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場面流暢,情節泛濫!!!!!!!
見過《極速飛車》中瘋狂飚車,也見過《人工智能》中的高科技含量,但就是沒見過還有飚戰斗機的!整個片中只能說戰機出盡了風頭,但故事情節上有失電影藝術水準,只能讓人決得覺得導演的冷戰思維太強烈了(這里就不多說了,只是電影嘛)。不知道在這個全球NO WAR的年代這部電影的票房如何,好像《世界大戰》及《逃出克隆島》的票房都不怎么樣,沒有人證明過飚戰斗機比飚車更能吸引觀眾。哈哈
2 ) 絕密飛行
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吧,算是傳統好萊塢片,現在似乎對這種片子不是特別感冒了。整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超級計算機因電擊產生了更強的自主性,并擁有了感情,后悔自己害死了隊友,最后犧牲自己來保護隊友的故事。
不知道里面的科技現在能夠實現嗎?語音識別就夠牛了,還遠程視網膜掃描,加指紋識別,感覺有點逆天了。首先說在嘈雜的環境中實現語音識別這一點,其他電影中看過可以通過儀器接收遠距離語音的,但似乎都是因為附近有接收裝置,感覺這種衛星識別的抗干擾能力與信號放大能力有點略強啊;其次說說視網膜掃描,就以前的電影來說,基本上都需要近距離直線掃描,還沒見過任意空間任意方向掃描的,這種科技如果民用,那么鑰匙什么的就不用了,所有的門都可以變成感應門,僅僅是使用權限不一樣了;最后說說指紋識別,目前見到的來說都是要經過指紋采集過程,而這種無需任何處理就實現指紋采集的方式有點牛啊,沒有顯色、沒有熒光、沒有放射性,那要實現這種觀測,恐怕需要對特定區域的顯微顯像處理才能觀測到這種指紋吧?
3 ) 人工智能的悲哀?
這部片子,網上的評價不高,由于我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所以一直提不起信心看一部人人都說不好的片子。不過載了就要看,否則是浪費資源。在一個郁悶到極點的夜晚,終于遮起所有光線,安安靜靜坐下來看一部爛片究竟爛在哪里。而事實證明,每個人的欣賞角度差太多,得出來的結論也不一樣,我看了這部片子,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
演員
演員方面沒有我熟悉的好萊塢明星,不過基本上每個人的塑造還是到位的,或者說是本色演出,黑人亨利游戲人間,心里卻渴望平靜安定的生活;本喜歡的人一直是凱拉,礙于身份不敢表白;艦長的正直,空軍將領的冷酷、剛愎自用,更出彩的是無人戰斗機艾迪。
艾迪是一個更人性化的存在,剛開始你會因為他害死了亨利而恨他,然后你會為了他的人情味而感動。當機器有了人類的感情,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復雜,“他”不是一個血肉的實體,只是金屬的構成,卻有了人類的思想和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他”是真正的怪物,這樣的異類不可能容于現實世界,即使他有再先進的功能,最終也要被毀滅。這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不得不為之的無奈。
想法
看過這部片子,會想起《人工智能》里的小男孩,老斯的心腸好,所以讓他成為真正的人,大團圓結局。我們得說,那是一種妥協。小男孩是不可能以有思想的機器人身份活下去,最討巧的結果就是讓他變成人,所有人都滿意,也不存在潛在的危機。雖然大家都說,如果老庫還在執導這部片的話,小男孩一定是默默無聞的死掉,甚至有人說,老庫是個天才,可是沒人想把他的片看第二遍。但是基于人類至上的標準,老庫才是冷靜理智的,毀掉除了人類以外的高智商生物也許只是一種自我防護的手段。
從公眾利益上來說,某種程度的同情是要不得的,比如對人工智能的寬容,可以預見會導致毀滅性的結果,的確冷酷,不過是必需的。當最后我們看到無人飛機變成一團火球時,心里很難過,卻不得不承認那是最好的結局。
特技
好萊塢的特技不用說,自然是很棒的,光看那些呼嘯來去的飛機就讓人頭暈目眩了,不過這些年看多了,也不覺得有什么特別。我喜歡的是幾段不怎么特技的自然風光。泰國幽靜山林中的瀑布,飄浮著水燈的茶座,還有一望無際的稻田,在這樣一部金屬氣味極重的片子里出現如此美麗的風景,倒真讓人眼前一亮。導演順便替泰國做了一次免費的旅游宣傳。
經典對白
亨利把泰國妹的時候說:從天上看和回到地上看風景真的不一樣,在天上的時候一切都很小,而且很快;現在到了地上,我才發現原來站在這里看風景才是真正的漂亮。
本最后向凱拉告白:我們是兩個人,2是個質數,所以我們在一起兩位一體,一定會很好。凱拉沒說話,沉吟半晌說:直接說你愛我好了,笨蛋。
4 ) 沙文、又見沙文
這是我近年來看到表現沙文主義最為強烈的米國大片,男女主角足夠吸引、特效也足夠眩目,但始終有種難以名狀的惡劣情緒在心頭縈繞,不吐不快。
我對米國的所做所為基本持肯定態度,甚至有些許感恩。相對于國內的民族主義盛行,我更愿意相信米國的冷靜客觀。可是這部電影所表現的對生命,對感情的雙重標準令人倍感失望,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米國一家獨大的現實下,對其過分期待會否遭至巨大失望。
5 ) 語錄
戰爭是團隊運動。
“四”這個數字不吉祥,不是質數。
“三人行,三人成虎,三劍客,三振出局,三民主義,三次元,大三元……”
“別忘了還有3P。”
我很樂意向女性低頭認輸,不過有時候……她們也該向我低頭。
燃料:催化甲烷。機身:陶瓷合成金屬。氣動彈性機翼。脈沖爆震引擎,外加雙混合沖壓式渦輪引擎。它能在五英里外辨識身份。
這么說未免太小看它了,你不會說航空母艦是艘帆船吧?
我的艦上可沒有官僚制度。
當你急著使用全新武器系統,忽略必要的測試程序就可能會死人。
極速垂直俯沖,能增加導彈速度。
等它可以出來撒尿了,我再把它當成人?
艾迪的設計程序能夠進行自主性演化,很可能變得難以預料。
我只是覺得戰爭不是電玩游戲。
我們有電腦沒有的優點,像是直覺、情感和道德判斷。
我有百分百的信心才會讓它上戰場。
打仗一定會死人。如果不會,我們就會肆無忌憚,把戰爭當成電玩游戲。
錫人學你在仰光的做法(違抗命令),這是你教我的。
這是技術問題,不是國家安全危機。
每天都有戰機故障,這不代表事先沒做好預防措施。
每具引擎都有獨特的熱感記號。
艾迪是戰機,一定要有攻擊目標。
你乖乖聽話,我也說話算話。
女人最愛身上帶疤的男人。
我只要那架飛機說:“是,長官。”
“我要逮捕你。”
“什么罪名?”
“危害你的飛行中隊,對外國泄漏軍事機密,向指揮官提供錯誤情報,下令暗殺你的飛行員……”
“你跟我……我們是二個人。二是一個質數,所以是幸運號碼,我們在一起會很幸運。”
“你就直接說你愛我好啦。”
6 ) 失敗案例分析一:熱鬧和經典就差一步
早就聽說這片票房很慘,一億三的投資收回個零頭,所以看之前做足了心理準備,但電影沒有預期的那么差。至少看一遍沒后悔浪費了時間,但比起看了五遍還可以再看的《TOP GUN》,就是熱鬧和經典的區別了。
首先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線,大可徹底砍光。既不感人又不是必要,摻進去干嗎呢?還把杰米福克斯的男二號弄得象個電燈泡,一點發揮余地都沒有,草草了結。基本上男女主角談情說愛和泰國度假那段可以全部剪掉。
其次是盡信電腦特技不如無電腦特技。影片里CG用得太多太濫,空戰幾乎全部是CG。拍實物得拍出絕對想不到的角度和視角,拍CG得拍得象紀錄片,這樣才能帶來真實的感覺。這方面《世界大戰》簡真是標準教材。這年頭大家特技看多了,想引起驚喜是很難的。
再有是故事的處理能力。電影里有機器人戰機的成長與毀滅,有愛情,有戰友情,有政治陰謀,有冷戰。結果愛情不感人,陰謀交待不清楚,陰謀不明確(阿拉斯加機場到底是些什么人哪?我猜倒是猜得出來,但交待劇情是導演跟編劇的責任),連個貫穿始終的反派都沒有。這個故事如果分三集結構就好多了。象現在作一集,只有一種辦法,就是老老實實把機器人當主角,別的通通砍掉。
總之,這片子如果有得看還可以看看,沒得看也別較勁。票房失敗總是有原因的,觀眾不傻。
7 ) 超級好看的片子+牛B哄哄的意識形態攻略
整部電影大體上有兩條主線并列進行,其一,智能機“艾迪”被雷擊有了“人性”,而具自主意識對抗人類的命令而造成災難,最后又因為其具備了“人性”而完成了英雄主義的救贖。這架人性戰斗機最后贏得了觀眾的心,無情地殺死阻撓它任務的隊友讓人恨,到最后舍己救人又讓人感慨讓人尊敬;這線線索進行得很完美。
另一條故事線,是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線,他們因為軍規只能彼此壓抑相互的愛慕,但是,金童玉女不能在一起總是遺憾的;所以,電影中發生這一切,只為了讓那些顧忌在一系列大事件后如煙塵般渺小。最后倆人可以在甲板上吹著海風浪漫表白,觀眾也滿意了。
而故事情節的發展也是一環套一環,充滿張力。如果細數一下這些由主線串起的有五到六個主要場景,其中三次是任務,加阿拉斯加機場,加朝鮮那次。
不算阿拉斯加那次美帝國主義內部斗爭的情節,其余四次都是美國嚴重侵害別國主權,正因為一次比一次程度更嚴重,從而把電影最后推向上高潮。
一、緬甸,因為情報說有恐怖份子,就不知會別國政府,直接派飛機在仰光炸了大樓。當然,這次有說沒有傷到平民,只結果了大樓里的(美國定義的)恐怖份子。
二、塔吉克斯坦 ,目標是結果搞到四顆飛毛腿導彈的恐怖份子。因為無人機對任務的“執著”,在明知會傷及到五百到一千的農民的情況下,仍然實施了爆炸,并造成輻射塵被“強風以時速40英里向南吹”,污染到美國的盟國巴基斯坦。做盟國也是可以很倒霉的。
三、以追逐失控的無人機為借口,男主角飛到俄羅斯領空,在對方飛機員發出警告的情況下,炸掉三架蘇37,飛機員當然是機毀人亡了。 男主角其實是自衛,不過你飛到別人領空難怪人家要請你吃飛彈逼你自衛了;另外,對方飛機員講的是俄語,不學英語咱哪聽得懂,所以溝通什么的就免了,直接炸吧!
四、女主角的飛機在朝鮮墜毀,飛機碎片四散各處還著火了,這個會不會砸到花花草草婦女兒童的就不說了。這雖然是個女大兵,但還是很有戰斗力的,既不準備做俘虜等引渡啥的,手上又拿著殺傷性武器,朝鮮大兵就派出精英加狼狗追吧!等跑到邊境這里,因為高潮的戲碼就在這里,所以男主角還有電影中另一位理所當然的主角無人機“艾迪”一起前來匯合了,慘烈的戰斗就發生了。“艾迪”把人家朝鮮邊境的崗哨炸成一片火海,為了救同伴又英勇地跟聞迅而來的朝鮮戰斗機同歸于盡了;男主角也沒閑著,不僅成功擊斃了對方戰斗力最強的那位發型很那啥的大兵,而且安全地帶著女主角逃到美國的好朋友南韓境內。回顧這整場英雄救美的戲碼,不得不說干得真漂亮!
什么叫做完美的電影?這個就是典范啊!它講了愛情,講了正義,講了人性,講了友情與責任。最后,如果接受了人物的動機與行為,無非是為了救隊友,為了救自己,為了救心愛的女人。那么美國以清除恐怖份子或核危機為理由,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進行任何軍事行為,拜托,這真不是我提出的,電影本身所承載的是什么,那么就是什么了。
8 ) 漢堡包式的熱鬧大片
對好萊塢的感情總是又恨又愛。的確,Stealth非常類型化,不僅是故事情節、人物設計(為什么黑人配角總是個短命的鬼?為什么男英雄和女英雄一定要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是對北朝鮮的描繪,都有一個像麥當勞漢堡包一樣標準嚴格、程式固定的配方。
可是你不得不承認這樣的配方經濟有效,味道好,效果佳。從頭到尾2個多小時,讓你每分鐘都保持緊張狀態,幾乎不敢大口呼吸(哪里像某個“無聊至極”的片子,我不僅哈欠連天,笑場N次,還看了無數次手表,到后來瞪著手表的時間幾乎超過看屏幕的時間)。
所以基本上,我覺得這是自Top Gun之后最好看最娛樂的關于戰斗機的動作片。
題材 想法挺吸引人的 科幻飛機
爆米花電影
除了飛機其他都是渣
看熱鬧。
還不錯
空戰場面極炫,和空中殺陣相比真實度不夠卻因此更是酷炫,空中大火圈的橋段記憶深刻。
飛來飛去~
人和電腦,哪個更可靠?
high
莫名其妙的飛機
太假了,飛行畫面不錯,劇情太假了特別是空中加油的堡壘,整一個空中靶子。
很炫的飛機
清晰硬朗的空戰拍攝。
壯觀的相撞 牢記心頭!
只要場面火爆華麗就足夠了!
智能
有點像風見隼人和阿斯拉.....
我喜歡艾迪~
飛機不錯
比較一般的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