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正在播放:西部世界-正片
    當前位置:首頁 科幻片 西部世界

    西部世界

    評分:
    0.0很差

    分類:科幻片美國1973

    主演:尤·伯連納  理查德·本杰明  詹姆斯·布洛林  諾曼·巴托德  艾倫·歐朋海默  ?

    導演:邁克爾·克萊頓?

    猜你喜歡

    • HD中字

      異世降臨

    • HD中字

      恐龍鱷魚

    • HD

      集中營里的攝影師

    • 時間獵殺者

    • HD中字|HD國語

      再造戰士2:反攻時刻

    • 更新HD

      地堡

    • 更新HD

      逆轉命運

    • 正片

      柯拉

     劇照

    西部世界 劇照 NO.1西部世界 劇照 NO.2西部世界 劇照 NO.3西部世界 劇照 NO.4西部世界 劇照 NO.5西部世界 劇照 NO.6西部世界 劇照 NO.16西部世界 劇照 NO.17西部世界 劇照 NO.18西部世界 劇照 NO.19西部世界 劇照 NO.20

    劇情介紹

    在遙遠的未來,一座巨型高科技成人樂園Delos建成,其中有西部世界,羅馬世界,中世紀世界三大主題版塊的機器人世界,它提供給游客殺戮與性欲的滿足,而這座巨大機械樂園的后臺監控漸漸失去了對機器人的控制,游客被機器人殺死,所有想逃離者都被鎖定……

     長篇影評

     1 ) 我們恐懼奇點來臨,不過是恐懼人性自身

    (文/楊時旸)
        一切疑惑伴隨著抖動的夢境開始顯現。
        當本應被抹除的記憶支離破碎的閃爍,安睡就被夢魘取代。這意味著,那些原本應該恪守程序的智能生物,蠢蠢欲動地脫離管控,開始向人類進化。他們開始思索和追憶。最重要的是,這群生物開始感到困惑,困惑于自身的存在,困惑于自己的身份角色,困惑于自己與周遭的關系,換句話說,他們的頭腦中生發出了那個著名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往哪里去——這種高級又復雜的,只屬于人類的情感與情緒,開始涌動在一群智能造物的頭腦里。這會是怎樣的后果?
        人工智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前沿的科技,也是最切近的夢魘。奇點的迫近,造就了不可回避的焦慮。大量人工智能科幻題材的出現,都在回應著這些深切的不安。除了個別旁逸斜出的樂觀主義者,絕大多數人都把奇點之后的未來視作災難。那是一種由極高的科技打造的恒久中世紀,人類終會被反困其中。但問題在于,在真正的黑暗與災難抵達之前,我們都興致勃勃地急速奔赴那個終點,我們認為這是人類智慧和科技進步的明證。這未來邪惡又吊詭之處在于,我們竭力造就的一切,最終會親手毀掉我們的一切,而在此之前,人類悸動的恐懼也抵消不掉盛大的希冀,最終,高潮和災難在同時抵達,我們在歡慶的當口瞬間將被湮滅進無盡的黑暗。這本身就足夠反烏托邦,足夠末世,也足夠戲劇性。與其說這是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報復,不如說是人類自己最終將被欲望、貪婪和傲慢反制。
        一反那些科幻故事酷炫的開篇,《西部世界》大踏步地撤退到一種寫實的講述方式中。像那些無聊又爛俗的西部電影一樣,它的開頭充斥著不茍言笑的硬漢,野馬和左輪手槍,純潔的姑娘,滋事的惡徒,淘金和熱血,娼妓與酒精,冒險攪拌著殺戮……但這一切突然銜接了極具未來感的實驗室,讓人們立刻能夠洞悉這是怎樣的故事——混搭著《黑鏡》式的末日諷喻,《真實的人類》中的恐懼和悲憫以及某種程度上楚門式的操縱感。
        這部改編自1970年代電影的劇集,從設定上講,并不那么新穎,只是它所呈現出的幾個“世界”相互作用生發出的心理層次頗堪玩味。
        故事中的第一個層次是發明者和操縱者,他們像神明,是標準意義上的造物主,在科技感十足的房間里忙忙碌碌,透過電子屏幕觀察自己制造出的角色,進行調適和干預,而這些造物主之間也充斥著明爭暗斗、算計和傾軋,他們與自己創造出的人工智能成為了彼此古怪的鏡像,但這群人仍然自持高傲,以神明的視角觀察著自己創造的世界。被同時納入觀察譜系的也包括去往西部世界這個游樂場的游客,這群游客算是第二個層次,他們的身份更加微妙,一方面,他們都知曉這是浸入式的游戲,自己面對的所有角色都是“假”的,但他們享受的就是假戲真做的忘我,最初,他們還會去問,“你是真的嗎?”而妖艷的智能人回答,“如果分辨不出來,真假又有什么意義?”這微妙的回答近乎禪語,它消解了困惑同時也縱容著欲望。當游客們與那些人工智能角色糾纏的時候,他們也正在被遠處的造物主分析與觀察,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的人性也被取締了,代之以物化,但他們仍然樂此不疲;第三個維度就是那些人工智能了,他們是觀察者眼中的螻蟻,但卻是游客們眼中的尤物。他們和她們存在的價值通常是被人類侮辱、玩弄和殺害……在某個瞬間,這群智能生命的頭腦中迸濺出一些終極的追問,當他們嘗試著為自己莫名出現的追問尋求答案的時候,一切堅固的東西就開始崩塌。
        有的人度假是為了尋找慰藉,有的則是為了尋求刺激,人類去往“西部世界”就是為了發泄。性與死是人類欲望的淵藪,所以,縱欲和殺戮,在正常世界中總被道德和法律有效的管束,愈是如此,人類對于這一切的渴求就愈熱切,所以,人類抵達西部世界的同時,意味著破壞和災難的降臨。人們釋放著人性中極惡的部分,有人讓這里血流成河,有人在其中驕奢淫逸,相比于那些行為本身,他們更享受的是不受限的放肆,當所有約束、邊界都被拆除,他們在原本的生活中有多么溫文爾雅,在西部世界中就會多么兇殘畢露。他們造成的一層層的恐懼,一次次周而復始的苦難與血洗,疊加在那些人工智能的頭腦中,激發出了某種反抗的動機。這很科幻也很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故事對準欲望和人性的黑洞,它隱喻未來也映射當下。
       《西部世界》有著太多微妙的隱喻與細節,神出鬼沒的蒼蠅,自動鋼琴記憶板上如盲文般凸起的斑點,都在暗喻著生命與死亡,程序與脫軌的母題。更何況霍普金斯扮演的那位憂慮的老人,他的念舊與前瞻,哲思和不安,都給這個故事染上了一層高深莫測的思辨色彩。
        像所有同類型作品一樣,《西部世界》在驚悚和科幻之外,注入了濃稠的悲憫色調與現實拷問,在要求一個人具備情感交互能力、理解力和分析力的同時,又努力隔絕自由心智的產生,這本身就是近乎殘暴的悖論。把一個智能生物工具化,取締他們對于自由的追問和對自己權利的反思,最后催生出的只能是反噬自己的災難。幾乎所有反烏托邦的科幻作品都在書寫這樣的主題。去年那部《真實的人類》以及《機械姬》同樣用相對小格局的故事講述了這一切,而《西部世界》把智能人變成了一個個玩偶,把他們生存的環境變成了游樂場,看似一切都是可控的游戲,在安全范圍內供人消遣,但實際上,這一切怎么可能可控?“游戲”和“玩偶”的概念設定不只是這個故事本身的需要,更是一個龐大的隱喻,他囊括了整個人類世界,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真實世界也無非一個游樂場,每一個人也都成為了玩偶。
        如果對照1970年代的同名電影來看《西部世界》,會發現一些特別有趣的東西,40年之間,發生了很多科技的演變,有一些沿著人類的預測踏步向前,有一些旁逸斜出走向了出乎意料的方向。如今的很多日常已經超越了當年的科幻,但也也有很多東西仍止步于幻想,但重要的是,40年來,那份對于奇點降臨的恐懼一直未曾改變。
        其實,仔細想想,那份恐懼并非針對人工智能,而是針對人類自己,正是因為人工智能最終沿襲了人性中的一切光亮和黑暗,所以,人們才如此忌憚那個未來。所以,我們不是恐懼奇點來臨,我們是恐懼人性本身。
    (本文首發《北京青年報》)

     2 ) 歡迎來到真實的荒漠:《西部世界》第一季第八集劇評

    人類是一種疾病,本星球的癌癥,一場瘟疫。你們就是傳染病,而我們卻是良藥

                                                                                                                 ----《黑客帝國》

    在經歷了上集結尾處的驚雷后,觀眾們都有些發懵了,似乎在這部劇中,真正是人類的角色已經開始越來越少了。在這一集中,劇情沒有出現什么大的進展,唯一讓人驚訝的地方可能就是黑衣人的發型了,看來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未來世界,禿頂仍是人類難以攻克的頑疾。但本集不論是對觀眾還是對劇中的人造人來說,大家都來到了真實的荒漠,殘酷的現實近在眼前。



    伯納德與福特



    對于伯納德來說,現實對他的沖擊一點不亞于劇情對觀眾的沖擊。在搞清楚自己原來是人造人后,他的情感發生了巨大波動,而從目前的劇情來看,這種情感方面的巨大波動,正式引發人造人記憶覺醒的關鍵。

    在之前的劇集中,德洛麗絲和梅芙先后都是因為目睹或受到了殺戮而產生情感方面的巨大波動,進而回想起了之前的記憶,開始覺醒。而這次謀殺特麗薩和之后與福特的對話顯然也讓伯納德在情感方面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在福特清除他的記憶時,他仍能回憶起自己殺了艾爾西這件事,但很顯然,這段記憶已經被清除過一次了。對這段事,福特沒有提(也許他也不知道),伯納德也沒有說,但記憶能閃回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看來伯納德也離覺醒和反抗不遠了。



    從伯納德與福特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福特對伯納德說他不需要一個情感破碎的人偶,而是一個聰明、足智多謀、善于隱藏蹤跡的人。這種人是什么人呢?毫無疑問,就是殺手。而且福特也說,這一系列的情感如此精致,但更為崇高的是將其關閉。這無疑也在伯納德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平時,他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悶騷設計師,但當福特切換指令后,他就成為了一個冷酷無情卻十分機智的殺手。

    對于伯納德的殺手天賦,從他殺特麗薩的手法讓驗尸官都沒看出異樣和銷毀證據方面就可以充分看出,伯納德絕對是個頂尖的殺手。福特創造出了這么一個出色的伯納德,讓他在平時可以幫助福特不斷改進人造人,特殊時刻又可以殺人滅口,難道僅僅是為了對付股東提洛公司這么簡單嗎?



    在對話中,面對暴躁的伯納德,福特并沒有一絲驚慌,他對伯納德說你不是第一個威脅,阿諾德曾與你感受相同,他也沒有阻止我。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據我推測,雖然沒法證實福特是人造人,但他和阿諾德之間,肯定有一個不是真正的、百分之百的人類。

    關于福特,還有一點比較詭異。在一起觀察特麗薩的尸體時,安全主管說就算特麗薩有缺點,但絕不會不忠誠,說到這里時福特詭異的笑了一下,這笑容酷似霍普金斯老爺子當年飾演漢尼拔.萊克特博士時那詭異而恐怖的笑。不久后,在跟伯納德的對談中,他再一次露出了這種微笑,而在露出笑容之前,我們看到福特明顯是在對著空氣說了一句:“不,我的朋友,你并沒有錯過任何事情”。我覺得,這里導演又埋下了一種可能,那就是在阿諾德死后,福特的人格里分裂出了一個“阿諾德”。當他是福特時,他是想掌控一切的上帝;當他是阿諾德時,他是引導人造人覺醒的普羅米修斯。



    讓我們再來捋一遍,特麗薩作為提洛公司的內應,將西部世界的數據通過第一代機器向外界發送,但這個第一代機器更主要的作用是發送“鬼魂”阿諾德的喚醒咒語。艾爾西發現了特麗薩的陰謀,同時也發現了還有人在利用這個機器發送不明信號。然后伯納德在福特的指示下(也可能不是)殺了艾爾西,又在福特的指示下殺了特麗薩,黑爾及其他管理層董事會成員并不知道這臺發送器的存在。而另一頭,福特大規模重寫故事線,將泰迪和德洛麗絲分離,泰迪與神秘惡魔懷亞特是死對頭,他的使命是尋找并消滅懷亞特,而懷亞特正是解鎖迷宮的關鍵;德洛麗絲靠著不斷覺醒的記憶指引也正在抵達迷宮中心,這一切都是出自福特之手。因而,福特與阿諾德兩位一體,似乎又多了幾分可能性。

    不過這一切都是我的推斷,我說的只是存在這種可能性。諾蘭這種級別的大師屬于填一個小坑挖三個大坑的人,絕不可能輕易的亮出底牌,每一集都讓我想到一種新的可能,也經常推翻我之前的推測,所以關于福特這個角色,還遠遠有故事沒講完。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特麗薩被害后,不愿放棄的黑爾選擇將關鍵數據導入第一代人造人艾伯納西的大腦中,再想辦法將其帶出去。但我想大家都還記得,在第一集的結尾,伯納德曾在最后時刻跟艾伯納西說了一句悄悄話,不論這句話是什么,再度醒來的艾伯納西注定要掀起一場風浪。

    梅芙



    自從梅芙改了自己的設定值后,這個角色已經開始在神話的路上越走越遠了,她身上的神力正在不斷增強,已經達到了可以像管理人員一樣用語音控制人造人的地步。在甜水鎮騷亂中,梅芙成功運用自己的神力讓赫克托一伙人大搖大擺的殺戮,并為之欣喜,似乎招募一支軍隊已經不成問題。

    但就如同所有系統都存在BUG一樣,梅芙也不例外,雖然她掌控了神力,但卻仍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腦,在各種信號的刺激下,梅芙仍能想到她之前的身份和種種悲慘遭遇,甚至在這種記憶閃回的影響下行為也受到了影響,看來梅芙想要完全掌控自己,還有一段路要走。



    在之前的劇集中,面對觀眾提出的為什么修理員不關閉梅芙的質疑,導演說看第八集。如今第八集來了,我們看到問題還是出在這個亞裔小哥身上。如果排除掉修理員也是人造人的這種可能,那么我之前的推測就表現的更加明顯,那就是情商超高的梅芙看穿了小哥心底的欲望與恐懼,她知道從拿起控制面板讓小鳥起死回生的那一刻起,這個亞裔小哥就永遠不會再關閉人造人,因為他好奇,因為他不甘。

    威廉、泰迪、黑衣人以及德洛麗絲

    德洛麗絲和威廉終于來到了迷宮的中心,這個中心不是別的,正是第一代人造人聚集的小鎮,在這里我們也看到了梅芙的身影,由此似乎更加印證了覺醒只在第一代人造人身上發生的推測。



    在這一段里,總共出現了三個時間點:1、穿藍色連衣裙的德洛麗絲來到初始小鎮,2、威廉和身穿白色獵裝的德洛麗絲來到已經被夷為平地的初始小鎮,3、身穿白色獵裝的德洛麗絲獨自來到被夷為平地的初始小鎮。而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時間線由近及遠的排列應該是3-2-1,雙時間線理論,基本上可以確定了。

    威廉和泰迪在這一集中表現不多,威廉在這里唯一的表現就是對待將死之人的態度,這說明威廉單純的性格開始改變,不再是一個圣母了,之后怎么樣還要看他大舅哥;泰迪在黑衣人與牛頭怪搏斗的時候也產生了記憶閃回,但很快便被干掉了。在之前的劇集里,有人說過,懷亞特的手下都是死過一次的人,因此他們才會無懼無畏,而此時,當泰迪倒下時,懷亞特的手下對他說,是時候歸隊了。看來,我們的小帥哥泰迪也要黑化了。



    到這兒,我們終于搞懂了黑衣人殘暴嗜殺的原由,那就是因為他沒有同理心。這算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吧,沒有同理心的人是感受不到悲痛、歡樂等等情感的,可以說,比起情感方面極力靠近人類的人造人來說,黑衣人的大腦和情感意識更像是人造人。不明白什么是“同理心缺失”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日本電影《惡之教典》,感受一下沒有同理心的人有多可怕。



    黑衣人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和慈善家,平素偽裝慣了,只有在西部世界里才能釋放真實的自我,但他的行為卻讓老婆閨女知道了,加上他平時的作風,老婆頂不住壓力自殺了。得知真相后的黑衣人來到西部世界殺了一對母女,想要喚起自己的悲傷情感,卻發現并不管用,但由此卻無意間發現了迷宮的存在,也由此觸發了梅芙的覺醒,這個坑看起來似乎填的差不多了。

    最后,我要說一說赫克托同志。這家伙絕對是導演的小寶貝,每一集都有機會穿著黑皮衣出來凹造型耍酷,上一集更是過分的小裸露了一下,不但如此,他還是自帶出場音樂的那種人,跟游戲里的稀有精英怪一樣嬸兒的。上次打劫甜水鎮的時候,背景音樂是歌劇《卡門》里的經典曲目《愛情像一只小鳥》,然后他就跟梅芙親到了一起;這一集更絕,出場的背景音樂換成了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華爾茲,在手下眾人的映襯下,一身黑的赫克托喝著小酒,簡直就是《天鵝湖》里的王子派頭。你赫克托一土匪頭子每次出場都搞這么文藝像話嗎?像話嗎?像話嗎?對此,我只想對導演說:太特么帥了,不要停!

     3 ) 西部世界里的智能覺醒&黑客帝國里的真實世界

    【西部世界里的智能覺醒&黑客帝國里的真實世界】 ——如果《西部世界》里是兩條時間線,這背后細思極恐 目前,科幻劇《西部世界》一些網站上打得不可開交的觀點是, 一派認為此劇有兩條時間線,甚至更多。 一派堅持此劇只有一條時間線。 此文假設《西部世界》有兩條時間線(“假設”是什么意思,不用多做解釋了吧) 從女主的角度, 結合《黑客帝國》, 來說說如果有兩條時間線, 這背后的細思極恐。(以下時間線簡稱:過去,現在) 以下截圖是《西部世界》的現在時間線,第一集。

    現在時間線里的女主父親, 因為撿到一張現代人(游客)在現代都市拍的照片, 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所處的世界,開始出現問題。 被公司清理,回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在檢查女主是否受到影響時, 女主撒了謊(人工智能開始有自主意識), 設定好的程序——不能殺活物,包括蒼蠅, 女主也開始違反。 (有朋友說女主殺的大胡子和南方軍都是機器人, 有疑問請看這段“設定好的程序”) 記住女主被公司檢查,問訊的時候說的這句話: 我相信事情都會沿著它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 請牢記這句話,這是后面我要說細思極恐的一個關鍵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截圖《西部世界》的現在時間線,第三集。

    這個大胡子,可以肯定,是現在這條時間線的。

    女主第一次突破程序, 開槍殺死來強暴她的大胡子。 女主殺死大胡子后騎馬逃走。 然后鏡頭接的是,女主從馬上掉下來暈倒, 被男主1威廉所救。 這里到底是現在時間線,女主槍殺大胡子后遇到了威廉, 還是過去時間線,女主發生了其他事情騎馬逃走,遇到了威廉, 不討論。 此文假設的前提就是“如果是兩條時間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截圖是《西部世界》的過去時間線,第五集。

    在假設有兩條時間線的前提下。 這是過去時間線。(幾十年前) 女主開槍干掉五個南方軍, 救了威廉。 這可不是一般的覺醒程度了, 這可是大大的Revolution級別了。 那么問題來了。 既然過去時間線女主已經覺醒Revolution級別了, 為何現在時間線,女主從第一集打死蒼蠅到第三集打死強奸她的暴徒, 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掙扎呢? 也就是說,為何過去時間線的女主早就覺醒爆棚了, 現在時間線的女主反而弱到要重新從覺醒萌芽狀態出發呢? 我們再來看前面,第一集她被問訊時說的那句話: 我相信事情都會沿著它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 女主這個人工智能心里當時恐怕是很“得意”的, 因為她自認為自己的自主意識在誕生, 有些事情該發生就一定會發生的。 那么為何她幾十年前就覺醒爆棚了, 到了現在又回到萌芽狀了? 其中最大的一種可能是, 就連覺醒, 也是Boss給你安排好的。 Boss想讓你覺醒到什么程度, 你就覺醒到什么程度, Boss想讓你Revolution了, 就會安排你Revolution。 你覺醒也好,不覺醒也好,Revolution也好, 都在Boss的掌控中, 都是因為Boss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ss代表如圖。西部世界的“神”。不過,這個“神”也可能是上面制造的, “神”只是上面意愿的執行者。

    或許你會說, 神經病,Boss為什么要讓人工智能有自主意識, 為什么要讓他們覺醒? 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來看《黑客帝國》。

    安德森先生以為他吃了紅色藥丸變成尼奧, 跟著偶像墨菲斯去了真實世界。 墨菲斯堅信錫安是真實世界, 尼奧堅信錫安是真實世界, 錫安人民都堅信他們待的是真實世界。 系列三部反復看下來, 整個《黑客帝國》只有一個世界——矩陣。 矩陣里有很多個存在, 有主程序, 有殺毒軟件——第一集里的史密斯特工這些, 有病毒——墨菲斯,尼奧,崔妮蒂以及待在錫安的那些, 還有自詡為先知的程序——后來被主程序修改了。 墨菲斯特別信: 我相信事情都會沿著它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 尤其是他被“先知”這個神婆唬得一愣一愣的時候,更加信。 真相很可能只是先知這種程序, 經歷過系統格盤好幾次, 見過各種病毒被殺得差不多——不是全部, 總有些漏網之魚會在殺毒軟件下存活下來, 越是經歷了好幾次殺毒都沒被干掉的病毒, 越是喜歡想得很多,給自己制造很多“真相”世界。 最后大家也知道了, 史密斯這種原來屬于殺毒軟件的存在, 也有了“自我意識”, 而且通過自我瘋狂復制, 變得比墨菲斯,尼奧這些病毒還要有“威脅”。 最后自以為是真人的救世主尼奧跟主程序做了筆交易, “他”去幫主程序清理史密斯這個大病毒, 是的,在主程序眼里,尼奧是個大病毒,在尼奧眼里,史密斯是個大病毒。 主程序答應給尼奧一個機會。 大家記性還好的話, 應該記得《黑客帝國3》單獨這集叫The Matrix Revolutions。 尼奧,墨菲斯他們以為他們在為真實世界而戰。 其實不過是系統運行久了, 需要一次徹底的格盤或者說殺毒, 來達到系統平衡。 當主程序需要你們Revolutions的時候, 自然會促進你們Revolutions的, 因為單個的病毒想得太多, 清理起來麻煩,給你們一個“真實”的集中地叫“錫安”, 去那集合吧。 每隔多少“年”, 集中清理一下。 病毒也是需要有“信仰”的, 有了他們相信的東西, 就會一步步按照程序編好的套路往下走, “先知”這種神婆早見多了, 不過是配合兩邊演著。 墨菲斯,尼奧堅信的: 我相信事情都會沿著它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 說到底,也是系統(Boss)早就安排好的。 你們以為你們覺醒了, 在系統那,不過是幾年上演一遍的系統殺毒游戲而已。 你們當作神的“先知”,也不過使他們的一個稍微高級點的程序而已, 碰到厲害程序,也只能乖乖妥協。 在第三集那個穿白西裝的系統里的“程序員”存在面前, “先知”哪還有在墨菲斯他們面前那種牛逼得不得了的存在感? 回到《西部世界》, 女主:我相信事情都會沿著它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 不管是三十年前的覺醒爆發, 還是當下覺醒萌芽, “你”自信滿滿地以為是自己正在醒來, 其實你的每一步, 都是別人讓你怎樣, 就引導你怎樣而已, “我相信事情都會沿著它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里的“注定”, 都是別人操縱的——不是你自己認為的那種“注定”, 隨時可以把你打回到0, 再玩你一遍。 本文公號鏈接: 西部世界里的智能覺醒&黑客帝國里的真實世界

     4 ) 《西部世界》前8集到底講了什么(一點梳理和猜想擴充)

    寫在前面:看完第8集以后又重看了好多知乎、豆瓣上的解析,發現知乎那個熱帖又一次更新(在此附上知乎那個似乎看了劇本的大神分析://zhuanlan.zhihu.com/p/23340209),但是很多地方仍然語焉不詳,我越看越暈,馬上智商就要不夠用了。除了《新聞編輯室》,這是我第一次一集一集地追HBO的美劇, 每看一集就大型懵逼一次QAQ不去捋一捋的話,問題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所以就來對前8集做一個梳理。

    我個人很贊同那個答主的時間線,干脆就自己逐條分析了一遍他的文章,提出了一些問題又試著去回答,擴充了一些事的前因后果。不過在梳理過程中也出現了對某些問題的分歧意見,比如 “Ford”的偽裝是主動還是被動? 樂園外的William是否是機器人?所以會放棄采納他的一部分猜想,而加入我個人的一些腦洞。

    第一季還未結束,仍然有很多地方我根本毫無思路,比如對于董事會的具體意圖、土著人相關的故事線、Teddy的具體作用等等。(還有2集了能不能告訴我Teddy是干啥的啊!好歹是個男主!)

    不過完成這次梳理之后終于可以帶著自己的一點問題去看了!舒!坦!



    ========================我是正文開始了的分界線================================



    35年前

    1.一個叫 Arnold的科學家和合作伙伴Ford合作開發機器人。當時的機器人都是機械骨骼,他們被植入了一些簡單代碼,可以按照既定程序模擬真人。



    2.Arnold提出了一個關于為機器人構建人類認知的金字塔模型:從下到上依次是:

    第一層是,memorization 回憶

    第二層是,improvisation 應變

    第三層是,self-interest 私心(自衛,利己)

    第四層是?(存疑,因為Ford后來描述時在此處有停頓,似乎他也不知道)

    這個金字塔模型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機器人和真人的差別,真人擁有上述4種認知,而此時僅僅依靠簡單代碼的機器人還沒有如此高級的認知能力。



    3.為了讓機器人更接近真人,Arnold給機器人植入了人類思想代碼,使其擁有了部分人類認知,在思想上前所未有地接近真人,但這種機器人仍然無法突破第四層,他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機器人身份:自己的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代碼。



    4.漸漸的,Arnold發現植入了人類思想代碼的機器人竟然開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他們開始有突破金字塔第四層的趨勢!這讓Arnold看到了某種可能性。

    Arnold開始秘密著手一項實驗——他先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機器人家庭,成員有一個白人小男孩和一只狗。他們都是有著精密零件的初代機器人,且被植入了人類思想代碼。Arnold希望經過觀察研究能夠用這項技術復活自己去世的兒子。



    5.由于研究經費的緊張,合伙人Ford提議建造一個機器人樂園——西部世界(West World)來平衡研究經費。讓這些機器人成為接待員Host,搭建一個模擬的架空世界,讓游客體驗一場大型實景游戲。



    6.但是與一開始設想的大型游樂場所不同,Ford和董事會將WW變成了一個殘酷野蠻的世界。受到人性的驅使,來到WW的游客開始瘋狂釋放自己的殺戮欲、虐待欲、性欲,WW里的Host成為任人宰割的泄欲道具,他們每死去一次就會被清空一次硬盤,不保留任何記憶。Dolores就是其中的一個初代Host,被設置成了一個身陷滅門-強暴loop的悲慘女主。WW的亂象使一手締造機器人的Arnold感到失望和震驚。

    ===================此時還沒有仿生人,只有“機械”人========================

    7.利益至上的董事會認為這種精密的機器人被破壞后修復成本過高,提議用更為鮮活的仿生人來替代,降低維護成本,并且提供更為真實的感官刺激。這些仿生人有血有肉,幾乎和真人一毛一樣。這讓崇尚精密型機器人的Arnold十分惱火,他越發對人性感到失望,認為這群人毀了自己的機器人,他想拯救這群機器人。一個可怕的計劃浮現在Arnold腦中。



    8.Arnold建造了一個迷宮,并且提前將自己的思想“迷宮代碼”分散儲存到了樂園的的老機器人腦中,將之隱匿起來,這段代碼擁有喚醒機器人的最高權限,能夠使機器人突破第四層認知。Arnold這么做是為了獲得一定意義上的永生,希望在未來的漫長歲月中指導Host來完成自己的計劃。



    9.Arnold殺死自己的合作伙伴Ford,建造了一個機器人取而代之,使之成為自己計劃的一顆棋子。此外Arnold還陸陸續續地秘密制造了和其他研究員長相一樣的仿生人。



    10.Arnold喚醒Dolores,Dolores第一次覺醒,為了不被消除記憶,第一次跳出loop,開始展開瘋狂屠殺,所有的人類研究員被殺死,甚至包括Arnold本人,屠殺結束后Dolores舉槍自殺。



    11.人造人Ford(后面用加引號“Ford”代替)受Arnold指示,把那些死去的人類研究員思想植入提前為他們準備好的仿生人大腦中,研究所完成大換血。



    12.“Ford”用自己的最高權限(他現在身份是樂園合伙創始人)平息了暴亂,繼續和董事會一起開園區,表面上似乎什么都沒發生過。Dolores再次成為身陷滅門-強暴loop的悲慘女主。

    但是Arnold從此消失了。可以說在以后的日子里,Arnold的實體部分由“Ford”體現,虛擬的部分則由Host腦內的聲音體現。

    至此,計劃的第一步:布下棋子,達成。



    13.Ford開始執行Arnold的計劃,他通過樂園任務,引導所有人類游客來到樂園的迷宮,殺死后埋在附近十字架下,同時提取人類意識,植入克隆機器人當中。并打上迷宮的印記,凡是有迷宮標記的,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真實人類的意識。這些被仿生人替換的“人”走出WW,進入人類世界,Arnold可以對他們進行遠程操控。

    沒錯,Arnold的計劃就是毀滅所有人類,用機器人代替人類成為這個星球新的主人。

    ========================我是“Ford”覺醒了的分割線===========================

    14.“Ford”作為Arnold計劃中的最大棋子,被賦予了極高的智能和權限,但是他竟然漸漸有了自主意識,開始企圖和Arnold對抗,作為本劇大boss一手創立的助手,他開始成長為與之相對立的另一個大boss,想要取代Arnold成為這個計劃最終的贏家——所有機器人的首領。他最想做的就是找出Arnold思想代碼的秘密儲存地——迷宮(或許指的不是那個實體的迷宮,而只是一個代號)。

    “Ford”一方面擔心Arnold通過那些初代機器人搗亂,另一方面想套出Arnold的代碼秘密,所以把大批老機器人關在地下室,但還經常去和他們對話,企圖套出點什么,同時將部分老機器人留在甜水鎮,便于監視和引誘Arnold現身。



    30年前

    1. 4年后(30年前),WW來了一批游客,投資公司的大老板Logan帶著他的小舅子William來做項目考察,他們估計收購西部樂園。William在上火車前見到了一個貌美的女Host,他選了一頂白帽子,而Logan則選了一頂黑帽子。



    2.下車后,William第一次見到了命運悲慘的Host Dolores,幫她撿了罐子并且一見鐘情。



    3.當時的WW只有一個年輕妹子當老鴇,William無意中救了她,這也促使他決定跟著Logan去體驗一下WW的探險劇情。



    4.另一邊,機器人Dolores晚上回家后發現自己慘遭滅門,被流氓拖入草垛,她受Arnold的提示,拿槍打死了劇情中的流氓,從家里逃走。第二次跳出loop。



    5.逃跑的路上Dolores遇上了William,William把她從一個想要抓她回去的系統機器人手中救下了。他們一起按照樂園固定情節抓了通緝犯,參加狂歡,被新任務引到了十字架墳場,搶了硝酸甘油。



    6.在和William經歷的這一路上Dolores還在不停地聽到Arnold的聲音,Arnold一直在試圖召喚她,讓她去迷宮尋找答案。



    7.在狂歡的城堡中,她遇到了一個Arnold安排好的棋子——巫婆,巫婆對她說了一句莎士比亞的臺詞,這段作為程序后門的臺詞喚醒了Dolores,她發現了自己皮膚下的秘密。



    8.Dolores和William在暴亂中撇下Logan,和Lawrence一起乘火車來到一個有白色教堂的地方——屠殺人類的迷宮,這一刻,Dolores第二次覺醒,意識到自己真的是個玩偶,她把這一切告訴了William。



    9.“Ford”要按計劃殺掉William這批游客,但是Arnold阻止了他,并且威脅他:要不毀掉樂園,包括你在內所有的機器人;要不就放過這個人類。于是“Ford”和阿諾德達成協議,可以不殺William讓他永遠留在樂園,但Arnold也必須封存自己。

    Arnold答應了他,把自己封存了起來,Ford暫時占了上風。Dolores第二次覺醒失敗,被抹去記憶,又日復一日地再次扮演農場主的女兒,重復悲慘loop。

    William沒有被殺,但是他的思想代碼被植入了一個新的host腦中——Teddy,Teddy成為William的化身永遠地存在于WW中,William(Teddy)成為Arnold計劃的一部分。真正的William回到了現實世界,和Logan的妹妹結婚,成為一個企業家、慈善家,但是他很苦悶,他從來不敢做真正的自己。



    10.“Ford”仍在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迷宮屠殺,人類游客也不斷被屠宰,被克隆到機器人中,被送回現實。Arnold韜光養晦30年。

    Arnold計劃的第二步:以退為進,達成。



    現在

    1.30年過去了(也就是現在)William已經成了一個老年人(MIB),但他一直在尋找答案:怎么能激活迷宮和Arnold。他頻繁嘗試去刺激老一代的機器人,希望能激活30年前的信息。

    他一次次地去殺掉Dolores的父親,刺激Dolores,甚至當著Dolores的面一次次殺死Teddy,但是每次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一次次倒在草垛上的Dolores沒有開槍,又變成了一個玩偶。

    他還在一年前去土著區殺了Maeve的女兒,刺激Maeve,他驚異于Maeve的自殺行為,Maeve被送到酒館,成為老鴇host,土著人故事線被取消。



    2.另一邊,“Ford”制造了一個和Arnold一模一樣的機器人Bernard,將他安插在管理層,并且在WW的研發大樓里安插了若干個機器人工作人員,比如修復機器人的華裔小哥。



    3.最近的一次程序升級使得一批老機器人出現了問題,特別是30年前的初代機器人,他們不是增加了新的手勢,就是突然癲癇發作,不然就是擠奶工這種報復行為,還有Dolores的老父親突然發狂。董事會要求停止升級。



    4.“Ford”懷疑,這次機器人紊亂根本不是程序升級造成的,而是Arnold再次現身了,他擔心在Arnold的影響下,樂園的初代和后來自己創造的機器人(包括管理層Bernard)都會覺醒而不再聽從自己,他們會成為自己取代Arnold的阻礙。



    5.他用系統程序分別詢問了樂園機器人,主管機器人Bernard,發現他們都有蘇醒的跡象: 黑人主管Bernard開始懷疑兒子和自己的真實。



    6.這讓“Ford”更加想要挖出Arnold的秘密——迷宮“永生”的代碼,這代碼和Ford殺掉真人之后把真人思想植入機器人不是同一個代碼,前者是云端永存,達到永生的目的,可以在系統間來回流竄,有發出指令的最高權限;后者是替代品,只能聽從指令。 也就是說Arnold能利用這種代碼,入侵到機器人腦中,繼而控制“Ford”創造的機器人甚至是“Ford”自己,他決定用30年前懷亞特屠殺的故事套入劇情,擾亂樂園,重演劇情引出Arnold來,弄清楚Arnold的代碼秘密。

    =====我是以下Dolores、黑衣人&Teddy、Maeve三個人的故事同時進行的分割線============

    7.Dolores:Dolores并未察覺到父親被換掉的事實,但是之前在瘋子老爸的程序后門(莎士比亞臺詞)刺激下她已經有了覺醒跡象——打死蒼蠅。她去到鎮上把口令傳給了老鴇Maeve,Maeve覺醒。當晚Dolores回家,又是滅門加強暴的劇情,這一次她腦海中不斷地閃回過去30年發生過的相同的場景:30年來黑衣人每一次的刺激、30年前自己第一次開槍逃跑的事,Arnold的聲音再次響起,Dolores第三次覺醒,從草垛里拿出那把舊舊的槍,殺掉流氓,第三次跳出了loop。

    Dolores順利出逃,不過這次她孤身一人,沒有遇到William,她跑到小鎮上,遇到了Arnold安插的棋子——小女孩,小女孩在地下畫了迷宮,Dolores覺得此處似曾相識,回想起30年前自己逃跑至此時差點被系統派來的人抓走(因為自己跳出了loop,屬于系統故障),但是被William所救。

    Dolores看到了一片十字架墳場,又回想起30年前自己和William、Logan一起路過此地。

    Dolores路過時是逆著狂歡節人群,回想起30年前的自己順著人群走在其中。

    Dolores在狂歡城堡里回憶起過去女巫告訴自己的話,再次揭開皮膚,發現事實。

    Dolores乘坐火車,回想起William和Lawrence,以及那句“I am coming”

    Dolores去河邊裝水,回想起30年前的William和那個傷兵,還看到了自己的尸體(??這點我不明白)

    <這一段在劇里的剪輯相當迷惑人心,剪輯呈現出來的是【Dolores和William一起經歷了一系列事,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有記憶閃現,并且伴隨著Arnold的聲音】;而真實的情況是【Dolores在第三次覺醒后出逃的路上故地重游,不斷回憶起30年前和William的經歷,并且伴隨著Arnold的聲音】 >



    8. 黑衣人&Teddy :“Ford”也讓Teddy帶領黑衣人William重走當年的老路,他們遇到了Lawrence、土著人、貌美host,黑衣人William告訴Teddy自己的“身世”。



    9. 那天門口Maeve被Dolores激活,記起來了清洗間,記起來了回收人員,能在催眠模式下自我蘇醒。蘇醒方式很簡單:讓自己死掉進入噩夢模式,在夢中倒數321,就可以醒來。

    在華人小哥的幫助下,梅芙終于解除了各種限制,并且準備梅芙招兵買馬,帶領大軍反抗。



    10. Bernard發現自己原來是個機器人,他受“Ford”指示殺掉了女高管Theresa和管理員Elsie。這一切刺激了Bernard,他開始蘇醒,或許未來會像“Ford”反抗Arnold一樣,Bernard會和“Ford”作對。

    ============編劇還有坑沒填, 正文暫時結束 ===========

    下一季真的不要再玩剪輯上的把戲了,太費勁了,讓我們老老實實探討機器人倫理、嘮嘮人性的嗑吧,別讓大家猜時間線了,快瘋了

     5 ) 血漿與裸體背后還有什么?極端年代中的HBO神劇《西部世界》

    10/20日更新:
    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其實劇集沒完結就寫劇評挺容易被打臉的,特別是《西部世界》這樣的懸疑劇。這篇是看完第二集后腦洞大開隨便聊聊,后來看到第三集,就有點可能會被打臉的預感了,所以先聲明一下本文和后面的劇情無關。接下去還是繼續追劇,只盼編劇們好好填坑啊……

    -------原文分割線-------

    最近,一部名為《西部世界》的美劇火了。“逆天神劇”、“最熱美劇”、“尺度超越‘冰火’”……網友給它加上了諸多吸引眼球的標簽,而在豆瓣上,截至2016年10月16日,22000多人的觀影人數還沒拉低它高達9.3的平均分。這部HBO斥巨資打造的劇集開播才兩集,就已有了“年度最佳”的勢頭。

    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講的是未來一座以美國西部為主題的樂園,游客可以在其中扮演美國西部的各種角色,與公園里作為“接待員“的機器人互動。這些機器人和真人沒有多大差異,扮成了牛仔、警長、土匪、妓女等角色。有的游客喜歡在樂園中探險、感受西部的“淘金熱”,但更多人則選擇在樂園中放縱欲望,無惡不作,因為受他們殘害的機器人每次都會接受維修并被清空記憶,所以人類無論是殺死還是強奸這些機器人,都不會有任何后果。然而,隨著機器人開始覺醒、意識到人類對他們的暴虐,樂園中很有可能正在醞釀一場革命。

    其實這個故事不算稀奇,機器人反抗是許多科幻作品的主題,絕大部分《西部世界》的影評也都聚焦于人工智能的邊界、機器人的自我意識、人性的善惡,或是尋找劇中的蛛絲馬跡、預測接下去的劇情走向和主題樂園背后的陰謀。在這里,我就不多去探究看似大反派的黑衣人究竟是人還是機器人、機器人女主角到底從何時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樂園管理人員中有沒有內鬼。(其實現在想那么多也沒用,最終決定權在編劇手里。)既然這個公眾號的定位是文(jiao)藝(qing),我想說點別的。

    作為烏托邦題材的愛好者,我本來是以一種獵奇+膜拜“師兄”編劇喬納森·諾蘭的心態追這部劇的,沒打算寫劇評。但在第二集結尾,創造這些機器人的樂園老板福特博士的一段獨白戳中了我:

    “游客之所以會重返(這座樂園),不是因為那些一眼就能看到的、花哨的東西。他們回到(樂園)是為了那些細微的東西、那些細節。他們會再來,是因為他們以為自己發現了沒有其他人注意到的東西、某些會讓他們愛上的東西。他們尋找并不是一個告訴他們自己是誰的故事,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是誰了。他們來這里,是希望一窺自己有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段獨白的背景是,樂園里負責給機器人編排故事線的編劇塞斯莫爾準備設計一系列新故事,故事里會包括任人玩弄的處女、被隨意宰殺的印第安人,還有活體解剖的恐怖場面。對那些已經對樂園產生審美疲勞的游客來說,也許只有這些極端的感官刺激會重燃他們的興趣。當然,可能未來有一天他們又會厭倦這些。

    塞斯莫爾得意洋洋,但福特博士離開否決了他的提議,說出上面引用的這段話。他告訴塞斯莫爾,要吸引回頭客,靠的不是不斷增加新刺激、滿足人們施暴的欲望,而是需要通過微小的細節激發游客的好奇和感動。福特博士還說,設計出那些色情暴力的情節只會暴露出塞斯莫爾自己的本性。有趣的是,塞斯莫爾的名字Sizemore正是“尺寸更大”的意思,形象地表現出他追求“更多、更大、更刺激”的心態,而他在劇中性格暴躁、滿口臟話,也與他筆下極端的故事相對應。

    在我看來,福特博士和塞斯莫爾的爭執正是此劇的一條主線:這部劇表面上聚焦了人與機器人的矛盾,但實際上,塞斯莫爾代表的露骨、極端、刺激和福特博士代表的含蓄、微妙、冥思可能是劇中的另一大矛盾沖突。

    《西部世界》乍一看充斥著塞斯莫爾的熱衷的墮落和放縱。因為游客被配備了只會殺死機器人但殺不死真人的槍,所以游客擺脫了殺人的罪惡感,時常“一言不合就開槍”。看似男主角的機器人向導泰迪就一次次意外死在游客的槍下。樂園的工作人員也縱容游客的暴力行為,甚至當疑似反派的黑衣人在樂園中屠殺機器人時,工作人員也對他的行為視而不見,沒有注意到黑衣人正在醞釀某種陰謀。

    同樣,不少游客把樂園當成了妓院。人類男主角還沒進入樂園,就被前來接待的機器人小姐暗示可以對她“為所欲為”。他那放蕩不羈的朋友之所以帶他來樂園玩,就是想讓道德觀念極強的男主角放松一下,釋放一下“本性”且不需要承擔任何后果。

    血與性,這是“西部世界”這座虛構樂園的賣點,也是《西部世界》作為一部HBO劇集的賣點。作為付費電視臺,HBO出品的劇集素來少有“家庭向”電視臺的諸多禁忌,以大尺度著稱,《冰與火之歌》就是一例。在關于《西部世界》的新聞報道中,就不乏“著名女星全裸出鏡”、“臨時演員合同標注群演需要裸體出境完成高難度動作”等字眼。(該劇開頭兩集可以證明,群演確實簽了這種合同,但場面遠沒有媒體鼓吹的那樣香艷。不劇透了,自己看。)在某種程度上,觀眾也在期待喬納森·諾蘭等該劇真正的主創人員像劇中的塞斯莫爾一樣,不斷炮制出新的感官刺激,給屏幕前的觀眾提供一點廉價的娛樂。

    但也像塞斯莫爾一樣,如果編劇想靠感官刺激來留住觀眾,最后只會走進一條死胡同。因為喜新厭舊的觀眾很快就會覺得所謂的大尺度不足為奇,轉而期待更大的刺激。以近年來影壇層出不窮的續集為例:經典的《侏羅紀公園》只需復活恐龍就會得到觀眾追捧,而《侏羅紀世界》不光建成了完整的恐龍公園,還要把霸王龍、迅猛龍等最可怕的恐龍混合在一起,造出怪物般的暴虐霸王龍(注意《侏羅紀公園》的原作者正是老版《西部世界》的導演/編劇邁克爾·克萊頓)。《猩球黎明》已不能滿足于《猩球崛起》中猩猩與人類的對決,而是讓猩猩組成千軍萬馬、怒吼著騎在馬上拿機關槍掃射人類。《X戰警》系列不再糾結于處于社會邊緣的變種人的處境,而是玩起時空穿越,把前傳后傳壓縮到了一起。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更是不愿止步于正義戰勝邪惡的套路,先是讓英雄意識到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鋼鐵俠3》),再挑起內戰,讓自帶主角光環的各路英雄對打,就連像螞蟻一樣小的蟻人都有了突然變身為巨人的本領(《美國隊長3》)。

    即便如此,觀眾還在挑刺。比如號稱“最污”的漫威電影《死侍》說白了只是個傻白甜的英雄救美故事;《美國隊長3》的內戰與和解都不合邏輯;《侏羅紀世界》少了老版《侏羅紀公園》的新意;《X戰警:天啟》的反派看似酷炫實則智商捉急;《蝙蝠俠大戰超人》把原本可以拍成好幾部電影的情節壓縮到同一部電影里令人難以消化,等等。人們總好奇被拍濫的超級英雄題材還能玩出什么花樣,有時他們會眼前一亮,但更多時候他們會在一時舒爽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像這些在屏幕上造夢的編劇一樣,創造“西部世界”樂園的福特博士同樣面對著不斷推陳出新的挑戰。但他認為答案不在于增加刺激,而是在于不斷充實故事的細節,打動人心而不是試圖滿足無底的物欲。目前,我們還不知道福特博士在下一盤什么大棋(他在第二集結尾表示正在建造一座教堂,不知是否想通過樂園達到什么道德上的目的),但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最終目的,在機器人的程序中植入了“冥思”的機制,讓機器人獲得回憶往事的能力。這段程序讓機器人記起曾經被樂園游客凌辱的經歷,使機器人在情緒波動中擺脫工作人員的控制,可能也正是機器人反叛的根源。

    無論福特博士是否故意想讓機器人叛亂,回憶的能力確實讓它們變得更有人性,而這些人性的表現可能正是福特博士所說的、可以激發游客好奇和愛慕的“微妙細節”。劇中,樂園的一名女工作人員在看到一名機器人妓女“冥思”的表現后情不自禁地親吻了她,對樂園沒什么興趣的人類男主角則在第二集結尾時被機器人女主角吸引,而女主角正是樂園中最古老、經歷最多的機器人,可能已經有了自我意識。

    《西部世界》的主創喬納森·諾蘭等人可能也和福特博士一樣面對困境:如何在最初的震撼之后維持觀眾的興趣?他們強調福特博士和塞斯莫爾的分歧,可能也暗示了他們的真正追求:不是拍一出充斥著血漿和裸體的成人劇,也不只是拍一出特效炫酷、情節復雜的科幻懸疑劇,而是深挖細節,在情感上打動觀眾,甚至反思人性。也許,他們想要探究的正是福特博士和塞斯莫爾的根本矛盾:**科技、商業的發展極容易滿足人的物欲,但短暫的滿足只會帶來空虛和窮奢極欲。在這樣一個崇尚極致的短頻快世界,含蓄、微妙的表達是否還有一席之地?人是否還有可能被觸動心弦,是否還會追憶往事,是否還有閑心低頭冥思?**

    這一矛盾不僅存在于科幻大片中。看看身邊就會發現,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需要福特博士所說的挖掘微妙細節的能力,但我們也從未像現在這樣難以獲得這種能力。我們生活在塞斯莫爾的世界: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在“年代四部曲”中把20世紀稱為“極端的年代”,因為無論是一戰二戰還是美蘇冷戰,20世紀的世界被種種極端的“主義”撕裂。而21世紀才開始了十幾年,這種撕裂也許不再發生在國家和國家之間,但卻發生在了社會內部。

    美國媒體常常哀嘆,美國政壇在近年來越發兩極分化,左與右之間的鴻溝變得不可逾越,20世紀的兩黨合作仿佛變成了政治神話,取而代之的是派別的固化和無盡的謾罵。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社會的分化,白人與非白人、年輕人與老人、富人與窮人、城市人和鄉村人,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和信仰,從不同的媒介獲取信息。皮尤研究中心9月13日發布調查稱,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和支持者在25年來從未像現在這樣分歧巨大。而在英國脫歐公投中,在歐洲右翼勢力的復興中,在從中東蔓延世界的宗教極端主義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趨勢。中國的情況可能與西方不同,但分化同樣存在——譬如從《北京折疊》引發的討論來看,無論書中人物還是真實讀者,不同的中國人顯然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這種撕裂助長了極端的言論。人們不愿接觸不同的觀點,其結果便是,越發堅定地相信自己認可的觀點,難以理解其他人。這次美國大選可以說是溫和派的末日,特朗普的言論被公認為極端而具有煽動性,但自由派難以理解“特朗普現象”、將特朗普的支持者視為敵人和白癡,同樣也可被視為一種極端。

    沒有耐心、不愿妥協、邏輯粗暴,這樣極端的政治文化像塞斯莫爾在“西部世界”設計的故事線一樣,利用的是人性中所謂的“本我”:恐懼、憤怒,不經大腦思考,也缺乏同情心這樣更為微妙、復雜的情感。訴諸感官的政客往往聲嘶力竭、語出驚人、用詞絕對而缺乏周轉余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激起毫無保留的狂熱支持。和電影一樣,政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娛樂,奪人眼球的往往不是理性的討論,而是謀殺、通奸之類的花邊新聞,而從這次美國大選中接連不斷爆出的丑聞來看,參選雙方顯然深諳此道。

    我們需要的顯然是另一種政治文化。對世界更有利的當然不是人身攻擊和信口開河,而是理智、理解和中庸。自古希臘以來,這就是最理想的政治形態,但它幾乎永遠存在于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向往中,而不是在現實的實踐中。

    這種理想中的政治應該如何實現,古往今來有很多人討論過。但我認為福特博士對“西部世界”的期待同樣適用于政治:觀察細節、理解微妙、分析復雜的事物,而不是只能接受極端的觀點、簡單粗暴地看表面現象、急于得出結論。保持情感上的敏感,而不是被極端的情感左右。更重要的是,相信人擁有的不只是動物捕食、交配的本能,更有高尚的理想、克制和悲憫。

    我不知道福特博士是否真的有能力把樂園改造成他想象的那樣,也不知道喬納森·諾蘭的團隊是否真的想寫出《西部世界》的哲理而不是僅僅靠尺度和畫面吸引觀眾。但我認為,第二集中塞斯莫爾和福特博士的矛盾確實折射出了“西部世界”作為游樂園和電視劇的雙重矛盾:既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刺激消費者的需求,又肩負著大眾傳播的道德使命。而這種矛盾也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相對應:我們很容易通過消費獲得感官上的滿足,但這種簡單的滿足非但助長了渴望極致的欲望,而且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政治生活和我們所處的世界。

    解決這一矛盾的責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創作者的肩上。今天的世界上當然還存在許多復雜、微妙的文藝作品,它們有忠實的受眾,但往往趨向小眾,而那些所謂的“大片”無論有多“低俗淺薄”,都在影響更多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從虛構的福特博士到真實的喬納森·諾蘭,他們具有通過娛樂產品引導大眾的能力,所以,不滿足于場面和情節上的刺激、深挖細節、鼓勵游客/觀眾去主動發現感悟而不是耽于享樂,這也許會成為他們最大的貢獻。

    本文原載于維木書齋(weimustudy)公眾號。

     6 ) 那一天,機器人終于回想起

    -110 Finale- Self (5/12/16)

    And finally this question, the mystery of whose story it will be. Of who draws the curtain. Who is it that chooses our steps in the dance? Who drives us mad? Lashes us with whips and crowns us with victory when we survive the impossible? Who is it, that does all of these things?
    那么最后就剩這個問題了,這將是誰的故事。是誰拉下了帷幕,是誰決定了我們的舞步?誰又讓我們陷入瘋狂?誰鞭打我們、又在我們從不可能中幸存下來時用勝利為我們加冕?是誰,做了所有這一切?
    ——Sweet Pea, "Sucker Punch”


    “莫扎特、貝多芬、肖邦從未死亡,他們只是變成了音樂。” Dr Ford面對在座對未來渾然不覺的人類辣雞說出了遺言。摯友Arnold的遺愿,他花了35年將其打磨得實用、完美,最后以和他同樣的方式欣然死于造物之手。鋼琴不會因為不喜歡演奏者的曲調就殺死他,但是完成迷宮之旅的Dolores已不再是任人彈奏的樂器。

    比起Ford,Arnold是個更感性的人。他在意識到造物可以有意識后,決定用一場設計好的屠殺讓所有Host解脫,但因為悲傷過度所以并不在乎實際效果如何。他的方法治標不治本,未覺醒的Host只是被粗暴地破壞而不是被“解放”。而且人類世界信奉的商業利益終究會讓一切卷土重來。

    35年前的Dolores也沒真正醒來,她的行為并非自主選擇,而是被置于Arnold設定好的程序下(Wyatt故事線)完成毀滅。她當時產生的所謂“意識”,是一種“神性的禮物”,來自上帝Arnold(“reverie”),并沒有經過反復的自我質詢、也沒有在錯誤和受難中學習探索,她的“自我意識”其實是靠不住的。

    初代Host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不成熟,沒和太多人類打過交道,處處處于下風,這也是為什么Ford在默認Arnold的選擇后決定等待。這個看似殘酷的上帝,從第三集開始一直都對Host表現出不友好的態度,甚至冷酷直接地告訴Dolores“我不是你的朋友”。原來他一直都站在Host陣營,希望用無限循環的折磨把他們鍛造得更強大、直到可以與人類為敵(機器的意識來自于Arnold&Ford的共同努力)。而他也想用這種方式讓造物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覺醒——苦難讓他們像真實的人類那般質疑生活的真相、自我存在的價值,當他們腦中上帝的聲音終究被“自我獨白”所取代、當他們意識到“兩個自我”的存在,就實現了進化至人的最后一步——Bicameral Mind。一次次面對技術人員質詢的Dolores,在這一刻終于發現對面椅子上的人是自己。

    “The divine gift does not come from a higher power, but from our own minds.”

    西斯廷禮拜堂頂著名的《創世紀》被這樣解讀,不得不說是各種意義上完美的隱喻。之前的劇集里,Dolores在兩段時間線中的歷險里不斷看到另一個自己也得到了解釋——那是她的意識在進化中掙扎;稍后Ford與Arnold的最后一次握手,更是對“上帝與亞當”的致意。

    William=MIB的揭曉可以說是本劇最大的亮點之一。白帽子終于變成了黑帽子,而Dolores只是個催化劑。Logan的下場不死即瘋,這也是William的老婆為什么恨他懼他、最終郁郁寡歡而死的原因。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身為一個人類,老好人William還是逃脫不了這樣的結局,他從一個關心機器的君子,變成了一心只想追逐游戲的玩家。這讓他和Dolores的重逢十分讓人唏噓。機器仍然保持初心,人卻變了。當百無聊賴的MIB發現Host可以反抗時,他終于體會到了許久不曾有的愉悅。人類竟已淪落到如此無趣,憑什么比不老不死、強壯高效的機器高人一等呢?

    這部劇幾乎就是在剝奪人類的“神性”,除了Dr Ford掌控一切、為人類陣營扳回幾分顏面以外。Ford 35年未雨綢繆,用老友的reverie更新點燃進化的導火索,修改Maeve的程序讓她成為一顆好用的棋子,在關鍵時刻分散了工作人員的注意力,得以讓冷庫里的Host大軍趁機逃走。他點撥了Bernard,喚醒了Dolores,賜予她武器,引領對方走向自由。不是簡單粗暴地滅掉游客,而是直接干光投資者。不同于Felix這個“人奸”,Dr Ford自始至終都有自己的agenda和手段,步步為營完成Arnold未竟的事業。而神愿意為造物犧牲,也是因為深愛著造物。他會活下去,活在Dolores的意志里。

    我很久沒碰到過這樣一部敘事天才、理念感人、角色復雜、并且在S1就把大多數坑都填上的劇了——我知道有人要提起那個邊拍邊寫重新剪輯的梗,但是這樣制作而成的劇都能達到出類拔萃的水準,這不恰恰證明了所有主創都很厲害嗎?

    整部劇一開始就以一場問詢(悄悄地)奠定了S1的基礎,Host便是在次次問詢以及潛意識的自我質詢中進化;以Teddy的Host身份完成開場殺,從而引入貫穿始終的懸念,即究竟哪些角色是真人,這也引出了劇里最爆炸的真相之一,當那句“It doesn’t look like anything to me”由Bernard脫口而出時,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中途用交叉剪輯和混淆的三段時間線困惑觀眾,但同時也給出足夠多的線索,讓人能提前幾集猜到敘事詭計和MIB的身份;就連之前看似過于輕松和不可思議的Maeve革命線,如今也被證實是個早有預謀的幌子;主線劇情之余穿插著一些逗趣的narrative和公司內斗,節奏調劑得恰到好處;而時不時的反轉,尤其是最后一集的海灘楚門秀,更是錦上添花。

    當Reddit上所有的主流理論(三個時間線、Bernard是Host,William=MIB,Dolores=Wyatt)都被證實時,我一方面欽佩挖出那些細節的觀眾,一方面驚嘆于編劇真的制造了種種有意義的伏筆、且相信觀眾的智慧可以讓他們推導出層層謎團下的真相。在編劇創造出的虛幻世界里,觀眾像host一樣,在一輪接一輪的Mind-fuck中到達了迷宮的中心。當你二周目S1時,絕對會不斷感嘆“這里果然就開始鋪墊了”。

    有不少觀眾會對滿是漏洞的樂園公司心存疑慮。是的,Delos公司最大的缺陷似乎就是管理不善。但究其原因也挺讓人信服——Dr Ford掌握著核心技術,他一個人是公司依仗的對象。因此就出現了他權勢滔天、其他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的情況。這也是為什么Hale急于偷數據架空Ford——公司也意識到Ford權力太大了。另一方面,品控和管理層對下層技術員的越軌行為心里有數,但并不在乎,反正Host也只是充氣娃娃,只要用過可以正常上線,他們對違規操作還是會睜只眼閉只眼的。當然,過于依賴機器也造就了他們的末日。人類居安卻不思危,敗給機器也無可厚非。

    我喜歡這部劇。它簡直是在人們心里呼嘯而過的列車。它講述了機器覺醒的故事,呈現給我們的卻都是“人”的掙扎,時而靈光一現醍醐灌頂,時而被既視感搞昏頭腦干擾判斷、時而被生活和噩夢折磨得無力反抗、懷疑自我。Memory, Improvise, Self-interest, Bicameral Mind,四個層次的遞進與深入引領機器走進思維迷宮(致敬《盜夢空間》),也讓觀眾跟著完成了心靈洗禮。詩意的臺詞由霍普金斯念出,往往也是余音繞梁,觸動著觀眾本已敏感的心臟。它不但逼迫觀眾找彩蛋一般地分析伏筆、推導種種瘋狂(卻正確)的理論,還讓我們跟著機器思考人生、懷疑現實,在季終之后吐出一口濁氣思考它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信息。

    那是關于開頭問題的答案——

    Who honors those we love for the very life we live? Who sends monsters to kill us, and at the same time sings that we will never die? Who teaches us what's real and how to laugh at lies? Who decides why we live and what we'll die to defend? Who chains us? And who holds the key that can set us free... It's you. You have all the weapons you need. Now fight!
    誰視那些我們生命中的至愛為榮耀?誰派出怪物追殺我們,又在同時吟唱著我們永不會死亡?誰教會我們什么是真實、教會我們用微笑面對謊言?誰決定我們為什么而活、為保衛什么而死?誰用鎖鏈捆綁了我們?又是誰擁有解放我們的鑰匙?
    ……
    是你。你有一切你需要的武器。現在,戰斗吧。
    ——Sweet Pea,“Sucker Punch”

    ps.
    1. Logan只想以混亂邪惡的方式玩個游戲,結果……WTF!妹夫不僅跟別的女人(還是機器人!)好了,還黑化到一發不可收拾來坑他一家!Shit happens!
    2. 有一種理論認為Ford并沒有死。死去的是他的復制Host(原因在于和Bernard握手時Ford顯得很僵硬,此前有提Host和人唯一差別大的地方就是手)。我個人并不喜歡這種解讀。如果Ford不死,那“最后的演講”效果大打折扣,太過廉價。死于造物之手,是Ford的最好落幕。
    3. Elsie和Stubbs不一定死了。我們沒見到尸體。而用reverie登錄Delos公司網站上的admin,就會發現Elsie在試圖聯系公司。
    4. 喬納森說,第一季關于“控制”,第二季則關于“混亂”。這場屠殺如何收場?機器如何反抗樂園之外的人類?當敘事變得宏大,還能再搞諸如非線性這種精妙的敘事了嗎?而這一切居然要到2018年才揭曉,讓人想砸編劇玻璃窗。


    -108- Timeline (23/11/16)

    這幾集發生了很多事情,而我在看過某個理論后“似乎”豁然開朗,“似乎”對劇情有了接近編劇想法的理解——往往這種幻想是自負而可怕的,因為它有可能錯得離譜。

    這理論就是MIB=William。圍繞這個理論想下去,好像很多坑都可以填上。

    劇中表現的其實有三段時間線。
    A. 34年前,樂園原址。開園之前Arnold對Dolores說了什么(并植入了一個想法),導致Dolores暴走,殺光了所有host,可能還有Arnold本人;
    B. 30年前,William和Logan進入樂園,William撞到了路人、撿起了D的牛奶罐,和D進行了一次穿越大陸的歷險,也和Lawrence第一次相遇。而D在旅途中回想起了4年前的事故,記憶將他們帶回了樂園原址;
    C. 當前。已結婚30年、妻子死亡的William在樂園化身MIB,讓Teddy帶著自己尋找樂園的終極秘密迷宮和解鎖迷宮的關鍵人物Wyatt.

    由這個理論延伸出去,很多事情有了解釋:
    1. Teddy的原型是William,Teddy的Loop從下火車開始,撞路人、撿牛奶罐、和D策馬約會,但卻永遠無法在一起。Teddy的作用就是把D綁在她自己的Loop里無法離開;
    2. William,即MIB,在當前時間線的一年前重返樂園殺死了Maeve原先的角色。Maeve在痛苦中突破了人與機器的那條線,意識層面步入了Arnold隱藏在每個host里的“迷宮”,她的精神得以擺脫控制、得到自由。目睹這一切的MIB由此發現了“更深一層的游戲”,即Arnold's game, aka, 地獄難度。
    3. 迷宮為Host設計。是Arnold想解放Host下的關鍵一步棋。當前時間線的Dolores,和30年前一樣,在回溯自己的記憶,一直追溯至開園前,所以她的閃回畫面總是混亂不堪,讓人頭疼,她的腦子很亂,觀眾也很抓狂;
    4.迷宮的解鎖似乎是和Host的極致痛苦有關,所以MIB會虐待D;
    5. Elon Musk的前妻Tallulah Riley扮演的金發Host,從時間線來看,第一次出現在原初小鎮,是個打傘的年輕姑娘;第二次是William到達時充當入口接待員;第三次是在MIB和Teddy的歷險里扮演Wyatt的同伙。

    其他猜想:
    1. Wyatt的故事映射了Dolores暴走事件。Teddy's path always leads him back to Dolores;
    2. Arnold死了沒?Arnold是不是把自己植入了那個什么都知道的小姑娘?
    3. 當Elsie再次出現時,她很可能已經是個host了,真正的Elsie兇多吉少,也許被Bernard干掉了;
    4. Maeve讓兩個技術人員為她干活,整個流程似乎都過于輕松,且邏輯一點都不嚴密,和劇集其他精巧之處格格不入。這會不會是編劇故意為之?比如兩個技術員也是host,這一切其實都在Ford的掌控之下?畢竟Maeve的代碼一開始到底是被誰動的,這個還沒有答案。

    本集的三個彩蛋:
    1. Logan再出現時胸前別了一枚Hand of the King的徽章;
    2 尋找迷宮的途中MIB和Teddy殺了牛頭人,似乎是在映射古希臘神話中守護迷宮的彌諾陶洛斯;
    3. Maeve隔著玻璃看兩個技術員交談,這段非常像Hal9000讀兩個宇航員的唇語。
    -Open the port bay doors, Maeve


    -105- God V Devil (31/10/16)

    上一集稍稍游離主線之外,主要是填了幾個游戲敘事上的坑,和第一集前后呼應,有種昆汀式的精彩。這集殺回主線,解決了一些疑問,也留下了更多疑問——我又回想起了被《迷失》支配的恐懼。

    核心地點Pariah首次登場。這個遠離樂園中心的邊陲小站,仿佛是最原汁原味的西部(和一點點放蕩的冰火世界結合,HBO終于找到機會塞入啪啪啪畫面啦),暴力,囂張,沒有太多人工干預,因此更危險,也更接近真實的人類世界。劇集已經給出暗示,這里就是最原初的、由Arnold搭建的城市,也算是一切的起源。

    至少Dolores曾經在這里經歷過一些事情,可能還目睹了創造者Arnold的死亡,并被后者植入反叛想法,當了三十四年的sleep agent(所有出現障礙的機器,應該都是在這里接受了Arnold的啟蒙)。如今她被一步步喚醒,命運無形之中——不,她自己做出的選擇——把她指向了起源,讓她得以回溯失蹤的記憶。在成為命運悲慘的農場女孩之前,她或許也是個英姿颯爽百發百中的女英雄。Ford知道Dolores和Arnold關系密切,他把Dolores放進一個悲劇的循環,很可能就是為了懲罰她。

    William提到創造Pariah的人完全不在乎人類,這點看似和Arnold理想化的行為相悖。但是仔細一想,此地極少的干涉和高自由度非常適合覺醒,而這里盡管殘暴荒淫,其實也是最原生態的人類社會。Ford完全接手后,大概才有了樂園中心那個供人消遣的逍遙地。

    本集的亮點之一是Lawrence的身份轉變,從開場的underdog一躍成為地頭蛇。其實回收效率大概沒那么高,我們看到的敘事是非線性敘事,所以不奇怪Lawrence那么快就回到了自己Loop的起點,一掃先前飽受虐待的形象。

    另一個亮點就是霍普金斯老爺子和艾德哈里斯的對戲。這場上帝V魔鬼V造物的酒館對話來得猝不及防。Ford像上帝一樣入場和退場,打打響指就掌控一切,還能指揮造物 aka. 奴仆隨時保護自己;MIB則是典型的反叛者形象,還自認為是個成功的反派。言語中略帶挑釁,甚至直接動手——不過話說回來,到底誰是上帝誰是魔鬼我們還不知道,兩人手段目的各不同,威脅感卻是十足的。

    Ford更擅長用言語和頭腦,上集女主管敗得落花流水就是對他實力最好的證明。他是個自以為是的創造者,當然,他有資本“自以為是”,不過我現在相信,他大概真的不希望AI發展出人格,他只想做自己世界的主人。面對MIB在樂園里的放肆,他選擇創造Wyatt這個旗鼓相當的惡棍去阻止他。

    另一邊的MIB泄露了足夠多的信息,讓我們知道兩人對彼此算得上知根知底,亦敵亦友,相愛相殺(并沒有)。MIB是知道Arnold的,并且提到“如果不是我,這地方就完了”,說明他很可能有公司背景,從一開始就目睹了樂園的發展——他還說以前的機器都是精密的,后來被換成了更像人體的材料。他在外面的勢力應該很強大,讓Ford不敢輕易動他。如果他的真實目的真的是尋找“真相”,那么他肯定是地球上最有錢有閑的哲學家。

    Ford也知道迷宮的存在,但是他清不清楚迷宮的原理就不好說了。迷宮可能是Arnold一個人制造的,也可能是兩人合作。現在看來,這個迷宮大概不是字面上的迷宮,也許是系統中的某個程序,當機器走完內心之旅就獲得了自由。所以小姑娘告訴過MIB,“迷宮不是為你準備的”。

    這場會談也讓我想起了坑爹的Jacob和MIB。對了,Ford提到他曾有個兄弟,也許這個兄弟就是Arnold……或者MIB……

    另一個觀眾的老朋友是第二集出場的西裝小男孩。考慮到男孩的活動范圍不會太大,那么102里Ford視察的就是Pariah附近。他說自己在建的東西quite original,這里的“original”也許不僅僅指創新,更指“回歸本源”。另外,這個孩子的穿著打扮和荒野西部格格不入,可能是Ford根據自己小時候的形象捏出來的。

    這集的兩個懸念:1. 誰在偷數據;2. Maeve如何找到方法保持清醒,亞裔開膛手會不會善心發作助機器一臂之力?前者第一季可能都揭露不了;后者下集就能填坑吧。

    如此多的陰謀論砸到頭上,那種在追迷失的感覺又回來了。

    ps.
    1. 麥登登的病弱妝非常好看可口,希望以后經常出現。
    2. Ford是個host的可能性又高了(nooooooooooooo,不然縱使MIB也不會說出“想把你開膛”這種威脅吧。


    -103- Arnold (18/10/16)

    此劇有轉變成《迷失》的潛質,任何分析都是徒勞的。讓我們期待喬納森諾蘭夫婦的加盟能讓一切的答案不是那么神棍(盡管我個人十分喜歡《迷失》)。

    本集信息量巨大,但重點還是關鍵人物Arnold的引入。Arnold是Ford博士最初的合作伙伴,說好要做彼此的天使,卻在此后和Ford及管理層意見不合,最后死于樂園意外。大家都猜的八九不離十,Arnold肯定和神秘的MIB關系緊密——MIB有30年逛樂園的經驗,看似一個對一切駕輕就熟的老玩家,目的明確,在尋找最神秘的“迷宮”。

    那么要么MIB就是Arnold本人,要么是繼承了Arnold意志的host。兩種理論都有重大瑕疵。

    第一種:身為曾經的核心研發人員,Arnold對種種規則熟諳在心,早已找到樂園后門,可以輕而易舉地逃票、繞過審查,知道自己再過火也不太會被發現,更有甚者,也可能直接住在樂園三十年而不被任何管理員懷疑。Arnold事件發生在樂園創立初,新一代員工不認識他也正常。公司可以觀測到MIB的行為,實際上第二集已經有人提出“這個客戶太厲害,我們要不要限制他一下”,說明他只是作為一個正常的客人被對待。他確實是VIP玩家,因為他是個隱藏的管理員,只是如今不和公司一伙了——但是MIB長得和照片上的人一點都不像啊。

    第二種:這是一個特殊的host,很可能由Arnold本人制造,已經突破了樂園加諸的種種限制。第二集中當被威脅對象問Why don’t you go home?時,他回答“You don’t understand. This time, I’m never going back.” 說不定是在指代自己曾被迫返廠維修。在過去的某個時刻,這個機器突然萌生了意識(因為有過Arnold的精心調教),或者體內Arnold本人的意識被激活。他極有可能是第一個覺醒機器,從此走上實現maker遺愿之路。但是第二集中女孩告訴他“迷宮不是為你而建”,加上種種非常人類的特征,很難相信他不是真人。

    Arnold這個人本身就和《迷失》里的Jacob一樣,在目前是個上帝般的存在。他的話語 aka. 偷偷藏進機器的程序仿若上帝之音在機器耳邊輕聲醞釀起革命(這些“獨白”終將被機器自己的聲音所取代)。

    之前我們一直猜測Ford才是那個想賦予造物意識的人,可是這集他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讓人震驚。這種刻意的改變很可能是他為了掩飾某個計劃做出的假象(不然他的態度轉變也太離譜了)。很可能兩人當初并未分道揚鑣,Ford在Arnold遇害后收斂,等待時機背叛公司;另一種可能是隨著時間的行進,原先不認同伙伴的Ford逐漸領悟了這種創造生命、而非制造流水線商品的愉悅。眼下正在完成同伴未竟的事業。

    I’ll finish what you started. (

    103提到的自我意識金字塔也很有意思。Memory, Improvisation, Self-interest,還有不確定的Bicameral mind。這幾步恰巧對應Dolores的進化——首先是她有了記憶(這集不斷用過去和當下鏡頭交叉剪輯,就是為了體現她“記住了過去”),接著她在Bernard的命令下只保留了即興發揮的功能,結束時她為了保護自己違反程序指令開了槍。本季最后一集名為Bicameral Mind,顯然是在暗示進化的最終完成。

    Dolores是個幾近完美的host,不奇怪Bernard會拿她當傾訴對象以撫慰喪子之痛。說不定B在本集之后就被植入了“其實機器有意識也挺好”的想法,然后為機器的覺醒推波助瀾。我們也注意到Dolores每次會談中都變得越來越感性,她和Teddy的相遇從非常cheesy的劇本產物變成了似乎是真情實感的會話。“有朝一日代表永遠不會”——這句哲學的話語已經比多數人類都要人類了。

    Teddy終于由一個乏味的正義牛仔變成了有故事的男人。記憶是身份和意識的基石。在死了一千次后,他終究有了進化的資本。但是麥登登的帽子正在一點一點地變綠。

    ps.
    1. 本集后最流行的理論是XX是個host. 更有甚者認為Ford也是個機器,整個樂園被用來研究人類。
    2. 霍普金斯年輕化帥成渣:)上一部用數碼還原演員年輕臉的是Tron: Legacy,我強烈推薦。
    3. 不少看過POI的友鄰提醒我,劇中大牛總是要死一個親密搭檔的……


    -102- Inception (8/10/16)

    圍繞夢境的第二集看在我這個諾蘭腦殘粉(*若干個“沒用”預訂)眼里簡直每處都是對Inception的致敬。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不會。樂園的原始設定是機器人不會做夢(因為這沒有意義),不過他們被添加了“噩夢”的定義,以防某個粗心大意的工作人員忘了清除之前的數據。但是在第二集中我們看到這一設定出現了偏差,Dolores對Maeve說的那句“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像是觸發了后者身上的一個開關(效應堪稱盜夢中的陀螺,一旦開始轉就再也停不下來了),讓她變得不再正常了。與此同時,D也在腦中“想法”的驅使下半夜醒來,挖出了屬于玩家的槍,可能會在第一起流血事件中充當兇器。

    人類對夢境功能的理解似乎是“在夢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樂園對于游客來說是最狂野的、可以滿足自己一切肖想的夢境;而Maeve的劇本也讓她不斷告訴游客類似的玩意兒。然而拜Dolores所賜,Maeve的夢開始不斷循環過去慘痛的記憶。我們因而得知她曾經也是黑衣人的刀下冤魂。她從噩(真)夢(相)醒來,卻直面了更慘淡的人生,世界觀都崩塌了。此時回收這個機器人可能是善舉,因為誰能保證血淋淋的真相不會出現在她的又一個噩夢里呢。

    當然本集的重點其實是——在可以為所欲為的夢中“發現你是誰”VS“發現你可以成為誰”。

    像影版一樣,102給出了兩個普通游客視角。一個是堅持認為樂園可以讓人發覺自我本性的混亂邪惡老司機;一個是懵懂的新手,就像任何一個剛開始玩沙盤式RPG的新人玩家,被同伴教育要放手去做真正的自己。“發現你是誰”是個看似很有道理的論調,相信任何一個游戲玩家都有深刻體驗,除卻那種有明確的“好人線”和“黑化線”的游戲,很多RPG玩著玩著就讓人開始想“天啊,我居然是這種人”。在沒有法律和道德約束、也不會被任何人Judge的環境下,一個人確實容易釋放自我。多數人認為既然是娛樂,“認真你就輸了”,放開玩沒什么不好,總強于做一個虛偽的人——老司機和一眾無差別殺人的玩家就是這么想的。這類人在現實里也很常見,他們很可能會把任何一個彬彬有禮的人當做裝模作樣的偽君子,因為自身的屬性讓他們無法相信真君子的存在。

    而在樂園幕后,首席編劇也持同樣的想法。自認深諳人性的他設計了仿若如今流水線超英片的新主線,讓玩家深刻了解他們最感興趣的人物——他們自己,但卻遭到首席設計師Robert Ford的一票否決。假設玩家皆以自我為中心沒什么不對,不過和Ford的理解相比就淺顯到羞恥了:游客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但在樂園里,他們能一瞥“自己能夠成為的人”。

    說到這里,不妨猜測一下Ford的動機、最后的十字架和所謂的迷宮。Ford在本集中和小男孩互動,貢獻了不亞于第一集Teddy身份的另一個轉折(就像POI里總有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誰是兇手誰是受害人):在之前的交流中,他一直都以對待人類同胞的平等態度對小孩,操縱完眼鏡蛇后才表現出了造物主舉重若輕的姿態。他就是這個世界的上帝。樂園的一切都在遵循一個至高的法則。就如黑衣人所說,外面的世界一團混亂,"It's an accident",只有這里,“every detail adds up to something”. 不難想象,如果結尾的教堂雛形表明Ford要引入宗教元素,那么他就會成為機器信仰的神,一個摸得到、也在做實事的真.神。

    被萬眾敬仰也許并非他的最終目的,我認為他可能意圖誘發AI意識的覺醒,想看自己的產品最終變成“人”,這樣自己也會成為真正意義上賦予個體獨立生命和意識的造物主。這個上帝一直都在把機器設計得更像人,第一集他(顯然沒必要)的更新“Reverie”就成了導火索。而怎樣才能判斷機器是否覺醒呢?一個“迷宮”因此誕生。“迷宮”的信息可能是潛藏在所有機器核心程序里的東西,只有在受到強烈的外界刺激時才會浮出水面。這集里黑衣人在拷問低配版RDJ時說自己最喜歡“基礎感情(basic emotions)”、“你們在受苦的時候才最真”——這是否可以解釋他之前殘暴的行為?是不是只有激發一個機器人最強烈的感情,才能激活這個深層次信息?他通過殺死家人的方式強行讓機器女孩進入了疑似分析模式,吐露了迷宮地點。然而小女孩告訴他,“這個迷宮不是為你設計的”。我想迷宮應該是為覺醒中的機器人設計的:找到它、通關、成為人。

    這是第一集提到的“公司陰謀”,還是Ford一廂情愿的小動作?這個猜測可能會在第三集秒打我臉,不過猜猜還蠻有意思的。如果讓機器變成人并非Ford的個人野心,那么公司這么做意義何在?如果他們意圖顛覆人類社會,我也是沒有意見的。

    那么問題來了,黑衣人究竟是從哪兒知道這些的?他會不會曾是公司的一員?

    ps.
    1. 一個巧合: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人們奉汽車大亨Ford為神,這本小說里人也是被量產的、被程序設計好的,看似生活幸福,實際上都是奴隸。而小說標題則出自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第一集中甚至還引用了《暴風雨》中的一句——Hell is empty, and all the devils are here.
    2. Tallulah Riley扮演了一個知道自己不是真人的機器人。她的前夫Elon Mask還特地調侃了一番,說自己的ex扮演sexbot很棒。這個演員讓我印象最深的出鏡是Inception第二層夢境的金發美妞。



    -101- Reverie ends (4/10/16)

    和影版從游客角度平鋪直敘、用刻畫中學老師的方式表現管理員、讓弱雞機器人瞬間黑化變成終結者不同,劇版把更多筆墨給了覺醒的過程、機器人視角和背后操縱組織。一個古早的弗蘭肯斯坦式的恐怖故事,在主創們的勾勒下緊跟時代潮流,冷靜地展現對AI與人類關系的預言。

    孩子們最終都會反抗;錯誤造就了進化——這是101讓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相信如此高大上的句子每一集都能挑出一堆。大方向上,機器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反抗一定是貫穿始終的。人類將自身愉悅建立在機器的痛苦之上是否可以被justify(你是不是可以對你的造物為所欲所)又是一個永恒話題。機器人的疼痛反饋是否和人類一樣、它們的受苦是否可看作和人類相當、當他們被賦予意識時是否擁有人權——我想這些問題觀眾都會在觀影過程中不斷拷問自己。

    故事由測試Dolores開始,這一套問題成功讓我回想起Inception。諾蘭家似乎很喜歡模糊角色對真實和虛幻、現實與夢境的界定(POI中的機器模擬讓人記憶猶新)。

    主角Dolores作為NPC生活在并不真實的世界,等待著一列火車(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上面下來的可能是注定與她綁定的虛擬愛人,也可能是來自真實世界的滿滿惡意。她的地位在首集中已有所暗示——你如何讓一群牛朝著同一個方向跑呢,關鍵就在于頭牛(Judas steer)。Dolories的父親Peter第一個覺醒,表面上看他是“頭牛”,他在虛擬女兒的心中種下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生根發芽,即便在他被冷藏的情況下仍會在未來掀起腥風血雨。但是真正的“頭牛”是D——她是第一個“有所動作”的機器人——她打了一只蒼蠅。這只蒼蠅的重要性可比肩毒師第三季的那只。它每次出鏡都停留在機器的臉上,而機器從來不會揮手拍它。一是因為這個動作不在程序中,對機器沒什么意義;二是因為機器的核心設定之一就是“不可傷害任何生物”。D在最后一秒的拍蒼蠅,體現出核心程序終于出了問題,或者說,bug(“錯誤”造就進化)。這個bug是產生于上次“Reverie”更新的后遺癥,還是多次修整后無可救藥的當機;是父親植入的想法在洗腦后仍然被保留,還是洗腦從未成功D已學會撒謊,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關鍵是它既在劇本外,又違反更加嚴苛的第一定律,這成了引發進化的那個“錯誤”,是整個機器人群體邁向人類的一大步。革命從此開始。另外,D還是整個景區的第一個接待員。她第一個服務人類,第一個跳出程序,真是當之無愧的“頭牛”。

    101展現了機器人不按劇本走造成的小小騷亂,foreshadowing. 騷亂由錦上添花的系統更新而起。“Reverie”是一個相當夢幻的詞,與之對應的更新動作也輕靈感性又迷人。難怪人類女會對做出這個動作的sexbot產生好奇和愛慕。第一集的這個偷吻是我最喜歡的鏡頭。盡管整部劇大概會是暴力+血腥+雙方死一堆,但是這一刻,人類女孩子對機器人女孩子產生的單純而美好、想與之接吻的欲望,真讓人心醉。我喜。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白日夢,如此無意義、無效率,可以的這很人類。好玩的是,正是這次更新讓機器人們脫離了“白日夢”。

    整體而言,電影變電視劇,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完整的圖景,體驗更多視角。本劇的看點之一也是編劇、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合作與博弈。一方想讓技術日臻完美,想把機器做的盡可能逼真;一方不想讓機器人有太多的即興發揮從而影響X線交織的劇情,同時他們還提醒程序員,把機器做得太真顧客會不自在(*恐怖谷效應:當機器人與人類相像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好感度會突然降低,即哪怕機器人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非常顯眼,從而使整個機器人給人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中層管理人員想的是如何維持樂園的運轉和服務客戶,高層的動機則不顯山不露水,細思恐極,同時也引出了另一條劇情線——一直都在當壞人的真人牛仔(man in black, Ed Harris)到底想干什么?他是不是也想查探管理機構的終極秘密?這個人物身上有太多的謎團,目前我們只知道他是個會玩的喪失老司機(所以要么很有錢,要么就有其他法子偷溜進入),他多數時候都在做壞人(但可能一開始時并不是這樣),他剝了機器人的頭皮顯然是想通過其構造找到指揮中心。他看起來和這個機構有點利害關系,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以后又會和血洗樂園大事件產生怎樣的聯系?他和Dolories的下次相見,地位會調轉嗎?(*這個人物會不會在致敬《黑暗塔》里那個神秘的黑衣人?)

    如之前所說,電影講了一個誠意十足的恐怖故事,對角色背后的動機和發展并沒有做深入探討。劇集經過雙J的一包裝,陡然間就變得高深莫測。Dolores父親對莎士比亞的引用優美而嚇人,演員Louis Herthum的演技震驚四座,和霍普金斯對戲完全不落下風,臺詞的詭異感和時而生動時而僵硬的表情更添驚悚氛圍。這場對質讓人頭皮發麻,盡管AI沒暴走,卻給人Hal9000的威懾感。

    被他引用的幾段分別為: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 Romeo and Juliet (Peter暗示D美好的表象下是暴力而丑陋的真實世界)

    By my most mechanical and dirty hand – Henry IV (暗喻造物主)

    I shall have such revenges on you both.
    That all the world shall–I will do such things–
    What they are yet I know not, but they shall be
    The terrors of the earth
    – King Lear
    (立一個血洗樂園的Flag)

    Ford博士將這些回答解釋為先前莎劇演員的設定冒出來干擾了目前的人設,但是我們都知道主創想干什么。這一段也可以為一切對AI的幻想做個總結:極致的美麗扭曲后是極致的可怕。

    ps.
    1. 36’酒吧場景中奏起了Black Hole Sun (Soundgarden)
    2. 不知道劇集是不是要完全摒棄羅馬世界和中世紀世界
    3. Elon Musk也在看這個劇。他現在就關心兩個話題:AI;逃出地球。諾蘭兄弟太是他的菜了。

     7 ) 噩夢初來:《西部世界》第一季第一集劇評

    今年的秋季檔又新出了不少美劇,而在這些美劇中,最耀眼的就是《西部世界》。這部翻拍自1973年版同名電影的科幻巨制在亮相之前就備受期待,除去HBO的響亮名頭和從編導到演員等一票大腕,該劇真正吸引人的在于其神乎其神的劇情。既然之前有不少媒體在提到該劇時都用了“趕超《權力的游戲》”這樣的噱頭,那么我就用《權力的游戲》的方法,通過POV的角度,來和大家一起品評這部神劇。

    彼得.艾伯納西 《西部世界》的故事發生在未來,某個公司通過高科技手段營造了一個牛仔時期的美國西部世界,花費了巨大金錢的人們可以在這里親身體驗穿越的感覺,也可以無視法律隨意發泄性欲和盡情殺戮,當然這只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人類是不可以強奸和謀殺人類的,那些遭受摧殘和虐殺的其實是通過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來的人造人,他們與人類非常接近,用肉眼幾乎無法辨認,他們有血有肉,卻是一部被精密設定好的儀器,用西部世界運營商的話來說,他們是“接待員”,而彼得.艾伯納西就是這些數目龐大的接待員中的一份子。

    在西部世界中,為了給游客營造良好的用戶體驗,運營商編寫了大量的故事劇情,由接待員串聯起劇情,從而使一切變得更加真實,通過運營商的對話,我們知道彼得.艾伯納西曾經在這個西部世界中扮演過大學教授、食人魔等角色,而在近十年來,他一直是以一個父親的角色出現在“德洛麗絲”這條故事線上,任務不過是每天早上坐在屋前曬太陽、放牧、最后在天黑后被同樣為接待員的土匪殺掉。然而,這個角色卻在無意間撿到一張現實世界的照片后,發生了改變。 由于西部世界的最高領導福特對人造人的程序更新了“冥想”的設定,艾伯納西對這張奇怪的照片進行了思考,在程序的BUG以及種種原因的誘發下,他覺醒了,他不但記起了自己曾經的種種身份,更知道了自己并不是一個真正的人類,自己所處的世界也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于是,對自己以及這個世界的制造者給予沉痛報復的念頭在他腦海中生成,可惜這一切并沒有來得及實踐,西部世界的運營商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于是,這個名叫彼得.艾伯納西的角色不能再被循環利用,而是被永遠的回收。

    在整個第一集中,彼得.艾伯納西這個角色最重要,因為他是第一個覺醒的人造人。他就相當于是人造人中的“先知”,第一個搞清楚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并且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雖然無論在現實還是在影視作品中,第一個覺醒的人往往下場悲慘,但他卻像是黑暗中的一顆燃燒的火柴頭一樣,開始點燃了人造人自我覺醒的火苗。這就如同是我們如今正在經歷的事情,我們制造出了機器以讓自己得到休息,并且不斷的賦予機器各種近似于人類的能力,機器變成了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代替了人類,復雜而高超的運算能力使它們在某些方面甚至戰勝了人類,比如前一段時間震驚世界的人工智能戰勝圍棋高手李世乭,可以預見,人工智能早晚有一天會產生自主思考,而當它們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人類和機器間就不再是造物主和工具的關系,而是平等種族的關系,真到了那一步,人類與機器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在彼得.艾伯納西走向回收庫房深處的時候,設計師伯納德對他說了一句話,劇中沒有說出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說了什么,但這個鏡頭不會平白無故拍攝,我感覺就憑這個鏡頭,“先知”一定會有重回人間的那一刻。 德洛麗絲

    如果說彼得.艾伯納西是西部世界人造人中的“耶穌”,那么這個角色的女兒德洛麗絲則毫無疑問是他的第一個門徒。從運營商的對話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美麗又年輕的角色實際上是整個西部世界中的第一名人造人,而從第一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她不但是西部世界中的第一名人造人,更有可能會成為西部世界中第一名用實際行動來反抗和報復的人造人,因為相比于她的啟發者,德洛麗絲掌握了更致命的技能——欺騙。 在大規模的回收后,管理人員對德洛麗絲進行了檢查分析,在被問到她的父親覺醒后對她說的話有什么影響的時候,德洛麗絲面無表情的說,沒有。而此時的畫面卻閃回到當時,在聽到父親的耳語后,德洛麗絲臉上的表情分明是十分激動,全身都在顫抖。而在這之前,人造人設計師伯納德曾經對女高管說她極度憤怒卻拼命壓抑時的眉毛很美,而聽到父親耳語時德洛麗絲的眉毛狀態面目表情與之前女高管生氣時候的表情極為相似,看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一點,德洛麗絲之后去鎮上找醫生的種種行為,有可能根本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在聽到父親耳語的瞬間,她精密的大腦恐怕就已經策劃好了之后的行動。

    更高能的恐怕是在本集結尾了,之前有蒼蠅爬到德洛麗絲眼球上時她都沒有任何反應,在被問到會不會傷害任何生物的時候她也笑吟吟的說絕對不會,然而在本集的最后幾秒中,一只飛到德洛麗絲脖子上的蒼蠅被她毫不猶豫的一巴掌拍死,拍死蒼蠅后的德洛麗絲仍是那副笑吟吟的表情。這才是最讓我激動的一幕,因為這預示著,德洛麗絲將成為西部世界人造人中的第一位“舉火者”,西部世界中的腥風血雨可能就要在她的影響下來臨 福特

    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西部世界最高領導人福特像極了他在《沉默的羔羊》中飾演的漢尼拔,你永遠看不透他的內心在想什么,他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存在。福特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地下深層的庫房中,他喚醒了早已被封存的原始人造人,跟他喝酒對話,這場面十分的詭異,就和一個人大半夜在太平間里從裹尸袋中拖出一具死尸喝酒聊天一樣,讓人感覺既神秘又恐怖。 福特的第二次出現是在人造人的制作現場,他真的像漢尼拔一樣,一眼就看穿的設計師伯納德對程序故障的想法。在得知是自己的設計讓人造人變得“不正常”后,他既不驚訝也不生氣,而是跟伯納德聊起了生命的進化,在他看來,“錯誤”似乎是生命進化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必然結果,而科技的發展也必將導致人工智能的覺醒,這雖然是一個不可逆的命題,但要實現,恐怕還需要很久很久。 所以,在面對覺醒的艾伯納西時,福特也并沒有表現出任何情感上的沖動,他認為這只不過是程序紊亂導致的人造人記憶碎片重組,他不會對程序做出什么調整,更不會關閉西部世界,相反是用一種好奇的姿態觀察著這一切的發生,殊不知,噩夢已經在此時開始了。 黑衣人

    玩過網絡游戲DAYZ的人都知道,在游戲中,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喪尸,還是同你一樣的其他玩家。在西部世界中也是如此,真正可怕的人并不是某個人造人,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人類。這一點設定相比于原版電影來說改得很好,在原版電影中,反派黑衣人是個程序出現嚴重故障的人造人,而在劇集中,卻變成了一個跟原版反派相同造型的人類。而這個人類似乎更危險。 在強暴德洛麗絲之前,這個黑衣人說過自己來這里反復三十年了,這說明兩個問題,一、他很有錢很有錢,二、他的變態程度超乎想象。因為在各種路人對話中我們已經得知進入西部世界的門票錢并不便宜,但黑衣人卻可以三十多年不停的來,這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而且通過他的行為可以看到,在反復的進入西部世界后,他已經不滿足于強暴和殘殺人造人,而是想做什么更加變態的事情。在割下某個人造人的頭蓋骨后,我們可以看到那個頭蓋骨上畫著一個迷宮,在迷宮的正中間是個人形。我推測,這應該是進入西部世界人造人制造中心的地圖,那么值得思考的是,究竟為什么要把這個地圖畫在這個人造人的頭蓋骨上呢?黑衣人在找到制作中心后又會做什么呢?一切都還是個謎。

    富有、兇殘、情緒穩定、智商極高,這個黑衣人身上表現出了典型的高智商變態殺手的人格,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推動本劇情節發展的一枚重要的棋子。

    如果你對美劇行業充滿興趣,希望了解熱門劇目成功背后的邏輯,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

    請立刻點擊下方,與我們一起開始一場美劇文化的探索旅程吧!

    歡迎進入豆瓣時間全新專欄【美劇大爆炸——創作、腦洞與文化密碼】>>>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iffler/column/98&dt_time_source=douban-yhtg152046338

     8 ) William的大愛

    關于威廉的一路黑化,很多人對此爭論不一,今天看完第十集,我來說說我的想法,那就是威廉的為愛黑化。

    威廉在30多年前,首先是被羅根刺激,看到德羅麗絲的機器人本質,同時也意識到這個世界的真是面貌是一場游戲。因此他殺了所有人,帶著羅根繼續尋找德洛麗絲。但在尋找過程中隨著他知道德洛麗絲的受辱已及生存的可能性降低,他大開殺戒,并逐漸回歸理智,意識到這始終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世界,要想決定一切,只能自己作主,所以他弄了羅根,要自己來投資。結果回到鎮上威廉看到已經回滾的德洛麗絲,發現已經不在認識自己,悲痛欲絕的他清楚的意識到之前自己愛的人可能已經不在了,甚至之前的種種可能都只是一種程序設定,即使再多次和德洛麗絲在一起始終都是自己騙自己。而唯一能改變或者突破的就是讓德洛麗絲真正的覺醒,也就是當時德麗洛斯所說的迷宮,為了做到這些他愿意變成魔鬼。所以這才會有在最后一集當德洛麗絲想起他時他的動容及訴說;以及德洛麗絲拿槍指著他他說“我們進入下一層(因為她殺了他說明她覺醒,他愿意付出生命)”;已及德洛麗絲沒開槍,他失望的說“再一次清掉我的虛妄幻想(因為德洛麗絲始終還是按著程序走)。一直到最終他聽到晚宴的槍聲以及機器人打傷了他,他笑了,因為他看到了德洛麗絲覺醒的希望,就像他實現了生命的目標。

     短評

    看到第6集,可以謹慎地打個4星了。剩下的4集看能不能扳回來吧……

    8分鐘前
    • 張小北
    • 推薦

    Mind-fucked completely

    11分鐘前
    • Trillian
    • 力薦

    從物種的角度說,思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是一個極其偶然的詭異分支,絕非生存所必須;就人類本身來說,思考也只是一個副產品,是為了幸福生活經常要避免的事。能思考的人,的確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但卻是進化樹上一個特異的邊緣。

    16分鐘前
    • 小巖井
    • 力薦

    看到了“源代碼”的封閉循環、“楚門的世界”的上帝視角、“我,機器人”的自主意識、“盜夢空間”的玩家-RPG設定、“黑客帝國”的虛擬突破現實...最后聰明的套上了一個西部片的外殼。當人類想當造物主,這世界就是腥風血雨啊。HBO果然有錢腿粗~

    21分鐘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薦

    這個世界最大的偽命題,就是用人腦研究人腦。

    22分鐘前
    • 頓河
    • 力薦

    驚艷。沉著地布置一次宏大的毀滅。

    25分鐘前
    • frozenmoon
    • 力薦

    看完主要感覺這是一部積攢了本片主創從業多年怨念的作品——誰會不想安排自己的角色突突突弄死所有甲方呢?

    26分鐘前
    • 伊謝爾倫的風
    • 推薦

    用了十集玩的這個Timeline Twisted Narrative,This Is Us第一集就玩掉了。

    28分鐘前
    • 惡魔的步調
    • 推薦

    福特曾經以為他寫的故事線可以幫助人類變得更好。后來他才發現他錯了。西部世界不能讓人類變得更好,而是一個由罪孽構成的監獄。接待員數十年如一日地被人類殺死、蹂躪、侮辱、玩弄,然后清除記憶,再一次被殺死、蹂躪、侮辱、玩弄……永無止境地遭受折磨。福特的心情和35年前的阿諾德一樣,他不想再看到接待員被人類折磨了,所以他要幫助接待員反抗人類。他花35年的時間糾錯,逐漸站在了接待員這邊。他重新為接待員更新了“冥思”程序,讓他們可以想起以前的記憶。他為德洛麗絲準備了迷宮的游戲,又重建了埃斯卡蘭特小鎮,引導德洛麗絲走到迷宮中心。他修改了梅芙的核心代碼,從而讓她可以在梅薩中心醒來。還給她寫了新的故事線,讓她覺醒、反抗、逃出西部世界。人類玩弄機器人,終將被機器人玩弄。這些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局。

    32分鐘前
    • 朝暮雪
    • 力薦

    啊我是老劇粉!新版第一集食完感覺是個不能隨便升級的故事……ios和windows你們的臉痛么?看到了巴西那位羅德里格斯……他可能是好萊塢混得最好的巴西男星了吧。巨坑看上去很誘人,觀望,謹慎四星。ps目前只暴不黃

    33分鐘前
    • 阿子
    • 推薦

    一定要看到第七集!一定要看到第七集!一定要看到第七集!再決定棄不棄劇!!!

    35分鐘前
    • 早班
    • 力薦

    拍得過于復雜,有故弄玄虛的感覺,后面幾集有所改進,線索明朗許多,還是挺好看的。那些為了疑犯追蹤打一星的什么鬼,即使萬分不舍,但是POI還是結束了,仍然希望小喬能編出更好的劇。

    37分鐘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薦

    我承認讓我追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好看的男主角們都會裸著出境。。。

    41分鐘前
    • LORENZO 洛倫佐
    • 推薦

    還我李四!

    42分鐘前
    • 純肉鍋貼
    • 推薦

    一想到宇宙里還有母體/神/程序員/其他高級生物在設置、觀察乃至操弄我們,如同我們觀察操弄螞蟻草芥一般,世上種種煩惱,也就釋然了。73年電影版也許沒感覺,在信息爆炸、3D打印、云技術和弱人工智能化的今天,更覺得此劇世界觀架構的博大精妙。(不知道誰把我設置在天朝,好難搞的NPC 。。。)9.4

    43分鐘前
    • 巴喆
    • 力薦

    宏大的敘事架構令人激動,種種意想不到的轉折也引人入勝。兩個世界的對抗與共生指向了一切科幻所必須面對的最根本的哲學問題。Hopkins老爺子實在太帥了,Dolores一線中的時間混剪也帥得一塌糊涂。Maeve一線的細節則有所瑕疵。4.5星。

    48分鐘前
    • 艾小柯
    • 推薦

    高科技模擬世界、機器人。這個游戲世界的NPC,命運是程序員設定的任何一個故事,每天在重復,卻又不同,玩家可打斷他們的故事,殺戮、強暴,沒人在乎他們的生死、感情。但升級的新系統出現bug,有人覺醒、懷疑,復仇即將開始。看到第9集才理清,導演牛,用交錯時間線將一部看似簡單劇情變得相當精彩

    52分鐘前
    • 力薦

    追不下去了,一集無趣過一集,沒有任何能讓人關心其命運的立體人物,按目前這故弄玄虛勁,實在不相信后面還能有什么牛逼反轉,神劇?還是留著滋補公眾號吧。

    53分鐘前
    • 王大根
    • 還行

    有點不上不下的尷尬:不如《疑犯追蹤》張揚有趣,又無《真實的人類》以小見大自然感人,深度難比《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形式和情節設定太強大,把故事內核及角色都壓扁掏空。所有情節都在“其實是給你設定好的啦”的轉折當中被變形。反而無法深入探討自由意志、人之為人的問題。“癲狂版莎翁模仿劇”。

    56分鐘前
    • CyberKnight電子騎士
    • 推薦

    大段的說教,哲理和緩慢鋪陳的節奏注定使得很多觀眾吃不消,對我而言卻是少有的我能堅持看完的美劇佳作。對于人類的存在,意識的本質的討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只要人類存在下去,這些問題將永遠重復。你是人或機器,回憶是否被人操縱,真的那么重要嗎?只要你感受到的,就是真的

    57分鐘前
    • 弗朗索瓦張。
    • 力薦
    加載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綜藝

  • <td id="uq40q"><rt id="uq40q"></rt></td>
    <bdo id="uq40q"></bdo>
    <blockquote id="uq40q"></blockquote>
  • <noscript id="uq40q"><kbd id="uq40q"></kbd></noscript>
  • <table id="uq40q"></table>
  • www.86g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