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旁白!!
看第一遍完全是感官的體驗,徹底淪陷在朱利安·摩爾的優雅迷人脆弱里,每縷神經末梢都漂浮舒卷,捕捉她漸變的神態,分辨她聲調的起伏,對每處細節孜孜以求,為了博取更大的感官沖擊甚至變態地希望這部片子是3D的。其他的一概情節都虛化為烘托她的背景。而克洛伊的可愛之處也在于她的癡情的對象是她。
第二遍才發現整部影片都是在應證片頭克洛伊旁白,這段旁白的每句話都是對整部片子的精確預告。后又讀了劇本,劇本和影片的種種差異這里暫不細述,點一兩句,劇本里的catherine definetly longs for chloe, at least in the beginning.其實讀劇本的初衷也是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多少讓我感到些欣慰。而在影片里catherine看chloe的眼神大都冷處理了,后來想來這樣的方式未嘗不好,否則更是要滑向劇本的erotic thrill的方向,(原本不明白本片的標簽為什麼是erotic thrill,看了劇本以后才知道有些地方寫得的確是那個路數)。這樣的改動不知道這是導演的意思還是朱利安·摩爾本人的意思。Anyway,這里重點要說的是劇本最后仍有一段chloe的旁白,這段旁白是對片頭的呼應,更是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它改變整部片子的基調,打開了審視這部片子的新視角,也讓影片得以升華,影片里刪去這段旁白甚為可惜,在這里做個補記。
片頭(影片中有):
CHLOE
(vo)
I’ve always been pretty good with
words.
CHLOE
(vo)
In my line of business, it’s a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describe
what I’m doing, as it is to DO what
I’m doing. When to say what. What
word to select.
CHLOE
(vo)
Some men hate to hear certain
terms. They can’t stand specific
moves, and then they can’t live
without others.
CHLOE
(vo)
It’s part of my job to know where
to place my hand, my lips, my
tongue, my leg, and even my
thoughts.
CHLOE
(vo)
...What kind of pressure, for how
long, and when to stop...
CHLOE
(vo)
I can become your first kiss.
CHLOE
(vo)
Or a torn out image from Playboy
that you found when you were nine
years old. Am I your secretary, or
am I your wife? Maybe I’m your
seventh grade math teacher you
always hated...
CHLOE
All I know is that if I do it just
right, I can become your living,
breathing unflinching dream. And
then, I can actually...Disappear.
片尾(字字珠璣,意緒無窮):
CHLOE
(vo)
..When I was alive, part of what I
did was to become invisible. To
crawl inside your deepest dreams,
fears, hopes, and obsessions. To
recite to you your own story, even
if you didn’t know it yourself...
CHLOE
(vo)
And in this way, I could breathe
life into you. And make you Alive.
CHLOE
(vo)
When I was alive, and I had
completed my task, I was folded up
and forgotten.
CHLOE
(vo)
But what if, by dying, I were to
stay around. And never go away?
CHLOE
(vo)
What if, by dying, I could continue
to narrate your life...
CHLOE
(vo)
What if, by dying, I could nestle
myself into every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you, without even
touching you.
CHLOE
(vo)
Without ever even uttering. Another
Word...
有了這段旁白,我們對catherine轉過身來的那個發簪才有所恍悟。
片尾的那部分不才翻譯一下吧,原文筆法春秋,怕是翻不出那味道,大家將究看吧。
在我有生之年
我的某些言行隱然難察
我潛入你夢境深處
滲進你的疑懼、你的希望、你的執念
對你述說著你自己的故事
而你對此卻茫然不覺
如此地
我將生命吹入你體內
讓你重獲新生
在我有生之年
我完成了我的使命
隨后我便被擱置遺忘
但是,倘若
憑借死亡
我可以徜徉在你身邊
永不離去?
倘若
憑借死亡
我可以繼續述說你的故事...
倘若
憑借死亡
我可以蜷棲于你的隨身事物之中
甚至不必再對你有所碰觸
甚至不必再吐露,半語一言
2 ) 求你愛我吧!
愛上一個人很容易,而讓那個人也像自己愛她一樣愛自己談何容易。
Chole愛Catherine,她故意創造:有和她說話的機會,有和她見面的理由,有和她親密接觸的時機。。。。。。盡管Catherine是個已婚的中年女人,盡管Chole是個把酒言歡的公關小姐。
外在永遠抵擋不了內在所要的,Chole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對自己所愛的渴求,鍥而不舍,盡其所能地表達自己不愿意就這樣放棄的訴求,為什么?對于愛情,我們無可厚非地向往憧憬,對于愛人,我們不求回報地奉獻自己,對于自己,我們往往忽略了。
Chole的每個表情都在暴露對Catherine的愛戀,我很羨慕Catherine,若沒有Chole愛她,她只是一個事業成功的中年女人,生活一如既往地如死水,Chole的出現改變的不僅是她的生活,還有她的家庭狀態,某種程度上可以說Chole是Catherine的第二春。當Chole含淚對Catherine說我想要你吻我。我被徹底感動了,這個吻字更像是愛字,我想要你愛我!好凄美。
人的一輩子,可以遇到很多很多人的誘惑,但誰又能像Catherine這樣幸運可以遇到Chole,Catherine懷戀她,因為她知道Chole是唯一的!
3 ) 迷鹿闖進中產階級玻璃屋
炎熱的中午,坐在空調屋的白沙發上看完這部電影。
影片寫滿了中產階級符號,BoConcept風格的HOUSE和家具、Ralph.Lauren式的衣著、醫生和教授的職業、金發的學音樂的兒子、鏡頭語言是干凈節制的、甚至男女主角都一貫以中產階級男女戲路見長,結尾也是中產階級道德觀。
阿曼達在影片中真是美若精靈,把一只誤闖進白色玻璃屋的迷途小鹿演得勾人心魄。反而朱麗安.摩爾和利姆.尼森因演了太多類似角色讓人有點審美疲勞。
影片的中段發展有小小的出人意料,但結尾我就覺得太倉促了,把影片打回了西德尼·謝爾頓故事的層次。
但真的好久沒看到一部畫面這么講究,取鏡這么有心計的影片了。
4 ) 《克洛伊》:兩個女人的鏡像
(芷寧寫于2010年5月7日)
盡管法國女導演安妮·芳汀自己不滿意她03年的作品《娜塔莉(Nathalie)》,并對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編劇、阿托姆·伊戈揚執導的翻拍版《克洛伊(Chloe)》充滿了期待,但有影迷已先入為主地認為還是舊版好。
比較新舊版后,感覺各有優勢,只是所代表的人物心性不同,且新版在探討兩個女人的關系方面做得更大膽一些,如果把《克洛伊》當作一部全新的電影來看,會發覺這是一部整體成色不錯的影片,結構清晰,節奏流暢,畫面質感,運鏡細膩,仿佛每個滑過人物面部的鏡頭都帶有深情的審視,人物塑造真實立體,頗有現代感,兩個女主角的對手戲也很有看頭。
很湊巧,近期看了兩部朱莉安·摩爾的影片,一部《單身男人》、一部《克洛伊》,出演的都是失落的中年婦人,而且一個比一個神經質,當然《克洛伊》的表演空間和塑造余地更大,更適合演技派摩爾發揮。近期也看了兩部阿曼達·塞弗里德出演的影片,一部《分手信》,一部《克洛伊》,就表演提升度而言,自然是《克洛伊》,何況機會難得,和摩爾飚對手戲,如果接的住招的話,便可大大的磨練并提升演技。
朱莉安·摩爾很適合出演那類受到折磨又自我折磨的神經質女人,她善于運用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漸變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作為文藝片常客,摩爾總以投入而飽滿的內心戲、寫滿潛臺詞的舉止演繹著一個個令人過目難忘的女性,哪怕是落寞的背影也能突顯人物特質,如《木蘭花》、《不羈夜》,《時時刻刻》等,此次,她出演的絕望女人凱瑟琳,內心戲依舊豐富,每個表情都值得玩味。
不似舊版中芳妮·阿爾當飾演的強勢妻子,摩爾的凱瑟琳很脆弱,而她那看上去成功美滿的中產家庭也很脆弱,很容易就被打破和睦的平衡——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丈夫和兒子,這兩個她生活的支柱近來都在疏遠她,一個花心在飄,一個正當叛逆,凱瑟琳對自身對婚姻對家庭失去了把握,她迷失又迷離,得不到和家人溝通的機會,她選擇用一個極端的方式去干預這種失衡。
事實上,新版的凱瑟琳心境更趨復雜,也更真實,對丈夫、對兒子、對她雇來的克洛伊,都充滿了復雜多變的心態,猜疑妒忌、失落失意、茫然無助、不甘糾結,特別是對年輕漂亮新鮮嬌嫩的克洛伊,不經意的艷羨、對青春美好的留戀、潛意識里的好感……這一切讓凱瑟琳漸漸混亂,讓她感到筋疲力盡。而作為一個愛著家庭的女人,新版的凱瑟琳更接近現實中的那些以家為人生目標的女人,那段和丈夫戴維(連姆·尼森飾演)的最終溝通,發自肺腑,聲淚俱下,很容易引起現實中有潛在中年危機的女性觀眾的共鳴。有人詬病凱瑟琳的痛哭流涕,認為此刻的她像個乞求憐憫的棄婦,然而,那是一個“美人遲暮”的女人、被家人忽視的女人的恐懼、無奈、訴說和力爭,這段戲,編劇太有生活了,話說再自信的女人在歲月面前也抵不過它橫掃的鐮刀。
不同于艾曼紐·貝阿飾演的那個看上去喜怒不行于色的娜塔莉,阿曼達·塞弗里德的克洛伊眼神純真,對喜愛的人和事有著簡單的執念,雖然游走于高級歡場,但她的內心是清澈的,更是執拗的,強烈渴望著愛與被愛。有場戲,克洛伊摔傷了膝蓋,凱瑟琳給清理傷口,克洛伊看向對方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小女孩般天真的迷戀,而旋即嘴角微微的上提,則顯示出她內心的誘惑和此刻的情緒波動,作為演藝界的新力量,塞弗里德以這樣瞬息流露微妙而繁復心境的演技表明她很有未來。
可以說,該片是一部女人戲,男主角連姆·尼森的出場也仿佛是為了給兩個女人搭橋鋪路,推動劇情。片中的兩個女人,一個工作生活在有著大玻璃窗的房子里,她的一切仿佛一個標本展示,而另一個,只有職業特征,對其家庭出身都采取了缺省狀態,仿佛那類生活在背陰處的嬌艷花朵。
一直只用膠片拍片的加拿大導演阿托姆·伊戈揚手法很細致委婉,影片呈現得很有質感,具有相當的觀賞性,當然也有驚悚情色的成分,仿佛在觸碰女人的極微妙世界。影片大量采用了鏡子、玻璃作為道具,讓本體和鏡像相互反射、折射或透視,從而引帶出多重的鏡頭語匯,延展了人物心緒,讓形象更立體豐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49570826_d.html 5 ) 天平的兩端
Amanda Seyfried無愧為目前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此妞先是在[Mean Girls]里扮演胸大無腦的花瓶陪襯Lindsey Lohan;然后跑進[Mama Mia]里又跳又唱和老戲骨梅姑飚音樂劇;再來與另一只當紅炸子雞Megan Fox小姐在[Jennifer's Body]里血腥斗法,大玩曖昧親親;之后馬上化身成[Dear John]里的純愛女主角展開兩地戀賺人熱淚。伊其實算不上傳統美女臉,但勝在可塑性強,能伸能縮。眉眼綻開笑顏爛漫就是清純派,眼神凌厲卷發吊帶襪就變身魅惑女,亦正亦邪之間游走得不費吹灰之力。加之魔鬼身材,演技可圈可點,又很會選戲, 短短幾年便交出亮眼成績單,迅速上位成新生代搶手女星。
這回,她叫[Chloe]。
故事一開始很簡單,大學教授David(Liam Neeson飾)和婦科醫生Katherine(Julianne Moore飾)是一對典型的中產階級夫婦。事業有成,品味優良,兒子已經到了偷偷把女友帶回家過夜的年紀。兩人的婚姻生活正如他們居住的極簡風白色調大宅,透過一面面光潔的落地玻璃墻,看上去一覽無遺毫無瑕疵的家,其實蒙著隨手可觸的灰塵。于是中年危機準時來臨,Katherine發現成熟魅力十足的老公可能與女學生有染。作為一名有自控力的職業女性,Katherine顯然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棋出險招,找來嬌艷魅惑的高級伴陪女郎Chloe,請其色誘老公,企圖挑戰老公的自制力,抓住把柄。Chloe很干脆地立刻投入角色,似乎與David一拍即合,每次都會在幽會后把香艷細節主動回報Katherine。這個時候,故事跳出典型小三兒套路,觀眾們開始感覺到不對勁了。Katherine開始沉迷于Chloe一次又一次的口頭匯報,嫉妒痛苦之情混雜著異樣的興奮悸動,欲罷不能,只為了“這樣感覺和丈夫更接近”。然后真相揭露,原來Chloe真正癡迷的人是Katherine,和David的激情色誘故事純屬幌子,只為了可以進一步接近Katherine。夫妻倆大吵一架交了心,發現看似花心的老公其實并沒越軌,而寂寞情動的老婆卻和自己雇用的年輕女孩上了床。故事的結尾為情所困執迷不悟的Chloe潛入大宅與Katherine作最后的糾纏,意外跌落窗外(誰叫墻都是玻璃的),從此完美跌出夫妻倆的生活。一家三口重回正軌,好萊塢式的大團圓。
作為一個非典型出軌故事,電影完全是兩個女人的對手戲。男主角丈夫看似為一切的誘因,卻始終為一抹背景色。得知老公可能和年輕學生出軌,妻子直接跳入不信任的心理狀態,并未查核事實,而是先入為主地認定丈夫的不忠,從而為后面的情節發展定下自我否定信心缺失的基調,即你肯定對我沒興趣了,因為我不再年輕。之后年輕女孩Chloe加入,其實是把妻子的自我人格一分為二,形成天平的兩端。一端是”現實的我”,一端是“曾經的我/我想變成的樣子”。Katherine一方面挫敗于Chloe動動手指頭男人就俯首稱臣的蠱惑力,一方面又掙扎著辯護她與丈夫曾經多么如膠似漆。而Chloe和David所謂的關系,僅限于語言的敘述。潛臺詞即這些激情時刻Chloe可能與之發生但其實未發生的,同樣也可理解為Katherine想與之發生卻無法達到的。妻子與丈夫的親密瞬間只存在于另一個女人的語言之中,而生活中和丈夫的互動卻是冷淡而克制的。一個女人的欲望,從另一個女人的口中吐出。在這些敘述中,男人的實體是缺席的,Chloe成為Katherine自我發掘及自我袒露的媒介。而Chloe對Katherine的迷戀,也不是全無來處。因為不管是母親形象的投射也好(影片中這部分交待很有限)還是別的原因,對Chloe而言,Katherine也是她天平的另一端,是她渴望得到的目標。當丈夫和妻子終于敞開心扉大和解的時候,才發現所有的隔膜只因彼此都以為是對方冷淡自己,其實完全是缺少溝通的結果。Katherine此刻的天平慢慢開始趨于平衡。而到影片的結尾,Chloe消失,好似從來都不曾存在過,唯一的痕跡只是Katherine別在發上的那根銀發釵。
影片中對于Chloe一角的背景交待著墨不多。我們只知道她應該是對男人手到擒來的魅惑女子(這是Katherine認為的),其次她把母親的銀發釵兩度送給Katherine。據說英文劇本中有更詳細的背景交待,使其人物的行為動機更合理化。影片最終這么表現,不知是否為刻意留白。
Julianne Moore真不愧是資深女伶。面對Seyfried咄咄逼人的亮眼青春美色,她將謹慎正統的妻子壓抑克制又時刻被撩動的心態表現得入木三分,情緒層層疊加,絲毫不遜色。新生代與中生代兩大美女的大尺度床戲也拍得很唯美,實在敬業。有趣的是,Moore和Seyfried的生日是同一天,能有機會一較高下,是命運也是巧合吧。
6 ) 《克洛伊》:悲情洛麗塔
1.
這部講述了在愛情與婚姻中關于信任與背叛的情感倫理劇,翻拍自法國女導演安妮·芳婷2003年的成名作《娜塔莎》。時隔7年,加拿大導演阿托姆·伊戈揚,這位徘徊在商業主流電影之外,始終堅持著個人獨立藝術風格的導演,重新翻拍了這個充滿著懸疑戲劇色彩的故事。
作為一部優秀電影的翻拍之作,本片自然有著太多來自與原作比較的壓力。誠然,本人沒有看過原作,自然也就無法進行詳細的比較。倒是在看過原作的劇情介紹之后,多少了解了這兩部影片在劇情上的不同。
本片在劇情上就原作的基礎進行了很大的改動,影片關鍵人物克洛伊的背景與身世不再是原作中的變身為妓女的女私家偵探,而是一個來歷不明身世不詳的年輕女孩 ,一個混跡于高級酒吧俱樂部中,勾引有錢有勢的中年男人的從而獲得收入并以此為生的高級妓女。
這個對主要人物的改動,對于本片來說有利有弊,有利之處在于,克洛伊這個人物區別于原作來說,對于本片她成為了一個全新的人物,完全沒有背景和身世的交代,則使得她從故事的開始到結束,都充滿了奇妙的神秘性,這樣的神秘性賦予了這個人物不一樣的質感,使得觀眾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探索她神秘的情感世界中去,從而使得這個人物在新作中充滿了讓人扼腕痛心的悲劇性色彩。敝處在于,對于很多過于缺乏耐心的觀眾而言,本片從一開始克洛伊的出現直到與妻子凱瑟琳的偶遇和相識,幾乎跨越了很多個過程,稍微讓人有一些摸不著頭腦,如果不是耐心觀看到影片的最后,追尋著克洛伊的情感軌跡來回看的話,很多觀眾不免會對這樣跳躍性和高戲劇性的劇情不滿。
畢竟,這是一部以兩個女人私密情感發展線路主導劇情走向的影片,而情感又是最為細膩細微的一種表達方式,觀眾稍微的疏忽和對人物情感的不解,就可能導致對這部影片故事最終的不解。而始終籠罩在神秘薄莎下的克洛伊與始終籠罩在懷疑與不安中的中年人妻,使得這兩個主要人物,一個就像清楚印在白紙上的黑色墨跡(中年人妻凱瑟琳),而一個則像落在白紙上的透明水跡(克洛伊)。我們能夠很快理解人妻凱瑟琳的心理情境,但是卻很難從影片一開始進入克洛伊的情感世界。她們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一個清晰一個模糊,這是本片人物刻畫展現方式的一種嚴重失衡。說到這里,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樣“失衡”的表現方式的,因此非常滿意本片對原作故事主要人物的改編,這樣的改編賦予了本片不同于原作的情感表現方式,也賦予了克洛伊(原作中的娜塔莎)這個人物不一樣的特質,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人物改編使得本片比原作具有更深的懸疑戲劇性,本片的懸疑性不僅僅是像原作中娜塔莎那樣的偵探或是妓女的神秘身份所帶來的,而是把人物的神秘性更深入了一步,用人物神秘的情感世界作為劇情發展的牽引線,從而用神秘的情感作為整部影片懸疑色彩的主導。
2.
觀看這部影片是一個抽絲撥繭的過程,不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鐘,你也許永遠都會處在一種不解的狀態中。抽絲撥繭的是克洛伊的情感世界,是慢慢抵達她內心深處的過程。
影片的編導聰明的用兩個女人的視角,成功地忽悠了觀眾。這兩個女人,她們一個是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妻,一個則是能夠讓男人第一眼就神魂顛倒的美麗性感的高級妓女。理智來看,她們的世界本身不會有交集,因為像克洛伊這樣的女人,他們是已婚男人身邊的情人,是帶給已婚中年女人關于丈夫偷情出軌可怕夢魘的主角,是中年人妻凱瑟琳最為憎惡的對象。克洛伊這樣年輕女孩的美麗,就像一種透露著新鮮光澤與香澤氣息的誘人果子,實則充滿著可怕致命的毒性,讓年老色衰的中年女人嫉妒,讓男人們欲罷不能地想擁有。
影片開頭,我們看到凱瑟琳與克洛伊的關系從金錢的雇傭關系開始,凱瑟琳雇傭美麗的克洛伊去誘惑自己的丈夫,從而通過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證實她內心丈夫與年輕女學生偷情的猜想是否是真的。慢慢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凱瑟琳是一個無助的被欺凌的可憐中年女人,因為丈夫忙于工作因此對她很是疏忽,處在青春期的兒子又對她無緣無故的不滿,整個家庭的狀態對于凱瑟琳來說就像影片中的寒冬一樣冰冷。她努力想要成為一個賢妻良母,希望得到的效果卻總是與自己希望的背道而馳。這個時候,她用克洛伊這樣的女孩去滿足她那種想要窺視丈夫另一面的心態,克洛伊則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公事公辦,甚至是非常得意的表情,述說著與凱瑟琳的丈夫從勾引、調情到發生性關系的全部過程和細節,用凱瑟琳教給她的方式去進行這場妻子謀劃的丈夫出軌的行為,凱瑟琳則哽咽地聽著這一切。
克洛伊對于凱瑟琳來說是多么的可怕,這兩個女人的關系,在影片伊始,是以克洛伊為強者,凱瑟琳為弱者進行表現的。觀眾同情凱瑟琳,鄙視克洛伊,但是,當影片故事慢慢地發展下去,當真正抵達真相的內核,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所有人都錯了。在這場關于愛情、背叛與人性糾葛的大戲中,真正悲情的人物其實并不是凱瑟琳,她至多有些可悲,而真正悲情真正值得讓人同情的人物卻恰恰是克洛伊。
雖然我很想就克洛伊的情感世界,做出我自己的分析,但是為了使得看到這篇影評的人不會因為這樣的分析看到過多的劇透,我不得已只有作罷。克洛伊是這樣一個你或許永遠也猜不透,實則卻非常簡單的女孩,阿曼達·賽佛里德的飾演更是使得這個人物充滿了非凡的魅力——她是那么的美麗和單純,明媚的雙眼瓷白的肌膚純真的笑臉,在聲色場所濃妝艷抹的性感裸露下,在她那一切故作出來的妖嬈嫵媚動作下,她不過是一個渴望愛需要愛的簡單女孩,卸下那一切的偽裝,你真的會以為她是降臨在人間的美麗天使。最大的悲劇性來源于,當她穿梭于各種聲色場所,當她與各種男人在酒店陰暗的房間里肆意地宣泄著性欲滿足著對方的各種欲望,做著各種下流的動作發出著淫蕩的呻吟時,這個沒有身世來歷,我們甚至不知道她的真實姓名與年齡的女孩,就像一個悲情的洛麗塔,在早熟與純真的夾縫里,在渴望愛卻得不到愛與關懷的情況下,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期盼愛去得到愛,像飛蛾撲火不管不顧那般極端而讓人心痛。最大諷刺在于,作為一個高級妓女,做著為人不齒的事情,在她面對的人群中,有那些厭倦了婚姻的男人和女人,有那些不再懂得純粹的愛,通過偷情、包養情婦高級妓女來放縱的人面前,她因此顯得那么的美好,至少,她還懂得何為愛,至少她還可以為了一個愛的人,熾烈地純粹地去愛,哪怕最終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影片最后的那一幕,才讓我們對這個女孩的誤解得已煙消云散,從而能夠進行反思,這一幕悲劇的上演,難道僅僅只是一個神經質的中年人妻對丈夫的懷疑所引起的嗎?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影片結束后,有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反思的方向。
就像影片開頭那樣,鏡中的她,裸露的性感的肉體,現實中的她是簡單和純粹的,那些我們不得而知的現實因素,脅迫著她不得不以這樣的方式在殘酷的現實世界里生存下去。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和我一樣也愛上這個名叫克洛伊的美麗女孩,她的生命猶如曇花一現般,美麗熾烈短暫地存在最后又讓人扼腕痛心地香消玉損。
3.
在這部以中年女性心理以及婚姻家庭危機作為背景的影片中,編導另辟蹊徑用另一種方式與視角去更深地挖掘了家庭情感倫理這一主題。不再只是單純地表現婚姻家庭情感問題,而是加入了另一個局外人的視角也是就克洛伊的視角去表現,同時通過兩個女主角非正常充滿懸疑戲劇色彩的關系和情感去挖掘出主題的更多面。一開始,觀眾會以為這是一部類似于《美國美人》那樣主要表現和講述家庭婚姻和中年危機的故事,通過影片故事的發展,觀眾可以看出本片的故事則是通過對那位插入到婚姻危機中的“美國美人”克洛伊的表現,從另一個側面去反襯出一個中年已婚女人的心理狀態,以及展現出了愛情婚姻信任危機嚴重的社會大環境。總之,克洛伊這種女孩的存在,有她存在的理由和市場,但是她的存在和悲慘的結局卻恰恰也是對這個時代是否還有純粹的愛情和婚姻最有力的詰問,是沒有身世背景生活在邊緣狀態下的年輕妓女,與中產階級有錢有權家庭的碰撞。
而性在婚姻生活中,以及在情感世界中的重要性,不過只是影片故事矛盾中的一個,它并不是這部影片所要要展現的所有,但是卻也是這部影片所要表現出的一個關鍵內容。可以說,凱瑟琳通過極端的性愛的方式,在克洛伊身上尋找的是被丈夫輕視之后帶來的肉體的絕望,通過這樣的出軌方式去求證去滿足去尋回婚姻生活中日漸稀少的性愛。凱瑟琳對丈夫的懷疑也起因于對自己外表和性魅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的消失。克洛伊則在她的客人們身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性交易中,看到了太多已婚男人對妻子的背叛,從而顯得有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早熟。凱瑟琳處在青春期的兒子,則在對性的初步嘗試中,試圖去理解愛情以及父母的婚姻狀態,可以這樣說,在成人的世界里,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在他長大后所要面對的這一切面前,性不過只是其中的一環,很重要但那并不是全部。
朱莉安·摩爾用她那種獨有的優雅的氣質,她那蒼白的肌膚,瘦削的身材,完美地飾演出了一個人到中年,美麗開始褪色的情感脆弱的妻子,她的神經質,對丈夫的懷疑,使得她完全陷入了由自己導致的一種焦灼的心理狀態中,與漂亮年輕的阿曼達·賽佛里德飾演的克洛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又如此的相得益彰。這兩個女演員之間擦出了驚人的情感火花,一個老戲骨一個新演員的搭配,兩位女演員特有的獨特的表演風格以及精湛的演技,使得這部影片沒有因為太過于戲劇化而使得人物流于膚淺和俗套。更加讓人敬畏的則是,凱瑟琳丈夫的扮演者連姆·尼森,在拍攝過程中他的妻子不幸因為一場滑雪事故和去世,卻還是敬業地堅持演完了所有的戲份,不得不叫人深感佩服啊。可以說,這部影片的成功離不開三位主演的精湛演技。
雖然結尾來得有些突兀,似乎悲劇降臨并沒有充分的理由,但Amanda Seyfried終于有自己的代表作了,這比什么都重要,滿分,毫無疑問,滿分。
愛欲泛濫啊,胸好大啊
看完了劇本,才發現片子里好多地方都刪掉了。比如Michael曾經和一個年長女人離家出走,從而母子關系緊張,比如Chloe交代了她小時候就被媽媽拋棄了。。。
最后墜樓那一吻……兒子這輩子的三觀都被毀完了吧╮( ̄▽ ̄")╭
妖孽呀~開始還以為是一部俗套的倫理片,后來演變成美艷的女同片,再后來又成了出人命的驚悚片,最后呢,當看到Moore別在發髻上的簪子,才明白其實這是一部別樣的愛情片
這劇情也太變態了點,看到結尾catherine帶著chloe送給她的那個發髻著實愣住了~~
女人,伴隨著嫉妒(音樂教師搶走兒子,DVD中有刪除片段)與猜疑(丈夫外遇)成長。身為女人,對女人了解的更多,女人才是女人的朋友。疑心病滿足了戀母情結兼蕾絲邊患者尋找愛的空隙。
在不知劇情的情況下和我爸一起看了...拉拉情節和暴露鏡頭真的不適合父女檔.....
一個同性戀裝成一個異性戀,碰到一個異性戀因為更年期變成一個雙性戀,最后覺得自己還是異性戀~~~~相當之得瑟的劇情,相當之惹火的小女主和小男配加上相當之蒼老的julianne moore,在法國竟然是沒被貼上限制級,真是奇跡~~~
只覺女人真是充滿無限魅力的物種。
愛上直女的痛苦。
改編自03年法國影片《娜塔莉》,劇作極富戲劇性,涉及中產家庭各方面,因歲月產生的不自信而誘發的信任危機、夫妻關系,母子關系。克洛伊對母性的渴望等等。幾位主演都極出色。3星半。
故事其實硬傷還挺多的,但是幾位演員出色的演出挽救了一切。Amanda真好看,多演演愛情輕喜劇吧,養眼。
最讓我覺得驚艷的是影片的顏色處理,每個演員的皮膚都呈現一種幾乎透明的陶瓷感,粉紅色的血管清晰可見,這種天然阿寶色到底是怎么調的!!!!!?
看完以後的感覺很悲傷,我發現最有價值的是青春,最沒有價值的也是青春。她很美,容易令人動心,但動心不是愛,她永遠敵不過女人和丈夫日積月累的感情。再次證明: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所有努力都是徒勞。
amandaS美艷至極
克洛伊去凱瑟琳辦公室,秘書問她是凱瑟琳什么人,克洛伊說完“我是她朋友”整個人都神采飛揚起來……
Julianne Moore怎么老是搞同性愛
女人對愛情的自作聰明,往往是才是她的致命愚蠢~
看高跟鞋看到高潮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