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當前位置:首頁 科幻片 2012

    2012

    評分:
    0.0很差

    分類:科幻片美國2009

    主演:約翰·庫薩克  阿曼達·皮特  切瓦特·埃加福  坦迪·牛頓  奧利弗·普萊特  湯姆·麥卡錫  伍迪·哈里森  丹尼·格洛弗  連姆·詹姆斯  摩根·莉莉  扎特科·巴瑞克  畢崔斯·羅森  Alexandre  Haussmann  Philippe  Haussmann  喬翰·厄布  約翰·比靈斯列  黃經漢  周逸之  張錚  盧燕  布魯·曼庫馬  喬治·席格  帕特里克·波查  吉米·米斯特雷  瑞安·麥克唐納德  瑪麗蓮·江恩  區亨利  ?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提示:本線路為優質線路,可優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猜你喜歡

    • 更新特別版

      流浪地球

    • HD中字

      母親的AI

    • HD中字

      怪體1982

    • HD中字

      穿越之門

    • 都會性男女

    • HD中字

      御天神帝1雄霸白鹿

    • 泰迦奧特曼劇場版:新生代之巔日語

    • 匿名者(2018)

     劇照

    2012 劇照 NO.12012 劇照 NO.22012 劇照 NO.32012 劇照 NO.42012 劇照 NO.52012 劇照 NO.62012 劇照 NO.162012 劇照 NO.172012 劇照 NO.182012 劇照 NO.192012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面臨崩潰,瑪雅人的預言即將實現,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各國政府已經聯手開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過這一浩劫。以寫科幻小說謀生的杰克遜(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飾)在帶孩子們到黃石公園渡周末時發生一連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經兮兮的查理(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飾),查理告訴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伴隨著火山爆發,強烈地震以及海嘯,杰克遜帶領自己的家人駕駛一架臨時租來的飛機沖出被死神陰霾瞬間籠罩的城市上空,開始尋找查理口中各國政府正在聯合秘密制造的方舟。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一些偉大的鬼魂將脫穎而出,而一些自私的心靈將無所遁形,當千千萬萬個生靈通過各種方法來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時,方舟有限的容納數量引發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終,僅存的人們用互愛和對生命的尊重渡過了難關。  本片被稱為《后天》的升級版,投資超過2億美元,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最新力作。

     長篇影評

     1 ) 男主太不討喜了

    特效絕了,各種山崩地裂洪水滔天的大場面換著花樣輪著來,這要是能在imax上看絕對震撼。劇情簡單清楚挺不錯的,弱就弱在節奏和人物上,親情戲過多,既膩歪又雞肋,男主的人設神煩,太不討喜了,一副小肚雞腸的樣子,最后偷渡弄壞閘門差點害死一船人還被捧成英雄簡直沒天理,他的人品比富豪好在哪兒啊完全沒體現出來。他前妻的丈夫人倒挺好,對繼子女疼愛對老婆前夫禮貌,千里迢迢開飛機把他們一家送到西藏,臨上船那個便當領的巨冤,擺明了就是給男女主復合騰位置做嫁衣的,果然他還沒涼透呢女主轉頭就跟前夫卿卿我我去了,心夠大……

     2 ) 《2012》:末日的七個啟示

           在廈大講了兩年的商法課,都是用《后天》作為開場白,原因很簡單,末日總能讓人們想清楚很多平時想不清楚的事情,本來苦苦糾纏的恩怨,可能遇到末日,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傲慢的人開始懂得謙遜,沒有信仰的人開始懺悔罪過,不懂得珍惜的人開始重拾生命中真正有意義的美好,如果還有逃生的機會,或許還有廝殺爭奪苦苦求生,但如果末日到無法拯救任何一個人的時候,剩下的也就只有愛了吧……

        《2012》的視覺效果當然做到了現有技術和投資的極致,故事內涵卻逃不出《泰坦尼克號》、《天地大沖撞》和《后天》的范疇。“公平”和“人性”話題,說來說去總沒有太多新意:對于有限逃生的名額,是公開民主抓鬮的公平,還是精英秘密遴選的效率,二者不可得兼;對于愛恨情仇,互助還是相殘,逃避抑或承擔,割舍與犧牲,煽情煽到乏味,不過如此。

        但是,對于那些淹沒于日常瑣事過得機械麻木、斤斤計較、失卻目標的行尸走肉,對于那些行色匆匆卻無心駐足流連、欣賞風景、仰望星空、思考意義、擁抱愛人的生命過客來說,末日題材本身,總是一劑再好不過的強心針和清醒劑。總結七條末日啟示如下:

        (1)別做什么房奴了,幾十年辛苦,就可以毀于一旦。

        (2)別當什么政客了,做一個意氣風發的科學家吧,對人類做點實實在在的貢獻。

        (3)別為錢財斤斤計較了,十億元也買不回一條命。

        (4)離去的戀人就別苦苦糾纏了,把每天當作末日來相愛,珍惜身邊愛你的人吧。

        (5)老百姓都多讀點書,有點文化吧,說不定哪天就剩下其中幾個人,也不至于淪落到原始社會。

        (6)趁你還活著,多做點精彩的事情,多做點好事,好好愛生命,愛地球,好好活著。

        (7)面對自然,人類很渺小;面對災難,人類很脆弱;面對宇宙,人類很孤獨;只有團結如一家人,只有愛,能讓我們多一點溫暖,多一點力量,多一點瞬間也能永恒的生存意義。

     3 ) 災難片帶給人們的反思

    這個災難片一直被我列為不敢看的影片之一,因為曾經的我還是有點相信瑪雅預言呢。不怕大家笑話的說,這部2009年的片子,記得我是在2012過去之后才敢翻出來看了這部一直很想看卻不敢看的片子,一晃又好幾年過去了,現在回想會覺得好幼稚也好釋然。
    對于這部影片,而且作為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我覺得《2012》這部片子堪稱卓越。很典型的美國大片,反映空前災難的電影,讓人們看過以后,有很多感觸。不僅僅讓我們了解到海嘯的瘋狂,地震的危險,災難的殘酷,災難的來臨是人們無法抗拒的,也讓我們知道生命是自己爭取的,走對一步就能夠活下來,走錯一步后悔一生。當海嘯撲面而來時,在睡夢中的人,在不知道的狀況下已不在人世,失去生命。地震會讓堅固的房子倒下,再好的車子一轉眼已經沒有,火山爆發有一個個小火球射打在大地上,在這時錢已無用,生命卻那么可貴。
    在電影里男主人公是杰克遜,很勇敢,在大家準備關方舟的大門時,有一個東西被卡在了門邊,如果門關不上,就無法開啟防預措施,這樣的話,人們就全部沒有期望,但杰克遜為了大家能活下來,冒險去了方舟門邊查看問題,發現有一塊黃色鐵卡在門上,杰克遜使勁往外撥,在這時方舟已經靠近冰川,如果這時再關不上方舟的門,大家都會沒有活不來的期望,時刻緊迫,經過發奮,杰克遜最后拿掉了這個黃色的鐵塊,大家得救了!
    這個故事使我們明白有些災難是我們人類無法避免的,但是只要有智慧,團結不懈地共同發奮,就會有奇跡發生!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導演的真實目的是引起我們對環境保護對自然生態平衡的足夠重視,讓我們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的未來。不管怎樣說,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是與我們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我們應該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4 ) 玩轉地球已經不新鮮了

    白宮又一次被摧毀了,這次直接拿美國海軍的航母撞。紐約、洛杉磯又一次被毀滅了,大雪、地震、火山爆發,樣式繁多,好一幅排山倒海的末日景象,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情景確實可怕,然而總會覺得多少有點眼熟。是啊,美利堅合眾國在膠片上早被滅亡了無數次。既然災難總是襲擊美國,拯救他們和全人類的依然只能是美國人。

    跟以往的災難片相比,《2012》打開了一些視野,高潮部分發生在喜馬拉雅山脈,然而加入中國根本不能增加故事的可信性,因為除了藏族同胞救了主人公,中國人根本沒對劇情產生任何決定性影響。有人說那幾艘巨大方舟不是中國造么?可拜托,后面裝進去的都是別人好不好。G8選在中國造船是有原因的,那里海拔夠高,足以抵御風險。幾個大國主導一切,然后拉中國入伙,其他熟視無睹。至于G8總統領導人的指指點點,搞這些都不是新鮮事了。

    故事說起來是個無稽之談,跟先前一大爛片《2012世界末日》講的是同一內容,瑪雅人預測過2012年地球將要毀滅。但是正如好事者炒作幾百年前諾查丹瑪斯留下的世紀末預言,回顧過去幾十年,總有一批人樂此不疲,相關的電影題材更是多如牛毛,拍著拍著就上癮了。很顯然,末日情節成了一道消費大餐,在這個和平時代,除了全人類毀滅和恐怖災難,還有什么比這更刺激人心的呢?因此《2012》充其量不過是個外帶全家桶,看起來品種挺多,有不同的災難演示;量足價廉,片長足足有150多分鐘,但終歸稱不上營養、可口跟美味。

    太陽活動異常引發了地球內部的異變,火山爆發、海嘯沖擊、天崩地裂,人類走向了滅亡邊緣。到了結尾,方舟在印度洋上漂泊,事情又莫名其妙地好了。《2012》重復了美式災難大片的無聊模式,像最后一秒鐘危機營救,上飛機、關閘門;必要的臉譜化反派,博士代表了人性光輝一面,必然要有個謀私利的家伙來對著干,兩人還得在眾目睽睽下辯論一番;千篇一律的必備進程,像沒事總愛尾隨而來的小孩,他們能幫上大忙;最可怕是盡管人類死得差不多精光,災難還幫主人公解決了家庭難題,實現了關系和解。

    身為落魄作家兼私人司機,主人公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了美利堅和無數人類。當然,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的背后還有生生死死、永不分離的一家庭,生命力無比強大,上車坐飛機泡水里,樣樣沒事,令人汗顏,就連想在這個家庭里“插上一腳”的家伙都不幸慘死,畢竟一山不容二虎。至于其他無辜的、渺小的人類,他們看起來都不大重要,當當這一家子的背景而已。

    《2012》就一吃特效的片子,這部分內容沒有任何多談的必要,如果你要看,一定得進電影院,對著小屏幕、依靠投影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它們是用文字描述得了的東西,那《2012》就沒有拍出來的必要。然而特效不等于一切,疊加的災難也會形成空洞,《2012》多少犯了這樣的錯誤。看似有不同的災難形式得到了展示,然而被一一割裂開來。很多時候,不是主人公如何英勇地闖關,進而死里逃生,恰恰是天災故意拖慢了步子。地板要等車子開過了才裂開,火山噴發沒一次能打中,時間方位總是能掐得那么準,不是狗屎運就是故意唬人。

    看完這部影片,我們要相信好運氣就是既要開好車還得能開飛機,能學會的盡量學會。還有別忘了結交權勢,有時候他們總會幫上大忙的,這樣你才能挺過劫難,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災難片總要回歸人性的母題,《2012》給出了說辭,幸存下來的人類依然正面、積極向上,洋溢著無比的樂觀,期盼明天和未來。只要人類能繁衍,未來就有希望,就如同父親要保護孩子,男女情意互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2012》給出了很多人物對象,包括主人公、總統、富商、博士的父親、博士的朋友、博士父親的朋友,每個人都用不同方式去保護孩子,形成溝通。然而災難面前,復雜的人類情感就只有剩這些么?當然不是,代表人類美好品質的絕不只是一家子的幸運……

    總體上,《2012》依然是部典型的好萊塢作品,思維深度有限,但確實是通俗易懂。導演卯足了勁,用錢砸出了特效,姑且可以說能值回幾十元的票價。可余下的人類故事部分,包括總統與人民同在、出于悲憫同情打開門,那真沒太多說服力和感染力。如果跟《第九區》相比,《2012》不會是代表未來電影制作的潮流,相反更像是傳統災難片的茍延殘喘、強弩之末。

    對羅蘭·艾默里奇說一句:玩轉地球已經不新鮮了,下回請您搞搞火星吧。您看,人家卡梅隆先飛一步了不是。【……】

     5 ) 美國真好

    美國科學家走進飛船,看到逃生用的豪華標間,他怒了:這里至少能容納10個人。我不得不嘲笑他沒見過世面,兄弟你要是站過西安的公交車,這里至少可以放一百人,你要是經歷過中國的春運,這一艘飛船放100萬人沒問題。

    最早發現人類面臨滅亡的是一位印度科學家,但是收獲成就的不是他,是他同為科學家的美國朋友。因為國籍,印度科學家和他的家人都掛了。他是承受恐懼最多的人,因為他最早知道人類的命運,最早開始等死怕死渺茫求生的痛苦歷程。

    相反,印度科學家的美國朋友活了下來,而且成為了人性光榮的典范。飛船重開艙門的剎那,解救眾生。他牛逼的像個耶穌。在美國科學家動人的演講里,印度科學家全家的罹難只是一個背景,襯托美國科學家人性的偉大。

    阿拉伯人賣石油有錢,買得起船票,可是賣船票的人是哪的?是政府的,所謂G國家里哪個國家的政府買票時候說話最算數?我猜測是美國,因為沒見選舉美國官員就成了諾亞方舟的船長,因為美國總統的女兒不用掏錢就天經地義的得到了那張船票,然后正義聲稱,人和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中國人是干活的,即使這是個拯救地球的工程也需要我們的農民工來完成。拿到工資的工人也許還舍不得花這錢。他們不知道,這些人民幣再不花的話,就去掉人字成為冥幣了。令人欣慰的是,他們的工錢應該在被拖欠當中。

    最后走后門的也是中國人,這后門還險些害得人類徹底玩完。幸好拍電影的是美國人,如果我們中國拍這個部分,人類是斷然要玩完的,

    玩完的瞬間是這么個場景:甲:你先走,我是黨員,我留下。乙:不,你先走,我留下,你還年輕,我們祖國需要你。甲:不,我不能走,你還記得三個代表么? 乙:不,我不走,八榮八恥,我不能走… 最后海嘯撲來,飛船沒開,人類和地球拜拜。

    海嘯漫過喜馬拉雅山頂,為人類送終的是一位相貌形似達賴的喇嘛。可是人類沒有玩完,火種還在,還有大象,猩猩和有其他為活下來的人進行馬戲表演的動物。

    結尾,一個因為中國人走后門,破鏡重圓、家庭圓滿;一個因為印度科學家的發現,功成名就、抱美人歸。他們都是幸運的美國人。

    做美國人,真好。

     6 ) 關于2012的胡思亂想

    (1)2012年,“春哥教”和“曾哥教”的信徒持續增長,人數超過基督教,成為世界第一第二大宗教,教徒構成由低齡化向高齡化發展發展,大批精英人士紛紛出柜,自爆是玉米和可愛多。由于教徒頻頻出現自焚事件,沖擊政@府機關,春哥教和曾哥教被政@府定義為邪教組織。教徒頑強地開展地下活動。

    (2)2012年,為參加第30屆倫敦奧運會,劉翔刻苦訓練,積極調整心態,以面對全國14億人民的壓力,在上海市精神病院完成了長達三年的封閉式訓練。但是遺憾的是,在110欄總決賽中,劉翔在第一個跨欄便摔倒,造成全身粉碎性骨折。之后,劉翔帶著全中國人民的期望,爬過了終點線。劉翔被授予“民族英雄”。

    (3)2012年,中國大陸所有的下載、游戲、新聞、社區網站全部關閉,只剩下一個網站:http://www.cctv.cn/。中國網民的數量比朝鮮人民共和國的還要少。戒除網癮專家楊永信教授失業。

    (4)2012年,中國GDP的99.9999%來源于房地產行業。中國人民解決了人類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人為什么活。答案便是房子。一切為了房子,一切依靠房子。北京八環以外的房價10萬元每平。

    (5)2012年,中國第七代導演登上世界影壇,橫掃好萊塢、戛納、威尼斯、柏林電影節,金像金棕櫚金獅金熊拿到手軟。這一代導演呈現平民化的特點,只要是中國公民有一個DV攝像機,將鏡頭對準任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場景,就是一部大師級杰作。外國影評人將這批電影稱之為“新新新現實主義電影”,對其評價:用無與倫比的電影語言刻畫了一個癲狂荒誕的世界,不著痕跡的表演挖掘出人類變態的本質。

     (6)2012年,韓寒和郭敬明結束了長達10年的拉鋸戰,邁入婚姻殿堂,實現了兩派粉絲的和平統一,因此二人共同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7)2012年,中國重汽集團兼并一汽、東風、歐曼、陜汽等重型汽車公司,參加中國重汽招聘的考試人數超過報考國家公務員的人數。

    (8)2012年12月31日,在中國西部山區,登上中國制造的諾亞方舟的各國元首、首富、各圈明星失望地發現:淹沒世界的大海嘯并沒有如約而至。無數屁民正要歡呼末日年即將過去的時候,太陽光線粒子瞬間爆發,暴露于太陽光之下的人類瞬間灰飛煙滅。少數憋在房屋中的宅男宅女幸免于難。人類遷徙地下。此后人類的口號只有一句:建設與老鼠和平共處的和諧社會。

     7 ) 災難片的終結+2012逃生指南全揭秘

    注意:如果你在11月13日之前就已經在電腦上下載到了你以為是《2012》電影的清晰版,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那是山寨爛片《2012:Doomsday》(http://www.douban.com/subject/2979528/);而這一部《2012》是09年11月上映的新作,Roland Emmerich自《后天》《獨立日》《哥斯拉》后的又一部災難大片。請千萬不要搞錯了。

    2012是世界的終結還是災難片的終結?(有劇透?!)

        在看《2012》之前,我非常期待的是災難戲的特效大場面,擔心的是電影劇情部分,畢竟全長2小時40分鐘,是Roland Emmerich的災難片中最長的一部了,若是這部分稍有差池,電影就會變得拖沓冗長(這個擔心還造成了一些豆友的誤會);而在看完全片之后,情況卻恰恰相反。如果你跟我一樣,看過《2012》幾款正式版預告片,也看過那款長達5分鐘的“洛城坍塌”片段,那就不要再過多期待特效部分了,雖然依舊震撼保證你看得血脈膨脹,但卻因為幾乎所有精華已在這幾款預告片和片段當中,我一直期待更多沒有提前看到的場景,結果除了最后那場“諾亞方舟起航戲”又讓我感到眼前一亮的驚喜之外,再無其它。當然如果你從未看過2012預告片,或者沒看過那段5分鐘片段,那就準備好接受特效和音效的雙重震撼吧,2012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由于之前對劇情方面幾乎沒有半點期待,2012粗制濫造的劇本對于我來說竟是“拯救”了沒有讓我過足癮的特效場面和災難戲份。全片兩條主線并進:各國政府聯合的巨大秘密陰謀+男主角一家大逃亡,整個故事雖然仍然俗套仍然那么好萊塢BUG照樣數不清,但是至少娛樂性不低且不會如《史前一萬年》那樣枯燥,160分鐘沒有讓我感到疲倦,夾雜著詼諧的幽默片段和無數煽情橋段,后半段發生在船上的緊張劇情也彌補了特效的暫缺,總的來說《2012》的故事遠遠不算出色但作為用以消遣娛樂為目的的電影也尚算合格了。
        所以最后給了“推薦”的四顆星,洛杉磯崩塌段落+全片特效整體水平+過得去的故事,作為娛樂大片來說是絕對能值回票價的了。
        然后說說片中的中國元素。出現中文配音的地方幾乎都是純正的“普通話”,這在美國影視作品中實在是大驚喜。片中我國雖然并沒有完全像之前媒體宣傳那樣“中國救世界”,不過我國的確作出了很大的廉價勞動力貢獻...直到世界末日直到“諾亞方舟”都仍然是MADE IN CHINA...最后的“諾亞方舟”也是在中國西藏起航。不過片中出現的中國解放軍形象仍然出自刻板印象。另外,之前有媒體那汶川地震來為《2012》宣傳,說是片中中國元素取材于汶川地震云云,這簡直是扯談。
        “人類終結者”Roland Emmerich看來真是要終結“災難片”這種類型了。1996年的《獨立日》之后,誰還能找一艘更大的外星人飛船更徹底的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搞破壞;1998年的《哥斯拉》之后,誰還能找一只更大的怪物讓它更放肆的摧毀紐約;2004年的《后天》之后,誰還會再用環保之名讓全球變暖在3周之類惡化幾乎滅絕全人類?而《2012》更是將災難演繹到一定程度的極致,無論是向《海神號》致敬的海難戲,還是驚心動魄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2012》幾乎“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而在災難的面前,人類生離死別的悲苦,個人英雄主義的壯烈,人性的黑暗與光輝,也都被Roland Emmerich說爛了。好萊塢災難片或許不會就此終結,但是想要再創新已是很艱難了。

    PS:美國偶像第八季亞軍ADAM LAMBERT演唱的片尾曲很不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看。
    MV:Time For Miracle---Adam Lambert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XDdnKXvfG8/

    PPS:好奇2012中的幸存者將要如何生存下去嗎?導演將要制作一部名為《2013》的美劇來講述這些幸存者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2012年必備的逃生指南(僅供娛樂)

        關于2012年12月21日世界毀滅一說總是爭議不斷,眾說紛紜。《2012》這部電影不僅向我們展示了2012世界如何毀滅了,更是一本每人必備的世界末日逃生指南。所以不管你信不信,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內盡量一一達標完成吧,以防萬一也不錯^^。

    1,要學會開車。當然不止在你家小區開開或是上班下班開開,而是要像《2012》男主角一樣能夠把轎車跑車甚至破爛的拖車當作越野飛車來開。請務必學會此項技能,如果未能如愿達標,那就趕快跟身邊會開飛車的人拉攏關系吧。
    2,要學會開各種飛機。但是不需要過于“專業化”,如片中的繼父那樣學過一丁點就好。飛機類型能夠越多越好,如果未能如愿達標,那也請趕快巴結身邊會開飛機的熟人。
    3,接下來的三年請務必留意廣播中的怪異電臺,如果提到關于政府陰謀和世界末日的內容,需速速與該播音員聯系,就算他在荒郊野外密林深處也要找到他,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線索。
    4,當然你也可以盡快認識一個地質學家天文學家等科學家,如果關系足夠好或許你能從他那里獲取第一手資料和信息。
    5,盡量學習多種語言,求救之時以便溝通,特別是藏語。
    6,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你的知名度,就像片中男主角兼職作家一樣,在危急關頭或許能被你的FANS認出救你一命。
    7,購置一部好手機,雖然平時它經常收不到信號,但在世界末日的最后關頭它會帶給你巨大驚喜:就算全世界幾乎被毀滅殆盡了,你仍然有可能用手機撥通千里迢迢之外或大洋彼岸朋友的電話然后來一段生離死別催人淚下的告白,例如片中地質科學家在西藏的雪山上接到了朋友從印度打來的臨終電話。
    8,在關系到生死存亡的時刻,除了家人和西藏人,誰都不能相信。如果可以,盡快交個西藏朋友,如果是個技術工人更佳。
    9,沒事不要待在海上;盡早搬離島國,沿海城市,地震斷裂帶和火山地區;沒事就去喜馬拉雅山上待著,有可能你根本不用逃生就能活下來。
    10,鍛煉身體。能夠應付天寒地凍的環境,水性要足夠好。多多跑步,最好是能追上正在起飛的飛機。
    11,如果地陷,濃煙和火光在你身后追逐你,或者你開的汽車飛機面臨可能逾越不過的障礙物,請一定要相信自己,咬緊牙掛閉上眼睛使勁向前沖,你會成功化解危機的。
    12,如果有個工作招聘關于去喜馬拉雅山脈修建東西,盡力爭取到此工作。


    當然以上都是“你上不了諾亞方舟”的前提,如果想直接拿到諾亞方舟的船票,
    1,認識一個國家級政府要員,成為他們的丈夫妻子,最好的朋友,甚至成為他們。
    2,認識一個全國數一數二的富豪,成為他們的丈夫妻子,最好的朋友,甚至成為他們。

     8 ) 精英——大眾的敵人!

    這部電影的本意,決不是僅僅想表達人類在面臨滅頂之災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同舟共濟,自我獻身的精神;相反,在整部電影里充滿了精英對大眾的背叛,精英已然成了大眾的敵人。

    在印度學者們發現了由于太陽的異常活動導致地殼運動失常開始,這個社會的精英們就用那些他們已經駕輕就熟的慣用手法來封鎖了消息。他們將大眾看作需要監護者的未成年人,他們不相信大眾,認為不成熟的大眾在知曉這些消息后會變得無法控制自己,會發生暴亂,會損害那些所謂的文明。所以,他們會讓那些地質學家和經手此事的工作人員們三緘其口,同理,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封鎖另一些在他們看來會讓這些愚民發狂的“謠言”。03年某國作為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這部電影進一步延伸了那些精英們令人發指的行為。在預測到毀滅性的后果之后,他們采取了更加嚴密的措施控制這個精英共同體的利益。任何敢于向大眾揭露真相的人都被暗殺。在這個共同體中,強力領導者們自然是肆無忌憚的履行著自己的信念,他們是獲選者,他們將延續人類的文明。然而,那些表面上看來被強硬派裹挾的溫和派精英們,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是可以原諒的嗎?他們即使只是從犯,也背叛了大眾。特別是和那些深具犧牲精神的無畏者們相比,他們同樣也應該感到汗顏。

    于是,精英們利用大眾的勞動成果,利用納稅人的資金,建造了2012年的諾亞方舟,并自我推薦為延續人類文明的火種,最后,他們滿懷“悲傷”的生存了下來……他們最后會說:死去的人啊,你們的死是有意義的,你們是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而獻身的。這一幕是如此的滑稽,就像一個肉食者對這盤中的火雞,說:火雞啊,你死的是有價值的,你的死使我活了下去,另一個更高等級的物種得以存在。

    寫到這里,我不禁要問,是什么使精英背叛了大眾?精英必然是大眾的敵人嗎?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個答案也可能都不禁相同。在此,我想說出我的粗淺看法:導致精英背叛大眾的原因是代理人道德風險和信息的不對稱。由于種種原因,大眾和精英之間形成了公權力的委托——代理關系。代理人便利用種種的便利條件和信息不對稱的優勢為自己謀取更多的福利,甚至不惜以損害大眾的利益為代價。在滅頂之災面前,他們竟然團結一致,拋棄了大眾。

    怎樣改變這一現狀呢?或者說是怎樣使精英不必然變成大眾的敵人呢?建立更好的激勵機制,抑或建立更加有效的監督體系,等等。無疑,這些都是有所助益的。但是,作為一個目睹了現代信息傳輸革命性的發展的人來說,我更加傾向于在消除信息不對稱方面進行努力,我們可以善用網絡,手機通訊,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新的信息傳遞形式。試想:當時如果可以流出可考的信息束,以網絡的傳播速度,被精英控制的當局是無法封鎖的了的。因此可以這么說:網絡就是大眾監督精英的有利武器!

    但是,現在某國政府的所作所為……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最后,再次回到電影本身,我認為這不是最好的結局。我心中的結局應該是這樣:所有的災難都如以前一樣的發生,所有的精英們也如期登上了方舟,而且強硬派們始終控制著局勢,那些由于故障而沒有登船的“精英”,最終被更加優秀的精英所拋棄……最后,洪水如期而至,但是方舟沒有抵抗住洪水的沖擊(也許是因為中國人建造的),所有的精英全死了,洪水退去,在西藏的角落,在非洲的角落,抑或這在其他什么地方的角落里走出了劫后余生的人們,他們將延續人類的種族——最后的選民不是由于背叛而產生的,我始終堅信這一點!

     短評

    終于把《2012》看了,老美真是想不明白,寧可把10個億砸到河里,也不愿意花1000塊錢請個正常點兒的編劇,是不是這些編劇也都是混單位里的,好多場景讓我想起了咱們的《超強臺風》,比如那只怎么整都死不了的狗。

    5分鐘前
    • Zong
    • 推薦

    倆字:震撼。仨字:沒深度。四個字:硬傷太多。

    6分鐘前
    • jiyun
    • 推薦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9分鐘前
    • with
    • 推薦

    其實片子里我最欣賞的,是美國黃石公園里面的那個家伙,以及我們西藏的那個智慧的喇嘛,在大難臨頭前的那種瘋狂和鎮定,殊途同歸,其實都是人類極高的智慧所在。

    11分鐘前
    • X
    • 力薦

    Jackson一家是不死的小強...如果Gordon不死的話我會加顆星。

    16分鐘前
    • OS君
    • 還行

    以前經常在說,2012快要來了。2012,那時候是世界滅亡的代言詞。然而,2012還是來了,當然什么都不會發生。我以前厭惡這種造謠的人及其相關言論,但現在想想,如果這個言論曾經讓人們更懂得珍惜眼前。那么,它或許可以罪減一等。

    20分鐘前
    • bekey
    • 力薦

    災難片中最愛的一部,確實嚇人特別是當地震海嘯來到跟前的時候,那種壓迫感太壓抑了,其中最深刻的還是那個藏族的喇嘛,那種淡定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太了不起了

    23分鐘前
    • 股神看不懂
    • 推薦

    2009-11-13「很好很強大,絕不僅僅只是災難片!」2012-12-02「情感與特效完美相融的災難大片!只有字幕是3D就算了,我還看的是配音版。」

    26分鐘前
    • 蒜 | BOY A ??
    • 力薦

    末日毀滅的巨制不敵彌漫全片的那種洋洋自得的偽善與說教。結局燦爛的夕陽染紅幸存者燦爛的笑臉,你完全想象不到這些人是踩著60億人的尸體活下來的,罪孽感沒有像末日洪水一樣吞噬他們?沒有,他們中有些人還欲火焚身地親上了嘴。

    31分鐘前
    • 海居
    • 還行

    看個災難片,收獲了滿滿的自豪感,是為哪般╮(╯▽╰)╭

    33分鐘前
    • 藍色啄木鳥
    • 推薦

    故事俗套,表演平庸,情節狗血,硬傷不斷,但都無法影響特效的無與倫比登峰造極。這是我們從劉慈欣小說中才能想象的畫面,居然有人真的做出來了,而且是這樣淋漓盡致的表達。

    35分鐘前
    • 正剛
    • 力薦

    好好的災難片被拍成了家庭冒險片

    36分鐘前
    • SUN
    • 推薦

    災難片的經典之作之一。記得當時因為這片子多少人信誓旦旦2012就是世界末日,甚至出現了很多邪教(估計導演也沒想到關于瑪雅預言的營銷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吧)。為了討好中國票房把諾亞方舟整成了中國制造。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所以務必過好活著的每一天(???ω???)

    38分鐘前
    • amelin
    • 推薦

    就為看特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1、沒有主角光環的主要配角都會死的特別特別慘;2、高原反應是值得的,今后除了太空能避難的就只有中國;3、女皇長壽;4、當年賣船票的都是騙子。

    41分鐘前
    • 石頭星
    • 推薦

    電影院午夜場2012首映看的我蛋疼,主角光芒從頭到尾籠罩進行時,我看見了各種飛機和加長型汽車躲避各種彈幕,我感嘆史上最賣座宅難電影看完后只給我留下大型打飛機飆車游戲CG效果的印象。抱歉,我真不會欣賞災難電影,因為各種彈幕效果以及老套的親子劇情還有美帝國主義萬年不變的救世英雄主義瞎了的我的

    46分鐘前
    • 南 瓜 子
    • 較差

    做到這么極致的災難片,它就屬于那種我們明知道會看到什么,但當你看到的時候還是會感到震驚。

    49分鐘前
    • 張小北
    • 推薦

    好大的飛機!俄國人造的……好大的船!中國人造的……好災難的電影!德國人拍的……等等,美國在哪?……美國成南極了。

    54分鐘前
    • 惡魔的步調
    • 推薦

    這特效也是沒誰了,看的時候好震撼,雖然2012我們安全的度過了,但是看完電影應該會有很多人反思吧,會不會有一天地球真的就這樣毀滅了。我們應該保護地球保護環境。這句話連小學生都懂,但是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還有就是,有機會存活下去的不是有錢人就是國家的人。那我們呢……?

    58分鐘前
    • 夢夢夢夢
    • 推薦

    印象最深的一句:這活果然應該交給中國干,只有中國才能完成

    1小時前
    • 二手磕學家
    • 還行

    有多少人2012年的時候擔心過世界末日?反正我沒有,哈哈,真的算是一部好電影,災難片中的戰斗機,畫面震撼人心

    1小時前
    • 幕天席地
    • 推薦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