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使的供養
感性些來說,我并不喜歡、或沒有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找到感覺,但是從撒旦的啟蒙儀式的親吻的部分開始,一切都變得嚴整、恰入其份,充滿光輝與溫柔的感觸,而我想,正是因為前半部“過度”的隱晦與枯燥,才會有這樣的觀感。
正如作品展示的那樣,充滿先鋒與實驗性,同時在莎士比亞的詩歌、斷點式的劇情、以及噪音與各種離奇的混響中找到了平衡的支點——正如愛,在失魂落魄、廢棄、孤單、 無助的妄想的背后,人找到了內心的渴望,雖然無法言語,卻可以仔細琢磨,發現不朽的、背德的、或者不被允許的情感的一隅。所以在筆者看來,這些意象的使用——無論是發煙的毀壞的汽車、利用光線被雕塑畫的面影,還是海岸、螺貝、惡魔儀式、黑色的著裝,圣杯、火焰、不斷出現的火焰、黃昏下的廢墟、搖動的扇子、吻、猶如摔角或親密的舉止,都來自導演本身對于這種情感的把握——某種不能被說出,被遺忘,被雙眼的所見而迷惑的感情。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實驗作品,不如說是背棄了美的形式,卻試圖尋找到美,在一聲號角的吹響后,天使所奉上的某種供養。
我們都以為我們擁有了愛的形式,便是尋覓到其本質。而對于無愛的心而言,愛不但缺乏本質,連形式都流于某種定格化的程序,甚至是眼光。
(P.S.在拍攝上的優勢非常難以贅述,這一格格緩緩移動并旋轉的攝影角度,既開拓了電影本身功能化的應用,同時又作為藝術形式展示了某種可能)
2 ) 25年前的想象
屬于英國電影學院出品,典型的。
聽完第一首十四行,看的是中譯字幕,應該是好翻譯,可是。。。我看不下去。畫面就是一格一格的,直到為撒旦紋身男洗禮那一段才變回正常播映速度,之后又一格一格的。。。
我一直快進著看(沒有耐心),因此沒有聽到其余的所有詩歌旁白。。。也許需要一些對英國與莎士比亞的熱情,才能正常速度看完吧。
anyway,DVD的封面很唬人。
3 ) 品味《天使的對話》中的八幕
很喜歡這部作品,畫面中的隱喻給予我太多感想,讓人難以言表的感動。
我是在看過賈曼的《花園》後檢索到這部電影的。“天使的對話”,這個劇名加上海報上纏綿的兩個男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浪漫”這個詞——而事實是,之於《花園》,這部《天使的對話》要艱澀許多,由於基本0情節,若閣下沒耐性,可能10分鐘即會離席。另外,電影畫面極具特色,不是日常見到的穩定的、連續的畫面,而像定格動畫一樣(剛看你會以為播放器出問題了)——因為拍攝時減緩了速率,動作被分割成一格一格機械般運動的片段,再配合那些玄妙的音樂,交替的黑白和彩色,看的時候有喝醉酒般的暈乎感覺。
這部電影沿著一條很不明顯的主線進行著,暫且認為是兩個男人尋找自我和面對欲望真相的故事吧。按照我的理解,我將這部電影分隔成八幕。
“愛太年少以致不諳何為良心。但誰人不曉良心因愛而生。”
第一幕:道路。小受扛著水桶(此時Judi Dench富有韻味的在耳邊念起莎翁的十四行詩,表達甘願為愛成奴)——由於背景不斷湧出類似船槳拍打水面的嘩嘩聲(也有很大可能是游泳者劃水的聲音,這和第三幕有關),還有晃動的鏡頭,彌漫的沙塵,讓人產生在他是在水裏走路的錯覺。小攻則扛著一根粗木棍(這讓我聯想到了《花園》後部分裏背負十字架的情節,而此時的詩句則表達了對命運的悲嘆)。然後,響起十分的不安音樂,有銅鑼鼓鑔在嗚嗚作響,和雷達發出的哊哊聲,輪船汽笛聲……小受在某莊園內的閣樓上將目光投向鐵窗之外,此時的詩句是這樣說的:“……當我入睡時,夢中卻向你凝望。幽暗的火焰,暗地裏放出幽輝。汝之影既可教黑夜放出光明,汝影之形又會投射何等的景象(第二幕你就知道了)?讓清明的白天更加光明,對閉上的眼照得那樣輝煌!”這時,光芒果然出現了——小攻拿著一面鏡子反射出太陽的光芒。夜幕降臨,小受燃點手中的煙花。他們到達了同一個地方。
第二幕:洞穴。小攻聞著花朵的香氣,旁白的詩句在描述一位靚友的倩影。小受在洞穴裏,手執煙火照明。背景音樂帶著宗教意味,莊嚴,但不是聖歌吟唱——女聲好像冤魂在召喚,低沉的男聲從喉嚨底部發出一陣陣嗚咽。洞穴很黑暗,又彌漫著霧氣,讓人感到脊背發涼。兩只火把,小攻拿著金幣,男甲站在他身後,其後還有一隻手拿著黑色的中國摺扇,右面隱藏著一個打領帶的男士,仿佛……是在進行某種神秘的儀式。小受在黑暗的洞穴裏手執煙火(洞穿黑暗的真理明燈?)。小攻隨後在金色的塵埃中和自己的影子搏鬥(心理鬥爭?)。
第三幕:水中。他們爬出了洞穴。音樂變得有春天的感覺,與其說小攻在水中游泳,不如說他是配合音樂在舞蹈。小受坐在不遠的礁石上眺望小攻。旁白的詩句表達了對愛情的嚮往,但又說愛情會蒙蔽雙眼。
第四幕:加冕。他們找到了一個金色的圓球,並親吻牠,視牠為聖物。小攻用海綿從渾濁的水桶中蘸水,為一個文身男擦拭身體——這是施洗禮?No!因為文身男胸部正中的那個“山羊犄角骷髏頭”的文身,似乎是在宣明——我是撒但!這個“撒但”被冠以王冕,手執珠寶,滿面榮光的接受小攻的全身親吻。此時詩中有一句極妙,說是“美麗的花朵一旦染上卑劣的品質,連最賤的花朵都比牠們高貴。極香的花凋謝後會變得極臭,爛百合花比野草臭得更難受”。小受雙手持燭臺伺候在一旁。背景音樂很簡單,只有鼓點和鐘聲。
第五幕:洗禮。背景音效是雷聲陣陣,大雨滂沱——實際上壓根一滴雨也沒有。小受拿起一個銀質海螺,輕吻牠,然後臥在一窪水池邊,接著用海螺舀起清水,從頭淋下,為自己施洗(樣子很享受唷)。詩句在訴說友情可貴。
第六幕:洞穴。實際上是第二幕的延續。旁白的詩句在贊美朋友的榮光。兩個男人首次有了“肉體接觸”。與其說他們是在做愛,不如說他們是在扭打。兩人互相交纏著,互相推搡著,企圖壓制對方(抗拒和馴服的過程)。極度焦慮的音樂再度不安的響起——很像恐怖片的音效,聽得人心慌。
第七幕:房間。兩人扭打了半天,終於累了。他們倒在床上,睡在了一起。音樂和詩句,都在表達對情人的思念。一系列儀式化的場景片段在交替閃回著。終於,開始了真正曖昧又纏綿的場景——兩個男人互相輕吻著臉頰和手背,似乎表明經過一系列的考驗和洗禮後,已經接納了對方。他們親昵的撫摸著對方的身體,深情的吻著對方的嘴唇,就像一對失散已久的戀人。在夏日炙熱的情懷中,他們赤身裸體。小受輕吻著睡著的小攻,很和諧。
第八幕:野外。全是組合的畫面,對第一幕到第六幕的片段式回顧。四季交替變換著,蓮花、煙火、花叢、雷達、蠟燭……這些影像不斷重復著,而美好的歲月已經逝去。詩句也在訴說對逝去愛情的緬懷。其中一個影像讓我印象很深,就是小受拿著一把在第二幕中出現過的黑色中國摺扇,站在英式莊園的外面扇著風,背景音樂極度的孤獨、淒迷。小攻的臉在烈日的炙烤下,顯得無奈又疲憊。“你還尚未出生,盛夏已經死去。”小攻聞一束花朵的香味。定格,落幕。
4 ) 天才賈曼
這是我眼中一流的電影,無論是配樂還是旁邊抑或畫面都讓人如癡如醉,沒有故事沒有情節只有抽象的臆語,我愛死了他呈現給我的意識形態。
當男子站在另外一個男子背后盯著他看的時候,它給我的直接感受是那是愛人才有的眼神啊,里面有太多的情緒了,它一下子就觸動到了我,看到一半的時候都得暫停一下,太美了,尤其是配上莎翁的詩,似乎閉上眼睛你就能一睹“愛”的芳容,幾乎不會再有第二個如此打動人心的人了。
突然想到陳丹青老師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談及對同性戀的看法時候的觀點,他說同性之間的愛不斷不斷地受挫、抑制、機敏、迂回……這種敏感最好的出口可能是藝術。藝術也是愛,你整個兒交給藝術,藝術不會背叛你。同性戀藝術家會比異性戀藝術家的作品有著極其微妙的差異,有那么一種情緒—很難用詞語去定義—譬如恐懼、希冀、疑慮、揣測……異性戀藝術家也表達這類情緒,但是不一樣。你得敏感。同性戀的作品期待無限敏感的心靈。
不過用性傾向解釋藝術只是途徑之一。藝術是心領神會,人各有各的心領神會。當你知道“他”是同性戀,你很可能會被引領著走向感覺的另一層次。同性戀對設計敏感,對差異敏感,對文字敏感。
隨后他說他真希望自己是同性戀,可能會畫出更好的畫來。
而這部電影同時也讓我覺得的確如此,開始的時候并不知道導演是誰,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搜來看了下,果然沒錯,那種感覺就像陳丹青老師所說的一樣,有著“極其微妙的差異”,同性之間的愛是普通男女之愛所無法感同身受的,即便擁有很大程度的理解。
它更加敏感,細膩,柔軟,暴烈,偏執具有毀滅性。
另外我在想,他的“詩人”、“畫家”、“同性戀”的視角更是讓他的作品里多了一份深度,他厭倦敘述,故事,情節... 卻能非常準確地擊中觀影者的內心,至于是哪部分,大概所有喜歡這部電影或者喜歡賈曼的人都能心照不宣吧,這就像是他的特異功能,別的人做不到,只能是賈曼。
也許失明的賈曼看的更清楚更專注,他對性、愛的表達很浪漫。
賈曼是個百分百讓人驚嘆的天才。
Jarman+Coil+Shakespeare
You'll understand what visual art truly is after you see this film
我幻想那些囈語,莎士比亞,愛情,或者其他。遊離的神色,曖昧。
最美的情書
看完這個片子我就已經從賈曼這畢業了,文藝逼,再見,再也不見了
詩很美,影片沒耐性順利看完,留著以后吧
迷醉,探尋,慢放,執念的流動,西西弗斯,阿多尼斯。Shakespeare & Calvin Klein 妄想以此思路拍一部魏晉風流電影詩,玄心、洞見、妙賞、深情。
我只能說我看過了。
我想要片中選用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富于啟發的影像
THE MESS,THE POETRY,THE EDGE,THE PICTURE.......
270。帶著沉重的的宗教枷鎖和現實的重壓,帶著微弱的火把去尋找同志之愛,自我的糾葛與抗拒,尋到愛以后的激情纏綿與嫉妒失落,最后只剩下一人搖著扇子。薩翁本來就是一個同志,用十四行詩寫出了同志的感情歷程。
負重而行,形式題材綁最緊的一部。
很喜歡低幀率 親密如同煙霧 疏離如同大海
原來電影可以把愛情抽象成詩
莎士比亞..兩個半月拍完.
不是容易看的片兒。
感覺像被洗腦一樣
聽聽Judy Dench 的口音, 只能留下這點印象了
畫面很實驗性很驚艷。不把他當gay片看,北師圖書館編號505