群人捶?然后遇到了還很生氣的說“你質疑我的人格”excuse me你有嗎?我只想看秦嵐聶遠的cut第十集太刀席維安了
一口氣4集,并且非常期待后續!大姐怎么和大豬蹄子心意相通的!韓庚怎么又選了吳謹言的!單純小姐怎么讓花心少爺收心的!少爺怎么愛上丫頭的!這些梗我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