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阿克曼的長評實在是太難寫了...所以還是先把阿基拉的“社評”胡亂寫出來。(此篇社評可能含有極度個人且易令人不適之政治內容,慎看慎看)總之,第二次在戲院重看,終于抓住了大友克洋軍國主義右派的小辮子。
阿基拉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啟示錄式”電影,沿襲并開創了一系列傳統及準則。首先便是一次無聲的,無緣由的,擁有純粹形式的爆炸,并在城市中央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洞。舊城市瞬間便被遺棄,變成了未經歷過爆炸的年輕一代之失落樂園,及新奧林匹克競技場從未開工也從未完工的“進行中廢墟”。新城市被貴族政治象征的“最高委員會”掌控,雖顯得“賽博朋克”但卻缺少了系統控制,更多地像是一個為了陌生化而制造的無盡重疊。一些比較常見的元素在此就不加贅述,例如處于競技場地底的,新城與舊城的“共用心臟”——阿基拉;以及新東京這一巨大城市的有機化。
問題是顯而易見的——系統/人體失調,其表現因而也是無處不在的,底層、中層到上層。科學、政治體制、邪教、暴動、充滿創傷的青年...從此可以看出其實大友克洋想在影片中包含的實在太多,就算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形式及表現均足夠復雜的影像基底之上,都有點意義強過形式之感。不過這些問題在開端都只是潛在的危險,完全可控;最后爆發之誘因僅僅源于上校的“瘋狂實驗”。
(寫到這里突然懶得寫了,感覺沒啥特別需要說的,直接丟結論算了)
大概就是,第二次爆炸實在太明顯有一種自戕的成分在里面。其實從最開始,上校說控制不了就要馬上放棄之時,我們就已經能遇見最后的爆炸且始終期待著了;而影片也不止一次強調了最終爆炸的地點。所以最終的爆炸不僅僅是不可避免的,更是一種集體“跟隨命運”似的自戕。(并不能比作切腹,可能更像‘一億玉碎’?)其實自戕完全沒有問題,特別是在這么一個“空心城市”(我們會發現這個城市沒有真正的市民,全是暴民),但是我完完全全不能接受自爆后的殘留;當然女性主義一些,也不能接受為了這一最終自戕而犧牲的女性工具人們(不論是被擠壓致死的kaori還是失魂落魄的Kei)。
所以大友克洋做的是,把那些戰爭/核子創傷(舊東京/三個實驗孩童)、邪教、有創傷的問題青年、赤軍、政治家;全部在一場軍人及瘋狂科學家締造的爆炸中付之一炬。留下來幾個已經被完全規訓的昭和男兒以及上校,后者的軍國主義思想可不要太明顯。所以他們總是在歷史中重復,舊東京爆炸、兢兢業業工作三十年,累死幾萬人;再來個爆炸,再帶著新時代昭和男兒一起奮斗......
自此也感到大江健三郎的勇氣,一種對這一“劣根性”的深切反思:我們“制造”了新世紀的畸形孩童,但絕不是為了把他們當成恐怖主義炸彈去“核爆世界”;而應該生產并贍養,在此進程中贖罪且不斷反思。
(不得不說平成這代人確實超出了大江和大友兩人的想象
給高分也許因為這是一部1988年的動畫片吧。 但是我今天第一次看(2020年東京奧運會舉辦之年)覺得作為電影很一般 。核心就是中二少年突然擁有了巨大的能量并逐漸失控的故事。兄弟情部分還比較完整,配樂可圈可點。但是對于技術和社會的科幻部分故弄玄虛的成分居多。
技術層面,幾罐阿基拉的器官是靠什么又形成實體的;阿基拉這次核爆后器官還有嗎,以后怎么現身;為什么鐵雄能上外太空手撕衛星卻和肉身的金田打得難解難分;什么類型的藥可以封住宇宙級的能量,副作用還是滿臉起皺紋?
社會層面,軍隊雖然盡力了但被一個上校掌控還跟著政變;反政府組織沒有干成一件事且唯一的女成員還被泡走了;宗教組織、政府最高決策層露了面之后沒有對劇情起到任何作用。
短評字數記錄不下,把微博原文搬過來。
《阿基拉》,這大概是目前我在電影院看過最懵逼的動畫了……
看宣傳海報,一位賽車手正在走向他的摩托跑車,好酷啊,沒看過這片的大概都以為是一部類似《速度與激情》的作品。
然后開場:原來是一部賽博朋克的片子,88年的科幻動畫,厲害啊。 接著看下去: ???各種鬼娃玩偶恐怖幻象,玩具熊的五夜后宮,這是一部驚悚片? 再看:畫風一變,鋼鐵之軀,原力覺醒,超能力大戰…… 最后:所以這在《頭號玩家》里致敬的摩托車,到底在片子起了什么作用,我到底看了什么……
作畫牛逼,各種飆車、爆炸、碎片、機械、槍彈、氣浪與流血,一種末世混沌。男主之一的鐵雄,在得到力量后,為了彌補曾經懦弱的自己,拿起紅色披風扮起了“超人”。 阿基拉不是原力的光明面嗎,結果鐵雄耍著黑暗原力大肆破壞大殺特殺報復社會,那種邪性的癲狂氣場很強,印象深刻。
這是一個作畫廚和“審美”“逼格”信徒會看嗨的片子。
但同時,它的故事和剪輯一團糟,像是各種五到十分鐘的片段拼貼起來的,還不像fsn hf第二章視角相對固定,民眾zf軍反抗軍博士上校異能者暴走族到處切來切去,切的很隨性沒有節奏感。無聊、看得困。 和《阿基拉》比,奈須蘑菇、富野由悠季、庵野秀明的動畫都算是講人話了……
焦點正常的話,應該是作為普通人大哥的金田和獲得超能力的小弟鐵雄,因為鐵雄得到了力量報復社會,而導致兄弟反目相殺。但這兩人不論哪一個都沒有男主感,金田大半時間在嘻嘻哈哈泡妞,鐵雄全片發神經,打補丁靠童年閃回,人物形象都很單薄。
其他想提的,三個全程神神叨叨棒讀的異能小鬼,不知道《混沌頭》和《混沌之子》的將軍病“混沌之子癥候群”,靈感是不是從這來的; FSN的魔術回路,和這里阿基拉力量爆發時圖案也很像。 片子最后鐵雄控制不了自己的黑暗原力被反噬,化為了肉瘤怪慎杯,非常掉san。他是活該了,可有個配角少女真慘,全片最無辜的她遭了什么罪。
考慮到2019年的事件,加上2020年確實要辦東京奧運會,是不是因為這種“預言”打分應該更高點……我本這樣想過。還是算了,要對得起自己的真實感受,不然和那些拿段子刷大河內岡媽對不起的玩梗小鬼有什么區別。
總之是一部打一星差評對不起作畫質量, 打四星推薦對不起我和影院周圍人的觀感;只看每一個片段,演出很牛逼;拼成整個片子看下來,不知所謂的“神”作。
新冠肺炎的疫情,把許多人困在了家里。而近期肺炎在世界各地的蔓延,也不容樂觀。目前,除中國外,韓國、日本的確診人數在上升,這不禁讓人擔心,今年的東京奧運會,是否還能如期進行。
這部日本動畫神作,在32年前就曾神預言——2020年的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辦,最終因不可抗力停辦。
《阿基拉》簡直是神預言。
這部電影是大友克洋的處女作,從時間線上看,1988年7月16日在日本上映的《阿基拉》首先命中了奧運會將再次于東京召開,其實這里有個小出入,那就是片中的東京奧運會是第30屆,而今年即將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其實是第32屆。32年前的電影神預言:2020在2月29日宣布停辦
但片中的背景時間卻與現實非常相近,《阿基拉》里的“舊東京”在1988年7月炸毀,31年后,也就是2019年,人類在東京灣上重建了一個昏暗腐爛的“新東京”。
片中有一個重要細節,是東京奧運會的倒計時看板。
右下角有兩個字“中止”,也就是說東京奧運會是在這一天宣布“停辦”的。
上面那一排字是“開催迄あと147日”,即是說“取消舉辦奧運會開幕式”這個消息的發布時間距離原定時間有147天。
那么倒推之后是哪一天呢?
現實世界里的東京奧運會將于2020年7月24日舉辦開幕式,據此向前推算147天,正好是2月29日,離現在只有兩天了。
而且我們知道今年的特殊性……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近日在日本與韓國的蔓延非常猖獗,在這種狀況下,如果沒能控制住病毒的傳播,東京奧運會怕是真的要涼了……
當然,也不是有疫情就一定取消奧運會的,比如上一屆里約奧運會開幕前就遇上了塞卡病毒,但奧運會依然如期舉辦。
現在日本的奧運圣火傳遞還在正常舉行,近日國際奧委會高級成員表示,如果疫情在5月下旬還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東京奧運會可能會真的取消了。
但預言歸預言,我們還是希望日本和中國都能控制住疫情,不要讓普通民眾遭受健康和財產上的損害。
這部充斥著世界末日、社會崩潰和陰暗勢力狂歡的作品讓「1988」成為了日本動畫史乃至世界動畫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1988年還有什么動畫片問世呢,光吉卜力就有宮崎駿的《龍貓》和高畑勛的《螢火蟲之墓》。
我為這兩部動畫哭干了眼淚,不過它們所敘述的憂郁終究還是趨于柔和的,相較之下,大友克洋卻是用更加可怕瘋狂的形式展望了一個想象中的未來,而那個未來盡是廢墟。
《阿基拉》的藝術風格滋養了許多優秀的科幻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世界和末日,卻配置了永恒的人類困境。
說到這部電影,就不能不提到那兩枚投向日本的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遭到核彈襲擊,4萬人當場喪生。三天后,第二枚核彈落在長崎,在隨后數年里造成數十萬人死亡。
日本戰后的許多電影作品都無法擺脫這一民族創傷帶來的消極情緒,正如《哥斯拉》所代表的一系列怪獸片,對科學的懷疑、對軍方的批判和對政府的不信任……這些主題同樣能在《阿基拉》里被找到。
此外,70年代的東京生活無疑給大友克洋帶來很多啟發,學生游行、政治運動、無家可歸的青年、流氓遍地……
他把這些元素都投射在《阿基拉》的“新東京”,不滿的年輕人、腐敗的政府、猖獗的宗教狂熱、核能恐懼導致的撕裂、對毀滅和重生迷戀……幾乎沒有遺漏任何灰暗地帶。
《阿基拉》的開場非常有力,一道白光乍現,巨型爆炸瞬間吞噬了整個城市,只留下一個枯黑色的隕石坑。
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新東京從廢墟上崛起,更高科技也更腐朽,建筑物的高聳無邊暴露了黑壓壓的利欲熏心。
《阿基拉》的主角是兩個“被拋棄的孩子”金田和鐵雄,他們在孤兒院相依為命,用兄弟情替代缺失的血緣關系。
金田莽撞驕傲愛出風頭,鐵雄則有些軟弱和小氣,他仰慕依賴金田,同時也憎恨金田對他的長兄式保護,這種“保護”隨著鐵雄的成年逐漸成了一種壓制和羞辱。
長大后的他們在新東京成為摩托車暴徒和問題青年,《阿基拉》里的學校簡直是個問題少年收容所,足可見這個“新東京”的破敗程度。
在"新東京",孩子只能在“被拋棄”和“被利用”里二選一。
軍方一直在秘密進行一項名為“阿基拉”的科學研究,也就是用小孩子的大腦做活體實驗,他們想通過激發智力讓他們變成具備超能力的通靈兒童。
這里有一個被稱作“阿基拉”的孩子,他是最成功的實驗品,代表著存于萬物之中的絕對能量。
被實驗的小孩子仍保有純真,但面容皮膚卻已早衰,他們如尸體與外星人的混合體,瘋狂的科學家和軍方,不顧倫理道德底線想在他們口中聆聽奇跡。
金田擁有一輛酷炫的紅色摩托車和帶著“膠囊”圖案的紅色夾克,紅色是血戰的先聲,也是力量的象征,正如鐵雄后來擁有了無人能敵的力量,便也擁有一個紅色的斗篷。
鐵雄在一場追逐中偶遇了一個通靈兒童,隨后他的恐懼不斷顯現,那些困擾他的回憶,像夢魘一樣扼住了鐵雄的喉嚨。
在抵御恐懼幻覺的同時,他的超能力也在增強,噩夢越清晰,他便越脆弱,也就越倚靠這未知的力量。
可惜他對自己的破壞力一無所知,或許鐵雄只是想向金田和其他人證明,他無需任何人的拯救和憐憫,所以便欣然擁抱了魔鬼的饋贈,并成為其宿主。
這力量讓鐵雄搖身變成宗教狂熱團體的新救世主。這個極端團體信奉“阿基拉”的神力,稱阿基拉為光明之神,并想以此煽動民意推翻腐朽的政府。
但這群烏合之眾只會讓東京變得更破敗,他們是亂世的投機者,絕無良心可言。
鐵雄的迷失是注定的,其對超能力的依賴也導致了自我意識的覆滅,他的肉身開始膨脹變異,徹底成了召喚“阿基拉”毀滅力量的催化劑。
鐵雄這個角色其實是大友克洋精心設計的“人性容器”,他被用來投射那些企圖控制一切的荒謬行徑。
金田也遇見了一個叫做“K”的女孩兒,她是一個致力于推翻腐敗官僚機構的革命團體成員,但這同樣是一個詭計,因為這個革命團體的領頭人,實際上也是腐敗政府中的一員。
至此,我們看到的所有少年都被這個世界毀掉了。
擁有超人智慧的孩童被用來做實驗,被拋棄的孩子走上街頭成為惡霸,軟弱的孩子被超能力蠱惑并為其所用,勇于反抗的孩子被錯指了方向,到頭來還是為這個腐朽的體制服務。
所以“新東京”的毀滅肇因已是再清晰不過,它是通過毀掉了下一代進而毀掉了未來。
當“新東京”政府以維穩之名來犧牲這群孩子,就已經顯現了徹底的崩壞,這個“新東京”想要保護的,究竟是當權者的寶座還是孩子們的未來呢?
《阿基拉》里值得一提的角色還有“上校”,一個知曉并參與執行“阿基拉”計劃的政府高官,他雖作為反派人物出現,卻并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暴虐。
他是軍人出身,而保護”新東京“的安穩和未來對他而言是高于生命的義務,與那些腐敗油膩的當權者不同,他的所有行為都不是出于為己謀利的勾當。
于是這種悖論再次出現,作為一個真正心系“新東京”未來的人,上校卻總是站在強權這邊。
而且不可否認,他的權力是通過站隊腐敗當權而被授予的,他將這種妥協看作逆來順受,并期許通過“阿基拉”計劃來清除危及“新東京”統治的造反派。
這同樣是個自欺欺人的騙局,一場由軟弱自負的成年人組局的權力游戲,因為最后是“阿基拉”計劃帶來了“新東京”的毀滅,而不是那些與政府敵對的人。
這也是很多人把“阿基拉”比作“核威脅”的原因,各方權力機構因為互相恐懼而寄希望于核能,最后這個世界卻被核能所毀滅。
此外,《阿基拉》里的科學家也很有代表性,他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滿口撒謊。
他本身就是一個毫無敬畏之心的邪惡之人,我們現實世界的科學領域里有這種人嗎?有的,請盡情對號入座。
所以看到最后,我竟然開始期盼世界末日了,并希望“阿基拉”的能量能像刷子一樣,把“新東京”這個糟爛的世界變回一張白紙。
但是這終究是個幻想,因為世界末日從未帶來真正的世界末日,緊隨其后的永遠是無窮無盡的創傷。
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創傷能戳破從上至下因由懶惰和傲慢而導致的麻木,因為每每經歷過“世界末日”般災難的人們,會比任何和平時期的人類都要警惕“惡”所帶來的苦果。
《阿基拉》的現實意義至今猶存,宮崎駿作品里的人道主義雖然已經成為動畫藝術的主流風向,但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影迷極其喜愛大友克洋這類的辛辣和直白。
比如《回憶三部曲》里的《大炮之街》(導演)和《最臭兵器》(編劇),《短暫和平》(短片合集)里的《別了武器》(編劇)都是對現下社會最直白的諷刺。
事實證明,這部動畫帶來的反思應該是屬于全人類的,這也是這部作品在東方和西方都備受贊譽的原因。《阿基拉》的確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影片,其實不止,大友克洋的作品都值得重看一番。
如果變形蟲被賦予了人的力量,后果將不堪設想。它不會建造房屋和橋梁,只會吞噬周圍的食物。如果人類被賦予了神的力量,也會導致東京淪陷,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電影之中,日本企圖掌控阿基拉,結果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電影之外,日本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核電站,結果核泄漏讓福島瞬間成為鬼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也是如此。人類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先進的技術、更強大的力量,妄圖征服一切,卻總是遭到反噬。“阿基拉”可以是核能,也可以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網絡、VR游戲……它們能造福人類,也能殺死人類。如果我們無所顧忌地追求阿基拉的力量,而不考慮潛在的隱患,終將被阿基拉吞噬。PS:《阿基拉》早在1988年就成功預言了2020年奧運會由東京舉辦,還預言了東京奧運會舉辦得并不順利。
1988年的片子出現2020年東京將舉辦奧運會,并且在開賽前的147天取消。而現實中是2020年奧運會舉辦地的確在東京,并且2020年還取消了,延期到2021年。預言到年份地點已經夠厲害了,居然連不能如期順利舉辦都成真了,牛逼!
1988幻想2019的日本,居然還真的預測到了2020年東京將舉辦奧運會。開篇分鏡流光溢彩的朋克風建構出“無政府狀態的生命活力”,三次世界大戰、兩次遭毀的東京,末世情節的無政府主義,文明巨嬰的膨脹,暗示人類無休止的力量汲取,自洽無能,最后自曝歸于虛無。這與其時日本的情況又何其相似(果然90年代日本經濟就崩盤了)。大友克洋對結尾分支兩條處理,一是男主金田的正常發展(貌似今天2019也未能如此),一個鐵雄那樣獲得超級力量后的變種爆炸最終原子湮滅。科技和社會建構真是頗具前瞻性。8.6
開場分鏡頭教科書 中間無聊得像終結者 后面玩大了
為什么總是“少年”和“毀滅”呢?“少年”和“廢墟”,“少年”和“戰斗”。不是“成人”。日本人做科幻對“少年”有執念啊。未完成體。未成熟體。未規劃體。怯懦、失控,但是充滿可能性,日本人對日本自身,有種嬌弱的憐惜,有種處于弱勢想象中的希望。
宮崎駿評語:“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上,人們就知道這是大友克洋。”畫風太違和,想象力很棒~!
作為一部動畫片,基本沒有發揮出動畫的優勢。
一般被視為大友克洋的巔峰之作(影片本身的影響巨大,在美國多次獲獎,并且明年美國將翻拍真人版)。不過這不是我最喜歡的大友動畫。后半部超展開,并有大量令人反胃的畫面。另外純子(香織)是本片最可憐的主要人物,沒有之一。
一些人只是想看世界在火中燃燒的樣子。一些人只是想試試在美麗敵托邦的絢爛街道上飆車的感覺。一些人只是想用對大師的膜拜之情來還原自我心目中那個未命名的像是終結解答的東西。
超出常人所不及為神,超脫時代 所不束即為神作, 優秀的作品不論在什么時候去看都不會讓人失望。
1,日本動漫中“崩壞”這個概念真是深入骨髓!末世與更新主題幾乎出現在所有帶科幻色彩的日本動畫中。2,敘事和人設都不太符合好萊塢模式,敘事很散漫,所謂“第三幕”太長(就不是標準三幕),金田也不是標準意義上的主角(鐵雄更不是)。3,對六七十年代日本游行抗議的再現,這點村上春樹也寫到不少。4,結尾過于神棍,不如《紅辣椒》《攻殼》。5,剪輯和分鏡很凌厲快速。6,還是感覺日本很多藝術家對單個人的性命并不那么看重,只看做卑微的犧牲品。7,大銀幕看真爽!
【B+】前三分之一滿分,剪輯分鏡非常之牛逼,戲劇性的高光比,像極了銀翼殺手的美術設計。中段對于阿基拉世界觀的解釋則顯的有些冗長累贅。到最后更是……我本來期待的是一個邏輯嚴密的復雜故事,結果原來是中二的超級賽亞人決斗……
癲狂與末世
昭和年的日本導演們,無疑是忘記不了戰爭與文明的災難沖突。即便是動畫片,通過巨大的意念變形體,去闡釋這個主題。《阿基拉》讓人驚訝的,是它在如此早的年份,引出人類駕馭不了力量,終將毀滅與自毀的悲觀主題。不過,電影段落之間,還是有許多斷裂,為了打而打,有痛感而少美感(相比之下,《蒸汽少年》真的充滿了藝術美感,更不必說《火要鎮》),以及難以解釋朋友光環如此搶眼,借老靈魂的說法,更是難以解釋服眾。
世界觀設定上有些漏洞,難以自圓其說。視覺效果很驚艷,啟發了不少作品,鐵雄能量失控的場面最震撼。除了反烏托邦背景(很明顯借鑒了[銀翼殺手])與核恐懼心理,還獨具創造性地將末世圖景與青春期的叛逆少年聯系到一起,凸顯出對失控與毀滅的擔憂。(8.0/10)
結尾巨嬰疑致敬2001太空漫友但感覺后來又被今敏的紅辣椒給致敬了(而那今敏感的幻熊……看來是影響滿深的)……此外對EVA的影響也是毋庸置疑的……好幾場的配樂老是讓人想起異形……要說有遺憾的話,感覺顏色上的細節,可以更加豐富點,以便拓展空間感。
很多科幻作品的問題就在于必須要給故事一個終極解答,而又無力給出這樣的解答,有時候就只好拿愛情啊,友誼啊,正義之類的作為搪塞,有時候就干脆含糊其辭地回避掉。
我真不好意思說我也看過這個動畫。。。。。。但我敢說 豆瓣里沒有幾個擁有根據此片改編的游戲!~
【A-】師承《大都會》《銀翼殺手》等科幻經典,近未來的霓虹燈影,金字塔樣式的中心大樓,還有骯臟破敗的街頭小巷,畫面風格極其賽博朋克。但在其故事內核上卻像極了《2001太空漫游》,同樣在用電影的形式去想方設法的接近一個屬于人類的終極命題,盡管現在看來我們的思想實在是太過可笑,但那種對于力量、生命和宇宙的究極答案仍然太有魅力,吸引著無數思辨者在這條道路上飛蛾撲火。這種風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后世的《EVA》與《攻殼機動隊》。就算拋去影片內核,其制作質量仍然相當給力,在當時的真人電影技術限制下,那種動畫所表現出的宏大與細膩是無可媲美的,一種只能存在于動畫里的故事。
這部片子讓人深深感慨——我們無論從技術還是意識形態還是思想深度哪方面比都絕對落后日本20年以上了。人家92年拍這樣的,我們到2012年也拍不出。為國產動畫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