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imée & Jaguar
Lily 和 Felice
“我讓那些最自負的女人們傷透了心,因為我是如此卑微,如此貪婪,如此熱情……”47”15’
……
別那樣看著我,我曾經成千上萬次問我自己,現在我懂了,我懂了,有些事情我永遠也沒有資格知道。felice,你說我有多傻,這里是一個戰利品,那里是一個冒險者,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大家是如何看待我的么?那種盯著我的書架看的輕蔑眼神。
現在你走吧,播下絕望的種子,然后消失?
我太傻了,felice,就像和Gunther,Ernst還有其他人一起時那樣,我一直以為如果我懷抱信念,努力奮斗,就能夢想成真。我付出的努力應該得到回報,而一切都會變得有意義起來,我終于可以看著她,對她說,這就是愛的意義所在。
我是猶太人,Lily……
……
這一切都是徒勞,Felice,一切都是徒勞。
……
“現在請安睡吧,愿當你的生命結束之時,在天堂你會發現,愛自有出路。”
……
“不奢望再次墜入愛河,她會怎么做?”
我想要你,你的全部,你的一切。
一切……但我只要能擁有一個瞬間就滿足了。
一個完美的瞬間,一個值得一生去回憶的瞬間,那并不困難。我不要永遠,我只要現在。我要許許多多的現在,到我白發蒼蒼。另外,我還想要些蛋糕。
2 ) 跟朋友播客聊了一集
播客名就叫 女通訊錄,聊了一集戰火中的伊甸園。
網易云:分享#女通訊錄#的聲音《第七期《戰火中的伊甸園》—— 猶太女孩和納粹軍嫂的生死愛情》//y.music.163.com/m/program?app_version=8.8.50&id=2513003522&userid=124847550&djId=124847550&dlt=0846 (@網易云音樂)
小宇宙://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357e9f0e67030aadb38fe74
一部很特別的電影,基于真實故事改編,在二戰中的柏林,一個猶太女孩和一個納粹軍嫂的愛情故事。猶太女孩為了留在納粹軍嫂身邊放棄逃生的機會,納粹軍嫂在猶太女孩逝世后思念了整整五十年。如果不是基于真實故事,可能沒有編劇敢這么編吧。
聊之前感覺很喪,聊完了莫名心情還挺好的。
3 ) 二戰+les
夜里兩點,24小時前的現在,看《艾米和加古婭》,如此經典的L不多見。
二戰的槍聲,炮火,和殺戮
硝煙包裹的卻是兩名女子。
“屋子外面槍淋彈雨,
屋子里邊依然充斥著音樂女人和美酒”
這是二戰時德國的寫照
生死不過一墻之隔,一步之遙
跟愛比,太單薄。
拿什么回報這擁吻
的溫柔?
于是只有顫抖,顫抖……
不知所措地,
那一刻我流下眼淚
……
4 ) 用愛情對抗恐怖
愛情在恐怖的世界里總是光彩奪目。很少有女性同性戀題材的作品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一個在第三帝國法西斯政權的中心柏林背景下,猶太女人和德國女人的至死不渝的愛情題材更是讓人不可思議。但是在這樣一個窄小的空間里面誕生出的愛情,充滿了張力。他那不可一世的爆發,展現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在法西斯政權下的德國,男人犧牲自己的身體在戰場拋灑熱血,女人犧牲自己的生活為前線做好后勤。做事嚴謹認真的德國人,把人的行為都進行了標準化。法西斯主義有可循的標準去教婦女如何去做一為優秀的母親。Lilly就是一個光榮的銅牌媽媽。她有四個孩子和一位體格健壯的納粹丈夫。家庭的標準化和戰爭使得家庭的意義變的模糊。在Lilly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德國婦女的普遍特征。在炮火連天的硝煙中她缺乏生活的安全感,她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精神支柱來支撐起她對生活的憧憬。她更需要在一個搖搖欲墜的社會謊言里找到一個存在的意義。她并不愛她的丈夫,那些冠冕堂皇的榮耀和戰爭緣由總是死氣沉沉毫無趣味。
Felice具有這不可抗拒的魔力。她輕佻的姿態中不經意地流露出自信。仿佛她是置身事外的郎中,在那充滿智慧的大腦里有能治人心病的妙方。她大膽的走向Lilly,帶給了她夢寐以求的一切可能。一個英俊瀟灑的男子可以讓一個女人忘了自我,而一個風情萬種女人卻可以讓另一個女人愛上自我。不可否認,同性的戀愛有這一脈相承的心理優勢。被一個懂自己的人愛上是一件對很多人來說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愛情。
兩個在恐怖中生活的女性走到了一起。她們彼此鼓勵,共同最求生活的樂趣。Lilly的傳統思想被漸漸融化,Felice及時行樂的態度也趨向于一人。戰爭使他們走到了一塊,但戰爭對于Lilly和Felice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對Liliy而言,二戰是德國人重新在歐洲站起來的全部機會。德國人要證明日耳曼人的優秀和洗刷一戰的恥辱。她可以厭惡戰爭,反對法西斯,同情猶太人,但她無法拒絕自己的民族。她是德國的一部分,而沒有一個德國人希望祖國戰敗蒙羞。
法西斯對猶太人的迫害是無法用任何藝術形式來表現的,因為藝術本身擺脫不了對美的追求。而只有真正經歷過屠殺的人才會懂得它的恐怖。Felice是一個猶太人。她對柏林有著難以言訴的情感。她當然憎恨法西斯,她真希望俄國的特務可以能干到把希特勒刺殺了。可作為一位德國人,柏林是她的家,雖然這個家已經千瘡百孔,危機四伏。但任然不能磨滅她對柏林的留戀。她隱姓埋名為一家法西斯報社工作。她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對猶太人的屠殺可以趕快結束。哪怕是以德國滅國為代價。
5 ) 看了三遍,終于看懂
一開始felice看到漂亮的lily私會情人,試著寫情書去追求去“玩”,覺得這樣很“有趣”。送蘋果那一段,她又發現lily人很真,“只是想追求她想過的生活”而已。然后朋友被槍殺,她對lily是有點感情寄托的,才會打電話去哭。很多封匿名情詩,lilly排除了老公和情夫,一直不知道情詩是誰寫的。Lily被強吻是自然反應打人,估計打完就想到情詩是felice寫的。所以追出去,失魂了很久,終于決定接受felice。
接受的原因:
Lilly以前應該沒什么朋友,Felice每次到都一堆人,Lilly愛這種多姿多彩的生活。
她老公只會說“你屬于我”,情夫只會說“我硬了”。Felice那么多的情書,lilly就是愛這種浪漫。再到性愛,lilly跟她老公做,衣服也不脫直接做完了事,半點享受都沒有。跟Felice,還沒開始都顫抖成那樣了……
這兩人浪漫到睡完還是寫情書。她們玩cosplay穿對方的衣服,學對方的樣子。這段很有趣。
劇情發展很快。felice始終有些玩的心態,所以睡完lilly,又激吻llis。lilly單純,毫無保留的付出全部,見到felice激吻llis的情況下,居然一點都不拖沓就跟丈夫離婚。Felice沒有一點開心,就這樣就離開。她可能想的是她和lilly老公同時存在,就像lilly老公和之前的情夫一樣。這時候覺得felice有點“爛”。
felice應該也是感情越放越多,第一次以為希特勒死了回去。第二次又回去跟lily道別。當她發現,Lilly不要命轟炸的時候也一個人在家等她。lilly的話,改變了felice,她感覺到lilly把她當全部。”我是猶太人”“你怎么能愛上我”“我嘗試克制了”就這一瞬間,兩人都不再有半點疑問了,都毫無保留地愛了。felice做了愛的選擇。
當她跟朋友分別從車站走出來那段,她應該是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到后來被抓那天在湖邊,lilly單純,100%開心,但felice是有點憂愁,她說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堅強的面對.......面對什么?分離和死亡吧。
懷疑導演是虐待狂,Felice被抓走那一段那么冷冰冰,而且是最開心的時候,嘎然而止,連個byebye都沒有。
felice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精彩,瀟灑過了,遇到真愛,也沒什么好遺憾的。反而苦了未亡人lily,30歲守到92歲,62年的孤獨。(真實的lilly2006年走了)
6 ) 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坦白說,其實沒怎么看懂影片中的情節流動,尤其不懂的是:此情從何而起,又為什么會一往而深?
只知道,一場愛戀,她放棄了自由的機會,留在戰爭中的柏林,最終以生命為代價;她不惜代價,拋夫棄子,經歷了一個人半個世紀的地老天荒。最終打動我的,僅僅是白發蒼蒼的她目視遠處淡淡吐出的一句話:“50年,50年了,只抱著一絲懷念,只想著一張臉,只念著一個名字。”直直劍指人心,令人顫抖:愛的代價,可以是一個人半個世紀的孤獨;地老天荒的,是追憶,是緬懷,也是愛,無論你是知或不知,無論你是在或不在。
也是為這一句話,想要一探究竟。查了才知,影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主角Lilly Wust曾于1981年為戰時救助過猶太人獲頒聯邦榮譽獎章,而其中之一,就是她用半個世紀憶念的愛人。她嘗試過敘述她用一輩子守護的秘密愛情,向記者;但是她不能完全釋然敞開。直到她的兒子對她說“Mom, if you’re going to do it, then do it right! Tell the entire story or don’t tell it at all.”,才有了后來的”Aimee & Jaguar: A LOVE STORY, BERLIN, 1943 about Lilly’s life”,也才有了其后的影片。
小說是德國女作家Erica Fischer所寫,沒看過;影片是德國男導演Max Farberbock所導,算不上是成功之作,至少在我看來如是。也可能是因為我鑒賞力不夠吧,無從欣賞該片能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精湛之處。也不知道,有沒有中譯版的書可看,但我是持有一點妄想的,由女性來描寫女性之間的一場愛戀,應該要比男性霧里觀花的詮釋來得更精準細膩吧?!至少應該不會讓我對她們之間情感的滋生變醇變厚有突兀到一頭霧水的感覺吧?!
不過該導演在接受采訪中談及劇中女性角色張力要遠勝于男性時,還是答得很精彩的:“There are usually more things happening in women than in men. For women, life is more contradictory; there is more ambivalence, so as dramatic material I think they're richer.”。別怪我,誰讓我有點大女子主義呢?!
至于結局,生活遠比電影豐富……
我愛,你可知:我的整個生命充滿錯誤,百無一是,但現在我知道了,正因為一切都是錯誤,我才遇到了你。我等待著,而你來了,我感謝這一切……
I just want you to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you give me the meaning to my life I have no right to expect.
7 ) 艾米爾與加古亞
看了兩遍,很喜歡,兩位主演表演都很有張力。尤其是菲利斯回來找莉莉的那場戲,一個到處奔波瞞著對方自己是猶太人的事實,一個不知對方生死不去躲進防空洞癡癡等待。摔壺的那一刻兩個人的誤會終于澄清,可是猶太人的身份又給電影罩上悲劇的陰影和濃厚的絕望的悲傷,電影背景是二戰期間,記敘了女主間跨越種族和性別的愛。拍得很好,值得一看。
8 ) 五十年只想著一個人
真情最能打動人,五十年只念著一個人的名字,只想著一個人
在時光這趟列車上,Lily孤獨前行,坐在最靠近列車入口處的位子,始終等待felice,即使felice被害已是八九不離十的事,然而,注視著列車入口出神于Lily而言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我相信 情 可以滄海桑田,畢竟我們還只是沒遇到對的人。
――――――――P1h3tine
兩個女子間的感情那么美那么美
這里的同性戀情是跨越了種族的,單提猶太女人愛上德國女人可能不太好想象,類似一個中國女孩愛上了侵華日本兵的妻子就可以想象這場愛情的難度了。但對于歷史和蕾絲戀情的矛盾沖突并不是很出采就顯得有些平庸了。
【德國】嗯...這是第幾部了?不同的國家,同樣的百合題材。我約摸、好像、可能是真的彎掉了。我喜歡女孩子?嗯,我喜歡女孩子。
兩位女主角太有氣質,美得讓人驚嘆。
felice穿旗袍真好看felice穿的復古毛衣針好看felice不穿衣服針好看!~
看第一遍的時候我滿腦子都是“what?怎么這樣?為什么這樣?這個英文名字是誰?這是誰?誰在說話?” 看完第二遍:哭死我了 。 Felice 優雅浪漫又勇敢,誰不愛呢…什么樣的愛情能讓一人失去生命一人等待堅守50年呢…
果然一切題材與二戰時的德國沾邊都會變得內牛滿面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哭到瞎啊!!!雖然翻譯真的很坑爹但是真的很感人好么!!!第一次時無法停止的戰栗;“我是猶太人”“你怎么能愛上我呢”“我試著克制過了……自從我母親去世以后,我從未感到安全,除了和你在一起”“別離開我……”淚崩啊!!!
她為她留在德國 ,為了愛情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她為她等了50年,等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人,只想著那一張臉,只念著那一個名字因為愛你,哪怕自己身處危險之中,也要和你在一起因為愛你,哪怕你不在了,也要抱著一絲思念好好活下去,如果我也走了,就沒有人記得和懷念我們的愛情了
『聽我說,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不奢望再度墜入愛河『你想要什么,Felice?-我嗎?我想要你,你的全部,你的一切。一切!但我只要擁有一個瞬間就滿足了。一個完美的瞬間,一個值得用一生去回憶的瞬間……我不要“永遠”,我只要“現在”,現在!現在!現在!我要許許多多的現在,直到我白發蒼蒼也是如此!
7.5 可以比肩《穿制服的女孩》的同性佳作。直男的心理防線在這樣的作品這樣優秀的演出這樣漂亮的女主前是形同虛設的,女主的氣質與萊妮里芬施塔爾有幾分相像,如果不是最后過于倉促的結局我會給這部作品更高的評價。二戰中的Berlin會是個不錯的研究題目:空襲史、防空史還是市民社會史,此片的時間段為1943.9–1944.7.20事變后的柏林,雖然只有少數幾個空襲的片段,卻足夠讓人震撼。導演另一部知名作品是45年柏林淪陷后講述柏林女人命運的《柏林女人》。
《戰火中的伊甸園》中的女女愛情不禁讓我聯想起《隱藏的戀情》里同樣產生在戰爭年代的男男愛戀。—— 片中兩位女主角的扮演者瑪麗亞·施拉德 / 茱莉安·柯勒一起獲得了第49屆柏林電影節 銀熊獎 最佳女演員。
8分女主顏值可以。印象比較深的是莉莉·伍斯特的父母說的:“你的丈夫是納粹,而你的情人是個猶太女人,這真是..這真是一場災難。”看到之后莫名的想笑。01:37:52
2小時的電影,前一小時看得一臉蒙蔽,但是后面被抓那段真他喵的藍瘦。以前只是覺得戰爭年代的愛情浪漫動人,現在滿是敬佩。當真一秒天堂變地獄,此生不再見。多加一星
為了看二戰題材的德國自己拍攝的電影無意中找到了這樣一部忽略的『絕色影展』電影以女性視角把二戰后期的德國國內的女性愛情生活紀實下來是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的尺度也和德國????電影一樣好看大膽值得收藏再看的電影。『網盤收藏』不知道有木有藍光版本。
YT切到亂七八糟看得我好昏情節整個就是突兀啊啊.
我十分認為配音與翻譯有問題
或許是字幕和我對歷史、政治、性別的敏感性不足,有些劇情轉折抓不太到,故事也顯得有點冗長。但這部片對二戰納粹德國女同性戀和猶太人的處境刻劃值得一看,兩位女主角情緒的百轉千折和兩位演員賣力的演出也算是盪氣迴腸。
felice這一劈腿就劈掉了性別國度種族戰爭,lilly又守著這份愛一直到兩鬢斑白。戰亂中的童話。
"這把椅子和這些信是我的,其余的你們可以燒掉。""愛自有出路。"女人多老都有資格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