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表面上,羅伊(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飾)和邁拉(安妮特·貝寧 Annette Bening 飾)是一對恩愛的情侶,但實際上,他們的真實身份是職業騙子。混跡江湖多年,羅伊和邁拉從未失手。羅伊的母親莉莉(安杰麗卡·休斯頓 Anjelica Huston 飾)也是一個騙術高超的“專業選手”,看著兒子一步一步的走上了自己當年的道路,她的心情十分復雜。
邁拉希望能夠和羅伊聯手一筆票大買賣,卻被羅伊拒絕,憤怒的邁拉盯上了莉莉,并在黑老大博博(帕特·亨格爾 Pat Hingle 飾)面前揭穿了莉莉的騙術。無奈之下,莉莉只得帶著騙來的巨額金錢踏上了逃亡之路。邁拉死了,直覺告訴羅伊這一定是母親所為,他找到了東躲西藏的莉莉,希望她能夠改邪歸正投案自首。
好片兒!豆瓣評分給低了。
電影展現了很多,美國騙子手們的險惡江湖,扭曲糾結的親情關系,母子二人對于從良的復雜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最堪稱亮點的莫過于兩位個性十足的女騙子,一個老辣克制,一個輕浮大膽。最打動人的是結尾處母親的悲痛與決絕。
這是一部盜沒有道,至黑主題電影,只要混在了黑道上,就沒有善終可言。
三位騙子各中周旋,他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兒子已經沒有意義,三人中只有男主角還存在進退的希望,兩位女主角深陷泥潭已無法自救。她們失去了姿色又不精進騙術,連老本都沒得吃。看著著實可憐,但絕對有可恨之處,她們的結局也稱得上是罪有應得了。任何事都有其正反兩面性,不勞而獲得到大量錢財定不會珍惜,年輕時大手大腳沒有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當真遇到困難,沒有辦法抵御風險。再者,行騙犯罪本就高風險,有上頓沒下頓,朝不保夕,無法長此以往。真有機會“退休”的大都也是坐吃山空。
這部電影走了反類型片的路數,把底層罪犯們的生活情況剖析在觀眾面前,使得觀眾重新思考關于犯罪者們的動機。罪犯們真的會有機會回歸到所謂的正常生活軌跡中去么?從小便身處于犯罪的生活中,黃、賭、毒耳濡目染,朋友圈中也大都是這類人,他們就不存在“回歸正常生活”之說,違法犯罪的生活就是他們的常態。公眾不會去關心他們的死活,只要別來打家劫舍,關起門來隨幫人自生自滅去吧。美國政府呢?依然可以從罪犯身上收稅,他們依然是公民。犯罪猖獗的地方基本就沒有任何公共服務,警察也不會來,就是三不管,交給里面的人自治。治安有要求的地區,居民掏錢雇傭警察來保護他們,如果警察、罪犯、監獄是一整個完美閉環的產業鏈,有稅收,有保護費,可以合法、合理讓任何一個人消失,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犯罪當然不能消失,甚至還要大力扶持。
或許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魔幻是中國,在如此混亂、混沌的泥球之上,出現了文明,中國才是異端。有時候太過正常,竟與其他國家與地區顯得過于格格不入。
晚上閑暇無事,想找一部電影來消遣。如果你嫌商業大片太膚淺,藝術電影又有些寡淡。那么斯蒂芬 弗雷斯的電影是很好的選擇。斯氏的作品既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在音樂、服裝、美工上又有不俗的品味,他的片子不會因為看過一次就生厭,相反每次看都會有欲罷不能的魔力,而看后又總會帶著些感悟。
除去大名鼎鼎的《女王》、《危險關系》,今天要聊的這部作品名為《騙子》,港譯《千網危情》還挺貼切。歐美電影中講行騙的電影很多,象什么《騙中騙》、《十三羅漢》等等不勝枚舉,但真正講騙子內心情感的電影不多。斯氏這部電影著力不在如何行騙,而是講作為騙子的庫薩克如何處理同為騙子的女友貝寧和母親休斯頓的關系。這里最詭異的是母子關系:休斯頓14歲就生了兒子,單親帶大。但兒子17歲離家出走,江湖學藝成了另一個騙子。8年過去,兒子找了一個比自己年長的女友。女友第一次見到母親,就強烈地感受到母子之間不尋常的關系,因此和母親發生激烈的對抗。兒子起初是站在女友這一邊的,他拒絕了母親送來的年輕貌美的女護理,也拒絕了母親的金錢施舍,但是當他了解到女友無非是想讓他一道入伙行騙,這違背了他絕不與人合作的信條,于是兒子又回到了母親這一邊。電影演到這里,還是尋常的家庭倫理內核,江湖行騙的身份更象是一種包裝。但電影的后半段顯出了崢嶸,這也是斯氏電影的厲害之處。當女友算盤落空后使出狠招,她告發了母親,并趁母親落逃之際企圖謀財害命。不想母親早有準備反殺女友,并制造了自己被害的現場。最后母親來求救于兒子遭到拒絕,母親企圖用性勾引兒子。在意亂情迷時母親失手殺死兒子。影片的最后,母親一騎絕塵,不帶一絲慌亂帶著兒子的錢遠走高飛。
整個戲的高潮在三人的關系不可調和后,每個人都亮出了底牌。殺人越貨可以,母子亂倫也可以。可憐是兒子,就象是待宰的羔羊,無論跟了誰都只有死路一條。我想斯氏之所以拍這么一部黑得不能再黑的電影,意圖還是在探討人性的黑暗吧。尤其是母親這個角色,身處黑道,年少生子,苦苦掙扎中練就一副狠辣心腸。為了目的,她可以不顧一切,甚至在兒子面前以色相誘惑。影片的結尾母親坐電梯下樓,影像的效果仿佛在暗示這是一個要下地獄的人,但母親的表情是冷靜與堅毅的,似乎在說就算是下地獄也無所謂。這真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人物。
電影中還有一條耐人尋味的暗線,就是女友與母親無倫從打扮、發色還是面相都有幾分相像。母親偽造受害現場也是利用了這一點。這似乎是在提醒觀眾,兒子找的女友實際是母親的替代品。兒子與母親僅僅相差14歲,為什么要早早離家出走,為什么母親在色誘兒子時兒子竟也有反應。電影中不止一次在暗示母子之間這種曖昧。當兒子不愿與女友合伙行騙后,他選擇與母親和解。如果沒有告發的意外,母子關系又會是怎樣呢。顯然母親沒有放手過對兒子的控制,而兒子對母親的依賴也從沒有結束。電影在作人性的探索也是在陳述一個心理案例:一個從不良發育的原生家庭走出來的人,能有健全正常的心智嗎?
斯蒂芬 弗雷斯曾作過戛納60年的評委會主席,可以看出電影圈對斯氏的肯定。作為一名英國導演,斯氏的作品既有好萊塢的娛樂性,又帶著歐洲文藝的批判性。所以看他的電影不會感到乏味與單調,享受之余總有精神的收獲。我以為這是了不得的功力。《騙子》在豆瓣的評分只有6.5,又是被低估了。我猜還是翻譯的原因吧,當年這部電影可是多項奧獎提名。現在藍光又發行了,希望是對這部作品更好理解的一次機會。
1.基調
電影的基調可以用許多方式來操作,比如表演風格就很能影響我們對某場戲的反應。在伊卓沙·烏椎的《天問》中,基調是客觀、實事求是的,全部使用非職業演員使表演風格十分寫實,他們并不夸張情緒的張來增強戲劇性。
類型也可幫助設定電影的基調,史詩電影是以一種尊嚴的大于生活式的姿態展開如《搜索者》或《十月》最好的驚悚片通常是強硬、惡毒和硬漢性的,如《雙重賠償》和《致命賭徒》,喜劇的基調則是輕佻、好玩甚至愚蠢的。
畫外的旁白也可幫助設定電影的基調,與客觀的觀劇產生另一種對位的觀點,例如旁白可以很反諷,如《日落大道》或有同情性,如《與狼共舞》,甚或恐慌的,如《出租汽車司機》;或大儒式,如《發條橙》由一個癟三來敘說。
音樂是最常用來設定電影基調者全是搖滾樂,或莫扎特或雷·查爾斯(Ray Charles)的爵士原聲帶,氣氛完全不同,斯派克李的《叢林熱》中,意裔美國人的戲配以法蘭克·辛納屈的歌聲,非裔美人的戲劇則用福音歌曲及靈魂樂。
很新奇的黑色設定,3個騙子逢場作戲輪流扮豬吃老虎,合縱連橫,彼此互相利用又牽制,情場如賭場,不僅拼騙術還得拼演技。相比結尾黑色的狠辣反轉,前半段故事氣質輕佻的不像話,既瞞過了觀眾同時造成了前后氣質的割裂ii5.com/lb/5lbbact1yw5v
如此特別,以至于豆瓣都不能識別出它的好,才6.5分!這可謂是一部無法評論的電影,其中情節注定會被主流正統人士所鄙棄,我從沒有看過如此一部表現“母親”的電影,不寒而顫!
絕對好片!豆瓣分這么低。。
安妮特貝寧太賣力了!露的不少,庫薩克年輕的時候真美男!母親最后不是故意殺死兒子,劇情基本OK
極其曖昧隱晦的母子亂倫
這種小概率事件導致的結局實在是有些……,休斯頓強悍
7.0/10 分。2018.06.12,以為沒看過,重看才發現好像看過了。。。演員們都很出彩,就是這劇情有點莫名其妙。。。八九十年代的電影都很開放。。。后來越來越。。。
人物不飽滿,導致整個故事的走向有點不知所謂。貝寧演這個總覺得很虧,露的不少,卻沒啥可表現的。庫薩克簡直就是來賣臉的,更沒啥表現的余地。基本把寶都壓在戲份不算最多的安杰麗卡·休斯頓身上了,真是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8.0 / OMG千萬別被這豆瓣評分騙了!!!分數完全嫌低了!!!騙局孤影,千網危情。美人與欲望,犯罪與權力,而真正的情義則是白紙一張,最后剩下的只有那沾滿鮮血的金錢,和在黑夜里逃命的孤影。比起其它的黑幫行騙,這一部拍得反而尤為優雅,也許是因為當你看完時腦子里首先回想的便是Anjelica Huston高貴的嗓音和高挑的長腿,再者便是細品她這無與倫比的演出,她并沒有給觀眾通紅的眼眶或大聲的哭嚎,只有那顫抖的嗓音和小聲的哽咽,收尾則是無情的雙眼和矯健的步伐。種種這些,不知怎的就又讓我想到了Fiona Goode。同樣,大貓無疑貢獻出了她職業生涯最神的演出之一,她對Lilly Dillon的塑造堪稱完美,絕對為此破例多加一星。
雖然John Kusack是我很喜歡的演員,但這也只讓這部影片達到一般的水平……
劇情真是亂來也無趣...小庫死的真憋屈
斯蒂芬·弗雷斯這位英國導演的電影充滿著鬼才的氣質,他對犯罪驚悚片的定義讓人想到大衛·芬奇,以獨特的風格結合懸疑、艷情,同時在幽默方面,自然具有英國人特有的黑色幽默,這就使得《致命賭局》是一部獨特的好萊塢電影。并非一部無可挑剔的作品,但是對好萊塢類型片的優良改造。
一開始以為是騙子大戰,你騙我我騙你羅圈兒騙,沒想到最后竟是這樣一部倫理黑色電影……有幾段有點讓人難捱,第一次感到Anjelica Huston這么具有誘惑性,和Annette Bening不相上下的美感,后者還全裸了兩次呢!John Cusack好福氣,結局真是出人意料。
美色+小聰明 敗給 謹慎+機智; 謹慎+機智 敗給 無情+貪婪 最后的一博隨即徹底粉碎了“母親”一詞有史以來的所有涵義。
黑色!悲哀的結局。
夾心層男主角生得缺憾,死得可惜。一部稍微揭示點人性之惡的片子,怎么那么多豬狗不如的評論。
下的時候以為是Hustle一樣的片……結果沒想到是不折不扣的Film Noir啊,腹黑得緊啊
都是壞人。沒看大明白。演員的演技無可挑剔,但是故事想說什么啊,騙子們都沒好下場?
Annette Bening 裸體秀。
結局真是把人的心臟狠狠敲了一記悶棍的感覺,不過我感覺兩位女演員都太老了,安尼特.貝寧眼角的皺紋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