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昔日賽車手梁暉(周游 飾)在目睹好友周曉杰(段博文 飾)意外死亡后一蹶不振,重新做回貨車司機,卻在一場車禍中意外發現好友遺物里的秘密,難道他還活著? 實習醫生田小心(郭姝彤 飾)愛上了從未贏過、總是被打得傷痕累累的拳手小孫(李程彬 飾),她想以愛之名救助小孫,卻使一切背道而馳,兩人的愛情能否逃過被設定的命運? 身患絕癥的小小(王柏杰 飾)終于找到了可以拯救自己性命的鏡像人安先生(顏卓靈 飾),但一命換一命的生死抉擇下,是兩個渴望自由的靈魂,小小會對安先生下手嗎? 陪伴、告別、活著,面對命運無情的捉弄,心懷不甘的他們選擇逆流而上,追尋自己的明日青春。
影片的視覺類型感很強,科技的發達促使人長壽,可不見得使人健康。人文的部分給了我很深沉的感受,在不能兩全其美的情況下,生命的延續也就是我們統稱的活著和記憶,我不知道該選擇哪一邊。很驚訝導演對影片整體的深層次理解。影片的視覺感非常強,但更多影響我的是對生命的思考,令我震撼!突出了未來式青春的設想很新奇,帶給我很多的思考??但重要的是,面臨這一切我們設身處地的想:我會怎樣選擇?有無奈,又有一腔熱血...總之看過后才會懂~
《鏡像人》的故事背景處于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未來世界,在那個未來世界中,充滿了病毒和污染,人類難以繼續存活,所以為了生存選擇創造出了鏡像人。三代鏡像人在影片的最后全部“死”去,但是當影片結束之后,仔細想一想,好像這些鏡像人并沒有“死”在未來,甚至在現在就已經存在了。
第一代鏡像人從一出生便知曉自己的命運,生在實驗室,死在實驗室,一生被設計。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父母那一輩出生在一個經濟極為貧困的年代,成長在一個思想受禁錮的時代。他們已經習慣于順應潮流,按部就班的生活,同時也將他們認為最好但也最平庸的生活方式強依附于下一輩。
“他們機械的沿著腳下的路往前走,人生的一萬種可能性,在他們眼里,只有那么一種可能性。”
而渴望突破的年輕人像鏡像人被禁錮在設定的人生里一樣,他們被禁錮在這唯一的可能性中,任意一點不同于上一輩的嘗試,都是錯誤。
在小孫被刪除的那一幕的數據墻上,每一個不同的工種都對應著一張相同的臉。看著被命名為“商品”的第二代鏡像人,總會想到在大都市中碌碌無為但卻終日忙碌疲憊的自己。
在席慕蓉的《獨白》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的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是為了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為了要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安何更為明顯了,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從基地逃離的TA,代表的正是現在正在努力追夢的年輕人。有了夢想的TA,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意義,給自己本沒有未來的人生賦予了生命的目的。正是因為有所求,正是因為TA的每一天都圍繞“自由”而用力活著,在最后,TA才能面帶微笑的離開吧。對于我們來說,夢想并不應該只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我們對明天可以更好的期待。
文|司空摘星
無論從哲學史還是現實社會,人的主體性一直是廣泛探討的焦點話題。然而在科幻電影領域,中國關于這一話題的聲音是缺位的。可以說,《鏡像人·明日青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憾,也讓我們對這一領域有了更多憧憬。
人是什么?人的主體性一直建立在不變的身體層面,從古希臘到中世紀,身心二元論中的身體,總是可朽的、低微的存在。現代哲學中,笛卡爾也是從思想對世界懷疑的基礎上確立起了主體的能動性。但工業和科技開始改寫身體的定義:從義肢、整容到人工器官,再到基因工程,一步一步挑戰人們的世界觀。2018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軒然大波。2019年12月,“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這是現實社會中,法律做出的剛性回應。
在科幻電影領域,這是個延宕多年的話題。《銀翼殺手》《千鈞一發》《人工智能》等都讓人想起那個遙遠的《木偶奇遇記》模式——我不是真正的人,但我要做一個真正的人。這種情結在科幻文學中比比皆是,也成就了諸多優秀影片。但是,東西方文明有著巨大的鴻溝,西方敘事是否適合東方語境呢?作家畢飛宇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只要把莫泊桑小說《項鏈》中的人物都替換成中國人的名字,其他一字不改,整個故事就會崩塌。同樣,西方的科幻敘事也難以直接嫁接到東方。中國影人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探尋這一領域的答案。《鏡像人·明日青春》正是在這方面的一次努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電影《鏡像人·明日青春》包含了三個故事,大致反映的是友情、愛情以及人與人基本的共情。其中,第三個故事更為觸動人心。王柏杰飾演的“小小”是人類與二代鏡像人的后代,他身患絕癥。顏卓靈飾演的“安先生”,是逃出基地的三代鏡像人。“小小”需要“安先生”的血來救命,但必須一命換一命。在這個故事中早已沒有了愛情,兩個身份模糊而又關系緊繃的主體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張力。而他們的身上又都充滿了對命運的抗爭,以及對自由的無限渴望。
電影探討了鏡像人在未來社會中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定位,涉及到了東方社會中的“仿生人倫理”。這不是一種日常倫理,而且一種特殊類型的倫理形態,也是一種未來倫理,即根據未出現的事件而先行做出的倫理判斷。在未來,人類如何得到救贖?科技進步能否消除奴役?人類能否與仿生人產生共情?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具有深刻意義。
這部電影中時刻不忘對東方氣韻的營造。比如,肉龍、餃子的出現。特別是一起包餃子過年的一幕,在驚心動魄之中散發出一點溫情,這是東方獨有的氣韻。在濃郁的末世氛圍中,日常的一瞬比黃金還寶貴。
鏡像人,他們是寵兒,也是棄嬰;他們是工具,也是我們的未來。這部影片所展現出的才華是肉眼可見的,其主題是嚴肅的,而將科幻片與青春片相融合的嘗試,也有利于電影更好地推廣和傳播。期待更多這樣的電影出現,也讓中國電影更加絢爛多彩。
轉自《血觀音》的剪輯師陳俊宏——
今天在金馬奇幻影展看完影片,覺得十分精彩,不但有奇特的世界觀、角色間細膩豐富的情感。 郭姝彤更讓我眼睛一亮(她在本片真的好有吸引力),本來顏卓靈最近幾部作品在我心中扣分不少,但在本片裡又讓我對她燃起滿滿的愛(要把她拍得好看真的有難度)。 更不能不提的就是本片的剪輯了,這部片精彩演繹了如何用非線性敘事說好一個故事,怎麼將後來發生的事情,先在故事開頭透露一點端倪,當作引誘觀眾的鉤子卻不突兀,而且片中滿滿的交叉剪接也讓我好滿足喔。 本片有抽中配額,期待院線上映了。 金馬影展TGHFF ——————————WeirdTramp 陳俊宏
青春片這幾年真的很流行,但是同洋的套路同洋的設定讓我有些膩,尤其是題材的重復性讓這類影片的創作空間變得越發狹小。所以,鏡像人明日青春這部影片的出現讓我感覺很意外,看完之後我就想大部分人對這部片的打分應該就會想要給五星吧。之前也看過壹些西方同類題材的電影,都非常地優秀,但是這是亞洲電影,沒想到能夠拍攝地如此嫻熟,而且能夠將這樣的主題創作地非常優秀,導演再處理題材時,將其跟故事串聯地緊密又特殊,完整且充滿了誘惑力,是挺獨特的壹部電影。本來想說就是看過這麼多類似的電影,應該不會哭之類的,但是看完還是淚流滿面。
電影《鏡像人·明日青春》獲得榮譽/獎項
2018臺北金馬奇幻影展唯一入圍內地影片,被金馬執委會盛贊為“不斷越界的科幻寓言,華語電影難得一見的品種,追逐自由的靈魂之歌。”
2018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編劇獎提名
2018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最受傳媒關注導演提名
2018第13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編劇”、“年度新銳男演員”等五項大獎,并獲“年度故事片”、“年度新銳導演”等九項提名
2018第20屆烏迪內遠東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入圍影片-最佳導演處女作(白桑樹獎提名)
2018第42屆蒙特利爾電影節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18洛杉磯華語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提名
2019哥倫比亞SFTF奇幻電影節最佳科幻電影提名、長片類最佳導演提名、長片類最佳編劇提名
2019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
2020第20屆倫敦科幻電影節入圍影片
2021第8屆韓國春川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21第25屆美國FADE IN AWARDS科幻單元入圍影片
2021羅馬尼亞銀河映像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21俄羅斯ISAFF電影節最佳青年導演獎、最佳科幻長片獎
2021愛爾蘭Space Oddities: Comedy & Sci-Fi Film Festival 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21第5屆柏林科幻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22第47屆波士頓科幻電影節入圍影片
2022第22屆菲尼克斯國際電影節&第16屆國際恐怖與科幻電影節入圍影片
“這是個不停越界的科幻寓言,華語電影難得一見的品種,也是追求自由的靈魂之歌。”
——金馬影展執委會
“這是一部非常深情充滿人性的科幻片,張林子導演拍來深情款款,既先進又動人。”
——電影監制、電影剪接師、金馬電影學院教務長 廖慶松
“電影敘事非常成熟,結構也巧妙,還能感覺到某種特別的風格,厲害。很難想象這是一位新導演的作品。”
——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席 王曄
“即便明顯的看到預算的限制,但仍無法遮擋他作為導演的光芒。演員調教得尤其出色。”
——導演 陸川
“這是個好導演。”
——導演/監制/演員 徐崢
“我一直都相信,張林子是能夠拍好的商業片的導演。你給他一個億,他會拍的比《動物世界》更好。鏡像人有著深厚的情感、合宜的特效與精準的敘事,沒有浮夸的表面噱頭。我之前不認識周游,沒看過《龍蝦刑警》,但我在鏡像人里面看到年輕版的王千源與張譯的合體,表演令我非常驚艷。顏卓靈、王柏杰、李程彬、郭姝彤,還有我本來不太熟悉的段博文,都有出彩的演出。三代鏡相人的人設、性別選擇、兩兩人物關系的沖突,從覺醒到行動,都在顯示著選角與劇本的配搭是滿分的,剪輯也是。
其實觀影的過程我是淚流滿面的。如果這真是所謂的科幻元年,鏡像人·明日青春 會被寫入歷史。”
——臺灣電影監制、發行人 黃茂昌
“我非常感動。本以為是一部很硬邦邦的電影,沒想到竟是如此柔軟。導演非常擅長表現情感。”
——香港電影監制、制作人 周強
“《鏡像人·明日青春》應該是最聰明又最有前瞻性的國產科幻片,用相對有限的資源,巧妙的故事結構,展示出一個讓觀眾可信的未來世界,加上適當的演員配搭,編導演三方面的表現都不錯,完成度甚佳!”
——電影監制 香港電影事業家 文雋
“他們這代影像里的那種絢爛是我們那代人沒有的。”
——導演 管虎
“這部片聽名字特別像是一部爛片,卻真心完成的很不錯,是今年上海電影節的意外之喜。”
——影評人 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 沙丹(奇愛博士)
“這電影挺好的,在上海看的時候印象就不錯,說是未來,其實就是講現在,導演挺有才。”
——影評人 賽人
“非常新穎大膽,華語電影極少見的科幻題材,設定文本嚼頭十足,氛圍出色,科幻感夠勁。科幻的外殼下包裹的是人對限定命運的掙脫,即便轉瞬即逝也要絢爛綻放。”
——制片人 于泳洋
“今年最棒、也是影史上最精彩的華語科幻片之一!堪稱華語電影版本的《銀翼殺手2049》,將鏡像人(AI生化人)對于生命與希望的追求故事娓娓道出,兩岸三地演員合作演戲不見尷尬且充滿余溫,有望強勢問鼎金馬獎。”
——臺灣影評人 雀雀看電影
“很喜歡《鏡像人·明日青春》這部片,科幻卻帶有強烈的現實感,樂觀中又帶點絕望,悲劇卻有笑料,很特別也很細致。特別喜歡導演的選角,導演說自己選了一些特別有觀眾緣的演員,我想他是對的。王柏杰、顏卓靈、李程彬、郭姝彤的表現的確深刻吸引我。這是今年目前看過最喜歡的華語片。”
——臺灣記者 絲絲
“完全意外,整個宛如坐云霄飛車,在我看到第一代鏡像人已經放棄并認為又是部爛片時,第二代李程彬啪整個把電影拉起來,以超強大的情感扳回一城,瞬間讓我喜歡上這個作品,而且延續到第三代也開始變得順眼,并在作為結尾這個點上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必須說整體來看超乎我的預期,也算是要在中國做科幻電影,未來可以拿來當作標準的試金石,特別是在文本與故事的打造上。”
——臺灣影評人 Pai-Chi Hsieh
沒有自由算是人嗎?
空氣愈來愈污濁、這個環境也愈來愈不能住人了,不過五、六十年的光景,人們已經不得不積極朝其他星體尋求活命機會,說來諷刺,當星球愈來愈不適人居,一代代進化的鏡像人卻愈來愈符合特定的需求而誕生,更加諷刺的是,明明應該是更為進化的完美人類,卻一代代逐漸失去自我意識。
沒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只是適應環境而呼吸罷了,就像不能擁有自主行動的人造人,充其量只是工具,一具能夠完美執行指令的工具。
多麼悲哀。又,多麼幸福? 開始以基地紀年以來,人類發展就邁入新的階段,人類實在太需要完美的人來帶領世界衝破難關了,於是有了第一代鏡像人,確實,鏡像人給人類歷史帶來希望,卻由於基因改造的逆天而為,第一代鏡像人只能活到二十五歲,周曉傑太明白那個年紀的檻兒有多麼無法跨越了,在他有限的人生當中,就希望可以留下什麼典範,不料卻在賽車場上被普通人類打敗,他才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並非完美無缺,也才發現有些天賦是無法複製的。
如果人類有能力擁有比鏡像人還強大的天賦,為什麼還需要改造人類出現?
可惜,周曉傑沒有時間探討這個問題,他只能在匆促間把李四瑞塞給梁暉,期盼梁暉終有一天能發現他這麼做的用意與秘密,卻忘掉人類太容易給情感糾結了,當他撇下一切離開之後,梁暉的日子沒有變得更好,甚至從此停止不前,他期待的改變沒有發生,只因人類終究不夠完美。
消極活著也是種拖累,偏偏,不管到哪個年代,人類還是寧可選擇如此。
就算是沒有夢想的活著,人類真的寧可如此的。
空氣污染從百分之三十五攀升到百分之六十五,這裡是愈來愈不能住人了,然而,過了這些年的科技進展真的給人類帶了改變,小孫是這樣的存在,為了滿足某些人類的私欲而生的鏡像人,他擁有人類的外表與能力,卻沒有人類應有的感情,因為這個部分並不存在於他的設定裡,在小孫的原始設定中,他只是為了滿足姊姊住院的龐大醫療費而打拳的地下拳手,他必須犧牲一切,包含對於感情的想望。
或許那也不是犧牲,因為本來就沒有過,小孫的印象都來自回憶,他好像交過女朋友、好像有過穩定的感情,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於是他接受了現有的人生,只為臥病在床的姊姊而活。
直到田小心闖入他的視線。
除了自由,得擁有情感,才算是人吧?
小小都知道,他有人的感情卻也有鏡像人的負擔,最難受的是他得承受一般人與鏡像人都不曾體會過的病弱,他只能一次次找尋可能復原的機會,然後一次次希望落空,沒想到就在離開星球前一刻,他得到第三代鏡像人的血液,只要透過輸血就能挽回的性命終於有了生機。
他或許也沒有夢想,只是為了搏一次可能,但是,拖著一身病痛的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安何哪會不清楚?他就是寧可用性命換取自由,就算只有短短一刻足矣。
「鏡像人.明日青春」(Transcendent)是張林子導演首部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科幻背景底下依然綿密交織著人類才有的情感,誰說科幻電影擁有不了太多人性?至少我在這部電影的每一段故事都看見人性的光輝,無論友情、愛情甚至是敵人的複雜情緒,沒有人是應該死的,只是沒有夢想與自在的活著,好像也什麼都不是罷了。
生活於現代社會,人們習慣性地以為現有種種都是應該,或者無法想像有些地方攢不到、盼不來那些習以為常的擁有,明明都呼吸同樣的空氣,權利義務乃至生命竟有如此大的不同,或許同樣空氣底下的呼吸永遠沒有完美的時候,閉鎖也好、開闊也罷,不能從心出發的意念才最困頓。
但,那般壓抑卻拍出華語電影的科幻新浪潮,這又是何來的青春?
另外,不得不說,郭姝彤飾演的田小心真的打入我心了。
-2018金馬奇幻影展- 電影名稱:鏡像人.明日青春(Transcendent) 影展官網: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fff/about/overview/ 影展日期:2018.04.13-04.22 上映場次:2018.04.19/18:40/臺北新光影城2廳
發行公司: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臉書://www.facebook.com/skyfilmsINtaiwan/ 正式上映:2018下半年
毫無邏輯,不知所云。套著科幻馬甲的國產狗血青春電影,不抱任何期待,但依然被雷得外焦里嫩。望周知:任何帶分隔符的國產片80%的可能都很爛。
扯淡扯成這樣還說自己國產銀翼??臉皮可真厚啊
作為年輕導演的個人第二部長片作品,相當可以的!今晚金馬奇幻影展世界首映。
補錄,以前在上影節和金馬上放過,但評價不怎么樣,去年直接網絡上線了,據說重剪了一版,刪了很多不必要的情節,就是《銀翼殺手》主題的翻新。三個故事三代復制人的命運,都對自我產生了身份認知并有了反抗意識:第一代鏡像人壽命只有25年,第二代被植入記憶只能周而復始的從事一種工作,第三代完全為了執行危險任務而誕生,概念都不錯但執行力太差,拍得一般,而且剪輯后的版本還是覺得冗長,整體磨磨唧唧的。而且該片也不知道是有錢還是沒錢,場景簡陋特效寒酸,但匯聚了兩岸三地一票青年演員,都還有點名氣,片尾曲也是范曉萱唱的,幕后陣容與制作水準的“倒掛”現象,搞不清這片什么來路。
很難說清,我剛才看了什么。
SIFF2018 見面會場次。套著科幻外殼的青春片,三個故事的邏輯關聯性處理得不好,特效像鎧甲勇士,很多情節出現得突兀。感覺導演想說的太多,說出的太少,支離破碎了。
在《銀翼殺手》的基礎下做一些延伸性發想:什麼是人?自由的意義是什麼?如何界定存在?生命的價值是什麼?不消說,都是老生常談,而電影本身也有許多零碎的瑕疵。但故事發生的地緣背景給予了這些命題一些積極意義。
金馬奇幻影展,被我錯過了開頭,看到結尾卻被感動了。國產電影拍科幻題材太難得了,必須支持
從頭尬到尾
終于
畫面色調很好看,劇情也不錯,很喜歡李四瑞 特別萌,但是沒看出來第一段賽車手小灰灰和后面的拳擊手有什么必然聯系。拳擊手小孫和小心兩人表演出了那種初戀青澀的感覺,但是又和常見的青春偶像片的狗血劇情不一樣...整體感覺還不錯吧
這個所謂鏡像人的概念確實非常菲利普狄克,有些未來世界的呈現也很出戲,就……貴在參與吧。反正科幻片好像很難拍出新意,但也不會拍得太難看了,即使狗血,也是個青春片。有幾個演員意外地很不錯,可惜三個故事銜接得并不太高明,導演想表達的東西也太多了。
給第一段。
第一段完全不用拍,拳擊手的故事其實就是歐巴得絕癥了,第三段故事據導演說重寫了但是拍得最好。真的說是致敬,也是在抄襲blade runner和1984了。網絡小說痕跡嚴重。
3.5星。看出了一絲拉《云圖》的感覺,鏡像人命運共同體。顏卓靈妹妹真的神仙演技,我愛了,生生拉起了第三代故事的整體水平,喜歡3>1>2。周游也很不錯!
當死亡的選擇成為鏡像人最后自由意志的表現....推入回人類,我們什么時候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活過,是不是當我們體驗和擁有了某種改變和創造力量的時候。劇情中能破解這一題的是愛,無論這個愛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唯有這股能量能讓我們從無意識的輪回中覺醒。愛是更高維度的穿透力,可能是我們對某件事物的熱誠、可能是我們對于某個人真摯的愛、又或許可能是我們對內在某個愿景和信仰的追求,這些出于熱情、感情和憧憬的愛,是能夠幫助我們跳出僵化模式的途徑。很喜歡這部電影,死亡是意志的覺醒,但死亡的意義并不只有身體的凋零,懂得讓一些不再服務于生命成長的人事物,包括信念死亡,才是重生的關系。
哈哈哈哈邏輯非常詭異剪輯太亂了音樂也鋪墊地太多太雜亂了
什么東西
上海電影節展映看的,遠遠超出了預期,幾個年輕演員都很有張力,不同于那些拍70、80、90后的青春片,沒有狗血的劇情,畫面質感很不錯
不厭惡,只是當《銀翼殺手》在前,主題故事還可以有什麼延伸性。想說的太多,時間線也瑣碎,三代的演變、鏡像人的宿命論,還是回到了情愛的表皮。導演有影像色彩的敏銳,但故事確實雨點小,BB8、小孩後代、以命換命,而零代的逃亡、空汙日漸嚴重,意有所指。段博文酒窩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