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背景設定在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當一個破壞分子開始在網上發布小鎮里每個人的私人生活細節,將小鎮生活攪得天翻地覆后,一個精通社交媒體的高中學生和她的朋友們等待著觀察最終結果。 瀏覽器歷史記錄、私信、非法下載、秘密文本鏈甚至更加糟糕的因素,造成了數字時代能夠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
性,學校欺凌,歧視同性戀,戀童,網絡暴力等等這些存在于現在社會的種種問題都在電影里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但這不是一個反映這些社會問題電影,而是一個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電影,每個人面對這些問題不是去躲避,不是任人宰割,自己要站起來面對這些問題,去解決,去反抗,不要害怕別人的有色眼鏡,要做真真實實的自己。電影前期鋪墊不錯,劇情給人一種緊張感但不缺張力,每個人物遇到這些問題都有不同的答案,后期結尾顯得倉促和突兀。劇情有點懸疑的味道。拍攝和剪輯水平一流,總體來說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值得一看。
在娛樂圈,最重要的就是人設。
吃貨人設,少女人設,賢妻人設,深情寵妻人設,清流人設,老干部人設等等等等。
說到底,就是對明星的一種包裝而已。
要是哪個明星紅不起來或者太招黑,絕對甩鍋給人設,美其名曰:定位不對。
然而,表里不一,也容易遭到反噬。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求錘得錘,啪啪打臉,人設崩塌。
不過還好在娛樂圈,明星們還能根據大潮流調整自己的人設,腆著臉繼續撈錢。
但今天這部電影里,人設崩塌之時,就是死期到來之日啊——
《暗殺國度》
又是殺殺殺殺殺殺。
在之前,小影就已經給大家推薦過這類色氣又血腥的影片。
確實,因為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以暴力制勝”的文化,已經給每一位年輕美國人洗了腦。
與此相關的影視作品,自然層出不窮。
看這樣的電影,還哪管它什么三觀?總之爽就對了!
影片的背景,設定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塞勒姆鎮。
小鎮上的青少年們,不學好,整天就知道娛樂,蹦迪,開趴體。
這部cult爽片,鏡頭也從不按照套路來。
趴體聚會,瘋狂迷亂,宛若大型嗑藥現場。
而派對的主角,是女主和她的三個閨蜜。
作為小鎮上的女F4天團,她們聚在一起聊的話題,也都很百無禁忌。
尤其是女主,莉莉。
莉莉年方十八,青春靚麗,卻是個典型的叛逆少女。
她沉迷于社交網絡,最喜歡做兩件事——
一是跟最近喜歡上的已婚大叔聊騷,二是給他發自己的不雅照片。
當然,莉莉的奔放,也是十分坦蕩的。
面對相較“保守”的父母,她就像一個指點江山的人體生物學家。
奇葩的理論,竟然讓人無法反駁。
高中校長苦口婆心的教育,她也滿不在乎。
不忍直視的污話,到她嘴里反而變得一本正經。
十足的怪咖。
如果是太平盛世,莉莉可能還會這么任性下去。
但偏偏,最近鎮子上出現了“靈異事件”——
神秘黑客入侵,每個人的黑料和秘密,都會在互聯網的傳播下迅速公之于眾。
第一個被扒的,就是鎮長。
作為鎮子上最有權威的人物,鎮長一直都是“自由,平權”的代名詞。
他為人正直,家庭幸福,頗受民眾擁護。
可沒想到,私下里,竟然是個有異裝癖的gay,還是個受!
大量的視頻資料和照片,迅速在年輕人中流傳開來。
鎮長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形象,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最后在民眾的謾罵聲中,吞槍自殺,下場極慘。
鎮長到底做錯了什么?
自殺之前,他顫抖著對民眾說了一句話:我沒想傷害任何人。
也許作為他本人,并沒有錯,反而是整件事的受害者。
但這一系列丑聞,抹黑了“鎮長”這個嚴肅、傳統的形象,讓民眾失望了,憤怒了。
同樣被扒的,還有莉莉的高中校長,一個德高望重的教育者。
校長曾經是個玩咖,上過爛高中,交過狐朋狗友,嗑過藥。
他的電腦里,還存了好幾張自己六歲女兒的裸照。
就連他瀏覽不可描述網站的記錄,也被曝光了。
個人隱私被泄露后,戀童的校長自然成了被肆意圍剿的對象。
而這個神秘黑客,也越來越上癮,他的目標,從公眾人物轉移到了普通人身上。
被扒的人,越來越多。
這個鎮子上的人,早就被扯下了最后一塊遮羞布。
劈腿的,出軌的,愛看小電影的,總是diss別人的,一一被黑客點名公布。
除此之外,互聯網變成了艷照傳播渠道。
而大部分照片其中的主角,就是女主,莉莉。
這時的莉莉,再也做不到風輕云淡,侃侃而談。
因為被認出來的她,迅速成了人人唾棄的放蕩女。
混亂的鎮子,警察和官方也早就失去了公信力。
被窺探到秘密,從而撕破臉皮的民眾,紛紛帶上了面具,展開了一場復仇行動。
而他們,把圍剿屠殺的目標,放在了“戴罪之人”,莉莉身上。
如你所想,電影的后半段,變成了十足的血漿cult片。
四個少女在復仇幫的圍剿之下,奮起反抗,大殺四方。
整個小鎮,由一張隱私照片的曝光,一步步變成了荒誕,詭異的暴力狂歡。
這部影片,全程充斥著性,暴力,血腥。
因為新手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太多太多,網絡暴力、校園欺凌,歧視偏見,社交網絡,女權覺醒。
這些存在于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在短短100分鐘的電影里,就像大雜燴一樣糅合在一起。
因此,也有人看完電影之后,不明所以。
能使勁夸一夸的,貌似只剩下鏡頭運用,配樂,色調等視聽效果了。
其實,除了導演的炫技部分,影片最想要表達的,還是網絡時代的開放性和個人隱私的重要性。
網絡時代充滿浮夸,躁動,空虛,不安。
在社交平臺上,每個人仿佛只愿意展示自己最光鮮亮麗,無懈可擊的一面。
就連“點贊”,都是毫無靈魂的。
而在這樣一個粉飾太平,帶著假面的網絡時代,人的隱私一旦泄露,就是一場的短暫狂歡而已。
不是同情受害人,也不是批判泄露者。
而是站在道德高地,自詡正直地進行網絡暴力自我裁決。
做了輿論暴力的劊子手,又裝起偽善佛系的圣母心。
畢竟,看熱鬧,群嘲,是烏合之眾們最最喜歡做的事。
網絡暴力固然可怕,隱私泄露也足以讓人恐慌。
但話說回來,電影中的暴力受害者,一點也不值得同情。
尤其是女主,莉莉。
“我是小三,我影響了別人的家庭。”不以為恥,反而當成驕傲。
“無下限的耍流氓,濫用自己的身體,裸照幾個G。”自以為是追求性自由。
“逼迫男生親吻自己的下體。”她還真當成女權覺醒了。
如果是這樣的18歲女生占領現實世界,家長們可得慌得一批了。
網絡時代人人自危。
當隱私和自由受到侵犯,誰都不能獨善其身。
因為我們總是太放心把自己交給手機和網絡,反而在現實生活中宅了,佛了。
當我們毫不設防地在社交網絡上按下“發送”鍵的一刻,會被什么人看到或者利用,真的超出我們的掌控范圍。
其實,有些美,只能用眼睛和心靈記錄,而不是鏡頭。
禁片?VIP電影?關注微信公眾號:深夜影薦,回復片名有驚喜喔~
影片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種以“暴力美學”主導的惡趣味/邪典作品,但事實上卻是現實主義的社會批判劇,這位新導演對題材的反差處理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前半段極其注重視聽風格:慢鏡頭、分屏、畫外音等手法似乎給這個表面上的美式青春題材帶來一些新鮮感,不過太像哈莫尼·科林(Harmony Korine)的《春假》了,流露出過于明顯的MV痕跡。導演過于沉迷用流行曲營造氛圍而忽略敘事的推進。
導演揭露現實問題的手法隱藏著懸疑類型片的鋪排,相當值得贊賞,然而后半段劇本討論的重心從“網絡黑客侵犯個人隱私”突兀地轉移到“蕩婦羞辱”上,似乎有避重就輕,或者是趕搭“米兔”熱潮的嫌疑,令最后一幕的大屠殺高潮戲淪為漫畫式的暴力宣泄。整部影片精心營造的嚴肅腔調瞬間崩塌,盡管最后勉強回到“網絡黑客”的話題,卻又顯得無比羸弱和輕浮。浪費掉這個極佳的現實批判題材,令人扼腕嘆息。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酸梅電影”,未經允許不得轉發。
人生在世,哪怕再普通、再平凡的人,都有只屬于自己的秘密。
就像這群高中生,表面上她們青春洋溢、朝氣蓬勃,無懈可擊。
可私底下的社交卻糜爛又頹廢,如行尸走肉一般毫無靈魂。
小時候,我們習慣把這些難以啟齒的秘密寫在日記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它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
而現在,我們會把它放在手機、電腦或者移動硬盤的隱秘文件夾,設置上密碼,安全又保險。
這些秘密是我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充斥著欲望、罪惡、貪婪…
一旦它們被公之于眾,就會變成人人唾棄的丑聞。
作為旁觀者,我們喜歡看“戲”。
別人的丑聞是我們娛樂生活的一大消遣。
可如果有一天我們變成了丑聞中心的主角,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飲彈自殺?又或是拿起鋼槍絕地報復——
暗殺國度
Assassination Nation
故事發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塞勒姆鎮,最近小鎮民眾人心惶惶,因為有一個神秘的黑客會不定時地攻擊大家的電腦和手機,竊取私密信息,然后公之于眾。
第一個被扒皮的是小鎮最具權威的鎮長。
人前他是深受民眾愛戴的領導、是體貼的老爸,是文質彬彬的好好先生。
人后,他卻是一個有著異裝癖的同志。
一夜之間,鎮長的“私房照”瘋傳整個小鎮,每個看客都像被戳中G點一般興奮。
世人心里仿佛都有這樣一種惡,人前越是衣冠堂堂、一本正經的人,人們就會越想撕破他的假面。
他們用最壞的惡意揣測鎮長的私生活,用最惡毒的言語去攻擊這個“偽君子”。
第二個中招的是一位誨人不倦的高中校長。
他跟妻子的短信記錄,電腦里網頁的瀏覽記錄,手機里所有的照片,統統被曝光。
校長的私生活毫無保留地、干干凈凈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人們站在道德制高點,肆意評判和嘲笑關于校長的一切。
女主莉莉是一名青春靚麗、個性奔放的高中生。
隨著事態的逐漸擴大,她的不雅照也開始在網絡上瘋傳,她成了小鎮的“艷星”。
父母將她趕出家門,街上的行人將她視為無恥的放蕩女。
沒有人譴責黑客侵犯了他們的隱私,也沒有人意識到自己的隨手轉發是在助紂為虐。
人們雖然也隱隱擔心自己的信息被曝光,但這未知的擔憂很快就被窺探名人隱私的“狂潮”給湮滅。
大家不在乎真相,更沒有興趣去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
大家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
民眾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黑客也變本加厲,小鎮上幾乎一半人的黑料都被抖露出來。
出軌的,劈腿的,搞基的…大家亂作一團,人人自危。
影片中的橋段看似夸夸其談,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曾真實上演過。
2008年1月27日,陳冠希的隱私慘遭泄露,上千張不雅照從在天涯社區瘋狂轉發。
一時間討伐聲如洪水猛獸,席卷整個娛樂圈。
十年前,“艷照門”被認為是“香港娛樂圈核爆炸式的丑聞”。凡牽扯其中的女明星無不被罵得狗血淋頭。
十年后吃瓜群眾依舊不放過她們,無論做什么都會有人ky地提及陳冠希和艷照門。
他們的私人照片被惡人拿去公之于眾,他們是這件事情的受害者。
就因為照片內容是情侶之間的私房照,他們就必須向大眾道歉。
可是,他們到底愧對誰、又傷害了誰?
正如影片中的鎮長,只是擁有一個不同于常人的性癖好,只是在私下拍了一些“重口味”的照片。
他沒有傷害任何人,也沒有做任何違反法律道德的事情。
但鋪天蓋地的謾罵和討伐讓他心如死灰,只能吞槍自殺。
校長的電腦里有瀏覽色情網站的記錄,手機里還存了幾張6歲女兒洗澡的照片。
當即就被民眾打上“戀童癖”、“變態”的標簽。
他在臺子上聲嘶力竭地為自己辯解,而臺下的同學們卻把它當做是一場狂歡。
吃瓜群眾冷血又無情。
畢竟好不容易迎來一場難得的party,他們只想借著這個“游戲”釋放自己的壓抑,宣泄自己的情緒。
然而當這群烏合之眾的秘密也被曝光,他們終于不在侃侃而談、云淡風輕。
紛紛帶上面具拿起武器走上街頭,將矛頭指向被誣陷為黑客的莉莉。
《暗殺國度》作為一部血腥的cult片,也終于在后半段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
以莉莉為首的娘子軍不負眾望地開啟反圍剿戰斗,大開殺戒。
觀眾也領略到絕地反擊的暴力帶來的暢快。
不過,在短短的100多分鐘里,導演除了想表現網絡時代個人隱私被泄露的嚴重后果之外,還想糅合校園霸凌、女權意識、LGBT人群的權益等主題。
讓整部影片的結構銜接略顯生硬,故事的推進也缺乏一些內在邏輯。
每個主題都想涉及,但每個主題的表達都淺嘗輒止,讓人看得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尤其是女主在片尾發表的一番莫名其妙的女權言論還引來一群女性追捧的畫面。
看著很酷很霸氣,但完全聽不懂她在表達啥,詭異得讓我摸不著頭腦。
不過,作為一部爽片,爽就夠了。
影片中不管是冷漠的看客,還是自詡正義的狂徒,都被她們利落地干掉。
而影片外,這位泄密者史可雋也自食惡果,不僅被判刑入獄8個月又15天,還被大眾“人肉”,不敢出門、不敢工作。
他終于體會到了隱私被侵犯的痛苦。
可是,這些被“艷照門”波及到的藝人的痛苦,他又能體會幾分?
還有我們這些默默吃了十年瓜的看客。
每一次點擊,每一次發送,難道不是他的幫兇?
網絡時代人人自危,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下一個被公之于眾的人,可能就是你……
后臺回復“暗殺國度”,有汁源!
人人都帶著面具。
從表面上看,他是風度翩翩的紳士,他是道貌岸然的校長,他是一個好父親,他們是一群活潑的高中生,他是一個伸張正義的警察。但是隱私曝光后,面具被揭開后,他們搖身一變成了異裝癖,戀童癖,偷窺狂,一群無法無天的人。
既然天天偽裝那么累,何不撕下偽裝?因為還有社會道德,凡是隱私被揭開的,不是飲彈自殺,就是身敗名裂,但是誰還沒隱私呢?只是一群隱私未被揭露的人控訴著一群隱私被揭露的人。當所有人的面具都放在被撕掉的危險情況下,這些人終于害怕了,害怕自己曝光在大眾之下,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他們瘋狂了,他們要殺人。
最終,就是殺戮。
所有人的隱私都藏不住了,所有人都害怕了。不管你是多么道貌岸然,多門膽小怕事,再這個時刻,突然就變成了暴力的一份子,所有人都瘋狂了,所有人都在害怕隱私曝光的情況下,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瘋子。
這就是人性把,表面都是很乖,背后都是好多不能讓人看見的東西,都是不道德,都是瘋狂,甚至殺戮。
整個電影描述了每個人隱私的重要性,當每個人的隱私都暴露出來,會是一件非常的可怕的事情。
電影后半段,也許因為文化差異的問題,你很難看懂它想所表達的情感,但是你能體會到,在這種社會下,每個人都必須遵從特定的規則生活,好像社會或者說周遭的一切,都是在社會圈底下的,讓人壓抑這種環境中,所以當社會爆出什么丑聞的時候,你已經不會去認真分辨對錯,反而積極參加,哪怕會用到暴力,因為暴力會讓你宣泄內心。
從另一個方面,則看到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會害怕暴露隱私,會特別狠黑客,那是因為他們的背棄道德觀的行為。用那句古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如果你隱私下面沒那么多可怕的事,又何必害怕網絡泄露?讓人深思......
總之,整部電影比較壓抑,或者說情節之間轉接過于夸張,本人感覺而已。
看這名字,加海報,就很期待那種殺戮的鏡頭和情節。
一開始是校園風,然后是閨蜜,叛逆。接著呈現了高中生的一種生活,派對,戀愛,禁忌。期間伴隨的是連續的不雅照泄露,把劇情推動。最后不可收拾,終于因為私心引起暴亂,所謂的正義也是虛偽的。只有反抗。不管是這種暴力的壓迫,對于性別、身份、行為的歧視,所有壓抑都要推翻。你有自由所謂的個人權利的維護,我也有自由反抗你的暴力捍衛自己的自由的權利。
影片的高潮之前是壓抑的,不管對于主角,還是自己觀看。即使是過自己所謂的向往的生活,也才發現并不是一開始設想的那樣。也還是有婊子,豬蹄,騙子。甚至那一刻的絕望,想要挽救,逃避,但只能捶胸頓足,甚至懊惱。當現實真的很堵,又該如何反抗?好像也沒得選。以暴制暴,也只能是電影畫面和那一秒鐘的想法。轉念一想,忍氣吞聲。想要推翻一切;但是結果呢。只是推翻了自己,翻入深淵。
是一種寄托,祭奠對反抗的哀思。
移動硬盤清庫存,點開2018,隨機挑的沒看掉的電影。看的前半個小時,就覺得這會不會跟亢奮有血緣關系(我甚至一時記不太起那部美劇叫啥,點進導演頁面,才確認),果然,親媽。算迷影電影吧,開場的閃靈meme,然后包括魔女嘉莉既視、昆汀等等……粉絲導演的生硬感,視聽、剪輯、還有那段闖宅長鏡,電影語言上有種努力做縫合怪的學生作業感,但我覺得這種生硬、原材料感正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些作品特質,后來的亢奮太溜了,反而成了一種精致包裝的商品感而無意義的mv。片名直接取塞勒姆的女巫難道不更香更符號化嗎。然后感覺還能搭上最近(性轉)女槍手的話題。
要這樣拍你不如多點血漿。
20181220周四14:34 全片充斥著嘔心裝逼得不得好死的臭屎味,看此類電影總有一種錯怪的感覺就是美國青少年都是這種派對式亂搞男女關系愛拍裸照極樂享受啪啪啪,當然以劇論劇。生活搞逼就搞逼咯,我白眼你一千遍路過,大家歡喜。
腦洞很好,背景音樂好聽,可惜前后失控。前面太正經,還以為是個關注青少年成長的片子,后面畫風突轉,變B級片,娛樂性蠻足,還算值得看。
背景設定在現代的塞勒姆,明顯把這個故事比喻成現代版的女巫審判,但故事基于超現實的設定,一切都顯得不太真實。
畫面沖擊力很強,頗有Sucker Punch的成人漫畫感,能看出Levinson是個很有想法的導演,只不過有些地方的處理略草率。Bella Thorne那條線展開略生硬,四個女孩的角色塑造也不均衡。對青少年那種cringe-worthy的自以為是倒刻畫挺好,對網絡暴力的控訴真是發揮到極致了。
風格化的段落和敘事段落居然可以完全不挨著,前十分鐘完全不知道在干嘛,而之后的敘事中你都找不出一個值得你關注的角色,整部電影空洞、聒噪并且幼稚,甚至有一種讓人作嘔的沾沾自喜,如果這片子中的年輕人占領現實世界的話,我希望地球立刻爆炸!
主題是針對女性的現代獵巫,一流剪輯,色調和鏡頭都很嫻熟漂亮。手持球棒少女身后倒置的星條旗、結尾那個詭異的we can't stop等等都很贊。無論遇上什么問題,最后都只會找軟柿子捏,丑聞泄露開始是個政治例子,最后是半個鎮子都要殺少女,時間線上是這樣沒錯,但如果時長重新分配,集中講厭女,最后再共振其他問題可能會好點,不會那么頭重腳輕。
今年看到的最好的反應女權的電影了。充斥黃暴血腥與粉紅的色調。前半段迷離的剪輯大概很多人會看不懂吧… 片子本身有硬傷,連續性有點弱 穿幫也挺明顯的。但是瑕不掩瑜
看得出導演野心挺大,想玩類型混搭,各種元素大雜燴,可能力實在有限,白瞎了這個本來不錯的劇本構思
小鎮上男人都是行為不檢,有黑客泄漏他們手機里隱私,高中女生被誣陷,引發小鎮男人集體暴力報復,警察也不例外。女生和幾個閨蜜拿起槍桿反抗男人,最后所有女人都站了出來。這弱智的劇情不知道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在侮辱女權主義的智商?
Sam Levinson,一個養尊處優白人男性為何如此執著自己最懂女權主義,與此同時制作華麗膚淺,口號空洞的頹靡影像是本世紀之謎。為了聲明以擊穿銀幕的力度傳遞,犧牲了人物和情節的必要塑造,然而片外討論陣地男性觀眾的怒意噴濺顯然已經超越電影質量如何的界限轉而和文本的反諷表達構成鏡像。我們以為生活不是電影,在這樣紅白藍的社會之中,強奸復仇主題的電影如果不是「蕩婦」死去而是槍口反身虐殺男性就會遭致口水罵戰,現實是現代的塞勒姆獵巫從網絡暴力和病態仇女合流的泥沼復活,雖然夸張迷影的血漿畫面是超現實的,但無人能否認清洗漫畫濾鏡的影射本體比虛構噩夢恐怖得多。幕后黑手給出究極扯淡的動機「為了好玩」,無端的惡被縱容仇恨的溫床栽培放行,腫瘤擴散的無解災厄埋藏在文明無意識深處,其首要宿主就是躲在鮮艷國旗下的暴徒。
thoroughly enjoyed it.
#TIFF 質量的話三星,娛樂性的話可以歸到四星。一看就是一個新生代導演作品,各種試圖在剪輯和攝影上耍花招。試圖在第三幕營造全城屠殺的感覺但是最后最高潮部分反而拍的格局太小,和一直在鋪墊的情緒截然不服,可能也是收到經費限制吧。
Men who don't eat pussy in this day and age are straight-up sociopathic. Hhhh/ 女主跟校長的對話/ 飯桌上女主跟父母的argument/ 女主被曝光之后 母親逼問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我養你18年我就問你是不是你 女主邊哭邊說求你求你別問了 最后說是 母:你怎么能做出這種事 趕出家門
期待了幾個月的片子,看完后一言難盡。如果不塞這么多議題,單純做成暴力少女cult片、忍者少女向血漿片,效果會比現在好很多。第一幕幾乎是無用的炫技,各種花哨運鏡和剪輯,第二幕開始急了,發現剛才忘記推動敘事了,于是搞得一團亂麻。第三幕主要負責殺戮和揮灑血漿,但為時已晚,一邊忙著表達嚴肅議題,放不下身段,一邊又想告訴觀眾,我們很cult很爽,但還沒等爽起來,便瞬間頹了。四個女主,其中倆幾乎就是擺設,還有貝拉·索恩的客串,除了那點情節上的簡單功能性,可能就是扭扭屁股跳跳艷舞了。PS:原聲相當不錯,尤其片尾曲《Brat》
曝光隱私焦慮的主線有講的空間,但是摻和進來的男女平權部分實在是幼稚,不是說eat pussy就是尊重,也不是用腋窩夾著噴子對戰暴徒就是反抗,導演把想樹立的獨立女性拍得過分可笑,這不給女權招黑么,,,開頭列的大部分詞匯,本片都沒好好展現,不夠過癮,只能稱之為擁有一個亮眼長鏡頭的mv別的b級片:哈哈哈哈太草了,這他媽太傻逼了哈哈哈哈這部b級片:太能裝了,太傻逼了我艸
女權婊血腥片,兩星不能再多。還是老一套的受虐+復仇模式,前半段還勉強過得去,后面虐殺的部分自帶mv,拍得完全無腦,生硬地宣傳女權主義。
前面風格化很強。分屏musicvideo玩的樂此不疲。有一個鏡頭三屏藍白紅。誰知道是不是致敬啊哈哈。整體Kill bill的暴力美學 但疑問在于前面紙醉金迷的渾噩生活太長。導致我對主角的行動沒有什么關切。四個女孩的人物太不豐滿了。但視聽一流。暗殺的兩分鐘屋外長鏡頭很精彩。后面的一些街上場景很有去年逃出絕命鎮的感覺。女性意識覺醒的部分是經典而厚重的 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后面的發揮強于前面 太多
以暴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